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管理与控制 试题复习
西南交大《交通管理与控制》自学考试总复习题及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管理与控制》自学考试总复习题一、填空:1.交通管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分离原则在交通中具体体现。
3.___________________是交通系统现代文明的结晶。
4.交通管理的目的是应用来保证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畅通。
5.根据交通管理的内涵和性质不同可分为交通行政管理、交通运行管理和。
6.交通系统主要由交通基础设施系统、和交通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7.年,在维也纳召开联合国道路交通会议,会议通过的协对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作了统一规定。
8.交通法规按照其有效范围分为全国性、地方性和管理措施。
9.道路交通是由人、车、路和组成的一个系统。
10.交通行政管理内容涉及交通管理的职能、体制和等多个方面。
11.交通法规是全世界机动车驾驶人取得驾驶资格的。
12.遵守交通法规的本质是懂得怎样和别人。
13.车辆运行及操作的基本规则包括分道行驶.最高车速和。
14.机动车应按交通标志标明的行驶。
15.道路的基本功能是通行车辆和。
16.视距三角形的作用是。
17.最大车速限制通常采用位地点车速。
18.车速限制除了安全原因外,还用于的信号控制。
19.变向交通又称“”。
20.专用车道分为公交专用和车道。
21.步行管理的基本观念是“”。
22.人行横道的标线方式分为两种:条纹式和。
23.快速道路交通管理的主要策略包含快速道路车辆行驶管理和。
24.优先交叉口的控制方法包含停车让行标志控制和。
25.停车管理包括路边停车管理、和临时停车管理。
26.车辆牌证包括必要安设在车辆上规定的位置的车辆号牌和两部分。
27.停车诱导系统组成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等部分组成。
28.存放车辆数量最多的存车车位布置方式是。
29.占用车道的宽度最窄的存车车位布置方式是。
30.变向交通按其作用可分为两类:方向性变向交通和。
31.客运交通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共交通.一类是。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期末题库

18交通信号控制按控制范围可以分为单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干道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区域交通信号控制。
19干道交叉口信号定时式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有周期时长和绿信比。
1.控制车辆行驶速度的方法有( )、()、()。
2.人行过街设施主要包括( )、()、()。
4一个两相位(南北为第一相位,东西为第二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各进口道的有效绿灯时间分别为30s、54s,绿灯间隔时间为6s,黄灯时间为3s,各相位损失时间为4s,则其周期时间为98s,全红时间为3s。
30+54+4*2损失+(6-3)*2全红=98s
5根据交通管理的性质和内涵的不同,交通管理可以分为:交通行政管理、交通执法管理、交通运行管理。
32对交叉口进行交通管理时可以采用单行线、禁止左右转弯、多相位信号控制方案等措施来减少冲突点 。(T)
33机动车道数为双向3车道以上的道路就可以实施方向性变向交通。(T)
34在画有导向车道的交叉口进口道上,必须按行进方向分道行驶。(T)
38最高行驶车速的限制是指对各种机动车辆在有限速标志路段上行驶时的最高行驶车速的规定。()
5信号相位必须同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渠化方案同时设定,有专用车道必须相应地设置专用转弯相位。(F)
7根据交通拥挤的发生特征,可把交通拥挤分为常发性交通拥挤和偶发性交通拥挤,这两种拥挤发生的根本原因都是交通需求不能满足交通供给。(T)
9公共车专用线上设置回授线是为了增加公共汽车在交叉口进口道的通行能力,其含义是在这段车道上除供公共车辆停车外,其它车辆不允许回到这段车道上停车。(F)
2行驶车速的限制主要由道路设计车速或实际地点车速的累计频率分布曲线上的V85%和V50%等因素决定。(F)
(交通管理与控制)考试题

1 .为什么要进行交通管理?交通管理能够整合现有道路资源,在不投资建设新的道路情况下挖掘道路资源潜力,在节省投资的同时增加道路的性能力,保证道路畅通。
3. 本课程讨论的交通管理是指哪两个层面?侧重的是哪一层面?本课程中所讨论的交通管理按其是否具有法律意义,在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具有法律意义且必须强制执行的管理措施,是指在交通法规中制定的,为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所必需的基本交通规则。
2。
用来改善交通状况的工程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本身不具有法律意义,但要使这些措施能得以有效实施,还需依靠具有法律意义的管理措施来强制执行,或依靠经济手段来诱导执行。
在本书中对两者都分别作了必要的探讨,但主要探讨的重点是后者。
5 .交通标线按功能分,可分为哪几类?按功能分,交通标线可分为指示标线、禁止标线和警告标线。
