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大校长演讲

合集下载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注释+翻译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注释+翻译

五年前,严几道⑴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⑵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⑶,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⑷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⑴严几道:即严复(1853—1921),几道是他的字,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后的第一任校长。

⑵预科:当时北大设文、法理、工科和预科。

预科相当于北大的附属高中,学制为三年(后改两年),毕业后可免试升入本科。

⑶况时阅数载:况且时间经过几年。

阅;经过⑷长(cháng)足:形容进展迅速。

一曰抱定宗旨⑸。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⑹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⑺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⑻。

⑸抱定宗旨: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⑹肄业:在这里是就学的意思。

肄;学习。

⑺指摘:指出错误,加以批评。

以求学于此者:因为。

⑻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以;把。

干禄;求取功名利禄,禄;古代官吏的俸给。

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⑽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损)?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我刚刚在教育部工作。

在开学那天曾为北大做了一点事情。

各位都是从预科读下来的,所以想必你们也听说过我。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何况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各位也一定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今天就要执掌北大,所以有三件事要通知各位:一是抱定宗旨。

各位来北大求学,肯定有一定的宗旨。

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讲话

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讲话

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讲话进入专题:北大●王恩哥戮力同心共思共进推动事业发展———在全校教师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情很不平静。

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我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在此,我要向各级领导,全校师生员工和学校老领导、老前辈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一定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中央和全校师生员工的信任和重托!刚才,周其凤校长做了充满深情的讲话,我们能切实感受到他对北大发自内心的热爱。

过去几年里,周校长以非凡的思想见识,出色的领导才能,忘我的奉献精神,为北大的建设和发展夙夜在公,呕心沥血。

学校近年来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离不开他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

周校长也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领导和师长。

过去几年在协助校长工作期间,我一直深受他的关心、指导和帮助。

今天,我要向周校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感谢!此时此刻,我也特别感谢北大历任领导班子为学校发展付出的巨大努力。

北大之所以享有今日的声望和地位,离不开一代代北大人为了这座永远的校园付出的智慧、学识、思想和挚爱。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前辈们的学养、德行与精神,将激励我们在今日的起点上接力前行,把北大的事业一代一代更好地传承下去。

就我个人而言,与北大有两段不解之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考入物理系读研究生。

我非常珍惜那青春生命中忙并快乐着的日日夜夜,每天在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来回奔波。

导师章立源先生严谨求实的学术作风,使我养成了心无旁骛做学问的习惯,一直伴随至今。

20多年后,我再次来到北大物理学院。

我之所以更喜欢称之为“来到”而不是“回到”,是因为我把它看做一个全新的开始。

当时我心中一个最大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北大物理百年再现辉煌。

从那时到现在,又过了四年,自己仿佛在燕园又上了一次大学,一次重温校史、领悟魅力的大学,一次教学相长、亦师亦友的大学,一次再读北大,再次理解和践行北大精神、文化和使命的大学。

而今天,开启了我和北大的第三段缘分。

觉醒年代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

觉醒年代蔡元培北大就职演讲稿

各位教职员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我作为北京大学的校长,首次向大家发表演讲。

我觉得非常荣幸和激动,能够站在这个讲坛上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看法和想法。

首先,我要感谢这个伟大的国家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有能力领导北京大学,为培养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要感谢北京大学的全体师生,是你们的支持和信任,让我有勇气承担起这个重任。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大学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还需要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挑战自我。

正如我们的校训所说:“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我们应当始终追求真理和卓越,不断超越自我,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觉醒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我希望我们的学子能够成为这个时代的先锋,敢于触碰极限,敢于创新。

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荣光中,更不能被现实的困难所击倒。

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理想,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我希望大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和实践中。

北京大学拥有着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学术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们要培养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不断思考和探索,勇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我们的教职员工而言,我希望大家能够以身作则,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养环境。

作为教师,我们承载着培育人才的神圣使命,我们应当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正确的道路,成为有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人才。

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和职业要求。

最后,我要呼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做出贡献。

北京大学作为一所高等学府,我们有责任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做出贡献。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精选12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精选12篇)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精选12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篇1【从容说课】这是学生本单元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

全文用简洁凝练的浅易文言文写成,很适合学生品味与揣摩。

本文写于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之时,那时的北大,虽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腐朽守旧,了无生气。

