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美学
从旅游美学角度鉴赏旅游景点

从旅游美学角度鉴赏旅游景点
从旅游美学角度鉴赏旅游景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景观美学:旅游景点通常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吸引游客。
在自然景观中,山、水、森林、沙漠、湖泊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而在人文景观中,建筑、文化、历史遗迹等元素则展示了人类文明的魅力。
2. 体验美学:旅游不仅是欣赏美景,更是一种体验。
游客通过亲身感受和参与,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例如,通过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品尝当地的美食,甚至与当地人交流,都可以让游客获得独特的体验。
3. 文化美学:旅游景点通常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关联。
文化美学关注的是景点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例如,一些古建筑或历史遗迹,是某个时期或某个文化的代表,游客可以通过欣赏这些景点,了解和感受其背后的历史文化。
4. 生态美学: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保。
生态美学关注的是旅游景点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表现。
一个好的旅游景点应该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不仅为游客提供美好的旅游体验,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5. 情感美学:旅游景点往往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情感美学关注的是游客在游览景点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景点,可能会让游客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或对历史的敬畏感;而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则可能会让游客产生宁静、愉悦的情感。
总之,从旅游美学角度鉴赏旅游景点,需要综合考虑景观、体验、文化、生态和情感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和感受景点的魅力,游客可以获得更加美好的旅游体验。
结合实例谈谈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和鉴赏方法

结合实例谈谈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和鉴赏方法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和鉴赏方法正文:自然景观是指大自然中所存在的各种形态和景象,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瀑布、沙漠和冰川等。
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自然景观的整体美。
自然景观的整体美是指其呈现出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自然景观中各个元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美让人感到和谐、舒适和平静。
例如,大海的广阔无垠、恢宏壮丽,雪山的高耸入云、纯净无瑕,瀑布的飞流直下、奔腾澎湃,森林的茂密葱郁、幽深神秘等等,都具有这种整体美。
2. 自然景观的自然景观美。
自然景观中的各种元素都具有其独特的自然形态和景象,如山川的跌宕起伏、峰峦叠嶂,湖泊的清澈深邃、潋滟波涛,森林的清新氧气、茂密葱郁,草原的广袤广袤、绿意盎然等等,这些元素形成了自然景观的独特美感,让人感到独特、新颖和震撼。
3. 自然景观的季节性美。
自然景观的周期性和变化性是其呈现出的季节性美的重要原因。
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有着不同的景象和气息,如夏季的海滩度假、森林避暑,冬季的滑雪度假、冰雪观赏等等,这些季节变化的景象让人感到生动、有趣和美好。
鉴赏方法:1. 观察自然。
观察是获取自然景观美的关键,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感受到自然景观的整体美和季节性美。
可以在户外自然环境中仔细观察各种元素的形态和景象,感受其完整性和统一性,也可以在特定季节前往自然景观,感受其周期性和变化性。
2. 感受自然。
感受是欣赏自然景观的关键,只有深刻感受才能感受到自然景观的独特美感。
可以聆听自然的声音,如瀑布的流水声、森林的鸟鸣声,也可以用心去感受自然景观中的各种元素,如山川的跌宕起伏、峰峦叠嶂,湖泊的清澈深邃、潋滟波涛等等。
3. 思考自然。
思考是理解自然景观的深层含义和内在规律,只有深入思考才能领悟到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可以思考自然景观的变化性和季节性,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规律,也可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如何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
景观美学知识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一、引言景观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了美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它旨在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美学原则来创造和优化景观环境。
本文将对景观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报告。
二、景观美学的基本概念1. 景观:指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包括地形、植被、水体、建筑等要素。
2. 美学:研究美的本质、审美活动及其规律的哲学学科。
3. 景观美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景观的审美价值、审美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科学。
三、景观美学的主要理论1. 视觉感知理论:强调视觉在景观审美中的重要作用,从色彩、形状、线条、质感等方面分析景观的视觉特征。
2. 生态美学理论:关注景观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强调景观的生态功能和审美价值。
3. 文化美学理论:研究景观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探讨景观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4. 心理美学理论:从人的心理需求出发,分析景观对人的心理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四、景观美学的实践应用1. 景观规划:根据美学原则,合理布局景观要素,优化景观空间结构,提高景观的审美价值。
