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溶栓术 PPT
合集下载
动静脉内瘘PPT讲稿

68
60
60
58
54
50
40
30
30
20
10
0
JPN IT GE SP FR ANZ UK BE SW CA U.S.
Country
Hale Waihona Puke 不同血管通路的ESRD患者死亡率
Non-Diabetic
1.8
1.8
1.6
1.6
1.4
1.4
1.2
1.2
1
1
0.8
0.8
0.6
0.6
0.4
0.4
0.2
0.2
0
0
Prevalent Pts.
Access Type and Mortality Risk D. Dhingra et al Kidney International 60 (4), 1443-1451.
Diabetic
Prevalent Pts. Catheter AVG AVF
适应证
• 适用于慢性肾衰竭需要长时间血液透析治
保持造瘘侧肢体皮肤的 完整清洁,术前2周内 停止对要行造瘘手术的 肢体测量血压及血管穿 刺,以保护血管。另外, 要避免外伤,以利于手 术成功。
1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因静脉压力升高,淋巴回 流受阻,手臂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应嘱病人将
内睡瘘觉侧时肢尽体量抬卧高于至健术水侧平使后以患护上者理有30保°,护保意持识血。液观通察畅伤。
3 更换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包扎时敷料不宜过多, 过紧。
4禁止在造瘘侧手臂进行血压测定,静脉注射,输 液,抽血等操作,避免造成内瘘闭塞。
5适当运动造瘘侧手臂,拆线后可用手捏握橡皮健 康球,每日锻炼3~4次,每次10~15 min,以 促进血管扩张、动脉化,加快内瘘成熟时间及充 足的血流量。
动静脉内瘘PPT精选课件

28
穿刺方法及技巧—较深的内瘘
扎上止血带方法得当,使血管充盈 拇指按压血管,压迫水肿消退显露血管 触摸感觉血管深度和走向 震颤最明显处直接进针 有突破感后压低角度平移进针,防止进针过深发生血肿或 损伤。
29
内瘘的正确使用 ——拔针
穿刺点消毒、止血贴覆盖后采用纱块压迫止血 新瘘使用前3次,须由护士协助按压 持续按压至少10min 20-30min后观察内瘘渗血情况 新瘘使用3次后,可用胶布或弹力带固定纱块
×
××
×
16
内瘘成熟期护理
适当抬高内瘘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 术后24 小时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 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17
内瘘成熟期护理
注意包扎敷料时不加压力 每3日换药1 次,10~14 天拆线
18
内瘘成熟期护理
由于造瘘后肢体血流发生变化
可能会出现末梢血管充盈不足
肢端血液回流障碍
4
为什么要做动静脉内瘘
易于穿刺,与体外循环管路连接分离简便 安全 感染机会少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小
5
手术部位
其次为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前臂静脉转位 内瘘(主要是贵要静脉-桡动脉) 肘部内瘘(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肱动 脉或其分肢的桡动脉或尺动脉) 鼻咽窝内瘘
6
术前准备
充分评估心脏、肺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功 能和循环血液动力学状态
10
动静脉内瘘的分期
内瘘常规使用期
动静脉内瘘作为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的 血管通路 随病人的治疗终生使用
11
内瘘成熟期护理——抗凝剂使用
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或血压较低,且术后无 渗血,可给予全身抗凝 可以口服抗凝药 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注意个性化
穿刺方法及技巧—较深的内瘘
扎上止血带方法得当,使血管充盈 拇指按压血管,压迫水肿消退显露血管 触摸感觉血管深度和走向 震颤最明显处直接进针 有突破感后压低角度平移进针,防止进针过深发生血肿或 损伤。
29
内瘘的正确使用 ——拔针
穿刺点消毒、止血贴覆盖后采用纱块压迫止血 新瘘使用前3次,须由护士协助按压 持续按压至少10min 20-30min后观察内瘘渗血情况 新瘘使用3次后,可用胶布或弹力带固定纱块
×
××
×
16
内瘘成熟期护理
