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网

合集下载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中医诊断学授课教师:何建成授课时间: 2008-2009 年度 2 学期内容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1、掌握“主诉”的含义。

2、熟悉问诊的方法和和问诊的内容。

3、了解问诊的意义。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重点:主诉。

难点:(1)确定主诉,(2)主诉与主症的关系,(3)如何围绕主诉询问。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第三章 问 诊定义: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历史沿革:《内经》已记载了许多问诊的内容;《景岳全书》有十问篇,将问诊归纳为十问歌;《寓意草》拟定了病案的书写格式,对问诊的有关内容 作了规定,与现在中医病案的书写内容相近。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1、教具、手段、方法:课堂讲授,问诊示范,列举病例,ppt2、时间分配:共2学时。

(1)问诊的含义、意义及方法(20分钟)(2)问一般情况(5分钟)、主诉(15分钟)、现病史(20分钟)、既往史(5分钟)、个人生活史(10分钟)、家族史(5分钟);(3)使用教材和参考书:①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法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2;②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③《中医诊断学学习指导》上海:上一、问诊的意义1、问诊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问诊可以弥补其它三诊的不足。

3、问诊可以为其他诊法提供大体查病的范围,可以使诊察更具目标性。

4、问诊可以了解患者隐曲,并可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

二、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1、环境安静,聚精会神2、态度和蔼,激发信心3、语言通俗,忌用术语4、系统全面,准确可靠5、重点明确,简明扼要6、必要提示,避免暗示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及个人生活史。

一、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况、职业、发病节气、出生地、常住地、单位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17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17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18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18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17、18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18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19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19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19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21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21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21、22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22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22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20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23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23 周课程名称:针灸各家著作授课教师:王静授课时间:2006~2007 年度第二学期第23 周。

不寐教案pdf

不寐教案pdf

附件7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学年:05~06 学期:第一学期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课程名称:不寐授课教师:钟丽丹授课时间: 05~0 6年度第一学期内容教具、时间分配、使用教材和参考书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1、了解不寐的定义及历史沿革2、熟悉不寐的病因病机3、熟悉不寐的类证鉴别4、熟练掌握不寐的辨证论治5、了解不寐的演变、预后及预防、调护二、本课的重点、难点不寐的定义及主要特征不寐的辨证论治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一、定义: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时寐时醒,甚至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不眠。

二、历史沿革:《内经》中有关于“不得卧”、“目不瞑”的论述,认为本病病机为阳盛阴亏,提出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治法。

张仲景丰富了《内经》对不寐的临床证候和治法的论述,补充了阴虚火旺及虚劳病虚热烦躁的不寐证,首创黄连阿胶汤及酸枣仁汤,一直延用至今。

《普济本事方·卷一》论述了肝经血虚,魂不首舍,影响心神不安而发生不寐的病机,在服药上提出“日午夜卧服”的观点。

《景岳全书·不寐》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邪两种类型,并归纳总结了不寐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方法。

《医宗必读》指出不寐的病因有气虚、阴虚、水停、胃不和、痰滞五种,并根据病因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法。

《证治要诀·虚损门》提出“年高人阳衰不寐”之论,说明不寐病因与阳虚有关。

《症因脉治·不得卧》详细描述心血虚与心气虚所致不得卧的症因脉治。

三、范围: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贫血、肝炎、动脉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内PPT PPT PPT PPT容辨证论治。

四、病因病机:一、情志失调,心神不安二、饮食不节,脾胃不和三、肝胆郁热,痰火上扰四、心虚胆怯,神不守舍五、久病体弱,精血亏虚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机不外心胆脾肾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和,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

2019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2019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3.寒热错杂(10)
主症:呕吐(上)——胃气上逆
心下痞(中)
肠鸣(下利)(下)——脾失健运
病机:病邪乘虚内陷,寒热互结于中,中焦痞阻,升降
失司
治法:开结除痞,和胃降逆
方药:半夏泻心汤
4.寒饮
(1)寒饮呕吐(12)
主症: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病机:寒饮内停,胃失和降
治法:散寒化饮,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小半夏汤
3.胃反病机与脉证(4、5)
主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病机:脾胃虚寒,气血不足,不能腐熟水谷,胃气上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营虚、血不足、胸中冷(4)
(二)治则与禁忌(1、6)
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一)证治
1.寒证
(1)肝胃虚寒(8、9)
主症:呕而胸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
(2)饮阻气逆(18)
主症:胃反,吐而渴欲饮水,或兼有头眩,心下悸
病机:饮阻气逆
治法:利水化饮
方药:茯苓泽泻汤
(3)寒饮搏结胸中(21)
主症: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
愦然无奈
病机:寒饮搏结胸中
治法:辛散寒饮,舒展阳气。
方药:生姜半夏汤(半夏降逆止呕,生姜汁辛散通阳)
(4)呕后调治(13)
主症:食已即吐
病机:实热壅阻于肠,腑气不通
治法:泄热去实
方药:大黄甘草汤
(3)热结饮阻(19)
主症:吐后贪饮
病机:吐而阴伤,热郁于内,饮热互结
治法:发散祛邪,清热止渴
方药:文蛤散
(4)热利兼呕(11)
主症:干呕而利(腹痛,利下热臭或垢积)
病机:热迫于肠则利,邪扰于胃则呕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教案编写日期:2024教案编辑专员: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了提供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指导。

