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浅谈玉米免耕精播技术

【 稿 日期 】 2 1— 2 1 收 01 0— 0
【 】 1 10 邮编 10 0
【 作者简介】 王龙禹(9 4 ) 男, 16 一 , 辽宁灯塔人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农业机械稚 广工作 。
AGRI CUL TURALTECHNOL G Y & EQU I M E T O P N
要求在播种环节上进行免耕播种 ,对所使用的机械性能 、 作业方式等有较高 的要求 。
2 免 耕精 播技 术 的基本 要求
免 耕精 播 是 保 护性 耕 作 技术 的关键 环 节 。 而免 耕 精播
机的技术性能直接决定着免耕精播质量 , 免耕精播机的可
靠 性 影 响着 机 组 作业 效 率 。免 耕 覆 盖 精 播 机 主要 技 术 性
1 推 广 免耕 精播 技术 势在 必行
11 自然条 件的改变影 响着粮食正常生产 .
一
能, 一是 指精 播 机 对 覆 盖 秸 秆 的 适 应 能 力 , 即在 秸 秆 覆 盖 条 件 下作 业 , 播 机 正 常 行 走 的 通 过 能 力 ; 是 破 茬 开 沟 精 二 形成 播 带 苗 床能 力 ; 三是 精 播机 在 横 纵方 向上 对 地 面不 平 度 的适 应 能力 , 即仿形 性 ; 四是 落 粒 的稳 定 性 , 即株距 的稳 定 性 和播 深 的稳 定性 ; 是 覆 土镇 压 性 能 。这 些 技术 性 能 五
玉米机械化收获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内容

2 0 .6 0 80
总第 1 0期 5
每 年以新增 01 万 h 。 .3 m 的速度推广示 范机 械化保 护性耕作 技 术 ,到 2 0 0 6年底实施 面积达到 09 . 3万 h : m ,占全区耕地面积
维普资讯
文章编号 :6 3 8 7 (0 80 — 0 0 0 1 7 — 8 X 2 0 )4 0 5 — 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 内容
山西省垣 曲县王茅镇农机管理站 樊选民
摘 要 在 分析 玉米 机械 化联 合 收 获 技 术 和 机械 化保 护 性 耕 作技 术 关 系的基 础 上 ,提 出 了推 广 玉 玉 米机 收 保 护性 耕 作 技 术 内容 文献 标 志 码 B
以说 , 下功夫推广好 玉米机收是非常重要的。哪个地 方玉米收 获机械 化发展得 快 ,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 术就推广得快 , 就能
取得很大成效。
机收、 秸秆 还田和保护 『耕作一起推广 、 同推进 , 生 共 有利于整体
工作的开展 。只有玉米机械化收获得 到大 面积发展 和应用 , 才
宁夏 、 肃 、 甘 新疆等北方地 区已广泛推广示范机械化保 护性耕
玉米摘穗 、 秸秆直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碎还 田 , 是发展机械化保 护性耕作 的重
要 内容 , 已得到实践证 明。玉米机收是前提 , 这 必须先行 。多年 来 的实践证 明 , 要推广机械 化保 护性耕作 , 必须先解决玉米机
作技术。2 0 年 , 0 6 山西 省的机械化保 护性耕作示范面积达 3 . 7 2 万h , mz占全省总耕地面积 8 %。 . 山西省南部的尧都 区 、 5 潞城县
让他们 去用 机械秸秆还 田, 实施保 护性耕作 , 民就可能觉得 农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99·农 机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7期摘要: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实现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对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第一大粮食作物。
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是实现玉米增产的重要措施,对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是以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为重点,加大玉米全程机械化、标准化推广力度,推广一次完成精少量免耕播种、化肥深施、覆盖镇压等作业的复式作业机具与技术,推广中耕施肥、高效植保、节水灌溉等田间管理机械化技术,以及种子处理、产后烘干等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
1 机械深松整地技术我县春季多风少雨,干旱严重,十年九春旱,出苗差、保苗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采用深松整地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充分接纳天然降水,建立土壤水库,对解决旱区农业制约瓶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将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1)可有效地打破长期以来犁耕或灭茬所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有效地提高土壤透水、透气性能,深松后的土壤体积密度恰好适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作物根系深扎。
机械深松度可达35-50cm,这是用其他方法所根本达不到的深度。
2)机械深松作业极大地提高土壤蓄积雨水和雪水能力,在干旱季节又能自心土提墒,提高耕作层的蓄水量,一般来说,深松作业地块较未深松地块可多蓄水11~22m 3/667m 2,且土壤渗水速率提高5~10倍,可在1h内接纳300~3400mm的降水而不形成径流。
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降水资源。
3)深松不翻动土壤,可以保持地表的植被覆盖,防止土壤的风蚀与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节的保护,减少因翻地使土壤裸露的扬沙和浮尘天气,减少环境污染。
2 玉米机械播种技术我县春季比较干旱,大部分地块采取机械精量播种的方法进行机械播种作业。
耕地平整后,由30~55马力拖拉机配带玉米精量点播机进行种植。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与常见问题分析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玉米的种植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
免耕播种是一种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生产成本,保护环境,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一、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优势1.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免耕播种可以保持土壤的松软和透气性,促进种子的生长和发育,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从而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免耕播种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降低因土壤劣化而导致的作物减产。
