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案

合集下载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4课《新疆之春》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4课《新疆之春》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4课《新疆之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疆之春》这首歌曲的背景、产生时代背景和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2.学会通过歌曲表达对美好和多元文化的理解;3.通过合唱训练,提升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歌曲背景,提高合唱能力;•难点:让学生通过合唱练习,从音乐中感受到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

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新疆之春》歌曲欣赏;2.对歌曲背景进行讲解;3.合唱练习。

教学方法1.听歌法;2.讲解法;3.合唱练习。

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第一课时1.课堂导入(5分钟)让学生描述他们对五个字:“多元文化,新疆”这个词组的理解。

2.稿之前(15分钟)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

通过影像手段了解一下新疆的文化和风俗。

3.欣赏(15分钟)让学生听一遍《新疆之春》,进行整体欣赏。

4.分析(20分钟)对歌曲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曲式和旋律。

第二课时1.合唱初试(25分钟)通过老师带领,让学生尝试唱前半段。

2.问题讨论(10分钟)了解学生个人乐感上的疑惑和困惑。

第三课时1.合唱强化练习(3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全曲合唱练习。

2.形式创刊(20分钟)让学生进行表演创作,可以采用配乐诗歌、配视频等手段,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想象。

第四课时1.歌曲巩固(25分钟)让学生再次进行全曲合唱练习。

2.总结回顾(15分钟)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学生创作的形式,总结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教学手段与工具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组织合唱。

教学工具:投影仪、音响、相关影像资料、学生书包里的音乐课辅导书。

教学评估1.开展中,及时进行反馈,鼓励学生在就近自主创作时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实际情况,确保他们有信心继续下去;2.结束后,通过小测验,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总结学生对歌曲所了解的内容。

教学心得与体会音乐,是人类的一项大和平,是世界各个民族共同的交流情感的桥梁。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不但学生形式工作,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音乐素养、合作能力。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本册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音符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唱、分组唱、独唱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欣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音乐素养,提高生活质量。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唱歌本册共安排了10首歌曲,分别是:1.《月亮月光》2.《小鸟小鸟》3.《赛马》4.《让我们荡起双桨》5.《小星星》6.《两只老虎》7.《欢乐颂》8.《茉莉花》9.《龙的传人》10.《歌唱祖国》2. 音乐知识与技能1. 音高:认识音阶,掌握基本的音高概念。

2. 节奏:学习各种节奏图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3. 音符:学习音符的时值,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3. 音乐欣赏与活动1. 欣赏国内外经典儿童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开展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3. 组织音乐会,展示学生音乐才能,增进班级凝聚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歌曲的演唱与音乐知识的掌握。

2. 音乐欣赏与活动的参与。

难点1. 音高、节奏的准确表现。

2. 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集体教学:通过集体唱、分组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音乐游戏: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

4. 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5.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创作,培养音乐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演唱技巧、合作精神等。

2. 歌曲演唱:歌曲熟练度、音准、节奏等。

3. 音乐知识与技能:音高、节奏、音符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4. 音乐欣赏与活动: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力、创造力等。

六、教学计划(此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册音乐教学的周计划或单元计划)七、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新疆之春》教案湘教版

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新疆之春》教案湘教版

《新疆之春》【教学设计理念】音乐是一种民族的文化。

本课选定我国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彩的乡音”中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对相关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本课围绕新课标的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节奏游戏中切入,逐步把游戏、欣赏、歌唱、舞蹈、创造融为一体;让学生共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去体现音乐的审美价值、创造价值和社会交往的价值,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一、通过节奏游戏,培养学生的视听能力和反应能力,也让学生在童谣中学习新的节奏型,并能运用到歌曲的学唱当中。

二、通过欣赏与歌曲,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三、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使学生懂得青春易逝的道理,启发学生珍惜光阴,立志成材。

【教学分析】《青春舞曲》是花城版第十册《多彩的乡音》中的一首新疆民歌,它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并且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一首非常富于教育意义的民族歌曲。

该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她们有一定的音乐知识、音乐表现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但对于一些律动的练习却不大敢表现了。

由于这一届的学生从一年级到现在几乎都是我任教的,四年级以前在律动方面的教学都能做到得心应手,虽然现在孩子自认为长大了不敢表现了、不大爱动了,但我还是想大胆地尝试。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以音乐文化为主干进行欣赏和歌曲新授,通过唱、舞、奏、创等音乐实践,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在情感共鸣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感受新疆歌舞的民族风格特点。

