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按题型)(含答案)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含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含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含答案)题目: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A: 500元B: 480元C: 470元D: 400元答案:C题目: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

A: 只包括货物进出口B: 只包括劳务进出口C: 只包括外汇转移D: 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答案:D题目: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A: 资产B: 负债C: 资产和负债D: 负债和净值答案:D题目: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

A: 包括在工业总产出中B: 包括在工业增加值中C: 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D: 包括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中答案:C题目: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金融资产的增减B: 金融负债的增减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 资金余缺答案:A题目: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答案:C题目: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为基础。

A: 国民收入核算B: 企业资产负债核算C: 存量核算D: 国际收支核算答案:B题目: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A: 产业机构部门B: 企业C: 法人D: 常住机构单位答案:D题目: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答案:B题目:服务的特点是()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答案:B题目:人口出生数是一个()。

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既可以是时点指标,也可以是时期指标D: 以上都对答案:B题目: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A: 增加值B: 营业盈余C: 初次分配总收入D: 可支配收入答案:D题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逆差是指()。

2021年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资料

2021年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资料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资料题型及分值:一、单项选取题(30=15×2)二、多项选取题(15=5×3)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阐明理由。

每小题5分,共25分)四、计算分析题(30分)考试形式:闭卷特别提示:带好计算器复习内容汇总如下:一、单项选取题(30=15×2)1.国民经济核算中拟定资产和负债基本原则是(B )A.三等价原则 B.所有权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 D.市场原则2、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 D )拟定基本核算单位。

A.资金流量核算 B.积累核算 C.生产和收入分派核算D.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3、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机构单位交纳所得税作为( B )解决。

A.货品和服务交易B.分派交易 C.金融交易 D.内部交易4.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 B )A、最后消费B、营业盈余C、资本形成总额D、货品与服务净出口5.储蓄率是指( C )A、总储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B.总储蓄与总投资之比C.总储蓄与可支配总收入之比 D.总储蓄与国民总收入之比6.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依照经济活动市场特性可分为(A)。

A.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B.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C.住户和法人单位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7.投资率普通是非金融投资额与(D)之比。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国民原始收入D.国民可支配收入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固定资产是(D)。

A.桥梁B.运送设备C.种畜D.价值低于200元工具9.如下几种金融手段不存在相应负债是(A)。

A.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B.货币和存款C.股票和其她产权D.保险准备金10.下面各项经济交易属于非市场产出是( D )A.农民交售粮食B.工业公司生产用于销售产品C. 建筑业用于销售房屋产品法D.政府提供各种公共服务11.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国( C )上常住单位构成。

A)地理领土 B)政治领土C)经济领土 D)所有领土12、国民经济基层单位依照生产产品或服务同质性分类形成( C )。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第一部分考核说明一、试题类型及结构试题类型大致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和选择题:(1)单项选择及多项选择:前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后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

占全部试题的30%。

主观性试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计算分析题:(2)名词解释:考核对基本概念的掌握。

占全部试题的20%。

(3)简答: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

占全部试题的24%。

(4)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

占全部试题的26%。

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二、考核形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

期末考试的时间为120分钟。

可以携带计算工具。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1、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识记: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

2、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和发展理解: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收入统计的演化结果。

最早提出国民经济核算一词的人物R.斯通和S.库兹涅茨的贡献。

1953年旧SNA;1968年新SNA;1993年SNA。

3、国民经济核算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解:经济学是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基础。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和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MPS)的本质区别;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会计帐户形式和复式核算方法,因而它与会计学也有密切联系。

但二者也有区别。

4、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理解:我国原来实行的是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生和发展。

5、国民经济核算目的识记: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

6、国民经济活动单位和部门识记:机构单位的概念。

常住单位的概念。

经济领土和经济利益中心的含义。

国民经济机构部门的概念。

基层单位的含义。

基层单位的特征。

产业部门的含义。

三次产业的划分。

理解:现实生活中机构单位有两类:住户和法人。

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市场特征分两类: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

(2020年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期末题库和答案

(2020年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期末题库和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国民经济核算》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30分)1.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 )。

