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学前教育评价19秋在线作业2-0003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东师心理学与生活19秋在线作业2-0003参考答案

东师心理学与生活19秋在线作业2-0003参考答案
B.形象思维
C.动作思维
D.创造性思维
答案:C
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这表明情绪具有()
A.适应功能
B.组织作用
C.动机作用
D.信号作用
答案:B
“我们的行为在于我们有思想”概况了人类行为的()模型对人的认识
A.认知
B.行为主义
C.心理动力学
D.人本主义
答案:A
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
D.把活动的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答案:C
基础心理学是研究()
A.除精神病人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除动物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C.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D.所有心理现象的学科
答案:C
情绪、情感是()关系的反映
A.生理需要与人的需要
B.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
C.客观现实与人
D.人与人
答案:B
需要的根本特性为()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性
B.生理性
C.心理性
D.动力性
答案:D
二、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归类后形成范畴的心理表征称为概念,即概念是范畴的心理表征。
答案:正确
观察学习与斯金纳的强化学习和桑代克的试误学习是类似的。
答案:错误
实验法可以解决研究的所有问题。
答案:错误
社会文化观点将社会影响作为心理学的焦点。
正是通过对()的研究,从而揭示了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
A.脑成像
B.失语症病人
C.动物脑
D.割裂脑
答案:D
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

东师-学前教育评价19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

东师-学前教育评价19秋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

学前教育评价19秋在线作业1【东北师范大学】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教育评价信息的定性处理方法不包括()[A.]哲学分析方法[B.]系统分析方法[C.]逻辑分析的方法[D.]分类的方法[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选择:D2.()是指对评价对象设想完美的先期印象影响实际评价过低的一种心理现象。

[A.]晕轮效应[B.]心理定势[C.]参照效应[D.]理想效应[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选择:D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频率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是历史上第一个较完整并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

[C.]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是指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D.]外貌评价模式的局限是对评价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选择:B4.()是指评价者与被评价考的类群关系影响评价客观性的一种现象。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成见效应[D.]类群效应[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选择:D5.CIPP模式的局限不包括()[A.]回避评价者的价值判断,只提供信息,要求决策者根据资料作出判断,其最终效能依赖于决策者的观点与水平。

[B.]某些内容只能是描述性的,而非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评价。

[C.]如要全面展开,则实施困难,费用较多。

[D.]强调目标(教育结果),相对忽视了教育过程或前提条件。

[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选择:D6.下列哪个不属于微观的教育评价?()[A.]对儿童道德品质的评价[B.]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评价[C.]对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价[D.]对儿童健康状态的评价。

东师-学前教育评价19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师-学前教育评价19秋在线作业2答案

学前教育评价19春在线作业2-000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问卷的答案时间一般应控制在40-60 分钟内。

B.对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评价属于宏观评价C.在评价的结果处理过程中,评价者容易产生的心理现象有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等。

D.在评价的准备过程中,评价者容易产生的心理现象有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模式效应等。

答案:C2.()是指评价者在评价中坚持反映自己“大我”价值观的一种心理现象。

A.逆反心理B.理想效应C.本位心理D.成见效应答案:C3.()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既不愿对优者给太高的评价,也不愿给劣者以太低的评价,尽量缩小差距,向中间状态集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A.“趋中”趋势B.类群效应C.晕轮效应D.成见效应答案:A4.CIPP 评价模式是由()首先提出的。

A.泰勒B.斯塔费尔比姆C.斯塔克D.斯克里文答案:B5.下列哪个不属于宏观的教育评价范畴?()A.对某种教育思潮的评价B.对教育目的的评价C.对学前教育制度的评价D.学前教育机构办学水平的评价答案:D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访谈法分为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B.访谈开始时,要设法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

为了创造和谐气氛,消除陌生、拘束和尴尬,可先进行非正式谈话,谈些被访者感兴趣的话题,如家庭、业余爱好等。

C.访谈开始时,要设法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

D.为了创造和谐气氛,消除陌生、拘束和尴尬,可先进行非正式谈话,谈些被访者感兴趣的话题,如家庭、业余爱好等。

答案:A7.各地普遍进行幼儿园定级定类活动,这是典型的()的形式。

A.鉴定性评价B.目标获得性评价模式C.外貌评价模式D.CIPP 评价模式答案:A8.下面哪个是在准备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现象?()A.首因效应B.角色心理C.成见效应D.先后效应答案:B9.CIPP 模式的局限不包括()A.某些内容只能是描述性的,而非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评价。

