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之曹操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曹操经典片段

三国演义曹操经典片段

三国演义曹操经典片段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经典片段有很多,以下是一些比较著名的:1.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他我得一口宝刀,欲献。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乘机愿借马一试,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2.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正设酒席相待,忽报颜良前来挑战。

曹操引了关公上土山观看。

只见山下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曹操指着山下颜良排的阵势,对关公说:“你看袁绍河北人马,多么雄壮啊!” 关公轻蔑地说:“依我看来,就像土鸡瓦狗,顶什么用!” 曹操故意激关公,又指着说:“大旗之下,绣袍金甲,挺刀立马的那个,正是杀了我两员大将的颜良。

” 关公手罩眼睛一望,对曹操说:“颜良在我眼里,就像个脖子上插了个草标想卖掉自己脑袋的家伙而已!” 曹操说:“将军千万不可小看了他,连徐晃这样的勇将都57不是他的对手呢。

” 关公起身说:“我关某虽然没用,愿去万军中取了他的脑袋来,献给丞相。

” 说完,他奋然上马,倒提着青龙刀,飞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袁绍的阵营。

河北军如波浪一般被冲了开来,关公直奔颜良。

关羽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脖子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河北兵将大吃一惊,不战自乱。

3.错杀吕伯奢: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欲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4.曹操路边“撒尿”:这一幕发生在汉中之战中。

一行人走在撤退的路上,曹操患有头风病,发作起来常常头痛难忍。

这时,曹操和司马懿同坐一辆马车。

曹操指示大部队停车休养,司马懿下了火车传达命令。

司马懿回来的时候,对曹操看不下去。

易中天品三国:曹操的用人之道

易中天品三国:曹操的用人之道

目录一、曹操的用人政策中的五种关系 (2)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实归更重实际——名与实 (2)曹操的用人政策二:德才兼备唯才是举——德与才 (3)曹操的用人政策三:重用清官不避小贪——廉与贪 (5)曹操的用人政策四:招降纳叛尽释前嫌——降与叛 (5)曹操的用人政策五:抓大放小不拘小节——大与小 (6)二、曹操是个好老板 (8)1、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9)2、推诚取信,用人不疑 (10)3、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11)4、虚怀若谷,见贤思齐 (12)陈寿的《三国志》为曹操做传,最后有一段总结,这段总结陈寿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第一点,战胜袁绍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第二点,曹操为什么能够战胜袁绍呢?两个原因,第一是曹操精于谋略,第二是曹操善于用人。

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曹操一生做的一个总结,可见用人之道对于曹操来说是多么地重要。

其实所谓用人之道,无非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什么人,第二个问题是怎么用。

曹操的的用人做法可以总结十六个字: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者不拒。

也就是说曹操他是实实在在地希望有很多的人才来帮助他,在此前提下,曹操妥善地处理了五种关系。

一、曹操的用人政策中的五种关系曹操的用人政策一:名至实归更重实际——名与实第一种关系就是“名与实”。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名人,也有能人,名人和能人它不是一个概念,有名的他不一定有能耐,有很多人有能耐他可能不一定有名声,他可能默默无闻。

那么你在招揽人才的时候就有一个选项,你是要名人呢,你还是要能人呢?曹操的政策是什么呢?名至实归,更重实际。

这个话怎么讲?曹操他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很多很多的人来帮助他。

而且相比较而言,曹操的条件是比较差的,政治资本是不如他的对手的,比如袁绍,他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作为支持,比方说孙权,他有父兄留下一片现成的基业,比方说刘备,当然也没有什么本钱,但是他自己弄出一个来,刘皇叔,他至少有一张可以骗人的名片,曹操有什么呢?一说起来,太监的孙子。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1000字800字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1000字800字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1000字800字品三国读后感空闲之余,久闻易中天之《品三国》一书。

阅之,作者用现代的眼光解读三国的历史,且让我对三国这段历史更加产生了兴趣。

易老师用通俗幽默的词语,认真的历史态度,公正的对每个历史人物的解析。

使我明白了真正历史上的三国,也使我对三国中的历史人物有了新的了解,三国里面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曹操。

在看之前曹操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冷酷奸诈的历史形象,当然也是受了小说的原因,看了之后使我对真正历史上的曹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当然曹操最让我佩服得是他的用人才能。

