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欧洲城市研究概览

合集下载

中世纪欧洲城市(资料和描述)

中世纪欧洲城市(资料和描述)

世界城市史之中世纪欧洲城市一、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公元5世纪,庞大而又衰弱的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冲击下终于寿终正寝。

自此之后的四五百年里,西欧大地一片空旷萧条:繁华的城镇转眼成了堆堆废墟,凋敝的农村到处是荒草丛生;闭塞割据,自给自守,听不到手工作坊的叮档锤声,也看不见熙熙攘攘的市井气象。

这就是5至10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情调。

从10世纪以后,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城镇突然像蘑菇般地冒了出来,散布在西欧各个地方。

城市的兴起给发展着的西欧社会注入了充满生机的活力,也孕育了更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力量,最终导致西欧发生深刻的变化,导致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完全可以说,近代西欧工业文明的诞生,其源流不能不溯之于中世纪时代的工商业城市;也可以说,工商业城市的蓬勃兴起与发展,正是西欧封建社会与同时代的中国或东方相比较而具有的一个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不同点,正是西欧较快实现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关键因素。

西欧城市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能普遍而又迅速地兴起,原因当然有许多,几个世纪来也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流行的说法有“手工业起源说”和“商业起源说”。

10世纪后,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不仅能满足农民及封建主的需要,而且能够提供粮食和原料给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促使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使之达到了专门化的水平;商业活动开始活跃,促进了商品的交换。

这样在主教驻地、城堡周围、修道院附近和一些交通便利、比较安全,能够获得廉价原料与可以顺利出售产品的港口、交通要道等地,一些手工业者通过各种方式摆脱封建领主的束缚,脱离封建庄园,在这些地区定居下来。

其后人口逐渐聚集,来往商人增多,于是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大多是来自附近乡村的农奴,他们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成为城市市民。

“从中世纪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

这种发展方式即是称为城市的“手工业起源说”。

西方史学界主要流行的则是“商业起源说”,它是由皮雷纳提出的。

西欧中世纪城市发展研究

西欧中世纪城市发展研究

西欧中世纪城市发展研究在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

西欧的城市在此期间得到了持续发展和成长,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城市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生活方式转向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城市也促进了全球交流与贸易。

本文将研究西欧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及城市经济。

历史背景西欧中世纪城市发展的背景是当时封建领主政治体系的转型期。

封建领主由于内部矛盾和灾害频发,使得整个封建体系向着更加单一的政治方向发展。

城市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农村变革向城市变革的转型。

中世纪城市是由城市贵族、商人和工匠组成的,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建立了一种利益共同体,渐渐形成了城市的独特风貌。

封建领主通过对城市进行统治,城市成为封建领主统治下的组成部分,并且在中世纪的城市中,教会也发挥了重要的职能。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是西欧中世纪城市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中世纪,城市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发展,这其中包括游牧和部落经济、封建经济、整体经济和城市经济等不同传统经济形态。

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城市贵族和城市居民会在城市周围建筑城墙,修建城门和城堡以保证城市的安全。

同时,城市的商业中心也会迅速扩张,逐渐形成了城市的中心。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西欧中世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规划建设是经过一定的规划设计才能完成的。

在建设中,城市的贵族和居民要根据自身利益和城市的审美要求来规划建设,使得城市更加高效和美观。

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有一些城市特征是非常典型的,例如公共广场,教堂和市政府等重要的公共建筑都是必不可少的。

城市经济城市经济是西欧中世纪城市发展最为核心的部分。

城市贵族和商人把城市经济发展成为同农业生产结合起来的重要经济模式。

城市的贵族和居民会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和贸易,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据历史资料显示,城市经济在中世纪欧洲的贸易、金融和产业方面都有了非常卓越的表现。

欧洲的中世纪城市

欧洲的中世纪城市

欧洲的中世纪城市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城市发展也
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欧洲中世纪城市的一些特征和发展情况。

城市形成
中世纪城市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经济因素:中世纪城市多数是在贸易路线交汇处或者有丰富
的资源附近形成的。

