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下面关于中医护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中医护理学主要研究中医药在护理中的应用B. 中医护理学主要研究中医学基本理论C. 中医护理学主要研究西医护理学理论D. 中医护理学主要研究中医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2. 中医护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中医药的理论基础B. 中医药的诊断与治疗C. 中医药的护理方法D. 中医药的发展历史3.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中医药的经络理论B. 中医药的脏腑理论C. 中医药的阴阳理论D. 中医药的药物治疗4. 中医护理学讲究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中医护理学的个体化护理内容:A. 针对不同体质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B. 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C. 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D. 根据患者的性别决定治疗的方法5. 中医护理学的目标是:A. 提供基础护理知识B. 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理论C. 培养具备中医护理技能的护士D. 推广中医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医护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目标。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中医药在护理中的应用。

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医药的理论基础、诊断与治疗、护理方法等方面。

中医护理学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中医护理技能的护士,推广中医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2. 个体化护理在中医护理学中的重要性是什么?个体化护理是中医护理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通过针对不同体质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3.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方面?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药的经络理论、脏腑理论和阴阳理论。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学科。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的特点?A. 整体观念B. 辨证施护C. 药物治疗为主D. 情志调养答案:C2. 下列关于中医护理学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B. 中医护理学主要应用于临床治疗。

C. 中医护理学强调个体化护理。

D. 中医护理学只适用于慢性病的护理。

答案:D3. 在中医护理中,五行学说用于指导护理实践,其中“木”对应人体的哪个脏器?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B. 闻气味C. 询问D. 脉诊答案:D5.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在护理实践中,如何理解这一观点?A. 重视脾胃疾病的治疗B. 注重饮食调养C. 强调情志护理D. 重视药物治疗答案:B二、判断题1. 中医护理学中的“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进行干预和护理。

(正确)2. 中医护理学的实践过程中,不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

(错误)3.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护理学的辨证施护原则。

(正确)4. 中医护理学中的“药食同源”理念认为所有食物都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错误)5. 在中医护理中,情志调养是指通过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来促进健康。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

答: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念包括整体观念、辨证施护、个体化护理和自然疗法。

整体观念强调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统一;辨证施护要求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护理方案;个体化护理注重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自然疗法倡导运用自然和非药物疗法促进健康。

2. 描述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方法及其意义。

答:中医护理中的“四诊”方法包括望、闻、问、切。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外在表现来了解病情;闻诊是闻患者的气味、声音等;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信息;切诊主要是通过脉诊来感知患者的脉象。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中医四诊的内容?A. 望B. 闻C. 问D. 切E. 触答案:E2.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技术?A. 拔罐B. 艾灸C. 刮痧D. 输液E. 按摩答案:D3. 中医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A. 外感六淫B. 内伤七情C. 饮食不节D. 过度劳累E. 遗传因素答案:E4.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A. 太极拳B. 五禽戏C. 八段锦D. 瑜伽E. 气功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药物外治法?A. 贴敷B. 熏洗C. 熨烫D. 注射E. 药浴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饮食调养方法?A. 药膳B. 食疗C. 节食D. 暴饮暴食E. 定时定量答案:D7.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情志调养方法?A. 音乐疗法B. 书法C. 绘画D. 剧烈运动E. 静坐冥想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康复护理方法?A. 针灸B. 推拿C. 康复训练D. 药物治疗E. 心理疏导答案:D9.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预防保健措施?A. 定期体检B. 合理饮食C. 适量运动D. 过度疲劳E. 充足睡眠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护理评估方法?A. 观察B. 询问C. 检查D. 猜测E. 记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护理评估方法?A. 观察B. 询问C. 检查D. 记录E. 猜测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A. 太极拳B. 五禽戏C. 八段锦D. 瑜伽E. 气功答案:ABCE3.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药物外治法?A. 贴敷B. 熏洗C. 熨烫D. 注射E. 药浴答案:ABCE4. 以下哪些是中医护理学中常用的饮食调养方法?A. 药膳B. 食疗C. 节食D. 暴饮暴食E. 定时定量答案:ABCE5. 在中医护理学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情志调养方法?A. 音乐疗法B. 书法C. 绘画D. 剧烈运动E. 静坐冥想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护理学中的四诊包括望、闻、问、切。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中医学极为重视护理工作,认为对待疾病要“三分________,七分________。