放眼当今社会的大小企业,在用人方面是一个很重要的一关,这就是为什么人力资源是那么的重要,如果一个企业不会用人的话,那么这个企业将是一个失败走向灭亡的企业,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才?如何去发掘人才,保证人才能够为我所用,能够死心塌地的为企业着想,曹操的前期为什么会那么快的迅速壮大,就是因为曹操能够发现人才,并尊重人才,能够让这些人发挥他们的才能,给他们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能够采纳好的建议为自己所用,而且赏罚分明,这些成就了曹操身边不缺少有才干的谋士为他出谋划策,并死心塌地的跟随曹操,一个企业是一样的,靠什么壮大,靠的是人才,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够做到人才为我所用,不能够吸引人才,留不住人才,那么这个企业将是一个失败的企业。

无论在什么时代人才是多么的重要,一个真正的人才可以使企业迅速的发展并壮大起来,一个企业如果想做到这几点那么就要在文化上、制度上、管理上表现出整体的形象,首先一点就是要让员工信服,靠什么让员工信服,不只是单靠的工资,最重要的是企业的信誉和企业的发展潜力,有没有自己真正的一套企业文化,有没有好的管理制度,要做到人为我所用,就首先要管好人,要让员工信服,要让员工真正的看到企业的发展潜力,而不是意味的唱高调子,这样只能是一时的效果,但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为直接影响了企业在员工心目的形象,企业靠什么传播,靠什么吸引人才,靠的是实力以及信誉,如果你在员工的心中把这两样都给毁了,还谈什么企业文化,还谈什么发展,一切都是空的。

(初中读后感作文)人中豪杰,曹操——读《品三国》有感

(初中读后感作文)人中豪杰,曹操——读《品三国》有感

人中豪杰,曹操——读《品三国》有感曹操,那是我最喜欢的人物。

他儿时虽然有一点纨绔子弟的形象,但在青年时代就已考取了功名。

正因为曹操的正直,慷慨,大量,有眼光,才使得贾诩等有才能的谋士前来投靠。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曹操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

论才略,“奉天子以令不臣”;论眼光,深谋远虑;论武艺,乱世之奸雄。

曹操善于听谏纳贤,“奉天子,修耕植,蓄军资”就是毛玠出的点子。

曹操的雄才大略,远胜于志大才疏的袁绍和袁术。

曹操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者不拒。

虚名与虚荣对他来说只是过眼烟云,他要的是实力——身边的谋士、勇将。

他的重义才使得关羽在危急时刻放他一条生路。

而且娶妻娶贤惠,曹操的第一任夫人丁氏就十分有教养,十分贤淑,这才能为有一点野心的曹操开拓社交路线。

只有能够体贴下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主人才能够得到下属忠心地拥戴。

如果曹操没有才略,就不会广招贤士;如果曹操没有雄心,就不会与刘备抗争;如果曹操没有宽大的胸襟,就不会有人为他出谋划策;如果曹操不会体恤下士,就不会受到众将士的拥戴和忠诚;如果曹操不会听取谏言,就不会用兵如神;如果曹操没有深谋远虑,就不会自己称王了。

现在,就来谈谈曹操的谋士吧!毛玠为曹操提供的“纲领性文件”,使曹操赢在起跑线上;荀彧弃袁绍而投曹操,被曹操誉为他的“张良”;张绣和贾诩,投靠,叛变再投靠,被曹操完全信任,因感恩而出谋划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览《品三国》,推翻了人们对《三国演义》中事件的印象,并使历史人物真实而又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假如说《红楼梦》是文学与历史的结晶,那么《品三国》就是感触与品位的精华;假如说《水浒传》是正义与勇气的代表,那么《品三国》就是谋略与才智的升华;假如说《西游记》是坚持与忠义的化身,那么《品三国》就是文治武功的冶炼。

所以,《品三国》是一本令人回味无穷、茅塞顿开的书,希望大家也能和我一样受益匪浅。

《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魏武挥鞭说曹操》

《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魏武挥鞭说曹操》

课程名称: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魏武挥鞭说曹操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01班学号:201012010111姓名:许娟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每个10分)①:真假曹操②:奸雄之迷③:能臣之路④:一决雌雄⑤:大江东去2、叙述某个专题的具体内容,并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不少于1500字)(专题内容占20分,心得体会占30分)答:专题题目:易中天品曹操:能臣之路曹操一生可以说是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易中天先生给他的评价是:可爱的奸雄。

