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科学的本质

合集下载

如何研究科学的本质

如何研究科学的本质

如何研究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揭示宇宙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知识体系。

尽管在过去数百年里,科学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但关于科学的本质,人们仍然有着许多争议和不同的看法。

那么,如何研究科学的本质呢?一、回顾科学发展的历史研究科学的本质,首先需要回顾科学的发展历史。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每一步的突破都需要前一步的积累和启迪。

最初,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只能从日常经验中进行总结和发现。

然而,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进行实验和观察,同时还发展了各种数学和推理方法来验证理论。

二、探究科学的特性和价值科学的本质并不是个简单的概念,它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科学的特性和价值。

科学的特性包括实证性、可验证性、客观性、可公证性等。

这些特性可以帮助我们区分科学和伪科学,保持科学研究者的客观性和科学精神。

同时,科学也具有许多重要的价值,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等。

三、研究科学的伦理问题除了探究科学的特性和价值,研究科学的本质还需要关注伦理问题。

科学实验和研究往往涉及动物测试、人类试验等,必须要进行伦理道德审查和监管。

此外,科学研究也有可能引发科技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需要加强监管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四、关注科技的社会影响科技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许多改变,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比如,科技可能会引发许多问题,如人类职业的消失、网络依赖症等。

因此,科学研究者和科技工作者需要时刻关注科技的社会影响,为社会健康发展和科技安全保驾护航。

五、维护科学的公正性和独立性科学的本质需要科学研究者保持公正和独立。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受任何利益集团或政治势力的影响。

同时,科学家还需要维护科学的公正性,确保他们的研究结果公正、客观、可重复。

总之,研究科学的本质是一项大而复杂的任务。

它需要人们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包括科学的特性、价值、伦理问题、社会影响等。

4、科学的本质

4、科学的本质

知性是经验形成的条件。
自然辩证法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
★ 知性为自然界立法
心的两种能力可以表述为: 一,被动的接受能力;二,主动的赋 形能力。 以上两方面联合才能做成知识, 即赋予接受来的东西(感觉)以形式。
知性整理感性材料形成规 律,称知性为自然界立法。
自然辩证法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
★ 何为自然界?
回忆儿时的记忆中的自然界与中 学毕业时所理解的自然界,以及现在 所了解的自然界有无区别。 从文献中看看古代人、近代人和 现带人所理解的自然界是否一致。
自然界就是自然图景,并非真 实的自然本身。 所以说,科学的本质就是人为 自然界立的法。
自然辩证法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
二、 科学知识的构成
1、科学事实P97


经验如何可能?
知性为自然界立法。

何谓自然界?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
自然辩证法
★ 知识的两个来源
任何知识都是由两部分构成: 内容+形式
心有两种能力:感性与知性
感性—管直观 知性—管思维
自然辩证法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

感性提供感觉(内容),知性把感 觉整理成知识。

那些杂乱无章的感觉靠什么粘在一 起,而且粘得那么有秩序?如盐— Nacl而不是Clna。
毒的化学原料,致使使用该奶制品的婴幼儿患上肾结 石。)
自然辩证法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
科学事实与科学解释有关


前几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2000多名天文学家,在捷克首都布 拉格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上,就新发现的天体“齐娜”是否有 资格成为太阳系第十大行星之一,举行投票表决。 在公众心目中,“投票表决”行为显然属于政治领域。“齐娜” 能否成为太阳系行星,是个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怎么可以通过投票来 决定?1930年,当冥王星被发现时,由于观测设备有限,科学家高估 了它的质量,实际上它的质量比月球还小。而在2003年发现的新天体 “齐娜”,其直径要比冥王星大近三分之一。于是,冥王星和“齐娜” 的身份就成了科学界的一道难题。留下冥王星而否认“齐娜”的行星 资格,似乎有使用双重标准之嫌;但承认“齐娜”却开除冥王星,又 导致太阳系的行星数目过于随意。两难之间,天文学家只得借助“全 民公决”来决定“齐娜”的去留问题了。 科学家们的争执其实反映了一个关键问题:何谓科学事实? 然而从天文学家对“齐娜”资格的认定中发现,科学中的事实与科学 解释有关。 “齐娜”能否成为太阳系的正式行星,有赖于天文学家对 行星标准所达成的共识,在此标准下,才谈得上“齐娜”的归属。可 见“科学事实”的认定必须通过科学共同体达成的共识来确定。而这 又与其成员所接受的训练、使用的方法、认同的理论等等因素有关。第四章科的本质 科学假说的基本特点

