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黄汤主治证候病机是

合集下载

麻黄汤总结

麻黄汤总结

麻黄汤总结
坚持一件事确实不容易,麻黄汤终于迎来了结尾。

从无数麻黄汤医案中挑好的摘录下来,然后再总结麻黄汤的用法
1、主治病名繁多,寒邪郁肺则多喘,寒邪犯胃则多呕。

但主证均为无汗、怕冷、脉浮紧。

病症为:感冒、受凉起荨麻疹、受凉音哑、感冒后遗尿、肾囊肿大、冷风哮喘、三叉神经痛。

2、服麻黄汤预后:
(1)汗出身凉,或小便增多,脉弱嗜卧,则愈。

(2)有转阳明的可能,以阳明法治之。

(3)无汗:饱尝风露之人,皮肤腠理厚实致密故不出汗;若下后,服麻黄汤不汗出,因为中气内陷,可加附子振奋心阳。

3、禁忌:阴虚用麻黄汤发汗致吐血。

麻黄汤为辛温剂,若服辛凉连翘等则加剧。

4、加减法则:伤寒脉微细,麻黄加黄芪汤;伤寒伤湿,麻黄汤加祛湿药;虚人外感吐血,李东垣用麻黄芍药人参汤。

麻黄证尺迟弱,以小建中汤加归芪养7日后,尺脉应,才投麻黄
5、注意:(1)【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如何区分,衄后病不解,可再发汗,下列三点为辨证关键:1、表实证仍在;2、确无里热;3、阴气未伤,无口干舌燥、尿短尿赤等症。

(2)伤寒谵语脉浮紧,服麻黄汤大剂。

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3)伤寒但五日不大便,溲色澄清,仍用麻黄汤。

麻黄汤主症+【气阴两虚燥热型糖尿病】

麻黄汤主症+【气阴两虚燥热型糖尿病】

麻黄汤主症+【气阴两虚燥热型糖尿病】原创紫竹仙姑紫竹仙姑2022-10-01 15:33发表于陕西麻黄汤主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注:一两按10克,杏仁与麻黄等量)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馀如桂枝法将息。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麻黄辛温,开腠理而发汗;杏仁苦温,疏利肺气而治喘;桂枝辛甘温,协同麻黄,增强其发汗作用;甘草甘平,协和诸药,药虽四味,方义周匝。

本方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为太阳病表实证之主方。

汪昂曰:“麻黄中空,辛温气薄,肺家专药,而走太阳,能开腠散寒;桂枝辛温,能引营分之邪达于肌表;杏仁苦甘,能散寒而降气;甘草甘平,发散而和中。

”麻黄与杏仁相配,可以解表散邪,降逆平喘。

曹颖甫谓:“麻黄汤为伤寒之圣药。

独怪近人畏忌麻黄,徒以荆芥、防风、豆豉、牛蒡等味,敷衍病家,病家亦以其平易而乐用之,卒之愈疾之功不见”。

此为经验有得之言。

近代医家恽铁樵对用此方之标准谓:“除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更须注意两点:第一是无汗,第二是口中和。

如其有汗,麻黄是禁药;如其口渴、舌干、唇绛,桂枝也是禁药。

只要是真确无汗,口中和,此方是唯一无二的妙法,可以药到病除。

”(见恽著《伤寒论辑义按》)郑氏在《医法圆通》中说:“此太阳营分主方也。

仲景原文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恶寒而喘者。

”随即举出其圆通应用法三条:(1)治痘初出而急隐,壮热无汗者;(2)治肩背沉重、觉内冷者;(3)治两脚弯发起红块,痛甚。

近代药物之分析,麻黄有发汗、平咳、定喘诸作用,为辛温发汗药中效力最强大者。

故凡一切感寒、伤寒诸疾病之无汗者,如头痛、腰痛、身痛、关节痛等,无不可以用之。

笔者多年来常用麻黄汤以治伤寒咳嗽,无不应手取效,而从未见发生副作用。

麻黄汤—搜狗百科

麻黄汤—搜狗百科

麻黄汤—搜狗百科麻黄汤麻黄汤,中医方剂名,为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宣肺止咳平喘之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表征:发热,怕冷,头身痛,鼻子实,流清鼻涕,咳嗽等,但最主要是怕冷。

