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操作规范图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行为治疗演示精品PPT课件

16
认知行为治疗目标
功能失调 想法
负性,自责,片面
功能良好 想法
正性,自信,平衡
行为
回避 放弃 不适切
感受
不愉快 焦虑 愤怒
行为
面对 尝试 适切
感受
愉快 放松 平静
行为治疗基本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
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
I.
UCS
(食物)
UCR (流诞)
II. UCS + CS (食物) (节拍器声音) 泛化
-从问题行为/症状中他/她得到什么好处? -通过问题行为/症状他/她逃避了什么不利? -他/她通过问题行为/症状操纵了谁?(=继发 获利)
行为评估方法
✓ 访谈
✓ 结构性访谈
✓ 自评或他评量表 ✓ 自我观察 ✓ 直接观察
行为功能分析
目的
诊断 建立医患关系 治疗动机 确定治疗结束时的症状模式
UCR (流诞)
III. CS
CR
(节拍器声音) (流诞)
系统脱敏
一直无食物
IV. CS
无CR 消退
(节拍器声音) ( 无流诞)
2020/12/17
18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代表人物:斯金纳,桑代克
强化学说
“斯金纳箱”试验: 行为分析
刺激控制 反应
后果 强化、惩罚
(老鼠压下杠杆) 立即
(食物出现)
结果:老鼠将来更有可能去压杠杆。
三。社会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
模仿学习原理
2020/12/17
19
行为治疗的基本技术
放松训练、暴露疗法、自我管理、决断训练、 模仿学习、代币管制法、行为契约、塑造、 链锁、渐隐、暂停法、反应代价、厌恶疗法、 强化、刺激控制法、角色扮演等。
心理咨询过程(PPT57页)

12
(一)初诊接待
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 次接触。
(郭念锋)初诊接待.avi
13
在初次会谈时,咨询师要向求助者进行 简明扼要的自我介绍。在简短的自我介 绍后,可以允许有短暂的沉默,主要目 的在于给来访者一个整理思绪的机会, 使他能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上海瑞企心理咨询中心服务流程(续)
第五步:确定咨询方案 在您与您的专业咨询师都确认评估结果 后,确定咨询目标及咨询方案。 第六部:约定 您与您的专业咨询师就咨询目标、方案,约定下 次咨询时间。 第七步:咨询方案实施 通过您与您的专业咨询师的共同努力完 成心理咨询计划,并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完成既定练习内容,达到 预期效果。 第八步:咨询效果评价 心理咨询结束后,进行咨询效果评价。
对来访者要热情有礼、耐心慎重,装束 整洁得体,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初次会 谈,来访者往往比较紧张、局促,因此 咨询师的态度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影 响。热情友好的态度给人以亲切感,可 有效拉近双方的距离,特别是他们在受 心理困扰时,热情友好的态度本身就是 一种力量、一种希望、一种安慰,能在 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焦虑水平。
34
注意事项
(一) 对于初学者来说,采集资料属
于基本功,所以,必须严格按要求操作 ,不能怕麻烦。 (二) 收集资料又是个人思维品质的训 练,所以在操作中应主动地体会各类资 料间的逻辑关系,以做一日和尚撞一天 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35
三、分析诊断
主要任务是从收集和观察到的信息中, 进行系统分析,找出最重要、最有意义 的资料,诊断求询者心理问题的类型、 性质及其原因等,以便确定咨询目标和 采取有效的咨询与治疗措施。 在这一阶段要注意的事项有:
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基本标准(试行)

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基本标准(试行)
精神(心理)科是提供综合性精神卫生服务的科室。
其病房布局应满足工作需求和患者收治要求,住院床位总数应不少于10张。
科室应设有病房,包括抢救室、心理咨询(或治疗)室、物理治疗室。
有条件的科室还可增加工娱疗室。
人员配置应充足,每床至少配备0.44名卫生技术人员,
至少有1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
以上职称的医师、1名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和1名心理测评师。
平均每床应至少有0.2名护士。
病房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净使用面积不少于4.5
平方米,通风、采光、安全符合精神科患者需求。
科室基本设备包括供氧装置、电动吸引器或相关吸引装置、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血糖仪、抢救车(包含:喉镜、呼吸器、约束带等)、电冰箱、计算机和心理测评软件。
有条件的
医疗机构可按照工作需要增加生物反馈治疗机、电休克治疗仪、音乐治疗仪等。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至少包括诊疗质量规范控制、精神药品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患沟通制度、会诊制度、心理诊疗保密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患者登记和医疗文书书写记录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等。
心理咨询中心服务流程手册