二、难点:感受新疆的舞蹈性节奏、新节奏的掌握以及学生创编舞蹈动作的创作过程中个性的挖掘、自主参与能力的培养。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帽子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听音乐进教室:播放背景音乐《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学生进教室。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进行设计,具体章节包括:1. 第一章:春天的故事第一节:春天在哪里第二节:春雨沙沙第三节:小鸟,小鸟2. 第二章:民族风第一节:草原小调第二节:茉莉花第三节:阿里郎3. 第三章:童趣第一节:童年第二节:捉泥鳅第三节:小松树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2. 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准、节奏、音色的把握。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演奏及欣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音响设备、音乐教材、课件等。

2. 学具:口琴、竖笛、打击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激发学习兴趣。

a. 播放春天的音乐,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受到的春天场景。

2. 新课教学:a. 教唱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习。

b. 歌曲分析:讲解歌曲的节奏、音准、音色等。

c. 学生练习:分小组进行演唱、演奏练习。

3.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内容:a. 章节名称及歌曲。

b. 歌曲分析:节奏、音准、音色等。

c. 练习提示:注意音准、节奏、表情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演唱本章歌曲。

b. 用口琴、竖笛等乐器演奏本章歌曲。

c. 欣赏本章音乐作品,并写出心得体会。

2. 答案:a. 演唱:要求音准、节奏准确,表情生动。

b. 演奏:要求熟练掌握乐器演奏技巧,节奏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a.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本章音乐作品的资料,了解其创作背景。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5页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5页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5页教学目标:1、能用流畅柔和的声音演唱春风,用轻巧明亮的声音演唱布谷鸟,并能注意到两种声音合在一起时的和谐。

2、能用轻巧、亲切的是声音演唱歌曲《小鸟、小鸟》的第一段。

3、能认真倾听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意境,并能将乐曲的几个乐段用不同的图形或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设想:本课以春为主题,通过唱一唱《春风与布谷鸟》和延长二声部歌曲《小鸟、小鸟》的第一段以及观赏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让学生感受到春的美好。

全课能够分为三个部分:漂亮的春天:通过说春天、看美景、听《春风与布谷鸟》等环节,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田园春光。

然后再唱一唱流畅柔和的春风旋律,配上布谷鸟的清脆各声,在和谐的合唱中再次感受春天的气息。

春天里欢乐的歌声: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先听歌曲,熟悉音乐,然后把二声部分别设计成小鸟与小孩们的合唱。

先学习合唱部分,再回过头来唱歌春天的美景(即齐唱部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歌曲,表现歌曲。

新疆的春天:让学生在听赏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春天。

然后让学生用打击乐器、舞蹈或者绘图,来表现他们所感受到的乐曲情境。

教学重点1、演唱《小鸟、小鸟》的第一乐段。

2、听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

教学难点1、二声部合唱的和谐、统一。

2、准确感受《新疆之春》的情绪,并能用不同的图象、动作或节奏来表现。

教学过程一、漂亮的春天1、说一说师:同学们,在春天里,你们看到了如何样的美景呢?2、听一听师:让我们一起到田园随着音乐感受一下春天。

(展现春天的美景,播放《春风与布谷鸟》。

)师:在刚才的歌声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听到春风的声音和布谷鸟的声音。

)师:布谷鸟是报春的使者,春天即今后临的时候,它们就会非到田间地头,用漂亮的歌声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割麦插稞”的时候到了,因此人们又把它们叫做催耕鸟。

3、唱一唱(1)布谷鸟的歌声:(2)春风的旋律:(3)春风与布谷鸟:(师生共同学厂歌曲旋律,并分春风与布谷鸟两声部演唱。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课沙漠之旅游教学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学会用活泼、富有情趣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2、能积极参与模仿、合唱、伴奏等音乐活动,体验歌曲小主人公“我”的乐观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和同学合作,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两声部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走进沙漠新疆的风土人情、物产等。

