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整理与复习课件 西师大版
合集下载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PPT精品课件)公开课教学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 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 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 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 形,面积是1平方米。
运用提高。
1、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 面积最小?(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
甲
4、用四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拼成下面的图形。它们的面积各 是多少?它们的周长呢?
A
B
CDຫໍສະໝຸ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出自《三国志•魏书》。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6(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 9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出自《颜氏家训•勉学》。 10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ppt课件

•
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一样大
12个小格子
48个小格子
一、选一选。
1.橡皮擦的表面约是4( A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2.一张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 B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3.小红家的卫生间大约是4( C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二、亮眼找错。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7月2021/7/252021/7/252021/7/257/25/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1/7/252021/7/25July 25, 2021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面积和面 积单位,同学们要知道常见 的面积单位,面积单位之间 的进率,能够知道1平方米 和1平方厘米等的实际大小。
(1)
(2)
(3)
(4)
(5)
(6)
封闭图形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7/252021/7/25Sunday, July 25, 2021
放学回到小心,咬到了一粒石子,马
小哈那颗表面约1平方米 的大门牙,被咯掉了,鲜血
平方厘米
直流,马小哈忙掏出4平方厘米 的手帕,捂住嘴往医
平方分米
院跑!
三、下图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
28平方厘米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面积和面 积单位,同学们你们学习的怎么 样?都掌握了吗?
两个长方形的面积一样大
12个小格子
48个小格子
一、选一选。
1.橡皮擦的表面约是4( A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2.一张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 B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3.小红家的卫生间大约是4( C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二、亮眼找错。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7月2021/7/252021/7/252021/7/257/25/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1/7/252021/7/25July 25, 2021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面积和面 积单位,同学们要知道常见 的面积单位,面积单位之间 的进率,能够知道1平方米 和1平方厘米等的实际大小。
(1)
(2)
(3)
(4)
(5)
(6)
封闭图形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7/252021/7/25Sunday, July 25, 2021
放学回到小心,咬到了一粒石子,马
小哈那颗表面约1平方米 的大门牙,被咯掉了,鲜血
平方厘米
直流,马小哈忙掏出4平方厘米 的手帕,捂住嘴往医
平方分米
院跑!
三、下图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
28平方厘米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面积和面 积单位,同学们你们学习的怎么 样?都掌握了吗?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 5精品ppt课件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A
B
C
2、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测量一块手帕的面积用 ( )做单位;测量一张 双人床的面积用( )做 单位;测量一张1张邮票的
3、选择题:
甲
下面正方形分成甲乙两部乙
分,
下面哪B 甲乙面积相等
4、用四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 下面的图形。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它们的周长呢?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
学习目标
1.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2. 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能灵活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 去测量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 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这两个长方形,谁的面积大些?
一个图形是由4个正方形拼成,另一个图 形是由有9个正方形拼成的,你觉得这两 个图形,谁大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A
B
C
2、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测量一块手帕的面积用 ( )做单位;测量一张 双人床的面积用( )做 单位;测量一张1张邮票的
3、选择题:
甲
下面正方形分成甲乙两部乙
分,
下面哪B 甲乙面积相等
4、用四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 下面的图形。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它们的周长呢?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
学习目标
1.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2. 学会用面积单位测量指定的面积,能灵活选用不同的面积单位 去测量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 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这两个长方形,谁的面积大些?
一个图形是由4个正方形拼成,另一个图 形是由有9个正方形拼成的,你觉得这两 个图形,谁大些?
西师大版数学三下2.1《面积和面积单位》PPT

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 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同学 们的空间观念。
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猜一猜,谁的面积大?
15 格 6格
(数学书P73~74页。)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是怎样规定的?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一、抢答: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 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 )、( )、 平方分米
(平方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米 )。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1分米 )。
二、连一连:
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教室门的面积大约是2 一个橡皮擦的面积大约是4 一张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0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米
2. 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同学 们的空间观念。
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猜一猜,谁的面积大?
15 格 6格
(数学书P73~74页。)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是怎样规定的?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一、抢答: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 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 )、( )、 平方分米
(平方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米 )。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1分米 )。
二、连一连:
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教室门的面积大约是2 一个橡皮擦的面积大约是4 一张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20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平方米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 8精品ppt课件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
学习目标
1. 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 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3.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同学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猫和老鼠在分肉的时候是怎样画线的?
活动一 感受物体的面
相互说一说:我们见到教室里 有哪些物体的面? 摸一摸这些面,感觉怎么样?
这些面是一样大吗?
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这个大小就 是这个面的面积。 相互说一说:我们见到教室里的物 体的面积是指什么?
完成练习六1题
活动二
这些平面图形有大小吗?
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你能指出上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指什么吗?
物体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
学习目标
1. 能结合实物或平面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2. 能用多种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培养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3.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同学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猫和老鼠在分肉的时候是怎样画线的?
活动一 感受物体的面
相互说一说:我们见到教室里 有哪些物体的面? 摸一摸这些面,感觉怎么样?
这些面是一样大吗?
物体的面是有大小的,这个大小就 是这个面的面积。 相互说一说:我们见到教室里的物 体的面积是指什么?
完成练习六1题
活动二
这些平面图形有大小吗?
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你能指出上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指什么吗?
物体表面有大小。平面图形也有大小。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1精品ppt课件

