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暖通设计
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方法分析

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方法分析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对建筑物的舒适度和能源消耗具有直接的影响。
进行合理的暖通设计对于建筑工程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领域。
一、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环境条件,包括建筑物的类型、规模、使用功能、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等。
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
暖通系统的设计需要与建筑的整体设计相结合,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美观性。
建筑工程暖通设计还需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确定暖通方案在进行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时,首先需要确定暖通方案,即选择合适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环境条件,通过分析和比较不同的暖通方案,选择最为合理和适用的暖通系统。
在确定暖通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能源消耗、投资成本、运行维护以及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系统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2. 进行负荷计算在确定暖通方案之后,需要进行建筑的热负荷计算和冷负荷计算,以确定暖通系统的供暖和制冷负荷。
负荷计算是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暖通系统的选型和设计参数。
通过准确的负荷计算,可以有效地确定供电、供水、送风和排风等系统的参数和设计方案,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效果。
3. 设计系统布局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空间布局,需要对暖通系统的布局进行设计。
系统的布局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空间利用效率和美观性,同时需要确保系统的运行效果和维护方便。
在进行系统布局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管道、设备和附件的选择和安装位置,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选择设备和材料在进行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时,需要根据系统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
试析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计要点

试析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计要点摘要:采暖通风工程的设计作为节能建筑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直接关系到节能建筑的能耗指标与入住舒适度,因此,暖通设计有其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计要点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暖通设计;要点在暖通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将重点放在质量上, 使得建筑工程在使用年限内, 质量和使用性能得到保证。
因此,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计要点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暖通设计1.通风设计首先,在暖通设计中,首要问题就是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具体主要考虑到两点:一是使用场所;二是使用寿命。
目前一些建筑单位在工程施工中,为了节约成本,违反工程施工规范所规定的内容,比如一些单位仍旧采用铝箔玻璃棉材料来进行保温,虽然这种保温材料的保温效果较好,但是由于风管表面温度较高,因此,这为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施工时隔不久,对材料进行绝热处理,从而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因此,建筑企业在施工时,一定要全理选择施工材料,采用一些新型环保型节能材料,既要确保材料的保温性,另外,要尽量避免返工现象的发生。
其次,要合理选择防烟阀、防火阀,而且对于这两种材料的使用不可以出现混用的现象。
在通风空调管穿越防火分区要设置防火阀,并保持开启状态,这样,在烟气的温度高于70度时,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烟气温度,避免溶片熔断,有效地预防烟火蔓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这种设置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需要加强分析和研究。
第三,防毒通道。
在暖通设计时,要注意对防毒通道的处理,确保其换气次数。
设计时,要从设计的整体出发,不可以过大,也不可以过小,要方便于操作和维修处理,满足建筑疏散要求以及换气次数的要求。
2.保温设计(1)立管安装伸缩器共用在现代建筑中,主要采用的是立管系统,尤其是高层住宅,其应用更为普遍,但是在设计时,还需要参考一些相关因素来完成,如系统水力平衡参数、散热设备、管材特性、承压能力、管道热补偿等等,与此同时,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立管的热胀作用,一定要设置伸缩管或者是伸缩器,结合相关和设计要求,进行准确安装,避免管道变形现象的发生。
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设计

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而随之而来的是对室内舒适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
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还能节约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一些常用的设计技术。