背景音乐(维吾尔族歌曲)。

师:同学们,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哪儿?有什么特色?出示中国地图。

背景音乐(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的旋律)。

师:同学们,你能在地图上找到新疆吗?地图上这一部分是黄色,表示什么?连绵不断的起伏线代表着什么?生:新疆地区。

黄色表示沙漠。

起伏线表示天山。

师:天山上终年积雪,气候恶劣,但在这条边界线上却常年驻扎着一群人,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为什么守卫在这里?出示画面——雪山,边防战士等;背景音乐(歌曲齐唱部分旋律)。

师:是啊,新疆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边防军。

虽然,边防军叔叔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他们的内心并不寂寞,因为,当地的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总会带来火一样的热情,他们拉着骆驼,从远处的沙漠中走来。

听,那驼铃声又响起来了——二、沙漠中的驼队1、远处的驼铃声播放:沙漠中的驼队。

背景音乐(歌曲低声部旋律)。

(1)熟悉低声部旋律、节奏。

师:谁能用铃鼓来模仿驼铃声?(学生随着低声部音乐用驼铃模击节奏2/4 x x x x x | 或 xxxx x x | 等。

)(2)模仿骆驼的脚步,熟悉低声部旋律。

师:模仿骆驼的脚步,熟悉低声部旋律。

师:谁来学学骆驼行进的步伐?可以边走边用“蹦”或“当”来哼唱。

(学生随音乐模仿骆驼行进的步伐,并哼唱低声部旋律。

)2、拉骆驼的小阿哥师:伴着骆驼声,传来拉骆驼的小阿哥的声音——播放:小阿哥和驼队的画面。

背景音乐(歌曲低声部旋律)。

(1)教师演唱小阿哥的歌声。

(随着学生演唱的低声部旋律,教师演唱高声部旋律。

)(学生演唱低声部旋律的同时,聆听教师演唱的小阿哥的歌声,即高声部旋律。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篇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篇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篇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1教学内容:欣赏:“落水天”“雨中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第六(田间)”歌曲:“水花花、泥巴巴”“水中”创造:创编旋律第一课“水花花、泥巴巴”教学目的1、用活泼、跳跃地情绪来学唱歌曲“水花花、泥巴巴”,体验雨中跑着勇敢的小娃娃。

3、欣赏我国民歌“落水天”,感受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唱准乐谱、欣赏教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二、听音练习1、老师先弹奏以出示的音,并认识音名。

2、老师完整的弹奏旋律乐句,学生仔细听辨并能准确填写音名。

3、把旋律完整的演唱。

三、学唱乐谱1、学生先自己认识音名。

并根据歌曲旋律音高来演唱乐谱。

2、老师把有难度的乐句提出来师生一起解决。

3、轻声跟琴来演唱歌曲乐谱5、分组来演唱歌曲乐谱。

四、新授歌曲1、导入:从新课内容进行导入。

2、教师范唱3、用声势感受歌曲旋律4、师:这首歌曲是几几拍二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强弱规律:强弱。

5、按节奏朗读歌词6、跟琴学唱歌曲五、创编动作1、观赏、体验“小脚丫”在雨中跑的动作2、根据歌曲集体创编动作,创设情景进行表演。

六、欣赏“落水天”1、听赏“落水天”歌曲,并跟着哼唱,体会歌曲的情绪讨论:1):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2):请你随着音乐做动作。

第二课“雨中”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雨中”,用肢体动作表现雨点欢快地落下、区别类似雨声的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2、欣赏“雨中曲”3、创造:用“do、 re、 mi、 fa、sol ”五个音旋律。

准备:塑料纸、听雨盒、手指游戏、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小雨滴老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雨滴的游戏。

(手指游戏)二、感受雨声、欣赏“雨中曲”1、请你们听赏一首“雨中曲”,并请说出有几种雨声2、你们为乐曲配上好听的大雨、小雨的声音,出示听雨盒和塑料纸。

分发给每个学生一个道具,请演示大雨和小雨不同的不同声音。

三、学唱“雨中”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0(听赏)快乐的萨丽哈湘教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0(听赏)快乐的萨丽哈湘教版

10(听赏)快乐的萨丽哈1、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七色光之歌》。

2、通过歌曲的学唱,领会歌曲情绪、速度。

3、认识上波音,并准确运用。

2、学情分析《七色光之歌》歌词简练,形象鲜明,旋律明快活泼,热情而富于幻想。

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旋律运用了休止,浮点和切分节奏使旋律富于动感,表现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在灿烂阳光下幸福成长,第二部分是二声部合唱,展现少年儿童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情感。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初步感受二声部。

