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DB51T -2015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教室照明设计规范》

《中小学教室照明设计规范》

《中小学教室照明设计规范》中小学教室照明设计规范一、设计目标和原则教室照明设计是为了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因此,在进行中小学教室照明设计时,应遵循以下目标和原则:1.提供足够的光照强度:确保学生和教师在教室内可以看清黑板、书籍和其他学习材料。

2.提供均匀的照明:避免出现强光和弱光的局部情况,以免造成视觉疲劳或眼睛不适。

3.良好的颜色还原性:确保学生和教师可以准确地辨认颜色,如红色、黄色和绿色等。

4.避免眩光和闪烁:减少眩光和闪烁会降低视觉疲劳和视觉障碍的发生。

5.能源节约:设计应充分考虑节能的原则,合理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

二、照明布局和灯具选择1.教室照明布局应均匀,无阴影和反光,并能覆盖整个教室空间。

2.教室主光源应采用吊顶灯具,避免直接照射到学生和教师的眼睛。

3.可在合适的位置设置辅助光源,以补充主光源的不足,如壁灯、台灯等。

4.照明布局应考虑到教室布局的特点,避免灯具造成固定座位位置的光照不足。

5.选择节能灯具,如LED灯、荧光灯等,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使用寿命。

三、光照强度和照明亮度1.教室的平均光照强度应在300-500勒克斯之间,确保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看到教室内的物体。

2.确保黑板上的光照强度达到500勒克斯,以确保学生和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黑板上的内容。

3.教室内的照明亮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黑板上的照明亮度应达到70-100尼特。

b.学生课桌上的照明亮度应达到300勒克斯。

c.教师讲台上的照明亮度应达到500勒克斯。

四、颜色还原1.良好的颜色还原性对学生的视觉学习非常重要。

因此,选择具有良好颜色还原性的灯具非常重要。

2.可使用具有较高显色指数(CRI)的灯具,如CRI>85的灯具。

3.避免使用过分饱和的颜色灯光,以免扭曲颜色的辨别能力。

五、眩光和闪烁1.避免使用产生眩光和闪烁的灯具,如白炽灯等。

2.确保灯具能够有效地控制光的反射和散射。

3.可使用具有眩光降低功能的灯具,如灯罩、屏蔽等。

中小学教室照明技术规范

中小学教室照明技术规范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 发 布
目次
T/JYBZ 005—2018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品技术要求 ............................................................................................................................................... 5

《中小学教室照明设计要求规范》

《中小学教室照明设计要求规范》
5.1.3
5.1.4
5.1.5
5.2
5.2.1
5.2.2
6
6.1
选用的照明灯具应符合GB7000.1、GB7000.201、GB7000.202的有关规定,并取得CCC认证证书。
在满足眩光限制和配光要求条件下,应选用效率高的灯具,灯具的效率不应低于表3的规定。
表3 一般照明直管形荧光灯具的效率
出光口形式
黑板灯具C90-270平面的光束角宜在40°~60°范围内,灯具的投射角应可调节,灯具的高度宜可调节。
6.2
荧光灯镇流器应符合GB 19510.1、GB 19510.4、GB 19510.9、GB 17625.1、GB/T15144、
荧光灯应采用供给灯电流频率为40kHz~50 kHz,且其电流包迹波峰值和低谷值之比不大于1.15的电子镇流器。
亮度 luminance
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其公式为:
式中:L——表示亮度,单位为cd/m2;
dΦ——由指定点的光束元在包含指定方向的立体角dΩ内传播的光通量,单位lm;
dA——包括给定点的光束截面积,单位m2;
θ——光束截面法线与光束方向间的夹角。
3.5
维护系数 maintenance factor
8
8.1
教室照明灯具宜按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
教室照明应在每个门口处设开关控制,每个教室的开关不宜少于2个。
教室设有两列及两列以上灯具时,灯开关所控的灯列应与侧窗平行。
合班教室、具有投影幕的教室灯具宜按靠近或远离讲台及投影幕分组控制。
黑板照明灯具应单独设置开关。
有条件的学校宜结合天然采光选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恒照度控制和调光控制。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DB51T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DB51T

