照相机的演变历程

合集下载

世界照相机发展年表

世界照相机发展年表
○日本佳能公司推出“佳能”35mm焦点平面快门照相机。
○第一代板片式135镜头反光照相机爱克山泰问世。
1936 ○德国伊阿格公司推出闪光与快门同步,卷片和上弦以板手取代旋钮的135型“EXAKTA-B”单反照相机。
○柯达A·G公司的雷金特型折叠式相机上市。
1937 ○德国意赫格公司的尼希特兰 、赫费希特和格劳舒博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基内爱克赛太照相机,成为后来流行的35mm单反照相机的先驱。也有材料说是埃萨塔、罗莱和莱卡。
1903 ○法国D·马丁型可折叠袋装相机问世。
1905 ○布特勒彩色片照相机问世。
○美国伊斯曼可达生产N·1折叠便携式相机上市,使用116型胶卷。
1907 ○美国干版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问世。
1908 ○皮革复面木质侧向装片的“公牛眼”照相机面世。
1909 ○英国木制反光型相机面市。
○苏联生产出名为“第一号摄影通讯员”照相机。
○柯达推出女性专用的“伊阿华彩虹2型”折叠照相机。
○德国莱茨公司生产莱卡1型照相机。
1931 ○德国蔡斯公司铝合金压铸工艺制造的康太克斯照相机问世。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艾加顿设计出闪光灯的刍型——频闪放电管。
○德国伊阿格公司推出第一台“EXAKTA - A型”单反照相机。
○美国伊斯曼公司N·3Cartridge柯达相机上市。
○意大利生产出米勒新快照型相机。
〇英国纽曼·卡蒂亚公司推出一款使用90×120MM平板感光材料,机身折叠后可装入皮套中的“纳蒂亚” 牌照相机。
1901 ○伊斯曼柯达公司成立。
1902 ○德国蔡斯公司的“天塞”f/4.5摄影镜头问世。
1839 ○法国A·吉鲁制作的“达盖尔式照相机”问世。机身是两个套在一起可前后抽动的木质方盒,镜头则是1829年谢瓦利埃磨制的“沃拉斯顿”消色差透镜,焦距是375mm,光圈为f/14,快门是置于镜头前一圆形铜片。

(完整word版)中国悠久的相机发展历史

(完整word版)中国悠久的相机发展历史

中国悠久的相机发展历史相机,那肯定是个好东西,自从有了相机,我们的快乐、悲伤就能随时随地地定格在张张小纸片上,甚至在电脑上,在网络上。

我国的照相机有过一段灿烂的历史。

传统照相机工业在我国的发展,至今已经有60年的历史。

让我们回到那一段历史中去,一起感受我国相机60年的足迹。

一、诞生:1955年-1960年关键词:大跃进严格来说,我国的照相机技术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宋代或者更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国的《墨经》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

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还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

中华民国时期虽然曾有“仙乐”的昙花一现,可是真正的起步却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产品搜索一:仙乐(SELO)牌照相机说到仙乐,不能不提中国照相机工业第一人—-郑崇兰先生,同时还有他的一句话“我开照相馆以后,发觉所用器材都是从外国进口,我想这些东西我们自己也可以做,何必要买外国货.”正是他的人,他的话,为我国照相机工业的建立奠定了信念上的基础——国货当自强(郑崇兰和仙乐)(至今国内仅存的一台“仙乐”,正面视图)(“仙乐”俯视图)产品搜索二:大来(也有称“大莱”)牌照相机“大来”照相机是新中国第二台由照相机生产企业生产的相机,据说效果不错,在当年惹来了《工人曰报》与《北京曰报》的长篇报道。

(当年《工人曰报》对“大来”生产的报道)(“大来”的“后代”--“天坛")产品搜索三:七一牌照相机(幸福I型)“七一” 牌照相机是我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折叠式照相机,也就是业内称的120照相机,于1956年7月1曰作为党庆礼物试制成功,但是没有对外发售,是一台标准小型折叠式相机。