教学难点:1、用自然地嗓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唱准波音、下滑音,把握休止符时值;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们愉快的四十分钟音乐课也开始了。

我是来自长凼小学的音乐老师,我姓李,大家叫我李老师就可以了,小朋友很高兴认识你们,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这里有一首幸福拍手歌,等一下歌词中唱到什么,你们就做出相应的动作,看哪位小朋友最灵活,你们愿意吗?我们的小舞蹈家,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了。

(师生音乐互动,播放幸福拍手歌)真不愧是一群小舞蹈家,跳得真棒。

二.、太阳出来了师:小朋友看过日出吗?你能描绘日出的情景吗?看到日出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说得很好,看到太阳逐渐升起,我们的心情十分激动。

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日出的情景各不相同,我们可以在夔门看日出,也许还有小朋友去海边看过日出,今天让我们用歌唱的形式将这壮丽的情景表现出来。

我们分成三个小组,来把课前预习的唱一唱表演一下。

大家要注意看老师指挥,小朋友们进行三个声部的合唱。

要注意三个声部的和谐统一,表现出太阳蓬勃而出时壮丽的画面。

我们再来一遍,在唱的时候用你们的小手表现太阳升起的情景(如双手慢慢向上托举)。

三、新课教学师:刚才我们感受了日出的美丽,夏天已经悄然来临,雨过天晴的时候我们的天空容易出现一种自然现象,它形状弯曲,色彩艳丽,是什么,小朋友你们猜到了吗?我想很多小朋友都见过,那谁来说说彩虹?它有什么特点?生:(像桥,有七种颜色……)听了你们有声有色的描述,老师也想看看了,我们一起欣赏几道美丽的彩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A、声乐方面(fangmian):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

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

B、器乐方面(fangmian):能辨清中国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

个别学生在演奏方面较突出。

C、欣赏方面:能说出演奏乐器的乐器名称、构造、音色特点;节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变化发展;能讲出曲调的结构、情绪等。

D、表演方面:能精心设计编排一组动作,表演时认真持久,效果较好E、视唱、节奏练习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骤,准备视唱或节奏练习的容,有些同学稍作准备,便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部分学生还借用指挥来进行练习。

F、存在的问题:a、音准还不够要求,有些同学音符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唱歌时很白,无感情,b、完成作业不及时,字迹较差。

课本没好好爱护。

二、本年级认知目标:(一)、读谱知识1、认识:保持音记号、上滑音、下滑音记号、切分音节奏、弱起小节、6/8拍子的含义及基本的强弱规律。

2、认识:上波音、下波音记号、前倚音、后倚音记号。

(二)、音乐常识1、了解民族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及其作品。

2、了解我国著名音乐家天华生平及作品3、知道怎样挥四拍子的指挥图式4、知道抄写简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上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5、了解民族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及民族乐队舞台演出常见排列图式6、了解我国著名儿童歌曲作曲家生平及主要作品三、技能目标:(一)、听1、听辨八度以c1__c2基本音阶的各音2、培养主音感3、听辩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和声音程4、听记2--4小节旋律(二)、唱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顿音唱法2、视唱2/4、3/4、4/4、3/8、6/8拍和包括已学过知识在的四小节旋律3、学习二、三拍子的指挥图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三)、动1、律动综合练习2、继续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简单乐曲2--4首四、思想感情目标:通过对健康音乐的接触,培养对音乐,特别是对祖国的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乐于参加健康活泼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性趣和完美的人格。

一、春光好。

教学目标:1、能用流畅柔和的声音演唱春风,用轻巧明亮的声音演唱布谷鸟,并能注意到两种声音合在一起时的和谐。

2、能用欢快、亲切的是声音演唱歌曲《小鸟、小鸟》的第一段。

3、能认真聆听小提琴独奏《之春》,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意境,并能将乐曲的几个乐段用不同的图形或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设想:本课以春为主题,通过唱一唱《春风与布谷鸟》和延长二声部歌曲《小鸟、小鸟》的第一段以及欣赏小提琴独奏《之春》,让学生感受到春的美好。

全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美丽的春天:通过说春天、看美景、听《春风与布谷鸟》等环节,让学生感受不同的田园春光。

