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卢纶《塞下曲(其三)》原文、译文与赏析

合集下载

《塞下曲·其三》赏析

《塞下曲·其三》赏析

《塞下曲·其三》赏析《塞下曲·其三》赏析这是卢纶《塞下曲》组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赏析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

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

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

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塞下曲》组诗共六首,这是第三首。

卢纶虽为中唐诗人,其边塞诗却依旧是盛唐的气象,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

月黑,无光也。

雁飞高,无声也。

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

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

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从这首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

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

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

《塞下曲六首》(其三·骏马似风飙)原文翻译及赏析

《塞下曲六首》(其三·骏马似风飙)原文翻译及赏析

《塞下曲六首》(其三·骏马似风飙)原文翻译及赏析《塞下曲六首》(其三)古诗全文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塞下曲六首》(其三)古诗赏析本诗为组诗六首中的第三首。

写出征将士以骠悍无畏的气概,一举破敌,而赏功却独有主将一人!诗在白描式叙写中,深寓对血战勇士的热烈赞颂,暗露对皇恩不均的深婉讥刺。

首联写出征,起笔即威风凛凛,以“风飚”喻骏马飞驰之疾,以“鸣鞭”渲壮士策马之威。

渭桥,即中渭桥,本名横桥,在今陕西西安市北渭水上,乃出长安去西域的必经之地。

“出渭桥”点明出发之地是长安。

上下句间气势疾速流转,不可羁缚,真可谓“高唱入云”(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语)。

颔联紧承首联,交待出征的目的是为了“破天骄”。

“弯弓”、“插羽”描状出征装束,展示壮士慷慨辞国、义无反顾的忠勇之姿。

“辞汉月”指辞阙离开京城,暗点乃夜间出征,为下联“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伏笔,同时又使人联想弓拉满后的形状与弦月相似。

“插羽”指腰间插箭。

箭杆上端有羽毛叫箭翎,又叫箭羽。

此以羽代箭。

“天骄”原指匈奴。

《汉书·匈奴传》:“南有大汉,北有强胡。

胡者,天之骄子也。

”后常用以泛指强盛的北方少数民族。

一个“破”字,表达了出征将士必胜的信心。

前四句渲染唐军月夜出师的声威和气概,表现出高昂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盛唐气象的真实写照,闪烁着英雄主义的光芒。

颈联写战斗胜利。

“阵解”、“营空”对偶,指战斗结束。

杨素“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出塞二首》),为此联所本。

“星芒”指星光,古代迷信认为客星的光芒呈白色,是胡兵入侵之兆。

“星芒尽”喻指敌人被消灭,边患解除。

“海雾”指西北边地湖泊上的雾气,与“星芒”照应,皆切合黎明拂晓时景象,呼应“弯弓辞汉月”,暗指一夜激战,天亮时即凯旋班师。

此处写唐军英勇善战,却不从正面落笔,竟从战斗结果写出,意在言外,神奇而空灵。

初一语文诗歌

初一语文诗歌

塞下曲其三诗意和译文和注释
一、原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二、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紧张的边塞战斗场景。

在没有月光的漆黑夜晚,大雁惊飞而起,原来是敌军的首领趁着夜色偷偷逃跑了。

我方的将领想要率领轻装的骑兵去追击,然而此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将士们的弓刀。

诗中通过描写月黑、雁飞、单于逃遁、将军逐敌以及大雪满弓刀等场景,表现出边塞战争的艰苦以及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三、译文
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

单于(匈奴首领)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四、注释
1.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 月黑:没有月光。

3. 单于(chán yú):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 遁:逃走。

5. 将:率领。

6. 轻骑(jì):轻装快速的骑兵。

7. 逐:追赶。

《塞下曲》原文注释及简析

《塞下曲》原文注释及简析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作者简介】
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

唐代诗人。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

“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
宿雁惊起,飞得高高。

“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

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卢纶《塞下曲其三》全诗翻译注释赏析

卢纶《塞下曲其三》全诗翻译注释赏析

卢纶《塞下曲其三》全诗翻译注释赏析卢纶《塞下曲其三》全诗翻译注释赏析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县(今山西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卢纶《塞下曲其三》全诗翻译注释赏析,欢迎阅览。

塞下曲其三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词语解释】1.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jì):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8.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作者简介:卢纶(748-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县)人。

唐代诗人。

【译文】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简析】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

“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

“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

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15篇

《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15篇

《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15篇《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1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朝代:唐代作者:卢纶原文: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注释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yú):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鉴赏《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

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

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

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

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

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

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

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

卢纶《塞下曲》赏析《塞下曲》译文及鉴赏

卢纶《塞下曲》赏析《塞下曲》译文及鉴赏

卢纶《塞下曲》赏析《塞下曲》译文及鉴赏《塞下曲》是由卢纶所创作的,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塞下曲》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塞下曲》唐代: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译文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塞下曲》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满:沾满。

《塞下曲》鉴赏《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

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

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

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

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

遮掩了他们武器的寒光。

他们就像一支支即将离弦的箭,虽然尚未出发,却满怀着必胜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

卢纶塞上曲的诗意与鉴赏

卢纶塞上曲的诗意与鉴赏

卢纶塞上曲的诗意与鉴赏《塞下曲·月黑雁飞高》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是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卢纶塞上曲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作者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

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

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故而创作了这首边塞诗。

原文:塞下曲卢纶〔唐代〕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满:沾满。

诗意: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鉴赏:《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

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

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

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间为冬季,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单于夜遁逃”,敌人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

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的必胜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不仅仅因为轻骑快捷,同时也显示出了一种高度的自信。

当勇士们列队准备出发时,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起来,虽然站立不过片刻,刹那间弓刀上却落满了雪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纶《塞下曲(其三)》原文、译文与赏析
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jì)逐,大雪满弓刀。

【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yú):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jì):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8.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译文】
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
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
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

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

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

“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

“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

“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

“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

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

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

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塞下曲》组诗共六首,这是第三首。

卢纶虽为中唐诗人,其边塞诗却依旧是盛唐的气象,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

“月黑”,无光也。

“雁飞高”,无声也。

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

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
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

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从这首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

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

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

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人的力量。

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

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

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