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_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06章 植物生长物质习题

植物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06章 植物生长物质习题

第六章植物生长物质【主要教学目标】★掌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物合成与降解、主要生理作用及机理;★了解赤霉素的结构、生物合成、主要生理作用;★了解细胞分裂素的结构和生理作用;★了解脱落酸的生物合成和生理作用;★弄清乙烯的生物合成及其影响因素与农业应用;★了解生长抑制物质、油菜素内酯、多胺等的生理作用和农业应用。

【习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生长物质 2.植物激素 3.植物生长调节剂 4.极性运输 5.激素受体6. 燕麦单位 7.燕麦试法 8.单位三重(向)反应 9.靶细胞10.生长抑制剂 11.生长延缓剂 12.钙调素二、填空题1.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包括五大类:、、、、。

2.首次进行胚芽鞘向光性实验的人是,首次从胚芽鞘分离出与生长有关物质的人是。

3.已经发现植物体中的生长素类物质有、和。

4.生长素降解可通过两个方面:和。

5.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的合成前体分别是、、和。

6.组织培养研究中证明:当CTK/IAA比值高时,诱导分化;比值低时,诱导分化。

7.不同植物激素组合,对输导组织的分化有一定影响,当IAA/GA比值低时,促进分化;比值高时,促进分化。

8.诱导 -淀粉酶形成的植物激素是,延缓叶片衰老的是,促进休眠的是,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雌花的是,促进瓜类植物多开雄花的是,促进果实成熟的是,打破土豆休眠的是,加速橡胶分泌乳汁的是,维持顶端优势的是,促进侧芽生长的是。

9.激动素是的衍生物。

10.1AA贮藏时必须避光是因为。

11.为了解除大豆的顶端优势,应喷洒。

12.细胞分裂素主要是在中合成的。

13.缺O2对乙烯的生物合成有作用。

14.干旱、淹水对乙烯的生物合成有作用。

15.乙烯利在pH值时分解放出乙烯。

16.矮生玉米之所以长不高,是因为其体内缺少的缘故。

17.甲瓦龙酸在长日照条件下形成,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

18.生长抑制物质包括和两类。

19.矮壮素之所以能抑制植物生长是因为它抑制了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

植物生理完整练习题_答案

植物生理完整练习题_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一、名词解释1、水势:水的化学势,指每偏摩尔体积水的自由能2、渗透势: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的自由能降低导致水势降低的部分,其大小决定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

3、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4、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是一个主动吸水过程。

5、蒸腾效率:植物每消耗1kg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量。

6、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最为敏感的时期。

二、填空题1.将一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体积很大)中,达到平衡时测得其Ψs为-0.26Mpa,那么该细胞的Ψp为0.26 MPa ,Ψw为0 MPa 。

2.含有蛋白质物质比较丰富的植物种子吸胀作用最为明显。

3.将一植物细胞放入Ψw=-0.8MPa的溶液(体积相对细胞来说很大)中,吸水达到平衡时测得细胞的Ψs=-0.95 MPa,则该细胞的Ψp为0.15 MPa ,Ψw为-0.8 MPa 。

4.某种植物形成5g干物质消耗了2.5Kg水,其蒸腾比率为2 ,蒸腾系数为0.5 。

5.植物体自由水与束缚水比值降低时,细胞的代活动减弱,抗逆性增强。

6.植物气孔保卫细胞膨压增大时气孔开放,保卫细胞K+大量积累时气孔开放。

7.一植物细胞的Ψs为-0.42 MPa,Ψp为0.13 MPa,将细胞放入Ψs为-0.22Mpa的溶液(体积很大)中,平衡时测得该细胞的Ψs为-0. 36 MPa,那么该细胞的Ψw为-0.22MPa,Ψp为0.14 MPa 。

8.利用质壁分离现象可以判断细胞死活、测定细胞的水势以及观测物质透过原生质层的难易程度。

9.根系吸水有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两种方式,前者的动力是根压,后者的动力是蒸腾拉力。

