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机构创新设计方法概述

合集下载

机构创新设计

机构创新设计

一:怎样培养创新思维?答:1)知识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必要前提创新是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之上的。

没有厚实的知识积累,即使有了创新点子,也无法将点子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幻小说中有许多相当新颖的创新思想,但限于科技知识水平,许多想法无法实现。

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以看得更远,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巨人的肩膀就是前人知识的积淀,所以培养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就是做好知识的积累。

2)实践经验是创新思维的根本基础思维是在实践基础上分析综合,然后作出判断推理的过程,创新思维也离不开实践活动。

从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重力实验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力学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知识是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

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应当注重观察细节,积累实践经验,为创新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3)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对一个问题的思考,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入手,要力争从总多的新角度去观察思考,以求获得更多的新认识,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当我们不能直接解决问题时,可以尝试运用逆向思维、反向思维、横向思维、类比思维、联想思维等思维方法,从不同的方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创新思维过程中应避免的几个误区1)克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惯性轨道,来自于心理定势。

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的思维,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

思维定势是一种按常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它可以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缩短思考时间,提高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定势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每天碰到的90%以上的问题。

但是思维定势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常规思考,却不利于创新思考,不利于创造。

前面我已经举了一个思维定势的例子,所以我们在学习工作中,要敢于怀疑,打破条条框框,努力寻求创新。

2)思维过度发散,舍近求远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同学们应该都听说过,就是用高度表测量楼房高度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诸如利用高度表做单摆,通过单摆在楼顶的摆动频率计算楼房高度;将高度表从楼顶自由垂直下落,通过高度表下落所用时间计算楼房高度等十来种方法,就是没有使用高度表直接读出楼房高度的方法。

机构的创新设计

机构的创新设计

电动玩具马的传动机构,其
由曲柄摇块机构安装在两杆机构 的转动构件4上组合而成。当机
构工作时分别由转动构件4和曲
柄1输入转动,从而使马的运动 轨迹是旋转运动和平面运动的叠
加,产生了一种飞奔向前的动态
效果。
4.2
工业机械手
机构的组合与实例分析
工业机械手的手指A为一开式运 动链机构,安装在水平移动的气缸B 上,而气缸B叠加在链传动机构的回 转链轮C上,链传动机构又叠加在“X” 形连杆机构D的连杆上,使机械手的 终端实现上下移动、回转运动、水平 移动以及机械手本身的手腕转动和手 指抓取的多自由度、多方位的动作效 果,以适应各种场合的作业要求。
4.2
机构的组合与实例分析
机构的组合方式可划分为以下4种:串联式机构组合、并联式 机构组合、复合式机构组合、叠加式机构组合。 机构的组合原理是指将几个基本机构按一定的原则或规律组合成 一个复杂的机构,这个复杂的机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几种基本
机构融合,成为性能更加完善、运动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新机构,被称
4.2
增程功能
机构的组合与实例分析
下齿条固定,当曲柄回转一周,齿条的行程又是 滑块的2倍。
4.2
机构的组合与实例分析
实现输出构件特定的运动规律
用于毛纺针梳 机导条机构上的椭 圆齿轮连杆机构。 前置机构是椭圆齿 轮机出非匀速转动; 中间串联一个齿轮 机构,用于减速; 后置机构是曲柄导 杆机构,将变为移 动,使输出构件5 实现近似的匀速移 动,以满足工作要 求。
4.2
机构的组合与实例分析
常用的基本机构可以胜任一般性的设计要求,随着生产的发展, 以及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其运动规律和动力特性都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这些常用的基本机构往往不能满足要求。为解决这些问 题,可以将两种以上的基本机构进行组合,充分利用各自的良好性能, 改善其不良特性,创造出能够满足原理方案要求的、具有良好运动和 动力特性的新型组合机构。

