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应用化学型人才培养短板问题剖析

应用化学型人才培养短板问题剖析

应用化学型人才培养短板问题剖析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应用化学型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尽管我国在应用化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短板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剖析和解决。

本文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对应用化学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短板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一、基础化学知识薄弱在应用化学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基础化学知识是其学习的基石。

但是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基础化学课程中并没有系统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导致在应用化学领域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上遇到困难。

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学校教育体系中对基础化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我们需要加强对基础化学知识的系统性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基础化学素养,为其未来的应用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能力不足应用化学型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实验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他们在实践能力上的培养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增加实际操作的机会和资源投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创新能力不强应用化学型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地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竞争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科技比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应用领域了解不足应用化学型人才需要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但是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并未对应用化学领域有足够的了解,导致他们对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较为模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加强与行业的对接,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开设相关的应用化学课程,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其以后的职业规划提供指导。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

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
d r a u t nv riiswe e p o o e e g d ae u ie te r r p s d. r s Ke r y wo ds:a pl d c e sr x rme t r aie a ii p i h mity e pe e i n ;c e tv b lt y;c lia in;lc lu d r r d ae u ie st s u tv to o a n e g a u t n v rii e
o pl d Che it y Ex e i e f Ap i e m s r p r m nt
XI Fa—z i XU N n,Y A S i h n,Z A E h , A Ha U N h —z e H NG 一 u ,WA i n NG Yn,P N I —s n A JE og
型教师 的理想平 台。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 的实施呼唤研 究型教师 , 并通过教学 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培养出创新性人才 。 本文根据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 的特点 , 实验 的教学 内容 、 从 教学模 式等方面就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 和研究型教师进行 了探讨 , 并认 为全 面更新应用化学专业 实验教学 内容 , 大力推行研 究性 教学是培养创新性人才 和研究型教师 的必 由之路 。
Ab t a t sr c :Asa c n tn l h n i g a d n w c r c l m ,wh c a e t c n e t p l d c e s y e p r n , o sa t c a gn n e u r u u y i ih v r d i o tn ,a p i h mit x e me t i s e r i wa lt r f rc l v t n o t d n s r aie a i t n e e r h o e t d t a h r .T e ta h n fa p id c e s s a p af m u t ai fs e t ’ce t b l y a d r s a c r n e e c e o o i o u v i i s h e c i go p l h mi- e t x e me tn e e e e r h o e td ta h r o c l v t n o t d n s r aie a i t r e p r n e d d r s a c r n e e c e st u t ai f u e t ’c e t b l y,t r u h t e r fr n r c y i i i o s v i h o g h eo a d p a - m

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应用研 究开发、 分析测试 、 生产经 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从这一定位和培养 目标 出发 , 我们
积极调整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以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为地方经济提供更好的服务。 专
收稿 日期 :0 8 0 — 0 20 — 3 2
作者简 介: 林榕光(9 3 ) 男, 17 一 , 福建  ̄4 / , 士, 师。 g '博 , - 讲
应用化学主要是研究化学及化学工业生产中有关物质的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的工艺过程 的- f - - j
学科 。它是介 于化学与化工工艺工程之间的应用理科专业 , 是培养理工结合型的“ 化学 的人才 , 用” 它与化学 专业培
养“ ” 做 化学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不同f 但既然是“ 化学 , 1 】 。 用” 就要较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 , 为了更好地将化学运 “ 用” 到生产实际中, 必须有较强的工程知识。这就决定了应用化学专业在知识结构上必须 以化学知识为根本知识 , 工程 技术为横 向知识 的基本知识结构框架 。应用化学专业是培养化学基础性研究人员和化学工程技术人员之间起桥梁 作用 的应用型通用人才。应用化学的知识教育应着 眼于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基 础性技能训练 , 其知识结构应体现 : 理工结合 、 文理渗透、 基础知识厚实、 专业技能突出、 知识广 、 能力强 的复合型应用化学人才四 。 目前我校 的应用化学学科 的发展是从 17 办校以来的化学科 到 1 8 97年 9 5年应用化学系开办 应用化学专科专
我们经过几年来对应化专业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特别是注重了对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的探索以及分析了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在收集吸收兄弟院校有益的经验基础上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根据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强化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使专业实验实践性教学课程占专业必修课总学时的比例达519使专业实验实践性教学课程总学时与专业必修理论课总学时的比例超过1

