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合集下载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班级学号姓名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病因。

2、概述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举例说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二、快乐预习1、能够引起传染病的生物叫病原体,传染病的病原体包括、、等。

2、传染病是指由引起的,能够在_______或______中传播的疾病。

3、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4、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或者叫传染源。

5、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传播、传播、传播等。

6、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7、艾滋病的病原体是,它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而传播,目前没有艾滋病疫苗,所以所有有可能接触或者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

8、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____、切断_和保护。

三、合作探讨1、判断p68页哪些病是传染病?哪些不是传染病?2、传染病有什么特点?、、等。

3、能力提高:接种过甲流感疫苗的人对于流感来说叫不叫易感人群?为什么?4、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一个时,能引起病的流行吗?为什么老人和小孩以及体弱多病的人易患流感?5、说出p70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预防措施。

6、观察P71,结合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你对传染病的预防建议:(小组讨论)(提示:从发现、处理、自护等方面去思考,把疫情降低到最小的影响范围)四、效果评价1、1988年上海曾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原因是食用了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

这不清洁的毛蚶属于A.传染源B.病原体C.抗原D.易感者()2、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的做法属于()A、控制传染源B、控制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前三项都不对3、下列疾病中,哪一项不是传染病?()A.流行性感冒B.肺结核C.麻疹D.心脏病4、家人患肝炎期间,为切断传播途径,应该()A、隔离并彻底治疗病人B、对病人的餐具进行消毒C、不随地吐痰D、消灭吸血昆虫5、易感人群是指()A患病初期的人B身体瘦弱的人群C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D医生护士等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人群6、预防传染病的正确措施是()A只要控制传染源B只要切断传播途径C只要保护易感人群D在三个环节中做到重点防控和综合措施相结合7、隔离传染病病人的主要目的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者D.积极治疗患者8、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A.痢疾杆菌B.天花病毒C.蛔虫D.乙肝患者9、下列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是()A.握手、共进晚餐B.不正当性接触C.注射毒品D.母婴传播10.下列哪项不是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禁止近亲结婚D.保护易感人群11.王欣患了流感,头昏发热,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中,该病的病原体是,她属于。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3、了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6-11页,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传染病(1)传染病:由_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两个特点。

(2)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能够散播__________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__________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水,饮食,接触,生物媒介等。

(3)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___________的人。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课内探究】1.是传染病都能够流行,这种说法正确吗?2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

请问,天花作为一种传染病是否还有可能在人间“死灰复燃”?为什么?【效果评价】1、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A、乙肝病毒的携带者;B、艾滋病病毒;C、患手足口病的儿童;D、流感患者。

2、对患有人禽流感或怀疑携带人禽流感病毒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A、切断传播途径;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D、清除病原体。

3、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4.禽流感传播的渠道有()A.禽类的粪便B.空气和飞沫C.呼吸道分泌物D.前三项都是5.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的做法属于()A.控制传染源B.控制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 D.前三项都不对6..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该流感病毒感染性强且致病性高,尤其是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的青壮年易受感染。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传染病的定义和常见传播途径。

2. 学习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

3. 掌握防控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保障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导学内容:一、传染病的定义和常见传播途径(300字)传染病是由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或寄生虫引起的可通过接触、飞沫、水源等途径传播、感染一定数量人群的疾病。

常见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接触:包括与病人或感染源的皮肤、呼吸道分泌物等直接接触。

2. 飞沫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3. 爆发性腹泻传播:包括摄入被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4. 血液传播:通过感染者血液进入健康人体内,如输血、注射、母婴传播等。

5. 媒介传播:病媒(如蚊子、苍蝇、跳蚤等)叮咬健康人体,传播病原体。

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500字)1. 流感预防:- 经常洗手,特别是接触公共场所、人群后。

- 避免与流感病人密切接触,并保持室内通风。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 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身体免疫力。

2. 肺结核预防:- 定期进行肺结核筛查,尤其是与肺结核病人有过密切接触的人群。

-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 积极接种卡介苗,加强抵抗力。

3. 艾滋病预防:- 安全性行为,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引发HIV感染。

- 避免使用他人的注射器、针头等,并保持良好的血液卫生。

4. 腮腺炎预防:- 积极接种腮腺炎疫苗。

- 多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和毛巾。

- 注意呼吸道卫生,避免飞沫传播。

5. 肺炎球菌感染预防:-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

三、防控传染病的基本知识(400字)1. 个人卫生措施:- 经常洗手,特别是接触公共场所、人群后。

- 使用纸巾或手肘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一)引言概述:传染病是指通过传染源传播给易感人群,引起感染的疾病。

