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教学日历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世界近现代史大事时间轴

九年级世界近现代史大事时间轴

九年级世界近现代史大事时间轴等啊等,盼啊盼,终于把大家需要的九年级世界近现代史时间轴整上来了,需要的可爱们快收走吧。

先说明一下,由于我们这边的中考不涉及世界古代史的内容,所以本期推送只涉及世界近现代史部分。

九年级世界近现代史时间轴以资本主义发展史为主线。

虽然不想这样强调,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的高光时刻。

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所以希望孩子们能够怀着谦虚的心去学习这段历史,去认清对方的优势,找到对方的破绽。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段历史,这次我按照两条线来分头归纳。

时间轴左侧的标注,如殖民掠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一战、二战、冷战、多极化,这一条是主线,也是明线,是按照政治局势和国际关系进行的归纳。

而为什么会有殖民掠夺?其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在资本主义道路上率先前行,在抢夺其他地区的资源和市场时有着很大优势,想想中英鸦片战争。

为什么会有资本主义制度和发展?因为随着资产阶级实力的增强,他们更加渴望提高政治地位去保障自己的财富和尊严,想想王权专制时期的压迫。

为什么会有一战、二战?因为在这些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把殖民地瓜分完毕。

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经济,只能內卷,政治军事冲突在所难免,想想后起的美日德有着巨大的经济增长优势,却有着比英法少得多的殖民地。

为什么会有冷战?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端日益显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最终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所以时间轴的左侧标注的是国际局势分期,右侧体现的是左侧出现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和工业革命为历史前进提供经济基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历史前进提供思想基础;经济危机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上面提到的部分分支其实在图片中没有体现,那是因为教材上没有给具体时间。

本着减负的原则,也就没写上去。

具体内容,咱课上见吧!当然,也有一些副线,如社会主义发展史,第三世界国家抗争崛起史,这些在图片中分别用红色和蓝色表示,注意区分。

必须掌握的世界近现代史时间汇总表

必须掌握的世界近现代史时间汇总表
京张铁路通车
1909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1911.10.10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
中华民国建立
1912年
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二次革命
1913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协约国——同盟国)
萨拉热窝事件
1914.6.28
巴尔干半岛,有“欧洲火药桶”之称。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92
中共十四大
欧洲联盟(欧盟)
1993
WTO成立
1995
中共十五大
1997
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香港回归
1997.7.1
澳门回归
1999.12.20
科索沃战争
1999
美国挑战多极化趋势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001
中国加入WTO
2001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001
迄今承办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百团大战
1940
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
1941、6
二战扩大
皖南事变
1941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12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联合国家宣言》
1942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1943
二战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
1944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
1945、2
决定成立联合国
中共七大
1953——1956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954
第一届人大通过
华约建立,两极格局形成
1955
万隆会议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和历史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和历史阶段特征
17~18世纪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世界市场逐步扩大阶段
重商主义政策推动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欧洲启蒙运动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化阶段,并提出了建立民主制度的政治学说,指导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英美代议制的建立。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争霸和保护性贸易,推动世界市场粗具规模,也成就了英国的殖民霸权地位。
工业革命时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成熟阶段
1765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771年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诞生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提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1782年瓦特制成万能蒸汽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召开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兴起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时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成熟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世界近代史大事年表和历史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特征
14~17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阶段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人文主义突破宗教神学和神权统治。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了联结的通道。
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607年英国获得北美第一块殖民地
17世纪初,荷兰执世界贸易牛耳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和限制荷兰海上贸易
1652~1674年三次英荷战争,荷兰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1763年英法签订《巴黎和约》,英国获得世界殖民霸权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世界历史-阎照祥-《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历史-阎照祥-《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世界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世界近代史英文名称: Mor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72讲课学时: 64讨论学时: 4习题学时: 4学分: 4适用对象: 普通高校本科生先修课程: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一、课程简介世界近代史是师专政史专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世界近代史是世界从地区间相互分散隔绝到形成统一整体世界的过程。

