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7年宝山区初三语文一模卷
2017年上海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7年宝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40分)(-)默写(15分)]、会当凌绝顶,O2、,芳草萋萋鹦鹉洲。
3、,身世浮沉雨打萍。
(杜甫《望岳》)(崔景页《黄鹤楼》)(文天祥《过零丁洋》)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5、其西南诸峰,(欧阳修《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初平"写出湖水已与堤岸平行。
B.“争”与“啄”写出了莺燕们争斗的样子。
C.“乱花”表明诗人被繁花竞相开放迷惑。
D.“不足”表明诗人对所见景象感到不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9分)为学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①富者曰:“子何恃而往?"④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⑤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⑥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⑦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选文中讲述了"蜀鄙二僧之南海”的故事,其结局是.(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9、选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分)则难者(3分)A.凡事都要实践。
B,凡事都要立志。
C.10、立志而为才能成功。
(1)"子何恃而往”D.财富未必带来成功。
一句反复出现了两次。
前一次表现了富者的态度,后一次表现了富者的的态度。
(2)贫者"的话语,表现了他面对困难的勇气。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T4题(12分)李郃观变窦宪。
纳妻,天下郡国②皆有礼庆。
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

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1. (12分) (2017七下·陆丰期中) 默写或按要求填空。
(用正楷字书写)(1) ________,弹琴复长啸。
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
(赵师秀《约客》)(5)万里赴戎机,________。
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6)可怜半夜虚前席,________。
(李商隐《贾生》)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2.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梨花?(2)诗人从颜色和数量变化上写梨花盛衰转变的过程,请举例说明。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3. (12分)(2019·哈尔滨模拟) 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017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卷B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树木丛生,。
(《观沧海》)2.,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锦帽貂裘,。
(《江城子·密州出猎》)4.,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5.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丑奴儿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词中“少年”指的是(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上阙写了少年涉世不深就知“愁”。
B.下阙写了而今历经沧桑深知“愁”。
C.上阙是文人形象,下阙为闲适之人。
D.抒发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哀与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本文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3分)全石以.为底10.下列不是表现潭水清澈的一项是(4分)A.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B.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C.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①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②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③,非碌碌因人成事。
上海市各区2017届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届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2017年普陀区初三一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3分)仕数不遇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
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
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
②武力: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12、翻译画线句。
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2分)13、几位君主分别喜欢任用的是、、(用自己的话按序回答)(3分)14、周人仕数不遇表面看上去是生不逢时,但其根本原因是。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11.(1)更改(2)去世(各2分如有错别字扣分)12. 我为自己年老了失去机会而伤心,所以哭了啊。
(2分)13. 老年人、学武之人、年轻人(3分)14. 随时逢迎,丢失自我(3分)2017年奉贤区初三一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①而不悛②。
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一旦,雪作,孙抟③雪而嬉,艾子见之,褫④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
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
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笑而释之。
【注释】○1榎(jiǎ)楚:灌木的名字,古代常用来做为刑具,这里指用木条或棍棒抽打。
②悛,quān,悔改。
③抟:同“团”,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
④褫:chǐ :剥夺。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2)使.跪雪中()11、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吾为若教子不善邪A.我替你教训儿子不好吗?B.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不好吗?C.我替你教训儿子的不好! C.我因为你而教训儿子的不好!12、在教育孙子一事中,面对儿子的言行,艾子的神情经历了如下变化过程:(4分)“________”——“________”——笑(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11、(1)经得住(能承担)(2)让(2+2分)12、A(3分)13、怒——惊(每空2分)2017年宝山区初三一模:(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李郃观变窦宪○1纳妻,天下郡国○2皆有礼庆。
2017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定稿卷C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C)(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2. ,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3.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 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5. 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6—7题(4分)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两首词都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 之情。
