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制动间隙

合集下载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可以简称为“自动调整臂”,通俗易懂的可以解释为,自动调整臂可以根据当时发生的情况,自动调整刹车间隙的功能,保证刹车间隙在一个安全的范围。

本文将通过它的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分析阐述一下它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发生故障时的维修。

标签:自动调整臂;使用;维修根据国家规定,车辆必须使用含有刹车间隙自动调整臂功能的装置,随着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制动蹄片会产生摩擦,制动间隙也会越来越大,这样会导致延迟制动时间和制动的间距,造成刹车时间变长、刹车制动不及时,存在行车中的安全隐患。

1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特点(1)自动调整臂会根据车辆行驶时自动调整安全距离,可以减少人工手动的制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动调整臂,减少车辆维修,减少维修车辆的开支。

(2)在车辆行驶中,自动调整臂可以保持四个车轮的平衡感、稳定感,使间距保持一致,避免了人工调整时不统一而产生车身跑偏的情况。

(3)自动调整臂的使用减少了人工调节对压缩空气的损耗,也减少了自动调整臂的使用摩擦、检查,达到延缓配件使用寿命的作用。

2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自动调整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超间距的行驶做出调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

图1中位置A为正常的间隙值。

图1中的位置B为超过间隙安全。

图1中位置C为弹性角。

自动调整臂会根据车辆行驶途中自动识别制动处在哪个位置,对于超出安全的部分进行自我调整。

(1)当自动调整臂被固定在控制环与齿条上下槽口相连接,刹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由槽口的宽度决定。

当自动调整臂转向A的位置时,此时齿条向下活动,与控制环的槽口下端相接触,但此时的刹车片与制动鼓暂时未接触到。

自动调整臂继续向B的位置转动时,齿条与控制环的下端已接触到已无法向下活动,在控制环的反作用力下齿条驱动齿轮转向B角的的位置过量间隙时,此时刹车片与制动鼓就已接触上。

(2)当自动调整臂已超过B的位置后继续运转,调整臂壳体作用在凹轮轴和蜗轮上的两个反向力增大,使得蜗杆压缩推止弹簧移动,停止在C的位置导致蜗杆齿端与离合器的分离。

华晨金杯(刹车间隙调整)

华晨金杯(刹车间隙调整)

换金杯海狮制动液一、换刹车油的目的刹车系统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以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刹车油长时间不换就会变质或刹车油进入空气都会影响刹车效果,严重时会使刹车系统失灵。

二、工具、设备器材1.刹车油,举升架。

2.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各一套。

三、注意事项1.换刹车油时,应保持储液罐中始终有刹车油,防止空气进入刹车油管中,影响刹车效果。

2.应保证刹车油管中的气体释放干净。

四、操作步骤1.将汽车开到举升架上,固定好汽车。

2.拧开储液罐盖,将汽车升起。

3.拧松四个车轮的放油螺栓,将刹车油放净。

4.将新刹车油倒入储液罐,刹车油从放油螺栓流出,将螺栓拧紧。

5.反复踩制动踏板,踩下制动踏板后,拧松放油螺栓,将油管中的空气放出(注:放油时应注意从离发动机最远处的制动器开始)6.放空气时,应注意储液罐的液面,保持液面始终保持在标准高度。

7.放完空气后,拧紧放油螺栓,盖上储液罐盖。

8.将汽车方下,整理工具。

调节刹车间隙一、目的制动蹄在不工作的原始位置时,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存在一定间隙,称为制动间隙。

如果间隙过小,就不能保证刹车彻底解除,摩擦片与制动鼓始终接触,造成摩擦副的托磨,间隙过大,使制动板的行程增加,推迟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严重时,即使将制动踏板踩到极限位置,也产生不了足够的制动力矩。

制动蹄的摩擦片始终在消耗,因此必须调节制动器间隙。

二、工具、设备1.举升架、照明灯2.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各一套三、注意事项1.在举升架举升过程中,禁止钻入汽车底部,防止汽车滑落。

2.调节制动间隙时,左右轮胎的间隙应一致,防止刹车时汽车左右车轮的制动力矩不一致。

四、操作方法a.手动调节的制动间隙手动调节装置,一般在制动鼓底盘外边都有调节窗口。

1.凸轮调整带有凸轮调节装置的汽车,在调节间隙时,可按照底板上的箭头方向进行局部调节。

1)将汽车开到举升架上,固定好汽车。

2)打开左车轮调节窗口的橡胶密封垫。

如何调整汽车刹车灵敏度与行程

如何调整汽车刹车灵敏度与行程

如何调整汽车刹车灵敏度与行程汽车的刹车系统对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调整汽车刹车灵敏度和行程可以提高刹车的效果和驾驶的舒适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如何调整汽车刹车灵敏度和行程,并分步骤详细说明。