10.伤流和吐水现象说明植物的根系存在根压。

11.适当降低蒸腾的途径有:减少蒸腾面积、降低蒸腾速率及使用抗蒸腾剂等。

12.水分可以直接穿过细胞膜进入植物细胞,也可以以集流的方式通过水孔蛋白进入细胞。

13.土壤溶液中的水分可以通过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进入植物根系的部,水分自下而上进行长距离运输主要通过质外体(导管或者管胞)。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答案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答案

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答案植物化学保护是指利用植物自身的化学成分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关于植物化学保护复习题的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化学保护主要利用的是植物的哪种成分?A. 物理成分B. 化学成分C. 生物成分D. 环境成分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植物化学保护的优点?A.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B. 增强植物的抗病性C. 增加植物的观赏性D. 降低生产成本答案:C3. 植物化学保护中,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植物的天然防御机制?A. 蛋白质B. 激素C. 次生代谢产物D. 酶答案:C二、填空题4. 植物化学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的________来防治病虫害。

答案:次生代谢产物5. 植物化学保护的实施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三、简答题6. 简述植物化学保护与传统化学农药防治的区别。

答案:植物化学保护主要依赖植物自身的防御机制,通过增强植物的抗病性或利用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友好,且能降低生产成本。

而传统化学农药防治依赖于外部化学物质的喷洒,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加生产成本,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

四、论述题7. 论述植物化学保护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答案:植物化学保护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农业防治方法,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植物化学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选育抗病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合理轮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利用植物自身的化学保护机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植物化学保护还可以与生物防治等其他防治方法相结合,形成综合防治体系,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五、案例分析题8. 请分析一个实际的植物化学保护案例,并说明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答案:以茶树的病虫害防治为例,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茶小绿叶蝉等害虫的侵害。

通过选育抗虫品种,如具有较强抗虫性的茶树品种,可以减少害虫的侵害。

植物习题及答案

植物习题及答案

植物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第一节细胞习题一、名词解释1.细胞和细胞学说;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3.细胞器;4.质体;5.胞间连丝;6.细胞分化;7.染色质和染色体;8. 传递细胞;9. 细胞周期;10.核质;11.微梁系统;12.后含物;13.纹孔。

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1. 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组织。

()2. 生物膜的特性之一是具有选择透性。

()3. 电镜下质膜呈三层结构()4. 虎克第一次观察细胞时,因显微镜放大倍数太低,未能发现细胞核。

()5. 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6. 线粒体是细胞内主要的供能细胞器。

()7. 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中,蛋白质所占比例最大。

()8. 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都具质体。

()9. 所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三部分。

( )10. 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本着的细胞器。

( )11. 检验植物细胞贮藏的油类和脂肪时,通常使用化学试剂是苏丹Ⅲ。

( )12. 胞质运动是胞基质沿一个方向作循环流动。

( )13. 只有多细胞生物才有细胞分化现象。

( )14. 有丝分裂过程中,每一纺锤丝都与染色体的着丝粒相连。

( )15. 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无核膜。

( )16. 有丝分裂中DNA复制在G1期进行。

( )17. 细胞分裂可分为核分裂,胞质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 )18.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裂后期。

( )19. 减数分裂的结果总是使子细胞染色质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 )20. 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 )21. 纺锤丝由微丝组成。

()22. 活的植物体并非每一个细胞都是有生命的。

()23. 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体。

()24. 植物细胞内的质体包括叶绿体、有色体和核糖体。

()25. 核糖体是合成糖的细胞器。

植物学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学期中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学期中复习题及答案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分类、生态和遗传等方面的科学。

学期中复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以下是一些植物学的复习题及答案。

# 一、选择题1. 植物学研究的范围包括以下哪项?A. 植物的分类B. 植物的遗传C. 植物的生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A. 细胞壁B. 线粒体C. 细胞核D. 内质网答案:A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植物的组织系统?A. 保护组织B. 营养组织C. 机械组织D. 神经组织答案:D5. 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和无性两种,其中无性生殖不包括以下哪项?A. 孢子生殖B. 扦插C. 嫁接D. 种子生殖答案:D# 二、填空题1. 植物的细胞壁主要由________组成,它为植物提供支撑和保护。

答案:纤维素2.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成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氧气;氢离子3. 植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界;门;纲;目;科;属;种4. 植物的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中。