A.住户和法人单位 B.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2.用分配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 )。

A.劳动报酬 B.资本形成总额C.生产税净额 D.营业盈余3.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 )。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C.增加值的构成 D.再分配关系4.下列不属于中间消耗核算的内容是( )。

A.自购原材料 B.职工教育费C.保险服务费 D.固定资产更新5.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的是( )。

A.所得税 B.营业盈余C.劳动报酬 D.财产收入6.收人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属于( )。

A.财产性收入 B.生产性收入C.转移性收入 D.投资收入7.某企业将本单位一批价值l00万元的生产设备无偿转让给兄弟企业。

该项交易属于( )。

A.经常转移 B.现金转移C.资本转移 D.财产收入8.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非生产资产的是( )。

A.机器设备 B.厂房C.原材料储备 D.商标所有权9.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金融交易的指标是( )。

A.工资收入 B.活、定期存款C.企业贷款 D.购买保险10.资产负债账户的左方列示( )。

A.资产和净值 B.资产C.负债 D.负债和净值11.下列不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核算的内容是( )。

《国民经济核算》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个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

共30分)
1.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 )。

A.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
B.常住机构单位和非常住机构单位
C.住户和法人单位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
2.保险公司属于( )。

A.非金融企业部门 B.金融机构部门
C.政府部门 D.住户部门
3.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社会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总量是( )
A.国内总产值 B.国内生产净值
C.社会总产出 D.国民总收入
4.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3000亿元,总产出为46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人为( )亿元。

A.7600B.4600
C.3000 D.160071
5.投入产出表的第l象限主要反映( )。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B.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C.各部门增加值分配 D.增加值的构成再分配关系
6.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 )
A.企业部门转移性支出 B.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
C.居民部门转移性收入 D.资本转移.
7.我国财政经常性拨款中的国防和武装警察部队经费属于( )。

A。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B.资本转移
C.其他经常转移 D.政府部门转移性收入
8.在资本账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民经济核算》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国民经济核算的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原始收入
C.国民可支配收入 D.社会总产出
2.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

A.机构部门 B.产业部门
C.行业部门 D.综合部门
3.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 )。

A.基层单位 B.产业部门
C.常住单位 D.非常住单位
4.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属于( )。

A.固定资产折旧 B.固定资产损耗
C.中间消耗 D.固定资产投资
5.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 )的数量。

A.最初投入 B.中间投入
C.最终产品 D.总产品
6.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入的是( )。

A.金融资产 B.地下资产
C.版权 D.机器设备的租借
7.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流量属于( )。

A.经常性收入 B.转移性收入
C.生产性收入 D.分配性收入
8.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 )。

A.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
C.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D.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
9.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转移的是( )。

A.某企业购人机器设备。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国民经济核算选择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A )A.SNA B.MPSC.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C )。

A.一次产业分类B.二次产业分类C.三次产业分类D.四次产业分类3.由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和生产税净额确定的价格是(C )。

A.要素价格B.基本价格C.生产者价格D.购买者价格4.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5.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 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资金流量核算D.国际收支核算6.常住单位是指(C )。

A.在一个国家地理领土内的经济单位B.在一个国家经济领土内的经济单位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D.在一国地理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7.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 )A.交通运输业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D.畜牧业8.SNA采用的是( A )。

A.全面生产概念B.限制性生产概念C.物质生产概念D.宏观生产概念9.以下表述正确的是(D )。

A.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B.一个基层单位能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一个机构单位不可以包含任何基层单位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1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固定资本消耗作为(D )处理。

A.货物和服务交易B.分配交易C.金融交易D.内部交易1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指标是(A )。

