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阅读训练习题Word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短文阅读练习(15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短文阅读练习(15篇)一、重点段落分析。
《蝴蝶的家》片段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的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的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
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
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
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
园里的花是它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1.写出反义词。
低沉( ) 轻盈( ) 确信( ) 柔弱(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
”作者想到了什么,竟那样的着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猜想蝴蝶的家会在哪些地方?概括起来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训练。
观潮(节选)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四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阅读训练习题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外阅读(一)熊猫与山民四川崇庆县城西北的苟家乡,重峦叠嶂,云雾缭绕,莽莽苍苍。
离苟家乡20多公里的岩峰村栅子,住着15户人家,周围箭竹丛生,是大小熊猫的天堂。
熊猫们自认是山民的老朋友,经常(不请自来串门访问),到居民家里(不请自来串门访问)。
因为“友谊深厚”,进得屋来就不讲客套,自已动“手”翻葙倒柜,看看主人给它们准备了些什么美味佳肴。
有一回,一只熊猫在一个山民家“酒醉饭饱”之后,还美美地睡了一觉,然后顺“手”将一只小板凳带回山坡作纪念,为它的生活添上一点现代的文明。
熊猫们也是炭夫、药夫的朋友,它们常(照顾光顾)炭夫、药夫放在野地的炊锅,遇上可食物,也帮忙吃一些。
当然,对这样的“小偷”,山民们只好(付之一笑怨天尤命)!一天,两只熊猫突然朝正在玩耍的孩子快步走去,小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其实熊猫并无恶意。
孩子走后,它们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大摇大摆地向树林中隐去,留下了一场(恐慌虚惊)。
浩瀚的的苟家乡的林海是宁静的,但又是十分热闹的。
除大小熊猫外,金丝猴、扭角羚、豺狗等也出没无常,黄雀、杜鹃鸣奏不绝。
每当猕猴桃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常可看见成群结队的金丝猴拖儿带女,或嬉戏于林间,或小憩于岩石上晒太阳,吃野果。
但它们胆小羞涩,一遇见情况,便像荡秋千一样,眨眼工夫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使你望树兴叹!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2、解释下列词语中画横线字的意思。
东张西望()虚惊()鸣奏不绝()嬉戏()望树兴叹()3、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第二自然段中“友谊深厚”一词上的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强调,指友谊非常深厚。
B、表示否定,意思是好像友谊深厚,其实不是友谊。
C、表示引用,引用别人的话说明问题。
②本文题目的特点是()A、以事命题。
B、以人物命题。
C、以动物命题。
D、以人物和动物的关系命题。
4、用“—”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词语,然后说明这种环境有什么特点。
5、用“//”给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并用小标题概括每层要点。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试卷(15篇)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试卷(15篇)一、课内阅读。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节选)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鸣啊鸣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
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
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
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
”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1.“砸锅”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
”“总算”一词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表演的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①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
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カ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晴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选文中的“_______、____”都表示时间极短,我还能写出几个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练习(经典)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练习(经典)一、阅读训练“给”永远比“拿”愉快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休息)时,他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盼望看望)爸爸。
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载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国去了。
后来,鲜花盛开了。
高尔基看着(zháo zhuó zhe)窗前怒(lù 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信是这样写的: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那么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须)要你。
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是啊,“给”永远比“拿”愉快!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3.在第3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的意思是________ _;“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 。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蜜蜂和蚂蚁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
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
我们干的活不少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气乎乎地说:“”“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
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及答案(最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及答案(最新)一、课外阅读。
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香的花粉,酿出了甜甜的蜜。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用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五月的槐乡,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只要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美滋滋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
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
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爱吃咸的,就浇上酱油、蒜泥、陈醋;爱吃甜的,就撒上炒好的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
小朋友临走时,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蒸过晒干的槐花,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格外漂亮,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槐乡的小伙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的,香喷喷的……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1.给短文写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大大咧咧3.请用“”画出描写槐花香的有关句子。