宣肺:1、将浊气排出体外。

出路包括呼吸道,体表。

浊气包括,二氧化碳,代谢废物,病毒,病菌等。

2、将卫气,营养物质,水发散到体表。

脉浮紧:邪气,病毒攻入体内,肝脏小肠等主要产热器官,代谢加快,热量主要用来产生抗体,热量输出减少。

体表肌肉为了抗邪,抖动产热,但需要大量氧气与营养物质,因此脉管浮。

紧,往来有力,左右弹人手表示肌肉抖动。

)(传统认为:发汗是祛除邪气的一种方式,而我认为:体内邪气已经通过排泄系统,尿道,肛门,以及呼吸系统口鼻祛除。

邪气已祛,抗体需求减少,体温降低,体内的热量通过体表发汗,散除。

所以汗出是邪祛的标志,而不是祛邪的方式)(麻黄功效:发散风寒,宣肺止咳平喘,利尿消肿,散寒通痹止痛,用于疮痈肿痛,皮肤瘙痒,鼻子实,流清鼻涕)(药征:主治喘咳、水气也。

旁治恶风、恶寒、无汗、身疼骨节痛、一身黄肿。

)(味苦温。

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一名龙沙。

)中文名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功用发汗解表,宣肺止咳平喘分类解表方-辛温解表出处《伤寒论》药方介绍药方1麻黄加术汤组成麻黄(去节)9g,桂枝(去皮)6g,甘草(炙)3g,杏仁(去皮尖)6g,白术12g。

(术,味苦温。

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痘,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一名山蓟。

生山谷。

)(药征、术:主利水也。

故能治小便自利、不利、旁治身烦疼、痰饮、失精眩冒、下利、喜唾。

)用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麻黄汤证伤寒论

麻黄汤证伤寒论

麻黄汤证伤寒论关于《伤寒论》中药物剂量折算的问题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千二百黍实其龠合之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汉书˙律历制》(二)伤寒表实证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经典著作教研室岳小强麻黄汤证【原文】★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黄湯主之。

()【病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治法】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药】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辛温开腠发汗一宣一降止咳平喘两两个两先煎麻黄去上沫分三次服服药后温覆取微汗汗出病解停服饮食清淡适量。

【麻黄汤方后注】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原文】太陽病脉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

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①劇者必衄②衄乃解。

所以然者陽氣重③故也。

麻黄湯主之。

()太陽病脉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词解】①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②衄:此指鼻出血。

③阳气重:此处指阳气郁遏较重。

【原文】傷寒脉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黄湯主之。

()【原文】脉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黄湯。

()脉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黄湯。

()【原文】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黄湯。

()【析义】太阳病症状: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等阳明病症状:不大便等喘与胸满为本条主症。

先表后里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桂枝汤方证麻黄汤方证证名中风伤寒病因风寒风寒病机卫强营弱卫闭营滞症状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脉浮紧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辛温发汗调和营卫特征药桂枝配伍芍药姜枣配甘草麻桂与麻杏相关脏腑脾肺煎服法饮热粥、温覆温覆汗法禁例【原文】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淋家①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②。

()瘡家③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④。

()衄家⑤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脉急緊⑥直視不能眴⑦不得眠。

()亡血家⑧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⑨。

()汗家⑩重發汗必恍惚心亂⑾小便已陰疼⑿與禹餘粮丸。

麻黄汤证-伤寒论

麻黄汤证-伤寒论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 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 合。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1.先煎麻黄,去上沫; 2.分三次服,服药后温覆,取微汗;汗出病解 停服; 3.饮食清淡适量。
病人服药后出现流鼻血,是不 是病情加重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文】 太陽病,脉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 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 微除,其人發煩目瞑①,劇者必衄②,衄乃解。 所以然者,陽氣重③故也。麻黄湯主之。(46) 太陽病,脉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 愈。(47) 【词解】
太阳病症状: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等;
阳明病症状:不大便等;
喘与胸满为本条主症。
先表后里,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桂枝汤方证
证名 病因 病机 症状 治法 特征药 相关脏腑 煎服法
中风 风寒 卫强营弱
麻黄汤方证
伤寒 风寒 卫闭营滞
恶风、发热、汗出、脉浮 恶寒、发热、无汗、身痛、 缓 脉浮紧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桂枝配伍芍药,姜枣配甘 草 脾 辛温发汗,调和营卫 麻桂与麻杏 肺
(4)小青龙汤证(40、41)
【原文】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①,乾嘔發熱而欬, 或渴,或利,或噎②,或小便不利、少腹滿③, 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40)★ 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服 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41) ★ 【词解】
(3)大青龙汤证(38、39)
【原文】 太陽中風,脉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 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脉微弱, 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 肉瞤①,此為逆也。(38)★ 【词解】
①筋惕肉瞤(shun,音顺):肌肉跳动。
【病机】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治法】发汗解表,内清郁热。 【方药】大青龙汤 麻黄汤倍用麻黄、甘草,加石膏、生姜、大枣。