2. 减少生产成本传统的耕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免耕播种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免耕播种不需要进行翻地、耕地、翻土等操作,可以节省机械费用和燃料费用,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3. 保护环境免耕播种可以避免因翻地、耕地、翻土等操作而导致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有利于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免耕播种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 提高经济效益免耕播种既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从而能够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通过免耕播种,农民可以实现增产增收,提高自身的经济收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技术不成熟目前,我国的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作业机械还不够完善,无法适应各种不同地形和不同土壤的作业需求,无法适应不同作物和不同农业生态系统的需求。
2. 作业效率低目前,机械化免耕播种的作业效率还不高,无法满足农民对机械化作业的需求。
机械化免耕播种需要进行多次的试验和改进,才能够实现作业机械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作业效率。
3. 技术推广缓慢目前,我国的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缓慢,农民对这项技术的认可度较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示范和推广。
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

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法,它是利用先进的机械技术和无耕土壤处理技术,通过深耕、松土、施肥、播种、覆盖等环节,实现农作物种植,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和污染,节省人工和物力资源,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的原理和实施过程。
一、原理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是利用高压大流量的水泵把水冲击到地面,将土壤松化,并深度吸入水中的营养成分,以达到增加土壤肥力的目的。
在水冲击的同时,机器还会通过高压水射流将种子深入土壤的适当深度,从而实现了农作物的种植。
二、实施过程1. 土壤处理: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将秸秆、玉米杆、稻草等经过分解的有机物料切碎,撒在土表面。
之后使用喷雾器在表面喷涂磷、钾等营养物质;最后使用禾草、麦草等覆盖物料对土表进行覆盖。
这样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2. 耕地处理:接下来需要在耕地上进行大面积的松耙,最好每20~30厘米为一个间隔进行松耙,以确保土壤的松化。
松耙后的土壤表面应平整无残留,以利机械化播种。
3. 洒肥:将肥料均匀撒在松耙后的土壤表面上,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土质的需要来决定施肥量和类型。
4. 机械化播种:使用专用的机械化播种机器,将种子按需求进行喷吹。
每次喷吹深度应当适当,不要过度深入。
为了防止种子在地面上发芽,需要将喷涌出的渣土覆盖,最后进行喷水,浇灌种子。
5. 后续处理:播种后需要及时覆盖土壤表面,以保障土壤的湿度。
如果发现有杂草生长,则需要进行及时的去草处理。
三、结论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具有节约人工和物力的优点。
在实施此项技术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使土壤具有良好的肥力和保水性;在播种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机械化播种机器,将种子按需求进行喷吹。
最后,在播种后需要及时覆盖土壤表面,保障土壤的湿度,同时查看是否有杂草生长需要进行及时的去草处理,以确保播种后的各种作物能够良好地生长发育。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应用效果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应用效果摘要介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内容,指出其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效果;建议当今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和人口膨胀的巨大挑战。
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即以秸秆还田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减少土壤风蚀、水蚀、耕作次数,降低压实程度,具有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播种质量、提升作物产量、蓄水保墒、培肥地力、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节本增效等作用[1-4]。
1 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技术将上一年的大量作物秸秆还田,用大量的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耕作,通过机械化手段,保证免耕播种质量。
实施保护性耕作,一是能够减少地表沙尘漂移,保护生态;二是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三是可有效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农民收入;四是可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1.1 机械深松机械深松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有效提高产量,主要作用是通过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耕、深松土壤25~50 cm,打破犁底层厚度,增强降水入渗率。
深松的适耕条件是土壤含水率为15%~20%。
对秸秆粉碎还田覆盖的土壤进行全面深松或全方位深松,是一项不翻动土层的松土作业,可有效接纳天然降水,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深松可使大田粮食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一般应选在秋季进行,并要及时进行表土处理,促进保墒[3-5]。