除了镜头用的光学玻璃以外,所有四百八十多个零件,都是用国产原料做的。

(“七一"的后身——“幸福I型”)产品搜索四:上海58-I型照相机、上海58-II型相机(第一批工业化生产的“上海58—I”)“上海58-I型”采用了伸缩镜头,口径为1:3。

相机演变

相机演变

概述:从1839年达盖尔发明照相机,到2012年的今天,相机已经经历了173年的历程,如果今天就是“终结之日”,那么相机的历史也到此为止了,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相机是怎么走过这173年的吧。

摄影之父——法国人尼埃普斯早期的摄影器材,这个巨型暗箱还不能称为照相机1825年,人类第一张被保存下来的感光影像人类对于摄影的尝试,从19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是最早被留下的影像,要到1825年,法国人尼埃普斯用感光的方式复制了一个17世纪的荷兰版画——牵马人,这是最早的可保存感光影像。

2002年,这张照片在巴黎苏富比(Sotheby)拍卖会上以330,000欧元的价格被法国国家图书馆获得。

尼埃普斯1826年的作品,人类第二张可保存的照片在尼埃普斯拍摄照片的试验成功后,尼埃普斯与达盖尔等人成立了小组继续探索摄影术,无奈尼埃普斯于1833年逝世,接下来的任务就落在了达盖尔的身上。

相机之父——法国人达盖尔----达盖尔相机1839年,达盖尔终于试制成功了银版照相机,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就这样诞生了。

银版让曝光时间从8小时缩短到了20分钟。

达盖尔相机的肖像作品达盖尔拍摄的街景,已经比尼埃普斯的漂亮多了1850年的达盖尔相机,已经开始使用皮腔了19世纪的“套机”当时的套机,类似于现在摄影师的一摄影包装备,不过当年要是没有辆马车的话,就别指望拿这个出去照相了。

这个时期的摄影师-----James Clerk Maxwell1861年,彩色照片。

虽然彩色胶片到20世纪才被发明,但是早在1861年,James Clerk Maxwell 就成功拍摄了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1年,最早的彩色照片1878年,柯达创始人乔治伊士曼成功研制了早期的胶片不管双轨还是单轨,大画幅相机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变化最初的单反相机20世纪:胶片全盛可以手持的大画幅相机1914年,柯达口袋相机,相机终于可以装进口袋了---奥斯卡·巴纳克1924-1925年,徕茨公司的工程师奥斯卡·巴纳克发明了使用35mm电影胶片的徕卡照相机。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便携式数码相机的应用场景
便携式数码相机适用于旅游、家庭、聚会等场景, 方便随时随地记录美好瞬间。
3
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技术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数码相机的像素和画质 不断提升,同时其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人 脸识别、智能美颜等功能。
04
现代照相机的技术进步
高像素与高分辨率
高像素
高像素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使照片更加丰富和立体。现代照相机已经可以轻 松达到数百万甚至千万像素,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数字摄影技术的优势
02
数字摄影技术具有方便快捷、易于传输、可后期处理等优势,
使得摄影艺术创作更加灵活多样。
数字摄影技术的普及
03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摄影技术逐渐普及,成为现代
摄影的主流。
数码单反相机的出现
数码单反相机的特点
数码单反相机具有高像素、大画幅、可换镜头等特点,能够拍摄出 高质量的照片。
暗箱技术
暗箱技术是摄影技术的前身,它利用 透光原理将实物影像投射到墙壁或屏 幕上,为摄影技术的发明提供了启示。
湿版摄影法
湿版摄影法的发明
1851年,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彻尔发明了湿版摄影法,这种摄 影技术使得拍摄出的照片质量片载体,需要使用易燃的液体进行显 影,因此操作起来比较危险。
4K与8K视频拍摄功能
4K视频
4K视频拍摄已经成为了现代照相机的 基本配置,能够提供高清晰度的画面, 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8K视频
8K视频拍摄则更进一步,能够呈现出 更加细腻、真实的画面,尤其在高清 视频制作和特效制作时,能够提供更 加丰富的细节和质感。
05
未来照相机的展望
人工智能在摄影中的应用