2. 景观设计:运用美学手法,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特征的景观作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3. 景观评价:对现有景观进行审美评价,为景观保护和改善提供依据。
4. 景观教育:通过景观美学教育,提高人们对美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景观美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景观美学知识的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美学原则,创造优美、和谐的景观环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具体案例分析:以我国某城市公园为例,该公园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景观美学原则。
首先,在规划阶段,设计师根据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要素,合理布局公园空间,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结构。
其次,在景观设计阶段,设计师运用色彩、形状、线条等美学手法,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作品。
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和鉴赏方法

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和鉴赏方法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形态,如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森林草原等。
自然景观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美感与享受,因此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和鉴赏方法也越来越感兴趣。
下面将从美学特点和鉴赏方法两方面展开阐述。
一、美学特点1. 自然性:自然景观充满了自然的原始性和纯粹性,没有经过人类的加工和改变,展现出大自然的力量和鬼斧神工。
这种自然性给人以宁静、舒适和放松的感觉。
2. 壮美性:自然景观通常具有壮丽的气势和宏伟的规模。
山脉的巍峨、大海的浩渺、瀑布的奔腾,都给人以壮美之感,使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无穷。
3. 平衡性:自然景观中的各种元素之间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
山水相依,草木繁茂,动植物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
4. 变化性:自然景观的美在于其变化的无穷魅力。
一日之间,山川河流、云彩阳光都会发生变化,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这种变化性增加了自然景观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5. 纯净性:自然景观没有经过人为的破坏和污染,具有纯净的美。
蓝天白云、碧水青山都展现出自然界的原始之美,给人以纯净和清新之感。
二、鉴赏方法1. 细致观察:鉴赏自然景观首先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景观的整体构造和各个细节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景观的独特之处和美的元素。
2. 感受气息:自然景观中常常有特殊的气味,如花草的芬芳、海水的咸味等。
通过感受气息,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景观的美。
3. 倾听声音:自然景观中常常有丰富多样的声音,如鸟鸣、风声、水流声等。
倾听这些声音,可以增加对景观的鉴赏和体验。
4. 触摸感觉:有些自然景观可以亲身体验,如走在柔软的沙滩上、触摸细腻的花瓣等。
通过触摸感觉,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景观的质感和美感。
5. 拍摄记录:使用相机或手机等设备记录下自然景观的瞬间,可以让人们在以后回忆和欣赏。
拍摄过程也是一种对景观的深入观察和体验。
6. 学习专业知识:对于某些特定的自然景观,如山水画、花卉园林等,可以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其中的韵味和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和鉴赏。
结合实例,谈谈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和鉴赏方法。

结合实例,谈谈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和鉴赏方法。
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中形成的具有美学价值的景观。
它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同时也需要特定的鉴赏方法来欣赏和理解。
以下是关于自然景观美学特点和鉴赏方法的10条描述。
1. 多样性: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自然界中存在众多不同的地貌、植被、动物等元素,它们的组合和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景观,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感官体验。
2. 自然性: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还表现为其自然性。
自然景观呈现出的是大自然的原始面貌,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和改造,因此具有纯粹、自然的美感。
3. 和谐统一性:自然景观中的各个元素相互呼应、融合在一起,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
这种和谐的组合使得景观更加美丽,同时也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感受。
4. 独特性:自然景观具有独一无二、独特的美感。
每个地方的自然景观都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物群落,使得其呈现出独特的景色和氛围。
5. 巨大性:自然景观往往体现出宏大、壮观的美学特点。
比如大海、高山等景观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和敬畏感,使人们欣赏时也能体验到自然的力量和壮丽。
6. 色彩鲜明:自然界中的景色往往色彩丰富并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比如绚烂的日落、多彩的春花等都是自然景观美的重要元素。
7. 动态性: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还表现为其动态性。