机械创新设计-机构创新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机构创新设计
? 特点:只用极少的构件(一般不成为
典型的“机构”),实现简单而巧妙
的动作。
? 举例: 电视机调节盒盖—— 双动操作器。
圆珠笔按钮
录音机的联动按键 魔方 百叶窗 拉链 安全带带扣
————
圆珠笔按钮 笔套上有凸块
要实现特定的动作功 能 —— 巧妙的构思。
笔芯齿轮在笔套内时的情况
对齐笔 套槽时
笔芯齿轮与按 钮齿轮错开
一个好的机械原理方案 能否实现,机构设计 是关键机构设计中 最富有创造性 、最关键的环 节,是 机构形式 的设计。
? 5.1 简单动作功能机构设计 ? 5.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 5.3 机构变异设计 ? 5.4 机构再生运动链方法
? 主要指人类最初创造的各种工具和 简单的器械。 如杠杆 、斜面 、滚轮 。尤其是 轮子 是人类最伟大 的创造发明,现代的各种机器中,是离不开旋转 的轮子和轴的。
原动件:凸 轮—蜗轮固接
? 变异设计——改变现有设计的某些参数,创造新的设 计方案——重要手段——借鉴—成功率高
? 机构变异的主要目的—— 1)改变机构运动的不确定性 2)开发机构的新功能 3)研发新机构,改善机构的受力状态,提高机构的强度、刚
度或精度。 ? 常采用的演化变异方法:
1)利用构件的运动性质进行演化变异 2)改变构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3)在构件上增加辅助机构 4)改变构件的运动性质
? —— 也叫几何形体组合法
? 对简单动作功能优秀设计案例的分析可以获得很多 灵 感,学到很多巧妙的设计方法。
? 5.2.1 机构串联组合方法
? 串联组合——多个基本机构顺序连接—— ——前机构输出——后机构输入
机构串联组合实现两个目的: 1)改善原有机构的运动特性 2)使组合机构具有各基本机构的特性

5.8 机构创新设计概述

5.8 机构创新设计概述

5.8机构创新设计概述
社会需求是创新的源泉,问题意识是创新的种子,知识结构是创新的基础,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是创新的关键。

5.8.1辊式破碎机传动机构的创新设计
辊式破碎机用于块状物料的破碎。

图5.37所示的设计方案被提了出来,称为Ⅰ型组合传动机构。

图5.38所示的设计方案又被设计出来[29-30],称为Ⅱ型组合传动机构。

图5.38所示组合机构不但实现了时变轴距等速比传动,所能允许的中心距变化量可以达到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中心距,而且可以实现等强度设计,从而大大地提高使用寿命。

图5.38所示的设计方案相对于图5.37所示的设计方案的改进之处,在于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而不是扇形齿轮副来确保等腰梯形的存在。

【点击开始播放该影片】
5.8.2二分之奇数转主轴快速缓冲定位装置的设计
菱形金属网编织机的成型导板在将连续的直钢丝成型为连续的扁螺旋体后,成型导板应当停歇一段时间,以便剪切装置按定长切断扁螺旋钢丝。

由于这是一个转数多、转数可设置、双位定位的问题,所以,需要采用机电一体化的系统予以实现。

1.曲柄
2.连杆
3.电磁铁推杆4,6,11,13.螺栓联接5,12.油口配件7,1
4. 间隙调节件8.油缸9. 油箱10. 油缸盖1
5. 活塞杆1
6.电磁铁的推杆1
7.油面C1.上油口J1.上端
节流口C2.下油口J2.下端节流口
该种方案是基于霍耳传感器获取主轴的转数信号与工序控制单元、电磁离合器与曲柄滑块机构单元、电磁铁系统通断进出油缸的路径以及节流路径在定位时自行关闭相组合的系统[32],其曲柄滑块机构、电磁铁系统通断进出油缸的路径以及节流路径定位时自行关闭部分的机械结构设计如图5.40所示。

高等机构学第三章

高等机构学第三章

第三章 机构的结构理论本章介绍机构的组成理论,空间开链与空间闭链机构的自由度计算方法,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运用图论讨论平面运动链的结构综合,介绍空间运动链的型综合,为机构类型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3-1机构的组成理论机构是表示机器组成情况和运动特征的数学模型。

机器中的运动部件转化为机构中的构 件,机器中各运动部件的可动连接转化为机构中的运动副。

这种表明机器组成和运动情况的 数学模型以机构运动简图的方式出现。

这样大大简化了机械的设计与分析的步骤,也促进了 机构学的迅猛发展。

机械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特别是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机械技术与液压技术、气动技术、传感技术、光电技术、控制技术的互相渗透结合,已形成机电一体化的高科技的系列化机械产品c 传统机械中的刚性运动部件有时可以被流体、弹性体、挠性体、磁场、电场等取代,所以,构件已不单纯为刚性体。

