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络借贷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第一章 P2P网贷综述

第一章 P2P网贷综述

第一章 P2P网贷综述一、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1.定义:P2P(peer to peer)是一个互联网学理概念,是peer-to-peer 或person-to-person 的简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

表示了互联网的端对端信息交互方式和关系发生特征。

2.特点:在P2P传入中国之后,有了一定的改变。

其特点上也有了中国式的味道。

其一,借贷双方的广泛性。

其二,交易方式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其三,风险性与收益率双高。

其四,互联网技术的运用。

二、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历程1、国外发展历程也许,很多人现在都知道P2P就是一种网上借贷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但是,对于P2P的发展历史却全无所知。

说起来,P2P网贷的发展其实也挺有意思的故事性的。

P2P小额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

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由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首创。

1976年,在一次乡村调查中,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把27美元借给了42位贫困的村民,以支付他们用以制作竹凳的微薄成本,免受高利贷的盘剥。

由此开启他的小额贷款之路。

1979年,他在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内部创立了格莱珉分行,开始为贫困的孟加拉妇女提供小额贷款业务。

而P2P网贷模式的雏形,是英国人理查德·杜瓦、詹姆斯·亚历山大、萨拉·马休斯和大卫·尼克尔森4位年轻人共同创造的。

2005年3月,他们创办的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在伦敦上线运营。

如今Zopa的业务已扩至意大利、美国和日本,平均每天线上的投资额达200多万英镑。

截止2013年年底,Zopa累积成交金额超过4.7亿英镑,而仅仅有45位员工。

Prosper也是在2005年成立的,Lending Club则是成立于2007年。

虽然Zopa、Prosper和Lending Club成立的时间不同,但其创始人却有着相似的创业理念。

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管控文献综述

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管控文献综述

P2P网络借贷风险管控文献综述
摘 要:自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后文简
)平台“拍拍贷”成立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
P2P网贷平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P2P网贷
P2P网贷的风险分
P2P网贷风险的主要研究观点及风险管控
P2P网贷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风险;管控
一、我国P2P网贷发展现状
财政税收与资本市场,2015(2).
[2] 唐艺军,葛世星.我国P2P网络信贷风险控制实证分
[J].商业研究,2015(10).
[3] 叶湘榕.P2P借贷的模式风险与监管研究[J].金融监管
2014(3).
[4] 陈向聪.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发展面临的法律风险及
[J].海峡法学,2014(4).
2014)借鉴美国Prosper和
的成功经验,对国内平台提出相关建议:首先
2014)对网贷平台、借款人、贷款人、担保人分
四、我国P2P网贷未来发展方向
借鉴前文的风险分析与管控策略,本文拟提出一些P2P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卢馨,李慧敏.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管控
(四) 政策法律风险
卢馨、李慧敏(2015)指出由于目前还没有专门约束P2P
2014)认为我国P2P平台的性质(中介服务机
(五)非法集资风险
P2P借贷采用公开方式为进款人提供资金,在我国从一
P2P平
P2P借贷平台除了承担信用中介乃至资金中
陈向聪(2014)认为一些P2P网贷平台的债权合同转让
[5] 贾希凌,马秋萍.P2P网贷平台的主要风险及防范策
[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4(4).

p2p网络借贷研究评述

p2p网络借贷研究评述

P2P网络借贷研究评述【摘要】本文梳理了P2P网络借贷平台出现至今研究该领域的主要文献,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一是关于P2P网络借贷成功率的研究;二是关于P2P网络借贷中借款利率的研究;三是关于P2P网络借贷其他方面的研究。

本文总结了主要代表性研究的重要观点并进行评述,同时也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借款成功率;借款利率【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994(2016)28-0107-4齐培潇1,2(博士)一、引言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信贷市场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借贷模式,即P2P网络借贷模式(Online Peer to Peer Lending)。

在这种模式中,资金提供者与需求者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实现了资金的供需匹配。

P2P网络借贷平台属于借贷行为中的中间服务方。

P2P网络借贷出现的背景是正规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普及,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并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足,借款人可以获得比民间借贷更便利的信用融资渠道,同时付出更低的借款成本(谢平等,2014)。

