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21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江西省九江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省九江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出土文献不断被发掘与保护,据统计,出土或收藏次数有35次之多。
对中医出土文献的系统研究,不仅可以理清我国早期中医药思想文化的面貌,更有利于坚定我们的传统文化自信。
中医出土文献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
中医出土文献的载体主要有竹简、木简、木牍以及缣帛,其中简和牍的区别主要在于“简”为细长条形,可写一或两行字,常用绳子编联;“牍”则为宽大片状,可写多行文字。
如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为五书合为一卷的“帛书”,《十问》《合阴阳》为两书合为一卷的“竹简”,《杂禁方》为“木简”;甘肃武威汉代医简主要为“医方”,则由七十八枚竹简和十四块木牍构成。
可以说,这些出土的中医简帛、简牍文献本身就是珍贵的历史文物,简牍制作工艺、书法艺术价值,向世界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文献、文字水平,反映了当时我国的医学面貌,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
中医出土文献展现中国原创力量。
中医思想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壤,如先秦两汉简帛医书在论述身体观中直接将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方式引入,并结合了中医学对身体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医学特色的身体观,即是一种气化的身体、数术的身体、中和的身体、比喻的身体、结构的身体。
以气化身体观来说,“气”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起点,被先秦诸子用来阐释或实践各家的理论工夫,如老子的“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孟子的“浩然正气”等。
九江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九江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在2012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上,我国运动健儿即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也终因技不如人,无缘金牌,令人扼腕。
B . 在我同先生长达十多年的交往中,他还是头一次爽约,未能按时交稿,而且永远也拿不到先生的稿子了。
每念及此,不禁悲从中来。
C . 一些当红影视明星,提起自己的拍片计划,立刻闪烁其词,说得头头是道;但一被问及绯闻事件,就显得讳莫如深。
D . 我们单位新聘任的陈会计师尽管意气风发、跃跃欲试,但距林会计师退休还有两个月,所以目前也只能虚位以待。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代表们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杭州歌舞团的艺术家们表演的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舞蹈和音乐,对于大型舞剧《玉鸟》,代表们更是赞叹不已。
B .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口语交际能力有助于人们加强合作,增进理解,对于个人事业成功也有着重要影响。
C .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高原缺氧环境引起的人体低氧性疾病,统称为“高原病”。
专家指出,感冒、发高烧、过度疲劳等都是造成“高原病”的诱发原因。
D . 政府应通过有效的预算改革,把钱花在民生保障上,减轻老百姓看病、上学、购房、养老等负担,让老百姓比较放心地花钱,以此拉动内需。
3. (2分) (2017高三上·韶关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深入浅出,意蕴深远,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B . 凡在本店购物满三百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礼品。
C . 多蒙鼎力相助,不胜感激,略备薄礼,敬请哂纳。
D . 他毕业多年后回到母校,找到了当年的班主任,紧紧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
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4. (6分) (2017高二下·承德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乱后归山
杜荀鹤
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
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
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
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题,照应了“乱后”与“归山”,着一“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比喻”分析错误。应该是“借代”,“征鼙”代指战争。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此心非此志”从字面上看,意思是“我虽珍惜这个环境而志向并不在此”,即否定了要在田园生活中安居的意思。诗的末句意思是,相信自己最终还能辅助中兴的明君。对诗人的内在思想感情进行了解说,就是要出仕,辅佐圣明君主成就一番事业。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拟人手法”错误。是比喻,用“飘瓦”“蓬草”比喻漂浮不定的人事。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出门惊两翁”,“出门”句生动描绘主客初见的细节,一个“惊”字见深情,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惊喜。
“人事等飘瓦,生涯各转蓬”,人事就好像随时可能坠落的瓦片,人生就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表达了颠沛流离的苦楚。
