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第三单元《白洋淀纪事》课件——2020-2021学年度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品质课件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白洋淀纪事》名著导读

《白洋淀纪事》名著导读作者简介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
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孙犁的小说大多取材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的斗争和生活,赞颂了他们热爱祖国、淳朴善良、机智勇敢等精神品质,深情讴歌了战争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
代表作有《芦花荡》《荷花淀》等。
创作背景1936年,参加工作的孙犁经人介绍赴安新县做教员,这一时期的经历使他对白洋淀地区人民的生活和战斗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孙犁的家庭生活也对他影响颇深,母亲和妻子身上的美德使他更加认同劳动人民身上真诚、纯朴、进取等品质,也使他对劳动人民有着发自内心的同情。
此后,随着战争的爆发和深入,孙犁愈加了解白洋淀地区人民经受的苦难和他们所进行的积极反抗,这才有了《白洋淀纪事》等脍炙人口的作品。
思维导图白洋淀人积极抗日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以细腻婉约的文笔民的生活劳动生产描写白洋淀人民艰苦的抗日斗争、劳动生产、白洋淀和斗争学习上进学习上进的故事。
纪事白洋淀人民先进女性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歌颂了的任务群像其他人物白洋淀人民的勤劳勇敢、真诚善良,赞美了白洋淀新型劳动妇女的美好品德。
思想意义及价值取向《白洋淀纪事》用乐观从容的态度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以亲切轻柔的笔调展现战争的严酷和生活的艰难,记述了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积极生产、学习上进的故事,直观展示了白洋淀人民的真诚、纯朴、进取等品质,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1)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塑造了一批农村新型劳动妇女的形象,展现了她们的勤劳勇敢、坚强纯朴,歌颂了她们的美好品德。
(2)文中运用了白洋淀地区的一些方言,让人感受到当地人性格中热情、爽朗的一面,令人在心中瞬间就升腾起对白洋淀的人物风貌的好感。
(3)运用洗练流畅的语言讲述故事,善于通过小的故事反映大的斗争,将白洋淀人民的生活与斗争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出来,歌颂了白洋淀人民在革命中的贡献,表现了战争年代人民对于幸福和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习题课件:白洋淀纪事(共22张PPT)(优质版推荐)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 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 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 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 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 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 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 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 样。
1.下面是《荷花淀》中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对 她们的性格分A 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④“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去再看看 他——有什么看头啊!” A.精明细心 胆大爽朗 谨慎小心 忸怩温顺 B.精明细心 忸怩温顺 谨慎小心 胆大爽朗 C.胆大爽朗 精明细心 谨慎小心 忸怩温顺 D.谨慎小心 忸怩温顺 胆大爽朗 精明细心
()
√
5.孙犁小说独创了自己的人物形象体系。其中最
突出的就是以《荷花淀》中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
民族战争中识大体、顾大局、具有乐观主义和献
三、选择题。 1.下面是《荷花淀》中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 对她们的性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 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②“我有句要紧话,得和他说。” ③“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 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 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
(1)选文出自《芦花荡》,请结合原文概括这几 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老头子机智惩罚鬼子,替女孩报仇。
(2)这老是头老子头子为为什了么诱惑“鬼张子皇上当失故措意”装害?怕他的是样子真,的表“现 张 皇 出老失头措子”的机吗智?勇敢。
2.下面对《白洋淀纪事》的说法不正确B的一项 是( ) C.孙犁是“荷花淀派”的开山人和领军人,开 创了农村文学作品的新流派。 D.《荷花淀》和《芦花荡》是姊妹篇,是“荷 花淀派”的代表作品。
部编版【七上】语文名著导读习题课件:白洋淀纪事25页PPT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部编版【七上】语文名著导读习题课件: 白洋淀纪事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பைடு நூலகம்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推荐名著《白洋淀纪事》导读