调整刹车灵敏度和行程步骤如下:第一步:检查刹车液水平1. 打开汽车引擎盖,找到刹车液罐。

2. 检查刹车液水平,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刹车液不足,需要添加适量的刹车液。

第二步:找到刹车灵敏度和行程调整螺栓1. 打开汽车引擎盖,找到刹车主缸附件。

这通常位于车辆前部的右侧。

2. 找到刹车灵敏度和行程调整螺栓。

通常会有两个螺栓,一个用于调整刹车灵敏度,另一个用于调整行程。

第三步:调整刹车灵敏度1. 使用正确的工具,逆时针转动刹车灵敏度调整螺栓,可以使刹车更敏感。

顺时针转动则可以减小刹车的灵敏度。

2. 调整螺栓时,需逐渐调整并测试每次的效果。

建议以缓慢的速度进行调整,以避免刹车过于敏感或不灵敏。

第四步:调整刹车行程1. 使用正确的工具,逆时针转动行程调整螺栓,可以增加刹车的行程。

顺时针转动则可以减小刹车的行程。

2. 同样,需要逐渐调整并测试效果,确保刹车的行程适中。

第五步:测试调整效果1. 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测试,例如停车场或空旷的道路。

2. 将车速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轻轻踩下刹车来测试调整效果。

注意观察刹车反应是否令人满意,以及行程是否适中。

3. 如有需要,可以根据测试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微调。

请注意以下几点:- 在调整刹车灵敏度和行程时,建议只进行小幅度的调整。

过大的调整可能导致刹车系统不稳定,增加事故风险。

- 如果您对刹车系统的调整不熟悉或不确定,建议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他们对刹车系统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并能提供适当的建议和调整。

总结:通过逐步调整刹车灵敏度和行程,可以提高刹车的效果和驾驶的舒适性。

切记小心调整,确保刹车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保持良好的刹车系统能够有效地保护您和乘客的安全。

板式制动器调整维护及注意事项

板式制动器调整维护及注意事项

板式制动器调整维护及注意事项·制动器的调整需经培训过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工作原理:本制动器为通电松闸、断电后由弹簧施压制动的常闭瓦块式制动器。

由磁轭(1)、衔铁(2)、制动瓦(4)、松闸扳手(14)等构件组成。

制动器由2个独立的板式制动器组成,可分别独立产生制动作用。

当拧紧安装螺栓(5)时,制动弹簧的压紧力使制动瓦(4)对制动轮产生正压力和摩擦力,从而对制动轮产生制动力矩。

通电后,板式制动器两侧同时吸合,使衔铁(2)分别克服两边制动弹簧的压紧力,使制动瓦(4)解除对制动轮的正压力和摩擦力,从而使制动器松闸。

出厂时制动器已做调整,如在运输过程和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生变化,制动器不能正常工作可按以下方法调整板式制动器结构图1 —磁轭2 —衔铁3 —制动靴4 —制动瓦5 —安装调节螺栓6 —外六方空心套管螺栓7 —制动器线盒8 —铭牌9 —制动弹簧调节螺栓10 —制动弹簧11 —消音垫调节螺栓12 —消声垫13 —六方松闸块14 —松闸扳手1制动间隙调整:如图2所示,出厂时调好的正常制动间隙A是0.4~0.5mm.首先逆时针旋动外六方空心套管螺栓(6),使之与机座脱离接触(如拧不动外六方空心套管螺栓,可先松动安装调节螺栓5)。

然后调整安装调整螺栓来调节制动间隙(四个螺栓均衡调节),把间隙A调整到0.4~0.5mm,并保证四周气隙均匀。

然后顺时针旋动外六方空心套管螺栓(6),使之与机座顶紧。

通电后制动瓦与制动轮间隙应大于0.15mm,小于0.30mm,如间隙小于0.15mm,可适当加大制动间隙A。

调整后锁紧所有调整螺栓。

最后通电检查,如若气隙发生变化,按照上述方法继续调整。

注意:制动间隙,出厂时已做调整。

如现场调整不当会出现以下情况;(a).制动间隙过大,抱闸不动作,无法开闸。

(b).间隙过小,抱闸不动作,无法开闸。

(c)各种调节及固定螺栓必须紧固紧,否则会出现间隙变化或制动失效。

2 弹簧压力调整:如曳引机制动力矩不够,可顺时针微调调节螺栓(9),加大弹簧压力。

汽车制动器制动间隙的调整过程

汽车制动器制动间隙的调整过程

汽车制动器制动间隙的调整过程
1、将车辆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将手刹拉起,以便调整制动间隙。