对新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可能存在犁底隔层,应先进行1次深松,打破犁底层。
对已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根据机具进地次数和土壤条件确定深松周期,一般为2~3年[6]。
1.2 秸秆与表土处理利用机械将秸秆和残茬粉碎还田留在地表作覆盖物,达到保土、保水作用。
秸秆与表土处理是为了保持良好的播种作业程序,同时又保持地面覆盖条件。
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

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1. 引言1.1 引言在农业生产中,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玉米种植也在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提升。
玉米实施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种植方法。
免耕播种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而且对土壤环境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发展历史、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优点、局限性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玉米种植的现代化进程,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探索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前景。
2. 正文2.1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发展历史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起初,玉米种植主要依靠人工耕种,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随着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免耕播种技术逐渐被引入玉米种植中。
20世纪50年代,美国首先提出了免耕播种的概念,并开发出了第一代免耕播种机械。
这些机械设备主要利用旋转锄具实现犁地、播种、覆土等功能,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随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免耕播种技术不断更新换代,逐渐向着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现代化的免耕播种机械不仅能够完成犁地、播种、覆土等传统功能,还具备了GPS导航、智能操控等功能,为玉米种植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在中国,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推广与应用。
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机化技术的支持力度,各地农民也越来越重视节约劳动力和提高生产效率。
免耕播种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玉米种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提升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2.2 玉米免耕播种的机械化技术玉米免耕播种的机械化技术是在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实现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免耕播种操作。
这种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玉米种植的效率和生产水平。
1. 先进的播种机械设备。
玉米免耕播种机的结构原理与技术优化方向

玉米免耕播种机的结构原理与技术优化方向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秸秆的免耕播种技术是提高玉米生产效率以及减少对土壤的损害的有效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玉米免耕播种机的结构原理以及技术优化方向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玉米免耕播种机的结构原理玉米免耕播种机是一种用于在玉米田地上实现无需翻耕的种植技术的机械装置。
它一般由种植机构、行走机构、播种器、电力系统、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1. 种植机构:种植机构是玉米免耕播种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排土刀、排架、排套、排盘等,其作用是将种子排入地里并覆土。
排土刀的设计高度和角度、排架的压力和行走速度对播种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 行走机构:行走机构是玉米免耕播种机的驱动部分,通常由发动机、变速箱、行走轮等组成。
行走机构的设计应能保证机器的平稳行走以及适应不同地形的要求。
3. 播种器:播种器是用于将玉米种子按照一定密度和深度排入地里的部分。
它通常由种子箱、排种盘、转动部分及调整装置等组成,其结构设计和参数设置直接关系到播种效果。
4.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玉米免耕播种机的供电部分,通常包括电动机、电磁离合器、电磁制动器等。
在使用中需要保证其运行稳定、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5.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玉米免耕播种机的智能化部分,通常由传感器、执行机构、控制器等组成。
其主要作用是收集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以实现种植过程中各项参数的自动调整。
二、技术优化方向玉米免耕播种机的技术优化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设计优化:通过对种植机构、行走机构、播种器等核心部件的设计,提高播种的精度、速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小对土壤的损伤,提高作业效率和播种质量。
2. 控制系统优化: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GPS、遥感、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播种深度、行走速度以及种子排布密度等参数的自动调整,以提高播种效果和作业效率。