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1500年,下限是1900年。

通过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世界近代史有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抓住世界近代史的本质、主要矛盾和重点。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世界近代史是给人文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世界近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立足于全世界全人类,从宏观的角度掌握1500—1900年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并向全世界扩张的历史,了解整体世界历史的形成,认识人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基本要求学习和讲授世界近代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同借鉴和吸收西方史学研究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受传统理论和框框的限制,要突出世界近代史的主旋律,突出它的本质和精髓:突出资产阶级历史革命性,正是他们的活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使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

同时也不忽视资产阶级的反动一面。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世界近代史通论第一章16世纪东西方世界第一节商业革命第二节文艺复兴第三节宗教改革第四节尼德兰革命第五节16世纪中国和日本教学重点:介绍西欧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发展,主讲三大事件:一是地理大发现,二是文艺复兴,三是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教学难点:分析三大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为何将1500年左右作为世界近代历史的开端;了解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增强全球意识;达到认识这些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巨大作用。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世界近代史英文名称:Modern History课程编码:023107B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60总学分:4适用专业:历史专业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世界近代史”是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本科(师范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讲述从新航路开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历史。

这段历史,世界现代文明在欧洲萌芽、发展、确立并向世界初步扩展与世界现代文明格局基本形成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从相互隔绝走向互相融合的历史。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要使学生在掌握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处理好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单个国家和世界整体、单个事件与世界全局的关系,学会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以后从事历史教学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史学界对有关问题的科研究的动态,初步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以后的历史研究奠定初步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世界近代史课程导论( 2 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在学习世界近代史之前,通过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问题与研究动态的了解,使学生对世界近代史在总体上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史的意义(2)世界历史的分期(3)世界近代史的研究状况2、教学难点如何从纵横两个方向加强对世界历史的认识。

【教学内容】一、世界近代史定义(掌握)二、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主要内容(了解)三、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理解)四、近年来世界近代史研究动态(了解)【本章思考题】1、世界史这个学科是如何产生的?2、世界史可以分成几个历史时期?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10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隔绝状态,实现了东西半球的碰撞。

同时,在西欧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现代民族国家开始形成,这一切使西欧迎来了资本主义的曙光,现代文明开始萌芽。

《世界现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现代史》教学大纲

世界现代史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世界现代史是历史学专业云亭班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理论,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世界现代史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世界现代史包括从20 世纪初到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

主要讲授的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俄社会主义革命及二三十年代的苏联、两战之间的民族民主运动、20年代的国际关系、法西斯的兴起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内容。

(四)教学时数1 学期,72 学时。

(五)教学方式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以课堂讲授为主,另外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历史资料片,参观图片展览等。

二、本文第一章20世纪初的世界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要点:20世纪初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原因、性质、过程及影响,巴黎和会的召开和《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及《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国际联盟。

教学时数:12学时教学内容:导论(2学时)一、世界现代史的主要内容二、世界现代史的分期三、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现状四、学习、研究世界史的基本方法第一节20世纪初期的世界(3学时)一、19世纪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遗产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三、20世纪初的国际形势四、亚洲觉醒第二节第一次世界大战(2学时)一、大战发生的背景二、战争的爆发和性质三、大战的进程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三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3学时)一、巴黎和会二、华盛顿会议第四节国际联盟的起源与成立(2学时)一、国际联盟的建立二、国联盟约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考核要求:对20世纪初欧洲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有全面的把握;深刻领悟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根源、性质,熟悉一战中的几场关键性战役,学习分析一战的影响;重点掌握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中几个最重要的条约内容,并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影响。