P2P网络借贷模式不需要金融机构的直接参与,借贷行为的实施与完成主要由出资人和借款人共同决定,借贷平台只是给出资人和借款人提供一个双方交易的中间平台。

借助网络借贷平台,借款人可首先发布借款标,并说明其借款用途或目的,同时提供个人财务状况等信息,如果有出资人对这些借款条件感到满意,并具备相应的资金实力,便可向借款人提供贷款。

对于一个借款标,可以由一个出资人完成投标,也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资人共同完成投标,直到借款标的金额满额为止。

对借款人而言,P2P网络借贷是不用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就可能获得贷款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而且可能比通过传统银行来寻求贷款更方便;对出资人而言,P2P 网络借贷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行为,其购买的实际上是针对借款人的信用贷款(谢平等,2014)。

P2P网络借贷行业研究必要性和研究方法总结(共5篇)

P2P网络借贷行业研究必要性和研究方法总结(共5篇)

P2P网络借贷行业研究必要性和研究方法总结(共5篇)第一篇:P2P 网络借贷行业研究必要性和研究方法总结P2P 网络借贷行业研究必要性和研究方法总结P2P网络借贷行业发源于英国,成熟于美国,并于2006年传入我国且逐渐发展繁荣。

继2007年我国第一家P2P借贷公司--拍拍贷成立后,国内P2P借贷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

P2P网络借贷在我国发展已有8年之余,作为一项新兴事物,它在一步步摸索中逐渐成长。

一路的摸爬滚打中,既赢得了掌声,也受到了无数质疑与抨击。

一方面,P2P网络借贷将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帮助许多中小企业及个人解决了长期制约发展的融资难瓶颈,也给闲散资金拥有者提供了收益较高的投资渠道。

它是如此地受人青睐,以致于无论是平台数量、借贷交易量,还是贷款总额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着。

据零壹研究院监测,P2P网贷平台数量从2013年年底的692家上升到2014年年底的1983家,年度增长率达187%;2014年撮合贷款规模30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超过172%;贷款余额更是比上年翻了两番。

[1]另一方面,P2P网络借贷在摸索中逐渐偏离了原始轨道,寻了一条能满足现实诉求却充满风险的异化道路,担保、债权回购契合了想要保本获息的中国人投资心理,增加了客户粘性,却将平台置于更大的风险之中,加之行业良莠不齐,它不断被贴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庞氏骗局等标签,不断被携款潜逃、跑路等行业乱象置于负面**中,近期爆发的e租宝等大案更是将P2P借贷推向风口浪尖。

P2P网络借贷是这般复杂,以致行业如何定性、如何规制一直成为困扰,它也就在“三无标签”下“野蛮”地生长了近7年。

终于,2015年,监管层开始对它进行整顿和规制,明确了它的信息中介性质,并划归银监会监管,具体由普惠金融部负责。

同年年底,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更是被视为“行业野蛮成长”时代终结的标志,P2P 行业也因此迎来了寒冬期。

然而,与P2P行业一样,法律规制之路也一直处于尝试摸索之中,此次发布的监管细则是否真的适应行业发展现状,是否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这些问题都需要去探究。

P2P网络借贷研究综述

P2P网络借贷研究综述

P2P网络借贷研究综述作者:殷元星侯海燕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21期[提要] 近年来,融合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以及金融功能的互联网金融在国内逐步发展起来,P2P网络借贷在这一背景下诞生并在国内迅速发展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

本文从借款人、P2P中介平台和出借人等三个层面对国内外P2P网络借贷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P2P网络借贷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P2P网络借贷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一路迅猛发展,开启了中国金融信贷和融资的新时代。

但是,近三年来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出现的庞氏骗局和跑路倒闭事件,将P2P网络借贷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P2P网络借贷国内外研究进展P2P网络借贷在国内外的快速发展和野蛮性扩张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借款人借款成功因素、出借人出借行为和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等三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