作者作为一个锐意改革的新任校长,在演讲时开门见山,直指北大多年的弊端,目的明确,脉络清楚,一气呵成。

因此,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由是: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演讲辞,又是由文言文写成,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

文中的一些观点至今能启发智慧,鼓舞人心,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悟其精髓。

本文具有演讲辞文体特点,学习时又涉及到很多背景知识,采用合作探究式较为适宜。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想:讲解演讲辞文体知识;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本文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初步理解蔡元培其人和他的办学方针。

第二课时教学设想: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注解,疏通字句,读懂文章大意。

2.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3.结合本文的结构,了解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结合注解,疏通字句,抓住主旨,分清层次,明确作者观点。

2.探究与活动,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追求健康积极的学生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

【教学难点】分析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联系现实,体会本文的思想文化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师:提起北京大学这所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仰慕与向往。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很荣幸我能够在这里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代表我们全体师生向各位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作为一所具有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学府,北京大学可以说是中国教育界的领导者。

近几年,北京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与世界高水平大学一起,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更高的标准和追求,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大学。

在此,我要特别提到,进入新时代,北京大学要把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立足国际前沿,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要坚持全面创新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我们要坚持以绩效导向,大力开展深入的学科结构调整和课程建设,推进学科升级、技术突破、产学研结合、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

此外,我们要积极推进学校文化、学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发展管理机制,加强校园环保,推进社会各界参
与北京大学建设,加强和优化对外开放,加快推动创新发展,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大学。

我相信,在各位看家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北京大学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将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把北京大学建设成为一流的大学。

最后,我再次衷心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会以崇高的信念和勤勉的工作,共同推动北京大学的发展,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一)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一)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件(一)尊敬的各位师生:非常荣幸能够在今天站在这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我深知这个职位的责任重大,但我也充满信心,相信在广大师生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我想在这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大家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感谢北京大学和所有教师同仁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学生和校友们的鼓励和支持,在你们的帮助下,我才能够成为北京大学的校长。

作为一所全球知名的高等院校,北京大学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为新一任校长,我将以传承和发展这一优良传统为己任,为保持学校的优势和提高学校的实力而努力奋斗。

那么,我认为作为一个高校的校长,应该关注什么问题呢?在我的职务履行中,我将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学校的学术建设。

北京大学是一所鼎鼎大名的高等院校,不仅是我国的骄傲,也是世界学术界的一面旗帜。

作为一所高校,学术建设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内容。

我将加强学校的科研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同时,我还将加强对学术规范的培养和引导,推进学术风气的净化和整顿,为学校的提升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为一所高等院校,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术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为每一位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个性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第三,深化校地合作。

北京大学是依托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高校,我们必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吸收社会资源,汇聚社会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回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

以上是我做为新一任北京大学校长会关注的方向和重点,当然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逐一解决。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必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更加出色的成绩。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全文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全文

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全文尊敬的北大师生们:大家好!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激动,能够在今天这个令人意味深长的时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一职。

在我童年时代,我的父母告诉我,北京大学是我人生的必经之路。

这个著名的学府,不仅是我成长过程中的梦想之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人才的摇篮。

此时,我决心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为这个学校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奉献自己的一生。

北大是中国办学历史的一张明信片,是八十多年中国发展的缩影。

自1902年成立以来,北大一直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和推动学术进步的重任。

这是一个既辉煌又不断向前的历史。

在任何时代,北大都不会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发展、优化、提高。

我可以自豪地说,北大已经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取得了一系列令人兴奋的成就。

这个学校在全国乃至世界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北大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名领域之一。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北大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中面对很多挑战。

我们必须反思自身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不断优化教育和管理模式,创造更具活力,更成体系的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在法治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峻的当下,北大必须加强危机敏感和领导力以保障民主、公正和学术自由。

此外,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高校全球化的挑战与机遇并存。

面对十分紧张的国际局势,北大必须在同千百所其他大学竞争中,寻找自己在知识与创新上的突破口,以更多元的合作关系加强对外交流。

我的目标是为北大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力求打造一所更具人文和人类关注的学校,这个学校必须具有多元性和全球化的视野,以更多元化的课程和教学、更严格的标准和品质为特点。

我们将努力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开放的学术环境,并尊重全体师生各自的意见和权利。