ICS03.180A 18备案号: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2015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Standard for lighting design of classrooms in schools and children gardens2015- 发布 2015-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Ⅰ)1 范围 ............................................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3 术语和定义 ..................................................... .. (2)4 教室照明质量要求 ................................................. (5)5 灯具的技术要求 ................................................ . (8)6 电子镇流器的技术要求 ............................................. . (9)7 光源的技术要求 ........................................ (9)前言为保障学生视力健康,抑制视力不良发病率,提高教室照明光环境质量,加强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参考了国家标准GB7793-2010《中小学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T 13379-2008《视觉工效学原则室内工作场所照明》和DB31/539-2011《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结合四川省教室照明实际情况和部份地方教室照明改善工程经验,并参考了国内外建筑照明标准和照明节能标准而制定。

《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设计规范》

《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设计规范》

《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设计规》编制说明二〇一八年七月省地方标准《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设计规》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中小学校教室照明设计规》是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质监局关于批准下达2016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第二批)的通知》(粤质监标函〔2016〕847号)进行起草制定的。

本规由省照明电器协会提出,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由省照明电器协会、市照明灯具协会、国家日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市标准化研究院、市施亮照明科技、市教育装备中心等单位共同起草。

二、制定标准的背景和必要性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室照明一直停留在比较落后的水平。

近年来,在全国兴建了大量的新校舍,虽然教室的照明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总体上我国中小学校的教室照明依然停留在十分落后的状态:教室照明设计、布置不合理,使用的灯具简陋、老化,使用光效低的光源,造成灯光频闪、照度低、均匀度低、存在眩光等问题。

落后的教室照明质量影响着学生的视觉健康和学习效率。

2007年同济大学发布了《中小学生视力健康与光照环境课题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显示,孩子们的视力之所以下降,教室照明环境不良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中小学教室照明环境存在诸多健康隐患:一是黑板照度不够,无黑板灯具,反射眩光严重;二是教室课桌面水平照度均匀度较差。

2008年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发表的《市中小学教室采光照明现状分析》显示,教室朝向合格率为79.4%,有78.6%教室自然采光的平均照度>150lx,仅有32.5%的教室采光系>1.5%;有97.6%的教室人工照明的平均照度>150lx,但仅有4%的教室照度均匀度>0.7,仅有 3.2%的教室桌面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两项指标均符合现行卫生标准,仅有19.8%的教室黑板平均照度和均匀度均符合现行卫生标准。

教室普遍存在照度均匀度低、亮度差、光源质量低下的状况。

2010年,市教委与市卫生局对学校教学照明环境进行了卫生监测,结果显示,全市中小学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合格率为60.3%,黑板平均照度合格率仅为22.9%,教室及背板照明条件不合格的学校共有1496所。

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

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

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在中小学教室的照明设计中,合理的照明标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良好的照明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保护他们的视力健康。

因此,制定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对于中小学教室的一般照明,应该保证充足的光照强度。

根据教室的大小和布局,应该合理设置照明设备,保证整个教室内的光线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强光和弱光交替的情况,以免对学生的视力造成损害。

此外,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室功能区域,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比如黑板区、阅读区、讲台区等,都需要有相应的照明设备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其次,对于中小学教室的自然采光,也是非常重要的。

充足的自然采光可以减少对电力资源的消耗,同时也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

因此,在教室设计中,应该合理设置窗户和天窗,保证充足的自然光线能够照射进教室内,同时也要避免直射太阳光线造成的眩光问题。

另外,对于中小学教室的照明色温和色彩,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

一般来说,较为舒适的学习环境需要选择较为柔和的色温和色彩,比如自然光色或者暖色调的灯光,这样可以减少刺激,营造出更加舒适的学习氛围。

而过于刺眼的冷色调灯光则会对学生的视力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避免使用。

最后,中小学教室的照明还需要考虑节能环保的因素。

在选择照明设备时,应该优先选择节能型灯具,比如LED灯等,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合理设置照明开关,避免长时间不必要的照明,也是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光照强度、自然采光、照明色温和色彩以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合理的考虑和设计,才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中小学教室照明标准的制定,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

DB51 T 2118-2016 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

DB51 T 2118-2016 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现有教室光环境改善的教室。包括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功 能室、美术室、阅览室以及活动室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 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700 照明测量方法 GB 7793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50099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7000.1 灯具 第 1 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 7000.201 灯具 第 2-1 部分:特殊要求 固定式通用灯具 GB 7000.202 灯具 第 2-2 部分:特殊要求 嵌入式灯具 GB/T 18595 一般照明用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 GB/T 10682 双端荧光灯 性能要求 GB18774 双端荧光灯安全要求 GB/T 15144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 性能要求 GB 17625.1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 19043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7896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9510.1 灯的控制装置 第 1 部分: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 GB 19510.4 灯的控制装置 第 4 部分: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的特殊要求 GB19510.9 灯的控制装置 第 9 部分:荧光灯用镇流器的特殊要求 GB/T14044 管型荧光灯用镇流器 性能要求 JGJ/T 119 建筑照明术语标准 EN 50294 镇流管电路总输入功率的测量方法 ERP/EC 245 灯具生态设计要求指令 3 术语和定义
3.17 显色性 colour rendering 与参考标准光源相比较,光源显现物体颜色的特性。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DB51T -2015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DB51T -2015