心理咨询中心服务流程手册第一章:心理咨询中心概述 (3)1.1 中心简介 (3)1.2 服务宗旨 (3)第二章:预约与接待 (3)2.1 预约流程 (3)2.1.1 预约方式 (3)2.1.2 预约时间 (3)2.1.3 预约流程 (4)2.2 接待程序 (4)2.2.1 接待准备 (4)2.2.2 接待流程 (4)2.3 预约确认与变更 (4)2.3.1 预约确认 (4)2.3.2 预约变更 (4)第三章:咨询前准备 (5)3.1 咨询师资质与培训 (5)3.1.1 资质要求 (5)3.1.2 培训要求 (5)3.2 咨询室环境布置 (5)3.2.1 环境要求 (5)3.2.2 设施要求 (5)3.3 咨询前资料准备 (6)3.3.1 来访者资料 (6)3.3.2 咨询计划 (6)3.3.3 咨询工具与材料 (6)3.3.4 法律法规与伦理规范 (6)第四章:心理咨询流程 (6)4.1 初步沟通 (6)4.2 评估与诊断 (7)4.3 制定咨询方案 (7)4.4 咨询实施与跟踪 (7)第五章:心理咨询技巧 (8)5.1 倾听技巧 (8)5.2 提问技巧 (8)5.3 反馈技巧 (8)第六章:心理测评与评估 (9)6.1 测评工具选用 (9)6.2 测评实施与解读 (9)6.2.1 测评实施 (9)6.2.2 测评解读 (10)6.3 评估结果应用 (10)第七章:危机干预与处理 (10)7.1 危机识别 (10)7.2 危机干预策略 (11)7.3 危机处理流程 (11)第八章:案例记录与管理 (12)8.1 案例记录规范 (12)8.1.1 记录目的 (12)8.1.2 记录内容 (12)8.1.3 记录要求 (12)8.2 案例归档管理 (12)8.2.1 归档原则 (12)8.2.2 归档流程 (13)8.2.3 归档要求 (13)8.3 案例保密与隐私 (13)8.3.1 保密原则 (13)8.3.2 隐私保护措施 (13)第九章:服务质量保障 (13)9.1 咨询师监督与评价 (13)9.1.1 监督机制 (13)9.1.2 评价体系 (14)9.1.3 评价结果运用 (14)9.2 服务满意度调查 (14)9.2.1 调查目的 (14)9.2.2 调查方法 (14)9.2.3 调查周期 (14)9.3 持续改进措施 (14)9.3.1 改进策略 (14)9.3.2 改进实施 (15)第十章:客户关系管理 (15)10.1 客户信息收集与管理 (15)10.1.1 信息收集原则 (15)10.1.2 信息收集内容 (15)10.1.3 信息管理措施 (15)10.2 客户关系维护 (15)10.2.1 客户关怀 (15)10.2.2 客户满意度调查 (16)10.2.3 客户关系拓展 (16)10.3 客户投诉处理 (16)10.3.1 投诉接收与记录 (16)10.3.2 投诉处理流程 (16)10.3.3 投诉处理原则 (16)第一章:心理咨询中心概述1.1 中心简介心理咨询中心,作为我国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广大民众提供专业、高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室规章制度牌

心理咨询室规章制度牌为了保证心理咨询室的正常运作和提升服务质量,制定如下规章制度,并请所有心理咨询室员工和咨询对象严格遵守:一、参与咨询的人员行为规范1. 所有参与咨询的人员需尊重心理咨询师和其他咨询对象,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言语或行为上的侵犯。
2. 参与咨询的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心理咨询师的规定,如有违规行为将被暂停咨询资格。
3. 参与咨询的人员需保持诚信和真实,不得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信息。
二、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行为规范1. 心理咨询师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确保咨询过程的保密性和尊重性。
2. 心理咨询师应当尊重每个咨询对象的个人权利和隐私,不得泄露咨询对象的个人信息。
3. 心理咨询师应当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不断改进咨询技巧和方法。
三、心理咨询室环境卫生规范1. 心理咨询室应当保持整洁卫生,保证咨询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2. 心理咨询室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确保咨询场所的卫生环境符合相关标准。
3. 心理咨询室应当配备必要的消毒设备和急救药品,确保咨询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理。
四、心理咨询室服务质量保障1. 心理咨询室应当建立健全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位咨询对象得到专业和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
2. 心理咨询室应当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对咨询对象提出的投诉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和回复。
3. 心理咨询室应当定期进行服务质量评估和满意度调查,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水平。
五、心理咨询室安全管理规定1. 心理咨询室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咨询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 心理咨询室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3. 心理咨询室应当加强对咨询对象的保护和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咨询对象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心理咨询室管理规定1. 心理咨询室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完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2. 心理咨询室应当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互联网心理服务 心理测评服务通用规范-最新国标