1麻黄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1麻黄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46. 败毒散中的人参属于 :
A. 君药 B. 臣药 C. 佐助药 D. 佐使药 E. 反佐药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47. 患者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 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治当首选 :
A.败毒散
B.麻黄附子细辛汤
C.再造散 D.小青龙汤
E. 参苏饮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正错确误, 你再真想棒一想!!
53. 参苏饮中的人参属于 :
A.君药 B.臣药 C.佐助药 D.佐制药 E. 反佐药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
54. 症见 “发热,恶寒甚剧,虽厚衣重被,其寒不解, 神疲欲寐,脉沉微”,治当首选 :
C.陶华 D.张仲景
E. 张元素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
42. 柴葛解肌汤和九味羌活汤组成中不共有的药物是 :
A.羌活
B.甘草
C.黄芩 D.白芷
E. 桔梗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43. 败毒散的功用是 :
A.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D.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E.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56. 治表里俱寒证的代表方是 :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35. 麻杏甘石汤的功用是 :
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B.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D.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E. 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正错确误, 你再真想棒一!想!

中医医师中药考点之《麻黄汤》

中医医师中药考点之《麻黄汤》

齿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喷水孔小,横椭圆形,两端尖,位于眼角下后方。鳃孔5个,狭 小,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背鳍2个,第1背鳍颇大,较后位,上角圆钝,后缘凹入, 下角延长尖突。第2背鳍稍小,上角钝圆,后缘深凹,下角延长尖突。腹鳍比第2背鳍稍小, 鳍脚平扁延长。胸鳍中等大。体背侧面为褐色,腹面白色,各鳍紫褐色,后缘较浅淡,体无 白色斑点。
注册会计师培训:/kcnet1960/ 注册会计师网校:/xzy/
【性味与归经】同干姜。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贮藏】同干姜。
注册会计师培训:/kcnet1960/ 注册会计师网校:/xzy/
注册会计师培训:/kcnet1960/ 注册会计师网校:/xzy/
肢。 4.重复第1法。 5.掌击百会(安神定魄),拳击大椎(通调一身阳气)和八髎(壮肾阳,补元气,引火归原)。 6.下肢:捏拿下肢,点揉髀关、梁丘、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委中、承山,
鲨鱼翅
鲨鱼翅 【拼音名】Shā Yú Chì 【别名】鲛鱼翅、鲛鲨翅、沙鱼翅、金丝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鳍。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stelus manazo Bleeker 采收和储藏:加工鲨鱼肉时,取其鳍 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1.白斑星鲨,体细长,一般在1m 以内。头宽,吻稍厚,前端钝。眼椭圆形,瞬褐平横 外露,眼后有小型喷水孔。鼻孔位于口至吻的1/3处,有鼻瓣。口呈三角形,距吻端,有唇 褶,上唇褶宽扁而长,下唇褶狭而短。齿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鳃孔5个,前3个较宽,比 眼径较大。最后2个较狭,位于胸鳍上方。背鳍2个,第1背鳍约于体腔中部上方,上角圆钝, 后缘凹入,下角延长尖突。第2背鳍稍小,形状相似。臀鳍小,起点约与第2背鳍基底中部相 对。胸鳍中大,始于第5鳃孔下方,后缘斜直或微凹。腹鳍位于背鳍间隔前半部下方,内角 较尖。尾鳍狭长,上叶直而略窄下叶前部微突,中后部有一凹缺,后部三角形突出。背面和 上侧面灰褐色,沿侧线及侧线上方散布着许多不规则的白色斑点;鳍褐色,边缘较淡,下侧 面和腹面银白色。 2.灰星鲨,体细而延长,体长1m 左右。头平扁,吻中等长,背视近三角形。眼椭圆形。 鼻孔宽大,前鼻瓣中部具一舌状突出,出水孔半露。口颇小,三角形,两侧斜行,前端圆钝, 下颌稍短,口闭时上颌牙全露,下颌牙只在缝合处露出。上唇褶粗大而短,下唇褶细而较长, 注册会计师培训:/kcnet1960/ 注册会计师网校:/xzy/

