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实验题

合集下载

热点10+与物态变化有关的实验(精练)

热点10+与物态变化有关的实验(精练)

热点十与物态变化有关的实验(精练)1.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时,应该按照的顺序。

(2)图乙中温度计显示的是固体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3)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熔化过程用了分钟。

(4)请利用图丙中得出的结论解释说明夏天我们喝冷饮时,往往在饮料中加少量冰块,而不直加冷水的原因。

2.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甲中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图乙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它表示固体此时温度是℃;(2)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图丙中BC段物体是(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此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选填“A”或“B”)。

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3.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小于将适量的固体碎末装在试管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各器材的安装顺序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2)将放入适量固体碎末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其目的是使试管内固体碎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乙中所对应的固体属于(“晶体”或“非晶体”)。

(3)图象丙是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另一种固体熔化图象,其熔点是℃,这种物质可能是,熔化用了min,处于固液共存态的是图中的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假如烧杯中装的物质与试管中装的物质一样,那么如果烧杯中的物质正在熔化时,试管中的物质(“会”或“不会”)熔化,请简要说明。

4.如图甲所示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物态变化练习(含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含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

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2、我们在冬天睡觉时会盖上被子,但夏天卖冰棍的人也会用被子把冰棍盖上,这其中的主要理由是:A.防止冰棍被破坏; B.防止冰棍因吸热而熔化; C.防止冰棍的冷气跑掉而熔化;D.防止外界的温度传给冰棍.3、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O℃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 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O℃不变 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4、把一块0℃的冰投入O℃的水里(周围的气温也是O℃),过了一段时间,情况如何?( ).A.冰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O℃ B.水的质量减少,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O℃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变,所得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的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冰棒的温度:A. 降低 ;B. 不变 ;C. 升高;D. 先降低后升高.6、物质在吸热过程中( )A.温度一定是上升的 B.温度不一定上升C.如果是晶体,温度就一定不上升 D.如果是非晶体,温度就可能不上升7、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A.沸点较高B.沸点较低C.凝固点较低D.凝固点较高8、海波的熔点是48℃。

由此可知温度是48℃的海波 (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能从固态熔化成液态 C.要么是固态的要么是液态的 D.可能是部分为固态部分为液态9、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A. 放热,温度不断降低;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 吸热,温度不变;D. 放热,温度不变.10、5g00C的水与750g00C的冰混合,则:A. 冰要熔化;B. 水要凝固;C. 都保持原状不变;D. 说不清楚.11、初冬的某个夜晚,放在屋外的金属盒内的水结了冰,这说明夜里的气温:A.一定比0 ℃低;B.可能是0 ℃,也可能比0 ℃低;C.一定是0 ℃;D.可能是0 ℃,也可能比0 ℃高.12、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游泳后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13、冬天,室外一个戴眼镜的人走到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一层雾。

物态变化实验题

物态变化实验题

物态变化实验题中考题欣赏:1.(2016年28题)如图所示,小文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小文发现烧杯中有大半杯热水,就倒掉一部分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她这样做是为了减少水的质量从而。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小文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此时大气压强(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4)如图丙所示,水沸腾时气泡上升体积变大,是因为气泡受到水的减小。

2.(2017年28题)小希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甲乙丙(1)组装的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适当调整。

(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烧杯内水的温度为℃。

(3)小希完成实验后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说明水上方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4)小希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3.(2018.28)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将适量碎冰放入试管中,利用水给冰加热,目的是。

(2)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3)图乙是根据所测数据绘制成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特点是:持续吸热、;AB和CD两段图象的倾斜程度不同,原因是。

(4)若不计热量损失,物质在AB和BC两段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1和Q2,则Q1∶Q2= 。

7题图 8题图4.(2019.28)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烧杯和试管中均装有适量的水。

(1)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加热,这是通过(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是℃。