6 .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原则和方法。
交通标志的设置原则:1.根据客观需要设置;2.统一性和连续性相结合;3.设在易见位置;4.昼夜性作用标志的照明或反光性;5.交通标志照明方式。
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标线的设置原则:1.要积极开辟左转弯车道;2.交叉口的导向车道线的长度应根据交叉口的几何线形确定,其最短长度为30m.导向车道线应画白色单实线;3.平面交叉口的进口道内,应有导向箭头表明个车道的行驶方向。
第五章交通运行管理1 .车道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设置单向车道、变向车道和专用车道等的方式来减少由于交通的方向性不均衡而造成道路资源的浪费,减少交叉口的冲突点,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2 .分道行驶的原则是什么?在道路上,1.按分离原则,《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了在各种划分方式的道路上,不通车中间的分道行驶规则.2.对尚未采取分隔措施的道路,根据道路条件,对原设计宽度为21米以上的单幅式道路,可用分隔栏分隔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间14米用作机动车道,其余两侧用作非机动车道;对原设计宽度为15米上下的单幅式道路,可用分到线分隔,中间7米用作机动车道,其余两侧用作非机动车道;对原设计宽度小于12米的道路一般不宜划分道标线。
交通管理与控制试题

《交通管理与控制》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有(初期绿灯时间)(单位绿灯延长时间)和(最短绿灯延长时间)(绿灯极限延长时间)三个。
2。
人行横道的标线方式有两种:(条文式)人行横道和(平行式)人行横道。
3.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原则主要从(形状)(颜色)和(图符)三个因素进行考虑。
4.交通信号控制按控制范围可以分为(单个交叉口的控制)(干道交叉口信号联动控制)和(区域交通信号控制)三类.5。
干道交叉口信号定时式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有(周期时长)(绿信比)和(时差).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单向交通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
(对)2.变向交通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交通.(错)3.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觉性要素有形状、颜色和文字。
(错)4.警告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边、黑图案. (错)5.在正常的周期时长范围内,周期时长越长,通行能力越大,但车辆延误及油耗等也随之增长.()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哪项不是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主要原则之一?CA 减少冲突点B 重交通车流和公共交通优先C 提高相对速度D 提高绿灯利用率2。
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不包括 CA 初期绿灯时间B 单位绿灯延长时间C 实际绿灯时间D 绿灯极限延长时间3.以下哪个不是车辆运行的主要规则? BA 分道行驶B 运行车速C 最高车速D 驾驶规则4.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觉性要素不包括 BA 形状B 文字C 颜色D 图符5。
下列哪个不是控制行驶车速的办法? AA 标志控制B 法规控制C 心理控制D 工程控制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绝对时差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的时间之差2。
交通秩序管理是人们维护交通安全和畅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3.全无控制交叉口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重要地位,从而具有同等通行权的两条相交道路,因其流量小,在交叉口上不采取任何管理手段的交叉口4。
(完整版)交通管理与控制复习材料(分类篇)

交通管理与控制复习材料一、名词解释和填空1、P2 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
交通控制是依靠交通警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2、P12 可持续交通就是既要能够满足不损害当前和未来基本的人类和生态价值的基本要求,又要满足自由交通、获取机会、沟通交往、贸易和建立联系的社会需求。
3、P57 车速管理是指运用交通管制的手段,强制性地要求机动车按照规定的速度范围在道路上运行,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4、P59 V85%(85%位地点车速):地点车速累计频率分布曲线图中,对应累计频率为85%的地点车速,记为V85% 。
(它表示观测路段有85%的行驶车辆,其地点车速≤V85%。
