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之提炼中心论点_(一)教师版
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要素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教案

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要素教案1、怎样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总的来讲,要认真阅读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实质,抓住材料的中心,抓住中心句和关键句。
具体来讲,可根据材料性质具体分析:(1)若材料是写人的,可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分析人物的性格,根据性格来提炼观点;(2)若材料是写事的,应弄清事件的意义,根据其意义来提炼观点;(3)若给的材料是一些现象,要分析其现象的本质,根据其本质来提炼观点;(4)若给的材料是结果性的,要分析其结果产生的原因,根据原因来提炼观点;5)若材料是寓意型的、象征型的,要通过材料抓住寓意,根据寓意来提炼观点。
此外,观点的表述一定要明确、完整,可以用单句,可以用复句,也可以用陈述句或否定句、疑问句、感叹句。
2、怎样自拟题目?这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在考试中有不少考生对题目自拟不重视,因此2分被扣得可惜。
拟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可以拟成论题型的。
(2)可以拟成论点型的(3)可以用上议论型的标志,如“论、小议、有感”等等。
3、议论文写作有没有一个便捷的套路?就一般而言,议论文写作是有一个便捷的套路,那就是古人常说“起承转合”。
所谓起,就是开门见山端出论点;所谓承,就是分析论点,指出如此会怎样,不如此又会怎样;所谓转,就是转而说开去,用举例的方式证明论点,因而也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所谓合,就是全文结尾,与开头部分遥相呼应,再次肯定论点。
运用这样一种便捷的套路,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可以节省宝贵的时间,因为轻车熟路;二来眉清目秀,极有条理;三不会引起阅读歧义。
4、写议论文不会议论,只会举例说明怎么办?一要多看一些精彩的议论文,仔细琢磨这些作文的议论部分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开展的、如何一步一步引向深入的,在反复比较、思考之后将其“引进”。
二要学会“挤牙膏”,把过去一句就说完的议论分成若干句慢慢“挤”完。
比如,初读这段材料,感觉如何,细读这段材料又如何,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因为二……,因为三……5、写议论文没有深度、没有力度,说服力不强怎么办?可以采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议论文中心论点

巨著。他的第二稿,无论文字还是内涵,都达到了卡莱尔写作生涯的
巅峰。 ④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当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时,与其抱 怨还不如改变。
学知识与学做人 • (1)当今社会,知识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知识的价值也被越 “炒”越高。“学知识”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学做人” 却往往被人们忽略,似乎它是件无足轻重的事。其实不 然....。“学知识”与“学做人”是紧密相联的,两者具有 同等的重要性。 (2)首先,“学做人”是“学知道”的前提与 基础。当你还是一个幼童的时候,你已经从父母的潜移默化或幼 儿园老师的启蒙中开始学做人了。上了小学,在各种课本中,你 会发现一本《思想品德》课本,这正是在为你今后的道路做铺垫, 让你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 (3)其次,“学知识”是“学做人” 的进一步发展。当你知道要尊敬老师,要诚实……之后,你会感到 不满足,这时知识填补了这个空白。你便开始了“学知识的漫长 历程。这个使你充实,令你更加聪明。但你应该知道,光有知识, 不会做人,是无法立足于当今社会的。
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
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心境平和,即使遇到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
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
妙的音乐,结果到处是一片祥和之气 • 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与论题:
(1)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2)论题:是指议论的话题,即议论文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
它交给最信任的朋友米尔去完善。然而就在第二天,手稿被米尔家的
女佣当作废纸丢进了火炉! ②可以想象卡莱尔当时的心情,抱怨吧, 可抱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于是他很快平静下来,反而安慰悲伤的 米尔:“没关系,就当我将作文交给老师批阅,老师说‘这篇不行, 重写一次吧,你可以写得更好!’。” ③卡莱尔再起炉灶,重写这部
高中议论文分论点拟写(教师版)

写分论点的几种方法(教师版)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作文分论点的写法。
教学重点:内涵阐释法、分析理由法、揭示结果法、探寻方法法。
教学难点:内涵阐释法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一、由高考满分作文导入课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2014年四川高考作文)世界为立心者鼓掌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禅宗里有立于菩提树下之说,孔夫子让三千弟子立身修德,苏武的旄节立在北海之上。
我总是在想,人处在这个世界上,当以何种姿态面对这个世界。
叩经问史,朝山谒水,回答的声音说,世界属于站着的人,世界为立心者鼓掌。
立心,立的是一颗饱受苦难却坚强的心。
摩西与他的子民受尽苦难决定站起来走出埃及时,耶和华白天以云柱、夜晚以火柱指引他们抵达乐土。
我始终相信世界上是存在着那样纯洁自若的光的。
因为妄念虽如脱缰,灾难又常接踵,而世界让光明如约而至。
这其间是心生希望,心有坚强,心已有了站立起来的力量。
史公在牢狱,屈子被放逐,勾践在卧薪尝胆;嗣同在抗诉,鲁迅在呐喊,觉民在写《与妻书》;马丁·路德在演讲,甘地在印度救赎,特蕾莎修女在炮火里施以爱与恩慈。