单反相机的发展历史

单反相机的发展历史

单反相机的发展历史1.起源与发展单反相机,全称为单镜头反光相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最初的原型是1913年由德国的莱茨公司推出的徕卡相机,它使用的是固定式半透镜,通过反射式拍摄方式实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相机逐渐成为摄影领域的主流。

在单反相机的发展历程中,各大厂商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技术,推动着单反相机的进步。

例如,1959年,佳能推出了第一台可换镜头的单反相机——Canonflex,标志着单反相机正式进入可换镜头时代。

2.光学原理革新单反相机的光学原理是基于半透镜的反射式成像。

在拍摄时,光线通过镜头射向半透镜,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到取景器中,另一部分光线透过半透镜射向传感器。

这一光学原理决定了单反相机具有较大的视野率、真实的视觉效果和优秀的成像质量。

随着技术的进步,单反相机的光学原理也不断得到改进。

例如,现代的单反相机采用新型的防抖技术、高清晰度传感器和先进的镜头镀膜技术等,使得拍摄效果更加出色。

3.自动化与电子化随着自动化和电子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相机的自动化和电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早期的单反相机需要手动调节光圈、快门速度等参数,而现代的单反相机则具备自动曝光、自动对焦等功能。

此外,电子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现代的单反相机通常具备电子取景器、可调节的液晶显示屏等电子化功能。

4.数码时代的来临随着数码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相机也逐渐进入了数码时代。

最初的数码单反相机是采用传统的胶片感光元件,后来逐渐被电子传感器所取代。

数码单反相机不仅具备拍摄高质量图片的能力,还可以录制视频、进行高速连拍等功能。

此外,数码单反相机的存储介质也由传统的胶片转变为SD卡等电子存储介质。

5.智能与互联随着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单反相机的智能化和互联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现代的单反相机通常具备Wi-Fi、蓝牙等无线连接功能,可以方便地将照片传输到智能手机或电脑上。

此外,一些单反相机还具备智能拍摄模式,如人脸识别、运动检测等智能化的功能。

简述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简述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简述照相机的发展历程照相机是一种用来拍摄和记录图像的器材,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经过多年的发展,照相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将简要介绍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1. 早期照相技术早期的照相技术主要是基于化学反应原理,最早的照相机是由法国人尼埃普斯·尼埃普斯于1826年发明的。

这种照相机使用银盐感光材料将图像记录在铜板上,但是处理过程复杂且时间较长。

随后,英国人威廉·福克斯·塔尔博特于1839年发明了更为实用的胶片相机,使得照相技术得以普及。

2. 涂片相机的出现随着照相技术的不断发展,涂片相机在19世纪中叶出现。

这种相机使用可曝光的干板胶片,使得照相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同时,涂片相机的出现也推动了照相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3. 柔片相机的引入20世纪初,柔片相机逐渐取代了涂片相机成为主流。

柔片相机使用可卷曲的胶片,使得更多的照片可以存储在一个胶卷中。

这种相机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拍摄和使用。

4. 单反相机的诞生1936年,德国莱卡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单反相机,这标志着相机技术的重大突破。

单反相机采用了可交换镜头的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需求选择不同的镜头。

这种相机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拍摄灵活性。

5. 自动对焦技术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自动对焦技术的应用使得相机的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自动对焦技术通过感应器和电子控制系统,实现了相机对焦的自动化,使得用户只需按下快门即可完成拍摄。

6. 数码相机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相机逐渐兴起。

数码相机直接采用电子传感器记录图像,通过数码存储介质存储图像数据。

相比传统的胶片相机,数码相机具有更高的拍摄效率和更方便的图像处理功能。

7. 智能手机的崛起21世纪初,智能手机的崛起使得相机功能进一步融入到手机中。

现在的智能手机配备了高像素的摄像头和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和分享照片。

数码相机的发展历程

数码相机的发展历程

数码相机的发展历程数码相机是一种利用半导体芯片技术与光学成像原理相结合的照相机。

它将图像记录光斑传感器中,再通过图像处理电路将图像信息转为数字信号传输到存储介质中,通过计算机技术进一步处理和存储,最后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显示和打印。