我希望在改变核心体制、完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全球性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不断提高北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水平,形成具有我们时代特点的北大精神,以更好的教育和创新实践为中华民族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阅读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阅读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原文阅读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求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仕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学 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蔡元培先生(1868—1940),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学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也是近代、现代历史上探索救国之路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先驱之一。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蔡元培先生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先生51岁时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气象一新,声名赫赫。

本文是先生的就任演说。

在这篇著名的演讲里,蔡先生对在校大学生乃至所有青年学子提出了殷切希望,勉励他们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尊师爱友,以民族兴亡为己任,把自己塑造成栋梁之才。

这三点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当时却有着振聋发聩、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

正是因为有了蔡元培,有了这样的办学方针和求学准则、做人标准,北大才从多年陈腐封建的泥潭中拔了出来,走上正轨,逐步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为成就后来的百年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蔡元培先生在演说中表现出来的人品和他对青年学子的教导,对我们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学习这篇文章,重在两点:(1)从探究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入手,理解文章深刻丰富的内涵。

(2)从探究蔡元培的人格入手,读文又读人。

透过演讲词的语言,深入体会蔡先生的人格魅力,从中受到感动,受到启发,以求真读书,读真书。

课文解读五年前,严几道①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

诸君多自预科②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①严几道:即严复,1853—1940年,几道是他的字,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后的第一任校长。

②预科:当时北大设文、法、理、工科和预科。

预科相当于北大的附属高中,学制先为三年,后改两年,毕业后可免试升入本科。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①,况时阅数载②,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③,请更④以三事为诸君告:(①士别三日,刮目相见:见,原为“待”,又写作“看”,语出《三国志》。

吴国将领吕蒙,很有军事才能,但文化水平低,后来在孙权的启发下,刻苦学习。

有一次,鲁肃和他交谈,发现大有长进,于是赞叹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听了也幽默地回答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后来,人们便用吕蒙此语来表示别人已大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人。

②时阅数载:时间经历了几年。

阅,经过、经历。

载,zǎi,年。

③长斯校:任本校校长。

长,zhǎnɡ,校长,这里用如动词。

斯,这。

④更:再。

)这是演讲的开场白,先简单回顾自己五年来与北大的渊源,肯定大家的进步,借以拉近和听众的距离,便于开展师生间的对话,然后立即径奔演讲主题,以校长的身份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出“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语言简明扼要,没有过多斯文客套。

演讲这样开头,显示了演讲者的魄力,能迅速凝聚听众注意。

一曰抱定宗旨。

[段首开宗明义,点明中心。

蔡元培把“抱定宗旨”作为首要期望提出,反映了蔡元培当北大校长之始,最先思考的问题就是北大的办学方向,即北大应该改革和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大学,北大的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学生。

这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也是他对莘莘学子的最重要期望。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蔡元培认为要明确大学宗旨、办学方向,就必须先明确大学的性质,端正人们入大学的目的;而要端正人们入大学的目的,也就必须先端正人们对大学的观念。

蔡元培在这里运用连锁推理的方法,说明认知大学性质的重要。

这反映了蔡元培的又一个重要思想,即观念决定一切,人们的思想决定了人们的行动。

因此,他下车伊始,便从端正观念入手。

]今人肄业①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①肄业:在这里是就学的意思。

肄,yì。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大学的性质是什么?蔡元培将大学和专门学校对比分析,专门学校是“学成任事”,学了以后出去做官发财,大学则不是这样,“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是最高的文化科学研究中心,入大学的目的是为了研究高深学问。

这是蔡元培对大学教育的新认识,是他对旧北大深刻反思的结果。

蔡元培认为旧北大之旧,就“旧”在办学宗旨、办学观念“太腐败”,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全不以学问为念。

蔡元培对大学的这个认识是他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思想的具体体现。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①,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②之终南捷径③也。

(①腐败:这里是指思想陈旧过时。

②干禄:求取功名利禄。

干,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

禄,古代官吏的俸给。

③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语出《资治通鉴》,唐睿宗李旦召见天台山道人司马承祯请教阴阳之术,想留他在身边,随时讨论请教,但司马承祯执意要回天台山。

尚书左丞卢藏曾经隐居在终南山,武则天时候应召做官,于是,他指着终南山对司马承祯说:“这山里有许多好地方,先生何必再回天台山呢?”司马承祯平静地说:“在我看来,这终南山不过是入世做官的捷径罢了。