(3)小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烧杯中的水沸腾了,而试管中的水并未沸腾,原因是试管中的水。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3)根据表格,描出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这些点,图略,
(4)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120βC:
(5)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因为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I)-D⑵.B (3).图略(4).120 (5).升高(6).水由于汽化而减 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
由于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此时会观察到水又开始沸腾的现象.
(2)图乙是小明制作的"浮沉子",实验中要通过改变瓶内气体压力的方法,改变小瓶的浮 沉,所以为观察到小瓶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大瓶瓶盖应该旋紧:
为使漂浮于水而上的小瓶子下沉,小明应捏紧手指,则瓶内气压增大,气体对小瓶的压力 增大,同时压力增大时,进入小瓶中的水增加,小瓶自重增加,所以小瓶下沉.
【分析】
【详解】
⑴⑴由表格可知,洒精的沸点78。C小于水的沸点,所以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
⑵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⑵⑶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观察到左管中温度讣示数不变。
(4)水沸腾时继续吸热,因此试管中水的内能增大。
(3)⑸水蒸气液化成水,水不断增加,所以右侧试管中水而升髙。
温度/C
盐水浓度
O
3%
9%
15%
21%
27%
33%
36%
凝固点(°C)
O
2
•6
-11
-18
-2
04
O
(2)小明继续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
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从O开始增大时,其 凝固点:小明由表格数据判断:当浓度为22%时,盐水的凝固点最低,其值为

8(上)物理物态变化实验专题训练

8(上)物理物态变化实验专题训练

1.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1)小明同学在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___ ___②___ ___(2)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丙所示.则图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明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结果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在______(填写变化情况).(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读数为______℃.(4)图A、B、C是三名同学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__.2.下面是小明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明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明的错误之处:______;(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4)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____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合理即可).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小强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1)如图甲所示,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______(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加热到第3min时,水开始沸腾,如图乙所示,沸腾时,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这是一种剧烈的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3)如图丙所示,小强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沸腾前,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当水的温度达到______℃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但仍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4)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1.(1)①水的初温较低②水的质量过多;(2)丙;降低;(3)98;(4)C.2.(1)自下而上;(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3)95℃;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98;小于;(5)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4.(1)液化成水回到水中;(2)汽化;(3)升高;99;不变;吸热;(4)水的质量太大.。

专题10 实验探究:物态变化相关实验(解析版)

专题10 实验探究:物态变化相关实验(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中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专题10 实验探究:物态变化相关实验类型一: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2022•葫芦岛中考)帮助小明完成“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1)小明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小明使用A、B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固体和水的温度。

组装实验器材时应该由下而上(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依次安装。

(3)实验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某时刻温度计B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81℃。

(4)图乙是温度计A、B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小明观察时发现,试管内出现液体时A的示数就不再升高,当固体全部变成液体后温度再升高。

此现象说明固体是晶体(填“晶体”或“非晶体”)。

(5)t0时刻烧杯中的水开始沸腾,分析图象可知,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t0时刻试管中的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解:(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酒精灯加热需用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安装器材时要按照“由下而上”的顺序组装;(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对应的刻度线为81,所以示数为81℃;(4)因为晶体熔化时具有固定的熔点,由试管内出现液体时A的示数就不再升高,当固体全部变成液体后温度再升高,可说明固体是晶体;(5)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t0时刻试管中的物质已经熔化,但还没有完全变成液体,故属于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1)物体受热均匀,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由下而上;(3)81;(4)晶体;(5)温度保持不变;固液共存。

2.(2022•百色模拟)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是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特征可判断冰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当冰熔化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冰的质量减少(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物态变化练习题与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与答案

物态变化练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属于物质的三种基本物态?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等离子态2. 当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融化B. 凝固C. 升华D. 汽化3. 下列哪个不是物态变化的例子?A. 冰融化成水B. 沸水变成冰C. 铁生锈D. 香蕉变熟4. 借助加热,下列哪个物质能发生升华?A. 水B. 酒精C. 糖D. 干冰5. 当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下列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升华B. 凝固C. 汽化D. 冷凝二、填空题1. 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2. 物质由气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3.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4.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5. 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

三、问题解答1. 请简要说明物态变化的原理。

2. 请举出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实例,并描述其原理。

四、综合题某实验室进行了一项物态变化的实验,过程如下:1. 取一固态物质X,加热使其转变为液态。

2. 将液态物质X放置在常温下,观察其逐渐变为固态。

请回答以下问题:1. 实验中物质X的初始物态是什么?2. 实验中物质X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3. 描述物质X由固态到液态的变化过程。

4. 描述物质X由液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

5. 实验中物质X发生物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B4. D5. C二、填空题1. 融化2. 凝固3. 汽化4. 凝固5. 冷凝三、问题解答1. 物态变化的原理是由于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改变,导致物质从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