自然景观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的变化、时间的推移等而发生变化,给人以流转、变幻的美感。
8. 自然元素的运用:在欣赏自然景观时,我们可以关注其中的自然元素的运用。
比如水流的流动、风的起伏等能够给景观增加活力和韵律感。
9. 情感的表达:自然景观能够触发人们的情感和情绪。
在鉴赏时,我们可以体验自然景观给予我们的诸多情感,例如喜悦、平静、敬畏等。
10. 心灵与自然的交流:自然景观不仅是美的呈现,也是人与自然进行心灵交流的媒介。
在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放松心境、细细品味,与自然产生共鸣,感受到自然界的力量和美好。
以上的描述是关于自然景观美学特点和鉴赏方法的一些基本论述。
结合实例谈谈人文景观的美学特色和鉴赏方法

结合实例谈谈人文景观的美学特色和鉴赏方法人文景观是指人类在旅游、探险、考察等活动中所产生的人文景观,如城市、古迹、博物馆、自然景观等。
这些景观不仅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还具有独特的美学特色,能够给游客带来视觉和心理上的享受。
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人文景观的美学特色和鉴赏方法。
人文景观的美学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美学建筑是人文景观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其美学特色主要表现在建筑的结构、形式、材料和风格等方面。
例如,中国古代的宫殿、庙宇和城堡等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结构和装饰风格,如对称、严谨、华丽和富有变化等,这些特点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美学基础。
2. 文化美学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其美学特色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历史、传统、习俗和价值观等方面。
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表现出对人文主义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崇拜和继承,这些特点构成了欧洲文化美学的基础。
3. 环境美学环境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美学特色主要表现在环境的设计、色彩、气氛和景观等方面。
例如,美国的纽约市、法国的巴黎和日本的东京等世界著名城市,具有独特的环境设计和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城市美学的基础。
鉴赏人文景观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了解历史和文化了解人文景观的历史和文化是鉴赏它们的重要前提。
游客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纪录片和参观博物馆等方式,了解这些景观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它们的美学特色。
2. 观察和感受观察和感受是鉴赏人文景观的重要方法。
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景观,亲身体验其中的美学特色。
例如,在罗马竞技场中观看演出,或在纽约市的中央公园中漫步,这些活动都能够让游客更好地欣赏这些景观的美学特色。
3. 比较和评价比较和评价是鉴赏人文景观的重要方法。
游客可以将不同的人文景观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景观进行欣赏。
此外,游客还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对景观进行评价,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自然景观美学特点

自然景观美学特点自然景观美学是研究自然景观的审美特点和美学价值的学科,它探讨了自然景观的形式、结构、色彩、纹理、动态等方面的美感和审美意义。
自然景观美学主张一种以自然为本的审美观念,认为自然景观本身就是美的象征和艺术作品,通过欣赏和感受自然景观的美,可以得到愉悦、安宁和启发。
1.自然性:自然景观美学注重传达自然本身的美感,突出展现自然景观的自然性。
自然景观美学强调人们要尊重自然,让自然景观自然而然地展现出其原本的面貌和特性。
在自然景观美学中,强调自然景观的自然性不仅体现在其景观元素的选择和组合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景观的保护和修复上。
2.和谐性:自然景观美学强调自然景观的和谐性。
它认为自然景观应当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既与人类活动相适应,又与自然规律相协调。
自然景观美学追求的是一种既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不对自然造成破坏的景观形态和环境状态。
3.亲和性:自然景观美学注重人与自然景观之间的亲和关系。
它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和谐的相互关系,人们应当积极主动地与自然互动,去感受和理解自然之美,而不是单纯地对自然进行观赏和欣赏。
自然景观美学要求人们主动与自然亲近,从中汲取灵感和智慧。
4.自然的表现力:自然景观美学追求的是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自然的力量和美感。
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表现性,它能够通过自然的形态、色彩、纹理等来表达自己的内涵和特征。
自然景观美学认为,通过欣赏和感受自然景观的表现力,可以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自然之美。
5.可持续性:自然景观美学倡导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它认为自然景观的美需要长久地存在下去,并能够为人们带来持久的美的享受。
自然景观美学强调人们要在欣赏和保护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自然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自然景观美学是一门关于自然之美的学问,它为我们认识和欣赏自然景观提供了一种具有理论指导性的方法。
通过了解自然景观美学的特点,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景观的美和价值,进一步激发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
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

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是指自然环境中所呈现的美丽与和谐的特点。
它强调自然界的独特之处,体现了自然界的无限魅力和独特之美。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展开,对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进行解释。