适当抬高内瘘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 术后24 小时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 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17
内瘘成熟期护理
注意包扎敷料时不加压力 每3日换药1 次,10~14 天拆线
18
内瘘成熟期护理
由于造瘘后肢体血流发生变化
可能会出现末梢血管充盈不足
肢端血液回流障碍
4
为什么要做动静脉内瘘
易于穿刺,与体外循环管路连接分离简便 安全 感染机会少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小
5
手术部位
其次为腕部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前臂静脉转位 内瘘(主要是贵要静脉-桡动脉) 肘部内瘘(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肱动 脉或其分肢的桡动脉或尺动脉) 鼻咽窝内瘘
6
术前准备
充分评估心脏、肺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功 能和循环血液动力学状态
10
动静脉内瘘的分期
内瘘常规使用期
动静脉内瘘作为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的 血管通路 随病人的治疗终生使用
11
内瘘成熟期护理——抗凝剂使用
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或血压较低,且术后无 渗血,可给予全身抗凝 可以口服抗凝药 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注意个性化
动静脉造瘘【PPT课件】

• 3.用2.5cm宽的胶布固定,观察10’左右无出血方可离开。 根据病人的出凝血时间情况,掌握压迫时间的长短,一 般为30-60’。
指导患者做好内瘘的自我 保护
• 1.护士应向透析患者讲明瘘侧肢体不要持重物, 避免刺激,避免外力压迫或碰撞,最好使用护脘 保护,但不宜过早,以免造成栓塞。
• 2.保持瘘侧肢体的清洁卫生,注意观察内瘘部位 的搏动情况及有无出血、肿胀、感染、疼痛等, 如患者感到内瘘处有异常时必须与医生联系。 指导患者了解自己最适当的压迫止血时间。
适应症
• 1、急性肾功能衰竭; •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 3、慢性肾功能不全因某些因素作用致使
肾功能急剧恶化,需做透析以渡过危险 时期及改善症状者;
• 4、需短暂血液净化治疗者; • 5、腹膜透析导管堵塞或通道感染需拔管
者;
手术方法
• 2、动静脉内瘘:用桡动脉和它邻近的
浅静脉在腕关节上方作血管吻合,做成内 瘘。他可避免体外瘘给患者带来生活和 工作上的不便,适用于长程透析患者。吻 合口一般为6-8cm,血流量达200- 300ml 每分,心脏分流量为800ml/分;吻合口过 大,分流量大于1000ML/分可致心脏负担 过重;吻合口太小则血流量不足。
术后护理要点
• 1.注意不要在患肢进行测量血压、输液、抽血等操作, 不穿紧身衣,睡觉时瘘侧肢体不能受压.
• 2.透析结束后穿刺点压迫15-20’ • 3.待内瘘成熟后再使用,多在术后2-3w. • 4.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证穿刺一次成功,不要定点穿刺,
以免行成动脉瘤. • 5.避免脱水过量或服降压药过多所致低血压,否则发生
内瘘堵塞. • 6.应用抗凝剂(阿斯匹林40mg/日)
• (1).吻合血管部位的选择:一般首选四肢
指导患者做好内瘘的自我 保护
• 1.护士应向透析患者讲明瘘侧肢体不要持重物, 避免刺激,避免外力压迫或碰撞,最好使用护脘 保护,但不宜过早,以免造成栓塞。
• 2.保持瘘侧肢体的清洁卫生,注意观察内瘘部位 的搏动情况及有无出血、肿胀、感染、疼痛等, 如患者感到内瘘处有异常时必须与医生联系。 指导患者了解自己最适当的压迫止血时间。
适应症
• 1、急性肾功能衰竭; • 2、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 3、慢性肾功能不全因某些因素作用致使
肾功能急剧恶化,需做透析以渡过危险 时期及改善症状者;
• 4、需短暂血液净化治疗者; • 5、腹膜透析导管堵塞或通道感染需拔管
者;
手术方法
• 2、动静脉内瘘:用桡动脉和它邻近的
浅静脉在腕关节上方作血管吻合,做成内 瘘。他可避免体外瘘给患者带来生活和 工作上的不便,适用于长程透析患者。吻 合口一般为6-8cm,血流量达200- 300ml 每分,心脏分流量为800ml/分;吻合口过 大,分流量大于1000ML/分可致心脏负担 过重;吻合口太小则血流量不足。
术后护理要点
• 1.注意不要在患肢进行测量血压、输液、抽血等操作, 不穿紧身衣,睡觉时瘘侧肢体不能受压.