方剂填空题——精选推荐

方剂填空题——精选推荐

二、填空题1.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2. 医学史上复方的出现,最迟应在春秋战国时期。

3. 现存历史上最早的方书是《五十二病方》4. 现存历史上载方最多的方书是《普济方》5.《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为清代程钟玲所著。

6. 在方剂分类方面,清代医家汪昂著《医方集解》,开创了综合分类法。

7.汗法具有开泻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

8. “八法”的内容是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

9. 治法具有多层次和多体系的特点。

10.“和解少阳”是属于六经治法体系。

11. “透热转气”是属于卫气营血治法体系。

12. 方剂和治法的关系是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13. 以法统方包括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等四个方面。

14. 关于调和之法,戴天章总结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_之谓和。

15. 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具体遣药组方时,必须重视两个环节,一是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二是熟练的配伍技巧。

16. 运用配伍方法遣药组方,从总体而言,其目的不外增效、减毒两个方面。

17. 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和反佐药三类。

18. 使药包括引经药和调和药二类。

19.臣药的意义有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和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两种。

20.方剂的变化有药味加减的变化、药量增减的变化以及剂型更换的变化等三种基本形式。

21. 由于里寒证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差别。

22.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23.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24.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有形实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25.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题 下一题
回回答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44. 主治证的病机为“气虚,外感风寒湿邪”的方剂是 :
A.参苏饮 B.再造散 C.败毒散 D.荆防败毒散 E. 葱白七味饮
上一题 下一题
回回答答错错正误误确,, 再再你想想真一一棒想想!!!
45. 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含有 :
A.枳壳 B.前胡 C.柴胡 D.黄芩 E. 人参
A.羌活胜湿汤
B.九味羌活汤 C.大青龙汤 D.荆防败毒散
E. 柴葛解肌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12. 药物配伍具有“分经论治”特点的方剂是 :
A.败毒散 B.大青龙汤 C.九味羌活汤 D.独活寄生汤
E. 香苏散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13. 九味羌活汤为哪位医家所创制 :
A.紫菀 B.白前 C.陈皮 D.荆芥 E. 杏仁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24. 症见 “咳嗽咽痒,咯痰不爽,微恶风发 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治当首选 :
A.金沸草散 B.止嗽散 C.定喘汤 D.苏子降气汤
E. 射干麻黄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25. 配伍用药具有“温润和平,不寒不热”特点的方剂是
A.败毒散 B.参苏饮 C.麻黄附子细辛汤 D.再造散 E. 加减葳蕤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50. 参苏饮主治证的病机是 :
A.阳气虚弱,外感风寒 B.阴虚之体,外感风热
C.阴血亏虚,感受外邪
D.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 E. 素体阳虚,复感风寒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A.桑菊饮
B.麻杏甘石汤
C.定喘汤 D.射干麻黄汤
E. 桑杏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37. 麻杏甘石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
A.外感风邪,邪热壅肺 B.风温初起,肺失清肃
C.痰饮郁结,肺气上逆 D.风寒外束,痰热内蕴
E. 肺有伏火,肺失宣降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A.藿香正气散
B.正柴胡饮 C.小青龙汤 D.香苏散
E. 香薷散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18. 主治证病机为“外感风寒,气郁不舒”的方剂是 :
A.香苏散 B.藿香正气散 C.正柴胡饮 D.柴葛解肌汤 E. 正柴胡饮香苏散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19. 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功用的方剂是 :
A.王好古 B.李东垣 C.孙思邈 D.张仲景 E. 张元素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正错确误, 你再真想棒一想!!
14. 香苏散的组成中含有 :
A.木香 B.香薷 C.陈皮 D.苏子 E. 前胡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15.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 是何方的辨证要点 :
回答正错确误, 你再真想棒一!想!!
33. 桑菊饮与的银翘散组成中不共有的药物是 :
A.芦根
B.生甘草
C.连翘 D.桔梗
E. 牛蒡子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正错确误, 你再真想棒一想!!
34. 患者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治当首选 :
A.银翘散 B.金沸草散 C.止嗽散 D.桑菊饮 E. 桑杏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回答答错正错误确误,, 再你再想真想一棒一想!想!!
6. 症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
不渴,脉浮缓”,治当首选 :
A.麻黄汤