商业活动的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2. 政治因素:中世纪城市常常是一些领主或者国王的特许城市。

他们在政治和法律上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城市特征
中世纪城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都市结构:中世纪城市的建筑多为石头建筑,由城墙保护起来。

城市通常被分为若干个区域,包括市场区、宗教区、行政区等。

2. 市场活动:中世纪城市的市场是城市生活和经济的核心。


民们在市场上交换商品,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3. 社会组织:中世纪城市的社会组织通常以行业组织为主导,
例如工会或者行会。

这些组织维护了成员的利益,并参与城市的决策。

城市发展
中世纪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1. 城市起步阶段:城市在起步阶段通常较小,人口也较少。


市的发展依赖于周边地区的资源和经济活动。

2. 城市扩张阶段: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城市的扩张。

城市规
模增大,人口增多,商业活动也更加丰富。

3. 城市成熟阶段:城市在成熟阶段达到了自身的发展高峰。

城市地位日益提高,文化和艺术也得到了发展。

中世纪城市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的特点和发展对我们理解欧洲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城市的历史演变与城市规划研究

欧洲城市的历史演变与城市规划研究

欧洲城市的历史演变与城市规划研究欧洲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陆,承载着世界上许多古老城市的历史。

这些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欧洲城市的历史演变与城市规划研究成为人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领域。

一、城市的历史演变1.古代城市的起源欧洲古代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雅典和罗马这些城市代表了古代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这些城市往往以城墙保护自身的安全,同时也有规划良好的街道和公共建筑。

2.中世纪城市的崛起中世纪是欧洲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城市得到了扩张和壮大。

这些城市多数位于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地位。

同时,中世纪城市也是贸易的中心,吸引了很多商人和手工业者。

城市的街道变得狭窄而错综复杂,房屋也开始建造在城市中心,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3.工业革命对城市的影响19世纪的工业革命给欧洲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以英国为例,伦敦、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城市在工业革命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工业中心。

城市规模扩大,规划和交通设施也得到了改善。

然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城市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

4.现代城市的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过程的不断加速,现代城市在欧洲开展了快速的发展。

城市规划开始引入现代化的理念,注重人文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许多欧洲城市也在此时进行了城市更新和复兴,重塑了城市景观。

二、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性1.保护历史遗产城市规划研究对于保护和保留城市的历史遗产非常重要。

欧洲的许多古城和古老建筑都是无可替代的文化财富,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研究城市规划,可以更好地保护历史遗产,使之在现代城市中焕发新的活力。

2.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性城市规划研究还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不断扩大的城市中,规划师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需求。

通过科学规划,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并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3.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城市规划研究也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

优质的住房、教育和医疗设施都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世纪欧洲城市(资料和描述)

中世纪欧洲城市(资料和描述)

世界城市史之中世纪欧洲城市一、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公元5世纪,庞大而又衰弱的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冲击下终于寿终正寝。

自此之后的四五百年里,西欧大地一片空旷萧条:繁华的城镇转眼成了堆堆废墟,凋敝的农村到处是荒草丛生;闭塞割据,自给自守,听不到手工作坊的叮档锤声,也看不见熙熙攘攘的市井气象。

这就是5至10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情调。

从10世纪以后,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城镇突然像蘑菇般地冒了出来,散布在西欧各个地方。

城市的兴起给发展着的西欧社会注入了充满生机的活力,也孕育了更新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力量,最终导致西欧发生深刻的变化,导致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完全可以说,近代西欧工业文明的诞生,其源流不能不溯之于中世纪时代的工商业城市;也可以说,工商业城市的蓬勃兴起与发展,正是西欧封建社会与同时代的中国或东方相比较而具有的一个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不同点,正是西欧较快实现从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关键因素。

西欧城市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能普遍而又迅速地兴起,原因当然有许多,几个世纪来也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流行的说法有“手工业起源说”和“商业起源说”。