“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意思是算起来也只有陶渊明,是我的跨越时空的知音。尝尽世态炎凉,宦海浮沉,回归田园依旧躬身耕耘;“都是斜川当日景”意思是这山水田园是渊明境界,真真是当年斜川再现。这些词句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旷达,都说明了朝政险恶,词人被贬后,却应对以躬耕东坡,自食其力,说明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和陶渊明何其相似。
2021年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2021年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5 页。
满120分,考试用时120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本身保留。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本身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需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6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昨日表示,反对民众将近期世界多地地震频发与“ 世界末日”联系起来。
他强调,地震是有周期性的,地震频发是因为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
去年年末至1月以来,全球多地接连发生强震,前有海地7.3级地震,后有智利8.8级地震,台湾高雄昨日又发生6.7级地震。
地震频繁发生,加之对“2018世界末日”预言的联想,引起人们广泛讨论。
“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电影《2018》中天崩地裂,洪水汹涌而来的瞬间在去年年末引起了人们对“世界末日”的热烈讨论。
这部原本心在号召大家关注气候变化,庇护地球的灾难片却因为在时间上太过于接近当前,而频发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也与影片有些许对应,进而引起了更广泛的猜想。
有网友提出质疑:“2018真的是世界末日?智利地震!台湾地震!各种自然灾害似乎是越来越多了,2018这个预言会成真吗?”还有网友开始探讨玛雅预言、近年来多次强震和世界末日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民众对“世纪末日”充满了猜测,日前竟有国家真的开始筹划“避难”。
近日有媒体援引外电消息称,位于俄罗斯伏尔加河地区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州政府,日前通过一项五年期的规划,计划建造一种被称为“飞碟”的巨型航空器,平时可以做交通工具,灾难时可以做“诺亚方舟”。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认为,此前发生的智利8.8级地震对中国影响不大。
而地震频发只能说明地球进入了地震活跃阶段,中国作为世界邦畿的一部分,也应予以关注。
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高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高安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又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
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漸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
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
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额,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
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
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
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知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税收。
为防止逃漏税,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密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国告密成风。
这就破坏了工商业机制,故生产事业只好转入农村。
2021-2022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大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大桥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5年4月7日,我国住建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建的41个项目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专项试点。
截至2015年底,我国智慧城市已经达到386个,其中省级和副省级智慧城市建设比例达到100%,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74%,县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32%。
预计在今明两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应该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有望在2020年前后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地区。
(2017年10月12日“前瞻网”)材料二: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庞大、繁杂、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和时间跨度长的系统工程,智慧城市从提出以来就一直存在建设模式、资金投入、运营方式等难点。