ICS03.180A 18备案号: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2015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Standard for lighting design of classrooms in schools and children gardens2015- 发布 2015-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Ⅰ)1 范围 ............................................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3 术语和定义 ..................................................... .. (2)4 教室照明质量要求 ................................................. (5)5 灯具的技术要求 ................................................ . (8)6 电子镇流器的技术要求 ............................................. . (9)7 光源的技术要求 ........................................ (9)前言为保障学生视力健康,抑制视力不良发病率,提高教室照明光环境质量,加强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参考了国家标准GB7793-2010《中小学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T 13379-2008《视觉工效学原则室内工作场所照明》和DB31/539-2011《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结合四川省教室照明实际情况和部份地方教室照明改善工程经验,并参考了国内外建筑照明标准和照明节能标准而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03.180A 18备案号: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2015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Standard for lighting design of classrooms in schools and children gardens页脚内容I2015- 发布2015-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页脚内容II目次前言 (Ⅰ)1 范围 ............................................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3 术语和定义 ..................................................... .. (2)4 教室照明质量要求 ................................................. (5)5 灯具的技术要求 ................................................ . (8)6 电子镇流器的技术要求 ............................................. . (9)7 光源的技术要求 ........................................ (9)页脚内容III前言为保障学生视力健康,抑制视力不良发病率,提高教室照明光环境质量,加强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参考了国家标准GB7793-2010《中小学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T 13379-2008《视觉工效学原则室内工作场所照明》和DB31/539-2011《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规范》,结合四川省教室照明实际情况和部份地方教室照明改善工程经验,并参考了国内外建筑照明标准和照明节能标准而制定。

本标准由四川省教育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兵、苏昌林、程治玮、代倩、于应和、王强、罗必波页脚内容I页脚内容II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设计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幼儿园学校教室光环境照明质量指标要求,包括教室照明维持平均照度、照度均匀度、统一眩光值、频闪、光源色温与显色性、安装高度和照明功率密度的照明质量指标,以及使用的灯具、光源与电气的技术要求与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现有教室光环境改善的教室。

包括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功能室、美术室、阅览室以及活动室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700 照明测量方法GB 7793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50099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页脚内容1GB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7000.1 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 7000.201 灯具第2-1部分:特殊要求固定式通用灯具GB 7000.202 灯具第2-2部分:特殊要求嵌入式灯具GB/T 18595 一般照明用设备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GB/T 10682 双端荧光灯性能要求GB18774 双端荧光灯安全要求GB/T 15144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性能要求GB 17625.1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 19043 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7896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510.1 灯的控制装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GB 19510.4 灯的控制装置第4部分: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的特殊要求GB19510.9 灯的控制装置第9部分:荧光灯用镇流器的特殊要求GB/T14044 管型荧光灯用镇流器性能要求JGJ/T 119 建筑照明术语标准EN 50294 镇流管电路总输入功率的测量方法页脚内容2ERP/EC 245 灯具生态设计要求指令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文件3.1光环境luminous environment从生理和心理效果来评价的视觉环境。

3.2(光)照度illuminance表面上一点处的光照度是入射在包含该点的面元上的光通量dФ除以该面元面积dA所得之商。

E= dФdA式中:E——---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dФ——由指定单位的光束元在包含指定方向的立体角dΩ内传播的光通量,单位为流明(lm);dA——给定点的光束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页脚内容33.3平均照度average illuminance规定表面上各点的照度平均值。

3.4水平照度horizontal illuminance水平面上的照度。

3.5维持平均照度maintained average illuminacne照明装置必须进行维护时,在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值。

在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由初始平均照度乘以维护系数值求出。

3.6照度均匀度uniformity ratio of illuminance通常指规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

3.7页脚内容4维护系数maintenance factor照明装置在使用一定周期后,在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与该装置在相同条件下新装时在规定表面上所得到的平均照度或平均亮度之比。