10世纪后,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不仅能满足农民及封建主的需要,而且能够提供粮食和原料给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促使了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使之达到了专门化的水平;商业活动开始活跃,促进了商品的交换。

这样在主教驻地、城堡周围、修道院附近和一些交通便利、比较安全,能够获得廉价原料与可以顺利出售产品的港口、交通要道等地,一些手工业者通过各种方式摆脱封建领主的束缚,脱离封建庄园,在这些地区定居下来。

其后人口逐渐聚集,来往商人增多,于是城市兴起。

城市居民大多是来自附近乡村的农奴,他们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成为城市市民。

“从中世纪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

这种发展方式即是称为城市的“手工业起源说”。

西方史学界主要流行的则是“商业起源说”,它是由皮雷纳提出的。

中世纪欧洲城市发展研究

中世纪欧洲城市发展研究

中世纪欧洲城市发展研究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欧洲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欧洲城市经历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将就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城市商业、城市规划、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变化。

首先,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商业活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中世纪欧洲经济的复苏,城市成为商业活动的中心。

城市贸易逐渐成为欧洲经济的主要来源,各种商品在城市内外进行交易。

通过与东方和阿拉伯世界的贸易联系,欧洲城市进一步扩大了自身的商业网络。

城市商人的崛起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他们成为中世纪社会上的重要阶层,其财富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其次,中世纪欧洲城市的规划也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在中世纪,欧洲城市的规划相对较为简单,多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周围围绕着集市和商业街区。

城市的规划通常由封建领主或当地官员负责,他们制定城市具体的布局和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重要的是考虑到城市的防御能力和人口增长的需要。

城墙、堡垒和护城河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城市的安全。

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规划中也出现了新的需求,如增加道路和桥梁,改善城市交通。

再次,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社会组织对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成为了一个多样性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体系,吸引了不同背景和身份的人们。

城市的社会组织变得复杂,城市行政机构也相应发展壮大。

城市议会和市长成为城市的重要决策机构,他们制定城市规则和法律,并承担起城市管理的责任。

城市内的社会团体也得到了发展,如行会、行宫和教堂。

这些社会团体在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过程。

城市的商业繁荣、城市规划以及社会组织变革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也为今天的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通过研究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历史演变和城市化的过程。

同时,这也对我们今天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化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化

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化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一个非常迷人的研究课题。

在中世纪,城市化进程几乎可以说是从一片荒芜之地开始,慢慢演变成了欧洲国家和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来探讨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化进程。

1. 城市的起源中世纪城市的起源很多人都认为是罗马帝国末期和中世纪初期的文化黄金时期,是在这个时期诞生了一大批大都市和中等规模的城市。

这些城市大多来自当时的贸易摊位,如布鲁塞尔、布鲁日和安特卫普等,这就是欧洲城市化进程的开端。

2. 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状况紧密关联。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商业和工业,而特别是自18世纪起与城市关联的制造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面貌。

中世纪城市的规模一般比较小,但是它们的生活方式和氛围极具吸引力。

当时的城市通常比现代城市更加密集,更多的人生活在一个区域内。

这种生活方式的结果可是丰富多样的文化、美食与艺术品等,为欧洲文化大繁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机。

3. 城市的社会组成中世纪城市社会的组成是多样化的,但有几个主要的阶层:市民、贵族和工匠。

市民这个群体包括富裕商人、公共服务员、会计师、律师等。

作为城市中的主导社会阶层,商人通常拥有大部分财富和权力。

贵族一般不直接管辖城市,但是依然对城市政治和经济决策有着巨大的影响。

4. 城市的政治生态中世纪市民的政治生态非常复杂。

由于没有现代的政治体系,各家城市中的政治体系多种多样。

大多数城市采用了类似共和制的政治形式,这个制度东欧和意大利较为常见。

此外,西欧和法国通常采用类似于君主制的政治制度。

各个城市的政治制度虽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同点:为了保证城市的稳定和和平,一般进行代表共同利益的制度建设。

