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5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经济学基础》课件——第5章 成本与收益理论

STC、FC与VC曲线
STC FC VC
STC VC
FC
O
Q
图5-1 短期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曲线
咖啡厅的主要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FC ➢租金 ➢咖啡机 ➢桌椅
VC ➢员工工资 ➢咖啡杯 ➢咖啡豆原料 ➢水电支出
固定成本FC
(1)定义 不随产量而变动的成本。
(2)分类 厂房与设备的折旧费及保养维修费 借款利息、契约性的租金 财产税 管理人员的薪酬
5.4.6利润的来源
实训10 教材P105练习题五.1, 六.1 5.4.7利润的作用
5.3长期成本函数
5.3.1长期总成本 5.3.2长期平均成本
实训11 教材P105练习题六.2(答 案) 复习与测试 教材P103~105 练习题 一~五
5.1.1 成本的定义
是厂商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支出, 是投入生产要素所必须支付的代价。
第五章
第 五 章
一 学习目标
学习 目标
➢ 理解规模经济与学习效应 ➢ 掌握经济成本、短期成本、收益、利润等重要概念 ➢ 掌握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 ➢ 掌握收支相抵点与停止营业点的经济意义 ➢ 掌握利润最大化原则 ➢ 能初步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进行盈亏分析和经营决策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5.1成本理论概述
(3)停止营业点= AVC最低点。 令AVC’=( Q2-20Q+17)’=2Q-20=0,Q=10
5.3.1 长期总成本LTC
1.定义 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改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
的最低总成本。
2.函数式 LTC = f ( Q )
3.长期总成本曲线 LTC 是STC曲线的包络线 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变化过程呈现三段式 LTC曲线如图5-4所示
经济学基础全套完整版ppt课件完整版

为了维持高价格,垄断厂 商可能限制产量,导致市 场供应不足。
阻碍创新
由于缺乏竞争压力,垄断 厂商可能缺乏创新动力, 不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 展。
寡头竞争和价格领导模型介绍
寡头竞争特点
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厂商,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都相对较大。
产品可能具有差异性,不同厂商的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可能存在差 异。
研究对象
微观层面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 家庭、企业等)的经济行为;宏 观层面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现象 及其运行规律。
经济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01
02
03
04
古典经济学
起源于17世纪,代表人物有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 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 强调市场均衡和价格机制。
03
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选择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可以确定消费者在给定预算约束
下的最优商品或服务组合。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
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基本假设
消费者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一致性和传递性;市场是完全竞争 的,消费者是价格的接受者。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的构建
基于上述假设,可以构建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消费者在给定预算约束下, 如何选择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模型的核心是求解消费者效用最大 化问题,得到最优商品组合的条件。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的应用
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如需求曲线的形状、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等。同时,该模型也为政府制定消费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阻碍创新
由于缺乏竞争压力,垄断 厂商可能缺乏创新动力, 不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 展。
寡头竞争和价格领导模型介绍
寡头竞争特点
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厂商,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都相对较大。
产品可能具有差异性,不同厂商的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可能存在差 异。
研究对象
微观层面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 家庭、企业等)的经济行为;宏 观层面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现象 及其运行规律。
经济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01
02
03
04
古典经济学
起源于17世纪,代表人物有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 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 强调市场均衡和价格机制。
03
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选择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可以确定消费者在给定预算约束
下的最优商品或服务组合。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
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基本假设
消费者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一致性和传递性;市场是完全竞争 的,消费者是价格的接受者。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的构建
