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热工计算
热工计算流程

辐射换热系数
Hr
•自然界中的各个物体都在不停地想空间散发出辐射热,同时又在不停地吸收其他物体散 发出的辐射热,这种在物体表面之间由辐射与吸收综合作用下完成的热量传递就是辐射换 热。
线传热系数
定义:表示门窗或幕墙玻璃边缘与框的组合传热效应所产生附 加传热量的参数,简称线传热系数。 线传热系数,顾名思义,是通过框与玻璃接触,传递给玻 璃的热量散失,也就是边缘玻璃的额外热量损失。
LBNL软件计算实例
Optics
玻璃的光学分析
LBNL
Window
整窗玻璃的热工计 算及单片玻璃热工 性能计算 复杂模型的热工计 算
THERM
OPTICS
(1) 支持光谱和国际玻璃光谱数据格式; (2) 多层玻璃系统的光学热工性能计算与玻璃模拟设计; (3) 玻璃光谱曲线及颜色显示; (4) 玻璃表面温度计算及显示; (5) NFRC、ISO标准计算,玻璃更换厚度、膜层等模拟设计;
热工定义及 计算流程讲解
甘旭东
深圳市三鑫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1.热量散失的途径 2.热工计算重要参数的定义 3.线传热系数的介绍 4.LBNL软件计算计算实例 5.非透明幕墙手算方法 6.欧标、美标、国标U值区别 7.结露计算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行业标准发布

图3 控 温 箱一热流 计 法 检 测 的传 热 系数一时 间 曲 线
江 苏 加 强 建筑 节 能 门窗 和外遮 阳应用管理
本 刊讯 江 苏省建 设厅 近 日发 文 , 要求 加 强对建 筑节 能 门窗和外遮 阳系统应用 的管理 办 法要 求 全 省 民 用建 筑 全 面 采 用 断热 铝 合 金 中 空门 窗、 塑料 中空 门窗 等节 能 门窗和 复合卷 帘式和水 平 百 叶式 等各种 建 筑遮 阳技 术 :禁止 使用 3 2系列 实
腹 钢窗 、5和 3 2 5系列 空腹钢 窗 、 非断热 金属 型材 制作
一 嗣 导 8 器 蔓呈 § 蔓 量 曼曼 § 强 § 匿 £ 寻 = 誉 酉 曼曼 量 再 暑 曩 篙
时间 ( 半小时)
图4 热 流 计 法 检 测的 传 热 系 数一 间 曲线 时
的单玻 窗 、 单腔 结构 型材 的 P C U 塑料 窗 、 中空玻 V— 非 算 传 热 系数 都在 1 W/m2K) 附近 振荡 . 比这 两 璃 单框双 玻 窗等非节 能 门窗 积极推 广 门窗节 能改造 . ( ・ 线 5 对 个 曲线 可 以发现 两种 方 法检 测得 到 的结果 相 近 . 并且 技 术和 门窗玻璃 贴膜 技 术 . 推进 既有 建 筑 门窗节 能 改 在非采 暖期 用 控温箱一 流计 法 检测 时达 到 稳定后 传 造 。开展 节能 门窗和外遮 阳产 品推广 认定 管理 。推 动 热 热 系数 随 时 间 的变 化小 . 曲线 平 缓 . 测 周 期 可 以缩 门窗性 能标识 工作 检 短 。取 图 3中传 热 系数平稳 端 的平 均值作 为被 测墙体 省 建 设 厅 还将 把 检 查 建 筑 节 能 门窗 和 外遮 阳技 的传 热 系数 , 算 结 果 为 1 9 ( 2K) 取 图 4中传 术应用 工作 情况列入 建筑 节能专 项检查 内容 计 . W/m . : 4 热 系数平 稳端 的平 均值 作 为被测 墙体 的传 热 系数 . 计 算结 果为 1 l ( 2K) . W/m . 。 5 ( ) 温箱 一 流 计法 的关键 是 对 检 测 环境 条 件 5控 热 温度 的控 制 , 究 多种 控 制 温差 的 方 法 。 使 热 流计 研 可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

• 实际工程,当室内气流速度足够小(即小于 0.3m/s),内表面的对流换热应按自然对流换 热计算。 • 内表面的对流热换热按自然对流计算时,自然 对流换热系数:
hc,in=3.6 W/m2.K (冬季) hc,in=2.5 W/m2.K (夏季)
hr .in
4.4 i 0.84
对流换热计算
hc,out 4 4Vs
性能计算 节能计算
hc,out 4.7 7.6Vs
综合对流和辐射换热
• 外表面或内表面的换热:
q h(Ts Tn )
• 式中:
h hr hc
建筑门窗幕墙的热工计算 目
(1)设计、计算边界条件 (2)幕墙、门窗几何描述与热工性能指标规范
录
1)门窗几何描述与热工计算
• 当内表面有较高速度气流时,室内对流换热按 强制对流计算。门窗内侧强制对流用下列关系 式计算。
hc,in 4 4Vs
• VS为门窗壁面附近的气流速度,m/s。
外表面对流换热
• 外表面对流换热应按强制对流换热计算。 外边界层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按下式计 算:
qc,in hc,out (Ts,out Tout )
lg lg
玻璃
Ag
整窗的传热系数计算
• 整窗的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Ut
AU
g
g
A f U f At
Ag为窗玻璃面积; Af为窗框的投射面积; 为玻璃区域的周长; Ug为窗玻璃(或者不透明板)中央区域的传热系数; Uf为窗框的面传热系数,见第5章; Ψ 为窗框和窗玻璃(或者不透明板)之间的线传热系数。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
建筑门窗幕墙的热工计算 目