它被用来确定路段的最大限制车速,简称它为车速上限。
V85%被确定后,实际上仅对15%的驾驶员进行了限制。
)5、车速控制的三种方法 P60(1)法规控制,(2)心理控制,(3)工程控制。
6、单向交通分类 P60(1)固定式单向交通,(2)定时式单向交通,(3)可逆性单向交通,(4)车种性单向交通。
7、P67 人行横道的标线方式有两种:条纹式(或称斑马纹式)人行横道线和平行式人行横道线。
8、P75 停车诱导系统(Parking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PGIS),又称为停车引导系统,是通过交通信息显示板、无线通讯设备等方式向驾驶人提供停车场的位置、使用状况、诱导线路、停车场周边交通管制和交通拥堵状况的服务系统。
9、P78 “冲突”是指当一辆车到达停止线时,如果在交叉口内有别的车辆正在行驶,致使该到达停止线的车辆减速等待,不能正常通过交叉口,这便是一个冲突。
10、P80 规定主路车辆通过交叉口有优先通行权,次路车辆必须让主路车辆先行,这种控制方式称为主路优先控制。
《交通管理与控制》复习题

优
且干道 2
调 调 控制,且与交 且干道 3
方 交叉口 调感
先
“↓”向禁
感 感 叉口 2 组成关 “↑”向禁
式 协调感 应控
控
止左转
应 应 键交叉口协 止左转
应控制 制
制
控 控 调感应控制
制制
2. • 有一环形交叉口如图 4 所示,请对该交叉口进行信号相位设计。(只做相 位方案设计,即给出信号相位图、各相位的信号灯启亮方式,不用计算配时)。
桥匝道入口处增设信号控制;另外,在交叉口 6 与上桥匝道入口之间增加 1 处人
行过街信号,设在离上桥匝道入口 580m 处。
道路交叉口控制方式
交
叉1
2
3
45 6
7
8
口
干 干 与干道 3 交
与交叉 关键
主
干线协调
线 线 叉口组成干 干线协调
控 口 2 组 交叉
路
感应控制
协 协 线协调感应 感应控制
制 成关键 口协
《交通管理与控制》复习题 一、 填空题 1. 道路交通是由( ) ( ) ( )和( )组成的一个系统。 2. 车辆运行规则主要有( ) ( )和( )三个方面。 3. 道路交通主标志可以分为( ) ( ) ( ) ( )和( )。 4. 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有( ) ( )和( )三个。 5. 人行横道的标线方式有两种:( )人行横道和( )人行横道。 6.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有( ) ( ) ( ) ( )四个方面。 7. 停车管理包括( ) ( )和临时停车管理。 8. 主路优先控制可分为( )和( )两种。 9. 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原则主要从( ) ( )和( )三个因素进行 考虑。 10. 交通信号控制按控制范围可以分为( ) ( )和( )三类。 11. 干道交叉口信号定时式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有( ) ( )和( )。 二、 判断题 1. 路宽小于 10m 时,一般认为道路两侧 1m 为非机动车道,其余为机动车道。 () 2. 最高行驶车速的限制是指对各种机动车辆在有限速标志路段上行驶时 的最高形式车速的规定。( ) 3. 单向交通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 ( ) 4. 变向交通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 交通。( ) 5. 路边存车是指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 车停存。 ( ) 6. 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觉性要素有形状、颜色和文字。 ( ) 7. 警告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边、黑图案。 ( ) 8. 在正常的周期时长范围内,周期时长越长,通行能力越大,但车辆延误 及油耗等也随之增长。( ) 三、 单项选择题
交通管理与控制期末复习.doc

交通管理1•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
2.交通控制是依靠交通警察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3.交通管理分为全局性管理与局部性管理两大类4.机动车行驶秩序管理:分道行驶、最高车速和驾驶规则5.行车管理分为:车速管理、车道管理、禁行管理6.限速依据:停车视距、道路设计、视野7.单向交通的种类:固定式单向交通、定时式单向交通、可逆性单向交通、车种性单向交通8.单向交通的实施条件⑴具有相同起终点的两条平行道路,它们之间的距离在350^400m以内。
⑵具有明显潮汐交通特性的街道,其宽度不足3车道的可实行可逆性单向车道。
⑶复杂的多路交叉口,某些方向的交通可另有出路的,才可将相应的进口道改为单向交通。
9.变向交通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交通。
变向交通又称“潮汐交通”10.人行横道标线方式分类:条纹式(或称斑马纹式)人行横道线和平行式人行横道线11•不宜设置人行横道的地方⑴弯道、纵坡变化路段等视距不足的地方。
⑵在信号交叉口附近(英国规定135m范围内)不宜设置斑马线式人行横道,只能设置出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
⑶瓶颈路段,不设人行横道。
⑷车辆进出口的附近,不设人行横道。
12.停车诱导系统(PGIS),又称为停车引导系统,是通过交通信息显示板、无线通信设备等方式向驾驶人提供停车场的位置、使用状况、诱导线路、停车场周边交通管制和交通拥堵状况的服务系统。