答案:线粒体5. 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

答案:卵细胞# 三、简答题1. 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在光反应中,光能被叶绿素吸收,水分子被分解,产生氧气和氢离子。

在暗反应中,氢离子和二氧化碳结合,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2.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答案: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具有双亲遗传信息的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第四章植物呼吸作用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第四章植物呼吸作用

第四章植物呼吸作用一、英译中(Translate)1.respiratioin2.aerobic respiration3.anaerobic respiration4.fermentation 5.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6.biological oxidation7.respiratory chain8.glycolysis9.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10.Pasteur effect11.respiratory rate12.respiratory quotient13.cytochrome14.intramolecular respiration15.protein complex16.alternate oxidase17.ubiquinone18.uncoupling agent 19.temperature coefficient二、中译英(Translate)1.巴斯德效应2.有氧呼吸3.无氧呼吸4.呼吸速度5.呼吸商6.已糖磷酸途径7.生物氧化8.电子传递链9.细胞色素10.化学渗透假说11.抗氰呼吸12.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13.呼吸链14.氧化磷酸化15.发酵16.分子内呼吸17.蛋白复合体18.交替氧化酶19.温度系数三、名词解释(Explain the glossary)1.呼吸作用2.有氧呼吸3.糖酵解4.三羧酸循环5.生物氧化6.呼吸链7.P/O比8.氧化磷酸化9.巴斯德效应10.细胞色素11.呼吸速度12.呼吸商13.抗氰呼吸14.无氧呼吸15. ADP/O ratiotransport chain (mitochonrion)17. oxidativephosphorylation18. glycolysis四、是非题(True or false)( )1.所有生物的生存都需要O2。

( )2.糖酵解途径是在线粒体内发生的。

《植物生理学》练习题(含答案)

《植物生理学》练习题(含答案)

《植物生理学》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影响气孔运动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水分亏缺B、光照C、温度D、湿度正确答案:B2、膜脂在水相中可自发形成双脂层,这是脂类的( )特性。

A、自我装配B、流动性C、自我闭合D、自我修复正确答案:A3、C₄途径中二氧化碳泵浓缩二氧化碳是由( )来开动的。

A、U对PB、蔗糖C、A对PD、二氧化碳正确答案:C4、多年生竹子开花后即死亡,其衰老属于( )。

A、脱落衰老B、整体衰老C、地下部衰老D、渐进衰老正确答案:B5、用两种不同的荧光素分子分别标记两个细胞质膜中的脂类分子,再将两个细胞融合,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两种荧光均匀分布在细胞质膜上,这表明组成质膜的脂类分子( )。

A、沿膜平面做侧向运动B、做自旋运动C、在双脂层之间做翻转运动D、尾部做摇摆运动正确答案:A6、水稻植株瘦小,分蘖少,叶片直立,细窄,叶色暗绿,有赤褐色斑点,生育期长,这与缺( )有关。

A、镁B、氮C、磷D、钾正确答案:C7、在维持或消除植物的顶端优势方面,下面( )起关键性作用。

A、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B、生长素和脱落酸C、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D、生长素和赤霉素正确答案:A8、以下不属于细胞极性表现的是( )。

A、细胞器数量的多少B、核位置的偏向C、细胞质浓度的不均匀D、细胞的大小正确答案:D9、植物体的必需元素中矿质元素有( )种。

A、11B、15C、9三、多项选择题D、12正确答案:B10、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根本的区别是( )。

A、二者在体内运输方式不同B、二者的分子式不同C、二者的合成方式不同D、二者的生物活性不同正确答案:C11、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的动力( )。

A、均为渗透势B、均为衬质势C、开始为衬质势,随后为渗透势D、开始为渗透势,随后为衬质势正确答案:C12、关于环割的作用,错误的说法是( )。

A、此处导致环割上端韧皮部组织中光合同化物积累引起膨大B、如果环割不宽,切口能重新愈合C、此处理主要阻断了叶片形成的光合同化物在韧皮部的向下运输D、如果环割太宽,环割上端的韧皮部组织因得不到光合同化物而死亡正确答案:D13、植物在逆境下水分代谢的变化特点是( )。

