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824环境保护概论》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环境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

《环境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

《环境学概论》考试内容范围1、掌握环境的概念、基本特征与功能;熟悉环境科学的概念、内涵和环境科学的内容、研究任务以及现代环境科学的特点。

2、掌握大气层结构及特征、大气污染物及污染类型;了解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大气中污染物扩散的因素和基本概念;熟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和防治措施。

3、熟悉水体概念、水体污染、污染源和污染物等;掌握代表性耗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和水体富营养化;了解重金属元素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特征和重金属元素的迁移转化;熟悉废水处理方法,了解水体污染的防治和管理。

4、熟悉土壤的组成,掌握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土壤的污染和净化,熟悉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重金属和化学农药的来源和迁移转化;了解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以及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5、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来源、分类、污染途径和危害;熟悉固体废物综台利用和资源化的流程。

6、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内涵、基本内容和评价方法;熟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7、掌握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8、了解人口、能源、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口-能源-资源和环境良性发展的措施9、了解环境与发展前景,熟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维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10、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空气微生物中分布特点;了解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掌握土壤自净的原理和污染土壤的修复过程;了解水体微生物的分布。

参考书目:《环境学概论》(第二版),刘培桐主编,-A-A- ^*7*-弟一早1、环境的概念: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更明确地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的基本特征:①整体性②环境的区域性③环境的变动性④开放性⑤有限性⑥综合性⑦可调节性3、环境的功能:①空间功能:通常指环境提供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栖息、生长、繁衍的场所, 且这种场所是适合其生存发展要求的;②营养功能:通常指提供人类及其他生物生长繁衍所必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及各类资源、能源等;③调节功能:通常指对各种生物植被及相关连的物质发挥调节功能。

《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点归纳

《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点归纳

《环境学概论》考研知识点归纳《環境學概論》知識總結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整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聚落环境:是人类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3、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

4、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5、环境保护: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6、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7、环境自净能力:当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因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物化和生化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逐渐自然降低的现象称为环境自净能力。

二、简答1、情况科学的主要义务:①探究全球规模内情况演化的规律,相识人类情况变化的过程、情况的基本特性、情况结构和演化机理等,以便应用这些认识使情况质量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对人类不利的变化;②揭示人类举动同自然情况之间的干系,以便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情况保护的干系,令人类社会和情况协调发展;③探究情况变化对人类保存的影响,发挥情况科学的社会功用,探究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情况毒理学研究,为人类一般、健康的生活服务;④研究区域情况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2、情况科学的基本义务:揭示人类-情况系统的实质,研究人类-情况系统之间的协调干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情况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以改善情况质量,造福人民,促进人类与情况之间的协调发展。

3、理论环境学的主要任务:运用有关的现代科学理论,总结利用和改造环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继承和发展有关的环境科学理论,以建立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

2023年暨南大学824 环境保护概论考研真题试卷

2023年暨南大学824 环境保护概论考研真题试卷

D. 致癌
10. 环境污染物的综合效应不包括 ( )
A. 拮抗作用
B. 相加作用
C. 相乘作用
D. 相除作用
四、综合题 (共 3 题,第 1、2 题各 15 分,第 3 题 20 分,共 50 分)
1. 在环境领域,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工程运行都常涉及到流体在管道内的流动过 程,边界层理论则是分析流体流动阻力的基础。在边界层中,流体与物体接触表 面存在剪切力形成摩擦阻力;当流体流过曲面物体时物体表面压强分布发生变化 形成形体阻力。请回答以下问题: 1)流动的流体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流体流动主要存在哪两种运动状态?(4 分) 2)流体流动过程中,摩擦阻力和形体阻力的相对大小及总流动阻力的大小主要受 哪些因素影响?(6 分) 3)如下图所示,用直径 d = 10 cm 的管道从开口水箱引水至与大气相接的 2-2 断 面。假设开口水箱水面 1-1 维持恒定且流速可忽略,已知水箱水面 1-1 高出管道 出口中心的高度 H = 4 m,管道长度 l = 15 m,管道的沿程摩擦系数 =0.02。若 进口局部阻力损失可忽略,求通过管道流速(重力加速度 g 9.8 m/s2)。(5 分)
C. 生物改良
D. 施加抑制剂
7. 下面不属于电磁辐射污染源 ( )
A. 电力线
B. 核电站
C. 无线电发射机、雷达
D. 电脑、手机
8. 下面不属于危险废物的处置方式 ( )
A. 焚烧法
B. 填埋法
C. 堆肥法
D. 化学转化法
9. 遗传毒理学的“三致”效应不包括( )
A. 致突变
B. 致死
C. 致畸பைடு நூலகம்
4. 下面哪种大气颗粒物是液体形态的( )
A. 烟

《环境学概论》__考研知识点归纳

《环境学概论》__考研知识点归纳

《环境学概论》__考研知识点归纳一、环境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环境的概念和范围:环境是指自然界的一切存在,并包括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依赖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全过程。

2.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环境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研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3.环境问题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环境问题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人类活动、自然条件、资源利用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二、环境评价与监测1.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环境评价是对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等内容。

2.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环境监测是通过收集有关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数据,分析和评价环境质量变化和污染源,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规划与管理1.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环境规划是通过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的利用、环境污染的防治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并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环境管理是通过合理地组织和管理人材、设备、财务和履行职责的能力,使环境保护实现最佳效益。