科学本质的理解

科学本质的理解

科学本质的理解摘要:1.科学本质的定义2.科学方法的特点3.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4.我国科学发展的现状与挑战5.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性6.培养科学精神的途径正文:科学本质的理解对于我们认识科学方法、科学应用以及提高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本质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是一种追求真实、客观和准确知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遵循科学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等方式来揭示自然规律。

科学方法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科学方法要求观察现象并进行实证研究,即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理论;其次,科学方法强调怀疑和质疑,科学家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对自己的假设和理论进行修正;再次,科学方法要求可证伪性,即一个理论必须具备被实验证伪的可能性;最后,科学方法强调客观性和公正性,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应遵循逻辑推理和证据支持的原则。

科学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为人类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和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科学应用广泛,涉及医学、农业、能源、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然而,在我国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我国科学研究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其次,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很多核心技术依赖于国外;再次,科学普及程度不高,大众的科学素养仍有待提高。

面对这些挑战,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变得尤为重要。

科学素养不仅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通过加强科学教育、推广科学知识和传播科学思想,我们可以逐步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和质疑创新的能力。

总之,科学本质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科学方法、科学应用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什么是世界观?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世界观?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什么是世界观?科学的本质是什么?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还得仰望头顶的星空,俯瞰脚下的大地,去征服,去创造,去进入到星辰与大海的世界,拓展自己,提升自己,甚至要了解到人身上的那种神性或灵性,只要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有意义。

那么具体怎么做才能让生命更有意义呢?首先要认识以下3个特别重要的命题。

1世界观是什么?世界观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模式,即对这个世界正常运行的了解和把握。

世界观本质:世为时间,界为空间,世界具有四个维度,即长度、温度、数量、时间。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正确的世界观,是在认真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后才有的;而错误的世界观,不对真实世界进行观察,凭空想象出来的。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世界观就是可依靠的某些理论;而对于时代来说,一定是那个时代,用最优秀的智慧建立的最完整的体系或认真的思考,好的世界观是育人的,建设和发展人的,甚至还可以自圆其说。

价值观的本质: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

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以及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建立正确世界观的重要性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帮助我们明白“我从哪里来”;知道这个世界如何运行,让自己清楚“我是谁”,这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

只有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身处什么位置,才能知道“我要去哪儿”,才能知道“我们要去哪儿”。

当今社会出现的三观乱象1)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泛滥例如,相面,看风水,算命等现象比较盛行,人们把命运交到神的手中,强调机遇和命运,忽略人生的拼搏和奋斗。

据调查现在有30%的人信迷信,认为人的命运是可以通过某些大师或算命者改变的。

2)拜金利己主义价值观猖獗一切向“钱”看,人人爱钱,一切为钱转,忽略道德和法律。

据调查统计68%的人有拜金主义倾向。

3)享乐主义人生观盛行这种人生观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

第四章 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知识
• 最近发现一个大型的岩石采石场,这批岩石被外 星人运到埃及建造金字塔了。 • 古代的奇迹已经做出了科学的解释,但我们的媒 体还不停地称为某某之迷。如复活节岛之迷;百 幕大三角之迷,尼斯湖怪等等。 • 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与伪科学泛滥没有必然 关系。
第二节 科学知识的构成
• 一、科学事实
• 科学事实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 实——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过程的真实描述, 包括仪器上所记录和显示的数字、图表和观察实 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 •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的最初成果,属于认识论的 范围,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 与主观的统一。
四、科学理论
• 1、科学理论及其构成
• 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知识,是关于客观事 物的本质 及其规律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 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经验并由一系列概念、 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科学理论的构成:
• (1)概念——科学理论的支撑点、逻辑出发点。 • 概念是同一领域中同类事物共同和本质属性的概 括。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专有的概念。(2)定 律和原理——理论的内容和或主体 • 是研究对象基本关系的反映,定律和原理在语言 结构上表现为判断形式,如电流等于电压乘电阻, 牛顿三大定律等。 • (3)科学推论——执行理论的解释和预见功能。
三、科学的划界
• 1、科学划界的标准 • 逻辑经验主义: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 否则就是非科学。什么才算有意义,如果一个命 题能用经验事实加以证实,这个命题就有意义。 • 证伪主义:波普尔认为证伪才是分界的标准,他 认为科学的理论或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靠能 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因为经验总是 个别的,所以他主张可以被证伪的理论或命题才 是科学的。
马克思关于科学涵义有以下几个观点