教案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经典著作等方面。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将来的中医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 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概念。

2. 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3. 了解中药的基本知识和常用药物的性能、功效和应用。

4. 熟悉方剂的组成原则和常用方剂的配伍意义。

5. 深入研究中医经典著作,领会中医学的精髓和智慧。

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1.1 阴阳五行学说1.2 脏腑经络学说1.3 气血津液学说1.4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第二章:中医诊断学2.1 望诊2.2 闻诊2.3 问诊2.4 切诊第三章:中药学3.1 中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2 中药的性能、功效和应用3.3 常用中药的性能和应用第四章:方剂学4.1 方剂的组成原则4.2 方剂的配伍意义4.3 常用方剂的组成和应用第五章:中医经典著作5.1 内经5.2 伤寒论5.3 金匮要略5.4 神农本草经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中医学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病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学的知识和技能。

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验室或临床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经验。

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临床操作考试。

参考教材:1. 《中医基础理论》2. 《中医诊断学》3. 《中药学》4. 《方剂学》5. 《中医经典著作选读》第六章:中医内科学6.1 感冒6.2 咳嗽6.3 哮喘6.4 胸痹6.5 胃痛第七章:中医外科学7.1 头痛7.2 痹症7.3 腰痛7.4 皮肤病7.5 骨折第八章:中医妇科学8.1 月经不调8.2 痛经8.3 崩漏8.4 带下病8.5 妊娠病第九章:中医儿科学9.1 新生儿黄疸9.2 感冒发热9.3 咳嗽喘息9.4 积滞9.5 疳证第十章:中医养生与预防医学10.1 养生原则10.2 四季养生10.3 饮食调养10.4 中医预防医学10.5 中医康复医学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第六章至第十章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与前五章相同,即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并通过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是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编写的,涵盖了基础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学科。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2. 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等。

3. 针灸推拿学:针灸学、推拿学、康复医学等。

4. 中药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案例,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3. 实践教学法:进行针灸、推拿等操作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互动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六、教学安排1. 学期安排:本学期共18周,其中理论教学16周,实践教学2周。

2. 课堂时间:每周4课时,共计72课时。

3. 实践时间: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材,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2. 仪器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模型、标本等。

3. 网络资源:校园网、在线学习平台等。

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周:介绍教案overview 和教学资源。

2. 第二周至第四周:基础医学知识讲解。

3. 第五周至第七周:中医学知识讲解。

4. 第八周至第十周:针灸推拿学知识讲解。

5. 第十一周至第十四周:中药学知识讲解。

6. 第十五周至第十六周:复习和实践操作。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章渊源等-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网

章渊源等-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网
Logo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动 物 实 验
中医学综合实验PBL课程 第三小组:章渊源 贾友冀 杜倩 吴瑕 石建才 杨芮姗 王国栋 2009-3-20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Animal models for human diseases :
是指为生物医学研究和阐明人类疾病的发生机理及建立诊断、预防和 治疗方法而制作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实验动物。

主动免疫结合胃粘膜损伤的造模方法
连续70d
——大鼠:皮下注射佐剂抗原0.3ml,1个月后重复注射1次,结合胆汁及50热水灌胃
(与人类免疫因素造成的CAG相似,但制作复杂,技术成本高,不稳定,难以大规模的推广)

有中医特色的证病结合模型
疾病局部结构性变化+中医临床证候表现
[1]刘友章,欧志穗.慢性萎缩性胃炎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4,4(12):119-121
60日龄Wistar大鼠60只,雌雄均有,体重(200±30)g。每只大鼠单笼饲养, 按250 rad/min照射剂量进行腹外照射,7 d后进行第2次加强,造模后次日 即进行实验观察,第33 d处死动物,取样并作各种检查。

秋水仙碱法
60日龄wistar大鼠,雌雄均有,体重(200±30)g,造模时间共25 d,每只大鼠 单笼饲养,每日按规定用量喂饲秋水仙碱水溶液。造模后,次日即进行实验 观察,第26 d处死动物,取大鼠胃窦部、空肠及回肠组织作各种检查。其病 理改变与X线照射法所造成的病理改变十分相似。
[3]陈小野,邹世洁.大鼠CAG证病结合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思路.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2,19 (3):63