”2.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________,,系统的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护理经验,运用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的________。

3.清代钱襄的________,是现存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

其________和护理原则为推动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东汉名医X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护理学________的原则,奠定了中医________的基础。

(二)选择题A型题1.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护基本原则的医家是A.华佗 B.X仲景 C.李时珍 D.孙思邈 E.钱襄2.在现存中医古代文献中,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千金要方》E.《侍疾要语》3.中医护理学独立于哪一时期A.远古时期B.夏商周至春秋时期C.战国至三国时期D.晋至近代时期E.新中国建立以后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治养2.《黄帝内经》理论基础3.《侍疾要语》侍疾理论4.辩证施护临床护理学(二) 选择题A型题1.B2.E3.E第二节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一)名词解释1.中医护理学2.整体观念3.辩证施护4.同病异护5.异病同护(二)填空题1.辩证是施护的________,施护是护理病人的________。

2.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________、病理、诊断、治疗、________等理论体系中。

3.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具体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4.中医护理学是以________为指导思想,以________为护理的基本原则。

5.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学的________的思想和________观念是相融相通的。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集、考试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第一章绪论二、填空题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B、张仲景C、华佗D、叶天士四、简答题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四、简答题1、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

中医护理学基础100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100题

五禽戏的创立者华佗被称为刚脏的是肝下列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足阙阴与足少阳经五化中,属于火的是长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失眠兼见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阳胜则阴病",用下列那种理论解释为宜阴阳消长平衡下列不属于津液范畴的是痰饮脾的生理功能有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产生各种变化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泻南补北法是指泻心补肾法七情致病的特点有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情志变化与病势相关经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二经脉目睛斜视多为肝风内动与血液正常运行有关的因素有脉管的完整性/气的推动/气的固摄/心肝脾等脏的功能/血液自身清浊诊寸口脉,右寸候肺与血液生成无关的是自然界清气期的生理功能有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五脏中以升为健的脏是脾在液为唾的脏是肾属于六腑的有胆/胃/三焦/膀胱数脉的主病是热证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凝滞,主用/其性收引湿证患者面色多表现为黄色格阴的本质是真热假寒过度安逸易导致的病理变化是气血运行不畅均属于肝系统的是胆/筋/目/爪脾在体合肉下列哪项症状属于假神面赤如妆神识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称为谵语行气利水并用治水肿的依据是气能行津与肺相表里的六腑是大肠被称为百病之长的六淫邪气是风邪呕吐清水痰涎,多属痰饮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血具有主决断的脏腑是胆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主病是痰饮证五行制化关系中,异常的是相乘/相侮宗气的盛衰可诊察虚里穴潮热多见于阳明实证/湿温病/阴虚证卫气的生理功能是防御、温煦、调控人体组织结构中,属于阳的是六腑大实有羸状是指真实假虚望络脉通用的年龄是3岁内灰黑苔主病是热极或寒极瘀血疼痛的性质多是刺痛肝主流泄的功能体現在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调解情志/促进肠胃运化性质精纯,灌注于脉中之气是营气水火既济概括的是哪两个脏腑的关系心与肾具有推动呼吸和行血气等作用的气是宗气中国現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黄帝内经面见青色,富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具有保持呼吸深度,防止呼吸表浅作用的脏腑肾下列哪项是典型的亡阳症状四肢逆冷阴偏衰即是阴虚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淤血致病的临床表現具有的共同特点包括疼痛/出血/肿块胃气上逆的症状包括呕吐/呃逆/暖气下列症状中,属子阴证的是声音低微芒刺舌的临床意义是里热似盛第一部中医护理学专著是侍疾要语下列属于火邪致病特点的是易致肿疡手三阴经的走向是从胸走手五行理论中,金的特性是从革下列哪项是典型的气陷症状小腹坠胀下列哪种六淫邪气无内生而皆为外感暑邪中医治病和护理主要着眼于辦析症候气滞最常见的脏腑是肺肝胃胃的生理功能和特点有主受纳/底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实证疼痛的特点包括拒按/痛势剧烈/起病急骤具有泌别清浊功能的脏腑是小肠具有性质粘常而重浊特性的外邪是湿邪与津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五脏是肺脾肾望络脉络脉主要观察浮沉/色泽/长短/形状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現在精血互化/藏泄互用面色青,主病包括寒证/痛证/淤证/惊风证/肝病内经中概括中焦的生理功能为中焦如沤耳轮甲错多为久病血瘀成功地运用辦证论思想的第一部中医专著是寒杂病论肺的别称有娇脏/华盖肺在志为悲过度喜乐影响脏腑气机,表現为喜则气缓头发突然大片脱落,多属血虚受风既是奇恒之腑,又是六腑的是胆小肠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可概括为小肠主液血麻形成的原因包括气滞/血寒/血热/痰浊阻滞/气虚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是佐金平木恶寒战栗,继之出汗,称为战汗滑脉的主病包括痰饮/食滞/头热心脏病入,面见黑色是水乘火舌面上覆益一度颗粒致密的滑黏苔垢,刮之难去,为腻苔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有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辦证施护/独特的护理技术与方法嗜食生米、泥土等,多见于小儿虫积梅核气的病因病机是痰气凝结人体的正常阴阳关系,常概括为阴平阳秘被称为君主之官的是心对肺主要功能高度概括,可称为肺主治节。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种是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A. 疾病的病因学说B. 针灸理论C. 草药配伍理论D. 脉诊学说2. 中医护理学强调的是:A. 药物治疗B. 医疗器械的使用C. 综合治疗D. 手术治疗3. 中医护理学强调的是:A. 预防为主B. 治疗为主C. 康复为主D. 平衡为主4.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原则是:A. 根据病情确定治疗方案B. 分辨病机,贯彻辨证论治C. 一切治疗方法以医生的主观意愿为准D. 临床症状明确则疗效立竿见影5. 中医护理学的核心是:A. 中医诊疗技巧B. 综合医学知识C. 药物疗法D. 针灸推拿技术第二部分:问答题1. 请简述中医护理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中医养生学等内容。

