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市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5.运动会百米赛跑前,教练员为了鼓励队员们,借用《曹岁论战》中的名言和大家击掌大声说道:“大家要‘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6—8题(12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上述两首作品的作者都是__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 (人名)。

(2分)7.完成下列表格。

(6分)A.“潋滟”描写了西湖雨天波光闪闪的水面。

B.“空蒙”描写了西湖雨后迷茫朦胧的山色。

C.“亲射虎,看孙郎”中可见,作者自喻孙郎,表明他想要一显身手的雄心。

D.“持节云中,何日遺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委以重任抗击敌人的决心。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2分)钱大昕观弈予观弈于友人所。

一客数败,嗤①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

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

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

予赧②甚,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2021届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届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届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完卷时间100分钟,总分值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5分〕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2.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5.其西南诸峰,。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

6.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

〔2分〕7.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初平〞写出湖水已与堤岸平行。

B.“争〞与“啄〞写出了莺燕们争斗的样子。

C.“乱花〞说明诗人被繁花竞相开放迷惑。

D.“缺乏〞说明诗人对所见景象感到不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9分〕为学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那么难者亦易矣;不为,那么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那么难者亦易矣;不学,那么易者亦难矣。

2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3富者曰:“子何恃而往?〞4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5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6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7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蜀鄙二僧之南海〞的故事,其结局是〔3分〕〔用自己的语句概括答复〕。

〔3分〕A. 凡事都要理论。

B. 凡事都要立志。

C. 立志而为才能成功。

D. 财富未必带来成功。

10.〔1〕“子何恃而往〞一句反复出现了两次。

前一次表现了富者的态度,后一次表现了富者的的态度。

〔2〕贫者“〞的话语,表现了他面对困难的勇气。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李郃观变窦宪1纳妻,天下郡国2皆有礼庆。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版)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版)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6分)1. ,以观沧海。

(《观沧海》)2.荡胸生层云,。

(《望岳》)3. ,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5.现实生活中,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曾经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岳阳楼记》中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答案】1.东临碣石2.决眦入归鸟3.少年不识愁滋味4.舍生而取义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8题(12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谜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上述两首诗,诗题中的“湖”都是指,两首诗都是作者在(地名)做官时的创作,都表达了作者之情。

(4分)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漾、闪闪发光的样子。

B.“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侧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行不足”表明了景物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4分)【答案】6.(4分)(1分)西湖(1分)杭州(1分)(2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7.(4分)C8.(4分)(1)(1分)春季(2)(1分)饮酒(3)(2分)运用比喻写出景物特点(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分)若石遇害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①。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②,日入而燎辉,宵则振铎(dúo)以望,植棘树墉③,坎山谷以守。

卒岁,虎不能有获。

2022年上海语文宝山区一模答案

2022年上海语文宝山区一模答案

220111九年级评分参考一.古诗文(36分)(一)(12分)1.青鸟殷勤为探看2.但愿人长久3.然后能自反也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24分)5.(4分)陈同甫刘禅刘备的卢6.(4分)南宋抗金诸葛亮准备出师伐魏7.(1)(3分)所以(先帝)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得分点:故、以和补充省略内容)(2)(3分)D8. (4分)整装待发并且奋力激战刘禅面对蜀国之亡无动于衷(意对即可)9. (6分)南阳往事兴复汉室的决心和报效先帝的忠心乐不思蜀虽使诸葛亮在,不能久全二.现代文(34分)(一)(17分)10.(2分)极致(性)表达11.(5分,每空各1分)(1)网络交际中的极致表达形成流行的主要原因(2)极致表达没有表达的丰富性和精准性(3)极致表达没有语言的美感和智慧(4)极致表达会导致思维活动的简单化(5)极致表达会导致思维活动的情绪化12.(3分)“yyds”在首段中出现,引出了生活中极致表达的现象,从而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第二处出现,作者借此举例论证了滥用极致表达的负面影响是失去语言的丰富性精确性;第三处出现,作者借此举例论证了滥用极致表达的负面影响是导致思维方式的简单化等13.(3分)A14.(4分)评分原则:对于“舞蹈演员的表演”展开描写(2分);对自己的感受有形象化的表达(2分)。

(二)(17分)15.(2分)表明特殊含义,作者把小蜗牛比喻成“儿女”,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对这些小生命的怜爱之情16.(3分)B17.(6分)(2分)“愕然”是因为母亲对孙子想吃蜗牛的念头而感到惊讶(以至于猝不及防);(2分)“默不作声”是因为母亲对孙子想吃蜗牛的迫不及待心情感到矛盾(以至于无言以对);(2分)“满面光彩”是因为母亲对被“放生”的蜗牛似乎“都认识她”感到欣喜(有一种被需要的满足。

