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滴定法及沉淀滴定法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一、名词解释1、诱导反应2、自身指示剂3、氧化还原指示剂4、标准电极电位5、条件电极电位二、填空题1、半反应:CrO72- + 14H+ + 6e 2Cr3+ + 7H2O 的能斯特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半反应:I2+2e2I- E°I2/I- =0.54VS4O62-+2e = 2S2O32- E°S4O62-/ S2O32 -=0.09V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还原法是以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4、氧化还原滴定根据标准溶液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法等。

5、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采用_________法配制。

6、电极电位与溶液中_______的定量关系,可由能斯特方程式表示。

7、氧化还原电对是由物质的________型及其对应______型构成的整体。

8、电对氧化能力的强弱是由其______________来衡量。

9、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电位E°2H+/H2=_______。

10、E°值为正,表示电对的氧化型氧化能力比H+_____。

11、能斯特方程式中,纯金属、固体、溶剂的浓度为常数=_____。

12、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是电对电位值____的氧化型可氧化电对电位值_____的还原型。

13、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值相差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越____,反应进行越完全。

14、配制硫酸亚铁铵溶液时,滴加几滴硫酸,其目的是防止硫酸亚铁铵___________。

15、碘滴定法是利用______作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还原性物质的方法。

16、对于n1= n2=1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当K=_______就可以满足滴定分析允许误差0.1%的要求。

滴定分析习题

滴定分析习题

mNa2CO3 ,则
mNa2CO3 c(1/ 2Na2CO3 ) VNa2CO3 M (1/ 2a2CO3 )
所以
mNa2CO3 0.01000 250.0 1/ 2 106.0g
=1.325g
答:称取基准试剂Na2CO3 1.325g 。
【例】欲将c(Na2S2O3)=0.2100 mol/L,250.0mL的 Na2S2O3溶液稀释成c(Na2S2O3)=0.1000 mol/L,需加水 多少毫升?
,置

问答题
1、下列各分析纯物质,用什么方法将它 们配制成标准溶液?如需标定,应该选 用哪些相应的基准物质?
H2SO4, KOH,
邻苯二甲酸氢钾, 无水碳酸钠。
答:
基准试剂可采用直接配制法,
非基准试剂只能采用间接配制法(标定法)配制。
(2) 邻苯二甲酸氢钾,无水碳酸钠用直接配制
(1) H2SO4,KOH用间接配制法配成标准溶液。
解:设需加水体积为V mL,根据溶液稀释前后其溶质 的物质的量相等的原则得: 0.2100×250.0 = 0.1000×( 250.0 + V ) V = 275 .0mL 答:需加水275 .0mL。
2.标定法
【例】称取基准物草酸(H2C2O4·2H2O)0.2002g溶于水中,用 NaOH溶液滴定,消耗了NaOH溶液28.52mL,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 已知M(H2C2O4·2H2O)=126.1g/mol。 解:按题意滴定反应为 : 2NaOH+ H2C2O4 = Na2C2O4 +2H2O 根据质子转移数选NaOH为基本单元,则H2C2O4的基本单元为1/2 H2C2O4, 1000 H C O 2 H O m 按式(2-9)得 c( NaOH)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问答题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问答题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问答题)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即反应能定量进行。

(2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

(3)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沉淀滴定法的银量法有哪些方法?指示剂是什么?答:(1)莫尔法,指示剂:铬酸钾;(2)佛尔哈德法,指示剂:铁铵矾;(3)发扬司法,指示剂:吸附指示剂;(4)混合离子的沉淀滴定。

3.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主要反应:Cl-+Ag+=AgCl↓指示剂:铬酸钾酸度条件:pH=6.0∽10.5(2)佛尔哈德法主要反应:Cl-+Ag+(过量)=AgCl↓Ag+(剩余)+SCN-=AgSCN↓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0.1∽1 mol/L(3)法扬斯法主要反应:Cl-+Ag+=AgCl↓指示剂:荧光黄酸度条件:pH=7∽10.54.解释下列名词: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共沉淀现象,后沉淀现象,再沉淀,陈化,均匀沉淀法。

答:同离子效应: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与沉淀组分相同的离子,以增大构晶离度,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效应。

盐效应:由于强电解质盐类的存在,引起沉淀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共沉淀现象:在进行沉淀时某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