(一)借款人借款成功因素研究。

借款人在P2P网络借贷中处于核心地位,借款人源源不断的借款需求是P2P网络借贷生存的根基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作为资产端的借款人也是网络借贷交易中风险产生的主要来源。

因此,从借款人角度对P2P网络借贷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Rodan等(2004)、Greiner等(2009)和Lin等(2009)从借款人社会资本及借款目的层面进行分析,认为社会资本能够有效提升借款人借款成功率,并且以合并债务为目的借款成功率高于以商业经营为目的借款。

Ravina(2007)、Pope等(2008)、Barasinska(2009)、Puro等(2010)研究了借款人性别、年龄、种族、借款金额等因素对借款成功的影响。

Duarte等(2012)和Ravina(2012)研究了借款人上传至平台的照片对借款的影响,发现长相较好和有魅力的借款人更容易借款成功。

我国网络小贷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我国网络小贷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网络小贷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文献综述在信息传输速度高度便捷的当今社会,曾经因为征信难度大,风险高,规模化成本高而在线下的传统信贷领域一直不受重视的小额贷款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网络小额贷款,又称P2P网络借贷(peer-to-peer)--互联网点对点金融借贷平台,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其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也属于民间小额借贷,但同时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

因为规模与量级的扩张,隐藏在其背后的问题也开始为大众所熟知。

近年来,我国网络小贷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针对这一领域的投资额也一路飙升;带来的问题之多也是令监管机构措手不及以致连发数道“禁令”,因违规息费,暴力催收等引发的负面新闻也不绝于耳。

这些现象也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一、国内外网络小贷发展现状2005年3月,英国人Richard·Dova、James·Alexander、Sararh·Mathews和David· Nicholson 4位年轻人创办的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在伦敦上线运营。

如今Zopa的业务已扩至意大利、美国和日本,平均每天线上的投资额达200多万英镑。

Zopa是“可达成协议的空间(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的缩写[1]。

我国在2007年也诞生了第一家P2P网络借贷--拍拍贷。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这一种模式,在互联网“东风”下,突飞猛进,截止2018年1月,网络贷款平台累计数量已达6016家。

但与此同时,各网贷平台因出现问题被关停的消息也是不断传出,截止2018年1月,累计问题平台数量就已达4110家之多,问题平台占比68.3%[2]。

而关于网贷平台的暴力催收、资质不合规以及构建消费主义陷阱等问题也在各种媒体上受到广泛关注。

P2P网络借贷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P2P网络借贷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法律政策的空白,监管的缺失,银行的限制都在
这一“新生儿”的成长道路上画上了问号。北美证
数量。Duan
尽管各国网络借贷有不同的经营模式,但有一 个共同的明显特征:交易是匿名的,因此交易在借贷 双方是信息非对称的,贷款是无抵押的因此必然存 在信用风险(Steelmann,2006)。 国外网络借贷分三种:一是非营利的Kiva公司 经营;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MYC4、LendingClub、 Prosper模式;三是单纯提供投资的机会平台,对贷 款成功与违约与否并不负有责任。 王艳、陈小辉、邢增艺(2009)研究表明国内第一
a1.(2009)认为群体行为在P2P网络贷 款中特别显著,原因之一是网络中信息过多,使用者
e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家P2P_拍拍贷提供国内个人对个人小额贷款的
很难理解和使用全部的信息Brynjolfsson&Smim (2000);二是人们更易从网上获得其他人的选择和 建议。Duan et a1.(2009)描述了许多社会和经济的 情形,如群体行为使个人的选择更易受他人决定的 影响,因此导致了许多经济的现象,如:投资者的建
面:
下”与“线上”并行,Agarwal and Hauswald(2008)认为 小企业因为无法提供公开的高信用等级的原因进入 网络借贷市场。网络借贷领域起源于2005年英国 的Zopa。目前名气最大的个人借贷网站是2006年 上线的Prospe,运营模式是利用在线拍卖平台对贷 款进行竞价拍卖。 P2P贷款在美国和英国成为除了传统储蓄和投 资外的另一种选择(Slavin 2007)。P2P网络借贷平 台是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在收取一定利息的前提下 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其客户对象 包括两类:一个是帮助低收人群体生产性活动或小 本经营提供微型信贷,另外一个是针对普通人群的 紧急资金需求。 传统上,供给主体主要是小额信贷机构或民间 融资主体。Prosper的业务已由美国扩展到意大利 和日本等地。除Zopa和Prosper之外,国际上比较有 名的个人借贷网站还有非盈利的Kiva,它还设置了 一种“零利率”借款,出借人将钱免息借给发展中国 家的低收入者,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在英国著名的网络借贷平台有:Zopa,RateSet— ter’Yes-Secure.com,Quarkle and Funding Circle。在