)18.(6分)(联系词语的语境意义2分;联系本句前后文特定情境2分,联系文章主旨2分)“依然”表明母亲之前曾经有过类似行为(首段中)。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6分)1. ,以观沧海。

(《观沧海》)2.荡胸生层云,。

(《望岳》)3. ,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5.现实生活中,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曾经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岳阳楼记》中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答案】1.东临碣石2.决眦入归鸟3.少年不识愁滋味4.舍生而取义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8题(12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谜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上述两首诗,诗题中的“湖”都是指,两首诗都是作者在(地名)做官时的创作,都表达了作者之情。

(4分)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漾、闪闪发光的样子。

B.“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侧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行不足”表明了景物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4分)【答案】6.(4分)(1分)西湖(1分)杭州(1分)(2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7.(4分)C8.(4分)(1)(1分)春季(2)(1分)饮酒(3)(2分)运用比喻写出景物特点【解析】这部分是对诗歌内容理解的考察。

宝山初三一模语文真题及超详解析

宝山初三一模语文真题及超详解析

考题解析古诗文阅读本题在往年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创新,改变了“古诗+文言文”的出题形式,改成两首古诗的对比阅读。

对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和分析能力的考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这次的题目加强了古诗部分的考察,尤其是古诗的翻译和内容、情感的理解。

这也提醒同学们往后在学习中要在古诗学习上投入更多精力。

第六题本题考察的是诗歌中的著名景点在古代的不同名称和诗歌的思想感情。

此题的出题方式新颖且注重理解,既考察了文学积累有考察了理解能力。

同时,也可以看到对不同诗歌思想感情的对比理解有了更多的考察,题目的考察形式更加灵活。

诗歌学习应该把更多功夫放在平时。

第七题本题考察诗歌内容的理解。

这两首诗歌均为课内诗歌,只要能正确翻译出来。

做出此题的难度不大。

第八题本题考察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以及诗歌特点。

需要把握住每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如前一首诗中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而后一诗则侧重于写景的角度变化。

由此也能看出诗歌的手法考察仍然是重点所在,且需要深入理解。

文言文阅读第九题答案:(1)止:停止(2食):吃本题考察文言实词的解释。

“止”和“食”的意思难度都不大,都为常考字词,且无特殊的文言现象,因此本题主要是结合文章后,读起来难度稍大,由于文意理解给字词解释增加了难度。

第十题答案:若石隐居在冥山的山北。

本题考察文言翻译。

在本题中,强调了虚词“于”的用法,这是同以往考察较为新颖的地方。

同时还要知道“阴”这个字的意思。

难点是“隐”的一词多义考察。

同学们在平时应加强积累。

第十一题答案:D第十二题其一指的是“防备老虎的威胁”,其二指的是“防备其他动物的威胁以及防备不同动物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这个故事告诫我们做事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应该用长远的目光看待问题,要有忧患意识,否则最终会害了自己。

现代文阅读一说明文宝山区今年的说明文《土豆——托起生命的方舟》,是一篇逻辑性很强的文章。

先用联合国大会把2008年定为国际土豆年的事件,告诉读者一种现象——土豆越来越被重视。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6分)1. ,以观沧海。

(《观沧海》)2.荡胸生层云,。

(《望岳》)3. ,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5.现实生活中,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曾经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岳阳楼记》中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答案】1.东临碣石2.决眦入归鸟3.少年不识愁滋味4.舍生而取义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8题(12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谜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上述两首诗,诗题中的“湖”都是指,两首诗都是作者在(地名)做官时的创作,都表达了作者之情。

(4分)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漾、闪闪发光的样子。

B.“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侧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行不足”表明了景物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版)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版)

2020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6分)1. ,以观沧海。

(《观沧海》)2.荡胸生层云,。

(《望岳》)3. ,爱上层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5.现实生活中,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曾经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岳阳楼记》中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答案】1.东临碣石2.决眦入归鸟3.少年不识愁滋味4.舍生而取义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8题(12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谜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上述两首诗,诗题中的“湖”都是指,两首诗都是作者在(地名)做官时的创作,都表达了作者之情。

(4分)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A.“水光潋滟晴方好”一句,侧重写出了水波荡漾、闪闪发光的样子。

