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出版社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

合集下载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课:认识自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珍惜自己。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学会与人沟通。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让学生通过自我描述、他人评价等方式,了解自己的特点。

2. 自尊自信: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培养自信心。

3. 人际沟通:教授学生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活动1. 自我介绍:让学生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他人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了解彼此的特点。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信心,以及如何与人沟通。

第二课:情绪管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学会缓解压力。

教学内容1. 情绪认知:让学生了解不同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 情绪调节:教授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3. 应对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学会缓解压力。

教学活动1. 情绪展示:让学生通过表演、绘画等形式展示不同情绪。

2. 情绪调节方法:教授学生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情绪调节方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压力,以及如何缓解压力。

第三课:人际交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1.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沟通技巧:教授学生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的方法。

3. 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关系。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实践活动,提高交往能力。

第四课: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五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1.2 教学内容:讨论自我认知的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1.3 教学活动:让学生绘制自我介绍海报,介绍自己的优点和兴趣爱好。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海报,并互相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2.2 教学内容:讨论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管理情绪。

2.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情绪管理的场景,并给予反馈和建议。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讨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合作。

3.3 教学活动:组织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练习与他人合作。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良好人际关系的场景,并给予反馈和建议。

第四章:应对压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应对压力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应对压力。

4.2 教学内容:讨论应对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通过放松和积极思考来应对压力。

4.3 教学活动: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应对压力的方法,并互相给予建议和支持。

第五章:培养积极心态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培养积极心态。

5.2 教学内容:讨论积极心态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方式看待问题和挑战。

5.3 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或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积极想法。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积极心态故事,并互相给予鼓励和支持。

第六章:学会倾听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倾听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倾听他人。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学会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心理健康导入:讨论心情的好坏对生活的影响。

主题活动:画出自己的心情曲线,分享心情变化的原因。

2. 第二课时:学会调整情绪导入:讨论遇到挫折时的心情变化。

主题活动: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倾诉等。

导入:讨论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主题活动:模拟沟通场景,练习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4. 第四课时:面对挫折,勇敢前行导入:讨论遇到挫折时的应对方式。

主题活动:分享自己遇到的挫折和解决方法,互相鼓励。

5. 第五课时:呵护心灵,健康成长导入:讨论如何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主题活动:制定自己的心理健康计划,如定期运动、保持乐观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情绪调节方法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心情变化、挫折应对等话题。

3.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模拟沟通等实践方式,提高心理素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活动中的积极性。

2. 学生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心情曲线、沟通技巧等。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感受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活动。

2. 心情曲线模板:用于学生绘制心情曲线。

3. 沟通场景道具:用于模拟沟通实践活动。

六、教学时间:1. 每课时40分钟,共5课时。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参与。

3. 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导入:讨论生活习惯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七、第五章:学会自我管理导入:讨论自我管理对生活的帮助。

主题活动:学习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的方法。

八、第六章: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导入:讨论自我形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自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介绍、互评互议等方式,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

3. 教学活动:开展“我是独一无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增强自信心。

二、第二章:情绪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做情绪的主人。

2. 教学内容:介绍情绪的分类、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教授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倾诉等。

3. 教学活动:组织“情绪万花筒”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情绪调节技巧。

三、第三章:人际交往2. 教学内容:教授与人沟通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倾听、表达等,学习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

3. 教学活动:开展“人际交往我能行”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四、第四章:学习方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 教学内容:介绍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教授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学习时间管理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3. 教学活动:组织“学习方法大比拼”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第五章:心理健康素养2. 教学内容: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教授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方法,如保持乐观、积极面对困难等。

3. 教学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手拉手”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分享、心得交流等方式,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六、第六章:压力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 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来源,教授压力缓解的方法,如放松训练、合理安排时间等。

3. 教学活动:进行“压力管理之旅”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分享、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会正确面对压力。

五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分析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学习效率的关系。

2. 积极心态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思考,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态度。

3. 与人沟通的技巧:教授倾听、表达、同理心等沟通技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5. 心理健康小测试:穿插心理健康小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自我认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心态的培养、沟通技巧、时间管理等内容。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知识。

4. 心理健康测试: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小测试,提高自我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引发思考。

2. 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分析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学习效率的关系。

3. 培养积极心态:讲解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积极思考。

4. 学习沟通技巧:教授倾听、表达、同理心等沟通技巧,进行角色扮演练习。

6. 心理健康测试:进行心理健康小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持积极心态的日记。

2. 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管理计划。

3. 学会一首关于友情的歌曲,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内容1. 情绪管理:讲解情绪的分类、情绪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 自我认识: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 应对压力:教授学生应对压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

4. 网络心理:讲解网络心理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长江出版社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