1互联网心理服务心理测评服务通用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互联网心理服务中心理测评服务中服务提供者、服务内容、服务过程、服务评价与改进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互联网心理服务中心理测评服务的管理、实施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446.1 心理咨询服务第1部分:基本术语GB/T 30446.2 心理咨询服务第2部分:服务流程GB/T 30446.3 心理咨询服务第3部分:咨询信息管理3 术语和定义GB/T 3044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互联网心理服务 internet psychological services通过在线或离线的方式,运用心理学专业理论与技术为大众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服务。
3.2心理测评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心理测评是指通过问卷、观察、访谈、监测等方式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估个人或群体心理特征(特质)及其发展水平,用于科学研究、临床诊断、个性分析、用户画像、信息推荐、教育指导、行为矫治、人才筛选等方面的一种心理技术。
3.3心理测评服务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services由具有行业或主管部门认定资格的组织机构,实施心理测评(3.2),以满足个人或群体心理测评需求的服务行为。
3.4互联网心理测评服务由具有行业或主管部门认定资格,将互联网技术(包括在线和离线方式)应用到包括但不限于协议订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模型搭建、报告反馈等环节,实施心理测评(3.2),以满足个人或群体心理测评需求的服务行为。
3.5服务提供者 service provider提供心理测评服务(3.3)的机构或个人。
3.6用户 user心理测评服务(3.3)的接受者、使用者和购买者。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规章制度规章制度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管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服务质量,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结合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旨在为广大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兼职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及接受服务的师生。
二、组织架构第四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立以下部门:1. 综合管理部:负责中心日常管理、文件资料整理、财务管理、人员考核等工作。
2. 心理咨询部:负责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辅导等工作。
3. 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发、讲座、培训、科研等工作。
4. 心理危机干预部:负责心理危机预防、干预、跟踪等工作。
第五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立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各部门设部长一名,副部长若干名。
第六条主任负责中心的全面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分管各部门工作。
第七条各部门部长负责本部门工作的组织实施,副部长协助部长开展工作。
三、岗位职责第八条综合管理部职责:1. 负责中心内部人事管理,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评价等。
2. 负责中心财务管理,合理使用经费,确保财务安全。
3. 负责文件资料整理,确保资料完整、规范。
4. 负责中心设备设施维护、场地管理。
5. 负责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沟通,确保中心工作顺利进行。
第九条心理咨询部职责:1. 负责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测评等工作。
2. 负责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3. 负责心理咨询室的环境维护、心理咨询设备的管理。
4. 负责心理咨询档案的建立、保管与保密。
第十条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部职责:1. 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发、讲座、培训等工作。
2. 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提高中心科研水平。
3. 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的整理、发布与传播。
4. 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解读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客户
尊严
工作
咨询
专业
工作
心理
咨询
临床
专业人员 伦理
利益
心理学
心理学
行业
关系
自己
临床
学会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是中国心理学会为规范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 而制定的一套伦理准则。以下是本书的内容摘要。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旨在为从事临床和咨询心理学的专业人员提供 一套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保证该领域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维护客户的利益和尊严,以 及提升行业的声誉和形象。 尊重个体:专业人员应尊重每一位客户的权利、尊严和价值,无论其种族、性别、年龄、宗教信 仰、性取向、国籍、残疾状态等。 保密性:专业人员应保护客户的隐私权,除非在特殊情况下需要透露信息,否则不得将客户的个 人信息、谈话内容等泄露给第三方。
内容摘要
媒体报道:专业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或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工作时,应注意保护客户的隐私和 避免误导公众。 培训和教育:专业人员在培训或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不得侵犯学生的隐私权或 进行不当的性接触。 合作与监督:专业人员应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相互监督,共同提高行业的伦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是保证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科学性和专业性 的重要文件,也是维护客户利益和尊严的重要保障。通过遵循这些伦理准则,可以提升行业的声 誉和形象,促进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