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精选资料】宝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宝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5分)1.夜来成为一尺雪,。
(白居易《卖炭翁》)2.,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心在天山,。
(陆游《诉衷情》)4.酿泉为酒,。
(王维《观猎》)5.回看射雕处,。
(欧阳修《醉翁亭记》)6.,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作者是唐代家、哲学家,我们七年级时还学过他写的一篇文章。
题目为《》。
8.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作者点明被贬的地点和时间,表达了心酸和愤懑。
B.颔联,作者借用两则典故,表达了惆怅之余对故人的怀恋。
C.颈联,作者运用反衬突出了勃勃生机,展现出豁达的胸襟。
D.尾联,作者点明题意,既表达了谢意,又对友人进行劝勉。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是(填写人名),下列与本文作者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是。
(2分)A.《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B.《记承天夜游》作者苏轼C.《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D.《口技》作者魏学洢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1.本文主要描写了卖油翁□ □和陈康肃□ □这两个重要场景,揭示了的道理。
宝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宝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第一部分阅读(90分)一、文言文阅读(42分)(一)默写(18分)1.塞上长城空自许,。
(陆游《书愤》)2.,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回看射雕处,。
(王维《观猎》)4.,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 上下天光,。
(范仲淹《岳阳楼记》)6.,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古诗词理解。
(4分)青玉案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7.“元夕”是指节。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星如雨”写出了天上的繁星像雨点一样,形容星星之多。
B、“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出了当时热闹的场面。
C、“暗香”借指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先去看灯、游玩的女子。
D、“灯火阑珊处”的“那人”表现出不愿随波逐流的品格。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8分)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上述文字的作者是(朝代)(人名)。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11.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A、“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祖祖辈辈的情况。
B、“设酒杀鸡作食”变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
C、“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明桃花源人的单纯。
D、“不足为外人道也”写出了桃花源人的善良。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刘备纳贤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涿郡刘备,中山靖王①之后也。
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
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
宝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宝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5分)1.夜来成为一尺雪,。
(白居易《卖炭翁》)2.,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心在天山,。
(陆游《诉衷情》)4.酿泉为酒,。
(王维《观猎》)5.回看射雕处,。
(欧阳修《醉翁亭记》)6.,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作者是唐代家、哲学家,我们七年级时还学过他写的一篇文章。
题目为《》。
8.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作者点明被贬的地点和时间,表达了心酸和愤懑。
B.颔联,作者借用两则典故,表达了惆怅之余对故人的怀恋。
C.颈联,作者运用反衬突出了勃勃生机,展现出豁达的胸襟。
D.尾联,作者点明题意,既表达了谢意,又对友人进行劝勉。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9.本文作者是(填写人名),下列与本文作者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是。
(2分)A.《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B.《记承天夜游》作者苏轼C.《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D.《口技》作者魏学洢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1.本文主要描写了卖油翁□ □和陈康肃□ □这两个重要场景,揭示了的道理。
上海市宝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2024年上海市宝山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23题。
2.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4分)(一)默写与运用(13 分)1. ,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2. 存者且偷生, ! (《石壕吏》)3. , 退亦忧。
(《岳阳楼记》)4.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困难。
沮丧失意之际, 我们可以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概述历史人物事迹的“ ”和 “ ”等句子来鼓励自己。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5—9题(21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如鸣珮环, 心乐之。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其①诏至京师, 而复为柳州刺史也。
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 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②,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③,愿以柳易.播, 虽重得罪, 死不恨④。
【注释】①其:指柳宗元。
②穷:处于困境。
③疏:上书。
④恨:遗憾。
5. 【甲】文作者是 朝柳宗元, 【乙】文中提及的“□□”是他的“字”。
(2分)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不可久居.( ) (2)愿以柳易.播( )7. 下列对【乙】文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况且绝没有让母子一起去柳州的道理。
B. 并且也没有让母子一起来柳州的道理。
C. 况且绝没有让母子一起去播州的道理。
D. 并且也没有让母子一起来播州的道理。