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之一是自然的恢弘和壮丽。
自然景观给人以宏大的视觉冲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无穷的能量。
比如高山峻岭、大江大河、浩瀚无垠的海洋,都展现出自然界的恢弘和壮丽之美。
这种美学特点使人们在面对自然景观时感到自己的渺小,从而产生敬畏之情。
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还体现在其自然的韵律和和谐之美上。
自然景观中的山水、植被、动物等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韵律和和谐之美。
比如山水画中常见的“山青、水秀、石奇、洞幽、树老、松奇、云变、雾隐”等元素,都展示了自然景观中韵律和和谐的美感。
这种美学特点使人们在欣赏自然景观时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和谐的世界中。
第三,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还表现在其多样性和变化性上。
自然界是无限多样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其独特的景色和特点。
比如春天的繁花似锦、夏天的碧海蓝天、秋天的金黄丰收、冬天的银装素裹等,都展示了自然界多样性和变化性的美感。
这种美学特点使人们在欣赏自然景观时感到新鲜和惊喜,每一次的呈现都是独一无二的。
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还体现在其生命力和活力上。
自然界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各种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繁衍和竞争。
比如雨后的花朵、森林中的鸟鸣和昆虫的鸣叫,都展示了自然界生命力和活力的美感。
这种美学特点使人们在面对自然景观时感到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和动力。
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体现在其恢弘和壮丽、自然的韵律和和谐之美、多样性和变化性以及生命力和活力上。
这些特点使人们在面对自然景观时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独特之美,从而产生敬畏、欣赏和感悟之情。
通过欣赏自然景观,人们能够放松心情、净化心灵,并从中获得启发和灵感。
自然景观的美学特点是自然界的独特之处,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问题。
兼具理论性和应用型。围绕景观审美的基本问题,把 直观的、感性的、实践的审美经验上升和发展到审美理论的 高度,构成科学的审美理论体系。并运用审美理论指导景观 审美实践,解决景观建设和保护、利用和观赏、管理和发展
中所提出来的带有普遍一般性的审美问题,景观美学较为注
重理论研究。
景观美学的基本原则
金县监狱庭院
金县监狱庭院是一个由水泥和瓷砖构成的广场,为律师和探 访者提供了生动的、低养护的集会场所。这个作品以“生命 悲剧”的特征图示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无尽惋惜。这种“生命 悲剧”的特征图示表现为庭院的整体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
“生命的颓势”。作为对犯罪者生命悲剧的惋惜,作品着重
表现的是生命的脆弱、停滞、死寂、压抑,而不是生命的希 望、力量、跃动等积极特征。这种生命的颓势特征是在意境 特征中感受出来的。
材料的内在特征表达了宇宙的悠远变幻。泰纳喷泉采用了草地、沥青、混凝土路面等新英格兰地区的材料在园的不同点
上相互交错,不断变换着场地的质地和色彩。巨石使人联想到新英格兰的历史以及先驱们在田野间清理散落石头的艰苦。
远古、历史和现代新事物并置,喻示着宇宙的悠远和变幻莫测。 泰纳喷泉具有循环和改变的特征。随着季节变化,它跟随着自然,体验着地球的变化。春夏时节,泰纳喷泉提供了一个 温馨的休憩地;秋冬时节,降雪覆盖了巨石,形成一种神秘的氛围。这个作品用简单纯净的意象变化表达了宇宙的自身 循环和改变。
庭院具有明显的静态特征。整 个广场上都是位置固定的静物, 完全没有任何有生命的物体。
作者用混凝土铸造的雕塑般的
造型物象征了本应生机勃勃的 绿篱、整形修剪的树木、花坛 和喷泉水池。第二,材质和颜 色的内在特征表达了生命的颓
势。广场铺地采用了碎瓷片和
暴露的骨料,各种几何形状的 雕塑体表面也覆以碎瓷片,暗 示了犯罪者的监狱生活的混乱 和脆弱。
景观美学
什么是景观美学
景观美学的特征
景观美学是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景观美学是环境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自然美的保护加工、探讨自然美的成因、特征、 种类、以及开发、利用和装饰自然美的方法和途径等 研究范围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 具有独立性。景观美学在研究观赏客体的审美特征和观 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的同时还涉及两者对立统一所构建的景观 审美意境。 具有综合性。景观美学是从总体层面的角度研究景观的
1、功能性原则
景观设计与景观规划,首先是科学,然后才是艺术和美学。在充分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还必须指出景观美学中功能性 因素的重要性。
2、艺术性原则
景观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艺术性因素。而附着在景观规划之上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往往蕴涵在我们对形式 观念提出的解读之中。
3、生态性原则
当前景观规划中一个焦点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在景观设计中,环保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亲和及绿化等方面。景观设计的 生态性原则还应该体现在节约上。
我们真正在其中静观时,心灵就会摆脱认识的束缚。
像这样,在欣赏景观时,人们往往希望在景观表层形式美的背后,可以感受到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由此产
生的种种情感、思绪和感受就是景观激发出的审美意蕴,人们由此获得的模糊的、朦胧的,所谓的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的精神愉悦就是意蕴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唐纳喷泉
泰纳喷泉位于美国哈佛大学校园内科学中心前面的 一个交叉路口。沃克用石阵 ,雾状的喷泉设在石阵的 中央,喷出的细水珠形成漂浮在石间的雾霭,透着
广场整体没有明亮的颜色,几何体造型物也是深灰色,塑造了一个冷 峻的空间,喻示着监狱生活的冰冷无情。第三,几何状的造型物采用
整形修剪的形式,外形很严肃规整,表达出一种规矩感,暗示生命被
束缚,没有了自由。第四,作者在广场入口处设置了一个“X”形图 示的警告标记,警醒世人“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广场后面建筑 物墙上的一幅陶瓷壁画暗示了开放的空间,简单的拱门代表一扇大门, 暗指出口,表达犯罪者被束缚隔绝的主题。
那么,景观如何设计才能有深度?才能有思想?才能有灵魂?