A.国内生产总值B.社会总产值C.国民生产总值D.国民收入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B)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A.机构单位B.机构部门C.基层单位D.产业部门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C )A财政收入B居民生活水平C国内生产总值D国民总收入2、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A )A、产业部门分类B、机构部门分类C、职能部门分类D、以上皆不是3、产业部门分类的依据是(D )A、投入生产要素的同一性B、生产活动的周期C、中间产品的消耗情况D、主产品的同质性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5、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A)A中间消耗B劳动报酬C生产税D营业盈余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 )A、最终消费B、资本形成总额C、营业盈余D、货物与服务净出口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国民产出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B总投资和净投资的差就是GDP与GNP的差额C如果两个邻居互相为对方扫雪,并且分别向对方支付费用,会增加GDPD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入今年的GDP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A )A农民自己食用的粮食; 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C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D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重点小抄8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重点小抄8

国民经济核算课程期末复习(判断题)1.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1.×。

国民经济核算是以现期市场价格作为计价原则的,市场价格的主要价格形式有要素价格、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

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是要素价格;而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确定的价格形式。

2.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2.×。

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

3.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揭示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3.√。

机构部门账户是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重要部分。

机构部门账户是按经济活动的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和资产负债存量设置账户体系的,反映机构部门之间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积累使用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有机联系。

4.一月末银行存款余额加二月末银行存款余额即为一、二月月份银行存款的总余额。

4.×。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属于存量指标,不能简单相加。

5.农民生产的粮食,其中拿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应统计为生产的产出,计入国内生产总值;而自用的部分不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5.×。

国民经济生产核算依据的是市场原则。

该原则强调:凡是为市场交换目的所组织的生产活动,而不论其产出在市场上销售,还是自用都统计为生产的产出。

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小型工具前者属于中间消耗,后者属于固定资本消耗。

1.×。

中间消耗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共性在于都是货物和服务价值向产出的转移,但二者有较大的区别。

中间消耗通常是一次投入到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换的有形物质产品,而固定资产是在生产过程中被反复使用的货物,其价值逐渐转移到产出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 A )A.SNA B.MPSC.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D.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 C )。

A.一次产业分类 B.二次产业分类C.三次产业分类 D.四次产业分类3.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B )。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4.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 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 B.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资金流量核算 D.国际收支核算5.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D )A.交通运输业 B.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科学研究事业 D.畜牧业6.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D )。

A.一个基层单位可以包含一个机构单位B.一个基层单位能包含多个机构单位C.一个机构单位不可以包含任何基层单位D.一个机构单位可以包含多个基层单位7、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 B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8、下列各项不能看作是增加值的是( A)A中间消耗 B劳动报酬C生产税 D营业盈余9、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 C)A、最终消费B、资本形成总额C、营业盈余D、货物与服务净出口10、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 A )A农民自己食用的粮食;B 被食品加工企业当期生产消耗的粮食;C由粮食购销部门增加储备的粮食;D用做畜牧业饲料消耗的粮食1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2、企业的总产出包括是指企业( D )。

A、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B、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C、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D、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13、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

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D )亿元。

A、5600B、3600C、1700D、160014、已知我国某年企业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 C )亿元A、5000B、1100C、1000D、200015、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A )A、农业部门B、工业部门C、建筑业D、金融业16、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 C )。

A、包括在工业总产出中B、包括在工业增加值中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D、包括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中1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 B )A、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B、大型机床更新C、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D、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18、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 D )。

A、消费品及服务B、用于积累的货物C、出口货物和服务D、进口货物和服务19、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 C )。

A、总产出B、中间消耗C、增加值D、固定资本消耗20、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 A )。

A、投入产出表B、资金流量表C、资产负债表D、国际收支平衡表21、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 C )。

A、就是中间产出B、就是最终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D、以上都不对22、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 A )。

A、第Ⅰ象限B、第Ⅱ象限C、第Ⅲ象限D、第Ⅳ象限23、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 D )。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增加值的构成C、再分配关系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24、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 B )。

A、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C、再分配关系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25、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 )。

A、农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工业产品的数量为0.15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C、农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一共消耗了0.15的工业产品D、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0.15的农业产品26、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 B )的数量。

A、最初投入B、中间投入C、最终产品D、总产品27、完全消耗系数是(C )。

A、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B、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C、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D、以上都对28、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D )A、生产税B、劳动报酬 C 、财产收入 D、所得税29、收入初次分配核算所核算的收入是( C )。

