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常见鹅病症状与防治 小鹅瘟、鹅霍乱等病的治疗

常见鹅病症状与防治小鹅瘟、鹅霍乱等病的治疗防控鹅病,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防控观念,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并举”的原则。
常见鹅病症状与防治措施如下:1.常见鹅病-小鹅瘟由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
主要症状:精神不振、不吃食、缩头颈,严重时拉黄山色水样混有气泡的稀粪,鼻流粘液。
有的病鹅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转,全身抽搐或瘫痪,经12-18小时死亡。
该病的防治,一般采取注射小鹅瘟疫苗,并注意鹅舍清洁卫生和消毒。
万一染发小鹅瘟病,可喂藿香正气水治疗,每日2次,每次1毫升。
2.常见鹅病-鹅霍乱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发生在春、秋气候多变期间。
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主要症状:病鹅不吃不喝,走路困难,头和翅下垂,口流白沫,有的横卧地上滚转。
鹅霍乱防治方法:①鹅圈用20-30%石灰水消毒,死鹅深埋。
②用磺胺二甲基嘧啶片,每公斤体重0.2克,日服2次。
③用磺胺噻唑钠注射液, 3-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次。
3.常见鹅病-鹅白痢此病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用辣椒粉、生姜适量,放入锅内炒几分钟,然后拌入米糠再炒,米糠炒熟放凉后喂给,连喂两天可治愈。
4.常见鹅病-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气温突变而致。
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病程3-5天,治疗不力则死亡。
治疗方法为给病鹅肌注青霉素,也可口服磺胺嘧啶片,同时注意保暖。
5.常见鹅病-因气候剧变或喂了腐败饲料所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主要症状:不吃食,喜欢饮水,排泄水样稀粪,吐粘液。
鹅体衰弱,病势沉重,突然死亡。
雏鹅痢疾防治方法:①不喂腐败变质饲料。
②用蓖麻油2-3汤匙,1次内服。
③用磺胺二甲基嘧啶片,每公斤体重0.2克,每日分2次服。
鹅常见的10种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与治疗

鹅常见的10种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与治疗在众多家禽养殖中,大家都知道,鹅是其中最难养的,尤其是雏鹅阶段。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养好鹅,本文在这里详细介绍了常见的10种鹅病,并附有防控策略建议,供参考。
1、小鹅瘟此病应主要以预防为主。
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2次小鹅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
也可对雏鹅用抗鹅瘟血清实行紧急免疫,预防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可达90%。
病鹅治疗时,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注射1次,治愈率可达70~85%,也可用高蛋黄注射液进行紧急防治。
2、软脚病该病主要是由于鹅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和矿物质所致。
治疗方法是每只鹅喂服维生素D10毫升,每天2次,连服3~5次。
3、鹅白痢此病主是要由于细菌感染所致,可用辣椒粉、生姜适量,放入锅内炒几分钟,然后拌入米糠再炒。
待米糠炒熟放凉后饲喂,连喂2天即可治愈。
4、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温度突变所引起。
病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摇头晃脑。
方法是给病鹅肌肉注射青霉素,也可以口服碘胺嘧啶片。
5、副伤寒7~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主要表现是食欲废绝,口干喘气,痉挛抽搐。
治疗此病可用氨0.6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饲喂,连喂3~8天,即可见效。
6、禽霍乱病鹅闭目呆立,食欲丧失,体温高达40~43℃,发病后2~3天死亡。
发病后应及时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4天,每天2次;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02%的复方新诺明。