2. 实例一: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原理是水分子在受热后速度增加,克服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从而形成水蒸气。

实例二:冰融化成水,原理是冰晶格结构受热后破坏,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形成液态水。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A. 熔化B. 凝固C. 汽化D. 升华2. 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A. 玻璃B. 松香C. 食盐D. 沥青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A. 凝固B. 凝华C. 液化D. 升华二、填空题4.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5.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________。

三、简答题6. 请简述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

四、计算题7. 如果水在标准大气压下从100℃开始冷却,直到完全凝固成冰,需要释放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18 J/g·℃,水的熔化热为334 J/g)五、实验题8. 描述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并记录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二、填空题4. 凝固5. 升华三、简答题6. 物态变化的六种基本类型包括:熔化(固态变为液态)、凝固(液态变为固态)、汽化(液态变为气态)、液化(气态变为液态)、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和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四、计算题7. 假设我们有100克水,从100℃冷却到0℃,首先计算冷却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Q_{cool} = 100g \times 4.18 \frac{J}{g\cdot ^\circ C} \times (100^\circ C - 0^\circ C) = 4180 J \]然后计算水从液态变为固态过程中释放的热量:\[ Q_{freezing} = 100g \times 334 \frac{J}{g} = 33400 J \]总热量为两者之和:\[ Q_{total} = Q_{cool} + Q_{freezing} = 4180 J + 33400 J = 37580 J \]五、实验题8. 实验步骤:a. 准备一个烧杯,装入适量的水,并记录初始温度。

b. 将烧杯放在加热器上,开始加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态变化实验题一、实验,探究题1、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

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

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实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热量。

2、小明同学用如图15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⑴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5乙所示。

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个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从AB段和CD段的比较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____(填“大”或“小”)。

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2012湖南益阳,第18题)用如图9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即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9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填序号)。

A.水蒸汽 B.小水珠(4)图10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分钟。

4、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下图1,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上图2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

(3)t2与t3相比,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大。

理由是:。

5、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填写序号).(1)分析图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①②(2)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填一条即可)______6、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

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

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

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实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图2是(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3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张怡然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0__甲、乙所示,则图是沸腾前的情景, 图是沸腾时的情景.当水温升到90℃时,他记录了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9温度/℃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⑴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0__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⑵由实验结果能够得出水的沸点不到100℃,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⑶由实验结果能够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水沸腾时,能够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原因是:.8、(2012江苏淮安,第24题)(7分)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计.(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实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9、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计.(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实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0、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作“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他为图中温度计写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中有科学性错误的一条是(填序号).(4)撤去酒精灯,小明观察到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此时的温度(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沸点.1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13a、b、c所示,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

图14甲、乙、丙是使用这三套实验装置实验后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图;用b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图;用c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象是图。

1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水的温度/℃90 92 94 98 98 98 98 98(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能准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13、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温度计说明书①测量前,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能够离开被测液体;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水温/℃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3)(4分)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丙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做上述实验时环境温度(即室温)是0C。

14、如图甲所示,潘薇和高旻同学分别将初温相同的冷水加热至沸腾,从90℃开始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温,并描绘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中a、b图线所示.(1)图乙中a、b起点的纵坐标为_______℃,水的沸点是________℃;(2)潘薇和高旻所用酒精灯、容器等实验装置完全相同,但a、b两条线却不重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根据图像我们还能够得到水沸腾时的一条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表明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而冰的熔点则随气压的增大而降低.科学家将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放置在密封的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向外抽气,如图丙,逐渐降低玻璃罩内的气压,你将看到杯子中的水__________(会/不会)沸腾,继续抽气,你会看到让人瞠目结舌的现象:水结冰了,你对这个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15、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略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将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如右图(填“a”或“b”)所示。

同时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不同。

(3).若要适当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能够采取的措施有(写两条):①;②。

(4).通过度析图像C,归纳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①;②。

16、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加热时间/min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石蜡的温度/℃40 41 42 44 46 47 4849 51 52 54 56 59海波的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水的温度/℃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99⑴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____________。

⑵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水沸腾时,能够观察到气泡上升时________(选填“越来越小”、“大小不变”或“越来越大”)⑶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其熔化时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⑷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⑸在探究结束后,小琴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这三种物质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其中图C反映的是__________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中温度T=______ ℃。

17、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