传染病的爆发往往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因此,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导学案将介绍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以及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一、传染病的定义和传播途径1. 传染病的定义2. 传染病的分类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4. 飞沫传播5. 肠道传播二、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症状1. 流感a. 流感的病原体b. 流感的症状c. 流感的传播途径d. 流感的预防方法2. 腮腺炎a. 腮腺炎的病原体b. 腮腺炎的症状c. 腮腺炎的传播途径d. 腮腺炎的预防方法3. 肺结核a. 肺结核的病原体b. 肺结核的症状c.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d. 肺结核的预防方法4. 艾滋病a. 艾滋病的病原体b. 艾滋病的症状c.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d. 艾滋病的预防方法5. 麻疹a. 麻疹的病原体b. 麻疹的症状c. 麻疹的传播途径d. 麻疹的预防方法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 个人卫生a. 勤洗手b. 注意饮食卫生c. 健康生活方式d. 健康饮食习惯e. 保持良好的睡眠2. 环境卫生a. 室内通风b. 垃圾分类处理c. 饮用水卫生d. 防止虫媒生物滋生3. 接种疫苗a. 疫苗的作用和意义b. 常见疫苗种类c. 疫苗接种的时间和频率d. 疫苗接种后的注意事项4. 避免接触传染源a. 避免前往传染区域b.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c. 戴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d. 避免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5. 政府的公共卫生措施a. 发布疫情信息b. 加强卫生监管c. 制定防控策略d. 组织公共卫生宣传活动总结:通过了解传染病的定义、传播途径以及常见传染病的症状,我们可以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

个人和环境卫生、疫苗接种、避免接触传染源以及政府的公共卫生措施都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传染病及预防导学案(最新)

传染病及预防导学案(最新)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常见疾病,病患者以儿童居多。经口吞入感染期幼虫卵是人体感染蛔虫的主要方式。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
(2)并分析流感和肝炎是怎样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的?传播经历了哪些环节?
(3)完成P70页讨论题3.
学生阅读教材P70的插图及说明文字。概括一下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环节。
【板书】二、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①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患者和携带者)
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建立正确的传染病预防观点。
2、让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学习
重点
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学习
难点
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学习
方法
讨论与启发式。
导与学设计
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师导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学生阅读P67页内容。
师:通过阅读我们知道健康既指身体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我们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健康呢?这就是本单元要解决的问题。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历史上素有“大震后必有大疫”的说法,那么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防治为何如此紧迫?应如何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呢?这就是第一章第一节要解决的问题。

导学案1:传染病及其预防

导学案1: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自主学习
1、细菌病毒寄生虫人与人人与动物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空气飞沫饮食节肢接触
4、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二)合作探究
1、呼吸道传染病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应该关心他,力所能帮助他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不是歧视他,躲避他。

同时,在与他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碰破皮肤,避免感染。

3、天花尽管已经被消灭,但还有可能“死灰复燃”。

这是因为保存在实验室里的天花由于战争等不可预测的原因而散布在空气、水和土壤中,进而进入人体,导致天花流行,等等。

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将保存在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定时或定期进行培养,并进行研究,以备将来一旦天花出现时,可以及时利用保存的天花病毒生产疫苗。

(三)达标训练
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B
3、A
4、A
5、B
6、D
(三)堂清检测
1、C
2、B
3、B
4、D
5、B
6、B
7、C
8、(1)流感病毒流感患者空气飞沫未患流感的人
(2)免疫
(3)保持空气流通
9、(1)A(2)B E(3)C D
10、略。

【K12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及答案

【K12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及答案

【K12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及答案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及答案1.1.传染病及其预防学习目标通过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进行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通过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和帮助他人情感,以及关注医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难点:了解和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以及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导学内容自主学习:疾病是指人体有不舒服的现象。

疾病可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它具有传染性___、____流行性____的特点。

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就是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合作探究:说出下列传染病的病因和流行的三个环节名称病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患者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抵抗能力弱的人甲肝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传染病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饮食传播与传染源饮食接触而无抗体的人艾滋病由HIV侵犯并瓦解人体免疫系统引起的全身综合征传染病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体液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源体液的人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

因此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力弱,所以容易患感冒。

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和家人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甲肝。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传生病及其预防》导教学设计一.-授课目标: 1、识记并理解传生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流传路子和易动人群; 2、理解传生病的预防举措; 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生病和关爱传生病人的感神态度与价值观。