一、暖通空调设计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温湿度状况以及人们在其中的工作、生活条件。
良好的暖通空调设计能够带来以下几个重要的好处:1. 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通过合理地设计暖通空调系统,可以保持室内温度处于一个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内,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暖通空调系统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度,还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减少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3. 节约能源:合理的暖通空调设计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4.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采用环保的暖通空调设备和技术,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降低全球气候变暖的风险。
二、暖通空调设计的原则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设计原则:1. 合适的供暖和制冷方式: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合的供暖和制冷方式,如集中供热、地暖、中央空调等。
2. 合理的空气流动方式:通过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口,保证室内空气的循环和流动,避免死角和局部温度过高。
3. 设备的合理布局和选型: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合理地布置暖通设备,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和规格,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 良好的节能措施: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使用节能型的暖通设备,合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采用智能控制系统等,以实现节能的目标。
5. 安全和可靠性: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建筑行业中的建筑工程暖通

建筑行业中的建筑工程暖通建筑工程暖通是指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涉及到供热、供冷、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建筑行业中,暖通系统在保证建筑物内部舒适度的同时,也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
本文将从暖通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暖通系统的基本原理1. 供热系统供热系统是暖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多种供热设备(如锅炉、热水器等)将能量传递给建筑物内部空间,提供舒适的室温。
这一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将热源能量转化为热空气或热水,再通过管道、散热器等方式将热量传递到不同的房间。
2. 供冷系统供冷系统是建筑物中的暖通系统之一,通过制冷设备(如冷冻机、冷水机组等)将建筑物内部的热能转移至外界,降低室内温度。
常见的供冷系统有分体空调、中央空调等,其设计原理是通过调节冷却介质的温度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3.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主要是通过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方式,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并排出污浊空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通风系统的设计原理是通过正压、负压或排风等方式,实现空气对流和气体交换,提升室内空气质量。
4.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建筑工程暖通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空气质量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空调系统通常包括供冷、供热、通风三个基本功能,通过合理配置控制方式和设备,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的精确控制。
二、建筑行业中的应用1. 住宅建筑在住宅建筑中,暖通系统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居民的舒适度以及提供健康的室内环境。
合理设计的供热、供冷、通风和空调系统可以让住宅建筑实现节能减排、保持室内温湿度的稳定,并有效地消除室内外温差。
2.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中暖通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用户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或办公场所。
在商场、超市、写字楼等建筑中,暖通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商业需求来设计,以满足用户对空调舒适度的要求,并确保建筑物的能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 工业建筑工业建筑中的暖通系统常常涉及到大量的工艺和设备,需要保证室内温度稳定、产线操作的环境温湿度等因素。
建筑行业中的建筑暖通设计

建筑行业中的建筑暖通设计建筑暖通设计是指在建筑物中,为了使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流动及质量等能够达到舒适和健康的要求,所进行的供热、供冷、通风、空气净化等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工作。
在建筑行业中,建筑暖通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行业中的建筑暖通设计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术和趋势。