7、风湿症此病又称"风脚病"。
防治此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3~5分钟即可痊愈。
8、中毒症主要是由于鹅误食了喷洒农药的青绿饲料所致。
鹅发生中毒现象,可给鹅嘴中塞入干尿素10~15粒,然后喂水。
喂水后将鹅赶入水塘里自由饮水,一般中毒较轻的鹅,2小时后便可慢慢恢复正常。
9、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21~90日龄的雏鹅。
预防应主要集中于21~90日龄。
可在饲料中加入氯苯胍。
鹅常见的10种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与治疗

鹅常见的10种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与医治在众多家禽养殖中,大家都知道,鹅是其中最难养的,特别是雏鹅阶段。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养好鹅,本文在这里详细介绍了常见的10种鹅病,并附有防控策略建议,供参考。
1、小鹅瘟此病应主要以预防为主。
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2次小鹅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
也可对雏鹅用抗鹅瘟血清实行紧急免疫,预防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可达90%。
病鹅医治时,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注射1次,治愈率可达70~85%,也可用高蛋黄注射液进行紧急防治。
2、软脚病该病主要是由于鹅饲料中缺少维生素D和矿物质所致。
医治方法是每只鹅喂服维生素D10毫升,每天2次,连服3~5次。
3、鹅白痢此病主是要由于细菌感染所致,可用辣椒粉、生姜适量,放入锅内炒几分钟,然后拌入米糠再炒。
待米糠炒熟放凉后饲喂,连喂2天即可治愈。
4、鹅流感主要产生于雏鹅,大多因温度突变所引发。
病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摇头晃脑。
方法是给病鹅肌肉注射青霉素,也能够口服碘胺嘧啶片。
5、副伤寒7~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主要表现是食欲废绝,口干喘气,痉挛抽搐。
医治此病可用氨0.6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饲喂,连喂3~8天,即可见效。
6、禽霍乱病鹅闭目呆立,食欲丧失,体温高达40~43℃,发病后2~3天死亡。
发病后应及时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4天,每天2次;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02%的复方新诺明。
7、风湿症此病又称"风脚病"。
防治此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3~5分钟即可痊愈。
8、中毒症主要是由于鹅误食了喷洒农药的青绿饲料所致。
鹅产生中毒现象,可给鹅嘴中塞入干尿素10~15粒,然后喂水。
喂水后将鹅赶入水塘里自由饮水,一样中毒较轻的鹅,2小时后便可渐渐复原正常。
9、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21~90日龄的雏鹅。
预防应主要集中于21~90日龄。
可在饲料中加入氯苯胍。
养鹅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养鹅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1.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致死率高达90%以上。
典型病状是病鹅离群独处,毛松颈缩,闭目呈昏睡状,重者废食;排黄绿色稀便,鼻孔周围粘附有污秽分泌物,濒死时发生颈部扭曲、两腿麻痹或抽搐等神经症状。
剖检可见特征性的消化道病变,小肠中下段肠腔内有黄白色带状假膜,堵塞肠腔,形成栓塞状物,质地坚实,形如腊肠;亚急性病例腊肠样物十分明显,据此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采取肝、脾、胰等病料作病毒分离与鉴定。
防治措施:①小鹅瘟主要通过孵坊传播,因此孵坊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消毒。
发生本病后应立即停止孵化,对全场彻底消毒后方可再孵。
②用小鹅瘟弱毒疫苗在母鹅产蛋前作二次免疫接种,所产后代可获得坚强免疫力。
③对出壳雏鹅每羽注射1毫升小鹅瘟高免血清,病鹅每羽注射2~3毫升用于治疗。
2.鹅大肠杆菌病(蛋子瘟)。
鹅的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成鹅,但近年来育成鹅也时有发生。