• 2.透析结束后穿刺点压迫15-20’ • 3.待内瘘成熟后再使用,多在术后2-3w. • 4.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证穿刺一次成功,不要定点穿刺,
以免行成动脉瘤. • 5.避免脱水过量或服降压药过多所致低血压,否则发生
内瘘堵塞. • 6.应用抗凝剂(阿斯匹林40mg/日)
• (1).吻合血管部位的选择:一般首选四肢
《动静脉内瘘》课件

就医指导
若出现异常症状,如瘘口疼痛、手臂 肿胀等,应及时就医。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 和调整生活习惯。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检查瘘管是否 通畅。
了解动静脉内瘘的手术过程和注意事 项,以便更好地维护和保养。
05
动静脉内瘘的再利用与移 植
再利用时机与条件
时机
当内瘘出现血栓形成、狭窄或闭塞时,可以考虑再利用。
动静脉内瘘具有血流充足、使用 方便、长期通畅率高等优点,是 临床上常用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
形成机制
手术过程
动静脉内瘘手术通常在手臂上操作, 将邻近的动脉和静脉进行吻合,形成 一个血流通道。
术后恢复
手术后,吻合口周围的血管逐渐扩张 ,血流增加,形成内瘘。
临床意义
01
02
03
提高透析效果
动静脉内瘘能够提供充足 的血流,保证血液透析的 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
VS
监测
定期监测内瘘血流量、血压和肾功能,及 时发现和处理内瘘并发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血栓形成是动静脉内瘘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内瘘闭塞,影响血液透析 效果。
详细描述
血栓形成通常发生在内瘘术后早期或晚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高凝状态、血 流动力学改变、内瘘狭窄等。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等症状,需要及时 诊断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溶栓和手术取栓等。
感染
总结词
感染是动静脉内瘘的另一种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内瘘丧失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条件
内瘘血管长度适宜,管径粗,血流丰富,无严重并发症。
移植方法与注意事项
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一段动脉和静 脉重新连接,形成新的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PPT课件

第21页/共42页
Fogarty导管取栓
应用Fogarty导管取栓选择手术时机非常重要,应尽 可能在血栓形成的早期施行手术,新鲜血栓较易取出, 一般在发病24~48 h之内进行取栓手术,这时血栓新鲜 且继发性血栓较短,距瘘口较近,较易取出,手术效果 最佳,疗效随着栓塞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瘘管闭塞>1周 的患者施行取栓术应极其慎重,因为血栓机化及形成的 继发性血栓较长,手术成功率下降,且术后易再次形成 血栓。
高凝状态、过度超滤、低血压、止血药物 血管硬化、静脉纤细、近心端静脉狭窄或闭锁 周围血管病变 手术:内膜损伤、吻合口狭窄、扭转、压迫、血
肿
晚期:
吻合口/静脉狭窄、穿刺压迫不当、血栓性静脉
第5页/共42页
原因分析
患者 手术 护理
第6页/共42页
患者方面
一、低血压 透析中干体重估计失误,超滤液过多,速度过快
第37页/共42页
预防措施
8.正确使用抗凝药 适当抗凝治疗是预防内瘘发生阻塞最有效、安全的方法, 对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 可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另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血 浆白蛋白也是预防内瘘发生阻塞的一项有利的措施。
第38页/共42页
预防措施
9.加强透析中监测 透析中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避免过多过快超
缓慢、血液浓缩,容易出现低血压状态。透 析中准确的设置脱水参数,避免过多过快超 滤, 及时调整干体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 超过干体重的5%。
第36页/共42页
预防措施
7.避免透析中低血压发生 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
血管调节功能低下,循环调节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出 现交感神经及心肺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障碍及血 管顺应性下降,易发生血透中的低血压,对降压药 敏感的患者,告知其透析前不服用降压药,透析中出 现高血压时遵医嘱稳步降压, 30~60 min测血压 1次,能有效防止低血压和低血容量给内瘘带来的损 害。
