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信号分析南京理工大学朱晓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

合集下载

基于贝叶斯压缩感知的噪声MIMO雷达目标成像

基于贝叶斯压缩感知的噪声MIMO雷达目标成像

第37卷第2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V01.37N o.2兰Q!!生垒旦!竺!竺型竺堕!尘!竺!竺!堡!!!堡坚兰!堡!!!!!!里!皇!竺!竺墅垒巳!:呈Q!兰基于贝叶斯压缩感知的噪声M I M O雷达目标成像王超宇,贺亚鹏,胡恒,朱晓华(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摘要:为了提高低信噪比下压缩感知雷达的成像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压缩感知的噪声多入多出(M I M O)雷达成像方法。

给出了噪声M I M O雷达系统稀疏感知模型,构造了贝叶斯概率密度函数,利用最大后验概率优化方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

优化估计的结果接近最佳稀疏度,与传统压缩感知重构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目标场景向量的估计误差,提高目标二维像的质量,对噪声干扰的鲁棒性更好。

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贝叶斯压缩感知;噪声多入多出雷达;目标成像中图分类号:TN958.8文章编号:1005—9830(2013)02-0262—07N oi se M I M O r adar t ar get i m agi ng based on B ayes i anW a ng C haoyu,H e Y a peng,H u H eng,Z hu X i a ohua(School of E l ect r oni c E ngi neer i ng a nd O pt oel ec t r oni c T echnol ogy,N U ST,N anj i ng210094,C hi na)A bst r act:To e nha nc e noi se r at i o,t he noi s eB ayesi an co m pr e ssi v et he pe r f or m ance of t heco m pr e ssi v e sensi ngr adar i m agi ng i n t he l ow s i gnal t o m ul t i pl e i nput m ul t i pl e out put(M I M O)r adar t ar get i m agi ng bas ed on t he s ens i ng(B C S)i s pr opos ed.T he s par s e sensi ng m odel of t he noi s e M I M O r a darand t he B a ye si a n pr ob abi l i t y densi t y f unct i on a r e pr es ent ed,and a n opt i m i zat i on m et hod bas ed o nm a xi m um a pos t er i ori is e m pl oyed t o SO l V e t he a bove pr obl em.T he es t i m at e s i gnal vect or of t he t ar gets ce ne cl oses t o t he best opt i m i ze r e sul t s.C om par ed w i t h t he t radi t i onal c om pr ess e d sensi ngr econs t ruct i on m et hod,t he pr opose d m et hod ca n eff ect i vel y r e duc e e r r or s of t he est i m a t e,i m pr ove t hequal i t y of t he t w o di m ensi onal i m age,and s how t he bet t er r obus t ness t o noi s e.Si m ul at i on r es ul t s dem-onst r at e t he ef f ect i venes s of t he m et ho d.K ey w or ds:B aye si an co m pr e ssi v e s ens i ng;noi s e m ul t i pl e i nput m ul t i pl e out put r adar;t arget i m a gi ng收稿日期:2011—10—13修回日期:2012-07—10基金项目: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科研专项计划(2010ZD J H05)作者简介:王超字(1985一),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稀疏成像,E-m ai l:w angchaoyu@yahoo.cn;通讯作者:朱晓华(1966一),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雷达系统,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E.m ai l:zxh@m ai l.nj ust.edu.cn。