植物化学_习题答案

植物化学_习题答案

植物化学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选择一个确切的答案)1、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压力高B、吸附剂的颗粒小C、流速快D、有自动记录2、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形成( ):A、真溶液B、胶体溶液C、悬浊液D、乳状液3、纸上分配色谱, 固定相是( )A、纤维素B、滤纸所含的水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D、醇羟基4、利用较少溶剂提取有效成分,提取的较为完全的方法是( )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透析法D、浸渍法5、某化合物用氧仿在缓冲纸色谱上展开, 其R f值随pH增大而减小这说明它可能是( )A、酸性化合物B、碱性化合物C、中性化合物D、酸碱两性化合物6、离子交换色谱法, 适用于下列( )类化合物的分离A、萜类B、生物碱C、淀粉D、甾体类7、碱性氧化铝色谱通常用于( )的分离, 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二、判断题1. 两个化合物的混合熔点一定低于这两个化合物本身各自的熔点。

2. 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

3. 利用13C-NMR的门控去偶谱, 可以测定13C-1H的偶合数。

4. 凝胶色谱的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同. 达到分离, 而不是根据分子量的差别。

三、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1. 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述化合物, 以不同浓度的甲醇进行洗脱, 其出柱先后顺序为(C)→(A)→(D)→(B)O OOH OHHO OOOHOHHOOHOHO OO OOglu O Rha OOOHOHOOCH3A BC D四、回答问题1、将下列溶剂按亲水性的强弱顺序排列:乙醇、环己烷、丙酮、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氯仿、环己烷 2、将下列溶剂以沸点高低顺序排列: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醇、甲苯、苯、吡啶、氯仿、乙醚、二氯甲烷、正戊醇吡啶(170)、正戊醇、乙酸(118)、正丁醇(117)、甲苯(110)、苯(80)、乙酸乙酯(77)、甲醇(64) 、氯仿(61)、丙酮(56)、二氯甲烷(39)、乙醚(34)3、请将下列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进行排序A 、水B 、甲醇C 、氢氧化钠水溶液D 、甲酸铵 A 、B 、C 、D4、分离天然产物常用的吸附剂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物理吸附);聚酰胺(氢键缔合);大孔吸附树脂(范德华力吸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化学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选择一个确切的答案)1、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压力高B、吸附剂的颗粒小C、流速快D、有自动记录2、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形成( ):A、真溶液B、胶体溶液C、悬浊液D、乳状液3、纸上分配色谱, 固定相是( )A、纤维素B、滤纸所含的水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D、醇羟基4、利用较少溶剂提取有效成分,提取的较为完全的方法是( )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透析法D、浸渍法5、某化合物用氧仿在缓冲纸色谱上展开, 其R f值随pH增大而减小这说明它可能是( )A、酸性化合物B、碱性化合物C、中性化合物D、酸碱两性化合物6、离子交换色谱法, 适用于下列( )类化合物的分离A、萜类B、生物碱C、淀粉D、甾体类7、碱性氧化铝色谱通常用于( )的分离, 硅胶色谱一般不适合于分离( )A、香豆素类化合物B、生物碱类化合物C、酸性化合物D、酯类化合物二、判断题1. 两个化合物的混合熔点一定低于这两个化合物本身各自的熔点。

2. 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因此称之为一次代谢产物。

3. 利用13C-NMR的门控去偶谱, 可以测定13C-1H的偶合数。

4. 凝胶色谱的原理是根据被分离分子含有羟基数目的不同. 达到分离, 而不是根据分子量的差别。

三、用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1. 用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下述化合物, 以不同浓度的甲醇进行洗脱, 其出柱先后顺序为(C)→(A)→(D)→(B)O OOH OHHO OOOHOHHOOHOHO OO OOglu O Rha OOOHOHOOCH3A BC D四、回答问题1、将下列溶剂按亲水性的强弱顺序排列:乙醇、环己烷、丙酮、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氯仿、环己烷 2、将下列溶剂以沸点高低顺序排列: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醇、甲苯、苯、吡啶、氯仿、乙醚、二氯甲烷、正戊醇吡啶(170)、正戊醇、乙酸(118)、正丁醇(117)、甲苯(110)、苯(80)、乙酸乙酯(77)、甲醇(64) 、氯仿(61)、丙酮(56)、二氯甲烷(39)、乙醚(34)3、请将下列溶剂在聚酰胺柱上的洗脱能力由弱到强进行排序A 、水B 、甲醇C 、氢氧化钠水溶液D 、甲酸铵 A 、B 、C 、D4、分离天然产物常用的吸附剂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物理吸附);聚酰胺(氢键缔合);大孔吸附树脂(范德华力吸附)。