一份标准幕墙热工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章计算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三章主要材料及计算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主要材料及热工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基本参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四章双层幕墙热工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夏季工况下的玻璃幕墙热工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冬季工况下的玻璃幕墙热工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第五章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一、双层幕墙热工性能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二、双层幕墙的舒适性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第一章工程概况本项目的幕墙由双层幕墙(塔楼)、穿孔铝板幕墙、点式幕墙、铝单板幕墙、全玻璃幕墙、明框玻璃幕墙等多种幕墙组成。
本工程的双层幕墙为主动式双层幕墙:主动式双层幕墙内外两层玻璃之间的空间与室内的空气相连,通过机械通风装置在两层幕墙中间形成负压,然后再排出房间。
可以使得室温与玻璃内表面的温差降至最低,从而提高建筑内有效的使用面积。
此外,主动式双层幕墙系统可以大幅度降低噪音,同时可以阻挡室外严重的大气污染及沙尘暴。
本工程双层幕墙分布于东西两栋塔楼(一至三层为裙楼),东塔17层,层高如下:4-11层(3.8m)、12-15层(7.0m)、16层( 8.1m)、17层(3.6m),西塔16层,层高如下:4-9层(3.8m)、10-14层(7.0m)15层(8.1m)、16层(3.6m).第二章计算依据1.业主提供的招标图纸及技术要求;2.本公司设计的幕墙投标方案图;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15);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7.《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同济大学出版社;9.《空气调节的科学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2020局部修订全文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Calculation specification for thermal performance of windows, doors and glass curtain-wallsJGJ/T***-2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 2 0 ×× 年× 月 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 北京修订说明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执行2019年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标便[2019]21号)的要求,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进行局部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将采光顶纳入本规程;加入太阳得热系数的概念及相关计算;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协调一致;细化数值模拟的要求等。
本规范中下划线表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邮编:510500)。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南玻集团广东省建设科技与标准化协会泰诺风保泰(苏州)隔热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山幕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赛迪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行盛玻璃幕墙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保利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修订对照表(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7.1.2 计算框的传热系数U f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框的传热系数U f 应在计算窗或幕墙的某一框截面的二维热传导的基础上获得; 2在框的计算截面中,应用一块导热系数 λ=0.03[W/(m K)]的板材替代实际的玻璃(或其他镶嵌板),板材的厚度等于所替代面板的厚度,嵌入框的深度按照实际尺寸,可见部分的板材宽度b p 不应小于200mm (图7.1.2);图7.1.2 框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示意图3在室内外计算条件下,用二维热传导计算软件计算流过图示截面的热流q