母鹅剖检病变以腹膜炎、卵巢炎和输卵管炎为主,腹腔内充满淡黄色腥臭液体和卵黄块,卵巢萎缩、变性、坏死,输卵管管腔中含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子宫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病程一般为2~6天,少数病鹅能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公鹅主要是交配器出现红肿、溃疡,其上常覆盖着黄色黏稠液体,并有坏死痂皮;仔鹅表现行动迟缓,拉黄白色稀粪,病死仔鹅常见心包积液,且包膜混浊增厚,肝肿大,气囊壁增厚、混浊,常覆盖有干酪样物,有的小肠有出血点。
防治措施:①药物防治。
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疗效较好。
②减少授精污染。
带菌公鹅可通过交配将病原传给母鹅,因而有严重病变的公鹅应作淘汰处理。
治疗:将交配器上的结节切除,清创消毒,肌注抗菌药物,使其康复。
③免疫预防。
当前较有效的办法是用从本场发病鹅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灭活菌苗,对后备种鹅群2月龄、4月龄时各注射一次,可控制发病。
3.鹅鸭瘟。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精编版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1、鹅白痢主要症状是雏鹅排白色稀便,有糊肛现象(粪便在*周围)。
一旦发现必须积极治疗,负责容易大批死亡,使用新华痢康+氟甲康、阿孢玉奇、替米考星等2-3种药品联合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如果效果不理想,立即加大联合用药剂量,不得延误时间。
2、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育雏室温度忽高忽低或气温突变而致。
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治疗不利则死亡。
治疗方法是病鹅群肌注青霉素+病毒唑,饮水中加金刚烷胺。
3、禽霍乱也叫巴氏杆菌病、禽出败、摇头瘟,病鹅闭目呆立、沉郁、离群、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腹泻、下痢粪便呈草绿色,体温高达41-43℃,发病2-3天死亡;剖检死、病鹅可见全身出血性变化,皮下结缔组织,整个肠道以及实质器官如肝、心、脾、肾等出血。
最有特征的病变是心脏和肝脏:心冠脂肪和心内、外膜出血,出血可以是点状,也可以由出血点融合成为出血斑;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白色环死点。
立即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每公斤体重各用10-20万单位,一天2次;敌菌净、氟苯尼考饮水。
4、浆膜炎呼吸困难,眼和鼻孔分泌物增多,下痢、运动失调和抽搐、斜颈,肺部斑点。
防雨淋日晒、防寒冷等应激以及营养不足等,特别注意防惊吓。
多种抗菌药对传染性浆膜炎都有疗效。
5、曲霉菌病食入发霉的饲料或垫料等霉变,张口吸气时,呼吸困难,排灰白色稀粪,在肺部气囊表面有黄豆料大小、灰白色硬霉菌结节。
硫酸铜1:3000倍饮水,维生素B1,维生素B2,0.1%饮水,制霉菌素口服或拌料。
6、风湿症又称“风脚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5分钟即愈。
7、副伤寒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表现不吃食、口干喘气、颤抖、拉稀粪便、头往后仰、痉挛抽搐、最后倒地死亡。
治疗此病可选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粉料中连续喂8天。
8、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可在每公斤饲料加入氯苯胍50毫克,(治疗量用100毫克)连用10天。
鹅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

鹅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1.小鹅瘟。
由小鹅瘟病毒引起。
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
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
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
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
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毫升;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鼻免疫。
④鸡鸭制备的卵黄抗体每只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2.小鹅流行性感冒。
由鹅流行性感冒志贺氏杆菌引起。
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
