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停用降级报废记录
全版设备报废纪录册

全版设备报废纪录册
1. 纪录册目的
本纪录册旨在详细记录全版设备报废的全过程,包括设备基本信息、报废原因、报废流程、处理结果等,以规范设备报废管理,确保公司资产安全。
2. 适用范围
本纪录册适用于公司所有全版设备的报废处理过程。
3. 填写说明
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以下内容,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4. 纪录内容
4.1 设备基本信息
4.2 报废原因
4.3 报废流程
4.4 处理结果
5. 填写与提交
- 填写完毕后,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 审核无误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批。
- 审批通过后,设备报废纪录册归档保存。
6. 修订历史
- 版本号:V1.0
- 修订日期:2022年1月1日
- 修订人:张三
- 修订说明:制定初始版本
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以上内容,以确保设备报废管理工作的规范进行。
如有其他疑问,请联系设备管理部门。
设备降级、报废管理制度

****公司设备降级、报废管理制度目的为保障公司固定资产安全,对有缺陷或不合格设备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差错,建立设备降级、报废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在账设备的管理。
3 职责3.1 设备动力部是设备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设备的更新、改造、使用维护管理以及设备的资产管理,设备所需要的能源动力管理等。
3.2 生产中心各部门、车间、工段等使用单位负责相关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
4 内容4.1定义:(1)有缺陷设备:指设备的一项或几项指标不符合预期的要求。
(2)不合格设备:指设备的一项或几项指标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4.2有缺陷或不合格设备的判断:(1)设备材质、结构已经损坏。
(2)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不能满足规定的功能要求。
4.3有缺陷或不合格设备的来源:(1)设备事故造成。
(2)日常使用、检查发现。
(3)验收、验证、再验证等管理过程发现。
(4)设备已过使用期限,经维修无法恢复原有性能。
4.4有缺陷或不合格设备的控制:4.4.1设备管理员在设备上挂“待修”标志。
4.4.2由设备动力部负责人、使用部门负责人、设备管理员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鉴定小组。
4.4.3鉴定小组工作内容:(1)对于生产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调查、判断和处理潜在的质量事故。
(2)鉴定小组对设备进行综合检查,须作出如下决定之一:①修理,使恢复原有性能。
②修理,部分恢复原有性能,限定使用范围,作降级处理。
③不修理,限定使用范围,作降级处理。
④不修理,作报废处理。
4.4.4任何一个决定均须在维修记录上记载。
4.5 设备的降级对于降级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鉴定小组进行鉴定确认后,使用部门填写《设备降级单》(见附件),经各级领导批准后,执行设备降级使用。
4.5.1由鉴定小组修订有关文件。
4.5.2在设备未重新鉴定之前,设备不允许使用。
4.5.3鉴定小组接使用部门申请后,2个工作日内到现场进行鉴定,实地拆解分析后,根据设备修复情况,鉴定小组出具鉴定结果。
设备降级、报废管理制度

**** 公司设备降级、报废管理制度目的为保障公司固定资产安全,对有缺陷或不合格设备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差错,建立设备降级、报废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在账设备的管理。
3 职责3.1 设备动力部是设备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设备的更新、改造、使用维护管理以及设备的资产管理,设备所需要的能源动力管理等。
3.2 生产中心各部门、车间、工段等使用单位负责相关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
4 内容4.1 定义:(1)有缺陷设备:指设备的一项或几项指标不符合预期的要求。
(2)不合格设备:指设备的一项或几项指标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4.2 有缺陷或不合格设备的判断:(1)设备材质、结构已经损坏。
(2)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不能满足规定的功能要求。
4.3 有缺陷或不合格设备的来源:(1)设备事故造成。
(2)日常使用、检查发现。
(3)验收、验证、再验证等管理过程发现。
(4)设备已过使用期限,经维修无法恢复原有性能。
4.4 有缺陷或不合格设备的控制:4.4.1 设备管理员在设备上挂“待修”标志4.4.2 由设备动力部负责人、使用部门负责人、设备管理员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鉴定小组。
4.4.3 鉴定小组工作内容:(1)对于生产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调查、判断和处理潜在的质量事故。
(2)鉴定小组对设备进行综合检查,须作出如下决定之一:①修理,使恢复原有性能。
②修理,部分恢复原有性能,限定使用范围,作降级处理。
③不修理,限定使用范围,作降级处理。
④不修理,作报废处理。
4.4.4 任何一个决定均须在维修记录上记载。
4.5 设备的降级对于降级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鉴定小组进行鉴定确认后,使用部门填写《设备降级单》(见附件),经各级领导批准后,执行设备降级使用。
4.5.1 由鉴定小组修订有关文件。
4.5.2 在设备未重新鉴定之前,设备不允许使用。
4.5.3 鉴定小组接使用部门申请后,2 个工作日内到现场进行鉴定,实地拆解分析后,根据设备修复情况,鉴定小组出具鉴定结果。
全版设备报废纪录册