长江出版社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

心理健康教案(2016春季学期)教者:某某年级:五年级某某小学第一课:为自己感到骄傲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通过训练逐步消除学生自卑心理,懂得自己比想象中的要好。

3、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自信在学习中,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掌声响起来:你认为自己1分钟能鼓掌多少次,把第一印象的数字写在纸上.计时一分钟,学生默数自己鼓掌的次数。

2、汇报展示实际鼓掌次数和预想的次数间的差距让大家意识到了什么?抛出主题:我比想象中还优秀,我的潜能无限。

二、了解自信的重要性:研究发现,普通人一生中真正应用的心理潜能平均只有7.2%,而92.8%的心理潜能尚在沉睡。

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里莫曾估计:“如果人类能发挥大脑一半的功能,将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到12个博士学位。

”可见,人的潜能很大,像个沉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

自信:自信是一种美,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佛曰:“相由心生”。

“万物唯心造”。

心美了自己就美,心美了世界就美。

自信的人平易近人,常常用谦卑来掩饰内心的强大。

自卑的人往往假装很强大,以掩饰内心的自卑。

三、活动讨论:1、从小到大,有哪些事让你感到你比想象中还优秀?2、分析四位学生的故事:情景一:学生甲看了一会儿作业题目,然后说:我头脑不聪明,这些题我不会做。

于是,等着抄别人的。

情景二:上课时,老师提问学生乙,学生乙低着头搓着双手,回答老师:“不知道。

”情景三:考试在即,老师帮助同学们复习,学生丙认为自己复习比老师帮助复习更好,于是不听课,自己搞一套,结果考试不及格。

情景四:学生丁,勤学好问,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帮助同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她的理想是考上医学院,将来做一名出色的大夫,治病救人。

看了这四位同学的故事,请你说说:①情景中的人物自信心是强是弱?自信心强弱对学习有何影响?②你跟情景中的人物有过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吗?你能说说自己成功或失败的亲身经历吗?四、如何建立自信:充实自我,提高自身能力(建立自信的最根本的办法)正视自己的不足;自信心锻炼自我激励不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如何建立自信?五、自信心小测试,明确自我位置:如果你的分数是12~20,说明你对自己自信心十足,明白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清楚自己的缺点。

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上

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上

【教案名称】: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应对困难和压力的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1.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征。

2.探讨困难和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学习应对困难和压力的方法。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小黑板和粉笔。

3.学生手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幻灯片,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吗?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鼓励学生回答。

二、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征(15分钟)1.幻灯片上呈现心理健康的定义。

2.将心理健康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积极乐观、自信自信、及时应对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

3.通过讲解每个方面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特征。

三、探讨困难和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0分钟)1.学生手册上的案例:小明面对考试时忘记课程内容的情景。

2.让学生围绕该案例展开讨论,并提出问题和意见。

3.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困难和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焦虑、紧张、自卑、容易生气等。

四、学习应对困难和压力的方法(30分钟)1.幻灯片上列出了几种应对困难和压力的方法:寻求帮助、积极思考、学会调节和放松、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向学生解释每种方法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3.学生分小组讨论:在不同困难和压力情境下,选择最适合的应对方法。

4.学生代表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五、巩固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将学生通过讨论列出的应对方法整理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应该勇敢面对并寻找正确的方法进行应对。

3.提醒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表达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设计属于自己的应对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了解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特征,了解了困难和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学习了正确的应对方法。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持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学会自我调适和心理疏导。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健康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2. 情绪管理:认识情绪,学会调整情绪,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

4. 人际交往: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 心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应对压力的能力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情绪管理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调适。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材。

2.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 案例:挑选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

4. 教具:如情绪卡片、心理素质测试表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心理素质测试:进行心理素质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六、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第2周:情绪管理第3周:自我认知第4周:人际交往第5周:心理素质的培养七、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自信心训练等。

2. 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3.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如有需要进行调整。

2.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健康教案(2016春季学期)教者:某某年级:五年级某某小学第一课:为自己感到骄傲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通过训练逐步消除学生自卑心理,懂得自己比想象中的要好。

3、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自信在学习中,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掌声响起来:你认为自己1分钟能鼓掌多少次,把第一印象的数字写在纸上.计时一分钟,学生默数自己鼓掌的次数。

2、汇报展示实际鼓掌次数和预想的次数间的差距让大家意识到了什么?抛出主题:我比想象中还优秀,我的潜能无限。

二、了解自信的重要性:研究发现,普通人一生中真正应用的心理潜能平均只有7.2%,而92.8%的心理潜能尚在沉睡。

前苏联学者伊凡叶夫里莫曾估计:“如果人类能发挥大脑一半的功能,将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到12个博士学位。