这些人在路阻且长时,站起来怀着殒身之志;在天命赫赫时,站起来心生坚强希望;在众人无助时,将小儿女情怀变成了大悲悯。
他们立了心,世界在为之鼓掌。
立心,立的是一颗举世混浊却清纯的心。
在这个诱惑繁多的社会大剧场里,辛辣奇突如电影般刷刷掠过。
却使人总记起川端康成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加缪垒山不止的幸福,梭罗在瓦尔登湖垂钓,仓央嘉措白鹿踏雪,汪曾祺的花花草草、瓶瓶罐罐,周国平的煮豆撒盐给人吃,莎翁的飞鸥与海涛相遇,爱默生关于透明的眼球的譬喻,苏子的一蓑烟雨,王维的清泉石上流。
这些人即使在缤纷花瓣中走过,依旧掸衣故清辉,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即使在世事纷纭中,依旧立着清朗心,如明月松间,菩提微暖;即使在举世欲狂时,依旧立着修华意,如阳光清风,和光同尘。
议论文写作指导——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

微笑是世界和平的希望。
中国自觉参加联合国的维和任务,中国的维和 官兵们用微笑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爱好和平、推进和 谐发展的风采。在中国维和部队到达的每一个国家 和地区,你总会看到被保护的人民向中国维和官兵 报以甜美的微笑。他们曾说:“这不仅仅是因为维 护官兵们保护了他们的安全,更是因为从维和官兵 的微笑中,他们看到了动荡地区和平美好的希望!” 是的,微笑可以化解忧愁,维和官兵的微笑不是机 械的笑脸,而是对和平的信心,是定心丸。
注意:
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按照同一的 划分标准概括出来的,各分论点之间具有 逻辑性,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 叉,不可重复 ,不可包容,不可矛盾。并 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 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练习一
以“爱心让世界更美好” 为中心论点, (或以“爱心”为话题)列出至少三个 分论点: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当北京竞选奥运会申 办时就已经用“人文奥运”来表明北京奥运的 特色。这其中,北京奥运志愿者便是很好的例 子。奥运志愿者的会徽就是一个笑脸,它用真 诚的笑容来诉说北京奥运的人文关怀。奥运志 愿者的口号“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也是说 明了微笑的特性。在北京街头,那一串串流动 的笑脸服务在无声无息中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 友好及举办好奥运会的决心。
作者的论点: 1、微笑是幸福的催化剂。 2、微笑是个人乃至国家最好 的名片。 3、微笑是世界和平的希望。
2.因----为什么,主要回答原因和目的 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 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 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说安》中心:安全是生产得 到保障的前提。 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微笑着面对生活 ①微笑面对生活,就应该坦然地 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 ②微笑面对生活,不仅要有一种 坦然的态度,还应该有卓越的眼 光。
议论文指导 如何提炼分论点三个角度分论点

事例: 邰丽华 结尾(回扣论点,联系实际,深化论点):意气,是成
就人生所必需的。人,要有意气,要意
气风发。
角度:为什么
从《谈意气》一文的分论点可以看出,
它是定下中心论点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提
炼分论点。“人要有意气”,为什么呢? “人有意气,才能……”,找出了三个原因。
《谈意气》一文所使用的提炼分论点的方法叫
从“是什么”角度展开构思
角度:是什么
并列分解“是什么”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
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
下这样分解: 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 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 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如2006年辽宁话题
“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 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 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阅卷老师在高速阅读的情况下,希望能在 很短的时间内看清作者的思路,看清全文 的布局安排,阅读一个段落,要能迅速看 出这一段写什么,段和段之间是否界限分 明。如果看不清段和段之间的联系,不可 能打高分。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
运用横式结构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议论文。
(先用横式结构在作文纸反面写出作文 的提纲,然后在正面写作。) 注意:1、书写要规范
感动中国的黄舸一个阳光少年面对时间一分分的流走他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在慢慢的流逝但他并没有让这些时间白白流走而是将这一分一秒的时间都牢牢抓住用自己的笑声用自己的感恩之心使它们跳跃起来变成一曲优美动听的歌
学习目标:
1、掌握议论文提炼、设立分论点常见 的几种方法;
2、学以致用,在写作中科学有效地设 立分论点。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教师版).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做到纲目清楚,让阅卷人一目了然。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它又附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效劳。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论点,议论文的分论点要清楚,最好采用排比句。
正文每段开头用同样句式的话,让人一目了然,这样可得高分。
即使不能用一样句式,也可用首先、其次、再次等。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横向并列式分解①概念分析法——立足中心论点,分析关键概念的含义,明确其与中心论点相关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形成分论点的方法。