然后再唱一唱流畅柔和的春风旋律,配上布谷鸟的清脆各声,在和谐的合唱中再次感受春天的气息。

春天里欢乐的歌声: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先听歌曲,熟悉音乐,然后把二声部分别设计成小鸟与孩子们的合唱。

先学习合唱部分,再回过头来歌唱春天的美景(即齐唱部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表现歌曲。

的春天:让学生在听赏小提琴独奏《之春》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春天。

然后让学生用打击乐器、舞蹈或者绘图,来表现他们所感受到的乐曲情境。

教学重点1、演唱《小鸟、小鸟》的第一乐段。

2、听赏小提琴独奏曲《之春》。

教学难点1、二声部合唱的和谐、统一。

2、准确感受《之春》的情绪,并能用不同的图象、动作或节奏来表现。

教学过程一、美丽的春天1、说一说师:同学们,在春天里,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引导学生说说字看到的及感受到的。

)2、听一听师:让我们一起到田园随着音乐感受一下春天。

(展示春天的美景,播放《春风与布谷鸟》。

)师:在刚才的歌声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听到春风的声音和布谷鸟的声音。

)师:布谷鸟是报春的使者,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它们就会非到田间地头,用美丽的歌声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割麦插稞”的时候到了,所以人们又把它们叫做催耕鸟。

3、唱一唱(1)布谷鸟的歌声:师:在歌曲中,布谷鸟的声音是怎样的?(布谷鸟的歌声: 3 3 3 1 0)割麦插稞师:谁能来模仿一下?(学生模仿布谷鸟的歌声。

)(2)春风的旋律:师:在歌曲中,春风是怎样歌唱的呢?(春风的旋律:lu)师:谁能来模仿一下?(学生模仿春风的旋律。

)(3)春风与布谷鸟:师:大家觉得春风和布谷鸟的歌声合在一起好听吗?让我们用自己的歌声来体会春风与布谷鸟那美妙的合唱吧。

(师生共同学厂歌曲旋律,并分春风与布谷鸟两声部演唱。

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声部参加演唱。

)①说一说歌曲的特点:A布谷鸟的歌声总是出现在每一个乐句的开始部分(即第一、第二拍)。

B布谷鸟的声音很有(引出三连音的唱法)。

②说一说歌曲的情绪:师:谁能说一说:春风吹拂时,它的声音是怎样的?(春风吹拂时,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滑过我的脸庞,在演唱春风时,应以轻柔、流畅的声音演唱。

)师:布谷鸟的各声,在春风中又要如何表现呢?(与柔和的春风相比,布谷鸟的歌声是清脆、明亮的。

)③春风和布谷鸟的合唱。

师: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歌声来感受春风与布谷鸟的合唱。

二、春天里欢乐的小鸟1、听一听师:大家的歌声引来了更多的小鸟,它们也忍不住唱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歌曲《小鸟、小鸟》)2、动一动(1)师:歌曲中,小鸟在明媚的春光里干什么呢?(飞翔。

)(2)师:让我们随着小鸟的歌声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鸟飞翔的样子。

(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小鸟的飞行,感受6/8拍子的节奏特点。

)3、唱一唱(1)小鸟与孩子们的歌(合唱部分):师:小鸟的舞姿很美妙,歌声更动听。

你听:(出示高声部旋律,并播放小鸟的歌声。

)师:哪些同学想学学小鸟的歌呢?(一部分同学学唱高声部。

)师:小鸟的歌声刚落,又传来孩子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全班随伴奏音乐学唱低声部。

)师:孩子们与小鸟都是春天里最快乐的精灵,让我们大家一起歌唱吧!(全体合唱二声部。

)(2)歌唱春天的美景(齐唱部分):师:刚才我们和小鸟一起歌唱。

现在,有谁能说一说歌曲中描绘的春天的景色是怎样的呢?(春天里有灿烂的阳关,树林里有芬芳的花香,田野上有绿油油的草地,在湖边的山岗上,小鸟和我们一起歌唱春天。

)师:小鸟与孩子们的合唱和歌曲中美丽的春色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到合唱是舒展的,像在飞行着。

春天的景色是美丽的、欢快的。

)(3)我们的歌声。

师: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完整演唱歌曲。

)三、春天里的1、听赏〈之春〉师:刚才大家用歌声描绘了美丽的春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一起来听赏吧。