后沉淀现象:当沉淀析出后,在放置过程中,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漫漫在沉淀表面上析出的现象。

再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之后,重新溶解,再假如沉淀剂进行二次沉淀的过程。

陈化:亦称熟化,即当沉淀作用完毕以后,让沉淀和母液在一起放置异端时间,称为陈化。

均匀沉淀法:在一定条件下,使加入沉淀不能立刻与被测离子生成沉淀,然后通过一种化学反应使沉淀从溶液中慢慢地均匀的产生出来,从而使沉淀在整个溶液人中缓慢地、均匀地析出。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选择题)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选择题)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选择题)1.在NaCl 饱和溶液中通人HCl(g)时,NaCl(s)能沉淀析出的原因是(B )A.HCl 是强酸,任何强酸都导致沉淀B.共同离子Cl-使平衡移动,生成NaCl(s)C.酸的存在降低了()K NaCl SP 的数值D.()K NaCl SP 不受酸的影响,但增加Cl-离子浓度,能使()K NaCl SP 减小2.对于A 、B 两种难溶盐,若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则必有(D )A.()()sp sp K A K B θθ>B.()()sp sp K A K B θθ<C.()()sp sp K A K B θθ≈D.不一定3.已知CaSO 4的溶度积为2.5×10-5,如果用0.01 mol ·L -1的CaCl 2溶液与等量的Na 2SO 4溶液混合,若要产生硫酸钙沉淀,则混合前Na 2SO 4溶液的浓度(mol ·L -1)至少应为(C )A.5.0×10-3B.2.5×10-3C.1.0×10-2D.5.0×10-24. AgCl 与AgI 的sp K θ之比为2×106,若将同一浓度的Ag +(10-5 mol ·L -1)分别加到具有相同氯离子和碘离子(浓度为10-5 mol ·L -1)的溶液中,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C )A. Cl -及I -以相同量沉淀B. I -沉淀较多C. Cl -沉淀较多D.不能确定5.已知()3K NH b θ=1.8×10-5,M(CdCl 2)=183.3g ·mol -1Cd(OH)2的K spθ=2.5×10-14。

现往40mL0.3 mol ·L -1氨水与20mL0.3 mol ·L -1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22gCdCl 2固体,达到平衡后则(A )A.生成Cd(OH)2沉淀B.无Cd(OH)2沉淀C.生成碱式盐沉淀D. CdCl 2固体不溶6.微溶化合物Ag 3AsO 4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升水中3.5×10-7g ,摩尔质量为462.52g ·mol –1,微溶化合物Ag 3AsO 4的溶度积为(D )A. 1.2×10-14B. 1.2×10-18C. 3.3×10-15D. 8.8×10-207.微溶化合物AB 2C 3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是:AB 2C 3⇔A+2B+3C. 今用一定方法测得C 浓度为3.0×10-3 mol ·L -1,则该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是(C )A. 2.91×10-15B. 1.16×10-14C. 1.1×10-16D. 6×10-98.不考虑各种副反应,微溶化合物MmAn 在水中溶解度的一般计算式是(D )D.m +9.CaF 2沉淀的K sp θ=2.7×10-11,CaF 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mol ·L -1)为(A ) A. 1.9×10-4 B. 9.1×10-4 C. 1.9×10-3 D. 9.1×10-310.微溶化合物CaF 2在0.0010 mol ·L -1CaCl 2溶液中的溶解度(mol ·L -1)为(B )A.4.1×10-5B. 8.2×10-5C. 1.0×10-4D. 8.2×10-411.已知2K a θ(H 2SO 4) =1.0×10-2,K sp θ(BaSO 4)= 1.1×10-11。

