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610课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章政治与生活课题一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 授课目标:了解政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政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 授课内容:- 政治的定义与特点- 政治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政治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授课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
2. 讲解政治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其基本概念。
3.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政治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4. 分组展示: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5. 讲解政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6. 总结与评价: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评价政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题二政治分层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授课目标:了解政治分层的概念与原则,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要素。
- 授课内容:- 政治分层的定义与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程序与要求- 授课步骤:1. 引入: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政治分层的概念。
2. 讲解政治分层的定义与原则,引导学生理解各级政治组织之间的关系。
3. 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介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职责与权力。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探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程序与要求。
5. 分组展示: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6. 总结与评价:让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并评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章从个体到群体课题一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辩证关系- 授课目标:了解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掌握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依存关系。
- 授课内容:- 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概念- 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 追求个体权利与追求公共利益的辩证关系- 授课步骤:1. 引入:通过引用经典名言等方式引发学生对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思考。
2. 讲解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概念,强调二者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并列举具体例子。
八年级政治上册教案全部(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融入社会,遵守规则第1课我们的社会生活1. 教材内容:社会的含义与特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规则与秩序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社会的含义与特征,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掌握社会规则与秩序的重要性。
第2课规则伴我行1. 教材内容:规则的含义与作用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自觉维护规则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规则的含义与作用,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维护规则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社会规则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社会规则的能力,如遵守纪律、友善待人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共2课时,安排在第1周和第2周完成。
每周1课时,第1课时学习第1课,第2课时学习第2课。
六、教学内容第二单元携手同行第3课共同遵守规则1. 教材内容: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集体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集体规则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认识到集体规则的重要性。
八年级政治上册教案全部(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第2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及其传播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内涵及表现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成功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六、教学内容第二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第4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2.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过程,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集体的力量。
2.培养学生关爱集体、为集体做贡献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团队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个人与集体有什么关系呢?2.知识讲解(1)讲解个人与集体的概念。
(2)分析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强调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个人对集体的影响。
3.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小明在班级中表现优秀,但不愿意与同学合作,导致班级整体成绩下降。
(2)讨论:为什么小明不愿意与同学合作会导致班级整体成绩下降?4.小组讨论(1)讨论: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5.课堂小结(2)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
第二课时:关爱集体,为集体做贡献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关爱集体、为集体做贡献有什么意义呢?2.知识讲解(1)讲解关爱集体、为集体做贡献的重要性。
(2)分析关爱集体、为集体做贡献的方法。
3.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某班级在卫生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影响了班级的整体形象。
(2)讨论:如何解决卫生问题,让班级变得更加美好?4.小组讨论(1)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集体、为集体做贡献?(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5.课堂小结(2)强调关爱集体、为集体做贡献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第三课时: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团队合作能力在集体中有什么作用呢?2.知识讲解(1)讲解团队合作能力的概念。
(2)分析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某班级在篮球比赛中,由于团队合作能力差,导致比赛失利。
(2)讨论:如何提高团队合作能力,避免比赛失利?4.小组讨论(1)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初中政治教案
概述
本文档提供了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的全册教案。
该教案结合了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的内容,旨在帮助初中八年级学生全面研究和理解政治知识。
目标
-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掌握八年级政治上册的全部内容。
- 学生将能够理解和分析与政治相关的概念和理论。
-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政治实践中。
教案内容
该教案包含了八年级政治上册的所有单元教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单元一:初识政治
2. 单元二:同一份力量
3. 单元三:政权机构
4. 单元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基层民主
5. 单元五:共和国的旗帜
6. 单元六:进行时——中国的民主建设
7. 单元七:评价与表彰
8. 单元八:全球变革与中国的发展道路
9. 单元九:建设美好家园,从我做起
使用指南
教师可以根据教案的内容,结合课程安排,进行教学活动的策
划和组织。
教案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详细信息,有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学生可以根据教案提供的教学材料和指导,进行研究和复。
教
案中的重点知识点和思考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注意事项
本教案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教师
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
生的研究效果。
> 注意:本文档为机器生成的文本,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格式请以实际教材为准。
八年级政治上册 6-10课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说说从这两个习题中你明白什么道理?