基于适应度评价扩展自适应遗传算法的门级电路进化设计

基于适应度评价扩展自适应遗传算法的门级电路进化设计


要 : 对遗传 算法适 应度评价 阶段 指 定输 出单元 容 易丢 失潜在 解的 问题 , 文提 出 了一种 针 该
基 于适应度 评价扩展 的 电路进 化设计 方法 。该 方法将 每 个逻 辑单 元 的输 出都视 为一个 潜在 的
解处理 , 到一 个最优 适应度 评价值 , 得 避免 了潜 在解 的丢失 , 效地提 高 了 自适 应遗传算 法 的性 有 能。通过 多种 电路 的进化设计 实验 比较 了该文 方法与传 统 自适 应遗传 算法设计 的性能 , 结果表 明, 该文方 法具有收敛 速度快 、 迭代次数 少、 获得 最优 解成 功概 率高的优 点。
A src :o sl h rbe fls g p t tlslt n i p c n up tcl tfn s bta tT ov te po l o i o ni o i n sei g otu e sa i es e m on e a uo  ̄i l t
e au t n s g fg n t l o t m , e t o a e i f n s v l ain e p n in a a t e v l ai t e o e ei ag r h a n w meh d b s d Oli e s e a u t x a so d p v o a c i t o i g n t lo t m i p o o e e e T e meh d tk s t e o t u fe ey sn l e n t e e ov d e ei ag r h s r p s d h r . h to a e h up to v r i g e c l i h v l e c i l
Tasot ytm Dv i , aj gL SIfr a o eh o g i i dC m ay N nig 10 7 C ia rnpr S s i s n N ni E om t nT c nl yLmt o p n , aj 0 0 , hn ) e io n n i o e n2

用于扩展目标检测的OFDM-MIMO雷达波形设计

用于扩展目标检测的OFDM-MIMO雷达波形设计
MI 雷 达 检 测 性 能 MO
关键词 : 正交频 率分 集复 用 ; 多输入 多输 出雷达 ; 扩展 目标检 测 ; 波形设 计 ; 匹配照 射 ; 杂噪 比 ; 信
检 测概 率
中 图分 类 号 : N 5 . T 9 88
文章编 号 :0 5 9 3 ( 0 2 0 — 3 9 0 10 — 8 0 2 1 ) 2 0 0 — 5
号 处 理 等 , — alzh n s e u c 。 Em i: @ j t d .n x u.
30 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第3 6卷第 2期
多输 入多输 出( ut l ip t ut l otu , M lpe n u m lpe up t i i
MI MO雷达 第 fz , , , 个 阵元 发 射 信号 的 (:12 … )
第3 6卷 第 2 期
21 0 2年 4月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J rao N nn n e i f c ne n e nl y o nlf a i U i rt oSi c d c o g u j g v sy e a T h o
V1 6N . 0. o2 3
A r 02 D.2 1
Ke wo d :ot o o a fe u n y iii n y r s rh g n l r q e c d vso mu t lxn mu t l ip t l p e ig; l p e n u mut l o t u r d r i i lpe up t a a ; i
e t n e tr e d tc in; v fr xe d d a g t e e t o wa eo m d sg e in;mac il n t n;sg a -o cu t rp u — os r to; th l umi ai o i n lt — lte - l s n ie ai d tc in p o a ii ee to r b b l y t

雷达信号分析南京理工大学朱晓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ppt

雷达信号分析南京理工大学朱晓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ppt

5.4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模糊函数 5.5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性能 5.6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处理方法 5.7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加权处理
6 相位编码脉冲信号
6.1二相编码信号 6.2二元伪随机序列 6.3巴克(Barker)序列 6.4 巴克码的处理 6.5 巴克码旁瓣的抑制 6.6 增加巴克码长度的方法 6.7 相位编码信号多普勒敏感问题 6.8 多相编码信号简介
§3.2 雷达测距精度
一、一般概念 二、分析条件和方法 条件:①②③④⑤ T 方法:均方差 2 2 s(t ) r (t ) dt
0
三、具体分析结果
2 K 2 Re[RSrS ( ) RnaS ( )]
若移到 1 后,使
[ RSrS ( 1 ) RnaS ( 1 )] 最大。
雷达技术系列课程
—— 雷达信号分析与处理
雷达信号分析与处理
朱晓华
课程内容
1 绪论
1.1雷达信号的复数表示 1.2雷达信号的相关特性
2 最佳线性滤波器 3 雷达测量精度和分辨力
3.1 “点目标”回波的数学模型 3.2 雷达测距精度 3.3 雷达测速精度 3.4 信号的非线性相位特性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3.5 雷达不定原理 3.6 距离分辨力 3.7 速度分辨力
为研究分析各种复杂信号的性能提供了 理论基础,也是优化雷达波形设计的基础。
1、精度、分辨的概念 (最大理论精度、固有分辨力) 2、分析的前提 3、目的(波形参量)
§3.1 “点目标”回波的数学模型
点目标:目标尺寸远小于雷达分辨单元。 分析条件:①传播无衰减;②不考虑天线方向性; ③径向速度为正。 一、静止点目标
(t ) a (t )e j (t )