基于上述假设,可以构建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消费者在给定预算约束下, 如何选择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模型的核心是求解消费者效用最大 化问题,得到最优商品组合的条件。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的应用
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如需求曲线的形状、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等。同时,该模型也为政府制定消费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基础5消费与生产者剩余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消费曲线的定义
消费曲线是指描述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水平的曲线。
推导方法
消费曲线的推导主要采用经验统计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消费与收入之 间的数量关系。
消费曲线的特点
消费曲线通常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相应增加。同 时,消费曲线的斜率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意味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西方经济学基础-消费与生产 者剩余
目录
• 消费理论 • 生产者剩余 • 消费与生产者剩余的关系 • 消费与生产者剩余的实证分析 • 消费与生产者剩余的政策建议
01
消费理论
消费函数
01
消费函数定义
消费函数是用来描述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消费量与影响消费的
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函数。
02 03
消费函数的类型
03
消费与生产者剩余的关系
消费与生产者剩余的关联性
消费行为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
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直接决定了生产者的收益,消费者需求强烈的产品会使生产者获得更多的剩余。
生产者剩余与市场供需关系
生产者剩余的大小与市场供需关系密切相关,当产品供不应求时,生产者剩余增加;反之,当产品供过于求时, 生产者剩余减少。
生产者行为研究
通过实验法和实地观察法收集数据, 分析生产者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 生产决策过程,探究生产者剩余的形 成机制。
实证分析结论
消费者剩余
实证分析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愿意支付的价格往往高于实际支付的价格,这部分差额 即为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市场供需关系和商品或服务的特性等因素 。
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也会影响他 们的消费行为。如果预期未来收入增加或 支出减少,人们可能会增加当前的消费。
经济学基础课程PPT:第五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L(雇佣工人数) TP总产量 AP平均产量 MP边际产量
0
0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2
46
3
72
4
92
5
100
6
90
2
3
I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 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
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短期生产中可变要素投入的 合理区间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 生产要素投入到几种固定的生产要素上时,一开 始总产量会增加,边际产量也是递增,但是当达 到一点时,边际产量开始递减,到最后升值出现 负值,从而使得总产量也减少。
思考:那这是否意味着生产的产量越多越好,规模 越大越好呢? 规模越来越大会引起成本上升
1 第一节 企业的形式与目标
生产的主体是厂商。厂商也可以称为企业,是指 在市场经济中为生产和销售商品而进行决策经营的营 利性组织。
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按照 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三类: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
(1) AC的最小值对应的产量是收支相抵点,也称为盈 亏平衡点产量,P小于AC则亏损。
(2) 平均可变成本(AVC)的最小值对应的产出量是停 止营业点也称为关门点,P小于AVC,企业停止营业。
案例
一天中午,小赵走进一家餐馆吃饭,却发现里面只 有两三个顾客。看起来,该饭馆现在的收入基本上不可 能弥餐馆的经营成本。小赵很奇怪,生意这么冷淡,为 什么餐馆还要开门呢?
课堂思考:
你是否曾经走进一家餐馆吃饭,却发现里面几乎没有顾客?看起 来,饭馆现在的收入基本上不可能弥补餐馆的经营成本。你不禁要问 为什么餐馆还要开门呢?
经济学基础 PPT

•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
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分配;
2020/4/5
9/31
经济学 基础
二、经济学是研究人们选择行为的理论
你今天到目前为止了做了哪些选择行为?
经 济
为什么要进行选择?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学 的
主
谁来选择? ——决策者: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 如何选择?
是文科的基础。如果说民主可以治国,科学可以强国,
那么,经济才能富国。
• 经济学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科学。
2020/4/5
6/31
经济学
基础 为什么会有经济学呢?
• 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 一方面,相对于人类无止境的生产,或者说是无穷 的欲望而言,我们人类所能拥有的资源太少了;
• 另一方面,由于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这些有限的资 源还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2020/4/5
14/31
经济学
基础 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稀缺 (scarcity)
选择 (Choice):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人类生存需要 消耗资源
有限的资源如 何利用
资源利用有 效性
2020/4/5
15/31
经济学 基础
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 结论。
斥着大量的统计数字和专业术语。其实,经济学是最
具人文关怀的科学,它关怀的是人最基本的生存和发
展的需求。人生在世,需要衣、食、住、行等各种商
品和服务,除此之外,还有安全、爱、尊重以及自我
实现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和欲望是无限的,而人
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分配;
2020/4/5
9/31
经济学 基础
二、经济学是研究人们选择行为的理论
你今天到目前为止了做了哪些选择行为?