国内外P2P研究报告

国内外P2P研究报告
国内外P2P研究报告
目 录
01. 国内P2P研究 02. 国外P2P研究 03. 国内外P2P平台的比较分析 04. P2P平台对金融业的影响 05. P2P平台的未来展望
国内P2P研究
P2P平台的起源和发展
P2P平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5年 左右,当时国内开始出现一些基于 互联网的借贷平台。
国际P2P平台的监管政策
英国:实行自律监管,成立了 P2P金融协会,对会员进行自 律监管,同时政府也出台了相 关政策对P2P行业进行规范。
中国:实行备案制,对P2P平 台进行备案管理,要求平台在 地方金融监管局备案并接受监
管。
美国:实行注册制,对P2P平 台进行严格监管,要求平台注 册并接受联邦和州政府的双重 监管。
风险和挑战的比较
国内P2P平台面临的风险和挑 战
国外P2P平台面临的风险和挑 战
国内外P2P平台在风险和挑战 方面的异同点
国内外P2P平台如何应对风险 和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的比较
国内P2P平台将更加注重合规化发展,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 国外P2P平台将继续探索创新业务模式,拓展国际市场。 国内外P2P平台将更加注重技术升级和数据安全保护。 未来P2P平台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提升。
欧洲:实行欧盟统一监管,欧 盟出台了相关法规对P2P行业 进行规范,同时各国也根据欧 盟法规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政策。
国际P2P平台的风险和挑战
监管风险: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监 管政策差异大, 需要适应不同监 管环境。
技术风险:平台 技术落后可能导 致信息安全问题, 影响用户体验和 信任度。
信用风险:借款 人违约风险较高 ,可能导致投资 者资金损失。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P2P 平台逐渐兴起,成为了一种新型的 金融服务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讲坛】
P2P网络借贷国内外理论 与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莫易娴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2005年起源于英国的P2P网络借贷,业务迅速扩展到美国、意大利、日本和中国等地。本 文分析P2P网络借贷的现实背景,从文献梳理视角,大量参考国内外P2P网络借贷理论机理及实 践现状。从网络借贷的起源、现状、分类、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风险及对策几方面总结国内外 研究现状,并指出网络借贷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互联网技术;金融冲突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12—0101—04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面对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金 融冲突,基于一次性博弈和匿名交易等假设,正规金 融机构按新古典市场的基本原则要求农户、中小企 业提供抵押品或担保。那些拥有“软信息”且缺乏抵 押品的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和中小企业便遭遇到金 融排斥(世界银行,1989)。 网络的普及和业务使用率的不断上升,网络借 贷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开始悄然出现,网络借贷具 备简洁、方便等特点,有利于解决部分人资金“短缺 之渴”,使网络借贷这一民间草根金融被越来越多人 看好。特别在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几年内,传统 金融机构融资低迷的同时却是网络借贷非常迅速的 发展高潮。截至2011年2月,全球最大的网络借贷 平台Prosper有1亿会员,提供21.9亿美元的个人借 贷。 关于网络借贷的研究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方
a1.(2009)认为群体行为在P2P网络贷 款中特别显著,原因之一是网络中信息过多,使用者