X波段数字阵列雷达的数字收发模块研制

X波段数字阵列雷达的数字收发模块研制

-88. 5
-101. 5
表 2 模拟 T /R 组件接收通道指标
接收通道增 接收机噪声
益 / dB
系数 / dB
60. 5
3. 5
3 dB 带 宽 / MHz
14. 5
收发通道隔 离度 / dB -98
数字 T / R 模块的中频信号采样、产生和光纤 传输等功能均采用基于 FPGA 的中频软件无线电 架构实 现。软 件 无 线 电 电 路 集 成 10 通 道 高 速 ADC / DAC,以 Xilinx 公司 V5 系列 FPGA 作为核 心处理器。FPGA 丰富的逻辑和时序资源可灵活 地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数字下变 频 ( Digital downconverter,DDC)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DDS) 、任意编码波形产生、 基带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流驱动的光纤传输等功 能。光纤接口数据率高达双向 3. 125 Gbps,DDR2 基带数据缓存接口带宽高达 2 Gbyte / s。电路的 结构框图如图 4 所示。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level and maintainability of digital transceivers used in X-band digital array radar ( DAR) ,modularization and integration design concepts are adopted to develop one 10-channel digital T / R module in this paper. The module can be directly plugged into the micro-strip array antenna and connected to the subsequent signal processor only through a highspeed bidirectional fiber-optic. It is suitable for system integration and expansion. In this module, software defined radio ( SDR ) functions are realized in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 FPGA ) , including binary phase coded waveform generation with arbitrary code length and code type,digital transmission beam-forming,digital quadrature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digital down-converting, base-band data pre-processing,etc.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all SDR functions of the module and show that the module can simultaneously form multiply receive beams with extremely low side-lobes

压缩感知雷达波形优化设计

压缩感知雷达波形优化设计

稳 健 性 。计 算机仿 真表 明优 化 波形使 得 感知矩 阵 相关 系数较 传 统雷 达波形 明 显减 小 , 验证 了该
方 法的有 效性 。
关键词 : 压缩 感知 雷达 ; 波形 优化 ; 知矩 阵 ; 关 性 ; 拟退 火 感 相 模
中 图分类 号 : N 5 . T 9 88
文 章编 号 :0 5 9 3 ( 0 1 0 — 5 9 0 10 — 8 0 2 1 ) 4 0 1 — 6
令 L 【 ) )J单 循 时 矩 T J × D 位 环 延 虹 (( 为 ¨
阵 , = ig ∞ , 』 … , -) 单位 频 移 矩 阵 , F da ( ∞v L 为 1 , = x (2rN)则 式 ( ) 改写 为 ep j7 / , 1可

得到更好分辨 , 高信 噪 比稀疏 雷达场 景, S 对 CR 可精确重构进行高分辨成像 ; 文献 [ ] 7 利用雷达
Op i a a e r sg o m p e sv e i g Ra a tm lW v f m De i n f r Co o r s i e S nsn d r
HE — e g, Ya p n ZHU a — u ZHUANG h n n W ANG — a g Xi o h a, S a — a, Ke r n
r D 1 1
IE 国 际 雷 达 会 议 上 首 次 提 出 了 压 缩 感 知 雷 EE
达 ( o pes e sni aa , S C m rs v e s g rd r C R)的 概 念 , i n
C R可 采 用 低 速率 A D转 换 器 采 样 超 宽 带雷 达 S / 回波信 号 , 无需 对 回波信 号进 行 匹配滤 波 , 由此也 消 除 了匹配滤 波 带来 的旁 瓣 问 题 , 得邻 近 目标 使