2、拧松车轮胎上的螺栓,然后用螺丝刀将轮毂螺栓松开,将轮毂从车轮上脱落。

3、拧松制动间隙调节螺栓,将其转动到最大位置,以便检查制动间隙。

4、使用检查尺检查制动间隙,确保其符合制造商的规定。

5、调整制动间隙,如果制动间隙不符合要求,可以通过调整制动间隙螺栓来调整。

6、将轮毂重新安装到车轮上,并将螺栓拧紧。

7、拉动手刹,确保制动器的正常工作。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使用与维修摘要:自动调整臂,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增加社会效益,也提高了中国汽车产品质量,缩短与国外先进产品的差距,提高中国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

因此,采用稳定可靠的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是提高车辆运行安全性、提高产品质量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自动调整臂;制动间隙;保养1前言目前我国大多数鼓式制动器采用的是轿车生产,制动效果与制动衬片质量、摩擦系数、摩擦面积、制动间隙和制动力矩密切相关。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由于制动器频繁使用,制动器磨损,制动间隙增大,气室供气时间延长,推杆行程增大。

因此,制动间隙的自动及时调整至关重要。

2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对制动摩擦片超量间隙感知、调整原理制动时,调节臂的行程角可分为三个部分。

1)正常间隙角(A)是相应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正常间隙,以及推杆的冲程角。

(2)弹性角(C)引起制动鼓传动部件的动力传递时制动鼓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以及气室启动推杆的冲程角。

(3)由于摩擦片摩擦间隙的增大,气室引入的推杆的行程角与超量间隙角(B)。

正常间隙角度(A)和弹性角(C)由内部机构的手臂确定调整,不会有记录的过程,只有在摩擦磨损间隙过大产生超量间隙角(B)时产生记录过程,并在制动调整臂端进行调整。

它可以确保制动间隙恒定,不会造成制动间隙过大从而产生制动疲软。

3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的特点3.1确保四轮或多轮恒定的制动间隙由于自动调整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随着制动摩擦片间隙磨损的增加适时的不断调整,所以无论多少公里的汽车制动间隙始终保持不变,直到下一次更换摩擦片,以防止制动滞后、偏差和故障现象。

3.2确保最佳制动力矩由于制动间隙及时调整,可以调整调整臂的角度接近直角,以确保当摩擦片磨损严重时制动腔的推力不会下降。

3.3压缩空气消耗量的降低由于制动间隙变小,制动气室可以保持最小的工作行程,所以它可以减少制动时气室的充气时间和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要求压力进行制动,可以延长气室皮膜和空气泵的使用寿命。

SEW电机制动间隙调整及参数

SEW电机制动间隙调整及参数
阐述本研究的动机和目标,即通过调 整制动间隙,提高电机制动性能,并 确保安全可靠的生产过程。
制动间隙调整的重要性
制动间隙调整对于电机制动性能的影响
制动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电机的制动效果和响应速度。合理的间隙调整可以减 少制动时间,提高制动性能,从而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制动间隙调整对于安全性的影响
在调整前,应检查电机的运行状态,确保 无异常情况。
逐步调整并观察效果
根据优化目标,逐步调整参数并观察电机 的运行效果。
备份原始数据
在调整前,应备份原始参数数据,以便后 续比较和验证。
05 制动间隙调整的测试与验 证
测试方法与设备
测试方法
采用电机制动性能测试台进行测 试,通过模拟电机在不同工况下 的制动情况,测量制动间隙的大 小和制动效果。
评估标准
根据实际制动效果的好坏,对调整后 的电机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满足使 用要求。
06 应用案例与效果分析
应用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机械制造企业,采用SEW电机制动器应用于生 产线,提高生产效率。
案例二
某港口码头,使用SEW电机制动器确保装卸设备 安全稳定运行。
案例三
某电梯制造商,通过SEW电机制动器优化电梯制 动性能,提高乘坐舒适度。
效果分析的结论与建议
结论
SEW电机制动间隙调整在应用案例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建议
进一步推广SEW电机制动间隙调整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制动器的维护 保养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测试设备
需要使用电机制动性能测试台、 测量工具、电源、控制器等设备 。