Fogarty导管取栓
应用Fogarty导管取栓选择手术时机非常重要,应尽 可能在血栓形成的早期施行手术,新鲜血栓较易取出, 一般在发病24~48 h之内进行取栓手术,这时血栓新鲜 且继发性血栓较短,距瘘口较近,较易取出,手术效果 最佳,疗效随着栓塞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瘘管闭塞>1周 的患者施行取栓术应极其慎重,因为血栓机化及形成的 继发性血栓较长,手术成功率下降,且术后易再次形成 血栓。
高凝状态、过度超滤、低血压、止血药物 血管硬化、静脉纤细、近心端静脉狭窄或闭锁 周围血管病变 手术:内膜损伤、吻合口狭窄、扭转、压迫、血
肿
晚期:
吻合口/静脉狭窄、穿刺压迫不当、血栓性静脉
第5页/共42页
原因分析
患者 手术 护理
第6页/共42页
患者方面
一、低血压 透析中干体重估计失误,超滤液过多,速度过快
第37页/共42页
预防措施
8.正确使用抗凝药 适当抗凝治疗是预防内瘘发生阻塞最有效、安全的方法, 对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 可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如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另外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血 浆白蛋白也是预防内瘘发生阻塞的一项有利的措施。
第38页/共42页
预防措施
9.加强透析中监测 透析中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避免过多过快超
缓慢、血液浓缩,容易出现低血压状态。透 析中准确的设置脱水参数,避免过多过快超 滤, 及时调整干体重,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不 超过干体重的5%。
第36页/共42页
预防措施
7.避免透析中低血压发生 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血管阻力增加,
血管调节功能低下,循环调节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出 现交感神经及心肺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障碍及血 管顺应性下降,易发生血透中的低血压,对降压药 敏感的患者,告知其透析前不服用降压药,透析中出 现高血压时遵医嘱稳步降压, 30~60 min测血压 1次,能有效防止低血压和低血容量给内瘘带来的损 害。
《动静脉内瘘术》PPT课件

手术源自位:平卧位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整理ppt
5
整理ppt
6
【术中应注意】 1.尽量清理动、静脉血管游离端邻近的下分支及
周围组织,以免牵扯致吻合口成角,影响血流量。 2.尽量使动、静脉口径匹配,可采用修剪断端成
斜面的方法。 3.尽量减少创面渗血,以免形成血肿压迫吻合。
整理ppt
7
【术后护理】 1.抬高术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2.观察吻合口处震颤及杂音,检查内瘘是否通畅。 3.术肢勿测血压,穿刺及压迫。 4.使用时穿刺针应距吻合口3cm以上,静脉针与
动脉针相距5cm以上。 5.尽量避免定点穿刺,以免形成假性动脉瘤及血
栓,导致感染。 6.透析穿刺后压迫止血压力要适当,以免出血及
血栓形成,阻塞内瘘.
整理ppt
8
【内瘘并发症】
1.血管狭窄 表现为低血流量,易发生在吻合口, 尤其在距吻合口静脉端数厘米内或反复穿刺的部位, 与手术操作不当或局部纤维增生有关。早期发现后 可行血管气囊扩张术或腔内血管成形术,有些弹性 狭窄还可以放支架,而国内大多直接采用手术修复。
整理ppt
11
4.肿胀手综合征 由于回流静脉被阻断或者动脉血 流压力的影响,造成肢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早期 可以通过握拳增加回流,减轻水肿,长期肿胀必须 重新制作内瘘。
整理ppt
12
5.假性动脉瘤 主要由于内瘘使用时间过早及定点 穿刺的后果。较小的动脉瘤可用弹性绷带压迫,较 大的则需手术可用PTFE血管做旁路搭桥手术或切除。
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配合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配合义乌復元医院手术室动静脉内瘘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感染机会少等优点
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配合
义乌復元医院手术室 樊顺飞
整理ppt
5
整理ppt
6
【术中应注意】 1.尽量清理动、静脉血管游离端邻近的下分支及
周围组织,以免牵扯致吻合口成角,影响血流量。 2.尽量使动、静脉口径匹配,可采用修剪断端成
斜面的方法。 3.尽量减少创面渗血,以免形成血肿压迫吻合。
整理ppt
7
【术后护理】 1.抬高术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2.观察吻合口处震颤及杂音,检查内瘘是否通畅。 3.术肢勿测血压,穿刺及压迫。 4.使用时穿刺针应距吻合口3cm以上,静脉针与
动脉针相距5cm以上。 5.尽量避免定点穿刺,以免形成假性动脉瘤及血
栓,导致感染。 6.透析穿刺后压迫止血压力要适当,以免出血及
血栓形成,阻塞内瘘.