(2分)7.对两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诉衷情”“破阵子”分别是两首词的词牌名。
B.两首词都以对比突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C.两首词都借用一定的典故来增加表达的内涵。
D.两首词都回忆了当年战争并向朋友倾诉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孔孟论学(节选)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段以弈秋诲棋的事例来阐明观点。
B.本段的论点是“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C.文中通过两个下棋人的对比阐明道理。
D.文中阐明了“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017学年宝山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5分)1. 草枯鹰眼疾,。
2.,却疑春色在邻家。
3.几处早莺争暖树,。
4•,寻向所志,,5•,琅琊也。
(王维《观猎》)(王贺《雨晴》)(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陶渊明《桃花源记》)(欧阳修《醉翁亭记》)(—)阅读卜面的诗,完成6—7题(4分)望岳^3=F∖ ∫ F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6.本诗作者是。
(人名)(2分)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作者运用比较,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B. 作者运用描写,写出了泰山的耸立险峻。
C. 作者运用设问,表达了自己的好奇疑惑。
D. 作者登临山顶,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8. 本文作者是(朝代)的范仲淹,他是家,文学家。
(2分)9. 下列对选段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滕子京主政岳州政绩出色。
B. 滕子京重新修建了岳阳楼。
C. 滕子京决定扩大岳阳楼建筑规模。
D. 唐贤今人的诗赋被刻在岳阳楼上。
10. 围绕题目,本段既写了,也交代了。
(4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四)阅读下文,完成11 —14题(12分)百里奚①之未遇时,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传②鬻于五羊之皮。
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③,三日,请属事焉。
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为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 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
君为明.君,臣为忠臣。
彼信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
【注释】①百里奚:虢国大臣,后到秦国任大夫,是秦穆公建立霸业的功臣。
②传:传说。
③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1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017语文宝山一模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应用10分1. 3分(1)无贵无贱,无长无少(2)青冥浩荡不见底2. 2分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2分 B4.3分 C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二文,完成5—10题。
(16分)5.2分票房(收入、成绩)开始低迷后来上升(为多日蝉联单日冠军、多日第一)6. 2分 D7. 3分 B8. 4分不局限于真实事件,在保证故事逻辑性和目的性的基础上,构建艺术真实;简洁交代背景后,迅速切入故事本身,用强情节推进剧情;叙事节奏短平快(明快),险象环生,悬念迭起;多线条齐头并进,杂而不乱(有条不紊)。
一个要点1分。
9. 2分【答案示例】2014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为90.0亿元;2015年增长为124.31亿元;2016年比上一年减少,为124.29亿元(同比减少0.38%)。
【答案示例】相较2014年的90.0亿元,2015年全国暑期档电影票房增长到124.31亿元;但是与2015年相比2016年却减少了0.02亿元,为124.29亿元。
图表所转换的文字表述要清晰;具体数字及单位要清晰。
10.3分【答案示例】电影要歌颂为光明而奋斗乃至牺牲的人们,要弘扬正义。
但主题表现不能流于说教,要特别重视电影“故事性”的特质,把主题融入动人的故事和细节。
应用电影特有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处理把大情怀、大格局落到实处,做到有看点、有骨架、有灵魂。
【答案示例】要通过动人的艺术手段把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主题落到实处,不能程式化、套路化,要通过电影特有的手段使故事对观众具有吸引力,使细节与人情人性想通,引起观众共鸣,这样使故事在表现人物和主题时富有张力。
【答案示例】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歌颂正义和光明的主题,应跳出主旋律创作程式化、套路化的窠臼,要充分注意对“故事”进行艺术处理,用扣人心弦或惊心动魄的情节和视觉表现主题,满足暑期观众特殊的审美需求。
【答案示例】感动才能打动,打动才能有票房。
要观众感动就要有表现保家卫国为国奉献、为正义舍我其谁的主题。
【2017年整理】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A卷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A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元夕》)2.,决眦入归鸟。
(《望岳》)3.,古道西风瘦马。
(《天净沙·秋思》)4.一鼓作气,,三而竭(《曹刿论战》)5.,盖以诱敌。
(《狼》)(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对诗中“悦”和“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悦服空灵 B.悦耳空明C.愉悦空明 D.愉悦空灵7.诗人借禅院幽深静穆的环境氛围,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8.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作家(人名)(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10.下列对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过早成才,后劲不足。
B. 过于骄傲,江郎才尽。
C. 乡人追捧,金钱利诱。
D. 父不使学,止步不前。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永州之氓①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②湘水,中济③,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第 4 段中具体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相关的人物
有
;发生的过程
是
;最终的结果
在一个蝙蝠洞探险的经历。这表明,大脑在做梦的时候不仅激活了某个学习经
验,还再激活了相关的学习经验。美国西北大学肯·帕勒的研究团队也有相似
的发现,如果先给被试者建立一种声音和一幅图的联结,并在其做梦的时候
(快波睡眠时期)播放这种声音,之后被试者对那幅画的记忆也会增强。
5 这些研究成果得到的结论让人惊喜,尤其对于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做
府”是对郡守的尊称。 3 户曹 : 古官职名称。 4 扶风:古地名。
11. 对文中加点字“当”、“坐”两字,依次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3
分)
A. 将要 坐下 B. 将要 获罪 C. 面对 获罪 D. 面对 坐下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 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分)
请求自行,许之。
了他们的学习和记忆。
4 对于上述研究,研究者有进一步的解释。研究发现,做梦能够导致记忆的再
激活。因为梦的周期正好对应着神经同步的增强期,此时大量的神经元能够被
同时激活,从而提高对特定事物的记忆。在上述研究中,罗伯特等人就注意
到,被试者的梦并不仅是对刚学习过的迷宫经验的精确重现,还激活了相似的
经验。比如,其中的一个学生不仅梦到了迷宫的影像,而且梦到了自己几年前
B.
