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二)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性质_物态变化_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二)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物质的性质_物态变化_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探究题专训1、(2020灌南.中考模拟)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小华对200g水加热直至沸腾,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从开始计时到第6分钟,水的内能增加了________J,若这6分钟内水增加的内能全部由酒精燃烧来提供,至少需要燃烧________kg 的酒精。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2、(2019朝阳.中考模拟) 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甲所示。
(1)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有大量的“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珠”);(2)分析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3)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3、(2016鼓楼.中考模拟) 图甲是“观察水沸腾现象”实验,图乙“探究某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1)图甲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
(2)图丙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数据描绘出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80℃是该物质________点,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或“=”)CD比热容。
(3)若甲、乙两实验使用的酒精灯完全相同,则两实验中“被研究的物体”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在进行乙图所示实验时,发现加热20min后,被研究物质的温度不再升高,这是因为________。
4、(2017大石桥.中考模拟)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黄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________和__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________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________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3)水的沸点是________℃.(4)小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5、(2017高密.中考模拟)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请按实验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烧瓶中水的温度为________℃.(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水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这时某同学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烧瓶倒置,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________.6、(2020淮安.中考真卷)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上升到88℃后,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t/℃88 90 94 96 98 98 98 98(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变化的图象;(3)在5min到8min时间内,要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保持水沸,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需要________热量;(4)从图象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物态变化 实验题2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共27题,有答案)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实验题2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共27题,有答案)1.(2019•恩施州)如图甲为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不久,某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水面上部分出现许多水珠,这是形成的。
(2)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3)如图乙是根据两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两次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所用水的不同。
2.(2019•十堰)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1)小明用的装置(如图甲),他测出的水温将(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小红和小华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并描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根据图象可知当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两位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3.(2019•抚顺)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图象(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
(2)由图象可知:①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气压(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③第6min时(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
(3)实验结束后,小志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
原因是水(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4.(2019•鞍山)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
A.水的温度保持不变B.出现水的沸腾现象(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是℃,此时当地的大气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本实验中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原因是。
(酒精的沸点是78℃)(5)水沸腾后,根据图乙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2min,水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2020年九年级物理中考一轮复习专题二 物态变化(有答案)

专题二物态变化△物质的三态1.有以下6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请你按物态把它们分成两类:一类是态,包括,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态,包括,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为图甲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填序号)。
(1)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2)打开冰箱门,看到有“白气”冒出(3)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温度的测量1.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D.一样长2.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现量不变的是()A.温度B.体积C.密度D.质量3.在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
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4.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
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
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A.55℃ B.50℃ C.80℃ D.75℃5.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A.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C.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D.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 E.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F.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正确的步骤应该为(填序号) .6.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湿度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计(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图象,实验探究

bc段该物质处于
态。
4.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 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 面的 水蒸气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交流与评估 你准备选择方案_一___(选填“一”或“二”)来进行探究, 其优点是 能观察到质量的微小变化 , 不足之处是 天平的操作较为繁琐。
(或二 操作简便量筒口径太小,蒸发较慢)
7.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从外面擦怎么 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 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 所示。
探究物质熔化、凝固和沸腾的规律,一般要利用图析法。 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一般要利用控制变量法。
类型一 熔化和凝固规律的探究 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 答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 上”)的顺序进行。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4)实验完成后,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__变__小(选填“变大”“不 变”或“变小”)。
6.雨过天晴,善于观察的小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路面上积水少的地 方一会儿就干了,路面积水多的地方就很难干。
(1)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 加热的好处是 固体受热均匀 。
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重点专题训练 物态变化实验探究(有答案)

物态变化实验探究(含答案)1.(1)下面是小强使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温水温度的操作步骤: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b.用手试一下温水,估计水的温度;c.观察温度计的读数;d.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温水充分接触几分钟;e.取出温度计;f.记录温度计的读数;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2)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温水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一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3)小强又用温度计分别测一块冰和另一杯水的温度,如图二甲、乙所示,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水的温度是______。
2.下面是小明使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温水温度的操作步骤: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b.用手试一下温水,估计水的温度c.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并记录d.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温水充分接触一段时间e.从水中取出温度计则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_(选填“整块冰”或“碎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4分钟,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
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如图甲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如图甲所示,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组装器材,在固定石棉网时,酒精灯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2)图乙是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水中气泡现象,其中______图是水沸腾时的现象;(3)在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10min后停止记录,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2021-中考物理(苏科版)易错点题型突破07-物态变化问题(二)