基于TMS320C6701的多普勒气象雷达信号处理系统

基于TMS320C6701的多普勒气象雷达信号处理系统

0 前 言
气 象 回波 信 号 处 理 系 统 是 多 普 勒 气 象 雷 达 系统 的 主 要 组 成 部 分 , 主 要 任 务 是 抑 制 与 气 象 回 波 无 其
关 的 杂 波 , 取 出 云 益 控 制 ( AGC) 距 离 校 正 、 波 抑 制 、 、 杂 强 度 速 度 计 算 、 模 糊 、 宽 估 计 以 及 各 种 门 限 处 理 等 解 谱
如 图 1所 示 。 输 人 为 模 拟 的 正 交 视 频 信 号 , 采 样 其 经
TM ¥ 2 F 0 3 0 2 6和 F GA 为 辅 助 处 理 器 和 控 制 器 , P 实
得 到数 字 的 正 交 信 号 , 数 字 信 号 处 理 过 程 中 , 要 在 需
收 稿 日期 : 0 2 0 — 2 2 0 — 72
ZH U a hua, ZH AN G Xi o— Hua
( p rme t f El to i g n eig,Na jn iest f S i c n c n lg De a t n e r ncEn ier o c n nig Unv ri o ce ea d Teh oo y,Nn jn y n n ig
回的 各 种 信 息 , 过 后 续 的数 据 处 理 , 气 象预 报 提 通 为
供准确的气象信息 。
本 系 统 采 用 TI公 司 的 超 高 速 浮 点 D P 芯 片 S
TM ¥3 O 7 l 为 主 处 理 器 ,定 点 2 C6 O DS 芯 片 P
多 普 勒 气 象 雷 达 信 号 处 理 系 统 的 典 型 功 能 框 图
r da nd t t uc u e a unc i f TM S3 C6 1 a e i r duc d. A es gn s h a r a he s r t r nd f ton o 20 70 r nt o e d i c eme of h g i h— s e nd r altm e s gna oc s i ys em s d on TM S3 C6 pe d a e — i i lpr e s ng s t ba e 20 701 s i pr s nt d. I i pr e ee e t s ov d t t t y t m s t dva a e i pl t uc ur ha he s s e ha he a nt g s ofsm e s r t e,hi r or a e c s a i nd hi e i gh pe f m nc o tr to a gh r la biiy. lt Ke o ds: yW r Dop e a he a r; s gn o e s n pl r we t r r da i alpr c s i g; TM S3 C6 01 20 7