智慧城市投资巨大的特点与政府有限财政预算资源的冲突,促使公共部门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私营机构参与智慧城市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通过使用者付费和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投资回报,从而以有限的財政满足社会的需要,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效率。
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PPP相关政策文件,鼓励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加大社会资本对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资力度。
这样既可解决财政资金限制的问题,还有助于发掘学术界的创造力和卓越研究能力,并鼓励工商界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上进行创新和投资。
(2017年12月25日《北京日报》)材料三2014年被称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元年。
作为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在新型城镇化一线探索多年的实践者,孙荫环表示,建立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遥感遥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智慧城市,不仅可以带来研发、生产、管理、服务效率的提高,还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生产生活要素有机组合,使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向乡镇延伸和覆盖,让城市管理更加科学,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产业结构更加高效,城乡发展更加均衡,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内涵。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1-2022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新华社曼谷xx年10月12日:中国政府向泰国提供的抗洪救灾物资12日运抵泰国首都曼谷廊曼机场。
这里的“救灾物资”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2.xx年10月23日,石家庄市福临门等品牌袋装大米标价8元每公斤现在升为9.6元每公斤,涨幅在20%左右。
在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3.xx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各家电连锁巨头纷纷表示,价格战依然是国庆期间促销的主旋律,今年家电整体价格下降20%。
家电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A.家电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 B.家电市场供大于求C.消费者心理发生变化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xx年上半年粮食、肉禽及其制品、蛋、水产品、鲜菜、食用油的价格,与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6.4%、20.9%、27.9%、3.7%、2.9%、17.2%。
回答4--5题4.在目前的肉类市场上,猪肉价格上涨拉动了牛羊肉价格上扬,这是因为A.单位猪肉商品的价值量较大B.生产牛羊肉商品的劳动生产率较低C.猪肉与牛羊肉是互为替代品D.猪肉与牛羊肉是互补商品5.下半年,由于供应减少、饲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猪肉价格持续上涨。
这说明A.供求决定价格,属于卖方市场 B.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C.饲料与猪肉是互补商品 D.饲料与猪肉是替代商品6.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①人民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②居民的消费结构会不断改善③食品支出的金额会不断减少④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会逐渐增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低碳生活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核心是A.保护消费者健康 B.可持续性消费C.节约资源、能源 D.保护生态环境8.几十年来,人们一直梦想能够使用可视电话,现在iPhone4让我们梦想成真。
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九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近十余年来,人文地理学者对于“意象”问题颇为关注。
地理学者考虑“意象”没有文学史家那么麻烦,只是将它理解为客观事物在人类主观世界中的反映。
既如此,地理学者不再刻意强调“意象”是否经过某种“加工”,因为环境感知必然受到文化价值取向、知识背景的制约。
就是说,凡进入观念世界的客观物象其实都已经过了主观选择。
意象的表达自来以文学语域为其胜场。
因而人文地理学者在研究地理意象时,少不得须取材于文学作品。
从地理本位看,比较重要的是两个方面。
一是利用历史地理的知识背景对古典文学中的类型化意象进行探讨。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理意象,类型化的趋势非常突出。
例如,中古乐府中的“巫山高”“陇头水”,唐人吟咏中经常出现的“淮南落木”,以及唐宋词牌中的“望江南”“八声甘州”等等,各自包含了独特的意蕴。
毫无疑问这种探讨属于文学地理的题中应有之义,甚至不妨说是其中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文学地理的研究引人注目,特别在文学史界,出现了若干种专著。
但那些研究一般都是对作家和作品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因而其中所谓“地理”往往只表现为平面的分布态势,或者是作为背景的人文社会环境。
事实上,地理因素完全可以参与文学创作过程。
它可以点燃诗人的激情,成为作家发挥想象力的凭据,从而形成一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语料,寄托某些特定的思想情感。