经 济
为什么要进行选择?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学 的
主
谁来选择? ——决策者: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 如何选择?
是文科的基础。如果说民主可以治国,科学可以强国,
那么,经济才能富国。
• 经济学是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科学。
2020/4/5
6/31
经济学
基础 为什么会有经济学呢?
• 人类经济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资源的有限性。
• 一方面,相对于人类无止境的生产,或者说是无穷 的欲望而言,我们人类所能拥有的资源太少了;
• 另一方面,由于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这些有限的资 源还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2020/4/5
14/31
经济学
基础 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稀缺 (scarcity)
选择 (Choice):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
人类生存需要 消耗资源
有限的资源如 何利用
资源利用有 效性
2020/4/5
15/31
经济学 基础
三、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 结论。
斥着大量的统计数字和专业术语。其实,经济学是最
具人文关怀的科学,它关怀的是人最基本的生存和发
展的需求。人生在世,需要衣、食、住、行等各种商
品和服务,除此之外,还有安全、爱、尊重以及自我
实现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和欲望是无限的,而人
《经济学基础》第五章市场理论

随着产量增加, MR与需求 曲线的距离越来越大, MR 比价格下降得更快。
dd(P=AR)
MR
Q
O
A
B
23
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由于各种原因,如既定规 模成本过高、市场需求较小等,可 能导致短期亏损,不一定总是获得 垄断利润。 短期均衡有三种情况: 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或 蒙受损失。
两条件
不同市场之间可以有效分离。 被分隔开的多个市场上需求弹性不同。
29
价格歧视分为三类
❖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根据消费 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产品制 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和消费者 确定的价格。二级价格歧视主要适用于那些容易度量和 记录的劳务,如煤气、电力、水、电话通讯等的出售。
27
长期均衡的条件
P LMC
SMC
SAC LAC
E
AR=P
MR Q
MR = LMC = SMC(最佳规模)
28
五、完全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价格歧视
❖ 价格歧视指同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 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购 买者的同一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
39
二、两个寡头模型—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介绍
(一)古诺模型
由法国经济学家奥古斯丁·古诺于 1838年最早提出,研究双寡头市场。
假定:
1.只有两个寡头A 与B,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 2.生产成本为零。(例如矿泉水的生产) 3.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
4.各方都根据对方的行动做出反应。 5.每家厂商都通过调整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
❖TR=OMEN
dd(P=AR)
MR
Q
O
A
B
23
三、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由于各种原因,如既定规 模成本过高、市场需求较小等,可 能导致短期亏损,不一定总是获得 垄断利润。 短期均衡有三种情况: 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或 蒙受损失。
两条件
不同市场之间可以有效分离。 被分隔开的多个市场上需求弹性不同。
29
价格歧视分为三类
❖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根据消费 者愿意为每单位商品付出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产品制 定不同的销售价格。
❖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和消费者 确定的价格。二级价格歧视主要适用于那些容易度量和 记录的劳务,如煤气、电力、水、电话通讯等的出售。
27
长期均衡的条件
P LMC
SMC
SAC LAC
E
AR=P
MR Q
MR = LMC = SMC(最佳规模)
28
五、完全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价格歧视
❖ 价格歧视指同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 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或者对销售给不同购 买者的同一产品在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
39
二、两个寡头模型—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介绍
(一)古诺模型
由法国经济学家奥古斯丁·古诺于 1838年最早提出,研究双寡头市场。
假定:
1.只有两个寡头A 与B,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 2.生产成本为零。(例如矿泉水的生产) 3.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
4.各方都根据对方的行动做出反应。 5.每家厂商都通过调整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
❖TR=OMEN
《经济学基础》课件:项目五 找寻市场的规律

目
1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录
2 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3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4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完全竞争
供求、价格 及收益
短期均衡
长期均衡
垄断
需求曲线、 收益曲线 短期均衡及 长期均衡
价格歧视
垄断 市场 上的 厂商 均衡
垄断竞争市场 上的厂商均衡
市场结构 分析