1、通过阅读,你明白了哪些道理?请你在教材中注明。
1、认真完成习题,可以参考P84第一段。
要求汇报出“基本礼仪要求”有哪些
1、有人说,礼仪是个人的事,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无关
**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是
结合教材P85相关链接,说说这三种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问题2与3中的两个材料除了共同说明了网络具有弊端之外还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
联系左侧“梅平的经历”与“小波的经历”总结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如下:
由左侧问题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说说具体应如何做?
由左侧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说说具体应如何做?
由上面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如下问题:
其答案为:1、
2、
8、
*(1)由八年五班的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在合作中竞争要如何对待竞争对手?
**(2)同时,我们也可以明白: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是:
(3)由八年五班同学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后成绩都很优秀这件事,我明白了竞争是一种有效的;
同时也明白了休谟的一句名言“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懂得在人际交往中礼貌的作用(2)理解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
(3)懂得人际交往中礼仪的作用(4)知道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
2、能力目标(1)在生活中以礼待人的能力(2)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礼貌的恰当方式
(3)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及践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以礼待人,尊重他人所获得的快乐体验(2)以礼貌为高尚、不讲礼貌为
9、常言道“胜败及兵家常事”,说说我们应如何面对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
统编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导学案

统编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课时我与社会主备:审核: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目标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复杂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情景剧: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什么?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学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一)丰富的社会生活活动一:图片欣赏(展示图片)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活动二:社会关系网(展示图片)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人教新目标版】初中政治8八年级上册政治全册 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新目标版】初中政治8八年级上册政治全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应能:- 了解政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理解政治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掌握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与权利;- 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 认识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政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政治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与权利;-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 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的认识。
教学方法- 情景引入:通过实例和故事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多媒体辅助: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了解政治参与的方式;-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的政治知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政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 了解政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政治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二课:政治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 了解政治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2. 认识政治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第三课: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与权利1. 了解中国人民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2. 理解中国人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第四课: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情况1. 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2. 掌握中国的法律体系和基本法律。
第五课: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1. 了解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2. 认识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评价和反馈-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检验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设计形式多样的测试题目,对学生进行个人能力评价;- 通过教学案例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互动能力。
参考资料- 《人教新目标版》初中政治8八年级上册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相关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由上面学到的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并参考P69内容,你认为在我们上网时,应如何发挥(或怎样发挥)网络的优势?
为了帮助众多的类似上题中的“小波”早日戒除网瘾,请你以上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A国家与社会 :
B学校 :
C“小波”:
上一框题我们学习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而全面地认识网络生活?
1、说说这个习题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完成P74下面方框习题
3、归纳本框题所学,思考与总结:
2题与3题共同说明网络交往超越了;也可以超越;
1、2、3、三道题共同说明了
4题说明了
由1题和2题,结合教材P68最后一自然段,总结出了一个问题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由问题3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问题:
。
结合P71第二段内容,总结出它的表现有哪些?
2、班内交流,教师点拨或精讲,解决疑难。
(四)合作共享 —— 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图,明确本课所学
三、训练提高,巩固新知(15分钟)
(一)组内同学相互交流 —— 互 查
(二)课堂达标 —— 完成堂堂清测试
随堂测试得分
错题题号记录
错题题号记录
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 课题: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两课时)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月 日 学科领导签字: 上课时间: 月 日
(提示:可参考P72第一段,并做补充)
2、阅读与完成P72方框内容
3、回忆P70“小波”的经历
(二)遵守网络规则
1、阅读完成以下内容:
小明和小强在小学期间,同班六年,是好朋友,上初中后,两人在不同的学校,见面少了,但经常在网上聊天,一天,由于一点误会,两人在网上互相大骂不止,小明吃了亏,第二天,小明纠集了几个“朋友”在小强放学的路上修理了小强,失手造成小强重伤,小明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你认为这场悲剧可以避免吗?这对我们上网有什么启示?