B.“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侧重写了春水已经涨起与堤相平的状态。

C.“总相宜”表达出景物无论从哪个季节看都很美丽。

D.“行不足”表明了景物非常美丽以致令人流连忘返。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4分)【答案】6.(4分)(1分)西湖(1分)杭州(1分)(2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赞美7.(4分)C8.(4分)(1)(1分)春季(2)(1分)饮酒(3)(2分)运用比喻写出景物特点(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分)若石遇害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①。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②,日入而燎辉,宵则振铎(dúo)以望,植棘树墉③,坎山谷以守。

卒岁,虎不能有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宝山)(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分)1. 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过零丁洋》)2.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4. ,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5. 复行数十步,。

(陶渊明《桃花源记》)6.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层楼”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8.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词的上片侧重回忆作者“少年”时的“愁”,词的下片侧重抒发作者“而今”的“愁”。

B、上片中“不识”描绘了年轻时的纯真无知,下片中“识尽”概括了作者艰辛的历程。

C、词的上片作者把不谙世事的闲愁当作了愁,词的下片作者感慨“欲说还休”的愁绪。

D、词的上片作者的情绪悲壮豪放,词的下片作者的情绪哀婉凄绝,全词形成鲜明对比。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岳阳楼记(节选)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9. 选文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分)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盛况,交代作《岳阳楼记》的缘由。

B、第②段由远眺洞庭湖景色引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一问题。

C、第③段写“满目萧然”之景,表现迁客骚人“感极而悲”的心情。

D、选文突出滕子京的政绩,并写出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许允之妻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②收③之。

其妇④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⑤。

臣之乡人,臣所知也。

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⑥?若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初,允被收,举家号哭。

妇自若,云:“勿忧,寻还。

”作粟粥待。

顷之,允至。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有删节)【注释】①郎:职官名称。

吏部的下属官员。

②虎贲(bēn):武士。

③收:逮捕,拘押。

④妇:指许允的妻子。

⑤语出《论语•子路》。

⑥不:同“否”。

12.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4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明.主可以理夺()(2分)(2)下列“寻”与“勿忧,寻还”中的“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入吴寻.二陆B、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C、未果,寻.病终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1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举.尔所知.14. 许允最终获释的主要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5. 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允接受魏明帝质问时巧妙应答,显示出他的才情。

B、许允是听从他妻子的劝诫后在举贤能时任人唯贤的。

C、从许允之妻的言行中看出她机智聪明与不凡的气度。

D、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作粟粥”并料事如神的人。

二、现代文(4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你吃的食物里有没有激素①在古代,人们把青的梨子采摘下来,放在屋子里熏香,梨子就会很快变甜变熟;采了生的猕猴桃,老人们也会说,把它们跟苹果放在一起,会软得更快。

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在无花果结果之后,会在树上划出一些口子,认为这样可以让果实更大、成熟更快。

而在中国的农村,许多核桃树上布满了伤痕,都是人们故意砍的,人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②到了近代,科学家们发现,古人或许是“歪打正着”了。

这些做法是合理的,而其中....的原因竟然都是乙烯,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植物激素”中的一种。

③最先对此进行系统研究的,是俄国一位名叫奈留波夫的植物生理学研究生。

1901年,他在种豌豆的时候发现,室内的豌豆会长得更短、更粗,而且横向生长。

经过大量的实验,他最后发现,是照明气体中的乙烯刺激了豌豆苗的生长。

十几年后,另一位科学家发现,乙烯可以使果实提前落下,于是它“催熟”的能力从此得以确认。

又过了十几年,一位英国科学家在成熟的苹果中分离出了乙烯。

从此,乙烯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引起人们的巨大兴趣。

④随着乙烯的面纱被揭开,那些“传统智慧”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从而促进青梨的成熟;成熟的苹果会不断释放乙烯,也就能促进猕猴桃的软化;砍伤无花果树和核桃树促进结果的原因,竟然是伤害会让无花果树或者核桃树释放出大量乙烯。

⑤划伤果树是为了让它自己产生乙烯,用外加的乙烯处理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这就是“植物激素”促进生长的原理。

在现代农业中,使用的是一种叫做乙烯利的东西,它被植物吸收之后转化成乙烯,从而产生“激素”效应。

这种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所以,当你听说“激素催熟果实”的时候,不要以为那是“黑心农民”的非法操作。

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它来提高作物产量、缩短周期。

⑥经常看到记者揭露“黑心商贩”用“化学商品”把生的葡萄或者香蕉变熟的“黑幕”。

其实,葡萄和香蕉这样的水果如果完全成熟之后才采摘,就根本无法进行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