Company Logo
气虚血瘀模型

5黄 疸

5黄 疸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学年:2004~2005 学期:第二课程名称:中内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黄疸授课教师:陈湘君
授课时间:2004~2005 年度第二学期第五周
可加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备课稿
学院龙华临床医学院教研室中内
课程名称中医内科学
教师陈湘君授课时间 2005年2月21日
一、教学目的
明确黄疸及其所包含的阳黄、阴黄、急黄的定义,牢记其病因病机,尤其“湿”和肝脾的关系。

熟记各证型的主症特点,治法,方药,及药物加减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黄疸的病因病机,熟读历代原文。

阳黄与阴黄的鉴别
各个证型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重复前面“授课教案”中“内容”部分的内容
四、小结
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症的病证。

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主要
特征。

病机关键是湿邪,主要责之于脾胃肝胆功能失调。

治疗上首先应以化湿邪、利小便为主,并根据湿热、疫毒、寒湿及气血的具体情况灵活施治
五、作业
黄疸的病因病机要点是什么?
如何理解“湿”在黄疸发病中的作用?为何“利小便”是治疗黄疸的重要方法?
六、教后感
学生上课专心,思维活跃,积极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感觉很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学年:2011-2012学期:1
课程名称:诊断学基础(胸部检查——胸壁及胸廓检查)题目:检体诊断时数:1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了解胸壁的检查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

2.掌握异常胸廓的特点和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变化。

授课组织形式:
课堂讲授,临床见习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诊断学基础(胸部检查——胸壁及胸廓检查)授课教师:金涛
授课时间:20
20111111-20-20-201212年度1学期1周内容教具、时间分配、
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胸壁的检查方法、内容和临床意义。

2.掌握异常胸廓的特点和脊柱畸形引起的胸廓变化。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胸壁的检查方法、内容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正常
胸廓和异常胸廓(桶状胸、扁平胸、鸡胸、漏斗胸)胸
廓一测性或局限性变形、胸廓局部突起及脊柱畸形引起
的胸廓变形。

胸壁静脉、皮下气肿及胸壁压痛。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
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教学程序:胸廓的检查方法、内容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胸壁的检查、乳房
主要内容:胸廓的检查方法、乳房的触诊
复习思考题:桶状胸的临床意义
PPT ,使用教材:诊断学基础
撰写人金涛教研室内科学撰写日期202011.09
11.09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案首页
学年:2011-2012学期:1
课程名称:诊断学基础(胸部检查——肺部检查)
题目:检体诊断时数:2
本次课程要求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了解呼吸类型、频率、节律、深度及两侧呼吸运动正常情况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掌握语音震颤的检查方法及其增强、减弱或消失的临床意义。

3.了解胸膜摩擦感的检查法和临床意义。

4.掌握肺部叩诊的方法和内容。

5.掌握正常肺部的叩诊音和肺部的病理性叩诊音及其临床意义。

6.掌握正常呼吸音和病理性呼吸音的发生机理、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7.掌握干罗音、湿罗音、捻发音和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理、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8.掌握语音传导的听诊方法及其增强和减弱的临床意义。

9.掌握肺部常见疾病的体征。

授课组织形式:
课堂讲授,临床见习
上海中医药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诊断学基础(胸部检查——肺部检查)授课教师:金涛
授课时间:20
20111111-20-20-201212年度1学期1周内容教具、时间分配、
使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1.了解呼吸类型、频率、节律、深度及两侧呼吸运动正常情况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掌握语音震颤的检查方法及其增强、减弱或消失的临床意义。

3.了解胸膜摩擦感的检查法和临床意义。

4.掌握肺部叩诊的方法和内容。

5.掌握正常肺部的叩诊音和肺部的病理性叩诊音及其临床意义。

6.掌握正常呼吸音和病理性呼吸音的发生机理、听诊
特点和临床意义。

7.掌握干罗音、湿罗音、捻发音和胸膜摩擦音的发生
机理、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8.掌握语音传导的听诊方法及其增强和减弱的临床意
义。

9.掌握肺部常见疾病的体征。

二、本课的重点、难点
视诊:呼吸类型、频率与深度、节律、胸廓两侧呼吸运动。

触诊:呼吸运动、语颤、胸膜摩擦感。

叩诊:肺部叩诊法,正常肺部叩诊音、肺上界、肺下界及其移动度,肺部的病理性叩诊音(浊音、实音、鼓音、过清音)。

听诊:(1)正常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性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2)病理性呼吸音;(3)罗音(干罗音、湿罗音、捻发音);(4)听觉语音。

肺部常见疾病的体征(肺实变、肺不张、阻塞性肺气肿、肺空洞、支气管哮喘、气胸、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及粘连)。

三、内容安排(含教学程序、主要内容、小结、复习思PPT ,使用教材:诊断学基础
考题、下节课预习范围及后续课程介绍)
教学程序: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主要内容: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复习思考题:湿罗音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
干罗音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
常见呼吸系统病变的体征
11.09撰写人金涛教研室内科学撰写日期20201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