整理ppt
8
【内瘘并发症】
1.血管狭窄 表现为低血流量,易发生在吻合口, 尤其在距吻合口静脉端数厘米内或反复穿刺的部位, 与手术操作不当或局部纤维增生有关。早期发现后 可行血管气囊扩张术或腔内血管成形术,有些弹性 狭窄还可以放支架,而国内大多直接采用手术修复。
整理ppt
11
4.肿胀手综合征 由于回流静脉被阻断或者动脉血 流压力的影响,造成肢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早期 可以通过握拳增加回流,减轻水肿,长期肿胀必须 重新制作内瘘。
整理ppt
12
5.假性动脉瘤 主要由于内瘘使用时间过早及定点 穿刺的后果。较小的动脉瘤可用弹性绷带压迫,较 大的则需手术可用PTFE血管做旁路搭桥手术或切除。
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配合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配合义乌復元医院手术室动静脉内瘘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感染机会少等优点
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配合
义乌復元医院手术室 樊顺飞
动静脉内瘘溶栓术ppt课件

• 二、操作流程: • 医生开医嘱、护士执行: • ① 先将尿激酶20万U + 生理盐水20mL稀释。 • ② 确定穿刺部位(内瘘血栓形成处近心端 1~2 cm),皮肤消毒。 • ③ 在穿刺部位上10 cm处扎一止血带,松紧适宜,以减慢尿激酶回流速度, 延 长药物在局部停留时间。 • ④ 用头皮针向血栓(远心端)方向穿刺,见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注入后用手 指轻柔按摩血栓形成处,并予局部热敷,促进血栓的溶解。每5min利用触、 摸、听观察内瘘通畅情况,30 min还未通可重复上述操作1次。⑤ 以内瘘震 颤恢复,听诊有血管杂音为通畅。凝血功能正常者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 • ⑤ 尿激酶20万U + 生理盐水20mL 半小时内注射完毕 • ⑥ 必要时使用扩血管药物(如凯时)。注射方法同尿激酶。 • ⑦ 做好相关记录。
3
• 尿激酶是目前临床上传统的、疗效确切、安全溶栓药物,尿激酶系一种丝氨 酸 • 蛋白酶,能特异裂解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为纤溶酶, 因此能有效溶解微小血栓,且对全身纤溶活性无明显影响,具有选择性溶解 血栓的特性,其药物半衰期短15 min,24 h后作用基本消失;尿激酶溶栓效 果与血栓形成的时间、有无附壁血栓有关。
4
•
•
谢
• •
谢
!
6
此课件可编辑版,如对课件有 异议或侵权的请及时联系删除! 课件可编辑版,请放心使用!
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尿激酶溶栓方案及操作规程
一、判断标准 1、由医生评估患者动静脉内瘘决定溶栓指征,并与患者及家属交代溶,签定 知情意书。听 2、内瘘堵塞:判断手触内瘘搏动消失,诊无杂音。 溶栓指征:内瘘堵塞时间在24 h之内,血栓小于5 cm。 3、内瘘再通标准:手触内瘘有搏动;听诊杂音响亮;B超显示:血栓消失, 血流恢复,视为溶栓成功。 2
动静脉内瘘术及护理PPT幻灯片

动静脉内瘘术及护理
1
▪ 定义 ▪ 动静脉内瘘的常用方式 ▪ 动静脉内瘘的常用部位 ▪ 常用的血管吻合方式 ▪ 术前护理 ▪ 术后护理 ▪ 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护理
2
什么是动静脉内瘘
▪ 动静脉内瘘是将人体自身的动、静脉血管, 直接或通过移植的血管吻合后的静脉血管, 由于动脉血分流到静脉,静脉血流量增大, 压力升高,血管逐渐扩大,肥厚的静脉动 脉化,可以反复直接进行穿刺,而成为接吻合
钛轮钉吻合
▪ 动静脉内瘘的常用部位 ▪ 常用的血管吻合方式
端端吻合 端侧吻合 侧侧吻合
腕瘘 上臂瘘 前臂尺侧瘘 小腿瘘
4
端端吻合
端侧吻合
侧侧吻合
5
▪ 术前护理(保护术肢) ▪ 术后护理 ①环境 ②局部处理 ③体位问题 ④疼痛问题 ⑤防止术后血管栓塞
6
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护理
▪ 手术侧肢体禁测血压及抽血 ▪ 保护术肢 ▪ 适当锻炼 ▪ 保持内瘘处皮肤清洁 ▪ 选择正确的穿刺点 ▪ 采取正确的止血方式 ▪ 检查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
7
8
9
10
11
12
13
14
1