世界近代史时间表.doc

世界近代史时间表.doc
1861~ 1865
1868
1871 1871 1882 1885 1903 1905 1907 1913 1914.6.28. 1914.7.28. ~1918 .11.11. 1916 1917.11.
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 第一艘汽船试航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 滑铁卢战役 “旅行者号” 蒸汽机车 宪章运动 《人民宪章》
鲍狄埃
底盖特改成《国际歌》66 一国主导(德国)的同盟国 101
卡尔·本茨【德】 95
莱特兄弟
“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95
爱因斯坦
提出“狭义相对论” 121【1915 提出“广义相对论” 121】 拼盘式的协约国 101
亨利·福特【美】 “装载轮子上的国家”----汽车时代 95
普西林普
塞尔维亚普西林普刺杀奥 匈奴帝国皇太子斐 迪南----第一次 世界大战导火线 104
意义:性质:非正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与势力范
围的战争。影响:一场浩劫和灾难,客观促进科技发展。104~
德国,法国
107 “凡尔登的绞肉机”,法军转向战略进攻 107
俄国
牛顿[英] 达尔文[英] 爱因斯坦[美] 列夫·托尔斯泰[俄] 凡·高[芬兰] 贝多芬[德]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运动三大定律,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现代科学之 父 《物种起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科学基础上 “相对论”,现代物理学泰斗 《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琳娜》,“心理描写大师”“天才艺术家” 《向日葵》 《命运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用音乐表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资产阶级兴起的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
欧洲第二次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①时间长,范围广。②打破封建统治与教会神学束 ①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从