基于特征向量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自适应方向图控制

基于特征向量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自适应方向图控制

egndcm oio E t cvr n e m tx o e ip td t. tin h r oo at fte i eo p si e t n( D)o oa a e a ft n u aa Uiz g teot gn ly o i i r h li h i h
s b p c t r p s d ag rt u s a e,he p o o e lo hm me d o sr i tm arx a d c n ta n e p ns e tro u e c n i a n sc n ta n t n o sr i tr s o e y co fq is e t i
b a o me i eo er s o s q a t h e i d q is e t e p n e i h o dt n o ma l u e e mf r rsd lb e p n e e u l o t ed sr u e c n s o s n t e c n i o fs l mb r e r i n
第3 5卷 第 4期
21 0 1年 8月
南京 理工 大学 学报
Junl f aj gU ie i f c nea dT cnlg ora o ni nvrt o i c n eh o y N n sy S e o
V0 . 5 13 No 4 .
Au . 2 1 g 01
权 矢量 中通 过修 正 约 束 矩 阵 和约 束 响 应 矢量 , 进 行 方 向 图控 制 。与文 献 [ ] L MV约 束 中添 加 8在 C 静 态加 权矢 量 的线 性 约 束 , 最 终算 法 的加 权矢 使 量 逼 近静态 加 权 矢 量 相 比 , —C EL MV算 法 通 过 修 正 LM C V静 态 加 权 矢 量 中 约 束 矩 阵 和 约束 响 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模糊函数
4.1 模糊函数的推导 4.2 模糊函数与分辨力的关系 4.3 模糊函数与匹配滤波器输出响应的关系 4.4 模糊函数的主要性质 4.5 模糊图的切割 4.6 模糊函数与精度的关系
4.7 利用模糊函数对典型脉冲雷达信号进行分析
5 调频脉冲信号
5.1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产生 5.2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频谱 5.3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波形参量
3、准则问题
4、相位影响
5、时延和频移的适应性
6、与相关器的关系
第三章 雷达测量精度和分辨力
为研究分析各种复杂信号的性能提供了 理论基础,也是优化雷达波形设计的基础。
1、精度、分辨的概念 (最大理论精度、固有分辨力) 2、分析的前提 3、目的(波形参量)
§3.1 “点目标”回波的数学模型
点目标:目标尺寸远小于雷达分辨单元。 分析条件:①传播无衰减;②不考虑天线方向性;
0 1
五、C 与匹配滤波器输出响应的关系
gc (t) u(t) * hm (t) C[(t t0 )] 匹配滤波器的输出响应有三种形式:
六、衡量距离分辨力的波形参量 时延分辨常数:
C( ) 2 dt
u( f ) 4 df
A
C 2 (0)
[
u( f ) 2 df ]2
时延分辨常数与分辨力的关系:
x(t) Re[se (t)]
3、区别 复解析表示法——频域,任意实信号 复指数表示法——时域,窄带信号
§1.2 雷达信号的相关特性
相关特性对随机信号和确知的规则信号都很重要! 一、相关特性的一般概念
相关特性是表征两个信号或一个信号相隔时间T的两点之间相互关联程 度的大小。 互相关函数定义:
R12 ( )
2
[a(t)] dt
u(t) 2 dt
2
2 0
2E N0
1 [1
(
0
)2 ]
2
2 0
1
2E [1 (
N0
0
)2 ]
结论:① ②
例1: u(t) rect( t )e jkt2
T
t T
(t ) k t 2 ' (t ) 2k t
2
t ' (t)a 2 (t)dt
5.4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模糊函数 5.5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性能 5.6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处理方法 5.7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的加权处理
6 相位编码脉冲信号
6.1二相编码信号 6.2二元伪随机序列 6.3巴克(Barker)序列 6.4 巴克码的处理 6.5 巴克码旁瓣的抑制 6.6 增加巴克码长度的方法 6.7 相位编码信号多普勒敏感问题 6.8 多相编码信号简介
T
02
2 2 f 2 f 2 df
f 2 df
2 2
f
2
sin f t
2
df
f t
sin f t 2 df
f t
2 2
B 2
f
2
sin ft
2
df
0 2
B 2
f t
B 2
sin ft 2 df
1 T2
[
BT sin BT
SiBT cosBT
1
BT
]
B 2 f t