五、解释下列名词二次代谢产物、HPLC 、DCCC 、FAB -MS 、HR -MS六、填空某植物水提液含中性、酸性、碱性、两性化合物若干。

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能基本分离,提取分离流程如下,根据题意进行填空:水提液强酸型树脂通过液 被吸附物质强碱性树脂 1 . NH 4OH 2. 强碱性树脂通过液 被吸附物质( 中性 ) 稀碱液 通过液 被吸附物 ( 碱性 ) 用HCl 洗 ( 酸性 ) ( 两性 )第二章 糖和苷类一、选择题H 2CCH CH 2NNNNNH 2OHOHOOgluCH 2OHH 3COC CH 3OO glu C N S O SOK 3gluA.BC.D.E.1、属于碳苷的是(C )2、下列对吡喃糖苷最容易被酸水解的是( B )A 、七碳糖苷B 、五碳糖苷C 、六碳糖苷D 、甲基五碳糖苷 3、天然产物中, 不同的糖和苷元所形成的苷中, 最难水解的苷是(A )A 、糖醛酸苷B 、氨基糖苷C 、羟基糖苷D 、2, 6—二去氧糖苷4、用0.02—0.05mol/L 盐酸水解时, 下列苷中最易水解的是(A )A 、2—去氧糖苷B 、6—去氧糖苷C 、葡萄糖苷D 、葡萄糖醛酸苷5、羟基化合物与苯甲醛或丙酮等形成的缩合物在下列条件下稳定(A 、C )A 、碱性B 、酸性C 、中性D 、酸碱性中均稳定 6、Smith 裂解法所使用的试剂是(C )A 、NaIO 4B 、NaBH 4C 、均是D 、均不是二、填空题1、某苷类化合物中糖部分为一双糖, 1—6相连。

用过碘酸氧化, 应消耗(4 )克分子过碘酸。

2、苷类的酶水解具有(专一)性, 是缓和的水解反应。

3、凡水解后能生成(糖)和(苷元)化合物的物质, 都称为苷类。

如芸香苷加酸水解生成(槲皮素)、(葡萄糖)和(鼠李糖)。

4、Molish 反应的试剂是(α-萘酚和浓硫酸),用于鉴别(糖和苷), 反应现象是(紫色环)。

三、简述下列各题1、解释下列名词含义:苷、苷元、苷键、原生苷、次生苷、低聚糖、多聚糖、苷化位移 2、什么是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有哪些共性?第三章 苯丙素类一、选择题1、 下列化合物荧光最强的是( B )OOHOOHOO HOOO OOOHA.C.B.D.OO OCH 2CH C(CH 3)2OHOH OCH 3E.2、 哪种化合物能发生Gibb ’s 反应( D )OOOCH 3H 3COOOH 3COOCH 3HOOOHOHOOOH 3COOHHOB.A.C.D.3、紫外灯下常呈蓝色荧光, 能升华的化合物是(D )A 、黄酮苷B 、酸性生物碱C 、萜类D 、香豆素 4、没有挥发性也不能升华的是(E )A 、咖啡因B 、游离蒽醌类C 、樟脑D 、游离香豆素豆素类E 、香豆素苷类二、填空题1、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

2、香豆素类化合物, 多具有蓝色或蓝绿色(荧光)。

三、完成下列化学反应1、O OOCH 3H 3COO1.OH -2.H +( )2、OOOHHOO 1. 15%KOH 加热水解2. H ( ) + ( ) + ( )四、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O OHOH 3C(A)O OHO HOOH(B)(C)Gibb ’s 反应:异羟肟酸铁反应:2、OOHOHO(A)(B)Gibb ’s 反应 3、O OHOO ulgMolish 反应:五、推测结构:1、某化合物为无色结晶。

mp 82—83℃, 紫外光谱见蓝紫色荧光, , 元素分析C 15H 16O 3。

UVλMeOH max(nm):321、257。

IRυKBr maxcm -1:1720、1650、1560。

1H —NMR(CDCl 3) δ:1. 66(3H, s)、1. 81(3H, s)、3. 52(2H, d, J =7Hz)、 3. 92(3H, s)、5. 22(1H, t, J =7Hz)、6. 20(1H, d, J =9Hz)、6. 81(1H, d, J =8Hz)、7. 27(1H, d, J =8Hz)、7. 59(1H,d, J =9Hz), MS(m /z) M +244 (基峰)、229、213、211、201、189、186、159、131。