气势凶凶
C.
不动生色
D.
自
明得意
21. 对第 2、3 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3 分)
A. 交代“我家的猫和老鼠”具体所指的对象。
B. 解释“我家的猫和老鼠”吵闹争斗的理由。
C. 表明父母的“教导”和“裁判”无法解决我们姐弟间的吵闹争斗。
D. 表达“我”和姐姐们吵闹争斗获胜后无法掩饰的内心的喜悦之情。
毕飞宇
1 我有两个姐姐,大姐长我 6 岁,二姐只比我大一岁半。我们是在无休无止 的吵闹和绵延不断的争斗中长大成人的。我们姐弟三个就像鼎立的三国,在交 战的同时不停地结盟、宣战,宣战、结盟。真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 分。当然了,我们的“分合”都是以小时作为时间单位的。上午我刚刚和我的 二姐 同仇敌忾 ,一起讨伐我的大姐,而午饭过后,一切都好好的,我的二姐却 突然和大姐结成了统一战线,一起向她们的弟弟宣战了。 2 总体说来,她们联合起来对付我的时候要多一些,因为父母多少有些偏心, 对我格外好一些。这个我是知道的,在事态扩大、弄到父母那里“评理”的时 候,父母虽说各打五十大板,但板子里头就有了轻与重的分别。比方说,在严 厉地批评了我们之后,我的母亲总要教导我的两个姐姐:“他比你们小哎,让 着一点哎。”对我就不一样了,母亲说:“下次不许这样了。”口气虽然凶, 但说的是“下次”,“这一次”呢,当然就算了,事情到此结束。这在我是非 常合算的买卖,因为“下次”是无穷无尽的。假如我的两个姐姐联起手来和我 作对,在多数情况下,她们差不多就是那个叫“汤姆”的猫,而我则是老鼠
6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7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
不如蜀鄙之僧哉?
8. 选文中讲述了“蜀鄙二僧之南海”的故事,其结局是
( 3 分)(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
答)
9. 选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3 分)
A. 凡事都要实践。
B. 凡事都要立志。
追逐,就是打闹。可是,他们毕竟天各一方。在他的姐姐和他说再见的时候,
他漆黑的瞳孔是多么孤独,多么忧伤。我多么希望能做我儿子的好兄弟,和他
争抢一块饼干、一个角落或一支蜡笔。但我的儿子显得相当勉强,因为他的爸
爸后背上都起鸡皮疙瘩了,就是学不像一个孩子。
20.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是
( 3 分)
A. 同仇敌忾
的现象。
(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 2 分)
16. 对第 3 段中的内容理解,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实验者被分成两组做实验。
B. 实验者做了两次游戏测试。
C. 实验者都是哈佛大学的学生。
D. 实验研究者只研究了睡觉组。
17. 划线句“被试者对那幅画的记忆也会增强”的条件是( 4 分) ( 1)
2 睡眠的过程分成不同的脑电波阶段:非快速眼动睡眠,此时脑电波为慢 波;快速眼动睡眠,此时脑电波频率较快。其中做梦是处于快速眼动睡眠状 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深度睡眠时期。正常人入睡时先进入浅睡,即非快速眼 动睡眠阶段,然后再进入做梦阶段,从入睡到做梦阶段为一个睡眠周期,一般 一夜睡眠经历 4~5 个睡眠周期的交替。
完,大姐的眼眶突然红了,说:“多少年了,怎么说起这个,你怎么还记得这
个呢。”大姐显然也记得的,不然她不会那样。她把话题重又拉回到吵闹的事
情上去了。
5 这样的吵闹本身就设置了一个温暖的前提:我们能够,我们可以。我们幼
小的内心世界也许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斗”中拓宽开来、丰富起来的。时
过境迁之后,我们意外地发现,兄弟姐妹之间的许多东西也许并不能构成我们
的日常生活,它反而是隐匿的,疏于表达的。然而,它却格外地切肤,有一种
打断骨头连着筋的牵扯。美国人通过《猫和老鼠》的卡通形象向全世界的少儿
表达了这样一种典范人生:打吧,吵吧,闹吧,可你们永远是兄弟,永远是姐
妹 —— 你们永远不能生活在一起,但你们谁也不能离开谁。
6 我的儿子最喜欢我的侄女,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几乎就是猫和老鼠,不是
边。我并没有摔着,反而开心极了,大姐满头满脸都是汗,她惊慌地拉起我,
第一句话就是:“不能告诉爸妈。”这件事都过去 30 年了,可它时不时会窜到
我的脑子里来。出乎我意料的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回忆起来一次就感动一
次。 12 岁的大姐,冬天里一头的汗,惊恐的眼神 ——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人到
中年之后反而为这件事伤恸不已。那一回过年我说起了这件事,我并没有说
1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
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2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
如?