一、建筑暖通设计的重要性在建筑行业中,建筑暖通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建筑暖通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度。
一个合格的建筑暖通设计能够确保室内温度适宜、湿度合理,使室内居住者在不同季节都能够享受到舒适的环境。
其次,建筑暖通设计对于建筑物的节能也至关重要。
合理的供热、供冷系统设计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同时,通过采用高效的暖通设备和控制系统,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外,建筑暖通设计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保证也是必不可少的。
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能够保障室内空气的新鲜度,排除有害气体、异味等污染物,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二、建筑暖通设计的技术要点在进行建筑暖通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1. 整体设计考虑:建筑暖通设计需要与建筑的整体设计相协调。
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采光情况、外部结构等因素,确保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2. 设备选择与布置: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暖通设备,如供暖锅炉、空调设备等,并合理布置它们的位置,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行和维护。
3. 节能措施的采用: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采用节能措施,如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泵技术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并通过设备的优化选择和系统的合理组合,降低能源消耗。
4. 空气净化与通风:要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可以采用空气净化设备、排风系统等,及时去除室内的有害物质、异味和过量湿气,保持空气流通。
5. 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实现对供热、供冷和通风等暖通设备的精确控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舒适度。
三、建筑暖通设计的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暖通设计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方法分析

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方法分析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建筑内部的采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等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暖通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方法分析的角度,探讨建筑工程暖通设计的一些常用方法与技术。
一、需求分析在进行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设计师通过对建筑的使用性质、使用要求和环境要求的分析,明确建筑使用者对于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从而确定暖通系统的设计方案。
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的功能定位、人员密度、使用时间和室内空气质量要求等。
只有充分了解建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要求,才能为暖通系统的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热工设计热工设计是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暖通系统的供暖负荷和制冷负荷。
在进行热工设计时,首先需要确定建筑的传热特性,包括建筑的导热系数、传热面积和传热系数等参数。
需要对建筑的室内外温度、热源的供暖温度和风量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
根据建筑的供暖负荷和制冷负荷,确定暖通系统的热源和制冷设备的规格与数量。
通过热工设计,可以实现暖通系统的节能运行,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三、通风设计四、空调设计五、给排水设计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暖通设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为了确保建筑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和环境要求,确定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布置和规格。
需要对建筑的用水量和排水量、管道坡度和管道材质等参数进行计算和分析。
根据给排水系统的要求,确定给排水设备的类型和规格。
通过给排水设计,可以有效地防止建筑内部的漏水和堵塞,保障建筑的使用安全和卫生。
建筑工程暖通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计算和分析。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才能够实现暖通系统的节能运行和建筑室内环境的良好控制。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计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11期99浅析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计席向阳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摘要:采暖在建筑能源的消耗中占据了重要的部分,过去的房屋采用的取暖方式以烧煤,烧柴为主,不但污染了环境,而且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国在建筑房屋工程中每平米采暖能耗指标比其他的国家高出近3倍。