B.败毒散 C.华盖散 D.玉屏风散
E. 桂枝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7. 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
A. 1:2 B. 2 :1 C. 3 :2 D. 1 :l E. 2 :3
C.陶华 D.张仲景
E. 张元素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42. 柴葛解肌汤和九味羌活汤组成中不共有的药物是 :
A.羌活
B.甘草
C.黄芩 D.白芷
E. 桔梗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43. 败毒散的功用是 :
A.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D.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E.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B.银翘散 C.柴葛解肌汤 D.败毒散
E. 升麻葛根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28. 原书服法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 煮”的方剂是 :
A.桑菊饮
B.桑杏汤
C.银翘散 D.金沸草散
E. 香薷散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正错确误, 你再真想棒一!想!
29. 辨证要点为“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 数”的方剂是 :
A.止嗽散 B.金沸草散 C.桑菊饮 D.三拗汤 E. 泻白散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正错确误, 你再真想棒一想!!
26. 张介宾所创制的平散风寒之代表方是 :
A.止嗽散 B.华盖散 C.金沸草散 D.正柴胡饮 E. 射干麻黄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27. 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功用的方剂 是A:.黄连解毒汤
A.桑菊饮
B.桑杏汤
C.柴葛解肌汤 D.银翘散
E. 普及消毒饮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30. 银翘散出自 :
A.《温热经纬》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伤寒六书》 D.《温疫论》 E. 《温病条辨》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31. 银翘散中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
A.参苏饮 B.葱白七味饮 C.再造散 D.九味羌活汤 E. 败毒散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48. 益气解表的常用方是 :
A.败毒散 B.荆防败毒散 C.加减葳蕤汤 D.七味葱白饮 E. 再造散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49. 具有“益气解表,理气化痰”功用的方剂是 :
21. 小青龙汤的组成中含有:
A.紫菀 B.杏仁 C.生姜 D.白芍 E. 白前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22. 小青龙汤中的君药是 :
A.麻黄 桂枝 B.桂枝 白芍 C.干姜 细辛 D.桂枝 干姜 E. 干姜 半夏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23. 止嗽散的组成中不含有 :
38. 麻杏甘石汤中的君药是 :
A.麻黄 B.杏仁 C.石膏 D.麻黄 杏仁 E. 麻黄 石膏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39. 功用为“解肌清热”的方剂是 :
A.大青龙汤 B.消风散
C.升麻葛根汤 D.竹叶柳蒡汤
E. 柴葛解肌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4. 功用为“宣肺解表”的方剂是 :
A.麻黄汤 B.华盖散 C.苏子降气汤 D.三拗汤 E. 止嗽散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5. 桂枝汤的功用是 :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调和气血,缓急止痛 D.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E.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10. 桂枝汤的配伍特点不包括 :
A.发中有补 B.散中有收 C.邪正兼顾 D.阴阳并调
E. 火郁发之
上一题 下一题
回回答答错错正误误确,, 再再你想想真一一棒想想!!!
11.症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 口苦微渴,舌苔白,脉浮”,治当首选 :
51.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 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舌苔白,脉弱”,治当首选 :
A.参苏饮 B.止嗽散 C.再造散 D.小青龙汤
E. 败毒散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52. 辨证要点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 脘满闷,倦怠乏力,苔白,脉弱”的方剂是 :
利咽”配伍意义的药组是 :
A.薄荷 牛蒡子
B.荆芥穗 豆豉
C.芦根 竹叶
D.芦根 E. 银花
生甘草 连翘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32. 桑菊饮的功用是:
A.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B.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C.辛凉宣肺,情热平喘 D.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E. 辛凉宣肺,清热利尿
上一题 下一题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正错确误, 你再真想棒一想!!
3. 大青龙汤的组成是 :
A.麻黄汤重用麻黄,再加石膏、生姜、防风 B.麻黄汤重用麻黄,再加石膏、生姜、大枣 C.麻黄汤重用麻黄,再加石膏、苡仁、大枣 D.麻黄汤重用麻黄,再加石膏、生姜、苏子 E. 麻黄汤重用麻黄,再加石膏、防风、荆芥
上一题 下一题
40. 症见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
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治当首选 :
A.升麻葛根汤 B.蒿芩清胆汤 C.龙胆泻肝汤 D.柴葛解肌汤
E. 大青龙汤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41. 柴葛解肌汤为哪位医家所创制 :
A.王好古 B.李东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