3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4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5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了天鹅肉,嚼得吧唧吧唧的,二姐的脸上就会有一脸的失败。反过来,二姐要
是赢了,她会把咸菜含在嘴里,悄无声息地望着屋梁,那是胜利的眼神,赢了
的眼神,内中的 自明得意 是不必说的。
4 我们姐弟三个现在都已人到中年。我长年在外,节日里偶尔团聚,我们谈
得最多的恰恰是少年时期的“战争往事”,谈起来就笑声不断。这一点是我们
梦的促进效应将非常有用。我们都知道,学习外语是通过建立外语词汇和母语
词汇的联结来完成的,那么我们试想一下,在白天背了一些单词和单词的中文
释义之后,做梦时在你耳边重复中文释义是不是会有效提高单词的记忆效果
呢?懒人们仿佛听到了福音把闹钟关掉!让我把梦做完,我要多背一些单词
哦!
15. 第一段中加点词语“这种现象”指的是
始料不及的。有一次我把话题转了,说起了姐姐们对我的好处来:我 6 岁的那
一年得了肾炎,不能走动,每天都由我的父亲背到五六里外的彭家庄去,注射
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有一次是我的大姐背我去的,那时候她其实也只是一个
12
岁的孩子,又瘦又小。她在那个晴朗的冬日背着我,步行了 10 多里地。快到家
的时候大姐终于支持不住了,腿一软,姐弟两个顺着大堤的陡坡一直滚到了河
。 ( 2)
。 18. 第 5 段中,( 1)将画线句改成意思相符的陈述句,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加点词语“仿佛”不能删去的理由 是
。( 6 分) 19. 第 3、4 段能否互换?为什么?( 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20—— 24 题( 22 分) 我家的猫和老鼠
13. 选文中的“交通者”,指的是
那些人。(用自己的语
句概括回答)( 2 分)
14. ( 1)李郃阻止太守送礼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窦宪不修德礼而专权骄
恣;其二是是
。
(用自己的语句概括回答)( 2 分) ( 2)“李郃观变”的目的是 的语句概括回答)( 2 分)
(用自己
二、现代文( 4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5—— 19 题( 18 分) 我们能在梦里背单词吗?
下来看录像。研究者利用脑电技术探测了睡觉组的大脑活动,之后在一个做梦
周期结束时叫醒他问他们做梦的情况。接着对两组人再进行一次迷宫游戏的测试,结果表明,在
测试中,睡觉组相对于不睡觉组更快地找到了特定目标,其中还有 4 位同学做
梦梦到了迷宫,他们找到特定目标的速度是其他睡觉组成员的 10 倍!做梦促进
1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白天学习的数学公式和推导过程,晚上出现 在梦中,让你和数学题大战 300 回合;白天练习过英语对话,梦中你就可以非 常流利地和外国人交谈,通常我们会称这种现象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最近,科学家对这种现象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做梦真的可以帮助我们 学习和记忆新学的知识,梦中的你的确是在学习的。
C. 立志而为才能成功。
D. 财富未必带来成功。
10. ( 1)“子何恃而往”一句反复出现了两次。前一次表现了富者
的态度,后一次表现了富者的
的态度。
( 2)贫者“
” 的话语,表现了他面对困难的
勇气。( 3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1—— 14 题( 12 分)
李郃观变 窦宪 1 纳妻,天下郡国 2 皆有礼庆。汉中郡亦当遣吏,户曹 3 李郃谏曰:
3.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4.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