et
家P2P_拍拍贷提供国内个人对个人小额贷款的
很难理解和使用全部的信息Brynjolfsson&Smim (2000);二是人们更易从网上获得其他人的选择和 建议。Duan et a1.(2009)描述了许多社会和经济的 情形,如群体行为使个人的选择更易受他人决定的 影响,因此导致了许多经济的现象,如:投资者的建
营的量有多大,有多少违约概率及数量多少、给逾期
面对获得贷款影响较小,但是Ravina(2007)和Pope and Syndor(2008)发现影响贷款成功决定的因素是 借款人的特征:种族、年龄、性别、体重,外貌美丽和 种族明显地对借款成功及借款利率有影响,而且黑 人借款成本很高。Ravina(2008)发现黑人违约概率
议(Scharfstein&Stein 1990),首次公开发行定价行为
(IPOs)(Welch 1992),时尚和习俗(Bikhchandani
et
网络借贷平台还有Facebook
al
links,eBayauctions,eP—
a1.
chats等。
我国的P2P网络借贷网站,其模板来自欧美国 家。2007年8月,中国第一个P2P借贷网站拍拍贷 成立。经过几年的尝试和发展,经营的模式也在摸 索中逐渐成熟。国内另一较有影响力的借贷平台是 齐放网,它是第一个通过网络借贷专为学生提供贷 款的社区。国内还有其他的网络借贷平台,如面向 农户和学生小额信贷的519ive网站和针对农户小 额信贷的Wokai网站,这两个网站都是由外国人创 办,采取与当地小额信贷机构进行合作的形式,对借 款人资信进行审查。目前国内P2P借贷网站有较大 影响力的如红岭创投、易贷365、齐放网、宜信、人人 贷、哈哈贷、E速贷等。
金融理论与实践
借贷平台,还有为学生提供贷款的齐放网,面向农户 和学生小额信贷的519ive网站和针对农户小额信 贷的Wokai网站。 此外,一些地方性的网络借贷供求平台也在为 当地的借贷者和贷款者提供中介服务。不过,这些
102
2011年第12期(总第389期)
万方数据
【金融讲坛】
程度高;由于针对的是中低收入以及创业人群,其 有相当大的公益性质,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解决了 很多做小额贷款尝试的机构组织普遍存在的成本 高、不易追踪等问题,是现有银行体系必要和有效的 补充。国内此方面的研究有:徐志远和吴卫东 (2008)、吴晓光(20l 1)从信息中介、网络诚信度、长 尾效应三方面论述网络给中小企业融资开创新局 面。王磊磊(2010)认为网络借贷不仅突破了地域的 局限性,而且在灵活性和指向性上更具优势。陈静 俊(2011)认为提供便利、高效的借款途径并且盘活
数量。Duan
尽管各国网络借贷有不同的经营模式,但有一 个共同的明显特征:交易是匿名的,因此交易在借贷 双方是信息非对称的,贷款是无抵押的因此必然存 在信用风险(Steelmann,2006)。 国外网络借贷分三种:一是非营利的Kiva公司 经营;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MYC4、LendingClub、 Prosper模式;三是单纯提供投资的机会平台,对贷 款成功与违约与否并不负有责任。 王艳、陈小辉、邢增艺(2009)研究表明国内第一
利率(Schenone,2004)。
它的补偿成本及更低的管理成本。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信息决定了借贷市场的成败 (Stiglitz,1981),而且有用的信息是包含大量借款人 的信息,但是因为隐私的原因,使得使用这些信息的 部门仅限于可信度高的部门如银行和信用管理机构 (Jentzsch,2007),问题是使个人隐私曝露在每一个 可能的贷款人甚至是整个网络的使用者下,这会对 保护借款人隐私是不利的。
一、网络借贷的起源及现状介绍 国外由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教 授(孟加拉国)首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 普及,小额借贷逐渐由单一的“线下”模式转变为“线
收稿日期:2011-10
基金项目:感谢国家社科基金(09BJYl00);国家社科基金(11BJL012):机构贷款投向农村地区的市场化模式:垂直联结的理论
Sunday
过去Zeldes(1989)发现穷人借款需求没有得到 满足,Evans and Jovanovic(1989)缺乏资金影响穷人 脱贫。Bond and Townsend(1996)经调查发现在芝加 哥银行贷款不是低收入企业主启动资金的重要来 源。James和Hadlock(2002)、Mihov和Denis(2003)认 为公司在向银行贷款前通常会衡量贷款的成本,如 信息的垄断、交易成本、合同成本等。有关公司信息 不透明在成长期间特别明显,这点使得这些潜在的 借款人被迫接受更高的银行贷款利率,特别是只与 一家银行打交道的时候更突出。 James和Houston(2006)认为网络借贷给这类公 司提供了一个机会,它们通过SEC机构的分析报道 增加了透明度,使得更多的借款人获得更低的借款
