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欧姆定律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A.增减串联电池组中电池的个数B.并联一个电阻箱C.串联一个电阻箱D.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提示】由串联电路中电压关系的规律U=U1+U2可知,串联有分压作用,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所以串联电阻箱或滑动变阻器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并联则达不到这一效果.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总结】电压的改变有多种方式,可以直接改变电源电压,也可以在电路中串联变阻器或电阻箱,但并联电阻箱或变阻器,则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将手电筒中的小灯泡用导线与一节干电池相连时,小灯泡亮度较暗,与两节干电池相连时,小灯泡亮度较亮.由此猜想,在小灯泡电阻一定时,加在其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灯泡的电流越______.2.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______比.1.关于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跟电压成正比B.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2.一导体连在某电路中,如果把加在这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情况为( )A.电阻和电流都不变B.电阻不变,电流是原来的2倍C.电阻和电流都变为原来的2倍D.电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电流为原来4倍3.分别将U1=4 V、U2=6 V两个不同的电压加在某段导体的两端,则两次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为( )A.3∶2B.2∶3C.1∶1D.1∶24.(吉林中考)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______位置,分别采用5 Ω、10 Ω、15 Ω的电阻进行实验,目的是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_关系.5.在用实验研究一段导体(电阻)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应当运用滑动变阻器进行调节,不断地改变导体两端的_______,并记录对应的_______值.6.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所示,保证AB间的电阻R1=5 Ω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分别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 V、6 V、12 V,这是为了研究(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ppt课件
初中物理课件
A.V1 的示数变大 B.V2 的示数变大 C.A 的示数变小 D.V1 和 A 的比值不变
初中物理课件
14.(2014,天津)如图所示电路,闭合S、S1,电压表的示数是12 V;闭合S、断 开S1,电压表的示数是8 V。已知电阻R1为40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求电阻R2 的阻值。
解:闭合 S、S1 时,R2 被短路,电压表测量 R1 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的电压 U=12 V,闭合 S、断开 S1 时,电阻 R1 和 R2 串联,可得, I2=I1=UR11=480VΩ=0.2 A; U2=U-U1=12 V-8 V=4 V, R2=UI22=04.2VA=20 Ω
知识点1 理解欧姆定律 1.由欧姆D定律公式I=U/R变形得R=U/I,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初中物理课件
7.从欧姆定律可以推导出公式 R=UI ,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 正确的是( D ) 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 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 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
初中物理课件
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a端滑动,电流表的 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与电变流大表的示数之比将________。(均填“变 大”“不变变小”或“不变”)
初中物理课件
12.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R是定值 电阻,R1是滑动变阻器)。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 )
A
初中物理课件
13.(2014,丹东)(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17.2 欧姆定律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17.2 欧姆定律

第2节欧姆定律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等,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内容由欧姆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两部分构成。

通过完成上一节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任务,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即欧姆定律,这样既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还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在教学中应根据探究得到的两个结论,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推导分析,便可较容易地得到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变形式。

通过例题进行公式的简单运用,教材提供的两个简单计算例题,应注意在解题方法、思路、格式方面要求规范。

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已知道电流与电压、电阻的物理关系,并且获得实验数据,为欧姆定律公式的推导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解答计算题的过程中,学生易混乱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误认为电阻受电流与电压的影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核心素养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难点:1.运用数学推理、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

2.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两个实验的结论。

2.类比压强公式,尝试写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

3.在展示上节课得出结论的基础上,由数据写出数学表达式,找系数与物理量之间的特点,验证表达式是否成立。

学生回顾、讨论、描述。

请学生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实验的交流与评估。

环节二:欧姆定律1.介绍科学家欧姆的科学研究和科学精神。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共25张PPT)

的 从而达到 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的目ຫໍສະໝຸດ 3、电阻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
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在此实验中采用了 控制变量方法。应该保 证 电压 保持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更好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 滑动变阻器。
所以在此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1) 保护电路

(2) 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答:它们并联的等效电
阻是 2
电路中的电流是
1 .5 A 。
50 8
5 并
D
串 60
课堂小结
R1
R2
U1
U2
串联电路: 电流:I1=I2=I总 电压:U1+U2=U总 电阻:R1+R2=R总
R2
并联电路:
R1
电流:I1+I2=I总 电压:U1=U2=U总
电阻: 1 1 1
R1 R2 R总
1 R1
+
1 R2
=
1 R总
结论: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如图所示,为某一型号的汽车油量显示装置示意图, 它能自动测定汽车油量的多少。R是滑动变阻器,油 量表相当于( 电流表),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 就可以知道油量的多少,装置中应用了许多的物理知 识,请说出其中的三个物理知识。
(当电源电压小于电压表的量程时)
答: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根据
I
U R
,当电
压U一定时,由于电阻大,所以通过电压表的
电流会很小,所以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通过改 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分别测得了如下两组数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单元全部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单元全部课件