”可见,人的潜能很大,像个沉睡的巨人,等待我们去唤醒。

自信:自信是一种美,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佛曰:“相由心生”。

“万物唯心造”。

心美了自己就美,心美了世界就美。

自信的人平易近人,常常用谦卑来掩饰内心的强大。

自卑的人往往假装很强大,以掩饰内心的自卑。

三、活动讨论:1、从小到大,有哪些事让你感到你比想象中还优秀?2、分析四位学生的故事:情景一:学生甲看了一会儿作业题目,然后说:我头脑不聪明,这些题我不会做。

于是,等着抄别人的。

情景二:上课时,老师提问学生乙,学生乙低着头搓着双手,回答老师:“不知道。

”情景三:考试在即,老师帮助同学们复习,学生丙认为自己复习比老师帮助复习更好,于是不听课,自己搞一套,结果考试不及格。

情景四:学生丁,勤学好问,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能帮助同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她的理想是考上医学院,将来做一名出色的大夫,治病救人。

看了这四位同学的故事,请你说说:①情景中的人物自信心是强是弱?自信心强弱对学习有何影响?②你跟情景中的人物有过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吗?你能说说自己成功或失败的亲身经历吗?四、如何建立自信:充实自我,提高自身能力(建立自信的最根本的办法)正视自己的不足;自信心锻炼自我激励不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如何建立自信?五、自信心小测试,明确自我位置:如果你的分数是12~20,说明你对自己自信心十足,明白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清楚自己的缺点。

不过,在此警告你一声:如果你得分接近20的话,别人可能会认为你很自大狂傲,甚至气焰太胜。

如果你的分数是6~11,说明你对自己颇有自信,但是你仍或多或少缺乏安全感,对自己产生怀疑。

如果你的分数是6以下,说明你对自己显然不太有信心。

你过于谦虚和自我压抑,因此经常受人支配。

六、总结赠送名言警句,预祝同学们取得进步:山再高高不过脚面海再阔阔不过航船路再长长也会有终点云再厚厚也蒙不住太阳的笑脸人生只要有自信和坚韧就会勇往直前闯过难关登上辉煌的金字塔摘取生命的桂冠教学反思:在八个班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学习本课的积极性较高,刚开始的游戏拉进了我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所以在一个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了教学。

第二课:认识分数教学目标:能够使学生正确地了解考试的作用和意义。

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克服考试焦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预防或控制考试焦虑,提高对考试焦虑的控制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会控制考虑焦虑对自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考试,树立克服考试焦虑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学习生活中,分数是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全部?看到自己的分数我们应该怎么做?培养正确的分数观,学会分析分数,从分数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我们会受益良多。

正确看待分数七嘴八舌石小梅这次考试没有考好,她一看到分数就立刻垂头丧气、心灰意冷,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她应该怎样看待这次的分数呢?分小组讨论后,我们来给她一些小建议吧!正确看待分数比考出高分更重要!情景再现看看下面的小故事,如果我是他们的同学,我会怎么做呢?场景一:戴敏在一次考试中得了98分,同学们都喜欢跟她玩。

场景二:吴洋在一次考试中由于失误只得了58分,大家都不爱跟他一起玩。

老师分享:分数只是检验我们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分数,不能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评判自己或他人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

分数里的“秘密”从分数中我能获得很多有意义的信息。

回顾最近一次的考试分数,填一填下面的“试卷”吧!我们一起进步对待自己的分数,我应该这样做:如:我会认真分析做错的题目。

……对待别人的分数,我应该这样做:如:对于考地方的同学,我会尽力地帮助他,和他一起进步。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能正确的认识到分数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在分析考试分数时,部分同学无法从考试的分数中找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要进行更多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在每次考试后不要只看见分数,而无法从分数中获得更多,从而提高成绩。

第三课:摆脱孤独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到孤独心理的出现是难免的,指导学生积极调整应付的心态。

2、教学学生应对孤独的一般技巧与方法。

3、敞开心扉,多与身边的人交流,帮助别人同时也是帮助自己,让自己摆脱孤独,重新快乐起来。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调整应付孤独的心态,教会学生应付孤独的一般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应付自卑而自然得出一些应付孤独的技巧、方法。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体验。

当我们一个人独处时会感到孤独,当我们的想法得不到认可时,同样会感到孤独。

孤独似乎深藏于内心,无处不在。

然而,面对孤独,我们并非束手无策,让我们一起来“战胜”孤独吧!二、我不愿一个人每个人都有独处的时候,回忆一下,当自己独处时,我会做什么?当时我的内心感受是什么?合群让我感到不孤独人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有些人容易体验到孤独,而合群则会让我们感到不孤独。

我们是更合群还是更容易体验到孤独呢?来对自己进行一次调查吧。

完成课本上的现场调查。

把所选的数字相加,得出的数值越小,表明我越可能体验到孤独感,需要多与身边的人打交道;得出的数值越大,表明我越合群,可能较少体验到孤独感。

“战胜”孤独有良方。

“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时间陪我……”“在学校里,我总是一个人……”,有时候我们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心里觉得很孤独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战胜”孤独有妙招:出门走走,亲近大自然,看看花草树木。