但本书的研究范围仍把构件局限在刚性体范畴之内。

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机械是水存的。

机械运动实现的主要手段仍以机械装置为主,所以,本书仍以刚性构件组成的机构为研究对象。

1.运动副的自由度如图3—1所示,一个构件在三维空间中有6个自由度,分别是绕3个坐标轴的转动和沿3个坐标轴的移动。

当用运动副把两构件连接时,构件的运动就会受到运动副的约束作用。

运动副的种类不同,所提供的约束数目不同。

如果运动副提供6个约束,则被连接的构件将失去可动性,连接件与被连接件成为一个刚体。

如果运动副提供0个约束,则被连接件仍保留运动的自由性,从而失去了连接作用。

因此运动副所能提供的最小约束为min 1C =,最大约束为max 5C =。

而运动副的自由度数为6减去运动副提供的约束数。

即 6f C =-式中 f 为运动副的自由度;c 为运动副提供的约束数。

运动副的自由度在1~ 5之间。

2.运动副的分类可以根据运动副提供的约束数日分类,也可以根据运动副的自由度数分类。

两种分类方法行有特色,本书按运动副的自由度分类。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家用机器人设计
通过机构组合创新设计,实现家用机器人的智能化、人性化,提升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 舒适性。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利用机构组合创新设计,开发高效、稳定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庭生活的智能化和节 能化。
05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的挑战 与展望
技术挑战
技术复杂度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涉及多种技术的集成,包括机械、电子、控制 等多个领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详细描述
美学性原则要求在机构组合创新设计中,注重机构的外观和整体视觉效果。通过对机构的结构、线条 、色彩等方面的合理设计,使机构不仅具备功能性和稳定性,还能够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这有助于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美的追求。
人性化原则
总结词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应关注人性化需求,提高 产品的易用性和舒适度。
详细描述
人性化原则要求在机构组合创新设计中充分 考虑人的因素,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舒适度 。这包括优化操作界面、简化操作流程、提 供适宜的人机交互方式等,使产品更加符合 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过人性化的设计, 可以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对产品 的信任和满意度。
03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的方法 与流程
降低成本
通过机构组合创新设计,可以 实现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生产 ,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促进可持续发展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能够实现资 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降 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
可持续发展。
机构组合创新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机械装置和工艺 制作。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现代科技的进步,机构组合创 新设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评估与反馈
性能测试

机构创新设计

机构创新设计

例:为了实现将回转运动变换为一种按一定运动规律进行的往 复直线运动,
而且从动件的行程不要太大,可采用图示的结构。
(3)原动机的选择有利于简化结构和改善运动质量
目前机器的原动机多采用电动机,也有采用液压缸或气缸。 在有液、气压动力源时尽量采用液压缸或气缸,这样有利于简化传动
链和改善运动质量,而且具有减振、易于减速、操作方便等优点, 特别对于具有多执行构件的工程机械、自动机,其优越性就更突出。
大多数为连续运动。
3) 机构选型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机构选型和组合时,设计者必须熟悉各种基本机构和常用机 构的功能、结构和特点,并且还应该遵循下列的基本原则:
(1)满足工艺动作和运动要求 选择机构首先应满足执行构件的工艺动作和运动要求。
通常高副机构比较容易实现所要求的运动规律和轨迹,但是高副的 曲面加工制造比较麻烦,而且高副元素容易因磨损而造成运动失真。 低副机构虽然往往只能近似实现所要求的运动规律或轨迹,尤其当 构件数目较多时,累计误差较大,设计也比较困难,
牛头刨床切削运动机构的不同组合方案
牛头刨床切削运动机构的不同组合方案
2. 可调机构
在生产实践中,常需要对机构传动系统的行程或运动规律能 方便的调整
利用螺旋调节摇杆长度
3.增力机构
4 抓取机构
5 反向自锁
6 自卸车
4.3 机构的类型选择
1)机构选型要求 满足工艺动作及其运动规律的要求。 高副机构、低副机构、注意约束在机构中的作用、 适当设置调整环节。 机构的运动链要短 。 机构的传力性能要好。 传动角(压力角)、防止自锁 、惯性力平衡。 动力源的选择应有利于简化机构和改善运动质量 。 电机(交流电机、直流电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交流变频电机)、

4机构创新设计范文

4机构创新设计范文

4机构创新设计范文机构创新设计是指在机构运营和管理过程中,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工具,以提高机构的效率、创造力和竞争力。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机构创新设计是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机构创新设计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机构必须及时调整和创新自身的运营模式,以适应这个新的时代。

机构创新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机构的效率和竞争力。

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机构可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2.提升机构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机构创新设计可以激发机构内部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务的开发和推出,为机构带来新的增长点。

3.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是机构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挑战。

机构创新设计可以帮助机构及时调整和适应市场和客户的变化,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二、机构创新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机构创新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方法:1.建立创新文化和氛围。

机构应该树立创新的理念和价值观,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激励员工参与创新活动,通过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2.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