w ,并应按下式整理:()pf out n,in n,p p f fW )(b b T T b U b Uq +-⋅⋅+⋅=(7.1.2-1)f pp D2f f b b U L U ⋅-=(7.1.2-2)()outn,in n,p f W D2f T T b b q L -+=(7.1.2-3) 7.1.2 计算框的传热系数U f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框的传热系数U f 应在计算窗或幕墙的某一框截面的二维热传导的基础上获得; 2在框的计算截面中,应用一块导热系数 λ=0.03[W/(m K)]的板材替代实际的玻璃(或其他镶嵌板),板材的厚度等于所替代面板的厚度,嵌入框的深度按照实际尺寸,可见部分的板材宽度b p 不应小于200mm (图7.1.2);图7.1.2 框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示意图3在室内外计算条件下,用二维热传导计算软件计算流过图示截面的热流q w ,并应按下式整理:()pf out n,in n,p p f fW )(b b T T b U b Uq +-⋅⋅+⋅=(7.1.2-1)f pp D2f f b b U L U ⋅-=(7.1.2-2) ()outn,in n,p f W D2f T T b b q L -+=(7.1.2-3)7.1.3 框与面板接缝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示意图2 用二维热传导计算程序,计算在室内外标准条件下流过图示截面的热流qψ,qψ应按下式整理:()对值大于水平表面之间的温度差的绝对值,7.4.9 转换后空腔的热流方向应由空腔的垂直和水平表面之间温差来确定(图7.4.9),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如果空腔垂直表面之间温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水平表面之间温度差的绝对值,即rt lf tp boT T T T-≥-时,热流方向是水平的;2如果空腔水平表面之间温度差的绝对值大于垂直表面之间温度差的绝对值时,热流方向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空腔顶部水平表面温度小于空腔底部水平表面温度,即rt lf tp boT T T T-<-,tp boT T<时,热流方向为向上;2)空腔顶部水平表面温度大于空腔底部水平表面温度,即rt lf tp boT T T T-<-,tp boT T>时,热流方向为向下。
幕墙热工计算

幕墙热工计算一、计算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二、建筑体型系数体型系数:A区为0.102;B区为0.102;三、窗墙比A区东立面:0.58;A区南立面:0.58A区西立面:0.51A区北立面:0.46B区东立面:0.58B区南立面:0.58B区西立面:0.51B区北立面:0.46由于A、B两个区各个立面的窗墙比和建筑体形系数都一样,所以选A区一栋楼作为幕墙的热工计算考虑。
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表4.2.2-4规定:常州属于夏热冬冷地区;非透明幕墙 K≤1;透明幕墙(窗):东立面0.5<窗墙比≤0.7,K≤2.5,SC≤0.40;南立面 0.5<窗墙比≤0.7,K≤2.5,SC≤0.40;西立面 0.5<窗墙比≤0.7,K≤2.5,SC≤0.40;北立面 0.4<窗墙比≤0.5,K≤2.8,SC≤0.55;四、非透明幕墙热工分析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外挂石材幕墙主体建筑的剪力墙根据结构需要厚度不等,现选取厚度最小处200mm 计算;石材为25mm厚花岗岩;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1.7352=0.58≤1符合要求!2、钢筋混凝土梁外挂玻璃幕墙主楼半隐框玻璃幕墙,钢筋混凝土梁厚度取最小值200mm,玻璃为6LOW-E+12A+6mm厚中空钢化玻璃,内设40mm 聚苯板;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2.134=0.47≤1 符合要求!2、铝板幕墙主体建筑的剪力墙根据结构需要厚度不等,现选取厚度最小处200mm 计算;铝板采用4mm 厚复合板; 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1。
728=0。
58≤1 符合要求!4、铝单板幕墙主体建筑的剪力墙根据结构需要厚度不等,现选取厚度最小处200mm 计算;铝板采用3mm 厚铝单板 详见节点图传热系数K=1/R=1/1.701=0.59≤1 符合要求!五、透明幕墙热工分析(一)、计算参数: 1、玻璃选用:2、铝合金型材:建筑幕墙外露明框均采用穿条式隔热型材; 1)、52系列铝合金隔热窗:断热条的导热系数<0.3 W/m.K 。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征求意见稿〕◇ 1 总那么◇ 2 术语、符号◇3根本规定◇4玻璃光学热工性能◇5框的传热计算◇6空气层传热计算◇7整窗热工性能计算◇8建筑幕墙热工计算◇9遮阳系统计算◇10结露计算◇附录1 总那么为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工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建筑节能政策,使门窗、玻璃幕墙工程的节能设计和产品设计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进展门窗、玻璃幕墙产品的节能性能评价,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建筑工程中作为外围护构造使用的建筑外门窗、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结露性能的计算。