试回答: (1) 写出母核的结构式并进行归属(2) 计算不饱和度 (3) 写出完整的结构式 (4) 将氢核的位置进行归属紫外光谱见蓝紫色荧光:可能为香豆素类成分; 异羟肟酸铁反应(+):含有酯结构; 1H —NMR(CDCl 3) :δ:1. 66(3H, s) 、1. 81(3H, s):2个-CH3(异戊烯基); 3. 52(2H, d, J =7Hz)、5. 22(1H, t, J =7Hz):异戊烯基; 3. 92(3H, s):-OCH3;6. 20(1H, d, J =9Hz)、7. 59(1H, d, J =9Hz):H-3、H-4; 6. 81(1H, d, J =8Hz)、7. 27(1H, d, J =8Hz):H-6、H-5;六、按题意填空OO OO HOA .OOHO HOB.O OOC.① 极性( A )>( B )>( C ) ② 色谱分离硅胶色谱乙酸乙酯洗脱分部收集回收溶剂I II III( C ) ( B ) ( A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 错的划“X”)1、蒽酚或蒽酮常存在于新鲜植物中。

(√ )2、通常, 在1H —NMR 中萘醌苯环的α质子较β质子位于高场。

(X )二、填空题1、天然醌类化合物主要类型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

2、具有升华性的天然产物有(苯醌、萘醌、游离蒽醌)。

3、游离羟基蒽醌常用的分离方法有__________, ________。

4、游离蒽醌质谱中的主要碎片为(减去一个CO ,减去两个CO)。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1、下列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为醋酸—丙二酸途径的是(D )。

A 、甾体皂苷B 、三萜皂苷C 、生物碱类D 、蒽醒类 2、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 常用(C )试剂。

A 、无色亚甲蓝B 、5%盐酸水溶液C 、5%NaOH 水溶液D 、甲醛四、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OO OH OHOHOO OO ABC无色亚甲蓝: 三氯化铁: 2、Borntrager ’s 反应: MgOAc 络合反应:颜色不同五、分析比较:1、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B)>( A )>( C )>( D )。

OOOHCH 3OO OHCOOHOHOH OHO OOH CH 3OOOHCH 3OHOHABCD1、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F )>( E)>( D)>( )>( )>( )。

OOOH OHOOHOH 2COHOOHHOH 2COH OH HOH 2CO OO OOHOHO O OOOHOHABCDOHOHOHOOOHOOOHHOOHEF六、提取分离从某一植物的根中利用PH 梯度萃取法, 分离得到A 、B 、C 、D 及β—谷甾醇五种化学成分。

请在下面的分离流程图的括号内填入正确的化合物代码。

R 4R 1R 2R 3OOR 1 R 2 R 3 R 4 A OH H COOH OH B OH H CH 3 OH C OCH 3 OH CH 3 OH D OCH 3 OCH 3CH 3OHE β-sitosterol七、结构鉴定从茜草中分得一橙色针状结晶, NaOH反应呈红色. 醋酸镁反应呈橙红色。

光谱数据如下:UV λmax (MeOH)nm: 213, 277, 341, 424。

IR νmax(KBr)cm-1:3400, 1664, 1620, 1590, 1300。

1H—NMR(DMSO—D6 ) δ:13. 32 (1H, S), 8. 06 (1H, d, J=8Hz). 7. 44(1H,d, J=3Hz), 7. 21(1H, dd J=8. 3Hz), 7. 20(1H, s), 2. 10(3H, s). 清推导该化合物的结构.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的划“X”)1、多数黄酮苷元具有旋光活性, 而黄酮苷则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