机构可以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如精益生产、六西格玛、敏捷开发等,以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推动创新和持续改进。

3.创新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机构可以重新设计和调整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以适应机构发展的需要。

例如,可以引入扁平化管理、跨部门协作、项目化管理等方式,提高机构的灵活性和应对能力。

4.打破传统思维和模式。

机构创新设计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和模式,鼓励员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挑战常规,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开展创新思维训练、组织创意大赛等方式,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5.加强与外部合作和开放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改善原有机构的运动特性
槽轮机构——转位或分度——角速度变化大 前面加上——主动拨盘前面——双曲柄机构
——主动拨盘变速转动——减小槽轮转速不
均匀性

曲柄旋转一周——滑块往复两次—— ——六杆机构——A点轨迹8字形曲线
3.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3.2.1 机构串联组合方法
2.使组合机构具有各基本机构的特性 串联组合—V带+齿轮+棘轮+螺旋等传动
执行 构件5
螺旋压力机——左右两套螺旋—螺距相同旋向相反(双向)
优点——增力——轴向力可以平衡 缺点——向下压力对螺杆影响较大
3.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3.2.2
机构并联组合方法
3.Ⅲ型并联
一个主动运动分解为两个或多个输出运动
细纱机——1个电动机——400-500个纱锭 加工光学透镜的抛光机——1个电动机—4套连杆 双滑块驱动送料机构——主动件1—推动大滑块2
原动件:凸 轮—蜗轮固接
3.3 机构变异设计
变异设计——改变现有设计的某些参数,创造新的设计
方案——重要手段——借鉴—成功率高
机构变异的主要目的——
1)改变机构运动的不确定性 2)开发机构的新功能 3)研发新机构,改善机构的受力状态,提高机构的强度、刚度 或精度。 常采用的演化变异方法: 1)利用构件的运动性质进行演化变异 2)改变构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3)在构件上增加辅助机构 4)改变构件的运动性质
圆珠笔按钮
举例:
笔套上有凸块
要实现特定的动作功能 ——巧妙的构思。
圆珠笔按钮 功能原理分析
笔芯齿轮在笔套内时的情况
对齐笔 套槽时 笔芯齿轮与按 钮齿轮错开
笔芯齿轮在笔套内时的情况
错开时—缩回 (外)
对齐时—探出 (内)
笔芯齿轮在笔套内 外的情况比较
拉链 功能原理分析
简单几何体
简单几何体的组合 ——剖开看
主要指人类最初创造的各种工具和 简单 的器械。
如杠杆、斜面、滚轮。尤其是轮子是人类最伟大的 创造发明,现代的各种机器中,是离不开旋转的 轮子和轴的。
特点:只用极少的构件(一般不成为
典型的“机构”),实现简单而巧妙 的动作。
举例:电视机调节盒盖——双动操作器。
圆珠笔按钮 录音机的联动按键 魔方 百叶窗 拉链 安全带带扣 ————

1)从一个性能良好的原始机构出发,将其还 原为同源的一般化运动链;
2)根据推理,得到与之同源的所有再生运动 链;


3)通过筛选,施加约束,得到所有可行运动 链;
4)再通过评价,选择,得到适宜的机构。

齿条——加快摆动速度——替补摆动 (速度减少1/2) 双保险——可靠性提高
3.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3.2.2 机构并联组合方法
主动件或原动机的运动分成——两个——再合成一个
连杆
主动油缸
2.Ⅱ型并联
摇杆滑 块机构
3、4、5
汽缸压力机——左右两套——一个汽缸推动——执行构 件5——最大压力 ——关键—两套机构同步
2.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机架变异——
曲柄滑块机构变异— b-d 曲柄导杆机构
—e移动导杆
机构
汽车自动卸料机构——a双摇杆机构—b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
3.3 机构变异设计
3.3.1 机架变异
2.双滑块机构机架变异——
a—双滑块机构—椭圆绘图仪
b—双转块机构——十字滑块联
轴器
C—正弦机构——测量 D—正切机构——测量
轴中轴结构——轴1运动—移动+转动 液压挖掘机——三套液压摆缸机构
3.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3.2.4
机构反馈组合方法
从主机构的运动过程中提取信息,实时反馈,
使运动适当变化
反馈——提高车床螺旋传动精度—
校正
板—校正曲线
误差 校正
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推动蜗杆 作轴向移动,使蜗轮产生附 加转动, 从而使误差得到校正。
3.3 机构变异设计
3.3.1 机架变异
3.其它机构机架变异——
定轴轮系——行星轮系
螺旋传动变异——固定不同零件 a—螺母固定—丝杆移动+转动
b—丝杆转动——螺母移动
C—丝杆固定——螺母移动+转动 D—螺母转动——丝杆移动
3.3 机构变异设计
3.3.2
运动副尺寸变异