题型突破07-物态变化问题(二)1、(2020•雅安)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会停止沸腾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不会沸腾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2、(2020•河北)江、河、湖、海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升入高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悬浮在空中,这就是云。
两个“凝成”所指的物态变化分别是()A.汽化升华B.液化凝华C.凝固凝华D.升华熔化3、(2020•黔东南州)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4、(2020•黑龙江)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不是放热的是()A.冬天衣服冻干B.冬天窗上冰花C.冬天草上白霜D.压缩乙醚成液体5、(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6、(2020•滨州)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B.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C.图乙:水的沸点为98℃D.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高于1标准大气压7、(2019·阜新)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B.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8、(2020·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模拟三)夏天剥开雪糕的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
中考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试题集

第二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9海南]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凝固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2.[2019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D.一样长3.[2019山西]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第3题图A.一定高B.一定低C.一定相同D.无法确定4.[2019贵阳]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5.[2019常州]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6.[2019天水]一提到“雾凇”,许多人总会联想到东北地区,其实甘肃省的一些地区也会遇到这个现象.如图为天水出现的“雾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6题图A.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雾凇和冰的形成过程一样C.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雾凇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7.[2019扬州]《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8.[2019凉山州]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 ℃,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C.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能量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9.[2019荆门]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9题图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10.[2019临沂]如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第10题图A.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 min B.在A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C.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D.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二、填空题11.[2019株洲]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________(选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水.12.[2019无锡]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热.13.[2018沈阳]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发现烧瓶内的水中出现了大量的______,迅速上升变大,由此可知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的缘故.第13题图14.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先确定______(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______,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______,该物质第40 min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 min的内能.第14题图二、实验与探究题15.[2019湘西州改编]如图所示为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寒暑表的读数是______℃.第15题图16.[2019广东]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______(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第16题图17.[2019东营]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第17题图(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2019福建]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第18题图(1)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2)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______(选填“AB”或“BC”)段,其熔点为______℃.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放出的热量;(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______(选填“b”“c”或“d”).19.[2019昆明]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 ℃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挡),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蒸发情况;(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挡)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9题图第二章物态变化1.A2.A3.B4.D5.D【解析】常温常压下氮是气态的,向牛奶杯内充入液态氮,液态氮迅速吸热汽化,导致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为小水滴.6.C7.C【解析】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正确;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错误.8.D【解析】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冷风,故D正确.9.D【解析】由图知,丙到甲吸热,甲到乙吸热,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甲到乙是汽化过程,需要吸热;乙到丙是凝华过程,会放出热量;丙到甲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10.C【解析】由图像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50 ℃不变,所以熔点为50 ℃,并且为晶体,物质在A点为固态,B点熔化结束为液态,熔化时间由第4 min开始到第8 min结束,共4 min.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故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故AB错误、C正确;由图像可知,相同的时间内OA段升高的温度大于BC段升高的温度,由Q=cmΔ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Δt越大比热容就越小,所以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小,故错误.11.空气中的水蒸气液态12.液化放13.气泡减小14.铁圈C 状态80℃小于15.36.9 -4 16.热胀冷缩乙可以【解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正常人体的温度在35~42 ℃之间,所以乙是体温计.体温计在下端有一个极细的缩口,离开人体后,遇冷收缩,使上方的液体不能够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它可以离开人体读数.17.(1)自下而上(2)B(3)98 保持不变(4)减少热量散失防止热水溅出伤人(或防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合理即可)(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解析】(1)实验器材的安装遵循由左到右,自下而上的原则,首先确定点燃酒精灯的高度,再把铁圈固定在酒精灯的外焰处,然后依次放烧杯、纸板、温度计;(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故B正确;(3)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 ℃不变,所以沸点是98 ℃;(4)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盖住烧杯,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也可以防止热水溅出伤人(或防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合理即可);(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吸热,故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18.(1)46 (2)BC 48 大于(3)c【解析】(1)由图乙知:温度计上10 ℃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 ℃,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46 ℃;(2)如丙图,海波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C 段海波处于熔化过程,其熔点为48 ℃,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故大于放出的热量;(3)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但是b、d表示熔点都变了,所以b、d错误,c正确.19.(1)液体表面积(2)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对其中一滴水吹风(3)错误没有控制空气的流动速度相同(4)防止因材料吸水影响实验效果(5)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6)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专题二实验:探究物质的熔化与凝固习题课件