本规程是参照国际标准ISO15099、ISO10077、ISO10211等系列标准,结合我国现行的相关标准制定的。
本规程所计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是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空气渗透量为零的情况下、采用稳态传热计算得到的,实际使用时应考虑空气渗透对热工性能和节能计算的影响。
实际工程所用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的室内外热工计算条件应符合相应的建筑热工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所用材料的热工计算参数除使用本规程给出的参数外,还应符合其它强制性的热工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相关规定。
实际工程中所使用材料的热工参数应按照相应材料的实际参数选取。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夏季标准计算条件standard summ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用于门窗或幕墙产品设计、性能评价热工性能参数计算的夏季标准热工计算环境条件。
2.1.2冬季标准计算条件standard wint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用于门窗或幕墙产品设计、性能评价热工性能参数计算的冬季标准热工计算环境条件。
2.1.3传热系数〔U〕thermal transmittance门窗或幕墙两侧环境温度差为1℃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构造的传热量。
2.1.4太阳能总透射比〔g〕total solar energy transmittance通过门窗或幕墙构件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与投射到门窗或幕墙构件上的太阳辐射的比值。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2008修订对照表(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s in outhh + 璃室内表面室外表面s inouth h +内表面换外表面换7.1.2 计算框的传热系数U f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框的传热系数U f 应在计算窗或幕墙的某一框截面的二维热传导的基础上获得;2 在框的计算截面中,应用一块导热系数 λ=0.03[W/(m K)]的板材替代实际的玻璃(或其他镶嵌板),板材的厚度等于所替代面板的厚度,嵌入框的深度按照实际尺寸,可见部分的板材宽度b p 不应小于200mm (图7.1.2);图7.1.2 框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示意图3 在室内外计算条件下,用二维热传导计算软件计算流过图示截面的热流q w ,并应按下式整理:()pf out n,in n,p p f fW )(b b T T b U b Uq +-⋅⋅+⋅=(7.1.2-1)fpp D 2f f b b U L U ⋅-=(7.1.2-2)()outn,in n,p f W D2f T T b b q L -+=(7.1.2-3) 式中 U f ——框的传热系数[W/(m 2 K)]; 7.1.2 计算框的传热系数U f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框的传热系数U f 应在计算窗或幕墙的某一框截面的二维热传导的基础上获得;2 在框的计算截面中,应用一块导热系数 λ=0.03[W/(m K)]的板材替代实际的玻璃(或其他镶嵌板),板材的厚度等于所替代面板的厚度,嵌入框的深度按照实际尺寸,可见部分的板材宽度b p 不应小于200mm (图7.1.2);图7.1.2 框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示意图3 在室内外计算条件下,用二维热传导计算软件计算流过图示截面的热流q w ,并应按下式整理:()pf out n,in n,p p f fW )(b b T T b U b Uq +-⋅⋅+⋅=(7.1.2-1)fpp D2f f b b U L U ⋅-=(7.1.2-2)()outn,in n,p f W D2f T T b b q L -+=(7.1.2-3)式中:U f ——框的传热系数[W/(m 2 K)];7.1.3 框与面板接缝传热系数计算模型示意图2 用二维热传导计算程序,计算在室内外标准条件下流过图示截面的热流qψ,qψ应按下式整理:()对值大于水平表面之间的温度差的绝对值,7.4.9 转换后空腔的热流方向应由空腔的垂直和水平表面之间温差来确定(图7.4.9),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如果空腔垂直表面之间温度差的绝对值大于水平表面之间温度差的绝对值,即rt lf tp boT T T T-≥-时,热流方向是水平的;2如果空腔水平表面之间温度差的绝对值大于垂直表面之间温度差的绝对值时,热流方向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空腔顶部水平表面温度小于空腔底部水平表面温度,即rt lf tp boT T T T-<-,tp boT T<时,热流方向为向上;2)空腔顶部水平表面温度大于空腔底部水平表面温度,即rt lf tp boT T T T-<-,tp boT T>时,热流方向为向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计算依据及主要参数