四、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治理的思想和方法:环境治理是针对环境问题而采取的改善环境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环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关系:生态学是环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环境科学与化学、物理学的关系: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为环境学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大气污染: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SO2、NOx、HC、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2.水体自净:水体受到废水污染后,逐渐从不洁变清的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3.逆温: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4.生物入侵: 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5.大气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6、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7.半衰期: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

8.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9.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10.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运行的总称。

11、大气环境容量:是指大气在一定环境功能条件下,大气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12、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未受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重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

13、环境规划:是人们为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而对自身的开发活动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做的合理安排。

14、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并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质量的下降,这种现象叫土壤污染。

15、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821材料综合2023年暨南大学硕士考试大纲

821材料综合2023年暨南大学硕士考试大纲

暨南大学材料综合考试大纲(2023年)《材料综合》满分150分,考试内容包括《基础化学》、《材料科学基础》两门课程内容。

考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未来拟从事的专业研究方向,从中任选其中一门课程内容进行作答。

一、基础化学考试大纲I 考察目标基础化学考试涵盖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原子结构、胶体和溶液及滴定分析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的掌握基础化学上述方面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本试卷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概念题15分填空题20分选择题30分简答题20分综合题65分III 考察范围气体与溶液1.理想气体分子本身不占体积,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的气体。

2.理想气体方程pV = nRT3.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分压之和。

4.相(概念)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一部分称为相。

5.稀溶液的依数性蒸汽压-> 饱和蒸汽压与难溶电解质溶液的蒸汽压 p=pB * xB;沸点-> 沸点、正常沸点、凝固点的概念;溶质对于溶液沸点和凝固点的影响△Tb =Kbb,△Tf=Kfb渗透压-> 渗透与渗透压的概念;ПV=nRT,П=cRT。

6.胶体溶液动力性质-> 布朗运动的概念与实质;光学性质-> 丁达尔现象的概念与实质;电学性质-> 电泳现象的实质,胶团双电层结构Zeta电位的定义;影响溶胶稳定性和导致聚沉的因素;胶团结构;高分子溶液与凝胶的特点。

化学热力学基础1.基本概念系统、环境、状态、状态函数、过程、途径;2.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总值不变(能量守恒定律),△U=Q-W3.等容反应与等压反应等容反应->体积保持不变,体系不作体积功,W=0,△U=QV等压反应->压力保持不变,Qp =H2-H1=△H4.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示化学反应与其热效应关系的化学方程式;热力学标准状态:浓度、压力、温度;标准焓变5.盖斯定律定义:不论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考试参考书目

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考试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王镜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601美学原理
《美学》,朱立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周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602法学综合
《宪法学导论》,张千帆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国际法》,梁西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华中师大出版社
《语言学纲要》徐通锵,北大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彦坤、朱承平、熊焰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606基础英语
不指定参考书目
607新闻传播史论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版
《新闻传播学》,蔡铭泽,暨南版;
401会计学
《中级财务会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王华石本仁主编
443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或游国恩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高教出版社2005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
《普通心理学》李传银,科学出版社2007
《教育学》(新编本)王道俊、王汉澜,人教社2008
《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董天策等,暨南版
810高等代数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811普通物理
《物理学》,马文蔚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部分),1999版
812有机化学A
《有机化学》,胡宏纹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813病理生理学

824环境保护概论参考书目

824环境保护概论参考书目

824环境保护概论参考书目以下是一些关于环境保护概论的参考书目:1. 《环境保护概论》(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作者:Garrett Hardin。

2. 《环境保护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作者:William P. Cunningham和Mary Ann Cunningham。

3. 《环境科学概论》(Environmental Science: A Global Concern),作者:William P. Cunningham和Mary Ann Cunningham。

4. 《环境和发展:全球化的科学视角》(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A Global Scientific Perspective),作者:Mohammad Aslam Khan和Atiq-Ur-Rehman。

5. 《环境保护:科学、法律和政策》(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Law and Policy),作者:Robert L. Graham 和John P. Graham。

6. 《环境经济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Economics),作者:Nick Hanley、Jason F. Shogren和Ben White。

7. 《全球环境问题的政策和管理》(Policy and Management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作者:Éloi Laurent。

这些参考书目涵盖了环境保护概论的基本概念、科学原理、法律和政策等方面,可以提供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保护概论考试大纲
I.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理论及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考查范围
1.生态学基础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平衡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本概念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
3.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
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4.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基本概念
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大气污染的防治
5.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水体污染与自净
水污染防治
6.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
基本概念
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理
7.声学环境保护
基本概念
环境噪声评价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8.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基本概念
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9.其他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
10.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及类型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11.环境管理
基本概念
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内容
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12.环境经济
基本概念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环境保护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13.环境法
基本概念
环境管理体制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14.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
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我国环境标准的形成和发展
15.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的作用和目的
环境污染物的特性
环境污染的特征
环境监测中污染物分析方法简介、
环境监测设计概述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21分(7小题,每小题3分)简答题 35分(7小题,每小题5分)填空题 27分(9小题,每小题3分)单选择题 30分(15小题,每小题2分)
论述题 25分(3小题)
综合应用题 12分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