A、财产性收入B、转移性收入C、生产性收入D、投资收入30、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 A)A、增加值和营业盈余B、劳动报酬和增加值C、增加值和财产收入D、政府税收和劳动报酬31、一般来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部分的部门是( A )A、非金融企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企业部门D、政府部门32、收入形成帐户的平衡项是( D )A、劳动报酬B、生产税净额C、增加值D、营业盈余33、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平衡项是( D )A、劳动报酬B、生产税净额C、财产收入D、原始收入34、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 A )A、存款利息B、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C、贷款D、彩票中奖35、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 B )A、某居民家庭年底受到股票分红300元B、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C、政府给某小区建设公用电话亭D、银行收取利息税36、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 C )A、500元B、480元C、470元D、400元37、收入再分配帐户的平衡项是( C )A、原始收入B、经常转移C、可支配收入D、储蓄38、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初始流量和平衡项分别是(D )A、增加值和最终消费支出B、营业盈余和实际最终消费C、原始收入和储蓄D、可支配收入和储蓄39、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B )A、土地B、公海C、厂房D、债券40、非金融资产按其产生的不同可以分为(B )A、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B、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C、人工资产和自然资产D、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41、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 )A、财产收入B、储蓄C、经常转移D、资本转移42、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B)A、资本转移是出于投资目的B、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C、资本转移发生在收入形成和储蓄计量之后D、资本转移对交易方资产负债存量产生影响43、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 C)A、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44、资本形成主要核算的是各机构单位( D )A、生产资产的获得B、生产资产的处置C、生产资产获得和处置的总和D、生产资产获得减处置的净额45、在资本帐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B )A、资本形成总额B、资本转移收入净额C、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D、资金余缺46、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 A)A、储蓄率B、消费率C、资本转移率D、净金融投资率47、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 A)A、金融资产的增加B、金融负债的增加C、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资金余缺48、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 C )A、在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中都属于来源方B、在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中都属于使用方C、在资本帐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帐户中属于来源方D、在资本帐户中属于来源方,在金融帐户中属于使用方49、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 B )为基础。

A、国民收入核算B、企业资产负债核算C、存量核算D、国际收支核算50、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指( A )。

A、经济资产B、金融资产C、固定资产D、流动资产51、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 D )A、机构部门B、企业C、法人D、常住机构单位52、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项是( D )A、资产B、负债C、负债和净值D、资产负债差额53、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记录在( B )A、资本账户B、资产数量其它账户C、金融账户D、重估价账户54、名义持有资产收益表明整个核算期由于( D )变动而引起的全部价值收益。

A、数量B、综合物价指数C、时间D、价格55、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4000亿元,负债总额为4500亿元,净值2500亿元,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A )亿元。

A、3000B、2000C、6000D、50056、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D )A、资产B、负债C、资产和负债D、负债和净值57、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 C )亿元。

A、29000B、32200C、11800D、2580058、在一国国民经济积累账户中,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15000亿元,期间由于资本交易变化10000亿元,资产数量其它变化-150亿元,重估价变化50亿元,则该国期末非金融资产总额为(A )亿元。

A、24900 B、25000C、25050D、2510059.期初资产负债账户的左方列示( D )A.负债 B 净值 C 负债和净值 D 资产60.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 D )。

A.只包括货物进出口 B.只包括劳务进出口C.只包括外汇转移 D.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61.以下哪一项应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B )。

A.收入性经济行为 B.进口C.出售手持国外证券 D.从国外借款6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国际收支是指(B )。

A.狭义国际收支 B.广义国际收支C.对外贸易收支 D.外汇收支63.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项目是(C )。

A.经常项目 B.资本和金融项目C.净误差与遗漏 D.储备资产64.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作为货物进出口的标准是( C )。

A.看货物是否跨越了国界 B.看货物的所有者是谁C.看货物是否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了所有权变更D.既要看货物的所有权变更,又要看是否跨越了国界65.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逆差是指(A )。

A.该项目支大于收 B.该项目收大于支C.该项目贷大于借 D.该项目贷等于借66.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