初中科学教学本质观思考

初中科学教学本质观思考

初中科学教学本质观思考一、科学本质观的解读1.从理论研究层面来看从理论上来看,人类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逻辑实证主义的传统观点;另一种是建构主义的现代观点。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知识是来自客观事物的观察,而观察是中性的,不带主观偏见,因此,一旦实验验证确立下来的知识就是真理、不可推翻的。

建构主义现代观点认为,科学知识是科学家根据已有理论与实验建构而成,由于科学技术不同,人类的认识水平不同,客观检验的标准与尺度不一样,建构的科学知识是暂时性,可被推翻与修改的。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路径,其基本特点是以实证为判别尺度、以逻辑为论辩的武器、以怀疑为审视的出发点。

[1]张开逊概括了科学本质观,当发现新的证据和对已有事实有新的解释时,科学知识将会改变;科学知识最终是建立在经验和证据之上的;人类的想象和创造性参与了科学知识发展的所有阶段。

[2]科学是一种探究,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做的探究活动;科学是一套价值观体系,科学研究的社会性目的是通过将科学转化为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从而造福人类;科学是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意义建构,是人们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对自然事物的合乎逻辑的阐释。

[3]2.科学本质观解读的启示基于科学本质观的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解读,我们认为,科学是一种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思维方式;科学是一种价值取向。

所以,科学教学的价值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得高分,也不是为了一张录取通知书,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诺贝尔奖获得者劳厄所说:“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知识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课堂教学作为渗透科学本质观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应运用科学探究教学,揭示科学是一门耐人寻味探索性学科;展示技术创新的过程,培养学生求真、求实、创新的态度和精神;以实证的意识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科学需要证据;合理地运用科学史实激活“静态”的文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经典,而是发展变化的运动。

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郭贵春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1)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①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

②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③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

(3)系统的特点:①开放性依据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以将其区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自然界的物质系统都是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②动态性现实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都有物流、能流、信息流的不断运动,任何自然系统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

③整体性整体性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

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成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机械相加。

因此,系统具有各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

④层次性系统的层次性是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科学课要体现科学的本质

科学课要体现科学的本质

科学课要体现科学的本质摘要: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

学生不仅要学会科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的方法,而且要通过科学的学习,内化科学精神,形成科学价值观,懂得和欣赏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对个人的文化品质和生活质量产生有益的影响。

对科学本身的认识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体现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特点。

对科学的本质界定一致认同的有这样三点:一、科学是一种实证的系统;二、科学的结论是符合逻辑的,我们可以通过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三,科学的结论是有局限性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其结论也是可改变的。

关键词:科学课体现科学本质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

但是,课程标准并没有对科学的本质进行进一步的阐释,以前的自然教学也没有提出让学生领会科学的本质。

那么科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科学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理解科学本质?这里涉及到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对科学课程的认识问题。

自19世纪初期科学开始在学校课程中取得一席之地以来,人们一直希望学生不仅要学会科学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科学的方法,而且要通过科学的学习,内化科学精神,形成科学价值观,懂得和欣赏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教育对个人的文化品质和生活质量产生有益的影响。

到现在,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

邦格认为,科学文化是当今最先进的文化现象。

因此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领悟科学的本质,就是接受科学文化的熏陶,接受当今最先进的、没有国界的文化,意义十分深远!科学课脱胎于自然课,而又有所发展,是站在自然(常识)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科学》是一门新的课程,因而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对科学本身的认识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不同于《自然》的新的特点,即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科学的本质,要体现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特点,课程标准用“科学素养”这个词来表述。