全版设备报废纪录册一、背景和目的全版设备报废纪录册是为了记录全版设备的报废情况和相关信息,旨在提供一个准确、完整的报废记录,以便于设备管理和审计。
该纪录册的目的是确保报废程序的透明性和合规性。
二、报废纪录册的内容全版设备报废纪录册应包括以下内容:1. 设备信息- 设备编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规格- 设备所属部门2. 报废信息- 报废日期- 报废原因- 报废方式- 报废责任人- 报废审批人3. 处理结果- 处理方式(销毁、出售、捐赠等)- 处理时间- 处理责任人- 处理审批人4. 备注在备注栏中可以填写一些与报废相关的补充说明或备注信息。
三、报废流程全版设备报废的流程如下:1. 提交报废申请:设备管理员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并附上相应的报废理由和报废设备清单。
2. 审批报废申请: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废申请进行审批,并指定报废责任人。
3. 执行报废处理:报废责任人按照指定的处理方式进行设备的报废处理,并填写相应的报废信息。
4. 处理结果审批:上级主管部门对处理结果进行审批,并指定处理责任人。
5. 归档报废纪录册:将报废纪录册归档保存,以备设备管理和审计使用。
四、报废纪录册的维护全版设备报废纪录册的维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及时更新:对于每一次设备报废,应及时记录在报废纪录册中,确保纪录册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完整记录:每次报废应填写完整的报废信息,包括报废原因、报废方式、报废责任人等,以便于设备管理和审计的需要。
3. 保密性:报废纪录册应妥善保管,确保其中的信息不被未授权人员获取。
4. 审核制度:定期进行报废纪录册的审核,确保报废程序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五、报废纪录册的使用全版设备报废纪录册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设备管理:通过纪录册可以清晰了解设备的报废情况,帮助管理者进行设备的调配和更新计划。
2. 资产审计:纪录册为资产审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用于核对设备的报废是否合规。
3. 决策依据:通过纪录册的分析,可以为管理者提供设备相关决策的依据,例如设备的寿命评估和维护成本分析等。
设备报废记录模版

设备报废记录模版
1. 概述
本文档为设备报废记录模版,旨在规范和记录设备报废的相关信息。
2. 设备报废记录模版
3. 内容说明
3.1 设备名称
记录被报废设备的名称,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3.2 设备编号
记录被报废设备的唯一标识编号,便于追溯和管理。
3.3 报废原因
详细描述设备被报废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磨损严重、失效、过时等。
3.4 报废日期
记录设备被报废的具体日期,以年/月/日格式呈现。
4. 使用方法
使用本模版进行设备报废记录时,填写相应的设备名称、设备编号、报废原因和报废日期,确保所记录的信息准确无误。
可以根据需求自行增加或删除列,以满足实际需要。
5. 示例
设备报废记录模版示例:
6. 结论
设备报废记录模版作者建议,使用本模版进行设备报废记录,将有助于规范和统一报废信息的记录,便于管理和追溯。
建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模版的调整和适应。
设备报废完整记录册

设备报废完整记录册1. 设备基本信息1.1 设备编号设备编号:XXXXXX1.2 设备名称设备名称:XXXXXX1.3 设备类型设备类型:XXXXXX1.4 购置日期购置日期:XXXXXX1.5 设备原值设备原值:XXXXXX1.6 设备使用年限设备使用年限:XXXXXX 2. 设备报废原因2.1 报废原因报废原因:XXXXXX2.2 报废申请部门报废申请部门:XXXXXX2.3 报废申请人报废申请人:XXXXXX2.4 报废申请日期报废申请日期:XXXXXX 3. 设备报废审批流程3.1 审批部门审批部门:XXXXXX3.2 审批人审批人:XXXXXX3.3 审批日期审批日期:XXXXXX3.4 审批结果审批结果:XXXXXX 4. 设备报废处理4.1 处理部门处理部门:XXXXXX4.2 处理人处理人:XXXXXX4.3 处理日期处理日期:XXXXXX4.4 处理方式处理方式:XXXXXX5. 设备报废后跟进5.1 跟进部门跟进部门:XXXXXX5.2 跟进人跟进人:XXXXXX5.3 跟进日期跟进日期:XXXXXX5.4 跟进结果跟进结果:XXXXXX 6. 设备报废记录汇总6.1 报废设备总数报废设备总数:XXXXXX6.2 报废设备总价值报废设备总价值:XXXXXX6.3 报废设备处理总成本报废设备处理总成本:XXXXXX6.4 报废设备残值报废设备残值:XXXXXX6.5 报废设备产生的税收报废设备产生的税收:XXXXXX 7. 附件7.1 设备报废审批表附件:XXXXXX7.2 设备报废处理方案附件:XXXXXX7.3 设备报废处理跟进记录附件:XXXXXX7.4 其他相关文件附件:XXXXXX以上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和修改。
如有其他需要,请随时补充。
希望这份设备报废完整记录册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记录设备报废的相关信息。
监视和测量设备启用封存、降级、报废细则