垄断竞争市场 上的厂商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供求
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整个行业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 交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 平出发的水平线,原因 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P
S
E
Pe Q
O
E
Q
完全竞争市场的供需和均衡
P
Pe
O
Q
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收益
在各种类型的市场上,平均收益与价格都是相等的,即AR=P。但在完全竞争 市场上,对个别厂商来说MR=AR= PE 。
P
D=AR
MR
0
Q
(一)垄断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
• (1)供不应求状况下的短期均衡——厂商获得超额利润 • (2)供求平衡状况下的短期均衡——厂商获得正常利润
P
SMC
SAC
P1 H
F
G E
D(AR)
MR
0
Q
P
SMCSAC
P1
F
E D(AR)
MR
0
Q
(一)垄断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
• (3)供过于求状况下的短期均衡——厂商遭受亏损 阴影区域为亏损额,AVC与经过H点,H点为停止营业点
5经济学基础-均衡价格理论

均衡价格理论
在市场上,需求与供给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经济力量,买者希望商品物美 价廉,卖者希望商品利大价高,两种经济力量相互作用使市场达到均衡 状态。在均衡状态下,各种经济力量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各方愿望得 以满足。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是指某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
为了维持支持价格,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产品,用于国家储备或 出口。支持价格政策主要适用于少数重要的农产品,现阶段我国执行最低收 购价的品种有小麦和稻谷。
过剩 最低限价曲线
知识点滴
在我国,为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进一步 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主产区实行 最低收购价政策。2015年生产的早籼稻、 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千 克135元、138元和155元,2015年生产的 小 麦 ( 三 等 ) 最 低 收 购 价 为 每 5 0 千 克 11 8 元 。
• 结论: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及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需求变动对均很价格的影响
课堂讨论
2003年“非典”疫情怎样影响板蓝根市场?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怎样影响国产奶粉市场? 试用均衡分析法进行分析。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影响因素变化引 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其变动结果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平移。 在图中,需求不变时,既定的需求曲线D与初始供给曲线So相交于均衡 点Eo,此时均衡价格为Po,均衡数量为Q0。当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 向右下方平移,由So平移至 S2,形成新的均衡点E2,此时均衡价格为 P2,均衡数量为Q2;当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平移,由S%平 移至S1,形成新的均衡点E1,此时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 结论:当需求不变时,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向变动,均衡数量同向 变动。
在市场上,需求与供给是两种相互对立的经济力量,买者希望商品物美 价廉,卖者希望商品利大价高,两种经济力量相互作用使市场达到均衡 状态。在均衡状态下,各种经济力量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各方愿望得 以满足。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是指某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
为了维持支持价格,政府通常收购市场上过剩的产品,用于国家储备或 出口。支持价格政策主要适用于少数重要的农产品,现阶段我国执行最低收 购价的品种有小麦和稻谷。
过剩 最低限价曲线
知识点滴
在我国,为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进一步 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主产区实行 最低收购价政策。2015年生产的早籼稻、 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千 克135元、138元和155元,2015年生产的 小 麦 ( 三 等 ) 最 低 收 购 价 为 每 5 0 千 克 11 8 元 。
• 结论: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及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需求变动对均很价格的影响
课堂讨论
2003年“非典”疫情怎样影响板蓝根市场?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怎样影响国产奶粉市场? 试用均衡分析法进行分析。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影响因素变化引 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其变动结果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平移。 在图中,需求不变时,既定的需求曲线D与初始供给曲线So相交于均衡 点Eo,此时均衡价格为Po,均衡数量为Q0。当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 向右下方平移,由So平移至 S2,形成新的均衡点E2,此时均衡价格为 P2,均衡数量为Q2;当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平移,由S%平 移至S1,形成新的均衡点E1,此时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 结论:当需求不变时,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向变动,均衡数量同向 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