分析化学习题解

分析化学习题解

18
4. 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 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 还是无影响?为什么? 还是无影响?为什么?
(1) 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 -; 的条件下, 的条件下 用莫尔法测定Cl 答:
2− + CrO 4 + H 2− [ CrO 4 ] ↓
⇔ HCrO
− 4
要达到终点,形成 要达到终点,形成Ag2CrO4 ↓,需消耗更多 , 的滴定剂AgNO3,(Ag2CO4 ↓出现过迟 ,使 出现过迟), 的滴定剂 出现过迟 结果偏高。 结果偏高。
3
(3)Fe2+的存在加速 的存在加速KMnO4氧化 -的反应。 氧化Cl 的反应。 解:因为诱导反应。p211 因为诱导反应。
− MnO 4
+ 5Fe
2+
+ 8H → Mn
+
2+
+ 5Fe
3+
+ 4H 2 O
诱导体
(初级反应或主反应) 初级反应或主反应) 初级反应或主反应
− 2MnO 4 + 10Cl − + 16H + → 2Mn 2 + + 5Cl 2 ↑ +8H 2 O
2Cu
2+
+ 4 I = 2CuI ↓ + I 2 = 2I
− 2− + S 4O6
7

2− I 2 + 2 S 2O3
2.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Fe3+/Fe2+电对的条件 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 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 电位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PO 电位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 43-、或F-或1,2林菲罗啉后,情况又如何? 林菲罗啉后,情况又如何?

分析化学 氧化还原滴定

分析化学 氧化还原滴定
MnO2 + C2O42- + 4H+ ⇌ Mn2+ + 2CO2↑+ 2H2O 2MnO4- + 5C2O42- + 16H+ ⇌ 2Mn2+ + 10CO2↑+ 8H2O
n Na2C2O4 (总) =
m Na2C2O4 M Na2C2O4
0.7149 = = 0.005260 mol) ( 134.0
0.10 × 13.51 = 1010.59 10
EFe3+
Fe2+
=E
o Fe3+ Fe2+
+ 0.059lg
α Fe2+ cFe3+ α Fe3+ cFe2+
1.6 × 0.10 = 0.77 + 0.059lg 10.59 10 × 10-5.00
= 0.39(V)
EFe3+
Fe2+
= 0.39V, 小于EI
一部分将PbO2 解:混合试样中加入的H2C2O4一部分将 混合试样中加入的 还原为Pb 一部分将溶液中所有的Pb 还原为 2+,一部分将溶液中所有的 2+沉淀为 PbC2O4,最后剩余的 2C2O4与KMnO4反应。 最后剩余的H 反应。 2MnO4- + 5H2C2O4 + 6H+ ⇌ 2Mn2+ + 10CO2↑+ 8H2O PbO2+ 4H+ + 2C2O42- ⇌ CO2 + PbC2O4↓+ 2H2O PbO + H2C2O4 ⇌ PbC2O4↓ + H2O 加入H 的总物质的量为: 加入 2C2O4的总物质的量为: n总= 0.2500×0.02000 = 0.005000(mol) × ( )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填空题)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填空题)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填空题)1.沉淀滴定法中莫尔法的指示剂是K2CrO4。

2.沉淀滴定法中莫尔法滴定酸度pH是 6.5~10 。

3.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铁铵钒。

4.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滴定剂是NH4SCN 。

5.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为保护AgCl沉淀不被溶解必须加入的试剂是硝基苯。

6.沉淀滴定法中,法扬司法指示剂的名称是吸附指示剂。

7.重量分析法中,一般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减小。

8.重量分析法中,非构晶离子的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增大。

9.重量分析法中,络合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增大。

10.用佛哈德法测定Br-和I-时,不需要过滤除去银盐沉淀,这是因为AgBr .AgI 的溶解度比 AgSCN 的小,不会发生沉淀转化反应。

11.佛尔哈德法的滴定终点理论上应在终点后到达,但实际操作中常常在终点前到达,这是因为AgSCN沉淀吸附 Ag+离子之故。

12.荧光黄指示剂的变色是因为它的阴离子被吸附了 AgCl·Ag+的沉淀颗粒吸附而产生。

13.佛尔哈德法中消除AgCl沉淀转化影响的方法有过滤沉淀除去AgCl沉淀或加入硝基苯包围AgCl沉淀。

14.用摩尔法只能测定Cl-和Br- 而不能测定I-和SCN-,这是由于 AgSCN 。

15.法扬斯法测定Cl-时,在荧光黄指示剂溶液中常加人淀粉,其目的是保护沉淀呈胶体状态,减少沉淀凝聚,增加沉淀表面积。

16.在含有相同浓度Cl-和I-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时,I-离子首先沉淀析出,当第二种离子开始沉淀时Cl-和I-离子的浓度之比为1;10-6。