也有人从文学角度对一些地理意象进行过探讨。
例如,唐宋文艺作品中的“潇湘”,近年来艺术史、文学史学者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
台湾学者衣若芬女士认为,“潇湘”的意蕴有恨别思归、愁苦闲适之类。
地理学者出于自身的敏感,对此更关注的是其中的“象”,即作为一个地理实体而给人留下的空间感、场景感。
这种空间感不是哲学、社会学意义上用以形容“公共领域”的“空间”,而是有长宽高、有声光色的物理空间给人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江市2021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促使其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其文物价值,可说是。
整个千佛洞地区是个艺术宝库,至少了1400多年的带有历代艺术风采的壁画、雕刻、经卷等等。
背景题材即使以佛教文化为主,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是人类文化的宝藏和精神财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坐落闻名于世无与伦比累积B . 坐落名垂千古不可或缺积淀C . 分布名垂千古不可或缺积淀D . 分布闻名于世无与伦比累积(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在敦煌石窟艺术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B . 敦煌石窟艺术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化、吸收了外来的表现手法C . 在古代艺术家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融化、吸收了外来的表现手法D . 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背景题材虽然以佛教文化为主,但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B . 虽然背景题材以佛教文化为主,但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C . 即使背景题材以佛教文化为主,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还是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D . 即使背景题材以佛教文化为主,但不同时代的艺术品也反映了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20·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京剧脸谱,是中国京剧中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序。
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
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脸谱不是某个人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戏曲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剧中角色的不断分析、判断,做出评价,才逐步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艺术手法。
而脸谱的演变和发展,同样离不开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对角色的分析、判断和评价。
脸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大约在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中,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大块白斑的丑角脸谱。
净角脸谱由来已久,相传在中国戏曲发展之前,南北朝和隋唐乐舞节目中就有了“假面歌舞”,这“假面”就是脸谱的鼻祖。
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大面》出于北齐。
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
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这是齐人表演兰陵王戴面具击敌乐舞的记载。
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贵州省兴义地区布依族村民喜爱的古老地方戏,仍有戴艺术面具演出的习惯,这可算是脸谱历史中的活化石。
但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戴艺术面具演戏越来越不利于演员面部的表演,艺人们就用粉墨、油彩、锅烟子直接在脸上勾画,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脸谱。
当时,戏班以露天演出为主,离戏台较远的观众往往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而勾上脸谱使观众在远处就能一目了然。
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当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后,京剧脸谱也在吸收各地剧种脸谱优点的基础上,经几代著名演员和戏剧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硏究、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
图案和色彩愈来愈丰富多彩,各种人物性格的区分也越来越鲜明。
一般说来,脸谱中,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比;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具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水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油白色则表现自负跋扈的性格;蓝色寓意刚强勇猛;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肝义胆;黄色寓意残暴;老红色多表现德高望重的忠勇老将。
京剧脸谱的用色虽分类型,但也不是绝对的,仍有很大灵活性。