13.平面交叉口按交通管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无控制交叉口、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等几种类型。
14.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是在次路上设停车让行或减速让行标志,指令次路车辆必须停车或减速让主路车辆优先通行的一种交叉口管制方式。
15 •交叉口交通管理的原则⑴减少冲突点⑵控制相对速度⑶重交通车流和公共交通优先⑷分离冲突点和减小冲突区⑸选取最佳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16.冲突指当一辆车到达停止线时,如果在交叉口内有别的车辆正在行驶,致使该到达停止线的车辆减速等待,不能正常通过交义口,这便是一个冲突。
交通控制与管理习试题库完整

交通控制与管理习试题库完整一、选择:1.下列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可以在出行分布阶段实施的是(A)A.提供交通信息和路线导行B.替代出行C.可变方向车道D.改变工作时间2.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不包括(C)A.初期绿灯时间 B.单位绿灯延长时间C.实际绿灯时间D.绿灯极限延长时间3.下列关于现代环形交叉口的特点说明错误的是(C)A.减少了交叉口上的冲突点,锐角运行,提高行车安全B.现代环形交叉口环内车流优先通行,入环车流必须让行与环内车流C.车辆绕行距离短D.增加行人步行距离4.某交叉口定时信号是两相位信号,已知第一相位的绿、黄、红灯时间分别为32秒、3秒、30秒,则该定时信号的周期时长为( B)。
A.35秒B.65秒C.62秒D.59秒5.下列无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规则中不正确的是(B)A.支、干路不分的,非机动车让机动车先行;B.进入路口前要瞭望,让左方道路的来车先行;C.相对方向同类车相遇,右转弯的车让左转弯的车先行。
D.若相交道路有主次之分,则支路让干路车先行6.下列无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规则中不正确的是( B D)A.支、干路不分的,非机动车让机动车先行;B.进入路口前要瞭望,让左方道路的来车先行;C.相对方向同类车相遇,右转弯的车让左转弯的车先行。
D.若相交道路有主次之分,则支路或干路车先到先行7.为了提高允许存车地点的存车数量,应在路面上用标线划定存车车位,存车车位的布置方式中占用车道最宽的方式为(A)。
A.垂直式存放B.平行式存放C.斜角式存放D以上三者一样宽8.在信号控制交叉口的配时设计中,相位越多,周期损失时间则(B)A.越少 B.越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变化9.快速道路周围的防声屏障位于(C)时屏蔽效果最好。
A.噪声源和接受者中间B.靠近接受者C.靠近噪声源D.离接受者100m10.下列不属于交叉口交通管理的原则的是(B)。
A.减少冲突点B.设置导向岛增加合流角C.公共交通优先D.选择最佳信号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11.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控制中特有的控制参数是(C)A.周期时长B.绿信比C.相位差D.有效绿灯时间12.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不包括(C )A.初期绿灯时间 B.单位绿灯延长时间C.实际绿灯时间D.绿灯极限延长时间13. 某交叉口定时信号是两相位信号,已知第一相位的绿、黄、红灯时间分别为32秒、3秒、30秒,则该定时信号的周期时长为(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管理与控制试题复习1、在城市路网的一信号控制交叉口,若采用两相位信号控制,各入口渠化为两车道,各方向车辆到达率为:北方向700辆/小时,南方向850辆/小时,东方向800辆/小时,西方向1250辆/小时,l =6.2s,A=3s,AR=0,每车道饱和流量S=1950辆/小时。
试计算该路口信号控制的有关配时参数,并作出信号配时图。
(15分)简答题1. 简要分析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五个主要原则。
答: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五个主要原则有:1) 减少冲突点――单行线、禁止左转弯、在交通拥挤的交叉口排除左右转弯等方法; 2) 控制相对速度――严格控制车辆进入交叉口的速度; 3) 重交通流和公共交通优先; 4) 分离冲突点和减小冲突区;5) 选取最佳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
2. 简述单向交通的优点。
答: 单向交通在路段上减少了与对向行车的可能冲突,在交叉口上大量减少了冲突点。
故单向交通在改善交通方面具有以下较为突出的优点: 1) 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通行能力; 2) 提高路段通行能力; 3) 降低交通事故; 4) 提高行车速度;5) 有利于实施各交叉口间交通信号的协调联动控制。
3. 简要说明优先发展策略的内容和意义。
4.答: 优先发展策略的内容是: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 污染低的交通出行方式, 并实施优先通行策略,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例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优先发展策略的意义是:确立各种交通方式在交通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合理选择交通出行方式,优化城市的交通方式组成与结构。