一、设计规范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4、《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94
冬季室内温度16o
空气相对湿度 取45%
2、计算水表面的饱和水蒸汽压
Es=E0×10(at/b+t)=6.11×10(7.5×20/(237.3+20))=23.39 hpa
E0——空气温度为0o时的饱和水蒸汽压,取E0=6.11 hpa
——空气温度,oC
a、b——参数,对于水面( 0oC), =7.5, =237.3;
相对湿度:RH=30%~60%,取50%
室内风速:0.2m/s
三、露点温度计算参数
冬季室外温度 -12oC
冬季室内温度 20oC
空气相对湿度 取50%
2、计算水表面的饱和水蒸汽压
= 23.39hpa
——空气温度为0oC时的饱和水蒸汽压,取 =6.11hpa
——空气温度,oC
——参数,对于水面( 0oC), =7.5, =237.3;
3、 计算空气相对湿度50%,计算空气的水蒸汽压
= 11.70 hpa
——空气的水蒸汽压,hpa
——空气的相对湿度,0.50%
4、 计算空气的露点温度
=9.27oC
三、材料热工参数
1、玻璃:TP6+12A+TP6Low-E钢化中空玻璃 U值:1.669W/(m2·K)
2、隔热铝型材
框架式立柱的U值:6.4779W/(m2·K),框架式横梁的U值:6.3402W/(m2·K),(采用Windows6.0和Therm6软件计算所得)
3、计算空气相对湿度45%,计算空气的水蒸汽压
e=f·Es=0.45×23.39=10.52 hpa
——空气的水蒸汽压,hpa
f——空气的相对湿度,%
4、计算空气的露点温度
Td=b/(a/lg(e/6.11)-1)
=237.3/(7.5/lg(10.52/6.11)-1)=7.71oC
5、框架式立柱、横梁及玻璃的等温线图
二、环境计算参数
1、夏季室外计算参数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wg=33.2oC
室外平均风速Vo=1.9m/s
2、冬季室外计算参数
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0=-12oC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o=2.8m/s
3、夏季室内计算参数
室内温度:Ti=24℃算参数
室内温度:Ti=20℃
第
一、计算说明
框架式半隐框幕墙中1680×2730mm板块占大部分,故选此板块作为典型板块,该单元板块框架式立柱宽65mm,框架式横梁宽65mm;透明板块分格为2715×1650mm。
二、传热系数计算
1、面积计算
透明板块面积:Ag=2715×1650/1000000=1.198m2
立柱面积:Af1=1680×65/1000000=0.0585m2
横梁面积:Af2=2730×65/1000000=0.0975m2
总面积:A=2730×1680/1000000=1.35m2
2、计算参数
透明面板中部的传热系数Ug=1.589W/m2.K
立柱的传热系数Uf1=5.1956W/(m2·K)
横梁的传热系数Uf2=6.8923W/(m2·K)
3、幕墙单元传热系数校核
5、《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3)
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7、《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8、《空气调节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版社
9、《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同济大学出版社
10、《空气调节的科学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建筑物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框架式横梁温度场
单元式立柱及玻璃等温线图
从图中可知,玻璃内表面最低温度为14.2oC, 型材室内表面最低温度为17.6oC,均高于7.71oC,不会结露。
单元式横梁及玻璃等温线图
从图中可知,玻璃内表面最低温度为14oC, 型材室内表面最低温度为12.6oC,均高于7.71oC,不会结露。
附录:温度场图片
框架式立柱温度场
Ucw=(ΣUgAg+ΣUfAf)/A
=(1.589×1.198+5.1956×0.0585+6.8923×0.0975)/1.35
=2.1W/m2.K <2.3W/m2.K
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表4.2.2-3的要求。
三、结露计算
1、露点温度计算参数
冬季室外温度 -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