采暖通风工程是一项重要工作,它的设计情况对能源的消耗起到重大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房屋的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暖通设计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空气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改善房屋建筑居住条件,提高房屋居住的舒适度,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是房屋建筑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此结合实践经验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暖通设计进行探究,通过对暖通设计含义的理解,对暖通设计在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提出相应改善措施,希望可以对房屋建筑工程中暖通设计实践工作提供些理论帮助。
关键词:房屋建筑;暖通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11-0099-01采暖在建筑能源消耗中占据了重要部分,其一般情况下的能耗要占到整个建筑能耗的50% 以上。
这种能源消耗量与世界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以及地理气候因素相近的国家对照,中国在建筑过程中每平方米的采暖能耗要比其他国家高出3 倍左右。
尽管能耗大,但在使用后却满足不了用户的需要。
因此,采暖通风工程的设计在房屋建筑中是一项重要工作,采暖通风工程的设计情况将对节能建筑的能耗指标与入住舒适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 关于暖通的概述 1.1 暖通的含义所谓暖通,就是指供热、供燃气、通风以及空调工程,主要包括:采暖、通风以及空调调节等三个方面。
其中采暖,是指按需要给建筑物供给热能,保证室内的温度按照人们的要求持续高于外界环境的温度;通风是指利用室外空气来置换建筑物内的空气;空气调节是指利用空调对房间或者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以及空度流动的速度进行调节,并提供足量新鲜空气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计[论文]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00f126e2bd960590c677fd.png)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暖通设计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必要条件。
就目前房屋暖通采用的主要方式,在建筑中暖通设计的情况及系统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便使房屋建设更加合理、安全。
关键词暖通设计建筑工程环保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1房屋建设中采暖的主要方式1.1空调采暖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家庭都有冷热家庭用空调。
家用冷暖空调分为两种:一种是电热型,即将冷空气吸入,通过电热器加热后吹入室内,因天冷的原因,电热型空调加热时耗电量过大;另一种是热泵型在空调器的制冷系统中安装上四通换向阀门和单向阀门等设备,与冷风空调器的原理基本相似。
1.2热水器采暖热水器采暖同样有两种,一种是天然气热水器,通过燃烧天然气将水加热,然后送入屋内采暖,此种热水器会消耗大量天然气,所以很少有用户用到;另一种是电热热水器,是利用电热器将水加热后送入屋内采暖,耗电量很大,所以用户一般只在需要用热水时才会使用。
1.3电暖气采暖电暖气采暖一般只适用于屋内局部采暖,通常使用有石英电热管、电暖风机和辐射采暖板等采暖设施,由于电暖气采暖范围不够大,耗电量很大,不宜长时间使用。
1.4热水暖气采暖北方房屋内必备的一种采暖设施,由暖气和管道组成,利用煤燃烧是放出的热量将水烧热,然后送入屋内采暖。
2暖通设计出现的常见问题2.1屋内设计空气参数不完善很多设计暖通设施的设计者往往忽略的一个问题,即开窗通风时的冷空气流动数值,消耗热量数值等,每一个屋内对采暖的要求也不一样。
2.2卫生间与厨房的供暖设施不完善很多房间内的卫生间、厨房等地方采用的是钢制暖气,而且暖气的大小也不符合要求,钢制暖气不好之处在于卫生间、厨房的湿度比较大,而钢制暖气的抗腐蚀性比较差,所以很多的房屋内卫生间、厨房的暖气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
应采用铝制暖气或是铸铁暖气,保证了设备不会出现锈蚀,供暖得到保障。
2.3膨胀水箱与冷热水系统相连接处不完善现实房屋中的许多冷热水系统通过阀门连接到膨胀水箱,这大大影响了房屋设计规范,规范中要求不应该在膨胀水箱与冷热水系统交界处设置阀门,很容易在使用操作中出现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暖通设计
摘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使得环保理念深入人心,我国的房地产
行业正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积极运用节能型材料。
本文重点研究了房屋建筑节能工程中的采暖通风设计的原则与方式,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及提出了相关策略,并分析了当前暖通专业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节能
采暖在建筑能源消耗中占据了重要部分,其一般情况下的能耗要占到整个建筑能耗的50%以上。
这种能源消耗量与世界技术先进的国家相比,以及地理气候因素相近的国家对照,中
国在建筑过程中每平方米的采暖能耗要比其它国家高出3倍左右。
尽管能耗大,但在使用后
却满足不了用户的需要。
因此,采暖通风工程的设计在房屋建筑中是一项重要工作,采暖通
风工程的设计情况将对节能建筑的能耗指标与入住舒适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房屋建筑中采暖通风设计的基本原则
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人们对于节能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对于现代节能建
筑的认识,人们不仅仅是注重冬季建筑的保暖,还要注重夏季室内良好的通风情况,这样才
能够使得夏季的室内温度更加清凉,同时还能对降低建筑的隔热效果发挥作用,减少室外温
度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从这些情况来看,在进行节能建筑暖通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按照一
定的原则进行设计。
根据地热采暖的相关特点来看,其特点具体包括了:节省居室面积和能源、环境舒适、
运费低、隔音效果好等,这些使得地热采暖现在正逐渐变为节能建筑的第一供热方式。
设计
节能建筑暖通工程时,应该根据《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相关规定并按照工程的具