2、礼貌的重要性表现有哪些?
*1、说说你自己的观点(即:辨析题:礼貌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
1、我认为本目题中“谢谢”指的是
**1、通过这个事例,我明白了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同时,也明白了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有:
1、“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明白了这个道理,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做。
(二)网络交往—— 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1、阅读完成P68页上面方框内的习题
2、阅读P68最下面两幅图片、P70最上面两幅图片
3、阅读完成P70-71方框内容
(提示:第三个问,可以参考P72-73)
4、归纳与总结
4、拓展与延伸:完成右侧讨论题
第二框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一)学会自我保护
1、回忆、思考、总结
2、青少年如何戒除网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获取新知(10分钟)
第一框 网络上的人际交往
(一)网络沟通无极限
1、在你没上过网之前,你有哪些朋友?怎么联系?有了网友后,怎么联系?
2、你的网友分别是什么地方人?
3、你给你的网友留过言吗?这时他(她)在线吗?你的留言他能收到吗?.
4、你知道你网友的家庭住址、年龄、性别、职业等真实情况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网络的两面性,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树立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与自我保护的强烈愿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责任
重点:1、网络交往的优越性2、网络交往的两面性
3、掌握必要的网络交往的规则 4、掌握必要的网上自我保护的知识
难点:1、清楚意识网络是一种工具,要具备看清网络某些陷阱标(1)懂得在人际交往中礼貌的作用(2)理解礼貌与尊重之间的关系
(3)懂得人际交往中礼仪的作用(4)知道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
2、能力目标(1)在生活中以礼待人的能力(2)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礼貌的恰当方式
(3)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及践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1)以礼待人,尊重他人所获得的快乐体验(2)以礼貌为高尚、不讲礼貌为
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 课题: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两课时)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月 日 学科领导签字: 上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明确网络的优势与劣势,知道如何利用其优势避免其劣势;分析总结网络交往需要遵守的规则
能力目标:学会如何用好网络的优势,具备分辨网络环境的能力;提高网络交往中自我保护的能力
1、阅读P83第一段
2、阅读完成P83下面方框内容。
3、完成右侧辩论题:
5、发现与重点识记
(二)社交礼仪ABC
1、阅读与完成P86方框内容。
2、由上题完成左侧拓展与伸延
3、阅读完成P88方框内容
说说通过阅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在教材中圈点出来。
1、通过甲乙两个学生的表现,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礼貌的含义是:
2、阅读完成P79页内容
3、讨论:有人说,礼貌是个人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
(二)“谢谢的魅力”
1、自我思考:
2、阅读完成P80方框内容。
3、自我思考:
5、阅读完成p82上面方框内容。
6、(1)说说“谦谦君子,赐我百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阅读P82“相关链接”内容
第二框:礼仪展风采
(一)因礼仪而优雅
耻的态度(3)鄙视不讲文明、不讲礼貌的各种行为(4)以举止优雅、文明
礼貌展示自己风采的态度和行为
重点:1、礼貌与礼仪的重要性2、对人有礼貌的表现及具体要求
难点:如何将礼貌与礼仪落到实处
学习过程:
二、自主学习 获取新知(10分钟)
阅读本课前言P77内容
第一框礼貌显魅力
(一)礼貌是尊重
1、阅读完成P78方框内容
我们怎样才能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网络生活)?
学情预设
自学疑点
易错点/错别字
记忆方法
自学疑点
易错点/错别字
记忆方法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15分钟)
(一)理清线索 —— 整合信息,组内交流, 形成初步整体认知
(二)总结表述 —— 每组选派代表,展示学习内容。
(三)解疑释疑 —— 1、把自主与合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炼出来。
问题2与3中的两个材料除了共同说明了网络具有弊端之外还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
联系左侧“梅平的经历”与“小波的经历”总结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如下:
由左侧问题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说说具体应如何做?
由左侧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说说具体应如何做?
由上面两个问题,我们可以总结如下问题:
其答案为: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