▪ 定义 ▪ 动静脉内瘘的常用方式 ▪ 动静脉内瘘的常用部位 ▪ 常用的血管吻合方式 ▪ 术前护理 ▪ 术后护理 ▪ 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护理
2
什么是动静脉内瘘
▪ 动静脉内瘘是将人体自身的动、静脉血管, 直接或通过移植的血管吻合后的静脉血管, 由于动脉血分流到静脉,静脉血流量增大, 压力升高,血管逐渐扩大,肥厚的静脉动 脉化,可以反复直接进行穿刺,而成为接吻合
钛轮钉吻合
▪ 动静脉内瘘的常用部位 ▪ 常用的血管吻合方式
端端吻合 端侧吻合 侧侧吻合
腕瘘 上臂瘘 前臂尺侧瘘 小腿瘘
4
端端吻合
端侧吻合
侧侧吻合
5
▪ 术前护理(保护术肢) ▪ 术后护理 ①环境 ②局部处理 ③体位问题 ④疼痛问题 ⑤防止术后血管栓塞
6
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护理
▪ 手术侧肢体禁测血压及抽血 ▪ 保护术肢 ▪ 适当锻炼 ▪ 保持内瘘处皮肤清洁 ▪ 选择正确的穿刺点 ▪ 采取正确的止血方式 ▪ 检查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
7
8
9
10
11
12
13
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轻柔按摩血栓形成处,并予局部热敷,促进血栓的溶解。每5min利用触、 摸、听观察内瘘通畅情况,30 min还未通可重复上述操作1次。⑤ 以内瘘震 颤恢复,听诊有血管杂音为通畅。凝血功能正常者再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 • ⑤ 尿激酶20万U + 生理盐水20mL 半小时内注射完毕 • ⑥ 必要时使用扩血管药物(如凯时)。注射方法同尿激酶。 • ⑦ 做好相关记录。
• 尿激酶是目前临床上传统的、疗效确切、安全溶栓药物,尿激酶系一种丝氨 酸
• 蛋白酶,能特异裂解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为纤溶酶, 因此能有效溶解微小血栓,且对全身纤溶活性无明显影响,具有选择性溶解 血栓的特性,其药物半衰期短15 min,24 h后作用基本消失;尿激酶溶栓效 果与血栓形成的时间、有无附壁血栓有关。
•
•
谢
•
谢•!来自 谢谢• 二、操作流程: • 医生开医嘱、护士执行: • ① 先将尿激酶20万U + 生理盐水20mL稀释。 • ② 确定穿刺部位(内瘘血栓形成处近心端 1~2 cm),皮肤消毒。 • ③ 在穿刺部位上10 cm处扎一止血带,松紧适宜,以减慢尿激酶回流速度,
延 长药物在局部停留时间。 • ④ 用头皮针向血栓(远心端)方向穿刺,见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注入后用手
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尿激酶溶栓方案及操作规程
一、判断标准 1、由医生评估患者动静脉内瘘决定溶栓指征,并与患者及家属交代溶,签定 知情意书。听 2、内瘘堵塞:判断手触内瘘搏动消失,诊无杂音。 溶栓指征:内瘘堵塞时间在24 h之内,血栓小于5 cm。 3、内瘘再通标准:手触内瘘有搏动;听诊杂音响亮;B超显示:血栓消失, 血流恢复,视为溶栓成功。
• 尿激酶是目前临床上传统的、疗效确切、安全溶栓药物,尿激酶系一种丝氨 酸
• 蛋白酶,能特异裂解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纤溶酶原,使之转为纤溶酶, 因此能有效溶解微小血栓,且对全身纤溶活性无明显影响,具有选择性溶解 血栓的特性,其药物半衰期短15 min,24 h后作用基本消失;尿激酶溶栓效 果与血栓形成的时间、有无附壁血栓有关。
•
•
谢
•
谢•!来自 谢谢• 二、操作流程: • 医生开医嘱、护士执行: • ① 先将尿激酶20万U + 生理盐水20mL稀释。 • ② 确定穿刺部位(内瘘血栓形成处近心端 1~2 cm),皮肤消毒。 • ③ 在穿刺部位上10 cm处扎一止血带,松紧适宜,以减慢尿激酶回流速度,
延 长药物在局部停留时间。 • ④ 用头皮针向血栓(远心端)方向穿刺,见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注入后用手
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尿激酶溶栓方案及操作规程
一、判断标准 1、由医生评估患者动静脉内瘘决定溶栓指征,并与患者及家属交代溶,签定 知情意书。听 2、内瘘堵塞:判断手触内瘘搏动消失,诊无杂音。 溶栓指征:内瘘堵塞时间在24 h之内,血栓小于5 cm。 3、内瘘再通标准:手触内瘘有搏动;听诊杂音响亮;B超显示:血栓消失, 血流恢复,视为溶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