其中,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

中医诊断学重点在于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病情判断,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学包括了药物疗法、针灸推拿、中药汤药等治疗方法。

中医养生学则强调通过调整饮食、锻炼、保持心态平和等方式,预防和调理身体健康。

2. 中医护理学相对于西医护理学有何特点?中医护理学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的认识,更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体的整体健康状态。

与西医护理学相比,中医护理学更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平衡调理,强调预防为主、治未病。

同时,中医护理学在诊断和治疗上更加细致和个体化,注重辨证施治。

中医护理学中的治疗方法也较多样化,包括药物疗法、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方式。

3. 请简述中医护理学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学在现代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中医护理学强调预防为主,通过中医养生学的指导,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中医护理学在治疗疾病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护理学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技巧,能够对一些西医难以解决的疾病提供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习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中医学极为重视护理工作,认为对待疾病要“三分________,七分-________。

”2.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________,,系统的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护理经验,运用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的________。

3.清代钱襄的________,是现存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

其________和护理原则为推动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护理学________的原则,奠定了中医________的基础。

(二)选择题A型题1.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护基本原则的医家是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孙思邈 E.钱襄2.在现存中医古代文献中,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千金要方》E.《侍疾要语》3.中医护理学独立于哪一时期A.远古时期B.夏商周至春秋时期C.战国至三国时期D.晋至近代时期E.新中国建立以后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治养2.《黄帝内经》理论基础3.《侍疾要语》侍疾理论4.辩证施护临床护理学(二) 选择题A型题1.B2.E3.E第二节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一)名词解释1.中医护理学2.整体观念3.辩证施护4.同病异护5.异病同护(二)填空题1.辩证是施护的________,施护是护理病人的________。