就是并列分解决概念中的“是什么〞的问题。
例如?做好生活中的减法?这篇文章,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生活中的减法〞即是要减去生活中多余的东西,“做好〞即是要注意减去什么,有何意义。
由此即可形成分论点:(并列式构造A .减去名利,心胸纯洁;B .减去旁骛,目的专一;C .减去重负,人生轻快。
例如:?为生命着色?A .为生命着上红色,焕发生命的激情;B .为生命着上蓝色,维护生命的纯洁;C .为生命着上绿色,保持生命的朝气。
A .奉献劳动为生命着上炽热的红色;B .淡泊名利为生命着上纯洁的蓝色;C .汲取知识为生命着上旺盛的绿色。
②因果分析法——以中心论点为出发点,或透过现象深化本质,或提醒问题产生的原因,或预感事物开展的趋向和结果,从而形成分论点的方法。
就是并列分解中心论点的“为什么〞的问题。
如?不要轻易说不?一文,标题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全文要分析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对其原因作分析,还是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并列式构造A .面对挑战,轻易说不会丧失机遇;B .面对困难,轻易说不会丧失自信;C .面对求助,轻易说不会丧失真情。
再如?有志者事不一定能成?一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全文要分析的问题就是“有志者事为什么不一定能成〞,对其原因作分析,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并列式构造A .有志还需要认清方向才能成功;B .有志还需要讲究方法才能成功;C .有志还需要具备条件才能成功。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
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再好也只能是勉强及格。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
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
那么,如何设置分论点呢?(一)概念界定法:找出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并从几个不同侧面对“关键词”进行阐释,可采用“‘关键词’是什么”的句式。
例如:阅读下列材料,确定好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我正在赚钱。
”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分论点:1、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起点;2、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目标;3、崇高的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又如:确定以“说‘安’”为题的议论文的论点和分论点。
论点:安于平凡的人是拥有大智慧的人。
分论点一:安于平凡,是低调中的进取。
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只守茅屋八九间,采菊植桑,安于平凡;又有王维不喜官场黑暗,只求空山鸟语,日冷青松,安于平凡;更有苏东坡足踏芒鞋,仗策山中,安于平凡。
他们不是避世,也不是甘于平庸,是另一种意义的伟大,是加一番精彩的人生历练。
分论点二:安于平凡,是不求功利,心境平和。
学界泰斗季羡林独守一片清荷,淡泊名利之心,安于平凡。
他不求名利,不争是非,一心做好工作来回报国家。
他最爱荷花的那分高洁与平和,以清荷自比,道出了人生哲学。
19、怀疑与学问——把握文章中心论点(教师版)

19.怀疑与学问——群文阅读把握文章中心论点本文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然后提出两个分论点。
分论点一: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分论点二: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这样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点解读】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把握文章论点,是议论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阅读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本文论点是如何提出的?【技法点拨】论点提出的方式: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中间提出中心论点﹔④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⑤从文章中归纳中心论点。
判断论点的方法:①看标题,分清论点和论题;②看开头,是否能统摄全文;③看结尾,找总结性的句子;④看论据的针对性;⑤把分论点加以整合;⑥找文中关于论题、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表述句。
注意:1.区分论点和论题。
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一般出现在标题或文首。
2.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中心论点是分论点的集合。
【真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善借者赢天下王飙①人生有涯,事业无疆。
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
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
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
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暗淡。
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油轮包租出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写作专题指导之中心论点(教师版)【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2、学习提炼中心论点的方法3、学会在写作中运用【教学难点】:学习提炼中心论点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一、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二、专题指导之提炼中心论点(一)了解论点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1、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