日本枯山水
其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
等。它的终极目的不在于体现景观的细腻、雅致,也不再于其营造的宁静的意境,而在于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中体现出来的禅宗思想。当
淮南市山南新区规划展示馆
那么关于过于追求形式美,而忽略
意境美和意蕴美会怎么样呢? 我个人觉得它像一件笨拙雕塑品, 太具象没有深意,经不起推敲。 不要过多倾注于作品的形式, 过于执迷于对视觉构图的追求。
总结与感想
景观美学是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利用美学的理论来找到景观的设计方法、设计途径。从美学角度来 看景观设计,建造一个景观,除了功能上的需求,更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享受。 景观美学是人类对于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感受,包括视觉的美,听觉的美,嗅觉的美。温度感觉,触摸感觉、机械感觉、以致味 觉的美。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我国的城市建设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以牺牲我们赖 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原生态的美在新城市规划建设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人工山水;原本自然天 成的山、水、湖、石等生态环境换来的是一马平川的地形或人工堆砌的小山,从而体现出了园林景观、建筑、环境的不和谐性。 景观表达了我们对“生活的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它涵盖了我们对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度思考。因 此,景观设计批评不应该只是个人感性的断语,而应该是有理有据地对具体的景观思想、作品或现象进行充分研究后作出的论证 和阐述。
现彩虹,偶尔也会有闪亮的小水滴。这里的每一个意象包括放置的石头、闪烁的迷雾、反射的灯光、 若隐若现的物体都反映了一个神奇而强有力的空间。
晚上令人难以捉摸的灯光从下面射出来,形成变幻朦胧的色 调,更加营造了神秘原始的氛围。冬季哈佛大学供热系统提 供的蒸汽仅仅从一圈喷嘴中喷出,完全笼罩着石头,看上去
比水雾更加短暂,漂浮在空中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史前的神秘感。这个作品以“宇宙力量”的特征图
示引发人们对宇宙神秘性的探求意识。为了强调宇 宙迷一般的特征,沃克着重表现的是神奇、强有力、 悠远、变幻、循环和改变的西方宇宙观,而不是和 谐、永恒、浑整、合一的东方宇宙意识。这种宇宙 的神秘性是在整体意境的特征图示中感受出来的。
泰纳喷泉具有神奇而强有力的特征。水雾的景观取决于太阳和观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有时水雾中会出
景观美学中的形态美
表层的形式美 中层的意蕴美 深层的意蕴美
表层的形式美表现为“格式塔”,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接反映;中层的意境美是统觉、情感和想象的产物;深层的意蕴美则 是人的心灵、情感、经验、体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的深层意蕴美是美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和好的建筑和景观规划设 计中最难表达和设计的重要部分。意蕴美是景观表现性象征的终极目的,其审美机制是景观整体特征与主体心灵图式的同构契 合。
广场后面建筑物的墙上一幅陶瓷壁画暗示 了开放的空间。地面铺装采用了碎瓷片,
隐喻着混乱、危险和监狱中犯人生命的脆
弱;一个简单的拱门代表园门,暗指出口, 表达解脱的主题。
两个国外现代景观设计均是通过整 体的特征系统表达意蕴美的经典案例, 玛莎·施瓦茨的金县监狱庭院传递的是 一种生命意识,彼得·沃克的泰纳喷泉 则暗示了东西方不同的宇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