3. 能耗优化:利用新型材料、轻量化设计等技术,减小机器的重量和功率需求,降低机器的能耗并延长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摘要: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吉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
2012年蛟河市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69.3%,占粮食总量的74%。
近几年来,玉米生产已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农机产品生产的市场化发展,对玉米及玉米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玉米生产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玉米播种是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关键的环节。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对于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力生产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机械化;免耕播种;播种机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23-1
1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在蛟河市的现状
近年来,中央、省连续出台了多个支农惠农政策,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化农业提出了明确意见,为破解“三农”问题创造了最实惠的政策环境。
特别是全省实施增产百亿斤粮食以来,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实行免耕播种技术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结合我市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机具,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蛟河市是玉米的主产区,土地肥沃,气候条件适合玉米生长,而且玉米产量高,玉米种植面积达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二。
适合推广玉米机械化播种技术。
传统耕作法是以铧式犁翻耕土壤为标志,虽然耕后地面干净,易于播种,但传统耕作法在翻耕前需进行清理前作物的秸秆和灭茬等作业,翻耕后需进行播前整地等作业。
作业次数多,能量消耗大,当土壤过湿或过干时,不易达到所要求的耕作质量,而且翻耕后的土壤容易引起风蚀和水蚀。
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工序的的播种技术,免耕技术能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减少土壤压实程度,保护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播种质量。
2 推广措施
为了更好更快的推广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我们在蛟河市新站镇建立玉米机械化播种新技术示范点,通过对购置免耕播种机进行补贴,开展观念引导,示范宣传、推广等项工作,示范点主要以村为重点,以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和科技示范户为主,鼓励和支持采用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的农户。
2012年,蛟河市推广免耕播种机25台,为了更好更快的推广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经过对我市各乡(镇)、村(屯)玉米生产条件的分析和考察,考虑到项目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最后选定蛟河市新站镇五家子村、爱河村及仁河村2个示范点,进行示范推广。
一个示范点面积达到170公顷,另一个示范点面积达到30公顷,示范田集中连片,通过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
同时向作业机手和农民群众宣传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要领如下:
(1)选择优良品种,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选择紧凑型玉米品种,要求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达95%
以上。
播种前应适时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包衣等处理。
(2)争取农时,及早播种玉米。
(3)保证播种质量。
直接用专门的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
播种时机手要熟练掌握机械的操作要领,机具地头起落、播种位置要一致、整齐,机具行走路线要直,严格控制播种机作业速度,做到“行距一致、深浅一致”,避免漏播和重播。
播种深度掌握在3~4厘米,行距一般控制在60厘米左右,提高播种质量对于实现玉米的高产至关重要,争取实现一播“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4)选择性能可靠的播种机。
选择的是吉林省康达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bmzf-2型、2bzf-2型两行免耕牵引式播种机、白城市恒达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2bm-2型两行少耕悬挂式播种机,农民经过使用性能良好的机械。
满足玉米机械化免耕播种的要求。
3 免耕播种在实际生产中的效益
(1)节约支出。
雇人手工种植玉米,每亩支出110元左右,机械播种费用60元左右,使用机械播种每亩可节约作业费50元。
同时,采取免耕播种机械播种作业,可节省玉米种子1.5公斤/亩,节省费用30元,同时免耕播种机的施肥、播种、喷药功能同时使用,还可节省人工。
可使用机户合计每亩增收110元。
2012年机械播种近2万亩,可节支增收220万元。
全镇可机耕面积6万亩,玉米全部实行免耕精良播种,可节支增收660万元。
(2)生态效益。
玉米免耕精量机械化播种,避免了污染空气,对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双赢效果明显。
通过试验示范表明,玉米免耕精量机械化播种技术既可以降低作业成本,实现节本增效,又可促进劳动力转移从事第三产业,技术可靠,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综合优势多,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玉米免耕精量机械化播种技术大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推广与传统人工点播相比,增加玉米种植密度,规范了种植模式,为增加玉米产量提供了有效保障,实现农艺农机结合,为秋季玉米机械化收获打下基础。
是未来农作物种植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马士杰(1968-),女,蛟河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