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
确定论点以及怎样引出论点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
论点是一个意思明确的表判断的陈述句。
论点可以出现在文章问题、开头、文章中间和结尾位置。
但是在中学生作文中,中心论点最好在文章的文题和开头就应该出现。
论点不是直觉性的(好或坏)的反应,也不是直观的(喜怒哀乐)的感受。
论点是需要加以证明的一个具体道理。
论点是一个关于做人、做事的正确道理。
2、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
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
3、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
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二)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要求。
1、正确:写议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真理、明辨是非、分清正误、区别美丑,所以,思想观点正确是首要的。
2、鲜明:作者在文中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毫不含糊的说出自己的见解,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理解。
3、严密:论点的表达必须周密严谨,无懈可击,不给持有异议的人以可乘之机。
4、集中:在一篇议论文中,只能提出一个中心论点,全篇文章始终围绕一个论点展开论述,把道理说深说透,解决问题。
5、深刻:文中提出的论点,应该是作者对于事物的新鲜、独到的见解、能够深入的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一般化的老生长谈。
6、新颖:对同一事件或事物,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与看法,要能发掘其中最新、最有特色的内涵;要能挖掘出问题中隐含的更新、更有现实意义的观点。
(三)立论的四大原则1、人生原则:观点是由物体、物象、自然现象、科学现象、科学规律而引导出的关于做人做事的人生思考、2、阳光原则:观点要鲜明地表现出对真善美的信心和高扬,对假丑恶的鞭挞和蔑视。
3、求实原则:观点要有事实基础。
事实的剖析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无中生有或者片面化。
否则,就会导致立论的偏颇和绝对化。
4、普遍性原则:观点要有一定的概括性,面对个案、特殊现象或者一个领域的问题要努力推广到类型、一般和其它领域。
就事论事、原地止步难以产生好立论。
(举例材料见《石室金匮》教师用书第93——95页)例1、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不脱离材料内容,提炼出一个合适的观点。
1、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宗璞《紫藤萝瀑布》)2、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美丽?(冰心《谈生命》)3、生命中不光有风和日丽,也有苦雨凄风。
面对风雨,我们要坚信:用你的激情点燃生命的火把,去迎接生命的挑战。
(高建群《感谢创伤》)观点:○1黑暗过后是黎明,寒冬过后是阳春。
○2热爱生命,感谢生命中的磨难。
○3风雨过后是彩虹。
例2、仔细阅读以下材料,从不同角度提炼观点。
有一个人,在每年十月间都要和家人跋涉上百里,去看野鸭南飞。
有一次出发前,他五岁的儿子吵着要带饲料去喂野鸭。
他听了很高兴。
就这样,以后的每一年,一家人都不辞劳苦地带着饲料去喂野鸭。
十年后,当这家人再去时,却发现这里的野鸭只是高兴地围在他们身边乱叫,根本不再南飞。
1、站在人的角度来思考:观点提炼参考意见:a、溺爱使人丧失本能。
b、我们对自然不能横加干预。
c、爱也会错。
(爱也要讲究方式。
)d、利诱如刀。
2、站在野鸭的角度来思考:观点提炼参考意见: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依赖只会葬送自己的生命。
c、面对困难,我们不能一味寻求帮助。
d、拒绝诱惑,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
(四)提出中心论点的技巧1、开门见山法:这种开头方式,开宗明义,简洁明了,能统摄全文。
例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例2:《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2、释题入篇法:在文章开头,就对标题或相关概念的含义加以解释和阐发,表明自己的观点,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释题入篇法。
这种开头方式往往使文章节奏舒缓,给人留有思考的余地。
例:《舍生取义赞》我赞美“舍生取义”。
因为“舍生取义”是千百万仁人志士的人生哲理,它激励人们为了真理和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它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崇高、圣洁,它使一切见利忘义之辈、苟且偷生之徒变得渺小、丑恶。
3、巧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巧妙而贴切的修辞方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
例1: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假如……无论我是什么,无论我以什么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那就是回报。
(《诠释回报》)例2:自负,像一个泥潭,陷进去就难以自拔;自卑,像一根受了潮的火柴,难以把希望之火点燃。
所以,我们既不能自负,也不能自卑。
—《自负与自卑》4、引名言、诗文引用名言、诗文足以显示作者深厚的语文积累,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使文章有意蕴。
达到言约意丰、权威夺人的效果,对作文获得高分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例1:席慕蓉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
”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