完整word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大事年表

完整word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大事年表
1940年
德国突袭北欧的丹麦、挪威和西欧的卢森堡、荷兰、比利时英法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国投降;不列颠之战希特勒遭到挫败日本抛出“大东亚共荣圈”,欲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制宪会议颁布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拉美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起义
1792年
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法国的君主制度;
1792年8月-1793年6月
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1792年9月
瓦尔密大捷,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3年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外国干涉军基本被驱逐出境
1781年
英军主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
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7年
美国制定了一部宪法
1789年
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美国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法国三级会议召开,巴黎人民举行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
1789年7月-1792年8月
大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1791年
1793年6月-1794年7月
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1794年7月
热月政变罗伯斯庀尔被送上断头台,专政被推翻。
1795年-1799年
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人督政府统治时期
1799年
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
1799年-1804年
拿破仑的执政府统治时期
1804年-1814年
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时期
1935年
德国公开撕毁和约,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共产国际七大召开;中国的华北事变;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等。
1936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特点
第十六周
从到
第三节新殖民主义的兴起和亚非拉
门户开放的评价、亚非拉现代化道路的特点、世纪末亚非拉的状况
第十七周
从到
第四节世界走向更高层次的“一体化”新时代
你如何理解“19世纪20世纪之交是世界走向更高层次的一体化新时代”这一论断的含义?
第十八周
从到
讨论:新旧殖民主义
什么是新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对“门户开放”做全新的评价,提出创新性的观点。
第十九周
从到
考试
第二十周
从到
考试
复习与阅读主要参考书
(4)
辅导形式和主要内容
(5)
后记
(6)
王玮:《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讲授与自学
王玮:《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讲授与自学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对门罗主义的评价。
第三周
从到
第三节欧洲的三次革命冲击和维也纳体系的动摇
欧洲三次革命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
第四周
从到
第四节德意志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意义、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第五周
从到
第五节美国内战
内战的作用
第六周
从到
第六节改变日本命运的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比较
第七周
从到
讨论:美洲体系的特点
《独立宣言》、独立战争的评价
复习与阅读主要参考书
(4)
辅导形式和主要内容
(5)
后记
(6)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导言”)。
讲授和自学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讲授和自学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为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讲授和自学
戚美尔曼《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
讲授和自学
韦尔斯《世界史纲》
讲授和自学
福斯特《美洲政治史纲》
讲授和自学
弗兰茨梅林《中世纪以来的德国史》
讲授和自学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讲授和自学
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
课堂讨论
米涅《法国革命史》
讲授和自学
周 系
(1)
讲课
(教学大纲章节题目)
(2)
实验、习题课、课堂讨论
及其他作业题目
(3)
第十一周
从到
第四节法国革命风暴
法国革命的意义、雅各宾派的评价、雾月政变的评价
资本主义世界思想变动的表现
第十三周
从到
第五节走向成熟的国际无产阶级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第十四周
从到
第六章19世纪最后30年世界格局的历史性转折
第一节欧洲维也纳均势格局的终结与集团政治的形成
19世纪最后30年世界格局的历史性转折的特点
维也纳均势终结的过程
第十五周
从到
第二节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斗争及欧洲中心地位的动摇
第十二周
从到
第五节欧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和对世界的影响
法国革命、英国革命、美国革命的比较、开明专制的内容和俄评价
第十三周
从到
第三章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
第一节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工业革命在英国最早产生的原因
第十四周
从到
第二节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
第三节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
第十九周
从到
复习
第二十周
从到
考试
复习与阅读主要参考书
(4)
辅导形式和主要内容
(5)
后记
(6)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讲授和自学
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讲授和自学
莫尔顿《人民英国史》
讲授和自学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讲授和自学
林举岱《英国工业革命史》
讲授和自学
张友伦《英国工业革命》
讲授和自学
梅林《马克思传》
美洲体系的确立和国际政治格局的改变。
第八周
从到
第五章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
第一节科技和工业革命的高潮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影响
第九周
从到
第二节自由竞争到垄断
垄断组织的评价、帝国主义的理解
第十周
从到
第三节西欧主要帝国主义国家
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复习与阅读主要参考书
(4)
辅导形式和主要内容
(5)
周 次
(1)
讲课
(教学大纲章节题目)
(2)
实验、习题课、课堂讨论
及其他作业题目
(3)
第一周
从到
导论
试析传统世界史学的缺陷与弊病。
三代史学体系的观点
第二周
从到
第一章世界整体化历史的启动
第一节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主义
如何对世界史观体系进行根本性的创新?
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第三周
从到
第二节文艺复兴的完成和人文主义时代的到来
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评价
第十五周
从到
第四节英国早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工业革命引起阶级的表现、无产阶级的斗争
第十六周
从到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
第十七周
从到
第六节工业革命的扩展与世界整体化高潮的到来
工业革命在欧美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工业革命的评价。
第十八周
从到
讨论:近代初期东方落后西方先进的原因
讲授与自学
刘文涛等:《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近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讲授与自学
周 系
(1)
讲课
(教学大纲章节题目)
(2)
实验、习题课、课堂讨论
及其他作业题目
(3)
第十一周
从到
第四节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社会、思想的变动
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社会变动的表现
第十二周
从到
第四节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社会、思想的变动
讲授与自学
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讲授与自学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讲授与自学
王助民等:《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讲授与自学
王玮:《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讨论
任课教师系主任
周 次
(1)
讲课
(教学大纲章节题目)
(2)
实验、习题课、课堂讨论
及其他作业题目
(3)
第一周
从到
第四章世界两大政治体系的裂变
第一节拿破仑帝国的兴亡和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拿破仑的评价、维也纳体系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第二周
从到
第二节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云美洲体系的形成
美洲体系的评价、拉美独立运动的状况、对拉丁美洲革命世界意义的新界定。
第七周
从到
讨论:世界近代史初期在封闭中沉睡的亚洲
亚洲落后的原因
第八周
从到
第二章资产阶级革命风暴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一节欧洲资产阶级的胜利:17世纪英国革命
英国资清教在革命中的作用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第九周
从到
第二节新一轮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作用、代表人物的主张
第十周
从到
第三节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独立
后记
(6)
《拿破仑时代》
讲授与自学
《大外交》
讲授与自学
《美国外交政策史》
讲授与自学
《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
讲授与自学
《大国的兴衰》
讲授与自学
《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
讲授与自学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讨论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讲授与自学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教研室主任日期20年月
检查本日历完成情况的结果
检查者主讲教师
日期200 年 月 日
附注:1.本日历一式两份,一份存教研室,一份讲授者保存。
2.复习,指复习教材、笔记等,可不填内容;阅读主要参考书填写书目。
3.任课教师填(2)、(3)、(4)、(6)栏,
教研室主任日期20年月
检查本日历完成情况的结果
检查者主讲教师
日期200 年 月 日
附注:1.本日历一式两份,一份存教研室,一份讲授者保存。
2.复习,指复习教材、笔记等,可不填内容;阅读主要参考书填写书目。
3.任课教师填(2)、(3)、(4)、(6)栏,辅导教师填(5)、(6)栏。
文艺复兴的作用、人文主义
第四周
从到
第三节宗教改革核对中世纪封建结构的冲击
路德教、加尔文教的异同、宗教改革的意义、代表人物
第五周
从到
第四节欧洲的专制王权模式
第五节尼德兰革命
欧洲各国王权特点、尼德兰革命的意义
第六周
从到
第六节走向整体化的欧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评价、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