水生嫂等妇女们的成长,从一个侧面表现出 了冀中人民在民族自卫战争中的巨大变化。作 者通过塑造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群像,歌颂 了冀中地区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战的 革命斗志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芦花荡》
内容:《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 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 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 部。他不带一支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 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 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部队的战斗力也得 到大大增强。不过芦花荡中的这个老英雄有时又有点过于 自尊、自信,有一回,他带着两个和队伍走失的女孩进入 苇塘时,因为自信自己是万无一失的,最后在通过封锁线 的时候,一个女孩不幸被射伤,他于是觉得“丢人现眼”、 “没脸见人”,充满了满满的自责。第二天,还去找鬼子 报仇雪恨。芦花荡中的这个老英雄非常的智勇双全,十几 个鬼子因为中了他的计谋,被钩子咬住、动弹不得,只好 等着被痛打一顿。
2020/6/9
作品简介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 说、散文选集,曾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 文学图书”,包括作者从1939年到1950年所 写的绝大部分短篇小说、散文、特写、通讯等, 其中共收录短篇作品近百篇,按时间先后顺序 编排,《荷花淀》与《芦花荡》这对“姊妹3—2002),河北省 衡水市安平人,原名孙树勋,曾用 笔名芸夫,“孙犁”是他参加抗日 战争后开始使用的笔名现当代著名 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 始人。十二岁岁开始接受新文学, 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发表 短篇小说代表作《荷花淀》。 “七七”事变前夕,在白洋淀地方 小学教书,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步 人文坛。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 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 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文 学评论集《文学短论》等。孙犁的 作品极具特色,清新自然、朴素洗 练,茅盾称之为“多风趣而不落轻 佻”。
白洋淀纪事导读ppt

没有直接说水生嫂听到丈夫要去参军的心理 反应,但是从她“叫苇眉子划破了手”这个 细 微的动作,可以窥见她内心的波动。
女人低着头说“总是很积极的 ”。……女人 没有说话。
这片刻的沉默,同样准确地传达出了水生嫂此刻 内心既痛苦,又强压痛苦的复杂心态,具有“此时 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这篇小说的语言质朴、简明,但又内涵丰富。
《白 洋 淀 纪 事》导读
——精读《荷花淀》《芦花荡》《嘱咐》
《白洋淀纪事》的作者
孙犁
是一位以写冀中农村人民抗日斗 争而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浓 郁的冀中平原的泥土气息,在艺术上, 独有一种清新、真挚、自然而又明丽 的风格,其作品素有“诗体小说”的 称誉。
《荷花淀》
《荷花淀》是最能代表孙犁 小说风格的 优秀短篇小说。 《荷花淀》讲述的是 冀中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抗日
的故事。在作品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 水生嫂 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 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 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
小组探讨水生嫂的形象 (根据具体内容)
人物分配:1人记录,其他3人交流; 方法:先说概括某一方面形象的词语,再 说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说明哪一页哪一节 就行)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 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 行为”。
阅读思考:
讨论:老头子的英雄体现在哪些方面?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 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 对日寇则满怀仇恨。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
水生嫂“月下编席” 描写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习题课件:白洋淀纪事(22页PPT)

3.全国解放后,孙犁除发表一批短篇小说外,
风云初记
铁木前传
又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_____》,而他
的中篇小说《_____》更成为他的传世之
作。
白洋淀
4.“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这 是写的_____(湖泊名)的景色。该湖主体 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习题课 件:白 洋淀纪 事(22页 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习题课 件:白 洋淀纪 事(22页 PPT)
把人物的形象与心灵烘托得非常美好。包含着作者对白洋淀及 白洋淀人民的热爱。 (2)作者为什么把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荷花箭比作“哨 兵”?有何特色?(2分) 祖国的大好河山决不容敌人侵犯,人民群众已经严阵以待; 暗示下面将有一场战斗发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习题课 件:白 洋淀纪 事(22页 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习题课 件:白 洋淀纪 事(22页 PPT)
3.名著阅读。(6分)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