难道,曹操在刚出道时就想做奸雄吗?年轻时的曹操又有着怎样的理想和抱负呢?曹操因为被推举为孝廉,又有身为高官的父亲做后台,所以在二十岁的时候就顺利进入官场。

然而不久一件突发事件却令曹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政治漩涡:进,则得罪当今权贵,失去大好的政治前途;退,则违背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权贵同流合污。

那么,意气风发的曹操该何去何从呢?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处在治世就是能臣,处在乱世就是奸雄;第二种解释,治理天下就是能臣,扰乱天下就是奸雄。

曹操举为孝廉,担任郎官,这就向仕途迈出了第一步。

再加上曹操是朝中有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皇上信任的宦官,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在朝中为高官,所以曹操没过多久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洛阳北部尉这个职务是不好担任的,洛阳是京都所在,这个地方满城都是冠盖,都是权贵,这些权贵和他们的家属,和他们的子弟,和他们的仆人,从来就是不把王法放在眼里的,从来就是要为非作歹的,也从来就是没有人惹的起的。

可是首都地区的治安是不能不维护的,怎么办呢?所以非得有一个特殊的人,这个人得不信邪,这个人还得有很多鬼点子,能够治住这些权贵,必须有这样的人去担任那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才镇得住这个地方。

而曹操恰恰是这样一个人,胆子又大,点子又多,谁都不怕,所以说他去当这个官是非常的合适。

事实上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以后不辱使命。

品中国文人曹操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曹操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曹操读后感1. “哇,曹操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就像我那天看到同桌明明自己很害怕,却还勇敢地站出来帮我对抗欺负我的人,那股子勇敢劲儿真的跟曹操好像啊!记得那次在操场,我被几个调皮的同学围着捉弄,正不知所措的时候,同桌一下子冲过来,大声说:“你们不许欺负他!”那场面,真的让我好感动。

曹操不也是这样吗,在乱世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担当,真让人佩服!我觉得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像曹操和我同桌一样勇敢。

2. “曹操的智谋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呀!”这让我想起上次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候小敏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如同曹操的那些奇策一般。

当时我们在玩解谜游戏,都卡在一个地方了,小敏突然说:“我们可以这样试试呀。

”然后她说出了她的想法,我们一试还真行。

曹操在战场上能想出各种计谋,小敏在游戏中也能展现出她的智慧,这真的很厉害啊!看来我们都要多多学习,变得像曹操一样有智谋。

3. “曹操的霸气真的是无人能及啊!”哎呀,就像我们班的班长,在组织活动的时候那股自信和果断,多像曹操呀!记得有一次班级要举办活动,班长站在讲台上,安排这个安排那个,特别有气势,大家也都很听他的指挥。

曹操不也是这样吗,有着强大的气场。

我觉得我们也应该有点霸气,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困难呀!4. “曹操的野心勃勃也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呢!”就像我哥哥,一直想着要在学习上取得最好的成绩,那股冲劲跟曹操有得一拼。

有一次我问哥哥为什么这么努力,哥哥说:“我就是要做到最好!”曹操为了成就大业不断努力,哥哥为了自己的目标也很拼命呢。

难道我们不应该像他们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吗?5. “曹操的坚韧不拔真让我佩服啊!”这不就跟我爸爸一样嘛,遇到再多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

记得那次爸爸工作上遇到了很大的难题,但他每天还是努力想办法解决,一直坚持着。

曹操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都能坚持,爸爸在困难面前也不退缩,我们也要有这种坚韧的精神呀!6. “曹操的果断真厉害呀!”就好像那次我们出去游玩,突然下雨了,小伙伴们都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候小明当机立断说找个地方躲雨,那魄力像极了曹操。

三国立志传3曹操传 (2)

三国立志传3曹操传 (2)

三国立志传3曹操传一、曹操的家世背景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是东汉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出生于沛国谯县,是曹氏家族的第三代传人。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沛国一带有影响力的豪族,而其父曹嵩是朝廷的官员。