第二种离子开始沉淀后,还有无第一种离子沉淀物继续生成?有。

已知K spθ=1.5×10-16,K spθ=1.56×10-1017.在海水中,Cl-离子的浓度是I-离子浓度的2.2×106倍,滴加AgNO3溶液于100mL海水中,先沉淀析出的是AgCl。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0.39V, 小于EI
2
I-
= 0.54V
此条件下Fe3+的干扰被消除。
α Fe(III) =
cFe(III)
cFe(II) 3+ ;α Fe(III) = [Fe ] [Fe2+ ]
[Fe ] =
3+
cFe(III) α Fe(III)
0.10 0.10 = = 11.59 1 + K [Y ] 1 + 10 0.10 FeY-
2 1 1 n K 2CrO4 = n I2 = n Na2S2O3 = n I3 3 3 1 = 0.1020 0.01023 = 0.0003478 (mol) 3
与KI试样反应的K2CrO4的物质的量为:
n K2CrO4 = nK2CrO4 (总) - nK2CrO4
0.1940 = - 0.0003478 = 0.0006512(mol) 194.2
氧化还原滴定法及沉淀滴定法
习 题
17.计算pH=10.0,[NH4+]+[NH3]= 0.20mol/L时, Zn2+/Zn电对的条件电位。若cZn(Ⅱ)=0.020mol/L,体 系的电极电位。
解:查表知NH3的Kb=1.8×10-5
K w 1.0 10-14 -10 K a(NH+ ) = = = 5.6 10 4 Kb 1.8 10-5 Ka 5.6 10-10 = 0.85 δNH3 = = + -10 -10 K a +[H ] 5.6 10 +1.0 10
4-
25.1
0.10 13.51 = 1010.59 10
EFe3+
Fe2+
=E
o Fe3+ Fe2+
+ 0.059lg
α Fe2+ cFe3+ α Fe3+ cFe2+
1.6 0.10 = 0.77 + 0.059lg 10.59 10 10-5.00
= 0.39(V)
EFe3+
Fe2+
另取25.00mL溴酸钾标准溶液做空白实验,消耗
同浓度的Na2S2O3标准溶液41.60m。计算试样中 苯酚的质量分数 。
+ 解: BrO+ 5Br + 6H = 3Br2 + 3H2O 3
C6H5OH + 3Br2 = C6H2Br3OH + 3HBr
Br2 + 2I- = 2Br - + I 2
于酸后,0.04000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用去
30.00m,计算试样中PbO和PbO的质量分数。
解:混合试样中加入的H2C2O4一部分将PbO2 还原为Pb2+,一部分将溶液中所有的Pb2+沉淀为
PbC2O4,最后剩余的H2C2O4与KMnO4反应。
2MnO4- + 5H2C2O4 + 6H+ ⇌ 2Mn2+ + 10CO2↑+ 8H2O
n Na2C2O4 (总) =
mNa2C2O4 M Na2C2O4
0.7149 = = 0.005260 (mol) 134.0
与KMnO4反应的Na2C2O4的物质的量n:
n Na2C2O4
5 5 = n KMnO4 = ( 0.02160 0.03047 ) 2 2
= 0.001645 (mol)
[NH3 ] = cδNH3 = 0.20 0.85 = 0.17(mol/L)
已知:Zn与氨络合物的各级累积形成常数lgβ1
-lgβ4分别为2.27, 4.61, 7.01和9.06。
α Zn(NH3) = 1+ β1[NH3 ]+ β2 [NH3 ]2 + + β4 [NH3 ]4
代入数据后计算 α Zn(NH3) = 106.00
2Na2S2O3 + I2 = Na2S4O6 + 2I
-
BrO-3 + 5I- + 6H+ = 3I 2 + Br- + 3H2O
0.04160 0.1084 - 0.02004 0.1084 250.0 94.11 6 25.00 ω苯酚 = 0.4082
= 0.8980
= 89.80%
= 0.001000 (mol) = nPbO2
0.001000 239.2 PbO 2 % = 100% = 19.38% 1.234
(0.003000 - 0.001000) 223.2 PbO% = 100% 1.234 = 36.18%
32. 准确称取软锰矿试样0.5261g,在酸性介质中
nKI(试样)= 3nK2CrO4
3 0.0006512 166.0 KI% = 100% 0.3504
= 92.55%
39. 准确称取苯酚试样0.4082g,用NaOH溶