4、认识爱艾滋病的病原体、流传路子及预防举措二.重点难点:传生病与人们的平时生活亲密有关,几乎每一个人都得过传生病。

本节的授课重点是:①病原体的见解及种类。

②传生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举措。

本节的授课难点是:① 传生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举措。

②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生病和关爱传生病人的感神态度与价值观。

三.感神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过对人类传生病及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四.授课方案: 1.创立情境,引入新课:第一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有关非典和禽流感的视频资料,看完这段视频你会想到什么?非典和禽流感什么一.-授课目标: 1、识记并理解传生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流传路子和易动人群; 2、理解传生病的预防举措; 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生病和关爱传生病人的感神态度与价值观。

4、认识爱艾滋病的病原体、流传路子及预防举措二.重点难点:传生病与人们的平时生活亲密有关,几乎每一个人都得过传生病。

本节的授课重点是:①病原体的见解及种类。

②传生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举措。

本节的授课难点是:①传生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举措。

②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生病和关爱传生病人的感神态度与价值观。

三.感神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过对人类传生病及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历史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四.授课方案: 1.创立情境,引入新课:第一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有关非典和禽流感的视频资料,看完这段视频你会想到什么?非典和禽流感什么一.-授课目标: 1、识记并理解传生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流传路子和易动人群; 2、理解传生病的预防举措; 3、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生病和关爱传生病人的感神态度与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习目标
1.通过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进行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2.通过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和帮助他人情感,以及关注医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

2.难点:了解和关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关心和帮助他们的生活以及关爱他人的情感,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导学内容
自主学习:
1.疾病是指人体有不舒服的现象。

疾病可分为传染病(如流感、肺结核、
蛔虫病)和非传染病(如近视眼、贫血、
龋齿)。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它具有传染
性___、____流行性____的特点。

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
和寄生虫。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就是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合作探究:
1.说出下列传染病的病因和流行的三个环节
2.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

因此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

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力弱,所以容易患感冒。

3.将甲肝患者用的碗筷和家人分开,目的是将甲肝患者遗留在碗筷等餐具上的甲肝病毒与健康人隔离开,这样可以避免健康人感染甲
肝。

饭店的餐具要严格消毒,这样做可以将餐具上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顾客感染上传染病。

4.呼吸道传染病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主要是通过饮食传播;血液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主要是血液和淋巴,主要是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动物传播;体表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是皮肤和体表黏膜,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

3.说出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哪个方面。

⑴在流感流行时戴口罩出门保护易感人群;⑵学生锻炼身体保护易感人群;⑶肥皂洗手切断传播途径;⑷在疫期对带有病原体的动物或产品进行消毒或焚毁处理控制传染源;⑸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⑹良好的环境卫生设施、污水处理、饮用水消毒切断传播途径;⑺传染病医院隔离病人控制传染源;⑻学生打扫教室切断传播途径;⑼医务人员喷洒消毒液切断传播途径。

展示交流
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

请问,天花作为一种传染病是否还有可能在人间“死灰复燃”为什么为了预防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和机构要作好哪些准备工作
答:天花尽管已经被消灭,但还是有可能在人间“死灰复燃”。

这是因为保存在实验室里的天花病毒,可能会由于战争等不可预测的原因而散布到空气、水和土壤中,进而进入人体,导致天花流行。

为了预防意外情况的出现,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将保存在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定时或定期进行培养,并进行研究,以备将来一旦天花出现时,可以及时利用保存的天花病毒生产疫苗。

达标检测
1.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疾病。

开始的时候患病的人数不多,但却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患者都有直接或间接相互接触的病史。

对此,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A )
A.可能是一种遗传病
B.这种病可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C.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D.应设法立即将患者隔离
2.禽流感期间,将在发现禽流感区域的家禽全部杀死,这一措施属于( A )
A.控制传染源
B.消灭病原体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3.下列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D )
A.隔离传染病患者
B.给家禽注射禽流感疫苗
C.对艾滋病人进行隔离
D.停止进口疯牛病区加工的牛肉制品
4.下列四种疾病中,属于体表传染病的是(B)
A.蛔虫病
B.急性结膜炎
C.肺结核
D.病毒性肝炎
5.为了防止爱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停止进口一切外国的血液制品,这是采取(D)
A.消灭传染源
B.消灭病原体
C.控制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
6.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D)
A.带狂犬病毒的狗
B.带甲型肝炎病毒但未发病的人
C.体内带有疟原虫的蚊子
D.肠道内有猪肉绦虫成虫的人
7.食用不洁的毛蚶会的患甲型肝炎,这种不洁的毛蚶是甲肝流行的( A)
A.传染源
B.病原体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8.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阶段是:(A)
A.发病前的潜伏期
B.发病的任何时期
C.恢复期
D.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时
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