曹操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精通诗书礼乐,才华出众。

二、曹操的政治才能1. 才智过人曹操凭借着卓越的才智和聪明头脑,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他深谙人心,善于分析局势,对时事政治有独到的见解。

曹操处理内外事务时,常常能够抓住关键点,做出明智的决策。

2. 善于用人曹操以善于用人而著称。

他注重选拔人才,对于有才能的人给予重用和提拔,使得他手下的将领和官员几乎没有不出色之人。

曹操以忠诚、能力和勇猛作为选拔的主要标准,这也是他能够建立强大势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坚持法治曹操非常重视法治,他制定了一系列严谨的法律制度,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他奉行严明的法律原则,对犯罪分子实行严厉的惩罚,同时对于遵纪守法的人给予嘉奖和鼓励。

曹操的法治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曹操的军事才华1. 风生水起曹操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得到了充分展示。

他善于从敌人的行动中寻找并利用机会,使得自己在多次战斗中取得了胜利。

曹操善于统筹全局,灵活运用兵力,前后左右进退有序,往往能够以少胜多,或者在劣势情况下逆袭获胜。

2. 用兵如神曹操在用兵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他注重情报收集和分析,善于利用间谍和侦察兵。

他也懂得如何鼓舞士气,整顿军纪,使得自己的部队战斗力大增。

曹操还注重备战,保持军队的高度戒备状态,以防万一。

3. 镇压割据势力曹操在统一北方时,曾多次对抗各种割据势力。

他善于运用文治武功,采取多种手段,包括政治手段、军事手段和外交手段,最终成功地镇压了这些割据势力,稳定了北方局势。

四、曹操的政绩和影响1. 奠定政治基础曹操通过一系列改革,提高了政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建立了健全的政治制度和组织架构。