4.你怎样理解文中两次出现“五月,洋槐开花了”?( )A.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伤心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B.第一次作者带着喜悦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第二次作者带着兴奋的心情告诉大家洋槐开花了。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来到了五月的槐乡,看着满树的槐花会说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志向李大钊还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讲过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情。
当时八国联军的一部分队伍,曾经从乐亭县沿海登陆,到处杀人劫财,老百姓纷纷起来反抗。
在那时,李大钊胸中就埋下了仇恨帝国主义,仇恨腐败的清政府的种子。
随着他渐渐长大,当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在他的心灵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一种救国救民的志向,一天天在他的心田里萌发..。
在他读小学的时候,他的老师黄玉堂老先生给他讲太平天国的故事,他听得非常(入神凝神)。
黄老先生曾把他叫到自己的屋里,问他:“你听了太平天国的故事,有什么感想啊?”李大钊抬起头,眼睛里好像喷着火苗一般,说:“我要学习洪秀全,推翻腐败的政府!中国要富强,不受外国欺!”后来,李大钊在天津法政学校读书,他的爱国思想进一步得到(增加增长)。
当时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也有各种各样的志向。
有的想做个名士,游山玩水,乐活一生;有的想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的只想糊里糊涂混日子。
李大钊却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读书和研究政治理论方面。
他胸怀大志,(寻求寻找)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
他和同学们在一起交谈,用自己的思想帮助和启发了一些同学。
在当时那样的花花世界里,李大钊一尘不染....,有好多人不理解,问他:“你这样用心读书,将来要干点什么呢?”他微微一笑,认真地说:“我将来,只希望做一个对老百姓有用的人!活着,以自己的本领为民众做事;我死后,一不要棺材,二不要埋在地下,只希望把我的尸体扔进大海里,喂肥鱼虾,供民众食用,也使人民得到我的一点好处。
这就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准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萌发”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尘不染”一般指___________,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是对李大钊______的______和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部编(人教)语文四年级上册:类文阅读-14 普罗米修斯(阅读专项)创意设计,活力课堂word版可打印-2019秋

类文阅读-14 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造人普罗米修斯是被宙斯放逐的古老的神族的后裔。
他聪慧而睿智,知道天神的种子蕴藏.(zánɡ cánɡ)在泥土中,于是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把它沾湿调和.(hé huó)起来,按照世界的主宰,即天神的模.(mó mú)样,捏成人形。
为了给这泥人以生命,他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了善与恶两种性格,将它们封进人的胸膛里。
他的朋友智慧女神阿西娜朝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获得了灵性。
这样,第一批人在世上出现了。
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使用他们的四肢,也不知道该怎样使用神赐的灵魂。
他们如同蚂蚁一样,蛰居在没有阳光的土洞里,觉察不了冬去春来夏至;他们做样样事情都毫无计划。
于是,普罗米修斯又教会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升起和降落;给他们发明了数字和文字,让他们懂得计算和用文字交换思想;他还教他们驾驭牲口,来分担他们的劳动,使他们懂得给马套上绳拉车或作为坐骑.(qí jì)。
他发明了船和帆,让他们在海上航行。
他关心人类生活中其他的一切活动。
从前,生病的人不知道用药物治病,不知道涂药膏或服药来减轻痛苦,许多病人因缺医少药而悲惨地死去。
现在,普罗米修斯教会他们调制药剂来防治各种疾病。
他引导他们勘探地下的矿产,让他们发现矿石,开采铁和金银。
他教会他们农耕技艺,使他们生活得更舒适。
(选自《世界经典神话大全集超值金版》)1.选出文章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聪慧——()降落——()悲惨——()舒适——()3.这篇神话故事所讲述的人是怎样创造出来的?()A.阿西娜朝泥人吹神气,吹出来的。
B.普罗米修斯用河水把泥土沾湿调和起来,捏成人形。
C.把种子种在泥土中,长出了人。
D.普罗米修斯用泥土捏成人形,阿西娜朝泥人吹神气,赋予他们灵性。
4.普罗米修斯帮助人类做了哪些事情?5.谈谈你对普罗米修斯的印象。
【参考答案】1.cánɡ hé mú qí2.愚笨升起幸福艰难3.D4.普罗米修斯教人们观察日月星辰的升起、降落,教人们农耕技艺,教人们驾驭牲口,还教人们调制药剂来防治各种疾病;普罗米修斯给人们发明了数字和文字,发明了船和帆;普罗米修斯引导人们勘探地下的矿产,让人们发现矿石,开采铁和金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编)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编)一、课外阅读。
上课上课了,董老师扶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
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
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惦念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
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
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1.根据意思填词语。
(1)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_____________)(2)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_____________)2.“笑眯眯”是对老师()的描写。
A.动作B.语言C.神态D.心里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A.比喻句B.拟人句C.排比句4.用“______”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它是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我还能再写一句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屋顶上的月光(节选)夏夜,一家人在房顶睡觉是常有的事。
在房顶睡觉,特别凉爽,比闷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
母亲收拾着枕头,被单,我们姐妹顺着梯子早早爬上房顶。
屋顶上的月亮,从一弯新月,到一轮满月,我看着它缺圆盈亏。
不变的,是月亮的光芒,莹白,安详,静静的,柔柔的,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
屋顶的月光,就这样无声无息流淌着。
妈妈与我们轻声地说着话。
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妈妈的故事真多啊!月色朦胧,在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姐妹不知不觉睡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外阅读(一)熊猫与山民四川崇庆县城西北的苟家乡,重峦叠嶂,云雾缭绕,莽莽苍苍。
离苟家乡20多公里的岩峰村栅子,住着15户人家,周围箭竹丛生,是大小熊猫的天堂。
熊猫们自认是山民的老朋友,经常(不请自来串门访问),到居民家里(不请自来串门访问)。
因为“友谊深厚”,进得屋来就不讲客套,自已动“手”翻葙倒柜,看看主人给它们准备了些什么美味佳肴。
有一回,一只熊猫在一个山民家“酒醉饭饱”之后,还美美地睡了一觉,然后顺“手”将一只小板凳带回山坡作纪念,为它的生活添上一点现代的文明。
熊猫们也是炭夫、药夫的朋友,它们常(照顾光顾)炭夫、药夫放在野地的炊锅,遇上可食物,也帮忙吃一些。
当然,对这样的“小偷”,山民们只好(付之一笑怨天尤命)!一天,两只熊猫突然朝正在玩耍的孩子快步走去,小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其实熊猫并无恶意。
孩子走后,它们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大摇大摆地向树林中隐去,留下了一场(恐慌虚惊)。
浩瀚的的苟家乡的林海是宁静的,但又是十分热闹的。
除大小熊猫外,金丝猴、扭角羚、豺狗等也出没无常,黄雀、杜鹃鸣奏不绝。
每当猕猴桃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常可看见成群结队的金丝猴拖儿带女,或嬉戏于林间,或小憩于岩石上晒太阳,吃野果。
但它们胆小羞涩,一遇见情况,便像荡秋千一样,眨眼工夫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使你望树兴叹!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2、解释下列词语中画横线字的意思。
东张西望()虚惊()鸣奏不绝()嬉戏()望树兴叹()3、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第二自然段中“友谊深厚”一词上的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强调,指友谊非常深厚。
