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名词解释E

合集下载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遗传(heredity):一种生物只能繁衍同种生物,世代间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

2、变异(variation):亲代和子代之间、子代和子代之间相似而不完全相同,这种生物个体间的差异叫变异。

3、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是研究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

4、基因(gene):孟德尔遗传分析中指的遗传因子。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片段,是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5、基因座(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

6、等位基因(alleles):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是由突变所造成的许多可能的状态之一。

7、显性基因(dominant):在杂合状态中,能够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以大写字母表示。

8、隐性基因(recessive):在杂合状态中,不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以小写字母表示。

9、基因型(genotype):个体或细胞的特定基因的组成。

10、表型(phenotype):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的性状(可以观察到的各种形体特征、基因的化学产物、各种行为特性等)。

11、纯合体(hom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称为纯合体。

12、杂合体(hoter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13、真实遗传(true breeding):子代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14、回交(backcross):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

15、测交(testcross):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的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16、性状:在遗传学研究中通常把生物个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等特性统称为~。

17、单位性状:在研究性状遗传时,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称为~。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原核细胞:具有原核细胞的生物统称为原核生物2、前导链:5‘—3’方向延伸的链称为前导链。

3、冈崎片段:另一条链先沿5‘—3’方向合成的一些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4、单位性状:生物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元,这些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5、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上存在的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复等位基因。

6、性影响遗传:是指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是由于内分泌及其他关系使得某些性状或只出现在雌雄一方;或者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形的现象。

7、遗传距离:交换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叫做遗传距离。

8、嵌合体:突变体区与正常非突变性状并存在一个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上,称为嵌合体。

9、易位:染色体上某一区域移接到其非同源染色体上10、整倍体:染色体数是x整倍数的个体或细胞称为整倍体11、初级三体:外加的染色体与其余两条染色体完全相同,即同源组的3条染色体相同。

12、QTL: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座13、加性效应:指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累积效应,用A 表示14、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15、部分二倍体:在接合后的一个短时间内,供体外基因子与受体内基因子形成一段二倍体的DNA,这样的细菌称为二倍体。

16、真核细胞:结构复杂,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的一类细胞17、相对性状这种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出来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18、后随链:冈崎片段由DNA连接酶连接起来,成为一条完整的链,这条链成为后随链。

19、遗传密码:DNA分子中含有4种密码符号,遗传信息就贮藏在4种碱基密码的不同排列顺序中,成为遗传密码。

20、芽变:植物芽原基发育早期的突变细胞可能发育形成一个突变芽或枝条,称为芽变。

21、不完全显性:有些性状,其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这称为不完全显性。

22、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2、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3、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是在DNA的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5、半保留复制:一种(DNA)的复制模型,其中亲代双链分离后,每条单链均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

6、半不连续复制:是指DNA复制时,上的合成是连续的,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7、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8、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9、减数分裂:是生物中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时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的机制。

10、复等位基因:由同一基因位点经多方向突变产生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一个基因座位内不同位点改变形成许多等位基因,即复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是基因内部不同碱基改变的结果。

11、复制子:在每条染色体上两个相邻复制终点之间的一段DNA叫做复制子。

12、共显性: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

如人类的ABO血型和MN血型。

13、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14、上位作用: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上位作用。

15、抑制作用:指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却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起作用。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Genetics 〔遗传学〕: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

现代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科学,亦称为基因学。

2.Chromatin 〔染色质〕:是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 RNA组成的 ( 线性复合结构 ) ,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 , 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精巧包装而形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4.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组成性异染色质〕:通常所指的异染色质,是一种永久性的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位子较恒定,在间期细胞核中仍保持螺旋化状态,染色很深。

5. ※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兼性异染色质〕:在一定的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呈现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

6.※lampbrush chromosome〔灯刷染色体〕:是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停留在双线期〔可持续数月〕的染色体。

7.※cell cycle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这段时间称为细胞周期。

8.※Mitosis 〔有丝分裂〕:没有明显界限的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9.※Meiosis 〔减数分裂〕: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10.Character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总称。