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 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 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 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习题课 件:白 洋淀纪 事(22页 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名著导读习题课 件:白 洋淀纪 事(22页 PPT)
2.下面对《白洋淀纪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荷花淀》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 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选取小小的白洋 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 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B.《白洋淀纪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关中平原为背景,生动地 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白洋淀纪事》课件(共30张ppt)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
7、4分)对女性形象的刻画展现出孙犁独特的审美取向和写作风格,质朴的文字流露出女性微妙的 内心世界。请品析文中加点字词流露出水生嫂怎样的心理。(1)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水生要去参军的消息在水生嫂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吮”主要是为了控制和掩饰自己的感情。
神圣事业。她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一个大的飞跃。
示例三:选择C。王振中从小许配给他人,内心好强的她对封建守旧的“婆家”并不满意;后来,内心叛逆 的她选择了出走,参加了抗属中学附设的卫生训练班,自此主体意识觉醒,有了自己的判断好价值观。最后 ,她选择了与“婆家”解除婚约,实现了自我的独立。
10、(5分)(1)孙犁对战争背景下的白洋淀进行了诗意化的描摹,请思考这样写作的意图。
示例:我更喜欢原著。原著中水生嫂的语言简洁含蓄,却又有着无限深情。“总是很积极”表明了水生嫂对丈夫 的理解;“你走,我不拦你”说明她在大敌当前之际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家里怎么办”,体现了她希望丈夫在出发之 前能够顾一下家里,表现了她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丈夫的依恋;“嘱咐嘱咐我吧”,体现了她的体贴明理;一个简单的“ 嗯”字将一个温顺、体贴的水生嫂刻画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当抗日风暴来到冀中平原的时候,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对 国家时局所给出的切实回答,表现了水生嫂的觉醒意识。此外,原著的语言也更能体现孙犁用白描方式刻画人物形
象的写作特色。
三、联读梳理(20分)
9、(5分)孙犁曾说:“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在《白洋淀纪事》中有
不少女性展示了这种深刻的变化,她们大胆突破传统,解放自我,实现了自主独立,展现了新的思想光辉。请
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加以阐释。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习题课件:白洋淀纪事(共22张PPT)

2.下面对《白洋淀纪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荷花淀》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 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选取小小的白洋 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 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B.《白洋淀纪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关中平原为背景,生动地 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
2.阅读《荷花淀》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列题 目。(4分)
(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 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 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 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 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 花香。
(二)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 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 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 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作“洁白的 雪地”“洁白的云彩”,这样诗化的描写对刻 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正确B的一项 是( ) C.孙犁是“荷花淀派”的开山人和领军人,开 创了农村文学作品的新流派。 D.《荷花淀》和《芦花荡》是姊妹篇,是“荷 花淀派”的代表作品。
1.请认真阅读图一、图二,你会想到《白洋淀纪 事》中的哪篇文章?请简述这篇文章的内容。(3 分)
示例:我会想到《荷花淀》。《荷花淀》写了水生嫂等人送丈 夫参军,在看望丈夫返回的路上却遇到日军,卷入了一场埋伏 战,回来后,这些妇女自觉地组织起一支战斗的队伍,配合子 弟兵作战,出入在芦苇的海里。
5.“广场前面长起一棵枝叶茂盛的小榆树,这 棵小树向南伸出一个枝干,它顽强地伸出又固
村民抗敌的顽强意志
执地微微向上,好像是专为悬挂什么东西的。” 孙梨借小榆树表现了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5年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1927年开始进行文学 创作。代表作有《荷花淀》(1945)、《风云初记》 (20世纪50年代初)、《白洋淀纪事》(1958)等。