直流,马小哈忙掏出4
的手帕,捂住嘴往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院跑!
三、下图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 28平方厘米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 位,同学们你们学习的怎么样?都掌 握了吗?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1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C、平方米
2.一张手帕的面积大约是4( )B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C 3.小红家的卫生间大约是4(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二、亮眼找错。
平方分米
放学回到家,马小哈一家三口坐在1平方米
的方桌上吃午饭,可平方一米不小心,咬到了一粒石子,马
平方厘米
小哈那颗表面约1 平方厘的米 大门牙,被咯掉了,鲜血 平方分米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整理与复习精品ppt课件

3.邮票的面积约是8 ㎝(× )。 4.操场的面积约是2㎡( )。
5.求一个运动场的√ 边线总长就是求它的周长
( )。
长方形 正方形
长
宽
18m 12m 24m 31m 边长 16cm
周长
60m
110m 64m
面积 216㎡ 744㎡ 256㎡
• 1.有一块长方形草地的长是24m ,宽比长短7m ,这块 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教学目标
加深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理解,并能熟练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容本 单 元 所 学 内
面积和面积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
认识面积的含义 认识 c㎡ 、d㎡ 、㎡
{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用估测的方法计算面积
简单的换算
{
1d㎡=100c㎡ 1㎡=100 d㎡
解决问题(利用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5.求一个运动场的√ 边线总长就是求它的周长
( )。
长方形 正方形
长
宽
18m 12m 24m 31m 边长 16cm
周长
60m
110m 64m
面积 216㎡ 744㎡ 256㎡
• 1.有一块长方形草地的长是24m ,宽比长短7m ,这块 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
教学目标
加深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理解,并能熟练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容本 单 元 所 学 内
面积和面积单位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
认识面积的含义 认识 c㎡ 、d㎡ 、㎡
{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用估测的方法计算面积
简单的换算
{
1d㎡=100c㎡ 1㎡=100 d㎡
解决问题(利用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 4精品ppt课件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12
44
24
解决问题:
在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厘 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 (如下图)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 周长呢?
4 6
10
4 6
10
6
4 10
解决问题:
下面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面 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算出它们 的周长,填入表中。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12
44
24
解决问题:
在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厘 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明想到了三种方法。 (如下图)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部分的 周长呢?
4 6
10
4 6
10
6
4 10
解决问题:
下面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面 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算出它们 的周长,填入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边长是4m的正方形,周长和 面积都是16㎝(× )。 2.一棵大树高16 ㎝ ( × )。 3.邮票的面积约是8 ㎝( × )。 4.操场的面积约是2㎡( × )。 5.求一个运动场的边线总长就是求 它的周长( √ )。
长
宽
周长
面积
长方形18m12m60m110m
216㎡ 744㎡ 256㎡
教学目标
加深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 理解,并能熟练地应用所 学的知识。
面积和面积单位
{
认识面积的含义
认识 c㎡ 、d㎡ 、 ㎡
本 单 元 所 学 内 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
{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 长 用估测的方法计算面积
简单的换算
1d㎡=100c㎡
1㎡=100 d㎡
解决问题(利用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求各图的面积(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代表1c ㎡)。
6cm 7cm 7cm
A
6cm
B
C
4cm
3cm
1.我会填出适当的单位名称。
(1)邮票的面积约是6( c㎡ )。 (2)小红脚掌印的面积约是2( d㎡ )。
(3)1间会议室地面的面积约是200( ㎡ )。 (4)小妹的身高约是128( cm ) 。
2.我会填上适当的数。
本课总结
加深对面积和面积单位 的理解,并能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
24m
31m
正方形
边长 16cm
64m
1.有一块长方形草地的长是24m , 宽比长短7m ,这块草地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
24× (24-7) =24 ×17 =408(㎡)
答:这块草地的面积是408平方米。
2.一片树林长40 米,宽20米。1平方米树 林每月大约制造氧气3千克,这片树林每 月大约能制造氧气多少千克? 40×20 ×3 =800 ×3 =2400(千克) 答:这片树林每月大约能制造氧 气2400千克。
(1) 1d㎡=(100 )c㎡ 1㎡=( 100 )d㎡ 900d㎡=( 9 )㎡ 1200c㎡=( 12 )d㎡ 500c㎡=( 5 )d㎡ 1200d㎡=( 12 )㎡ 80d㎡=( 8000)c㎡ 74㎡=( 7400 )d㎡
(2)教室1扇窗户的面积约有( 100)d㎡。 (3)1个乒乓球台面的面积约是(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