这就是城市公民,他们通常由财产阶层和商业精英领导,代表城市的利益。

5. 城市的商业和文化城市化进程的一个主要结果是商业和文化的繁荣。

城市中的商业和零售业经营得如火如荼,商人赚取了可观的财富。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与特点在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转变,这些城市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本文将探讨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与特点,从城市规划、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规划中世纪欧洲城市的规划通常以城墙为界,城内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是城市的核心,设有宫殿、教堂和市场等重要建筑。

外城则是城市的居住区和商业区,人口密集,商业繁荣。

城市的街道通常狭窄而弯曲,因为在城市建设时并没有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

二、经济活动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经济活动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导。

手工业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行业如纺织、制革、金属加工等在城市中兴起。

这些手工业工坊通常分布在城市的特定区域,形成了相应的行业集聚效应。

商业也是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柱,城市的市场成为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中心。

市场上的商品来自于城市周边农村和其他城市,形成了繁荣的商品流通网络。

三、社会结构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

城市的精英阶层主要由贵族、教士和市民组成。

贵族是城市的统治者,拥有土地和财富。

教士则是城市的精神领袖,他们在城市中担任重要的宗教职务。

市民是城市的主要人口群体,他们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是城市经济的支柱。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口是农民和工人,他们在城市中从事低级劳动。

四、文化交流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文化交流非常活跃。

城市成为了知识和艺术的中心,吸引了许多学者、艺术家和文化人前来居住和交流。

城市中的大教堂和修道院成为了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场所,许多重要的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戏剧演出和学术讲座在这些场所举行。

同时,城市的图书馆和学院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平台。

总结起来,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与特点体现在城市规划、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交流等方面。