——也叫几何形体组合法
对简单动作功能优秀设计案例的分析可以获得很多
灵感,
学到很多巧妙的设计方法。
3.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3.2.1 机构串联组合方法 串联组合——多个基本机构顺序连接——
——前机构输出——后机构输入 机构串联组合实现两个目的: 1)改善原有机构的运动特性 2)使组合机构具有各基本机构的特性
简单几何体的组合 ——合上看
举例:钥匙与锁
举例:钥匙与锁
弹子锁——钥匙与锁芯
一把钥匙开多
弹子2 钥匙 弹簧
弹簧
弹子1
把锁?
锁芯
3.1.2 机械零件自由度分析
简单动作功能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宽阔的空间。简单动作功能通常
通过两个零件之间接触表面形状的巧妙组合实现,求解动作功能 时针对所要实现的动作功能(运动规律、运动轨迹),对零件的 几何形体进行构思。
和小滑块4——沟槽作用——运动规律不同
3.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3.2.2
机构并联组合方法
3.Ⅲ型并联——同步关键
桥式起重机——跨度大30m
——两端轮子必须同步——
3.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3.2.2 机构并联组合方法
桥式起重机——跨度大30m
——几种方案——保持两端轮子同步 a)低速轴集中驱动——大传动装置—负重 b)高速轴集中驱动—轻—传动轴转速高 c)中轴集中驱动——机构复杂
减速器
3.Ⅲ型并联——同步关键

减速器
分别驱动——除中间轴—自重小—分组性好—
—安装维修方便——可实现稳定运行

——普遍采用
第二级 减速
减速器
3.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3.2.2
机构并联组合方法
3.Ⅲ型并联——同步关键

电影放映机的输片机构——凸轮—主动轴
—圆弧部分—从动件停歇——歪盘动—横 向抓片
航天飞船对接器——对接机构——对
接模拟器的并联机器人——完成—主 动抓取、对正、拉紧、锁住、卡紧等。
并联机构——并联机器人
3.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3.2.3
机构叠加组合方法
将一个机构安装在另一个机构的某个运动件上
输出——各机构输出运动的合成
两种运动关系 ——运动独立式 ——运动相关式 ——电扇运动—旋转+摇摆
1.扩大转动副尺寸——
加大连杆销轴尺寸——泵、压缩机、冲
床等
颚式破碎机——曲柄摇杆机构
2.扩大移动副尺寸—— 冲床滑块扩大——正弦机构 冲床滑块扩大——曲柄滑块机构 往复凸轮分度机构——改善机构受力状 态和动力效果
3.4 机构再生运动链方法

颜鸿森教授提出——适用新方案提出法 主要步骤:
第三章 机构创新设计技术基础
一个好的机械原理方案能否实现,机构设计 是关键。机构设计中最富有创造性、最关键的 环节,是机构形式的设计。机构创新ຫໍສະໝຸດ 计技术 简单动作功能机构设计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机构变异设计 机构再生运动链方法
3.1 简单动作功能
——用来实现运动和力的简单转换
3.1.1 简单动作功能机构的特点与应用
原动机——单向等速回转 ——输出件—低速、单向、间歇、直线运动
椭圆齿轮+曲柄滑块组合机构
——等速—变速
——变速的曲柄滑块往复运动速度
3.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3.2.2
机构并联组合方法
机构并联组合——由两个或多个结构相同的基本机构并
列布置
3.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3.2.2
机构并联组合方法
1.Ⅰ型并联
原动机功率不足——多台原动机+多套传动系统
中华世纪坛——3000吨—192个轮子
——16个驱动轮
飞机——两或四个发动机
——满足功率 ——替补动力
3.2 机构组合创新设计方法

3.2.2 机构并联组合方法
V形发动机——2汽缸布置 ——90°
1.Ⅰ型并联
飞机襟翼操纵机构——两个油缸各推动一个
3.3 机构变异设计
3.3.1 机架变异
1.全转动副的四杆机构机架变异——4种
—曲柄摇杆机构— a、c —双曲柄机构 b
—双摇杆机构 d
曲柄摇杆机构——工作台180 °正反转

E点近似直线移动
双曲柄机构——起重、堆料、传送物件—E点近似直线 CD转动180°
3.3 机构变异设计
3.3.1 机架变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