面带微笑,主动跟同学打招呼。

不独处,努力加入大家的谈话或游戏中。

……教学总结:谁都有孤独的时刻!别忘了有很多办法能帮我们赶走孤独:交朋友,写日记,找个伴儿一起去运动、玩耍,做自己喜欢的事,主动去关心他人,接受别人的帮助。

……赶走孤独,让友谊和快乐与我们相伴。

第四课:虽然……但是……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优缺点,正确看待自己,并愉悦接纳自己。

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难点:目标1、2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李芳菲虽然没有体育特长,但是她琴弹得好,歌也唱得好,还是学校合唱团的小成员呢!王刚虽然长得有点胖,但是力气较大,经常帮助同学。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不足,但是我们一定也有较多的优点。

正确看待自己和有的同学相比,我们会有某些弱势或不足。

有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的弱势?如果不能,应该如何对待它?我要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我认为我的弱势有:以往我对它的态度是:现在我要这样看待它:愉悦接纳自己正如每个人有自己的优势一样,我们每个人也有弱势或不足。

正视自己的弱势与不足之处,换一个角度认识它们,我们会发现它们也可以被我们所接受。

写一写我的“虽然……但是……”我虽然长得比较矮小,但是很机灵,跑步也很快。

我虽然长得较胖,但是力气较大,也很热心帮助他人。

我虽然……,但是……。

化弱势为优势我们不仅要能够接受自己的弱势或不足之处,还要能通过行动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阅读思考。

分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用具体的行动来转化自己的弱势呢?首先,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把它们写下来。

教学总结:一个人的可贵之处,也在于能够认识自身的弱势与不足,并且正确对待它。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弥补不足、完善自我的目标,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就可能将弱势转化为优势。

第五课:我要学好它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优缺点,正确看待每门学科。

2、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难点:目标1、2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我们的学习课程就像一本营养均衡的“食谱”,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语、数、英、美、体……趣味纷呈,它提供的每一道“菜肴”,对于成长中的我们,都是必需而有益的。

我的学习“食谱”盘点一下自己对各学科的喜爱程度,把喜欢的学科对应的“五角星”涂成红色,把不喜欢的学科对应的“五角星”涂成黑色。

总结:我喜欢的学科有门,不喜欢的学科有门。

我的学习“食谱”(营养均衡/营养不均衡)。

每科知识皆有用比一比,看看我能不能回答得又快又好。

在解决以上问题时,我们分别用到哪些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美猴王”诞生记1、心理剧场:六小龄童出生于猴王世家,可他不喜欢学猴戏,对表演也没有什么兴趣,觉得自己学不好。

后来为了传承猴戏,他勤学苦练,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学有所成。

如今,他已经是家喻户晓的“美猴王”了。

让我们来演一演“美猴王”诞生记吧!2、分组交流:“美猴王”的成功给我的启示:通过努力,不喜欢的学科也可以学好。

“智慧博士”来支招1、献计献策:让我们来当“智慧博士”,把自己学习中的“妙招”和同学分享,让他们也学好不擅长的学科。

参加兴趣小组,激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锦囊妙计:我把其他“智慧博士”的“妙计”记下来,增强学习“功夫”,让自己学好不擅长的学科。

百闻不如一见,我来操练操练“功夫”,体验学习“妙招”。

我的感想:教学总结:我们今天学习的每一种知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都会有用。

只有学好每一种知识,我们才能用睿智的眼光、充盈的智慧来解决一切困难与问题。

第六课:模拟家长会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父母的心情。

2、帮助学生找到亲子之间沟通的有效策略。

重、难点:目标1、2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每天清晨一声温暖的问候;每天回家一顿香甜的饭菜;起风了,叮嘱我们多添一件衣裳;下雨了,为我们撑起一把大伞。

母爱无垠,父爱无边,我们的健康成长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班里要开家长会当得知要开家长会时,我们是什么心情呢?让我们互相采访一下吧!我当时的心情是:我同桌当时的心情是:我来当家长假如我和爸爸妈妈互换角色,在家长会的时候我会说什么?我是的(爸爸/妈妈),在家中是一个的孩子,他近期的表现我对他的表现感到我期望他。

七嘴八舌情景表演结束了,我们来评一评谁的表演最精彩。

我认为的表演最像爸爸或妈妈,原因是。

3、实话实说扮演了爸爸或妈妈的角色后,我们又恢复了孩子的身份,我的感受是:4、心理向导我想对您说父爱如山般厚重,如海般包容;母爱如绵绵细雨,如滴滴甘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