( f ) 2 e j 2 (t t0 ) f df
2
0 (t)
( f K ) e f j 2 (t t0 ) f K
K
0 (t)
a K e jK
K
四、匹配滤波器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1、输出功率信噪比:
m
1 N0
(t 0
) 2 d
1 N0
2
[a(t)] dt
2E
N0
2、时间t。的意义及选择
3、原点的值最大;
4、相关函数的面积等于信号面积模的平方;
5、复信号自相关函数的付里叶变换是正实函数,与复信号 的相谱无关。
若两个复信号在时域上具有不同的波形,但在频域上 如具有相同的能谱,这两个信号的相关函数就完全相同。
二、相关与卷积的关系 区别:相关运算中被积函数之一没有折选过程;而卷积运
算中被积函数之一有折迭过程。
0T 2 2BT
2 0
2B T
§3.3 雷达测速精度
一、分析条件和方法 二、分析结果
1 2E
N0
2 2 t 2 t 2 dt
2
t 2 dt
三、单载频矩形脉冲信号: 2 2 T 2
3
§3.4 信号的非线性相位特性
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t) 0 ,具有非线性相位。
时间相位常数: 2 t ' (t)a2 (t)dt 2 t ' (t) u(t) 2 dt
s1 (t)s2 (t
)dt
s1 (t
)s2
(t)dt
R21( )
s2 (t)s1 (t
)dt
s2
(t
)s1
(t)dt
自相关函数:R11 ( )
s(t)s (t )dt
s(t )s (t)dt
性质:
1、共轭对称性:实信号的相关函数是 的偶函数;
2、自相关函数在原点的值等于信号能量;
02 2 2
第四章 模糊函数
§4.1 模糊函数的推导 §4.2 模糊函数与分辨力的关系 §4.3 模糊函数与匹配滤波器输出响应的关系 §4.4 模糊函数的主要性质 §4.5 模糊图的切割 §4.6 模糊函数与精度的关系 §4.7 利用模糊函数对单载频矩形脉冲雷达
信号进行分析
§4.1 模糊函数的推导
一、概述 二、分析条件和准则 条件:①速度相同点目标,②无噪声,③反射能力相同; 准则:均方差准则 三、分析结果
2 Sr1 t Sr2 t 2 dt
4E 2 C( ) cos[2f0 arctg(c( ))]
C
2E
C
u* (t)u(t )dt
为距离自相关函数。
四、C 对距离分辨力的影响
③径向速度为正。 一、静止点目标
s(t) (t)e j 2f0t sr (t) (t )e j2f0 (t )
二、运动点目标
sr (t) [t (t)]e j2f0[t (t)]
R(t) R0 VT
经过推导有:
Sr (t)
[t
2v t
]e
j
2f0 [t
2vt C
]
C
[t ]e j 2f0 e j 2 ( f0 fd )t
三、具体分析结果
2 K 2 Re[ RSrS ( ) RnaS ( )]
若移到 1 后,使 [RSrS (1 ) RnaS (1 )] 最大。
( 1
0
)
Re[Rn'
R '' r
( (
1 0
)] )
2 2 f 2 f 2 df
02
f 2 df
0
1 2E N0
单载频矩形脉冲信号: t rect t
1
2v , C
fd
2v C
f0
2v
运动目标的影响:① 压缩/展宽;②多普勒偏差。
考虑到 1, f0 fd 有:
S r (t) [t ]e j 2 ( f0 fd )(t )
§3.2 雷达测距精度
一、一般概念 二、分析条件和方法 条件:①②③④⑤
方法:均方差 2 T s(t ) r(t) 2 dt 0
R
C 2
A
有效相关带宽: We
[
u( f ) 2 df ]2
u( f ) 4 df
1 A
总结:①②③④ 例:单载频矩形脉冲信号的有效相关带宽?
1 31 We A 2 Tp
§3.7 速度分辨力
一、分析条件和准则 条件:①②③;准则:均方差准则(回波信号的频谱) 二、分析结果
2 4E 2 Re[ K ( )]
* (t0
t)e j2ft dt
[
(t0
t)e j2ft dt]*
[
(t)e j 2f (t0 t) dt]*
* ( f )e j 2ft0
H m ( f ) ( f ) e j ( f )e j2ft0
Hm( f ) ( f ) m ( f ) 2f t0
0 (t)
准则的要求:①物理可实现;②唯一解答;③能求解的数学表达式。 输入:r(t)=u(t)+n(t);输出:y(t)=u0(t)+n0(t)
1、输出信号的峰值功率:
^
P
0 (t0 ) 2
1 2
(t0 )he ( )d
2
2、输出的噪声平均功率:
^
3、信号噪声比: P _ PN
_
PN
N0
4
he (
T /2
dt T / 2
2
§3.5 雷达不定原理
0 , , 关系,都用时域表示。
02 2 2 2 02 2 2
结论:①雷达不定原理; ②存在下限;
1
2E N0
0
1 2E N0
0
③测量精度有上限;
0 2E [ 20 2
0 2 )] 2 2E
N0
N0
0
§3.6 距离分辨力
雷达技术系列课程
—— 雷达信号分析与处理
雷达信号分析与处理
朱晓华
课程内容
1 绪论
1.1雷达信号的复数表示 1.2雷达信号的相关特性
2 最佳线性滤波器 3 雷达测量精度和分辨力
3.1 “点目标”回波的数学模型 3.2 雷达测距精度 3.3 雷达测速精度 3.4 信号的非线性相位特性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3.5 雷达不定原理 3.6 距离分辨力 3.7 速度分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