所以除如图所示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有停表。
1.如图甲所示,为小聪在“探究固体的融化规律”实验中组 装的实验装置。下表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图 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2)组装器材时,要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
顺序。
解析:
(2)组装器材时,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先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确
化。第3 min时,试管里的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
“固液共存态”)。
(6)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这种物质融化时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由此
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海波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记录的数据如 下表,在实验时视察到,海波在第4 min开始融化,第8 min融化完毕。请你根据 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示数为 5.2 ℃。
解析:(4)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
面相平,故B正确,示数为5.2 ℃。
3.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冰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甲
乙
(5)图甲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操作是
温度计接触到试管底部
。
解析:
(5)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玻璃泡要完全
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大量的盐,他产生
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融化时跟纯净的冰融化时特
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融化时特点有无区
分?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
A
[分析]根据曲线图可知: (2)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盐,可以 “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二)29. (邵阳市2014)小芳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图甲中,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存在的错误之处是(2)小芳同学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而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
(3)从乙图中还可看出,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1)温度计与烧杯壁接触(2)98(3)吸收27. (20XX 年苏州市)小明为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究实验.根据测量结果他画出了相关图像,如图a 、b 所示.(1)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_. com(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c 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_____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3)在图a 中,AB 段与CD 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1)秒表 (2)98 低于(3)冰和水的比热容不同图1330℃ 2029.(20XX 年北京市)小刚通过实验探究冰的熔化规律。
(1)实验前小刚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3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0℃。
(2)实验中持续加热,每分钟记录一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点是 ℃。
(1)26(2)晶体 023.(7分)(2014•滨州)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95℃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 98 ℃,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合理即可). 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温度/℃-4 -2 0 0 0 0 0 0 0 0 0 1 2 328.(5分)(2014•锦州)如图1所示是小明实验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错误之处:①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②读数时,视线未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乙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8℃,说明当时的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8.(5分)(2014•丹东)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B (选填“A”或“B”)部分.(2)当水的温度加热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温度/℃90 94 96 98 98 98 98第1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温度是91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8 ℃.(3)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在丙图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象.(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热.(2014沈阳)、(5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2甲所示。
(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按图12甲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图12(2)图12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
(3)试管中的冰完全溶化后,若持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
(1)试管底或试管壁(2)固液共存态小于(3)不能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22.(4分)(2014•南充)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0 1 2 3 4 5 6 7/min温度/ ℃ 90 91 94 96 98 98 98 98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腾点是 98 ℃,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熄灭酒精灯后,水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 吸收热量 .20XX 年(2013 广东广州)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DA .t 4 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 .t 2、t 3 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 .t 2 时刻物体能能比 t 3 小D .t 1 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 t 2 时大(2013广东广州)(1)在某地做探究水沸腾实验,装置如图 19 所示,加热一段时间,烧杯内的水翻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此时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烧杯内的水是否已沸腾?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用同一套装置测得不同楼层的大气压值如图 20 甲、乙所示,乙图大气压值等于________mm 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其中____图是放在较高楼层时的情况。
【答案】(1)96℃,是,这时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
(2)753,乙。
(2013广东佛山)冰箱冷冻室内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
北极圈爱斯基摩人的冰屋可拒寒风于千里之外,由于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室内外几乎不发生 ,同样冰屋内更不允许生火取暖,否则冰屋就会 成水。
减小;热传递;熔化(2013广东深圳)关于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A . 春雨是汽化现象B . 夏露是液化现象C . 秋霜是凝固现象D . 冬雪是升华现象(2013 广东湛江)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答案】C(2013 广东湛江)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多选)【答案】CDA.给盛水的饮料瓶加上盖B.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C.将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放入冰箱冷藏D.将湿衣服摊开晒在通风向阳处(2013 福建福州)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答案】DA .熔化B .凝固C .凝华D .液化(2013 福建福州)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 组同学用的是如图22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图22乙是B 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
(3)B 、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A .小雪B .霜冻C .雾D .冰雹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2丙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或“=”)l 标准大气压;B 、C 组得到b 、c 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
【答案】(1)高(2)92(3)98;<;质量(2013 甘肃庆阳)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BA .海波的沸点是48℃B .海波在BC 段吸收了热量C .海波在CD 段是气态 D .6min 时海波已全(2013 湖北武汉)下图是某型号空调扇的示意图,空气通过湿帘时,湿帘表面的水在________过程中 热量,产生的湿热空气被风机吹出。
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空调扇后,这部分空气(不含增加的水蒸气)的内能________。
【答案】蒸发;吸收;减少(2013 四川雅安)(雅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的是( )【答案】B(1) 春天, 冰雪融化 (2) 夏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 秋天, 清晨出现的雾 (4) 冬天, 早晨在太阳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A. (1)(2)B. (1)(4)C. (2)(3)D. (2)(4)(2013 山东泰安)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答案】BA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2013 山东泰安)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答案】D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2013 浙江温州)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
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答案】CA.汽化B.凝固C.熔化D.液化(2013 浙江舟山)8.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答案】A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2013 安徽)商场里的保洁员在拖过地后,常用电风扇对着地面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地面尽快变干。
【答案】蒸发(汽化)(2013 安徽)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他的体温为________℃。
【答案】36.5(2013 四川乐山)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答案】C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C.太阳出来雾散了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2013 江苏苏州)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答案】B A.冬天户外的人呼 B.湿裤子晾干 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出“白气”(2013 江苏泰州)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