如红色,在《三国演义》戏里用来表现关羽,是为了象征其性格;但在《法门寺》里,太监刘谨的红脸,则是肤色的夸张,表现其养尊处优、权压朝臣的地位。
又如《水浒》戏里梁山泊头领晁盖,是“黄老三块瓦脸”,这里的黄色不是象征残暴,而是表示他面色发黄,对照印堂勾出一个红光的形象,堂堂正正,一看就知是位起义英雄。
这都是前辈艺术家在色彩表现性格方面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摘编自魏鑫《京剧脸谱艺术》)(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演员的面部化妆是京剧脸谱中的一种程序,脸谱具有突出剧中人物性格特征,使观众能通过目视人物外表来窥其心胸的艺术功能。
B . 脸谱艺术发展与中国戏曲发展关系密切,脸谱的产生早于京剧。
如南北朝和隋唐乐舞“假面歌舞”中的“假面”就是脸谱鼻祖。
C . 脸谱的产生有其原因,那就是戴艺术面具越来越不利于演员的面部表演,艺人们就用粉墨、油彩等在脸上勾画,以示丰富多彩。
D . 脸谱中不同的色彩反映限定的人物性格,如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比;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黄色象征人物的残暴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阐述了京剧脸谱一般应用的范围、对突出人物性格特征或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等。
B . 文章论述了脸谱有使观众能从人物外表看其心胸的功用,指出脸谱是角色心灵的画面。
C . 文章引《旧唐书·音乐志》中的内容,论证净角脸谱在中国戏曲发展之前就已出现。
D . 文章举《三国演义》《法门寺》《水浒》有关用色的例子,旨在论证京剧脸谱的丰富多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脸谱是戏曲艺术家们经过长期艺术实践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艺术手法,脸谱的演变发展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对角色的分析、评价等。
B . 脸谱艺术生命力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贵州省兴义地区布依族的古老地方戏,仍戴艺术面具演出,这可以算是脸谱历史中的活化石。
C . 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京剧脸谱吸收了各地剧种脸谱优点,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D . 前辈艺术家在京剧脸谱色彩表现性格方面总结出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他们认为色彩愈是丰富多彩,各种人物性格的区分也就越加鲜明。
3. (12分) (2017高二下·友谊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橘子李培俊他上衣破了,裤子也撕开了一道不小的口子。
脸上还有几条浅色的灰道子,其中一条越过眉梢,在腮帮上拐了个S形的小弯,一直延伸到嘴角那里。
他显得异常狼狈。
天快黑时,他出现在卖橘子的小摊前。
橘子又香又甜的滋味,对于又渴又饿的他具有致命的诱惑力,他恨不得立即拿起一个,剥去外皮,塞进嘴里!但他没有。
他用力咽下一口口水,手下意识地伸进上衣空无一物的口袋,他最后又犹豫着把手伸向鼓鼓的裤袋……这时,摊主拿起一只又圆又大的橘子递到他手上,那只橘子是摊子上最为鲜亮的一只。
摊主笑笑说:忘记带钱了吧?以后记住,男人出门,口袋可不能空。
吃吧,吃吧,自家树上结的。
他说了声谢谢,拿着橘子离开了。
两天后,他又一次出现在那个卖橘子的小摊前。
没等他开口,摊主就拿起橘子塞给他,不是一只,而是四只。
他张张嘴,想对摊主说些什么的,可他欲言又止,终于什么也没说,把一份折叠起来的报纸放到大堆的橘子旁,走了。
晚上摊主收摊,发现了那份报纸,打开一看,摊主惊呆了,上面有一则公安部门的悬赏通缉令,照片上那个通缉犯,竟是他!自己竟两次送橘子给他吃!几经犹豫之后,摊主还是拨通了报警电话。
公安部门调集警力,在小摊周围设伏,静等着逃犯的再次出现。
三天后的中午,逃犯果然出现了。
他没有马上进入警方的埋伏圈,而是远远站着,朝四周张望一阵之后,做出了一连串令人费解的动作:他先从裤袋里掏出一把尖刀,举得高高的,在空中晃动几下,然后五指一松,尖刀在阳光下划出一缕寒光,哐当一声落到地上。
随即,他举起双手,走进警察的埋伏圈。
警察一拥而上,给他戴上手铐,推向远处的警车。
他说,请等一下,能让我和卖橘子的老板说句话吗?带队的警长犹豫片刻答应了,两个警察架着他,来到卖橘子的摊主面前。
他对摊主说:那张报纸是我故意放在你这里的。
说完,逃犯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长气,跟着警察上了警车。
摊主连忙找出那份报纸,发现背面有几行用铅笔写下的小字:长期以来,我像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兔子,东躲西藏,白天钻进不见天日的密林,晚上睡在阴暗潮湿的山洞,吃没吃的,喝没喝的,我都快疯了……当我为选择怎样结束自己的生命犹豫不决时,你送给我橘子吃,还对我微笑。
老实说,是你的善良感动了我。
对你,我无以为报,举报不是有2万元的赏金吗?权作是我对你善良的报答吧。
公安部门按照通缉令的承诺,第三天便把2万元赏金送给摊主。
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
八年之后,劳改农场的储油仓库发生火灾,危急关头,他冲进火海,搬出了8桶汽油,避免了一次灾难性的事故发生,又因一辆失控的卡车冲向一个狱友的时候,他及时推开狱友,却永远失去了左腿。
他获准减刑4年。
出狱那天,他没有回家去见妻子儿子,而是拄着双拐去了那个小镇,去找送他橘子的摊主。
摊主的妻子红着双眼告诉他,丈夫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
说着,她递给他一个沉甸甸的纸包,对他说,临死前让我把这包东西交给你,说你用得着。
他让你也摆个水果摊,挣钱虽然不多,可那是自己挣的,花着踏实。
他打开纸包,里面是那2万元钱的赏金,分文未动。
包钱的报纸,也是他当年留给摊主的那张。
几年时间,纸张已经发黄,通缉令上的照片也已有点模糊不清。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摊主接过钱,颤抖着打了一张收条,把钱掖进内衣口袋。
”其中“颤抖”一词含义丰富,既有得到两万块钱的激动,也有对“他”报恩的感动。
B . 摊主两次送给“他”橘子,一方面显示出摊主对“他”的同情,一方面也有摊主对“他”畏惧,因为摊主拨打报警电话前,有过一番心理博弈。
C . 小说开头写到的“他”的衣着、神情、动作、心理等,都暗示出“他”是个逃亡在外的罪犯,并为下文“他”接受橘子,报恩等情节做了铺垫。
D . 小说叙事紧凑而不散乱,语言细腻而生动,作者匠心独运,通过对摊主这样的普通人善良品质的歌颂,让人们体会到社会风气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