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的思考——以衡水学院为例

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的思考——以衡水学院为例
具有宽厚的人文社科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 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 由于与化学相 关的领 域极为广泛 ,应用化学专业涉及 的专业方 向也就非 常多样化 ,分 析国 内一些高校 的应 用化学专业 的人才 培养方案 ,其特点亦不尽相 同.根据社会经济 、工业 发展 的需求趋势,兄弟 院校应用化 学专 业方 向的设 置 以及 我校相近专业的师资优势 ,在按照教育部理科化 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 的 《 应用化学专业化 学教学基本 内容》设置学科基础和专业必修课程 的基础上 ,在应用化 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我们设置 了体现 衡水学 院特色 的应 用化学专业选 修模块 课程 方 向. 1 )精细化 工方 向 精细化学 是精细化 学品工业 的简称 ,杀虫剂 、染 料 、酒精 、涂 料 、药物 、化妆 品、盥 洗卫 生品、洗衣粉里 的非表面活性剂都是精 细化 工产品 .它分布广泛 ,遍布生产生活 的方方面面 .精细 化工具
生产 控制、产 品分析检测 、科技 管理 以及新技术 、新材料 、新产 品的开发与研究 .
2 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 的思 考 应 用化学专业是介 于化学与化学工程之 间的一个应 用理科专业 ,其任务是培养理工 结合型的 “ ”化学的 用 人才 .它与化学专业培养 “ ”基础 做 用 知识 ,为了更好地将化 学 “ ”到生产实 际中,必 须有 较强的工程知识 ,这就决定 了应用化 学专业在 知识结构 用 上必须 以化 学知识为根本知识 ,工程技术为横 向知识 的基本 知识结构框架.
向,也是化学 、应用化学 、材料科 学、高分子材料 、食 品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生物技术 、药学、化学工程
收 稿 日期 :2 1—4 2 0 2 0 .9 作 者 简介 : 陈彦 芬 (9 5) 女, 北冀 州人, 水学 院化 工学 院教 授, 1 6 ., 河 衡 教育 学硕 士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形势,而将应用化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是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

本文对新形势下对应用化学人才培养要求做出了研究,并以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具体实践策略。

[关键词] 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实践能力;途径;策略应用化学学科是化学与其他自然学科或者技术领域的结合,在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培养是重要的环节与内容,相比较化学学科而言,应用化学学科具有更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而在这个要求下,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必须以坚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从而不断扩宽自身的知识面与综合素质,从而真正的能够成为应用型专业人才。

所以通过对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形势进行研究、对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作出客观的认识能够为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形势研究(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内涵在于实现全面的扩展人的生命价值,体现出人自身的本质力量。

在每个不同的时期都会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而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一直使我国的师道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教育理念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理论知识的继承者甚至成为理论知识的传递者,但是这种教育观念的局限性在于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应用化学人才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的确立并得到了一定的实践,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而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能够为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指导与借鉴。