下面将介绍数码相机的发展历程。

数码相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数字影像传感器的分辨率很低,图像质量也较为模糊。

然而,随着半导体和相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码相机逐渐成为人们对传统胶片相机的替代品。

在1990年代后期,数码相机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大幅提升。

光斑传感器越来越先进,图像处理电路也变得更加高效。

同时,数码相机的价格也逐渐降低,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可以负担得起。

2000年至2005年间,数码相机进一步革新,成为主流的照相方式。

其分辨率和拍摄速度得到不断提高,可以拍摄高清晰度和高帧数的图像。

数码相机的功能也日益丰富,包括自动对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连拍、视频录制等。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码相机市场面临新的挑战。

智能手机内置的照相功能越来越强大,可以满足大部分人们的拍摄需求。

然而,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认为数码相机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比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具有更大的传感器面积,可以拍摄更高质量的图像。

它们还配备了更多的镜头选择,可以满足不同拍摄需求。

近年来,数码相机继续发展,推出了全画幅、无反光镜和微单等新型相机。

这些相机具有更高分辨率的传感器,更广阔的动态范围和更好的低光环境拍摄能力。

它们还具备更多的创意功能,如无线传输、内置图像稳定器和4K视频录制。

总的来说,数码相机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发展。

从最初的低分辨率、模糊的图像到如今的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图像,数码相机已经成为人们记录生活和创作艺术的重要工具之一。

虽然智能手机的竞争带来了挑战,但数码相机仍然吸引着那些追求更高质量和更多创意拍摄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

未来,数码相机有望继续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拍摄体验。

相机发展史

相机发展史

如今,数码产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数码影像也渐渐在取代传统的影像,数码相机简单的操控、无须胶卷、即拍即看等的便利性似乎让人无法抵挡,然而传统相机却又有着它独特的韵味让众多发烧友依然对它情有独钟,有人说喜欢胶片的挑战性,有人说喜欢对照片冲洗的那份期待、有人说喜欢手冲的那份成功喜悦...看来在数码大行其道的今天依然有不少人在迷恋着传统,而对于传统相机的历史你又了解多少呢?传统相机的发展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过程是耐人寻味的,下面就让我们对这段历史一起回顾一下!照相机自1839年由法国人发明以来,至今已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发展历程。

在这200年中,照相机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架构演变为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从传统银盐胶片发展到今天的以数字存储器作为记录媒介。

而数码相机的出现更是正式标志着相机产业向数字化新纪元的跨越,人们的影像生活也由此得到了彻底改变。

相信所有人都懂得相机“小孔成像”的原理。

在相机的发展历程中,无论它的外形、架构或记录媒介经历了怎样的改变,但这个基本的成像原理从第一台相机开始便是恒久不变的。

这个“小孔”便是相机镜头上的光圈,它和快门一起对进光量进行控制,使底片经受适当光照而感光,从而获得清晰的照片。

自从相机出现以来,它便似乎被人为的划分成了两种档次——消费级相机和专业级相机,也因此而产生了几种不同的相机架构,如传统135相机、单反光镜相机、旁轴相机或4/3系统等。

各种不同的的相机架构拥有不同的优势,但总的来说,它们都在努力重现真实的世界。

胶片相机是用胶片捕捉的记录影像,而数字相机是用CCD CC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能够把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