体情况开展设计工作。
对于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进行技术参数分析后进行复核实际的设计与
施工。
节能建筑暖通工程相关设计参数包括了:第一,热媒:低于65℃,低温为30℃~40℃。
第二,供回水温差:10℃~17℃,地暖系统工作压力小于0.8Mpa。
设计过程中对于基本耗热量的计算需要参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的具体
规定进行,以及按照辐射采暖特点做进一步修改,最后计算出地热房间的单位耗热指标。
采
暖地面构造厚度要控制在80毫米以上,管间距最好在150~300毫米之间,热管距外墙内表面为70~100毫米。
待这些参数准备到位后,应该然布置供热房间管道。
每户设置一组分水器,根据房间多少安排支环路个数。
例如:卫生间餐厅厨房应该设为一环,对于面积较大的房间面,应该可分多环。
一般回
字形或S字形可作为敷设管的形式,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及实际证明来看,回形比S形
敷设效果更好,这是由于回形冷热水相间,采暖效果均匀良好,能够让施工更加方便。
S形
由于弯曲半径小,对于配管间距大、面积大的房间比较适用。
要想把总水阻力控制在800~1500mmH2O,每环长应在60~100米,最大限度不能超过120米,每环长度相等最佳。
做好上述工作以后还要注意,如果设计过程中采暖面积大于40m时,需要适当地设置伸缩缝,如果面短边长度小于6米,应该每隔7米设一道伸缩缝,宽度为5~8毫米,并且将弹性膨胀
膏放在缝中。
管道有时需要设置套,例如:穿越过梁、门口,这样能够让采暖效果和楼体地
面有所保障,避免因热胀冷缩而出现裂缝。
二、房屋建筑中采暖通风设计的具体应用
(一)电热供暖
电热供暖的实施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这主要是参考各个地方的经济、文化、
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选择,具体方法可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1)按照不同的场所需要,例如:局部供暖、特殊供暖、环保需要等各类场所。
(2)对于距离集中热源较远的建
筑物,应该进行电热供暖来进行取暖。
(3)采用热泵系统,这主要是为了使热能利用率得
到提高。
(4)通过相关的建筑技术来实现供暖,如:低谷电、蓄热技术,在保证技术经济
合理的情况下,电热供暖需要具备相应的可控性及安全性。
(二)热水地板辐射供暖
在进行地板辐射供暖的设计过程中,除了对设计进行详细地理论计算外,其他的相关因
素也要考虑在内,例如:施工安装、材料选择、运行状况、热舒适度、运行费用等各个方面
的因素。
随着房地产建筑业的发展,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被人们
所喜爱,并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运行。
由于地板辐射供暖具有多项优点,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带来了改善,因地让广
大用户对此十分欢迎,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
地板辐射供暖优点体现在:第一,调节性良好,对于民用住宅建筑的用户来说,只要参照个人的生活需求进行调节控制,就可实行分户计量;第二,蓄热能力大,能够让室内温度处于稳定状态。
尽管具备诸多优点,但是地板辐射供暖
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工程设计、理论计算等方面,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对于相
关的设计规程和施工验收工作进一步规范;此外,对于地板辐射供暖应该配有地面装修方案,这样才能使地板供暖系统施工安装质量得到保障,使得系统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安全运行。
(三)燃气供暖
在提到节能这一观念时,使用环保节能的新型燃料是必须要倡导的,天然气作为当今社
会的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废弃物排放少、污染小的特点,对于减少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的总
量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使用燃气供暖这一方式对于燃料输送、减少损失、各户调控等各方
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但对于一些不好的情况,我们不可排除,这些隐患将影响到以后的使用
情况,在使用燃气供暖应时应该将以下方面考虑到:(1)要与城市规模发展控制的总体标
准相适应,按照长远发展的计划和目标进行,进行燃气供暖时可以适当利用燃气空调,其作
用在于解决了天然气供应稳定以及冬夏季谷峰情况,对于夏季城市供电高峰的缓解作用明显,在气电峰谷互补的同时保证燃气供给平衡。
(2)将不同地区的燃气供应条件和价格情况考
虑在内。
(3)对于面积较大的区域应避免以下方式:一户一炉、烟气直排,这样可以降低
烟气排放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
(4)在使用过程中要考虑安全性、卫生性、监测手段。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环保节能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暖通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提高设计人员对节
能的意识理解是很有必要的,设计人员应该将重点放在质量上,使得建筑工程在使用年限内,质量和使用性能得到保证。
并且,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预计采暖通风工程的设计将向两个
方面不断的发展和更新。
1、设计观念的转变在今后将逐渐转向综合化、规范化等方面。
对于我国的发展而言,对于建筑节能方面的考虑是把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降低热负荷作为主要目标,确保供
暖热源和系统的能源效率能够达到标准。
此外,还要把我们所设计的成果会给国家能源资源
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各种影响考虑在内。
2、将静态观念转向动态观念。
对于建筑使用而言,其主要过程是由内至外的动态变化,单单靠稳态设计工况是无法满足使用需要的。
我们可以采用高科技的先进方法,如:建筑动
态负荷分析方法和计算流体动力力学方法等,便于方案、计算的顺利进行,这样设计出来的
结果将会更加符合建筑需要。
参考文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
[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
[3]魏威.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M].建筑工程出版社,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