对科学的本质界定,有不少不同的理解,不过一致认同的有这样三点:一、科学是一种实证的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认识科学的本
质?
2、如何认识技术的本
质?
3、科学与技术有哪些
主要区别?
4、古代、近代、现代
社会的科学与技术
的联系各有什么特
点?
5、什么是科学技术的
社会互动?
6、简述科学技术的社
会功能?
7、简述科学技术发展
的社会条件?
8、为什么说学习《科
学*技术*社会》有
助于增强科技意
识?
9、了解科学技术与社
会的互动关系有何
意义?
10、学习科学技术史和现代科技基础知识有何意义?
11、.原始社会技术
上的突出成就有哪
些?
12、.简述古埃及的
医药学和建筑技术
成就?
13、.简述古代两河
流域数学和天文学
成就
14、必达哥拉斯学
派有哪些科学贡
献?
15、简述古希腊罗
马地心说宇宙模型
的建立和发展16、亚里斯多德在
生物学上有何贡
献?他的力学研究
有何局限性?17、简述古希腊亚
历山大时期突出的
数学成就?、18、希波克拉底对
医学有哪些贡献?19、老普林尼的
《自然史》的主要
内容有哪些?这部
书有何局限性?
20、简述盖伦的
“三灵气说”
21、简述古罗马建
筑技术成就和主要
著作?
22、赫伦主要有哪
些科学技术贡献?
23、简述古希腊罗
马科学技术的历史
地位?
24、古印度在数学
上有何突出成就?
25、古印度在技术
上有哪些独特发
明?
26、古代阿拉伯人
是如何改变对异族
的科学文化的态度
的?
27、古代阿拉伯在
世界科技史上做出
了什么特殊贡献?
28、简述中世纪前
期欧洲科学技术的
衰落,并分析其原
因。

29、中世纪后期欧
洲科学技术复苏的
原因是什么?有哪
些主要表现?
30、中国古代天文
观测有哪些主要成
就?
31、略述《九章算
术》的主要内容及
该书的科学史地
位?
32、宋元时期中国
数学上有哪些新成
就?
33、举出几部中国
古代医药学代表著
作并简述其内容。

34、举出几部著名
的中国古代农学著
作及其作者?
35、略述中国古代
制瓷技术的发展?
36、举例说明中国
古代塔,桥建筑技
术的成就。

37、略述四大发明
的年代及外传情
况。

38、试析中国古代
科学技术的特点。

39、简述中国科学
技术在近代落后的
原因。

40、近代科学与古
代科学的主要区别
是什么?
41、试析近代科学
技术产生的社会条
件?
42、哥白尼日心说
的要点是什么?这
个学说的提出对科
学发展有什么意
义?
43、为什么说哈维
提出的血液循环理
论是近代科学革命
的一个重要标志?
44、简述伽利略的
力学研究成就?
45、简述牛顿的主
要科学成就?
46、写出对近代数
学发展做出主要贡
献的数学家的名字
和他们所研究的学
科?
47、布莱克在热学
研究上有哪些主要
创见?
48、19世纪热学的
主要成就有哪些?
各项成就的主要创
造者是谁?
49、简述19世纪电
磁学的发展?
50、波义耳和拉瓦
锡各对近代化学的
发展做出过什么贡
献?
51、道尔顿原子学
说有哪些要点?分
子学说是由谁在哪
一年提出的?主要
内容是什么?
52、元素周期律的
发现有何意义?
53、简述林耐的生
物学成就?
54、达尔文生物进
化论的基本观点是
什么?这个学说的
提出有何意义?
55、简述海王星的
发现及其意义?
56、赫歇尔在天文
观测上有哪些重要
发现。

57、近代地质学者
有过什么争论?说
出对立的学说及其
代表人物。

58、瓦特如何改进
蒸汽机?他的成功
产生了什么重大影
响?
59、电力技术革命
包括并导致了哪些
重大发明?这次技
术革命与科学理论
的关系如何?
60、简述内燃机的
发明过程和技术后
果?
61、近代技术革命
如何导致产业革
命?
62、说出19世纪末
三大科学发现,发
现者及其国籍,三
大发现有何科学意
义。

63、简述爱因斯坦
创立狭义和广义相
对论的过程。

64、在量子力学建
立的过程中,有哪
些科学家做出过哪
些贡献?
65、相对论和量子
力学对现代自然科
学有何意义?66、简述现代新技
术革命的过程?67、工业化大生产
如何推动现代科学
技术发展?
68、经济需求和军
事需求如何促进科
学技术发展?69、现代科学分为
哪几类?各类科学
的研究对象是什
么?
70、现代技术分为
哪几类?各类技术
的研究对象是什
么?
71、简述现代科学
技术整体的研究过
程结构?
72、简述现代科学
技术的基础性层次
结构。

73、现代科学技术
领域中各学科之间
的相互综合有哪些
主要表现?
74、现代科学技术
发展的数学化趋势
有哪些主要表现?
75、简述现代科学
与技术发展的一体
化趋势。

76、现代数学有哪
些主要特征?77、现代数学新的
三大基础分支是什
么?
78、模糊集合概念
与经典集合论中的
集合概念有什么联
系?
79、作为群的集合
要满足什么条件?
80、抽象函数概念
与古典分析中的函
数概念有什么联
系?
81、突变理论可以
描述什么变化过
程?
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