(少数用CMOS)来捕捉影像,影像的信息用数字的形式(电子文件)记录在存储卡上。

CCD与存储卡取代了传统的胶片,这就是数字相机之所以成为“数字”相机的理由。

数字相机的优势与缺陷也由此产生。

无论是数字相机还是胶片相机,无论是CCD上的光敏元件还是胶片上的银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单个像素的面积越大图像的动态范围越大,噪音越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镜头的改进
光学理论进入了光学设计领域,出现了成像质量高,色彩还原 好,大孔径,低畸变的摄影镜头。同时,镜头向系列化发展, 由焦距几毫米的鱼眼镜头到焦距长达2米的超摄远镜头,并有 了透视调整、 变焦徽距、夜视等摄影镜头。
电子技术的引入
电子技术逐渐深入到照相机内 部,多种测光、高精度的电子 镜间快门、电子焦平面快门以 及易于控制的电子自拍机等都 纷纷出现。 赛尚和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
感光材料的飞跃
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 柔软、可卷绕的“胶卷”。 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 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20世纪的发展
1906年美国人乔治· 希拉斯首次使用 了闪光灯。 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 手枪形等照相机。
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
1925-1938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罗莱、蔡司等公 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 反光照相机。 在此阶段,照相机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学式取景 器、测距器、自拍机等被广泛采用,机械快门的调节范 围不断扩大。照相机制造业开始大批量生产照相机。黑 白感光胶片的感光度、分辨率和宽容度不断提高;彩色 感光片开始推广,从而使摄影队伍迅速扩大并走向专业 化。
•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収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 •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収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 •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収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
技术的迅速成熟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収明了世界上第一 张彩色照片。 • 1877年,法国科学家迪克奥隆(Ducos Hauron)成功拍摄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幅彩色 照片《安古连城镇风景》。
时光中的时光
-----照相机的发展历程
相机的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小孔成像
照相机是用感光胶片反景物拍摄下来的摄影器材。它的发明经 历了漫长的岁月。 我国战国时期的墨子最早在《墨经》中记载针孔成像 的原理。 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 像暗箱”。
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
第一台照相机
1839年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収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 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这一时期的相机在设计上来说,形态笨重,色彩单一,结构比较复杂,材 质是用木头制作而成。
照相机的功能与应用 • 根据用途可分为风光摄影照相机、印刷制版照 相机、文献缩微照相机、显微照相机、水下照 相机、航空照相机、高速照相机等; • 1969年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下的数码照片
在摄影方面的应用
电子技术逐渐深入到照'相机内部,多种测光、高精度 的电子镜间快门、电子焦平面快门以及易于控'制的电 子自'拍机等都纷纷出现。曝'光补偿、存储记忆、多纪 录功能、电动上弦卷片、自动调焦等各种功能得到愈 益'精美的应用,高度自动化、小型、轻便达到了前所 未有的高度。估质的各种新型相机,伴随着高科技的 发展不断问世,从而为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十分精 良的设备。
二战之后的又一次发展
• 1939年之后黑白、彩色胶片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 高 • 出现了变焦、徽距、折反射式、广角等多种摄影镜 头。
• 照相机出现了计数器自动复零、反光镜自动复位、
半自动和全自动收缩光圈等结构。照相机的质量、
产量开始飞速収展。
相机发展的第三阶段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
日本的小西六摄影公司生产 出世界上第一台自支调焦照 相机--柯尼卡C35A型135 照相机。 接着日本又生产出世界上第 一台双优先式自动曝光照相 机--美能达XDG型135单镜头 反光照相机。 开创了一台相机具有多种曝 光功能的先例。
第一张照片 •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鸽子窝》戒《人牵 马》 • 照相机于1846年引进中国的。诞生了我国第 一光学家沃哥兰德収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 • 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 摄影镜头。
19世纪技术的飞跃
现代的相机 高精度工业相机 • 夜视相机 • 高分辨率、自动曝光
• 网络摄像头
• 显微相机
现代的相机
传统相机已经逐渐被淘汰 ,越来越高质量的数码相 机成为人们的选择。 普通民用相机已经可以达 到上千万像素,远远满足 日常需求。 近来,全景相机、3D相机 、大光圈以及影响处理器 的升级,使得照相机的技 术步上了新的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