监视和测量设备启用封存、降级、报废细则1 目的采用PDCA/过程方法/基于风险思维,规范公司内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启用/封存、降级、报废的工作标准,确保监视和测量设备受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启用/封存、降级、报废过程。
3 定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启用:使用部门将监视和测量设备从库房领出。
4 职责4.1 计量中心4.1.1 负责接受并办理公司内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启用/封存、降级、报废的相关手续。
4.1.2 负责对需报废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做出技术鉴定。
4.1.3 负责对公司内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启用、封存后再启用的检定。
4.2 使用部门负责提交并办理公司内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启用/封存、调拨(转让)、降级、报废的相关手续。
5 工作程序5.1 监视和测量设备调拨流程图6 控制要求6.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启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经由使用部门从库房领出既视为启用。
6.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调拨6.2.1 低值、易耗类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内部调拨由监视和测量设备调入部门技术员填写“监视和测量设备调拨(转让)单”(见附表1),调入部门领导签字,提交调出部门领导签字,在计量中心备案后,监视和测量设备即可转移。
1Q/1QAG116-08-20176.2.2 固定资产类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内部调拨,由调入部门技术员提出申请,调出部门领导签字后,主管副总经理批准,报公司备案,即可进行转移。
6.2.3 固定资产类监视和测量设备向外租赁、转让,经总经理批准后,由使用部门去财务部进行估价后,办理注销手续,并在计量中心销账,接收部门去财务部办理租赁、转让手续。
6.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封存6.3.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封存由使用或保管部门技术人员提出6.3.1.1 使用部门或保管部门领导在“监视和测量设备启用、封存单”(见附表2)上签字后,在计量中心办理封存手续。
6.3.1.2 固定资产类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封存和启封,填写“监视和测量设备启用、封存单”一式三份,一份送财务部、一份送计量中心、一份自存。
设备降级报废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设备降级、报废的管理规定,对有缺陷或不合格设备进行有效管理,防止差错。
范围:适用于公司设备的管理。
职责:工程设备部、质保部对此规程的实施负责。
规程:1定义:(1)有缺陷设备:指设备的一项或几项指标不符合预期的要求。
(2)不合格设备:指设备的一项或几项指标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2有缺陷或不合格设备的判断:(1)设备材质、结构已经损坏。
(2)在规定时间内和规定条件下不能满足规定的功能要求。
3有缺陷或不合格设备的来源:(1)设备事故造成。
(2)日常使用、检查发现。
(3)验收、验证、再验证等管理过程发现。
(4)设备已过使用期限,经修理无法恢复原有性能。
4有缺陷或不合格设备的控制:4.1设备管理员在设备上挂上“待修”标志(SMP-EM-013-01设备状态标志管理规程)。
4.2由工程设备部负责人、质保部负责人、使用部门负责人、设备管理员以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鉴定小组。
4.3鉴定小组工作内容:4.3.1对于生产设备和辅助生产设备,先按“SMP-QA-020-01偏差管理规程”处理,调查、判断和处理潜在的质量事故。
4.3.2鉴定小组对设备进行综合检查,须作出如下决定之一:(1)修理,使恢复原有性能。
(2)修理,部分恢复原有性能,限定使用范围,作降级处理。
(3)不修理,限定使用范围,作降级处理。
(4)不修理,作报废处理。
4.3.3任何一个决定均须在维修记录上记载(见SMP-EM-003-00设备维修保养管理规程)。
4.4对于降级设备,由鉴定小组起草“设备降级/报废单”(见附件),申请降级处理,经上级批准后执行降级:(1)由鉴定小组修订有关文件。
(2)在设备未重新鉴定之前,设备不允许使用。
4.5对于报废设备,由鉴定小组起草“设备降级/报废单”(见附件),申请报废处理,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报废:(1)设备管理员填写“停用”标志,经工程设备部负责人和质保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在设备铭牌旁贴上此牌,同时毁去“完好”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