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产地把这些果实提前采摘,运送到远方或者保存到另一个季节,拿出来施以乙烯利,让它们从沉睡中醒来,就可以进一步“成熟”。

且不管这样得到的水果是否跟在树上成熟的一样美味,这至少让远方的人们或许在不同的季节吃上这些水果。

⑦人们总是担心这种能够催熟水果的“激素”会促进人的发育。

想想,它本来就是植物生长中会自然产生的气体,如果人工施用的能够让人“早熟”,那么天然的也一样——人体并不能分辨出乙烯是否天然产生。

⑧实际上,任何激素都需要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才能产生作用,植物的激素只对植物才有刺激作用。

动物激素⑨相对于植物激素,人们更关心动物激素。

这个问题更加复杂。

一方面,许多..动物激素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并不会对人是有活性的,注意避免进入人体;另一方面,一些..对动物的肉或者奶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让奶牛受孕,催产的激素并不会增加牛奶产量,也不会留存在牛奶中。

而真正能增加牛奶产量的牛生长激素,对人并没有激素活性。

⑩总之,不管是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其使用是否合法,而不是听到“激素”就本能地反对。

那些经过科学论证的激素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不仅对生产者有利,对于消费者也是有利的——归根结底,生产成本的降低会导致商品价格的降低。

(选文有删改)16. 第②段“歪打正着”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17. 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18. 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文中第④段横线处(3分)A、砍伤树枝产生一定量的乙烯B、熏香时能产生一定量的乙烯C、青梨自身产生一定量的乙烯D、屋里气味产生一定量的乙烯19.第⑨段加点词“许多”与“一些”能否互换?为什么?(3分)20. 根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1)第③段的说明顺序是,说明的内容是。

(4分)(2)联系全文,概括激素的功效:(6分)①②③(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6分)这样的中国人⑴今天的日本,最美丽的旅游城市就是京都和奈良,一个世俗,一个出尘。

⑵但如果没有梁思成,早就没有京都,也没有奈良了。

⑶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加损伤。

这份材料,是梁思成历尽心血完成的。

⑷但梁思成希望美军能将另外两个不在中国的城市也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⑸1932年,上海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抗敌的前线,一个清华大学毕业的年轻炮兵军官在激战中因无医无药殉于阵中。

这个年轻的炮兵军官就是梁思成的亲弟弟梁思忠。

⑹1941年,在成都,日军利用恶劣天气,以诡异的云上飞行方式奇袭中国空军双流基地,一个中国飞行员不顾日机的轰炸扫射,冒死登机,起飞迎战,在跑道尽头未及拉起就被击中,壮烈殉国。

3年后,林徽因依然为这个战死的中国飞行员写了一首哀婉的长诗,叫做《哭三弟恒》。

这个中国飞行员,就是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⑺因国恨家仇,梁思成先生从不与日本人交往。

在长沙大轰炸的烈火中,谦谦君子梁思成怒吼出:“多行不义必自毙,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日本被炸沉的!”⑻当梁思成提出保护京都和奈良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也超出了他的工作范围。

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而且并不是临时起意而已。

他的弟子罗哲文这样记载他们从事这项工作时候的情景:他们住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每天,梁先生拿过来一些图纸,让罗哲文根据他事先用铅笔标出的符号,再用绘图仪器绘成正规的地图。

罗哲文虽然没有详问图纸的内容,但大体可以看出,地图上许多属于日本占领区的范围。

而梁先生用铅笔标出的,都是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置。

还有一些地图甚至不是中国的。

当时罗哲文虽然没有仔细加以辨识,但有两处他是深有印象的,那就是日本的古城京都和奈良。

梁思成这样解释他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

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⑼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迂腐。

而我胸中分明有另一种感觉,那就是——高贵。

高贵到野兽也无法夺去他胸中的仁爱与责任。

⑽至今,依然有日本人认为当年侵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

那么,有梁先生这样的中国人,就是在无言地告诉后人,日本人那时是在戕害一个怎样高贵的民族。

⑾这一瞬间,我方才感到,林徽因选择的梁思成,是怎样的一个男人。

梁思成,是那种胸中真正容有大海的男人。

谁能看到这片大海,谁才能配得上梁思成。

⑿有人问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幸福吗?⒀我不知道。

⒁我只知道在抗战中,他们曾共同守在贫穷的李庄。

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47公斤;那时,林徽因在日日咯血的生死线上挣扎,“几个月的时间就毁灭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

那是真正的受难,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每日伴随他们的是臭虫和油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