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朴素洗练,“多风趣而不落轻 佻”。
【写作背景】
【内容速览】
作者通过对许许多多的小人物的刻画,以不同的方 式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时代发展情况,他们的身上交 织了新旧时代互相交替与争斗的影子。例如,在水 生准备报名参军,将孩子和老人留给女人时,水生 嫂所说的话,反映了当时的妇女虽有感情上的矛盾, 但在民族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正确处 理二者的关系。再如,邢兰是具有二重身份的,他 是旧时代的控诉者和新时代的开拓者……这些人 物,尽管具体境遇存在差别,但却都以各自的方式 体现了当时社会与时代特色。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比较完整的一部小说、 散文选集,包括作者从1939年到1950年所写 的绝大部分小说、散文、通讯等作品。
主要描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 发生在冀中平原与冀西山区的事情。
这一时期,正值我国革命战争年代,劳动人民 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进 行生产劳作,改革社会风气。
篇章 《芦花荡——
【重要情节】 白洋淀纪事之一》
情节提要:
这篇小说主要写了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老英雄的故事。在 一次护送两个女孩子夜间穿越封锁线时,他由于过分自信 使得一个女孩子负了伤,第二天,他单身智斗鬼子,为女孩 子报了仇。
感悟评价:
童话般色调的自然景物和老英雄略带童真的性格相映成 趣。甚至连“莲蓬的清香”也以倨傲的姿态出现,戏弄着 狼狈不堪的鬼子。
【重要情节】
篇章 《正月》
情节提要:
这篇小说侧重对多儿这个抗日新人的形象描写,并叙写了 多儿在抗日政权领导下的新婚喜事。作者在该篇小说中 用大量笔墨描写了母女三人对多儿婚姻的不同主张。
感悟评价:
以婚姻嫁娶这种生活中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反映了根据地 人们生活的脉搏和时代的深刻变化。母女三人对多儿婚 事的不同主张准确地反映了三个人的性格特征和觉悟水 平。
名著《白洋淀纪事》
部编语文七年 级上册
【名著档案】
书名:《白洋淀纪事》 体裁:小说、散文选集 作者:孙犁 人物:水生嫂、多儿、那兰、老头子等 成书时间:1958年 关键词: 斗争生活;乐观向上;勇敢坚定;真善美;
诗化小说;清新雅丽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 夫”,“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开始使用的笔名。
【重要情节】
篇章 《嘱咐》
情节提要:
这篇小说写的是水生夫妻的话别。离别在即,水生嫂恳切 而动情地问丈夫还有什么嘱咐,丈夫的最后嘱咐是:“不 要叫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
感悟评价:
在这篇小说里,久别重逢的夫妻之间那难舍之情,随着故 事情节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加强着,它犹如乐章的主旋律, 构成了作品内在的抒情节奏,它萦绕于水生归家途中、夫 妻相逢的瞬间、语重心长的夫妻夜话之时以及最后那场 情深义重的叮咛中。
篇章
【重要情节】 《渔民的生活》
情节提要:
渔民们分得了土地,保证了衣食,并结成了治鱼合作社,摆 脱了鱼庄鱼贩的剥削。“白洋淀的渔场是最可爱的了,因 为这里的渔民自己解救了自己。”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 触,描写了渔民们的幸福生活。
感悟评价:
本篇描写了土地改革对渔民生活的影响,展现了白洋淀里 渔民们的生产热情。
感悟评价:
这三个女人是大时代背景下的妇女代表,她们平凡又伟大。虽然她们 不能像男人一样上前线打仗,但是她们在后方为抗日工作同样贡献出 了自己的力量。作者以小见大,选取了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向我们 展示了白洋淀人民的斗争生活。
篇章
【重要情节】 《访问抗属》
情节提要:
记者到安平耿官屯访问抗属李大娘。李大娘旧日生活充 满苦楚,但她带领孩子们积极生产,生活日渐富裕起来。 她勤劳节俭,熬过了灾荒,并且鼓励儿子参军,对打胜仗充 满信心。
感悟评价:
李大娘自身的经历,体现着新、旧两个世界的交替。她是 组织抗属生产的一架桥梁,是子弟兵母亲的好榜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
【重要情节】 《女人们》
情节提要:
本文包含三篇文章。《红棉袄》写了“我”和顾林因生病难以继续 赶路,去百姓家里借宿,认识了一个善良、可爱的穿着红棉袄的女孩 的故事。《瓜的故事》描写了看瓜园中的女人马金霞将瓜免费送给 来往的伤兵吃的故事,并且,作者还使无私的马金霞和村边那个斜眼 的女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子弟兵之家》描写了随着丈夫来到边 区的李小翠的日常生活。
【重要情节】
篇章 《“藏”》
情节提要:
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巧媳妇:她纺线时,纺车像疯了似的 转,她织布时,梭飞得像流星;她做饭时,切菜刀案板一齐 响;她走起路来则像扫过平原的一股小旋风。
感悟评价:
作者用白描手法来塑造人物,并且通过响亮的字眼和明快 的节奏感,传达了人物那充满自信的神态和精力充沛的青 春气息。
【作品主旨】
《白洋淀纪事》包括四十多篇经典作品,通过对生 活在冀中平原与冀西山区。
一个个小人物,如对水生嫂、老头子等事迹的描 述,体现了战争时期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及其对革 命事业的激情;作品还借助对战争与革命的记叙,反 映社会的变化,反映时代对人民生活方式、思想情 绪和行为状貌等产生的影响。简言之,作品描绘了 当时该地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精神风貌,直至现在, 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篇章
【重要情节】 《山地回忆》
情节提要:
这篇小说通篇在闲话家常,主要写了关于纺织的两件事: 一写“我”为进城来的农民代表买布,二写当年一个小姑 娘给“我”做布袜子。两件事一在农村,一在城市,作者 却用布把它们有机串联起来,并使布成了行文的线索。。
感悟评价:
从叙事的结构上看,本篇小说把买布一事放在文章首尾, 而把内容最丰富的做袜子一事夹在中间,使得行文结构紧 凑,自然圆合;也使得叙述顺序有所变化,避免了平板单调。 从内容和主题上看,本文表现了军民关系的团结融洽和根 据地人民和谐愉快的生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