3.8应急照明emergency lighting因正常照明的电源失败而启用的照明。

应急照明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备用照明。

3.9参考平面reference surface测量或规定照度的平面。

3.10眩光glare由于视野中的亮度分布或亮度范围的不适宜,或存在极端的对比,以致引起不舒适的感觉或降低观察细部或目标的能力的视觉现象。

3.11页脚内容5直接眩光direct glare由处于视野中,特别是在靠近视线方向存在的发光体所产生的眩光。

3.12反射眩光glare by reflection由在视野中的发射所引起的眩光,特别是在靠近视线方向看见反射像所产生的眩光。

3.13不舒适眩光discomfort glare产生不舒适感觉,但不一定降低视觉对象的可见度的眩光。

3.14统一眩光值unified glare rating; UGR度量室内视觉环境中的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对人眼引起不舒适感而导致的主观反应的心理参量,其值可按CIE统一眩光值公式计算。

3.17显色性colour rendering页脚内容6与参考标准光源相比较,光源显现物体颜色的特性。

3.18,显色指数colour rendering index光源显色性的度量。

以被测光源下物体颜色和参考标准光源下物体颜色的相符合程度来表示。

该量的符号为R。

3.19色温(度)colour temperature当光源的色品与某一温度下黑体的色品相同时,该黑体的绝对温度为此光源的色温度。

亦称“色度”。

该量的符号为Te ,单位为K。

3.20照明功率密度(LPD)lighting power density每平方米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压器等),单位为瓦特每平方米(W/ m2)。

3.21光通维持率lumen maintenance页脚内容7灯在给定燃点时间后的光通量与其初始光通量之比。

3.22灯的寿命life (of a lamp)灯工作到失效时或根据标准规定认为其已失效的累计点燃时间。

单位为h。

3.23灯电流的波峰比crest factor (of lamp current)正常工作时灯电流峰值与有效值之比。

3.24视觉显示终端(VDT)Visual display terminal教室中进行多媒体或网络信息传输的装置。

一般指安装在黑板面(书写板)前面(或上沿)的投影机、电视机、录播设备、电子白板等。

4 教室照明质量要求4.1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室照明标准限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照明标准限值页脚内容8页脚内容94.2 眩光要求与限制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室和相关场所的统一眩光指数的要求按表1规定,可采取下列措施防止和减少眩光:4.2.1 在正常观察方向上,灯具应限制灯具中垂线以上等于和大于65°高度角的亮度,灯具平均亮度限值≤1000cd/m2。

4.2.2教室内的普通照明不应采用直接敞开式的灯具或遮光角小于30°的普通格栅灯具、或点光源灯具。

4.2.3教室应设窗帘以防止直接眩光;4.2.4黑板表面以耐磨无光泽的材料制成以防止反射眩光。

页脚内容104.3 频闪和闪烁要求与高度限制4.3.1 教室照明荧光灯应使用振荡频率40kHz以上的电子镇流器,有异常状态保护、防潮、防雷、防电磁干扰装置;4.3.2 灯具光电流的峰谷值之比不宜超过1.6;4.3.3 灯具出光面宜低于风扇,且应使用刚性安装。

(灯具出光面水平横向距离风扇叶片25cm以上除外)。

4.3.4 灯具距教室参考平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宜低于190cm(教室层高或吊顶距地面垂直高度低于275cm除外)。

教室灯具排列宜采用其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因教室大梁(或横梁、吊顶主辅龙骨)、吊扇等位置影响或局限,教室灯具排列其长轴可以平行于黑板面布置,教室照明参数应符合4.1条规定。

4.3.5 为不影响黑板局部照明,距离黑板水平距离170 cm内不宜安装吊扇,若该距离范围内有吊扇,则表1中“黑板(书写板)”的相关参数不适用。

4.3.6 黑板灯具的发光口面中心点距黑板面上沿不应低于20cm,以防黑板灯具遮挡投影仪或对授课老师产生直接眩光。

4.4 应急照明要求4.4.1 备用照明的照度值除另有规定外,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10%;4.4.2 安全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该场所一般照明照度值的5%;4.4.3 教室疏散通道的疏散照明的照度值不低于50lx。

页脚内容114.5 照明功率密度要求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室照明功率密度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教室照明功率密度限值页脚内容124.6 照明控制要求4.6.1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学校教室照明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4.6.1.1教室内的灯具应具有三个电源开关以分别控制教室内的黑板灯具、靠窗户的教室灯具以及靠内侧的教室灯具各自独立的开和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