范式及其实践;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10YJA790136)的支持。 作者简介:莫易娴(1973一),女,广西柳州人,经济学博士,金融系讲师,目前研究方向:网络金融、银行经营管理。
2011年第12期(总第389期)
101
金融理论与实践
万方数据
【金融讲坛】
美国,还有为大学生提供融资的GreenNote,著名的
居民闲散资金。 五、网络借贷发展中出现的消极作用
网站只是作为一种联系渠道或是宣传手段,而非纯 粹意义的网上借贷。 陈初(2010)认为网络借贷经营模式主要分成四 类。 一是以企业网上行为参数为基础综合授信。银 行先对贷款企业进行综合授信,然后由贷款企业客 户进行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信贷风险由银行和贷 款企业共同承担。 二是做银行金融业务前端流程的外包服务商。 网络信贷企业与国内银行共同拓展合作,主打贷款 超市概念。
面:
下”与“线上”并行,Agarwal and Hauswald(2008)认为 小企业因为无法提供公开的高信用等级的原因进入 网络借贷市场。网络借贷领域起源于2005年英国 的Zopa。目前名气最大的个人借贷网站是2006年 上线的Prospe,运营模式是利用在线拍卖平台对贷 款进行竞价拍卖。 P2P贷款在美国和英国成为除了传统储蓄和投 资外的另一种选择(Slavin 2007)。P2P网络借贷平 台是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在收取一定利息的前提下 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其客户对象 包括两类:一个是帮助低收人群体生产性活动或小 本经营提供微型信贷,另外一个是针对普通人群的 紧急资金需求。 传统上,供给主体主要是小额信贷机构或民间 融资主体。Prosper的业务已由美国扩展到意大利 和日本等地。除Zopa和Prosper之外,国际上比较有 名的个人借贷网站还有非盈利的Kiva,它还设置了 一种“零利率”借款,出借人将钱免息借给发展中国 家的低收入者,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在英国著名的网络借贷平台有:Zopa,RateSet— ter’Yes-Secure.com,Quarkle and Funding Circle。在
比白种人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贷款的借款人施加压力的步骤及方法。
三、网络借贷经营模式的分类
国外网络借贷成立贷款小组负责人,负责人是 负责联系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可以减少贷款违 约的概率。另外,借款人通过网络联保的贷款,有助 于减少贷款违约概率。系列的研究焦点在社会网络 理论和Ryan,Reuk,&Wang(2007)认为通过贷款小 组的组织者可以提高借款的成功率和拍卖成功的总
et
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吸引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a1.2009;Herrero—Lopez 2009;Klafft(2008)认为 由于贷款人缺乏匿名网络环境下贷款的经验,使贷
et
款风险更高。(Riley 1975,Rothschild and Stiglitz 1976,Spence 1973)认为在一个不完美市场里,我们 通过观察借款人的特征及行为来观察网络借贷。但 是有关借款人的特征与借款成功的关系研究结论方 面有时却是矛盾的,如当借款人带有照片时,He卜 Lyandres(2008)认为 种族、性别与借款人的金融实力及对借款的努力方
三是“P2P”网络融资模式。 四是建立为学生提供贷款的社区。 四、网络借贷积极作用
Akerlof(1970)、Stiglitz和Weiss(1981)认为会导 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性导致借贷市场的危机,如近期的美国金融危机。 Telegraph(2006)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不能有 足够的资金去满足众多借款人与贷款人的要求及管 理层的指责,有些网络借贷实行“零利率”,如何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