B、表示否定,意思是好像友谊深厚,其实不是友谊。
C、表示引用,引用别人的话说明问题。
②本文题目的特点是()A、以事命题。
B、以人物命题。
C、以动物命题。
D、以人物和动物的关系命题。
4、用“—”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词语,然后说明这种环境有什么特点。
5、用“//”给第二自然段划分层次,并用小标题概括每层要点。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外阅读(二)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有两户人家相邻而居,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樱桃。
开花时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两家人经常坐在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向外生长,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枝条跑向了墙西,而樱桃的枝条也悄无声息地伸向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节。
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
他给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了一番,竟然发现樱桃蔓过来的枝条上也有害虫。
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为自家的石榴引起的。
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来的枝条将药打在樱桃枝上。
过了几天,他竟发现所有的害虫消灭得无影无踪。
他感到很快乐。
一场大风后,残花遍地,西家人动手给樱桃破损的枝条进行了捆绑。
捆绑完时,突然发现越过院墙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想,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不回来,石榴就会错过花期。
他想着想着就动起手来,也将石榴的残枝进行了修理。
几天之后,两棵树又是一片生机盎然。
果实成熟的季节到了,东家的孩子看见蔓过来的樱桃,他哭着要吃。
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____________________”东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
这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
生命也是一棵华美的树。
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到别人面前。
1.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写在最后一自然的横线上。
(2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分)悄无声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无完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第6段中,结合上下文猜猜西家的主人会怎么说,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2分)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第4、5、自然段的意思。
(4分)5.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从这2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2分)6.举例子,写出自己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外阅读(三)田野中的哭声东方欲晓,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
在那归真反璞、美不可言的时刻,我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什么是真实的美。
这时,一阵阵风从树丛中徐徐而来,像一个贫苦无靠的孤儿在叹息。
我问道:“轻柔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可在城里,我纯洁的躯体沾满了病菌,到处都是有毒的气息。
因此,我才这样伤心。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
我问道:“美丽的花儿呀,你们为什么要哭?”花儿抬起他那俏丽的脸,说:“我们哭,是因为人们来到这里,掐断我们的粉颈,把我们带进城里,又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
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怎能不哭泣?”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在那里,人们鄙视我们,他们用我们的身体为他们洗涤污垢。
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
我怎能不号哭?”随后,我侧耳倾听,又听到鸟儿在唱着伤心的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啊!你们在为谁悲伤?”小鸟儿说:“人们将要像用镰刀割草似地把我们消灭掉。
我们在相互诀别,谁都不知道谁会幸免于难。
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随到哪里。
我们怎能不悲伤?”旭日从山后冉冉升起,为树丛戴上了一顶顶金冠,我不由得想:“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2分)(1)形容百花齐放,颜色艳丽。
()(2)饶幸地避免灾难。
()2.用“——”线画出第五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2分)是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相应的近义词。
(4分)伤心()哭泣()残忍()漂亮()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分)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的转折③表示意思的递进5.把文中画“—”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6.作者在草地上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哭声,那是因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7.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人们说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外阅读(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一下只好拉倒了。
我坐在门口,望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到身上了。
”我没理会,却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房檐下的石头怎么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
?”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jiě shì ()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房檐上的雨点打的。
”“是吗?”爸爸故意jīng qí()地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凑过来笑着说:“这叫‘滴水穿石’,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是滴在这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现在这样的小窝。
”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发。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
(2分)2、在第2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分)3、从文中找出一个适当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1分)4、形容雨大的词是_______________ ;“奇妙的东西”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在文中划出能说明“滴水穿石”这个词意思的句子。
(3分)6、文中最值得我牢记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语文四年级课外阅读(五)飞翔的蜘蛛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蛛网全都搅毁了。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说是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
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
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速度要快多了。
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的似的。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空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能把网结在空中。
奇迹是执著者造成的。
1.第四自然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 ) 。
A.话题转换B.解释说明C.语意延伸D.表示转折2、.短文中两次写“蜘蛛不会飞翔”,为什么题目却是“飞翔的蜘蛛”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用几个词概括蜘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