点击上方图片,认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数据
实验 次序
电压U=1_.5V 电阻 电流
R/Ω I/A
1 5 0.3
2 10 0.15
3 15 0.1
数据分析
I/A 0.30·
0.2
结论:在电压一定的 情况下,通过导体的 电流与导体的电阻 ___成__反__比__。

·0.1 5
反比例图象
·
·R/Ω
10
基础巩固题 1. 一导体接到电路中 ,如果把洪它山两嘴中端学的詹电振压亚增大到 原来的三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它的电阻是原来的三倍 B. 它的电流保持不变 C. 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D. 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倍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基础巩固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洪B山嘴)中学詹振亚 A. 导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B. 导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C. 电压一定时,电阻跟电流成正比 D. 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连接中考
例 小鹏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 电路按甲图连接完整。 (要求导线不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断__开____状态,实验前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应位于__A___(选填“A”或“B”)端。滑动变阻器
2. 通过实验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 两端的电压及电路中电流。
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 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知识点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设计
电路设计
设计思路:电流既与电压有关, 也与电阻有关。那么要探究电流 与电压的关系,就要控制电阻不 变,测出电阻在不同电压下的电 流,从而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精品课件

个导体的电阻却不为零,它一般有一个确定的值。
巩固提高
1.关于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D )
A.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B.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C.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 过导体的电流也越大 D.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 阻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1.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80Ω,接在220V的电压上, 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解:流过它的电流为 I = U 220V 2.75A
R 80
2.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 是200mA,加在这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解: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 = RI = 10Ω×0.2A = 2V
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而跟
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流无关。U和I的比值仅仅反映了
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对同一段导体来说,由于导体的电流跟
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所以R的值是一定的;对于不
同的导体,U和I的比值一般不同,所以R值一般不同。若某
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也等于零,而这
【例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 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 示数为0.3A,求电阻R的阻值.
解:电阻R两端的电压U=6V,通过电阻R的电流I
=0.3A.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的阻值
R
U I
6V 0.3A
=20Ω
知识点2 欧姆定律的应用
在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运 用欧姆定律分析图象中电阻的大小,下面我们就 试着分析一个电学I-U图象的例题.
A.在相同电压下,导体的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B.对同一个导体,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C.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所以电流只与 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 导体的电阻有关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第1课时)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第1课时)

段电路)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段时间)而言的,即欧姆定律具有同一性和同时性。
2.欧姆定律的应用 计算电流:I=UR。
计算电压:U= IR 。
计算电阻:R=UI 。这是电阻的定义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电流无关,当导体两端的电压 U =0 时,电阻 R≠0。
(1)电源电压。 (2)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解: (1)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 R 与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 R 的 电流,根据 I=UR得,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 UR=IRR=0.6 A×10 Ω=6 V,因为并 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电源电压为 U=UL=UR =6 V。
类型之二 欧姆定律公式及变形公式的简单应用
[2017·四川绵阳]我国规定的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标准如表。如图甲是
对驾驶员进行现场检测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用于检测驾驶人员呼气酒精浓度。
呼气中的酒精浓度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关系为血液酒精浓度 X=呼气酒精浓度
y×2 200。
类型
标准(血液中的酒精浓度 X)
D.由 I=UR变形可得 R=UI ,说明导体的电阻 R 在数值上等于 U 跟 I 的比值, 但由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其大小跟 U、I 无关
【解析】 当电阻 R 一定时,由 I=UR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 I 与导体两端电 压 U 成正比,故 A 说法正确;当导体两端电压 U 一定时,由 I=UR可知,通过导 体的电流 I 与电阻 R 成反比,故 B 说法正确;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 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 C 说法错误;导体的电阻 值,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 U 与通过导体的电流 I 之比,故 D 说法正确。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2欧姆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2欧姆定律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2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1. 欧姆定律的定义: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计算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2.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掌握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如何通过计算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 讲解欧姆定律: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5.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写出欧姆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以及解题步骤。

6. 作业设计:布置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六、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家的照明电路中,电压为220V,电流为0.5A,求电阻。