(二)21世纪的社会特点对教育而言,21世纪是素质教育的世纪,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以单纯的理论灌输为主要目的已经显然不能满足教育的发展,而是应当将知识理论与综合素质并重,不断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为了满足知识化经济时代的需求,是经济时代作为21世纪最为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的提高,同时要求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切实的将自身的理论知识灵活的应用于工作当中,而这不仅要求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够重视实践性培养,同时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 应用化学 专业的性质和培养任务
1 专业性质 . 1
应 用化 学专 业 是 以化 学 学科 为 基 础 的应 用 型 理 工科 专 业H。 国家 教 育 部 颁布 的本 科 专业 目录 明确 规 l
定:应用化学专业 属于理科专业,毕业 生可根据所在学校教学计 划及 培养 目标授予理学或工 学学士 学 位 。这说 明应用 化 学专 业 是 理工 结 合 以理 为 主 的 ,是 研 究 化学 理 论在 相 关领 域 中应用 的 理科专 业 ,而 不 是 工科 专业 ,是产 品 开发或 技 术应 用型 专业 ,而 不是工 程 型专业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们 已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 。对于化工工艺专业来说 ,由于学时所 限 ,化学 理 论知 识 讲授 相 对较 少 ,毕业 生 在某 些 领域 有 时会 涉 及 一些 比较复 杂 的化学 问题 ,这 时他 们 会 显 得无 所 适 从 。对那 些 综 合 院校 化 学专 业 的 毕业 生而 言 ,虽然化 学理 论 知识 较 扎 实 ,但距 离应 用开 发 还 比较 远 ,一 时也 难 以发 挥作 用 ,而 设置应 用 化学 专业 填 补 了这 个空 缺 。 因 此 ,我们 认 为应 用化学 专业 是
产业、知识产权等方面政策与法规 ;了解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外文专业 文 献 ;具有 一 定的新 产 品开 发 、复杂 样 品处理 及测 试等 方面 的实验 设 计和 实验 研 究能 力 。
2 专业课程体系
应 用化 学 专业 是 在 我 院 原有 的工业 分 析 与检 验 、理 化 测试 与 质 检 技术 两 个 专 科专 业 基础 上发 展起 来 的新 升本 科 专业 ,2 1 年 开 始 招 收第 一 届本 科 学 生 。结 合 原专 科专 业 办 学 方 向及 我 院 的建 材特色 ,怎样 00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21 0 0年 9月
渭 南 师 范 学 院 学报
Ju o m ̄ o i a e c e Unv  ̄i fWe n n T a h  ̄ ie t y
S t2 0 ep 01 V0 . 5 N0 5 12 .
第2 5卷 第 5期
应 用 化 专业 培 养创 新 人才 的探 索与 实践
能 力 . 加 科 研 活 动 的大 学 生 思 维 创 新 能 力 都 比 较 强 J 参 .
( 有 助 于 大 学 生 身 心健 康 发 展 3) 科 研 要 求 严 谨 求 实 的 科 学 态 度 和 坚 持 不 懈 的 奋 斗 精 神 . 起 他 们 挑 战 自我 、 服 困 难 的 勇 气 和 信 心 , 激 克 养 成谦 虚 、 之 以恒 的 精 神 , 高 他 们 的 团 队 意 识 和 团 队 精 神 . 究 表 明 : 极 参 加 科 研 的 大 学 生 , 持 提 研 积 目标 明
关 键 词 : 养模 式 ; 新人 才 ; 培 创 科研 能力 中 图分 类 号 :6 2 G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9 52 (0 0 0 —0 7 —0 10 - 18 2 1 )5 0 2 3
收 稿 日期 :00-0 -0 2 1- 6 - 8 - -
基 金 项 目 : 南 师 范 学 院教 育 教 学 改 革 研究 项 目(G 0 8 1 渭 J 20 2 )
确 、 胆 勇 敢 、 立 性 强 、 想 活 跃 、 奋 好 学 等 J 为 今 后 发 展 发 展 成 创 新 型 人 才 打 下 良好 的 身 心 基 础 . 大 独 思 勤 . ( 有 助 于 大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能 力 的 提 高 4)
众 所 周 知 : 技 是 第 一 生 产 力 .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 会 对 大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要 求 越 来 越 高 , 学 生 科 研 是 科 在 社 大 提 高 就 业 能 力 和 创 业 能 力 有 效 载 体 . 学 生 科 研 可 以 培 养 大 学 生 的 知 识 、 能 、 维 、 性 、 念 、 理 等 一 大 技 思 个 观 心 系 列 适 应 企 业 的 综 合 素 质 . 现 从 科 学 知 识 型 向 科 学 技 能 应 用 型 的 转 化 , 高 学 生 就 业 能 力 和 创 业 能 实 提 力 , 合 企 业 的要 求 , 为 优 秀 的 求 职 者 和 优 秀 的 职 业 创 造 者 . 符 成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应用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致力于研究如何将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产品。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应用化学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的促进,既有传统的应用化学研究,如植物化学、颜料与染料、分子结构与性能等,也有超分子化学、药物化学、环境化学等新兴领域。

为了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应用化学人才,满足企业对新技术的需求,就需要对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行研究。

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是从培养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能力和素质、学习环境和条件几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的研究。

首先,在培养目标和任务上,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应用化学人才。

这类人才不仅要具备传统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包括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科技管理与创新创业能力等在内的较强综合素质。

其次,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培养,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比如可以开展学生之间的合作研究,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再次,在学生能力和素质上,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科研素质。

此外,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最后,在学习环境和条件上,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设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同时,要改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建设,引进优秀的应用化学专家,激励师生共同参与创新项目,提高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应用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能力和素质、学习环境和条件几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形势,而将应用化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的结合起来是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

本文对新形势下对应用化学人才培养要求做出了研究,并以提高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改革提出了一些思路与具体实践策略。