11.unit character〔单位性状〕:每一个可以具体区分的性状。

12.contrasion character〔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13.等位基因〔 allele 〕: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座位上 , 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14.基因型〔 genotype 〕 : 生物个体或细胞遗传物质的组成 , 决定生物体一系列发育性状的可能性。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1.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机理2.染色质:在细胞尚未分裂的核中,可见许多忧郁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3.染色体: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一的那个数目,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4.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5.染色体组:单倍体细胞所含有的整套染色体6.核型: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的总汇7.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8.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总称9.显性性状:所有性状表现都是一致的,都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10.隐性性状:所有植株在性状表现上都是不同的,一部分植株表现出亲本性状,其他植株则表现出另一个亲本的相对性状,即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表现出来了11.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一般指位于染色体上编码一个特定功能产物(如蛋白质或RNA分子等)的一段核苷酸序列。

12.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基因座上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

13.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基因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内在遗传基础,只能通过杂交试验根据表现型来确定14.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作用下的具体表现15.测交:指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间的杂交16.连锁遗传:在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17.完全连锁:在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这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连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18.重组率: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一般利用重新组合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进行估算。

19.染色体组(基因组):把基数的7个染色体总起来称为一个染色体组,维持二倍体生物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20.单倍体:具有和该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相同的细胞或个体21.二倍体: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22.多倍体:三倍和多倍以上的整倍体统称为多倍体23.非整倍体:染色体组中缺少或额外增加一条或若干条完整的染色体的细胞或二倍体生物。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Genetics(遗传学):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

现代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科学,亦称为基因学。

2.Chromatin(染色质):是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3.Chromosome(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精巧包装而形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4.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组成性异染色质):通常所指的异染色质,是一种永久性的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位子较恒定,在间期细胞核中仍保持螺旋化状态,染色很深。

5.※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兼性异染色质):在一定的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呈现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

6.※lampbrush chromosome(灯刷染色体):是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停留在双线期(可持续数月)的染色体。

7.※cell cycle(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这段时间称为细胞周期。

8.※Mitosis(有丝分裂):没有明显界限的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9.※Meiosis(减数分裂):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10.Character(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总称。

11.unit character(单位性状):每一个可以具体区分的性状。

12.contrasion character(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13.等位基因(allele):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座位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14.基因型(genotype) : 生物个体或细胞遗传物质的组成,决定生物体一系列发育性状的可能性。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绪论1.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叫变异。

2.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第一章1.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有丝分裂: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过程,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丝,包括质分裂和核分裂两个过程。

3.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4.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经过两次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5.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结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的固定结构。

6.交叉端化: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现象。

第二.三章1.单位性状:被分开的每一个具体形状称为单位性状。

2.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3.显性性状:在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4.隐性性状:在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5.不完全显性: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不完全显性。

6.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

7.自交:植物的自花授粉称为自交。

8.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间的杂交。

9.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

10.表现型:是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

11.基因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称为基因纯合体。

12.基因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称基因为杂合体。

13.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叫做分离。

14.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15.基因互作: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现象称为基因互作。

16.返祖遗传:F1和F2的植株表现其野生祖先的性状的现象称为返祖遗传。

17.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称为多因一效。

18.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

大学生物遗传学名词解释

大学生物遗传学名词解释

大学生物遗传学名词解释1.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物种内遗传特征的科学,包括遗传的法则、遗传变异的机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遗传信息的表达等。

2. 基因(Gene)生物体中控制特定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由DNA序列编码,决定着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3. 表现型(Phenotype)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显示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特征。

4. 基因型(Genotype)个体在基因层面上的遗传信息组合,由基因组成。

5. 染色体(Chromosome)细胞核中的结构,携带着细胞的遗传物质DNA,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6. 突变(Mutation)遗传物质发生的突发性变异,导致基因或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7. 交叉互换(Crossing Over)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重组事件,导致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重新组合。

8. 遗传变异(Genetic Variation)种群个体间在遗传特征上的差异,是进化的基础。

9. 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随机因素导致种群个体在遗传特征上的变化,通常发生在小种群中。

10. 自交(Self-fertilization)个体自身花药中的花粉与个体的雌蕊相结合,使个体自行对自己进行受精。

11. 杂交(Hybridization)来自不同个体或群体的个体进行交配产生的后代,通常具有更广泛的遗传多样性。

12. 突变率(Mutation Rate)在一定时间内个体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用来衡量突变的发生概率。