SEW 电机制动器气隙调整方法

SEW 电机制动器气隙调整方法
SEW 电机制动器气隙调整方法
说明:描述SEW电机制动器调整方法及过程。 内容: 工具准备:10mm及8mm扳手各一把,中号平口螺丝刀一把,外卡 卡簧钳一把,塞尺一套。 1.设备拉闸并上锁。 2.使用8mm扳手拆下电机风扇保护罩 。
图1
3.使用外卡簧钳取下风扇轴后端的卡簧。
4.使用中号平口螺丝刀轻轻地沿风扇一周向上撬,慢慢地 拆下风扇,小心用力,以免损坏风扇! 5.使用平口螺丝刀向外挑拆下制动器的防尘圈,小心不要 损坏防尘圈。 6. 使用塞尺测量当前的制动器的气隙并记录,圆周方向至 少测量三点(图1)。 7. 根据电机的型号决定气隙的大小,参见《disk brakes documentation.pdf》,图2是电机制动器BE2B的气隙 调整范围,建议取最小值与最大值的中间值调整。 8.使用塞尺和10mm扳手,拧紧或松开三个紧固螺母,细心 调整,直到调到所需的气隙,记录调整值(图3) 。 9.调整手动操作柄释放的间隙,使用塞尺和8mm扳手调整 间隙到1.5-2.0mm之间(图4)。 10.使用平口螺丝刀装回制动器的防尘圈,同样小心不要损 坏防尘圈。 11. 重新装回风扇。 12. 使用卡簧钳重新装回卡簧。 13. 使用8mm扳手重新装回风扇保护罩。 14.设备开锁并合闸。 15.手动操作确认制动器动作正常。 16.设备试运行确认制动器工作正常。
注意:气隙必须要调整 均匀,调整后必须要复 核检查气隙是否均匀, 直到气隙均匀为止。 注这儿测量才能得到 正确测量值。
图2
图3
图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整制动间隙
车轮制动器制动间隙的调整分局部调整和全面调整两种。

局部调整只需调整制动蹄的张开端,通常用于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因蹄鼓的间隙变大而进行的调整。

全调整需同时调整制动蹄片两端的位置,通常用于更换制动蹄衬片或镗削制动鼓后为保证制动蹄与制动鼓的正确接触而进行的调整。

对于不设置固定端的自动增力式车轮制动器而言,没有全面调整和局部调整之分。

(1)液压制动系鼓式车轮制动器
其局部调整的步骤如下:
1)顶起车轮,一边转动车轮,一边向外转动调整凸轮螺栓,直至制动蹄压紧制动鼓为止。

转动车轮时,应有一定的方向,即调整前轮两蹄和后轮的前制动蹄时向前转动车轮;调整后轮后制动蹄时向后转动车轮。

2)向内转动调整凸轮螺栓,直至车轮能自由转动而制动蹄与制动鼓不碰擦。

3)用同样的方法调整其他调整凸轮螺栓。

4)用塞尺检查蹄鼓间隙应符合规定。

全面调整的方法如下:
1)按局部调整的方法转动调整凸轮螺栓至制动鼓不能转动为止
2)向能够转动支承销的方向转动支承销。

3)重复上述的1)、2)两步,直至调整凸轮螺栓与支承销均不能转动为止。

4)锁紧支销后,向内转动偏心轮螺栓,直至车轮能自由转动且制动筛与制动鼓不碰擦。

5)在检视孔用塞尺测量蹄鼓间隙。

支承轴端为0.15m.张开端为0.3mm。

(2)气压制动系鼓式车轮制动器
局部调整的步骤如下:
1)支起车桥,使车轮能够自由转动。

2)推进调整臂的锁止套.
用扳手转动蜗杆轴使制动路压紧制动鼓(搬动蜗杆轴时应注意观察凸轮轴的转动方向应为其工作方向),至蜗杆轴不能再转动为止。

3)以反方向退回蜗杆轴至车轮自由转动且石碰擦制动鼓。

4)用塞尺检查制动器蹄鼓间隙,靠近凸轮端为0.4~0.7mm,靠近支承销端为0.22~0.5mm。

5)用锁止套锁紧蜗杆轴。

局部调整时应注意不允许用改变制动气室推杆总长度的方法来
调整制动间隙,因为这样会减小使蹄片张开的推动力。

全面调整的步骤如下:
1)松开凸轮轴支架的固定螺栓,使凸轮获得一定的自由度,以便其自动找正中心。

2)转动调整臂的蜗杆轴使制动蹄压向制动鼓,至蜗杆轴不能再转动为止。

晃动凸轮轴支架,使凸轮位置居中。

3)向可以转动的方向转动两支承销,直至制动蹄片固定端抵住制动鼓,支承销不能再转动力止:
4)重复②、③两步,直至制动蹄片的两端均抵住制动鼓,蜗杆轴和支承销不能再转动为止。

在此位置上,先将凸轮轴支架固定和支承销固定,然后转动调整臂的螺杆袖,使制动肺片退回,两端出现间隙。

5)用厚薄规检查制动蹄鼓的间隙应符合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