2.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________、病理、诊断、治疗、________等理论体系中。

3.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具体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4.中医护理学是以________为指导思想,以________为护理的基本原则。

5.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学的________的思想和________观念是相融相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护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中医学极为重视护理工作,认为对待疾病要“三分________,七分-________。

”2.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________,,系统的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护理经验,运用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的________。

3.清代钱襄的________,是现存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

其________和护理原则为推动中医护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护理学________的原则,奠定了中医________的基础。

(二)选择题A型题1.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护基本原则的医家是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孙思邈 E.钱襄2.在现存中医古代文献中,最早最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千金要方》E.《侍疾要语》3.中医护理学独立于哪一时期A.远古时期B.夏商周至春秋时期C.战国至三国时期..D.晋至近代时期E.新中国建立以后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治养2.《黄帝内经》理论基础3.《侍疾要语》侍疾理论4.辩证施护临床护理学(二) 选择题A型题1.B2.E3.E第二节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一)名词解释1.中医护理学2.整体观念3.辩证施护4.同病异护5.异病同护(二)填空题1.辩证是施护的________,施护是护理病人的________。

2.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________、病理、诊断、治疗、________等理论体系中。

..3.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具体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4.中医护理学是以________为指导思想,以________为护理的基本原则。

5.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学的________的思想和________观念是相融相通的。

(三)简答题1.中医护理如何理解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为什么说人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3.简述辨证与施护的关系。

4.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四)选择题A型题1.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观念B.辩证施护C. 辨病施护D.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E.整体观念和辨病施护2.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A.人是一个有机整体B. 自然界是一个整体C. 季节晨昏对人体有影响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E.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3.中医护理学诊断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整体观念B. 辨病施护C. 辩证施护D. 对症护理E.审因论. .护4.中医护理疾病重要的是看A.症状B. 体征C.疾病D.症状和体征E.证5.中医学的“证”不包括下列哪项A.病因B.病性C.病位D. 病的表现E.邪正关系6.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五脏B.六腑C.经络D.心E.脑7.辩证施护的过程就是A.认识疾病的过程B.同病异护的过程C.异病同护的过程D.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E.护理疾病的过程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

2.整体,即统一性和完整性。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十分重视人与外界环境的有机联系。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

3.辩证施护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候,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

4.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个体或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几种不同的证候,证候不同,疾病的本质特点就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护. .理方法。

5.异病同护是指不同的疾病在某一过程中也可以表现出相同的证候,证候相同则疾病的本质特点也基本类似,因而可采用相似的护理方法。

(二)填空题1.前提和依据方法和手段2.生理护理3.同病异护异病同护4.整体观念辩证施护5.以人为本整体(三)简答题1.护理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将全身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的有机整体性还表现在形体与精神之间的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在诊治护理病人过程中,就是根据这些有机的联系来指导疾病的防治及护理,即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从官窍、形体、色脉、神情等外在表现,来了解内脏病变。

同样是从整体出发,分清主次,进行护理评估,从而提出护理诊断|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采用护理措施,有利于疾病痊愈,身心健康。

2.人类生活在外界环境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一般情况下,人体通过内部的调节机能,以适应外界环境. .变化,来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人体本身的调节能力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做出适应性调节,就会发生疾病。

由于人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因时、因地、因人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原则。

3.辩证是辨别疾病的证候,施护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原则和实施护理措施。

因此辩证是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辩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

辩证和施护是诊断和护理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4.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就决,具体体现在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两个方面。

(四)选择题A型题1.D2.E3.C4.E5.D6.A7.D第三节中医护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一)填空题1.合格的中医护理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比较系统完整的________护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湛的________。