13. 迁移(Migration)个体或种群之间的基因流动,导致遗传物质的交换和混合。

14. 选择(Selection)环境中某些表现型或基因型的个体具有较高适应度,从而更有可能在繁殖中传递其基因。

15. 群体(Population)一定地理范围内相同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基因流动和遗传变异。

16. 进化(Evolution)生物种群中遗传特征的长期改变,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in a population that have an equal probability of contributing gametes to the next generation.effector molecule -- Small, biologically active molecule that acts to regulate the activity of a protein by binding to a specific receptor site on the protein.electrophoresis -- A technique used to separate a mixture of molecules by their differential migration through a stationary phase (such as a gel) in an electrical field.endocytosis -- The uptake by a cell of fluids, macromolecules, or particles by pinocytosis, phagocytosis, or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endomitosis -- Chromosomal replication that is not accompanied by either nuclear or cytoplasmic division.endonuclease -- An enzyme that hydrolyzes internal phosphodiester bonds in a polynucleotide chain or nucleic acid molecule.endoplasmic reticulum -- A membranous organelle system in the cytoplasm of eukaryotic cells.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embranes may be ribosome-studded (rough ER) or smooth ER.endopolyploidy -- The increase in chromosome sets that results from endomitotic replication within somatic nuclei.endosymbiont theory -- The proposal that self-replicating cellular organelles such as mitochondria and chloroplasts were originally free-living organisms that entered into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with nucleated cells.enhancer -- Originally identified as a 72-bp sequence in the genome of the virus, SV40, that increases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ity of nearby structural genes. Similar sequences that enhance transcription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genomes of eukaryotic cells. Enhancers can act over a distance of thousands of base pairs and can be located 5', 3' or internal to the gene they affect, and thus are different from promoters.environment -- The complex of geographic, climatic, and biotic factors within which an organism lives.enzyme -- A protein or complex of proteins that catalyzes a specific biochemical reaction.epigenesis -- The idea that an organism develops by the appearance and growth of new structures. Opposed to preformationism, which holds that development is the growth of structures already present in the egg.episome -- A circular genetic element in bacterial cells that can replicate independently of the bacterial chromosome or integrate and replicate as part of the chromosome.epistasis -- Nonreciprocal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s such that one gene interferes with or prevents the expression of another gene. For example, in Drosophila, the recessive gene eyeless, when homozygous, prevents the expression of eye color genes present in the genome.epitope -- That portion of a macromolecule or cell that acts to elicit an antibody response; an antigenic determinant. A complex molecule or cell can contain several such sites.equational division -- A division of each chromosome into longitudinal halves that are distributed into two daughter nuclei. Chromosome division in mitosis is an example of equational division.equatorial plate -- See metaphase plate.euchromatin -- Chromatin or chromosomal regions that are lightly staining and are relatively uncoiled during the interphase portion of the cell cycle. Euchromatic regions contain most of the structural genes.eugenics -- The improvement of the human species by selective breeding. Positive eugenics refers to the promotion of breeding of those with favorable genes, and negative eugenics refers to the discouragement of breeding among those with undesirable traits.eukaryotes -- Those organisms having true nuclei and membranous organelles and whose cells demonstrate mitosis and meiosis.euphenics -- Medical or genetic intervention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defective genotypes.euploid -- Polyploid with a chromosome number that is an exact multiple of a basic chromosome set.evolution -- The origin of plants and animals from preexisting types. 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s.excision repair -- Removal of damaged DNA segments followed by repair. Excision can include the removal of individual bases (base repair) or a stretch of damagednucleotides (nucleotide repair). The gap created by excision is filled by polymeraseand the ends are ligated to form an intact molecule.exon (extron) -- The DNA segment(s) of a gene that are transcribed and translated into protein.exonuclease -- An enzyme that breaks down nucleic acid molecules by breakingthe phosphodiester bonds at the 3' or 5' terminal nucleotides.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 -- All or part of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cDNA clones. Used as markers in construction of genetic maps.expression vector -- Plasmids or phages carrying promoter regions designed tocause expression of inserted DNA sequences.expressivity -- The degree or range in which a phenotype for a given trait isexpressed.extranuclear inheritance -- Transmission of traits by genetic information containedin cytoplasmic organelles such as mitochondria and chloroplasts.ecdysone 蜕皮激素:昆虫中的一种蜕皮的激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