解,转入25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吸取 25.00mL,加入溴酸钾标准溶液(KBrO3+KBr) 25.00mL后,加入HCl及KI。待析出I2后,再用 0.1084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0.04mL。
PbO2+ 4H+ + 2C2O42- ⇌ CO2 + PbC2O4↓+ 2H2O
PbO + H2C2O4 ⇌ PbC2O4↓ + H2O 加入H2C2O4的总物质的量为: n总= 0.2500×0.02000 = 0.005000(mol)
滤液中与KMnO4反应H2C2O4的物质的量为:
5 5 5 n = n KMnO4 = (cV)KMnO4 = 0.04000 0.01000 2 2 2
21. 氧化还原反应BrO3-+5Br-+6H+ ⇌ 3Br2 +3H2O (1)求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计算当溶液的pH=7.0,[BrO3-]=0.10mol/L, [Br-]=0.70mol/L时,游离溴的平衡浓度。 解:上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半反应分别为 BrO3-+6H+ +5e ⇌1/2Br2+3H2O E⁰=1.52V Br2 + 2e ⇌ 2BrE⁰=1.09V
lgK =
n(Eo BrO- /Br - Eo Br /Br- )
3 2 2
0.059
5 (1.52 -1.09) = = 36.44 0.059
K = 2.8 1036
[Br2 ]3 K= [BrO-3 ][Br - ]5 [H + ]6
[Br2 ] = 3 K[BrO-3 ][Br - ]5 [H + ]6
= 3 2.8 1036 0.10 0.705 (10-7.0 )6
= 3.6 10-3 (mol/L)
24. 在0.10 mol/L HCl介质中,用0.2000mol/L Fe3+ 滴定0.1000mol/L Sn2+,试计算在化学计量点 时的电 位及其突跃范围。在此滴定中选用什么指示剂,滴定 终点与计量点是否一致?已知在此条件下 Fe3+/Fe2+ 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为0.73V,Sn4+/Sn2+ 电对的条件 电极电位为0.07V。
EZn2+ /Zn = E
o Zn 2+ /Zn
0.059 + lgc Zn(II) 2
0.059 = -0.94 + lg0.020 = 0.99(V) 2
19. 用碘量法测定铬铁矿中铬含量时,试液中共 存的Fe有干扰。此时若溶液的pH=2.0,Fe(Ⅲ)的浓 度为0.10mol/L,Fe(Ⅱ)的浓度为1.0×10-5mol/L;加 入EDTA并使其过量的浓度为0.10mol/L。问此条件 下,Fe3+的干扰能否被消除?
与MnO2反应的Na2C2O4的物质的量为:
n Na2C2O4 = 0.005260- 0.001645 = 0.003615(mol)
n Na2C2O4 = nMnO2
MnO2 % = nMnO2 MMnO2 mn 100% = 59.74%
37. 今有不纯的KI试样0.3504g,在H2SO4溶液 中加入纯K2CrO40.1940g与之反应,煮沸逐出生 成的I2。冷后加入过量KI,使之与剩余的K2CrO4 作用,析出的 I2用0.102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 滴定,用去10.23mL,求试样中KI的质量分数。 解:2HCrO42- + 6I- +14H+ ⇌ 2Cr3+ +3I2 + 8H2O 2S2O32- + I2 ⇌ 2I- + S4O62过量的K2CrO4与KI反应生成的I2又与Na2S2O3反应
解:查表 lgKFeY2- = 14.32,lgKFeY- = 25.1
pH = 2.0,lgαY(H) = 13.51
lgK = 14.32 -13.51 = 0.81 FeY2lgK = 25.1-13.51 = 11.59 FeY-
0.81 α Y(Fe2+ ) = 1 + K Y = 1 + 10 0.10 = 1.6 FeY 2-
= 0.001000(mol)
沉淀中与KMnO4反应H2C2O4物质的量n:
n H 2 C2 O 4
5 5 = (cV)KMnO4 = 0.04000 0.03000 2 2
= 0.003000 (mol) = nPb
与PbO2反应的H2C2O4的物质的量n:
n = 0.005000 - 0.001000 - 0.003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