4. 比较说明区域集中式控制结构和分层式控制结构的原理和特点。
答: 集中式控制结构的原理是:将网络内所以信号联结起来,用一台中、小型计算机或多台微机联网对整个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特点:全部控制设备只位于一个中心,操作方便,且维护和维修都比较容易;但通信系统庞大,数据存储和计算量巨大,控制实时性较差,范围受限。
分层式控制结构的原理是:把整个控制系统分成上层与下层控制,上层接受从全系统战略目标出发修改下层的决策,执行战略控制任务;下层根据修改后的决案作必要调整,执行交叉口合理配时的战术控制任务。
特点:可以避免集中结构的缺点,且可有降级控制的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但需增加设备,投资提高。
6.请作图说明一个双向交通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
答: 双向交通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图如下:\为了提高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它通过绘制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保证在交叉口前,驾驶员对横向道路两侧的可通视范围,它是全无控交叉口设计和设置的基本依据。
必须注意,“视距线”应画在最易发生冲突的车道上。
在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行人道的车道上;而对于从右侧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最靠近路中线的车道。
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高于1.2米妨碍视线的物体。
7. 简要说明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答: 交通需求管理主要有以下五种策略:1) 优先发展策略: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污染低的交通出行方式,并实施优先通行策略,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2) 限制发展策略:适当限制低道路利用率的交通方式的发展;3) 禁止出行策略:在某段时间、在某些区域、对某些车辆实施禁止出行或通行; 4) 经济杠杆策略:对鼓励的交通行为制定较低的收费价格,对限制的交通行为制定较高的收费价格;5) 交通流量时间、空间均衡:采取错时上班、弹性工作制、夜间货运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削峰填谷,避开交通高峰和交通流量集中所造成的交通压力。
8. 分析比较次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与主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答: 1) 次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工作原理:这种感应控制,使把检测器设在次要道路上,在平时,主路上总是绿灯,对次路预置最短绿灯时间。
当次路上检测器测到有车时,立即改变相位,次路为绿灯,后继无车时,相位即返回主路;否则到达最短绿灯时,强制改换相位。
特点:这种感应控制实质上是次路优先,只要次路有车到达就会打断主路车流。
当次路车辆很少时,次路非机动车往往要等待很长时间,等到有机动车到达时,才可随机动车通过交叉口。
所以这种半感应控制只是在某些特殊需要的地方才使用,如消防队、重要机关出入口等。
2) 主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工作原理:这种感应控制,使把检测器设在主要道路上,在平时,主路绿灯总是亮的每当检测器在一段时间内侧不到主路有车辆时,才换相位让次路通车;主路上测得车辆到达时通车相位返回主路。
特点: 这种控制方式可避免主路车流被次路车辆打断,且有利于次路上自行车的通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有()()()()四个方面。
•答案:分离原则,限速原则,疏导原则,节源原则2.车辆运行规则主要有()()和()三个方面。
•答案:分道行驶,最高车速,驾驶规则3.主路优先控制可分为()和()两种。
•答案:停车让行标志控制,减速让行标志控制4.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原则主要从()()和()三个因素进行考虑。
•答案:形状,颜色,图符5.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有()()和()三个。
•答案:初期绿灯时间,单位绿灯延长时间,绿灯极限延长时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最高行驶车速的限制是指对各种机动车辆在有限速标志路段上行驶时的最高形式车速的规定。
()•答案:×2.变向交通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交通。
()•答案:×3.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觉性要素有形状、颜色和文字。