他注重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易中天品三国

易中天品三国
易中天品三国(1)真假曹操 易中天品三国(2)奸雄之谜 易中天品三国(3)能臣之路 易中天品三国(4)何去何从 易中天品三国(5)一错再错 易中天品三国(6)深谋远虑 易中天品三国(7)*先入为主 易中天品三国(8)鬼使神差 易中天品三国(9)*一决雌雄 易中天品三国(10)胜败有凭 易中天品三国(11)海纳百川 易中天品三国(12)天下归心 ◎第二部:孙刘联盟易中天品三国(13)青梅煮酒 易中天品三国(14)天生奇才 易中天品三国(15)慧眼所见 易中天品三国(16)三顾茅庐 易中天品三国(17)隆中对策 易中天品三国(18)江东基业 易中天品三国(19)*必争之地 易中天品三国(20(22)力挽狂澜 易中天品三国(23)中流砥柱 易中天品三国(24)赤壁疑云 ◎第三部:三足鼎立易中天品三国(25)半途而废 易中天品三国(26)得寸进尺 易中天品三国(27)进退失据 易中天品三国(28)借刀杀人 易中天品三国(29)命案真相 易中天品三国(30)夺嫡之争 易中天品三国(31)趁虚而入 易中天品三国(32)蜜月阴谋 易中天品三国(33)白衣渡江 易中天品三国(34)败走麦城 易中天品三国(35)夷陵之战 易中天品三国(36)永安托孤 ◎第四部:重归一统易中天品三国(37)非常君臣 易中天品三国(38)水火难容 易中天品三国(39)痛失臂膀 易中天品三国(40)祸起萧墙 易中天品三国(41)以攻为守 易中天品三国(42)无力回天 易中天品三国(43)风云际会 易中天品三国(44)坐断东南 易中天品三国(45)情天恨海 易中天品三国(46)冷暖人生 易中天品三国(47)逆流而上 易中天品三国(48)殊途同归 易中天品三国(49)天下大势易中天品三国(50)历史插曲易中天品三国(51)百年孤独 易中天品三国(52)千古风流 易中天品三国(结束语)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士族取代贵族 二遇军阀 三、南方对抗北方 四、逐鹿未必得鹿 五、解铃还须系铃 六、后浪变成前浪 附录一 心平气和说空城附录二 我的历史观(本轮8个举牌)、门阀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哭:表面上哭郭嘉的早亡,实际上痛骂众谋士无能,使他 们惭愧。在赤壁之战后,操明白自己基本失去了统一全国的 机会和可能,面对惨败,怎能不痛定思痛,仰天大哭!
曹阿瞒割须弃袍
潼关一战,曹操被马超几百溃逃,听见 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 红袍。又有人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 便惊慌割了胡子。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 子的事,告诉马超。马超又叫人大喊: “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 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马超追上, 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 曹操趁机逃走。马超追去,被曹洪拦截。 曹操逃脱。
公元184年曹操于汉末黄巾起义时显露头
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
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
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关中
李傕、徐州吕布、淮南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
投降。
元年纪事
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
县东北)以少胜多大败河北袁绍。
公元201年在仓亭(今河南管县东北)再次
明我呦但青何慨譬对 明有呦为青以当如酒 如嘉鹿君子解以朝当 月宾鸣故衿忧慷露歌 ,,,,,?,,, 何鼓食沈悠唯忧去人 时瑟野吟悠有思日生 可吹之至我杜难苦几 掇笙苹今心康忘多何 ?。。。。。。。?
短 歌 行
品三国之曹操
出身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历侍四代
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操的父亲
一 谋董贼曹操献刀(临危不乱 随机应变)
二 孟德误杀吕伯奢(多疑 残暴不仁 )
三 曹操煮酒论英雄(诡诈阴鸷 骄横霸气)
四 官渡之战
(慧眼识人 心胸阔达)
五 曹操败走华容道(刚愎自用 自夸高明 豪放)
六 曹阿瞒割须弃袍(狼狈不堪 奸诈善变)
故事简介
三国时,董承约会刘备等立盟除曹。 刘备恐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菜;曹 操闻知后,以青梅绽开,煮酒邀刘备 宴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操说“天 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之 大惊失箸。时雷雨大作,刘备以胆小、 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并请征剿袁 术、借以脱身。
曹操。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的重点 篇章。小说写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 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 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 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 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 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 多亏徐晃、张郃二人双敌赵云,才使曹操得以逃 脱;二笑笑出张翼德,又是张辽、徐晃二将抵挡 张飞,使曹操再次脱险;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 关云长,且又在有一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 加之曹军几经打击,此时已无力再战,无奈,曹 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 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到江陵。 性格特点是阴 险狡诈,谨慎多疑,豪迈
公元215年攻占阳平关,击败、降服了 汉中张鲁。
公元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 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于洛阳逝世,
享年66岁,谥号“武王”,死后葬于高陵。 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曹操为“武皇 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 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 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 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 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 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 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 作有《魏武帝集》
关于曹操众说纷纭,你觉得曹操是个什么 样的人呢?请结合相关事件具体阐述。
我的评价:我觉得曹操是个高傲奸诈残忍, 但又是才华横溢,有雄心壮志的一个枭 雄。从曹孟德杀吕伯奢的那个情节可以 看出曹操生性多疑,残忍的性格。从青 梅煮酒论英雄可以看出曹操豪放,雄心 壮志。从官渡之战可以看出曹操慧眼识 人,广招贤才。还有其他方面,就不一 一列举了。
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
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
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
“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曹操
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 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 汉书·许劭传》,《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 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
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
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
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
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关于曹操大家知道哪些事件或 战役?
“三笑”
“一哭”
一笑:在乌林之西,他在马上“仰面大笑不止”
二笑:行至葫芦口,“”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 大笑。
三笑:到了华容道,曹操又在“马上扬鞭大笑”
这三次大笑,都是笑周瑜诸葛亮智谋不足,未能设置伏兵拦 截。然而一笑笑出赵子龙;二笑笑出张飞;三笑非同小可, 笑出关云长。关羽念旧情义释曹操。
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三国志·武帝纪》中说他是曹嵩之子,而其父曹嵩
“莫能审其本末”,而在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间接
引用三国吴人所著《曹瞒传》中称曹嵩本姓夏侯,但此说
可信度不高。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
早年
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
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
击破袁绍大军。
公元207年12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
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相。7月,
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在赤壁(湖北省黄冈市
境内)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
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
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
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册封曹 操为魏公,以冀州、并州等十郡为魏国封地。 于邺城建立魏王宫铜雀台,享有天子之制, 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