东师学前儿童游戏论19秋在线作业2答案东北师范大学40262

东师学前儿童游戏论19秋在线作业2答案东北师范大学40262

学前儿童游戏论19秋在线作业2
单选题
1.关于国外儿童游戏的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格鲁斯提出了剩余精力说
B.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心理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C.弗洛伊德提出了生活预备说
D.欧文提出游戏创造了最近发展区
答案:B
2.女孩玩过家家游戏,是为将来做妻子及养育子女做准备,体现的游戏理论是:
A.剩余精力说
B.生活预备说
C.松弛说
D.成熟说
答案:B
3.用火柴杆、塑料管、冰糕棍或用糖纸搓成纸棍等作为游戏材料,拼接成各种图形的游戏是:
A.积铁构造游戏
B.拼棒游戏
C.结构游戏
D.拼图游戏
答案:B
4.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A.象征性游戏
B.感觉运动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答案:A
5.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是: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答案:B
6.认知发展游戏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游戏理论认为儿童前运算阶段游戏的主要形式是:
A.象征性游戏
B.感觉运动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答案:A
7.学前儿童通过模仿和想象来扮演角色的游戏是:
A.角色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9春在线作业21答案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9春在线作业21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19春在线作业2-0003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1.“评价应该向听取评价结果的人提供它们所关心的信息,评价者应该充分了解那些人所关心的问题”,持这种观点的评价专家是.A.斯克里文B.斯太克C.莱斯D.利维正确答案:A2.教师不但要教书,也要教人,主要是受到( )心理学说的影响A.人文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主义D.分析主义正确答案:A3.你认为依照认知能力,下列书籍()较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A.爱弥儿B.哈利波特C.安徒生童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正确答案:C4.以下主要“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之中”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课程与教学目标正确答案:A5.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A.课程解读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实施范式D.课程评价范式正确答案:B6.()学校课程主动选择社会生活经验,并不断批判与超越社会生活经验,而且还不断建构新的社会生活人,这是“超越论”的基本观点。

A.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C.超越论D.-正确答案:C7.杜威所代表的课程论是A.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B.经验自然主义经验课程论C.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论D.永恒主义课程论正确答案:B8.“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A.活动分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罗主义正确答案:C9.“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法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这句话出自哪位教育家A.杜威B.布鲁纳C.布卢姆D.凯洛夫正确答案:B10.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A.经验教育学B.思辨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活动教育学正确答案:C11.()是课程专家按照课程理论和当时社会发展及儿童发展的需要,所确定的有关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标准的想法。

[奥鹏]东北师范-幼儿园教育评价19秋在线作业2资料答案

[奥鹏]东北师范-幼儿园教育评价19秋在线作业2资料答案

幼儿园教育评价19秋在线作业2【东北师范大学】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在评价过程中即时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是指()。

[A.]评价的心理过程
[B.]评价的心理状态
[C.]评价的心理特征
[D.]评价的心理调控
[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
正确答案是:A
2.1908 年提出以小学生为对象的客观化测试算术方法的是()。

[A.]斯通
[B.]桑代克
[C.]费舍尔
[D.]冯特
[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
正确答案是:A
3.评价者与被评价考的类群关系影响评价客观性的一种现象是指()。

[A.]类群效应
[B.]遵从心理
[C.]逆反心理
[D.]本位心理
[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
正确答案是:A
4.根据一定目的和教育活动及评价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价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程序和组织领导等加以规范,并作出规定的基本文件是()。

[A.]教育评价目的
[B.]教育评价方案
[C.]处理评价结果
[D.]评价结果反馈
[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
正确答案是:B
5.把考试成绩不好归咎于身体不好,或出题不公正的心理为()。

[A.]敏感心理
[B.]文饰心理
[C.]再评价心理
[D.]依赖心理
[提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本题]
正确答案是:B
6.亲疏文饰心理、回避心理等属于()。

[A.]组织过程心理
[B.]设计过程心理
[C.]实施过程心理
[D.]评价过程心理。

东师管理学基础19秋在线作业2-0003参考答案

东师管理学基础19秋在线作业2-0003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19在线作业2-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
A.策略
B.目标
C.政策
D.-
答案:C
2.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具体的描述。

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做支持。

A.数据资料
B.科学技术
C.信息
D.-
答案:A
3.()不属于管理过程学派的早期创始人。

A.亨利.法约尔
B.孔茨
C.古利克
D.-
答案:B
4.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是为了追求
A.效果
B.效率
C.效益
D.-
答案:C
5.在“责权利三角定理”中,()可以略小于职责。

A.权限
B.义务。

东师学前教育评价19秋在线作业2-0004参考答案

东师学前教育评价19秋在线作业2-0004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评价19在线作业2-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评价结果处理的一般任务是形成综合判断和分析诊断问题。

B.形成性评价是“过程中的评价”。

C.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基本不包括问卷调查。

D.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交流功能。

答案:C
2.下列哪个不属于微观的教育评价?()
A.对儿童道德品质的评价
B.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评价
C.对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价
D.对儿童健康状态的评价
答案:C
3.CIPP 模式的优点不包括()
A.使用范围广,综合性强,可在课程发展的任何阶段进行。

B.形成评价的系统方法为决策提供持续往复的信息,并对先前决策的明显效应提供反馈。

C.对行政决策人员有广泛的服务性功能。

D.教育评价不仅应该关心目标,还关心目标是怎样筛选出来的。

答案:D
4.下列哪个属于宏观的教育评价范畴?()
A.对儿童道德品质的评价
B.对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评价
C.对教育结构的评价
D.对儿童审美能力发展的评价
答案:C
5.下列哪个不属于中观的教育评价范畴?().
A.对教育目的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评价19在线作业2-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问卷的答案时间一般应控制在40-60 分钟内。

B.对幼儿园领导班子的评价属于宏观评价
C.在评价的准备过程中,评价者容易产生的心理现象有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模式效应等。

D.在评价的结果处理过程中,评价者容易产生的心理现象有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等。

答案:D
2.()是指评价者在评价中坚持反映自己“大我”价值观的一种心理现象。

A.本位心理
B.逆反心理
C.成见效应
D.理想效应
答案:A
3.()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既不愿对优者给太高的评价,也不愿给劣者以太低的评价,尽量缩小差距,向中间状态集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A.“趋中”趋势
B.晕轮效应
C.成见效应
D.类群效应
答案:A
4.CIPP 评价模式是由()首先提出的。

A.斯克里文
B.斯塔克
C.泰勒
D.斯塔费尔比姆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