2. 答案:电阻 = 电压 / 电流= 220V / 0.5A = 440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有所提高,但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仍有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用电器的选购、电路的设计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欧姆定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加强对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欧姆定律的应用在上述教案中,提到了欧姆定律的应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各位的聆听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
PPT模板:om/moban/ PPT背景:om/beijing / PPT下载:om/xiazai/ 资料下载:om/ziliao/ 试卷下载:om/shiti/ 手抄报:om/shouchaobao/ 语文课件:om/kejian/ yu wen/ 英语课件:om/kejian/yi ngyu/ 科学课件:om/kejian/ ke xue/ 化学课件:om/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om/kejian/dil i/
B.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 V时,电流为0 A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 V时,电阻为0 Ω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 V时,电流为0.2 A
课堂小结
学习重点:欧姆定律的理解 学习难点:根据欧姆定律的计算
典型例题
(2019 湖南邵阳市)一盏调光台灯,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S,将滑片从左向
C 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和灯L两端的电压变化分别是( )
A.变、变大 C.变小、变小
B.变大、变小 D.变小、变大
典型例题
(2019 成都)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把滑片P向右移动.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 路的阻值将 变大 , 电压表示数将 变小 。(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初中)
PPT模板:om/moban/ PPT背景:om/beijing / PPT下载:om/xiazai/ 资料下载:om/ziliao/ 试卷下载:om/shiti/ 手抄报:om/shouchaobao/ 语文课件:om/kejian/ yu wen/ 英语课件:om/kejian/yi ngyu/ 科学课件:om/kejian/ ke xue/ 化学课件:om/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om/kejian/dil i/
欧姆定律
第2节 欧姆定律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课堂导入
复习 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
R
①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I
U
②电压一定,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是不是普遍规律呢?
认识欧姆
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欧 姆就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 了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对大多数导体而言, 上面的规律是成立的。人们为纪念他,将 电阻的物理量单位以欧姆的姓氏命名。
电阻R1、R2分别做实验,他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根 据图象比较电阻R1与R2的大小,R1 大于 R2。(选填“大于”、“等于” 或
“小于”)
U/V
R1
3
R2
2
1
0 0.2 0.4 0.6 I/A
练习:
B 2.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二、应用欧姆定律
1.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
根据
I
=
U R
例题1 一辆汽车的车灯,灯丝电阻为30 Ω,接在12 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解题步骤
(1)画电路图; (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3)求解I。
解: I= U = 12 V = 0.4 A R 30 Ω
R=30 Ω I
U=12 V
答: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当电
阻两端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成正比例改变,而电压与电流比值(即电阻)不变,是一个定值,
故电阻跟电压、电流无关,不存在正、反比的关系。所以,R只 U能I 用
来计算电阻的大小,而不能
用作电阻的定义式 。
练习:
1.在探究电阻两端的电压跟通过电阻的电流的关系时,小东选用了两个定值
欧姆(1787-1854) 德国物理学家
一、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电压
电流
U
I= R
电阻
一、欧姆定律
3.理解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决定于
电压(U):外因(电源提供)
电阻(R):内因(导体本身属性)
4.单位要统一(使用国际单位)
(3)同时性:三个物理量是同一时间的值。
二、应用欧姆定律
对于一段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中的两个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 求出第三个量。 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1)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2)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 整,规范)。
第十七章 PPT素材:om/sucai/
PPT图表:om/tubiao/ PPT教程: om/powerpoint/ 个人简历:om/jianli/ 教案下载:om/jiaoan/ PPT课件:om/kejian/ 数学课件:om/kejian /shu xu e/ 美术课件:om/kejian / meish u/ 物理课件:om/kejian / wuli/ 生物课件:om/kejian/sheng wu/ 历史课件:om/kejian /lishi/
电压:U --单位:伏特(V )
电阻:R --单位:欧姆(Ω )
电流 :I --单位:安培(A)
一、欧姆定律
6.变形公式 : U=I R R=U/ I 7.欧姆定律使用中注意事项
(1)适用范围: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不适用于含电动机等非纯电阻电路。
(2)同一性:I、U、R 是指同一电路或同一导体中的各量,三者一一对应。
二、应用欧姆定律
2.已知电阻、电流,求电压: 根据U=IR
例题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 是0.6 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 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L
A RL=20 Ω
R'
I=0.6 A
解: 根据 I =
U R
可得:
U=IR =0.6A×20Ω =12V
二、应用欧姆定律
3.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
根据
R=
U I
例题3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阻R 的
阻值。
解:
由欧姆定律 I U 得:
R
U=6V
V
R U 6V 20 I 0.3A
A R I=0.3AS想想Fra bibliotek议RU I

I U R
相似,能否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PPT素材:om/sucai/ PPT图表:om/tubiao/ PPT教程: om/powerpoint/ 个人简历:om/jianli/ 教案下载:om/jiaoan/ PPT课件:om/kejian/ 数学课件:om/kejian /shu xu e/ 美术课件:om/kejian / meish u/ 物理课件:om/kejian / wuli/ 生物课件:om/kejian/sheng wu/ 历史课件:om/kejian /lish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