(播放小提琴独奏曲〈之春〉,并配合风俗民情的画面。

)2、赏析〈之春〉师:大家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吗?(。

)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之春〉。

,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区。

这里主要聚居这维吾尔族的人民。

他们能歌善舞。

通过刚才的聆听,同学们,在音乐中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自主说出乐曲的风格特点,即这首乐曲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和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

)师:现在让我们仔细听赏乐曲。

(乐曲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

)师:和你身边的同学一起来说一说,乐曲中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向大家描绘了什么样的美丽景色,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呢?(组织学生讨论,说出歌曲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所表现的情绪。

乐曲的第一乐段主题强劲有力,音乐活泼、跳跃。

第二乐段以具有强烈的舞蹈性节奏的节奏,表现了人们跳起欢乐的手鼓舞的情景。

)3、表现〈之春〉师:的春天真的很美。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表现?(播放〈之春〉,学生自由选择舞蹈、打击乐器、画画等不同形式来表现。

)四、春天里的感悟师:春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季节,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今天我们歌唱了祖国美丽的春天,感受了的美丽春天。

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春天,为创造祖国更美的春天努力吧。

(学生随着小鸟的歌声走出教室。

)二、校园里教学目标1、能用深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我和你之间》。

2、能模仿《我们学校亚克西》的,以本班的好人好事为主题填词,并唱出来,从中体验创编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唱《在我和你之间》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模仿原歌词填词并唱出来。

教学过程一、在我和你之间(学生在歌曲〈在我和你之间〉的音乐声中进教室。

)1、导入师:在里,每天都发生着很多事情,请你们看看其中的几件。

出示画面:(1)甲同学跑步时摔到了,乙同学马上去扶他。

(2)甲同学不会做题目,乙同学耐心教他。

(3)下课时,几个同学在一起快乐地打乒乓球。

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画面?这些事情表达了同学之间怎样的感情?你能说说你与同学之间感人的友谊吗?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并揭题:〈在我和你之间〉。

师:咱们来学习一首表达同学之间友谊的歌曲〈在我和你之间〉。

播放录音唱,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设计意图:用校园里常见的好人好事引出课题,感受浓浓的友谊氛围,使学生进入歌曲的情境,也为后面〈我们学校亚克西〉的创编歌词活动做了铺垫。

2、友谊的旋律将全曲按乐句制成四“友谊旋律卡”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视唱一条旋律。

各组交流展示视唱学习情况,找出难点,教师指导视唱或生生互助突破难点,然后老师弹奏旋律,以接龙的方式分组接唱旋律,比一比,评一评,哪组唱得最好。

全班跟琴划拍视唱旋律。

设计意图:歌曲的旋律不难,尽量让学生自主视唱,找出难点后互助交流学习,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会同学知己那的友谊。

3、友谊的歌声(1)出示歌词,请学生深情次齐声朗读歌词。

播放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找出难唱部分,随琴声视唱,解决难点。

采用齐唱、男女对唱等方式,巩固熟悉歌曲。

(2)感情处理请学生探讨歌曲的情感处理及表演形式,然后分组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师归纳:第一乐句用mf的力度,深情的情绪演唱。

第二乐句用较欢快的情绪,表现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第三乐句力度渐强,用富有激情的声音歌颂友谊。

第四乐句用深情的歌声结束全曲。

学生用分组接龙唱、领唱、对唱等多种延长形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掌握旋律的基础上,让学生随乐唱词,很容易就能唱好。

整首歌的几哦啊学都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二、我们学校亚克西1、导入师:我们再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试一试,看你能听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你理解歌曲中“亚克西”的含义吗?播放歌曲〈我们学校亚克西〉。

学生交流上述问题,老师讲解“亚克西”的含义。

2、听赏与跟唱再次播放歌曲〈我们学校亚克西〉,学生随音乐跟唱歌词。

师:你学会了哪一句?学生唱,教师指导难唱准的地方。

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跟琴唱词。

3、自主设计师:你能在“亚克西”的地方设计身势动作为歌曲伴奏吗?学生自主设计并展示身势动作,比一比,评一评,谁的动作最漂亮。

教师出示铃鼓,串铃等风味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为歌曲选择打击乐伴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