()•答案:×4.? 警告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边、黑图案。
()•答案:×5.? 在正常的周期时长范围内,周期时长越长,通行能力越大,但车辆延误及油耗等也随之增长。
()•答案:√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以下哪个不是车辆运行的主要规则?A 分道行驶B 运行车速C 最高车速D 驾驶规则•答案:B2.下列哪个不是控制行驶车速的办法?A 标志控制B 法规控制C 心理控制D 工程控制•答案:A3.以下哪项不是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主要原则之一?A 减少冲突点B 重交通车流和公共交通优先C 提高相对速度D 提高绿灯利用率•答案:C4.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觉性要素不包括有形状、颜色和文字。
A 形状B 文字C 颜色D 图符•答案:B5.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不包括A 初期绿灯时间B 单位绿灯延长时间C 实际绿灯时间D 绿灯极限延长时间•答案:C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相对时差答案:相对时差是指相邻两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者终点之间的时间之差。
相对时差等于两信号绝对时差之差。
2.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答案: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把区域内的全部交通信号的监控,作为一个指挥控制中心管理下的一套整体的控制系统,是单点信号、干线信号系统和网络信号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
3.交通系统管理(TSM)参考答案:是把汽车、公共交通、出租汽车、行人和自行车等看成为一个整体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多个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通过运营、管理和服务政策来协调这些个别的组成部分,使这个系统在整体上取得最大交通效益。
4.回授距离参考答案:设置公交专用道时,考虑车辆对车道的利用,公交车专用车道线与交叉口停止线之间的这段距离称为回授距离。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要说明优先发展策略的内容和意义。
•答案:优先发展策略的内容是: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 污染低的交通出行方式, 并实施优先通行策略,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例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优先发展策略的意义是:确立各种交通方式在交通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合理选择交通出行方式,优化城市的交通方式组成与结构。
2.比较说明区域集中式控制结构和分层式控制结构的原理和特点。
•答案:集中式控制结构的原理是:将网络内所以信号联结起来,用一台中、小型计算机或多台微机联网对整个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特点:全部控制设备只位于一个中心,操作方便,且维护和维修都比较容易;但通信系统庞大,数据存储和计算量巨大,控制实时性较差,范围受限。
分层式控制结构的原理是:把整个控制系统分成上层与下层控制,上层接受从全系统战略目标出发修改下层的决策,执行战略控制任务;下层根据修改后的决案作必要调整,执行交叉口合理配时的战术控制任务。
特点:可以避免集中结构的缺点,且可有降级控制的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但需增加设备,投资提高。
解:(1)∵第一相位:东西向专用左转的 y=0.1669;第二相位:东西向直行和右转的 y=0.2117;第三相位:南北向直行、右转和左转的 y=0.4106 ∴ Y=0.1669+0.2117+0.4106=0.7892(4%)又:L=3×(3+4-3)=12s(3%)∴ C0=12/(1-0.7892)=56.926s(4%)取整 C0=60s(2%)(2)总有效绿灯时间 ge= C0- L=60-12=48s(3%)第一相位:东西向专用左转的有效绿灯时间 ge1=48×(0.1669/=0.7892)= 10.15 s(4%)第二相位:东西向直行和右转的有效绿灯时间ge2=48×(0.2117/=0.7892)=12.88s(4%)第三相位:南北向直行、右转和左转的有效绿灯时间ge3=48×(0.4106/=0.7892)=24.97s(4%)行人最小绿灯时间校核:gmin=7+16.5/1.2-4=16.75s(路中央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2%)满足行人过街要求的有效绿灯时间为: ge’= gmin+A-l=16.75+3-3=16.75s(2%)第一相位不考虑行人过街,所以不需校核第二相位的计算有效绿灯时间 ge2<ge’,故取 ge2=ge’=16.75s(4%)第三相位的计算有效绿灯时间 ge3>ge’,不需调整。
所以 C0=10.15+16.75+24.97=63.87s 取周期为 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