”卢藏听了不觉脸上发烧。

终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武功,东至陕西蓝田。

)[旧北大由于办学思想腐败,观念陈旧落后,带来种种弊端。

这里列举的是弊端之一:“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

这是从入学时专业的选择看其弊端。

读这段文字,要体会作者的说话艺术,列举腐败表现时,不正面直指,而是借外人之口间接批评,使自己与学生始终站在同一立场,保持平等对话,没有任何训斥的口吻,这样就易为大家接受。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这是弊端之二:“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这是从入校后对教员的态度看其弊端。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这是弊端之三:学生毕业后只想做官,不想做学问,“专任教授者甚少”。

这是从毕业后的就业看其弊端。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①。

(①姑不具论:姑且不作详细讨论。

具,全面、详细。

)然弭谤莫如自修①,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①弭谤莫如自修:与其禁止他人讥议,不如加强自身修养。

弭谤,禁止谤言。

弭,mǐ,禁止,平息。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这几句话是对上文的归结,既起到前后照应的作用,又能启发学生自我反省,语重心长。

以上用事实有力地证明旧北大办学宗旨腐败,以升官发财为入学目的造成许多弊病,从反面说明大学的性质不应该是“学成任事”,即做官发财。

]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作者前已明确,专门学校“学成任事”,而大学则“研究高深学问”,这里用一个反问句进一步强调如果进大学也如专门学校一样是为了“学成任事”,那末大学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作者水到渠成正式提出自己的观点。

先从正面讲,后从反面讲,论述全面具体。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①求学,则其造诣②,容有底止③。

(①孜孜:zīzī,勤谨,不懈怠。

②造诣:学业、专门技术等达到的水平、境地。

这里是指学业。

③容有底止,或许能有好的结果。

容,或许、大概、也许。

底止,休止的地方、结局。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有了正大宗旨,爱惜光阴,孜孜求学,那么学问造诣,“容有底止”。

从正面说明正大宗旨的好处。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①,趋向自异。

(①乖:ɡuāi,谬误,反常。

)平时则放荡冶游①,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②,毫不过问,敷衍③三四年,潦草塞责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①冶游:同“游冶”。

四处游玩。

②束之高阁:原指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架子上面。

后喻人或器物,弃置不用。

语出《晋书·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束,捆扎起来。

高阁,放东西的高架子。

③敷衍:fūyǎn,表面应付,这儿指学习不认真。

④塞责:sèzé,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如果宗旨不正,志在做官发财,则会放荡游冶,光阴虚度,敷衍塞责,学问毫无,这是自毁前程。

从反面说明宗旨不正的危害。

“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这个反问句强调上述行为与“求学”的本意完全相反,本意是来求学,但来了却全不学,可见这是误己之道,并非出自本意,从逻辑上揭露旧宗旨的荒谬。

以上从个人的角度,论述宗旨不正对自己的危害,下面换一个角度,用一“且”字引出下一层,论述宗旨不正对别人对国家的危害。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①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①当轴:旧指当政大臣,比喻居于政要地位。

语出《宋史·苏轼传》:“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恨。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①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①贻误:错误引领,使入歧途。

贻,yí,遗留、留下。

)是误人也。

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那么,将来“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深刻论述了其“误人”“误国”的道理。

误己,非本心所愿,前有论述。

为什么说误人误国,也非本心所愿呢?作者说,我们大家因为清廷官吏腐败误国,所以革它的命;我们也因为现在当权者腐败误国,所以多有不满,如此说来,我们怎么愿意自己重蹈覆辙,也腐败误国呢?蔡元培就这样不断地启发学生的良知,启发他们内心的正义感、使命感,引导他们自省自查自觉,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苦口婆心,耳提面命,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古人说,文如其人。

这篇文章也生动地反映了蔡元培的人格。

据蔡元培好友任鸿隽称,蔡先生“对人接物,似乎有两个原则,一个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决不愿意以自己的语言和行动使人感到一点不快或不便。

一个是承认他人的理性,以为天下事无不可以和平自由的方法互相了解或处理”。

蔡元培的演说,正是这段话的最好注释。

]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最后回应段首,可以说是空谷足音,如雷贯耳。

]本段文字作者论述办学宗旨。

作者说,求学必有宗旨,而欲知宗旨必知大学性质,由此引出他对大学的全新观念: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刺中了旧北大的要害。

当时可以说振聋发聩。

接着作者列举旧宗旨的种种表现,分析它误己误人误国的危害,谆谆劝勉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珍惜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