这些城市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对欧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中世纪欧洲城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欧洲历史的发展轨迹和城市化进程的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所谓的中世纪?若干世纪以来,历史学家、人 文主义者、加尔文派教徒、启蒙运动派人士、实证论者和唯 心主义者统统对中世纪持否定态度,他们抨击它、咒骂它、 甚至摒弃它。但是,今天看来,他们那些带偏见的评论业已 过时,人们正试图历史地评论中世纪,阐明中世纪表现了何 种的意向,取得了哪些成就,从而避免对中世纪进行违背历 史事实的贬责,客观而真实地重新看待当时的一些事件的问 题,注意揭示在那一千年过程中产生的那些在思想、政治、 社会、经济、艺术等方面有助于人类发展的遗产。“中世纪” 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15 至 16 世纪意大利的 人文主义者崇拜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他们认为自己所处的近 代是古代的复兴时期,把古典时代和近代之间的时期称为 “中世纪”。
在学者们不断探讨中世纪欧洲城市兴起的问题同时,他 们又以同样的热情关注着中世纪欧洲城市所产生的巨大历 史作用。这实际涉及到中世纪欧洲城市向近代转型问题。一 般认为中世纪欧洲城市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摇篮,直接从中世 纪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在他的《国富论》的第三卷中曾强调了中世纪后期、近代早 期西欧的城市在西欧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商业社会的转 变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进入 20 世纪后,比利时历史学家 皮朗和德国学者韦伯又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们都视城市为西
- 72 -
多年。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关于此类问题研究初见报端。 如刘心勇的《逃亡农奴建立城市说质疑》等文章从一些侧面 初步论述了中世纪城市的起源。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者们 汲取国外各派学说之长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如王亚平认为远 程贸易是中世纪德国城市兴起的重要因素;[10]复旦大学的黄 洋则与《不列颠百科全书》观点类似,认为中世纪城市具有 两个来源:一是希腊罗马城市文明的传统,一是中世纪商业 的兴起;[11]以及刘景华的《“生产不足”论:对西欧中世纪 城市兴起问题的新思考》;[12]张南、周义保从比较史学角度 论述《中西古代城市起源比较研究》[13]等等。
────────── 收稿日期:2002-07-10 作者简介:沈芝(1970-),女,上海人,唐山师范学院政史系讲师。
- 71 -
第 25 卷第 6 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6 期
思则认为:“城市总是比乡村有更多的人口、更集中的生产力、 更高的消费要求、更高的平等……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 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 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4]同时国内学者更是各抒己见。实 际上笔者认为要明确城市的内涵,必须首先要探讨城市的起 源。而关于城市起源的问题也正是国内学者研究中世纪城市时 最先涉及的题目,同时也是目前争论最大的论题之一。
一个世纪以前,几乎人人都在为忧伤扼腕。公元 500 年 至 1500 年,被看成是人类进步征途中一个漫长而毫无目标 的迂回时代——贫困、迷信、暗淡的一千年,将罗马帝国黄 金时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新黄金时代分隔开来。19 世纪一 位“十分注意整洁”的作家,把中世纪谴责为“不曾沐浴的 千年”,而大多数人则简单地把它看作“黑暗时代”。长期以 来,中世纪被描绘成一个漆黑一团的时代。当然,中世纪以 及当时的政治和日常生活使我们想起了一些不大令人欣慰 的形象,但全盘否定该时期的经济、历史、艺术和文化的危险 却变得相当严重。试想如果人们完全摒弃中世纪的遗产,摒弃 中世纪的历史、艺术和精神财富,我们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什么是城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现举几个典型 说法。(1)在《富尔吉埃耳词典》中城市的定义是:较多民 众居住之地,通常用城墙封闭。(2)在《不列颠百科全书》 中城市的定义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高度组织起来的人口 集中的地方。”[2](3)在《大美百科全书》中则认为:“城 市一词因人口统计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或 历史学家看法不同而定义各异。所以它认为,城市是文明社 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无论工业或技术进步的国家,除农村经 济结构以外的地方,都可发现城市。”[3](4)前苏联学者修 究莫夫等则提出城市就是经济与文化的重要中心。(5)马克
第 25 卷第 6 期 Vol. 25 No.6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中世纪欧洲城市研究概览
沈芝
2003 年 11 月 Nov. 2003
(唐山师范学院 政史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根据近年来国内及部分国外所发表的关于中世纪欧洲城市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概述中世纪欧洲城市