宝山区初三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 yì)蕴含(yùn hán)精湛(jīng zhàn)B. 腼腆(miǎn tiǎn)奉献(fèng xiàn)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C. 贪婪(tān lán)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D. 耀武扬威(yào wǔ yáng wēi)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平时刻苦学习,所以这次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D. 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呀!”这句话表达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B. “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历史的资料,你可以好好阅读一下。
”C. “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吗?”“好,非常好!”D. “请同学们注意,明天有数学考试。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长篇小说。
B.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
C.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的历史小说。
5. 下列关于诗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的格律非常严格,包括平仄、对仗、押韵等。
B. 诗歌的韵律自由,不受平仄、对仗的限制。
C. 诗歌的节奏明快,适合朗读。
D. 诗歌的意象丰富,寓意深刻。
2022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卷带讲解

⑦更值得警惕的是,滥用极致词语会对我们的思维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滥用极致词语会诱导简单化的思方式。我们观察对象、思考问题依靠的语言,语言简单粗暴,思维也就简单粗暴,如果下意识之间跃出脑海的都是极致性词语,就会使我们不再去辨析对象之间的精细差别,不再去体会事物之同的复杂关系,语言把简单的表达模式强加给我们,我们不知不觉就成了语言的奴隶。我们不再精益求精,不去追求炉火纯青、游刃有余、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各种境界,因为“yyds”已经包揽一切。
【分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写给友人陈亮陈同甫的作品。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文中的“先帝”是指刘备。历史上的的卢马是在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历史上此马由曹操所赠,后助刘备躲过荆州之劫难。其奔跑的速度飞快,在三国历史中最显眼的一处便是刘备避樊城之难,过檀溪,谓所乘马的卢曰:“今日急,不可不努力。”马达备意,一跃三丈,摆脱了后面的追兵,救了刘备一命。
(二)(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九下·昆明会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确凿(záo)妆奁(lián)戛然而止(jiá)B . 蚌壳(bèng)污秽(suì)锲而不舍(qì)C . 悲怆(cāng)怜悯(mǐn)方兴未艾(ài)D . 亘古(gèn)狩猎(shǒu)吹毛求疵(cī)2. (2分) (2019九下·昆明会考)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一尘不染鲜为人知正襟危坐锋芒毕露B . 当之无愧头晕目炫广袤无垠开卷有益C . 家谕户晓有例可援深恶痛疾简明扼要D . 随机应变悠游自在优胜劣汰众说纷云3. (2分) (2019八上·临沧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 . 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大雾天气,游客们真是进退两难。
B . 冬天来临,连续几日的强降雪,街道上早已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
C . 学校的冬运会上,苦练了一个多月的同学们,个个蠢蠢欲动,决心为班集体争光。
D . 我们进入考场后,气氛紧张,大家屏息敛声,等待着监考老师宣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4. (2分)(2019·钦州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B . 央视《明读者》节日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C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微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 . 中关贸易战的停战,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而且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
5. (2分) (2019九上·昆明期末) 下列人物与情节、作品搭配不正确的是()A . 范进中举后却又发疯了《儒林外史》B . 刘备借口“鸡肋”事件杀杨修《三国演义》C . 菲利普不愿和亲弟弟相认《我的叔叔于勒》D . 杨志押送生辰纲《水浒》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6. (5分) (2019七上·宁波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
宝山九上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炽烈炽烈B. 沮丧沮丧沮丧C. 沉着沉重沉重D. 突兀突然突然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够提高,是因为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B.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C. 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D. 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反响,使得整个会场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3. 下列词语中,与“孤芳自赏”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自高自大B. 独树一帜C. 自我陶醉D. 闭门造车4. 下列诗句中,用词准确、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持之以恒B. 持之以恒C. 持之以恒D. 持之以恒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那条小河,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在田野间蜿蜒流淌。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C. 那个孩子非常聪明,简直就是个小天才。
D. 那只小鸟的叫声,像是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7. 下列名著中,出自鲁迅的作品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呐喊》D. 《水浒传》8. 下列诗歌中,描写自然景色的一项是()A. 《登鹳雀楼》B. 《观书有感》C. 《出塞》D. 《滕王阁序》9. 下列词语中,与“含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深刻B. 精练C. 隐晦D. 明确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声,像是春天的暖风,让人心情愉悦。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犹如一座知识的宝库。
C. 那个孩子非常聪明,简直就是个小天才。
D. 那只小鸟的叫声,像是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背影》中,作者用“______”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