2.唐代名医孙思邈在________篇中,精辟的论述了________的道德规范。

(二)简答题..1.中医护理人员应具备哪些职业素质?2.中医护理人员应遵守哪些职业道德?(三)选择题A型题1.确保护理工作实施的基础是护士的A.思想道德素质B.科学素质C.专业素质D.心理素质E.身体素质2.护士的医德修养的典型表现A.敬业及行为规范B.忠诚于病员的利益C.严守工作岗位D.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范E.严密观察病情变化X型题1.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是A.热爱护理事业B.具有高尚的情操C.敏锐的观察力D.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E.有系统完整的中西医护理知识2.护士与病员之间的关系是A.平等B.尊重C.信任D.从属E.合作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中西医护理技术2.《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医业(二)简答题1.中医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是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 .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综合体现。

2.(1)爱岗敬业、赤诚济世。

(2)就死护伤、仁爱救人。

(3)守规清廉、博施济众。

(4)慎言守密、取信病人。

(5)严谨求实、精勤不倦。

(6)尊重同行、团结协作。

(7)举止端庄、文明礼貌。

(三)选择题A型题1.A2.AX型题1.ABCDE2.ABCE第二章中医整体护理与中医护理程序第一节中医整体护理(一)名词解释中医整体护理(二)填空题1.中医整体护理模式是________指导下的________模式。

2.中医整体护理的发展趋势一是________,趋势二是具有鲜明的________。

(三)简答题简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四)选择题A型题1.中医整体护理的核心是..A.辨病施护B.辩证施护C.辨症施护D.因人施护E.根据病因施护2.阴阳平衡的健康观是中医整体护理的A.指导思想B.具体体现C.基本目标D.健康教育内容之一E.重要手段3.中医整体护理是进行疾病护理、机体护理,还要满足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需要,特别强调心理情志方面的护理,其鲜明特征突出反映了A.以病为本B.以证为本C.以情志为本D.以人为本E.以症状为本4.中医整体护理的理论基础部分一般应除外A.阴阳五行学说B.脏腑学说C.病因病机D.四诊与辩证E.推拿与针灸5.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健康教育重要内容是A.天人合一的整体观B.辩证施护的护理观C.阴阳平衡的健康观D.“治未病”的预防观、养生观E.实施独特的传统疗法X型题1.现代护理的框架结构包括A.人B.环境C.健康D.预防E.护理2.中医整体护理的特点是A.天人合一的整体观B.辩证施护的护理观C.阴阳平衡的健康观D.“治未病”的预防观、养生观..E.实施独特的传统疗法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中医整体护理是以中医学的整体观及护理为指导,遵循辩证施护原则,按照规范的护理程序,根据人的身心需要、社会及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全面的护理指导和护理实践活动。

(二)填空题1.整体观念辩证施护2.中西医结合护理更加紧密并不断发展时代特点(三)简答题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连脏腑,外络肢节”。

强调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自然和社会因素可相应地反映在人的生理和病理方面,即“人与天地相应也”。

(四)选择题A型题1.B2.C3.D4.E5.DX型题1.ABCE2.ABCDE第二节中医护理原则(一)名词解释1.未病先防2.同病异护3.既病防变4.异病同护..(二)填空题1.做好“未病先防”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防护工作。

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2.临床疾病复杂多变,护理中应根据病证的标本缓急,灵活掌握运用“集则护其________、缓则护其________”的护理原则。

(三)简答题何为正护和反护,各适用于什么样的病证?(四)选择题A型题1.早在《内经》中提出“治未病”的思想,它的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A.预防为主B.早期诊断C.早期治疗D.生活有规律E.既病防变2.“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相结合”是属于下列哪一项的内容A.药物预防B.加强锻炼C.起居有度D.调摄情志E.既病防变3.下列哪项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所创,用以强身健体A.太极拳B.药功C.八卦D.五禽戏E.气功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体现了下列哪项护理原则A.未病先防B.护病求本C.同病异治D.异病同治E.既病防变..5.气虚病人,因气不摄血而引起大出血,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进行止血。

体现了下列哪项护理原则A.未病先防B.既病防变C.同病异治D.急则护其标E.缓则护其本6.王某某,男,20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鼻流清涕、咳吐稀痰,苔薄白,脉浮紧。

李某某,女,34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喉肿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