我们乘坐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例2:“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吟咏着徐志摩的佳句,我轻轻掀开文学神秘的面纱。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低沉,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各有千秋。
所以,世界因多彩而精彩。
《世界因多彩而精彩》5、对比引入法:运用对比引入法,可直接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
辩证说理、对比鲜明、判断曲直、深刻有力。
例1: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就难得成就事业。
由此,我们可以说: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说勤》例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立谏言者事业有成而名垂千古,拒忠言者祸国殃民而遗臭万年。
《忠臣的声音》三、多角度立论(一)多思善想所谓多角度立论,也就是对同一个题目,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写作意图出发,从不同的方向去审视,从不同的方面去把握,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出不同的思想意义即论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例如对于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司马迁认为项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充分肯定了项羽的成就;李清照也对项羽作了充分肯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而毛泽东同志则批评项羽沽名钓誉,他在七律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说我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即使同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比如就《南郭先生》的例子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论:①没有真才实学的南郭先生混不下去,最后逃走,说明名有真才实学的人,最后终会露出马脚,归纳出“人要有真才实学,凭真本事立足”的论点(正面)。
②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以可乘之机(侧面)。
③表扬齐闵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侧面)。
④责备其他吹竽者充当老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迹其中,不予揭露,归纳出“善意地指出别人的错误是帮助了别人”,“充当好好先生要不得”的论点(侧面)。
⑤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置,还算有点自知之明,归纳出“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论点(反面)。
又比如:根据下面材料,进行多角度立意: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一生写了104部科幻小说。
当初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回。
他当时既痛苦又气愤,打算将稿子付之一炬。
他妻子夺过书稿,给他以鼓励。
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16家出版社。
经理赫哲尔阅读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还与儒勒•凡尔纳签订了为期20年的写作出版合同。
这则材料叙述时没有一定的中心,属于开发性材料,分析材料中人物、人物关系、故事的不同侧面,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出结论:凡尔纳——成功在于不懈努力。
妻子——鼓励给人信心,促人成功。
赫尔哲——从事一项事业需要胆识。
凡尔纳和赫尔哲——世有伯乐,然后又千里马。
凡尔纳与赫尔哲——伟人背后总有无名英雄。
(二)方法(具体见《石室金匮》教师用书第96——97页)对一个事物或材料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哪些角度呢?1、一个事物或材料,至少可以从“正面”(肯定)和“反面”(否定)两个角度去审视;2、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就有几个审视角度;3、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4、一个事件,针对不同的背景、写作目的,审视的角度就不同。
(三)最佳角度。
(具体见《石室金匮》教师用书第97——98页)如何选择最佳角度立意呢?一个题目或材料虽然常常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但并不是每个角度都可以写出好文章的。
原因在于:一、我们并不是对每个角度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熟悉的。
二、有些角度很一般,写出的文章难免人云亦云,平平淡淡。
另外,有些材料本身就有鲜明的情感价值趋向,并不能多角度地多向立意。
写作选择最佳角度立意是:1、题目或训练要求限定的角度;2、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的角度;3、有时代感、针对性的角度;4、具有新颖性的角度;5、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最能发挥自己水平的角度)。
四、论点的表述。
(具体见《石室金匮》教师用书第98——100页)五、小试牛刀,根据下列要求运用以上方法提炼中心论点。
(一)读下面的材料,请判断下面提炼的观点是否正确:寓言: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
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
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它,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
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
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
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盖。
第一组:1、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2、没有个人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