病鹅食欲减退,流鼻涕,下痢,缩头嗜睡,伏卧怕冷,不断摇头,羽毛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治: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防寒保暖。
病鹅按每公斤体重用青霉素4万单位或氯霉素12-15毫克,肌注,每天2次,连用2天。
磺胺嘧啶片每只每次0.25毫克,1次内服;敌菌灵按鹅每公斤体重30毫克,1次内服,每天2次。
3.曲霉菌病。
由烟曲霉和黄曲霉引起,多发于雏鹅。
病鹅精神萎靡,缩头闭眼,减食口渴,气喘,流鼻液,消瘦,体温升高,后期下痢。
防治:①不使用发霉垫料和饲料,鹅舍严格消毒,通风良好。
②多雨潮湿季节,每只雏鹅每天用制霉菌素2-3毫克,拌入料中饲喂,连用3天。
治疗病鹅用量加倍。
4.鹅卵黄性腹膜炎。
由大肠杆菌引起。
病鹅精神沉郁,离群落后,减食,肛门外粘污物,粪便带蛋清或凝团的蛋白、发臭。
停止饮水,衰竭死亡。
病程2-6天。
防治:搞好鹅舍卫生,及时隔离病鹅。
按鹅每公斤体重用链霉素50-200毫克,或氯霉素10-30毫克,卡那霉素10-15毫克,壮观霉素30-40毫克,1次肌注,每天2次。
也可用呋喃唑酮每只25毫克,拌入料中饲喂。
5.鹅出败病。
由巴氏杆菌引起。
20日龄以内的小鹅不发生该病,主要见于成年鹅发病,每年5—6月是发病高峰期。
常见鹅病症状与防治

常见鹅病症状与防治1、鹅白痢主要症状是雏鹅排白色稀便,有糊肛现象〔粪便在*周围〕。
一旦发现必须积极治疗,负责容易大批死亡,使用新华痢康+氟甲康、阿孢玉奇、替米考星等2-3种药品联合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如果效果不理想,立即加大联合用药剂量,不得延误时间。
2、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育雏室温度忽高忽低或气温突变而致。
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治疗不利如此死亡。
治疗方法是病鹅群肌注青霉素+病毒唑,饮水中加金刚烷胺。
3、禽霍乱也叫巴氏杆菌病、禽出败、摇头瘟,病鹅闭目呆立、沉郁、离群、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腹泻、下痢粪便呈草绿色,体温高达41-43℃,发病2-3天死亡;剖检死、病鹅可见全身出血性变化,皮下结缔组织,整个肠道以与实质器官如肝、心、脾、肾等出血。
最有特征的病变是心脏和肝脏:心冠脂肪和心、外膜出血,出血可以是点状,也可以由出血点融合成为出血斑;肝脏外表有许多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白色环死点。
立即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每公斤体重各用10-20万单位,一天2次;敌菌净、氟苯尼考饮水。
4、浆膜炎呼吸困难,眼和鼻孔分泌物增多,下痢、运动失调和抽搐、斜颈,肺部斑点。
防雨淋日晒、防寒冷等应激以与营养不足等,特别注意防惊吓。
多种抗菌药对传染性浆膜炎都有疗效。
5、曲霉菌病食入发霉的饲料或垫料等霉变,口吸气时,呼吸困难,排灰白色稀粪,在肺部气囊外表有黄豆料大小、灰白色硬霉菌结节。
硫酸铜1:3000倍饮水,维生素B1,维生素B2,0.1%饮水,制霉菌素口服或拌料。
6、风湿症又称“风脚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5分钟即愈。
7、副伤寒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表现不吃食、口干喘气、颤抖、拉稀粪便、头往后仰、痉挛抽搐、最后倒地死亡。
治疗此病可选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粉料中连续喂8天。
8、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可在每公斤饲料参加氯苯胍50毫克,(治疗量用100毫克)连用10天。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1、鹅白痢主要症状是雏鹅排白色稀便,有糊肛现象(粪便在*周围)。
一旦发现必须积极治疗,负责容易大批死亡,使用新华痢康+氟甲康、阿孢玉奇、替米考星等2-3种药品联合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如果效果不理想,立即加大联合用药剂量,不得延误时间。
2、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育雏室温度忽高忽低或气温突变而致。
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治疗不利则死亡。
治疗方法是病鹅群肌注青霉素+病毒唑,饮水中加金刚烷胺。
3、禽霍乱也叫巴氏杆菌病、禽出败、摇头瘟,病鹅闭目呆立、沉郁、离群、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腹泻、下痢粪便呈草绿色,体温高达41-43℃,发病2-3天死亡;剖检死、病鹅可见全身出血性变化,皮下结缔组织,整个肠道以及实质器官如肝、心、脾、肾等出血。
最有特征的病变是心脏和肝脏:心冠脂肪和心内、外膜出血,出血可以是点状,也可以由出血点融合成为出血斑;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白色环死点。