[关键词] 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实践能力;途径;策略
应用化学学科是化学与其他自然学科或者技术领域的结合,在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培养是重要的环节与内容,相比较化学学科而言,应用化学学科具有更高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而在这个要求下,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必须以坚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从而不断扩宽自身的知识面与综合素质,从而真正的能够成为应用型专业人才。

所以通过对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形势进行研究、对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作出客观的认识能够为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形势研究
(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的内涵在于实现全面的扩展人的生命价值,体现出人自身的本质力量。

在每个不同的时期都会具有不同的教育观念,而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一直使我国的师道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教育理念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理论知识的继承者甚
至成为理论知识的传递者,但是这种教育观念的局限性在于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是应用化学人才应当具备的基础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的确立并得到了一定的实践,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而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能够为当前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
定指导与借鉴。

(二)21世纪的社会特点
对教育而言,21世纪是素质教育的世纪,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以单纯的理论灌输为主要目的已经显然不
能满足教育的发展,而是应当将知识理论与综合素质并重,不断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素质教育的提出是为了满足知识化经济时代的需求,是经济时代作为21世纪最为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的提高,同时要求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切实的将自身的理论知识灵活的应用于工作当中,而这不仅要求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够重视实践性培养,同时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衍生出了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加强,而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要善于将自己的知识与新事物结合,从而使自己能够抓住机遇并有能力面对挑战。

(三)社会企业需求
实现和促进学学生就业是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企业也同样面临着残酷的竞争,而只有具备并正确管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人才才能够实现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从当前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总体来看,企业对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更加的青睐,而综合能力是指人才必须对企业的产品具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能够在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参与科研开发工作,这同样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是当前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大部分缺乏对社会企业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在综合能力不理想的情况下很难在社会企业中表现的游刃有余。

二、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思路与策略
(一)通过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实现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基础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实践能力与应用化学专业紧密相关的能力,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应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来实现,同时也必须以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理论以及基本专业技能为基础。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化学教学首先要重视夯实学生在应用化学专业方面的基本功,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出主导作用,积极、及时的指导学生学习并重视与学生的交流。

在此基础上,应当充分发挥出应用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并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或者鼓励学生通过教材自己掌握观察方法与步骤,教师监督学生的观察过程并检验学生的观察成果。

在实验操作
能力的培养中,教师要以“以人为本”为教学原则,认识到学生的操作能力基础,并尊重每一位学生,采用基础差地要求、基础好高要求的手段,通过鼓励来提高学生积极性并消除其不良情绪,通过监督与指导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要鼓励并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通过交流和实际操作来进行验证,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通过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经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验证问题和交流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点在于得到结论的途径是自己的思考而非教师直接给出的结论。

应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动手实践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所以应用化学学科具有开展探究式教学的优势。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探究式应用化学教学模式中,化学实验仍旧是探究式教学的主要载体,在利用化学实验开展探究式应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以及教学内容作出合理的把控,从而正确的把握实验设计的难度。

将要开展探究教学的实验应当有一定的难度并具备综合性,不仅要做到引导学生科学的计划与操作,同时要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间互相评价放在重要的地位,从而使学生得出的结论能够通过科学的认证,同时也使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肯定,提高其探究学习的积极
性。

(三)通过学生科研提高创新能力
应用化学人才的培养过程应当突出实践性培养,同时要突出创新能力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成为复合型与创新型的人才。

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不受教材的局限,在综合实验的基础上积极带领学生开展课外科研。

虽然课外科研具有较高的难度,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通过科研可以使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科研课题的选择上,教师首先要重视科研的综合性,同时要在选题方面具有新颖性,最好能够与社会热点结合使选题具有实用性,而课题的可实现性是进行科研的基础。

在学生科研中,学校可以尝试建立导师制度,通过分组的方式利用开放性的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通过各有分工来发挥出个体学生的长项,同时也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应用化学素质的提高。

(四)通过实习工作促进学生生产实践能力提高
学生参与到社会岗位中开展实习工作是促进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的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通过实习工作,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能够对学生包括应用化学素质在内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同时实习工作也对高校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要求学校领导要重视学生实习工作,以各方面各部门的协调的基础适当加大经
费投入建立实习基地,或者高校可以与校外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结合的方式,实现高校与校外企业的双赢,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校外企业的正确选择,同时要将学生的总结报告放在重要的地位,从而保证学生的实习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粱亮,李大光,余林,等.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
[2]余林,郝志蜂.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应用化学专业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7,34(6).
作者简介:
秦勇(1989/9—)男,汉族,本科,毕业于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现就职于宜昌中孚化工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