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传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 潮的衰落和学术研究的深化,关于西欧历史发展的“城市论” 解释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英国学者道布、希尔顿、麦林顿均 认为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并不是什么非封建或反封建因素,而 是西欧封建经济社会结构的内在组成部分,其经济基本上还 是一种封建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因此他们都强调了西欧近 代资本主义的乡村起源的观点。而我国学者朱孝远在《近代 欧洲的兴起》中也认为中世纪城市并不直接产生近代意义 上的资本主义,他有一个向近代早期转化的问题,只有在 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才能看到它与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之间 的明显联系。[14](P182-183)王加丰的《重评中世纪西欧城市与 资本主义起源的关系》一文在肯定了城市对资本主义兴起作 用的同时,又强调了近代资本主义是城市和乡村相互作用的 结果。[18]同时国内学者关于中世纪城市对文化的影响也做了 有益的探索。如倪世光的《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对文化影响 范围质疑》一文提出关于西欧中世纪盛期城市对社会思想文 化的影响和作用问题,而且这对进一步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 起的文化条件,正确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成就不无裨 益。[19]不仅如此,有的学者还认为中世纪城市的兴起甚至影 响了整个欧洲的精神面貌。
当然具体到史学家本身,其观点更是异彩纷呈,汤普逊 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中列举了七种起源说。它们是:“公 社”起源说,庄园起源说,“市场法”起源说,免除权起源 说,卫戍起源说,喀罗林朝地方制度起源说,得意志行会起 源说。[5]历史学家皮朗和洛茨等人又把国际贸易或远距离贸 易视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动因。皮朗认为,正是贸易引起了欧 洲北部地区城市的发展,城市即是商人围绕设防地点——城 镇和城堡的聚集地而产生的,即城堡论和市场论相结合的观 点。[6]洛茨认为许多城市因为生产贸易所需的商品,开始与 服务于农村的宗旨告别。而马克斯·韦伯的《城市》和布罗 代尔的《腓力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15 至 1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的观点可以说是一 脉相承的,他们都强调经济因素对城市起源的重要作用。尤 其布罗代尔在《腓力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 更是强调交通道路的重要性,文中说:“没有市场和道路, 也就没有城市……如果道路交通受阻,城市不是消灭就是衰 落……有城市就必有道路,有道路就必有城市,城市和道路是 人所创造的唯一的和相同的地域设施。地中海城市不管其形状 和建筑如何,不管它受什么文明的培育,都既是道路的创造 者,又同时被道路所创造……”。[7]而国内学者马克尧在其 著作《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中则认为:“城市兴起的基 础是生产的发展,但它兴起的具体原因则多种多样,有因商 业发展而兴起的,有因手工业发展而产生的,也有因军事等 原因而产生城市的。”[8]而他在《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 中则是按照城市起源形态论述的。他认为中世纪城市有四种 起源形态:(1)依托前代的遗产——罗马帝国时期的军事要 塞;(2)9 世纪前后作为军事防御性基地而建造的城堡,后 来获得了商业功能而变成城市;(3)农业乡村聚落,因开发周 围地区上的收益,逐渐促进自身的发展而取得了城市身份;(4) 建在法国、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有规划的设防城镇。[9]国内各大 型学术期刊有关中世纪城市起源的探讨陆陆续续持续了 20
沈 芝:中世纪欧洲城市研究概览
欧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都高度肯定了中世纪 城市的自治,将其当做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关系发展扩张的基 础。中世纪西欧城市的自治和自由也是近代西欧社会的先 驱。韦伯把西方城市视之为经济中心,是自由的渊薮。认为 城市应具备以下特征,即应是一个堡垒;有一个市场;有法 庭和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行会组织等。汤普逊的观点也如 此。布罗代尔也继承了韦伯的衣钵,认为城市造就了欧洲这 狭小大陆的伟大,欧洲享有无与伦比的自由,是西方民主自 由的渊薮。我国一大部分学者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如毕道村 的《论大小城市在西欧封建经济解体中的地位》、[16]刘景华 的《论中世纪西欧城市冲击农村的第二次高潮》[17]等文章一 致认为中世纪城市兴起在古代向近代转型中起着重要作用, 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中古后期西欧诸国的社会发展何以超越 古老的东方,城市的兴起是首要原因。
纵观以上诸多起源,其中许多已被事实证明过分片面。 如“罗马起源说”,经查找大量资料却找不到中世纪城市典 型意大利城市有起源于罗马时代的足够证据:“基尔特”(即 行会)出现在城市兴起之后,而不是城市兴起之前等诸学说 没有一种观点能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至于在今天的西方史学 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起源论也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弊病,而 我国学者所坚持的手工业起源论也被认为多少有些勉强。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它出现的原因应是多 样性的,而且历史的发展也不是单线的运动,它发展的进程 必定是曲折不平衡的,不可能一种或两种便导致一个历史现 象的产生。所以关于中世纪城市起源问题笔者认为应综合多 种因素,分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或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等。比如中世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促成中世纪城市兴起的 主要原因,而罗马起源说、商业起源论等因素可作为间接和 次要原因加以补充说明。另外关于中世纪起源问题还可以补 充一点即:西欧封建制度的脆弱和不完善正是中世纪城市兴 起的重要因素。在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的第二章结论 中说:“欧洲型的封建政治体系具有先天不足、脆弱、构造 上很不完善等弱点。再加上这种政治体系效率低下,难以操 作容易产生地方割据和政治上的无政府状态。所以它很容易 因自我的衰败而走向瓦解。这种不同于东方政治体系的特点 促进了中世纪城市的产生和发展。[14](P65)同时根据《剑桥中 世纪史》王权与教皇争夺一册中第五章——12 世纪的意大 利城镇,认为权利的分散是城镇兴起的重要因素。[15]当然中 世纪城市兴起这个迄今尚无一致定论的问题,仍值得史学界 不断思考和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