立即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每公斤体重各用10-20万单位,一天2次;敌菌净、氟苯尼考饮水。
4、浆膜炎呼吸困难,眼和鼻孔分泌物增多,下痢、运动失调和抽搐、斜颈,肺部斑点。
防雨淋日晒、防寒冷等应激以及营养不足等,特别注意防惊吓。
多种抗菌药对传染性浆膜炎都有疗效。
5、曲霉菌病食入发霉的饲料或垫料等霉变,张口吸气时,呼吸困难,排灰白色稀粪,在肺部气囊表面有黄豆料大小、灰白色硬霉菌结节。
硫酸铜1:3000倍饮水,维生素B1,维生素B2,0.1%饮水,制霉菌素口服或拌料。
6、风湿症又称“风脚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5分钟即愈。
7、副伤寒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表现不吃食、口干喘气、颤抖、拉稀粪便、头往后仰、痉挛抽搐、最后倒地死亡。
治疗此病可选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粉料中连续喂8天。
8、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可在每公斤饲料加入氯苯胍50毫克,(治疗量用100毫克)连用10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1、鹅白痢
主要症状是雏鹅排白色稀便,有糊肛现象(粪便在*周围)。
一旦发现必须积极治疗,负责容易大批死亡,使用新华痢
+
可见全身出血性变化,皮下结缔组织,整个肠道以及实质器官如肝、心、脾、肾等出血。
最有特征的病变是心脏和肝脏:心冠脂肪和心内、外膜出血,出血可以是点状,也可以由出血点融合成为出血斑;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白色环死点。
立即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每公斤体重各用10-20
万单位,一天2次;敌菌净、氟苯尼考饮水。
4、浆膜炎
呼吸困难,眼和鼻孔分泌物增多,下痢、运动失调和抽搐、斜颈,肺部斑点。
防雨淋日晒、防寒冷等应激以及营养不足等,特别注意防惊吓。
多种抗菌药对传染性浆膜炎都有
,
饮
可选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粉料中连续喂8天。
8、球虫病
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可在每公斤饲料加入氯苯胍50毫克,(治疗量用100毫克)连用10天。
9、软脚病
由于鹅的生长速度较快,对钙的需求量比较大,如果饲料中没有充足的钙含量、则会出现站里不稳,坡脚等症状,主要是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D。
治疗方法是每只每次喂服维生素D10毫克,每天两次,连服3-5次,症状严重的
体缺水。
已发生脱水的雏鹅,要在饮水中加0.9%的生理盐水,做到间断供给,每次少量,饮速宜慢;也可采用先加大青绿多汁饲料,再逐步加大饮水量的方法。
11、小鹅瘟
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患鹅精神沉郁,食欲
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
此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
患病初期食欲减退,精神萎顿,缩颈,羽毛蓬松,离群独处,行走艰难;继而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排出混有气泡或呈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的稀粪;鼻分泌液增多,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喙和蹼色发绀。
或呋喃唑酮治疗效果较好。
也可将大蒜洗净捣烂,1份大蒜加5份清水制成20%的大蒜汁内服,疗效较好。
13、小鹅流行性感冒
此病是发生在大群饲养场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侵袭半月龄后的雏鹅,所以称小鹅流行性感冒。
初期
患鹅鼻腔不断流清涕,有时还流眼泪,呼吸急促,伴有鼾声,甚至张口呼吸;患鹅身躯前部羽毛上粘有鼻黏液,体毛潮湿;随着病情的加重,患鹅缩颈闭目,体温升高,食欲逐渐减少,后期头脚发抖,两脚不能站立,死前出现下痢。
雏鹅死亡率一般为50%~60%,有时高达90%~100%。
治疗以预防为主,
按200~400mg/kg混入饲料或饮水中,连喂3~5天可治愈。
另外也可用氨丙啉、球虫净等治疗。
15、鹅软脚病
主要因饲料中缺乏钙、磷及维生素D或长期饲喂单一饲料而引发。
此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和潮湿的环境中,雏鹅易
发。
患鹅脚软无力,常伏卧于地,生长缓慢,长骨骨端增大,跗关节骨质疏松。
此病以预防为主,要合理配制日粮中钙、磷的含量及比例,维生素D的喂量要充足,治疗可喂鱼肝油和钙片。
鱼肝油日喂2次,每日喂2~4滴;维生素D,每只内服15000lu,或肌肉注射4万Iu都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