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历
保定学院 教学日历

至
月 日
第2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3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4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5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6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7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8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9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10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11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12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13周
月日
至月 日
第14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15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16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17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18周
月日
至
月 日
第19周
月日
至
月Hale Waihona Puke 日教材名称主编_____________
出版社版次
使用情况:(初用、已用)
主要教学
参考书
(编者、名称)
本学期教学周数
本课程周学时数
本课程学期
教学时数
编制说明:
本学期教学时数分配
讲授
实践
习题课
多媒体教学
上机操作
录相
复习测验
机动
授课主要内容
周次
章节名称/主要教学内容
(含课程实验、实习)
时
数
课外作业
备注
第1周
保定学院
教师教学日历
(20-20学年第学期)
《高等数学》教学日历

常微分方程
第一讲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讲
一阶微分方程的常见类型及解法
第三讲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理论及解法(齐次方程)
第四讲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理论及解法(非齐次方程)
第五讲
其它若干类型的高阶微分方程及解法
第六讲
习题课
第八章
向量代数与空
间解析几何
第七讲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第八讲
向量的乘积
第九讲
空间曲线
第十讲
第三十九讲
定积分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第四十讲
习题课
《高等数学A》(下册)教学日历(96学时)
第七章
常微分方程
第一讲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第二讲
一阶微分方程的常见类型及解法
第三讲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理论及解法
第四讲
其它若干类型的高阶微分方程及解法
第五讲
习题课
第八章
向量代数与空
间解析几何
第六讲
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第七讲
习题课
《高等数学B》教学日历(128学时)
第一章函数
第一讲
函数的概念,具有某种特性的函数,初等函数
第二章
极限与连续
第二讲
数列的极限
第三讲
函数的极限
第四讲
无穷小与无穷大,极限运算法则
第五讲
极限存在准则
第六讲
两个重要极限
第七讲
连续函数及其性质
第八讲
习题课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
第九讲
导数的概念,可导与连续的关系,求导基本公式
空间曲面
第十一讲
小结,综合练习
第九章
多元函数
教学日历(模板)

课程教学日历(201 ——201 第学期)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教师所在单位:
授课对象: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务处编印
教学日历填写说明
1.教学日历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计划表,应明确规定教学进程、授课内容提要、各种教学环节、方式、课外作业的安排等;
2.实验课要写明实验名称,实验学时数;独立开设的实验课教学日历中还必须写明实验内容;习题课、课堂讨论和其它环节要注明题目和学时数;
3.公共课集体备课的课程,应在教学日历备注栏注明;
4.多名教师上同一班级同一门课程,应在教学日历中标明各个教师所讲授内容;5.国庆节、五一节假期中不应安排教学内容;要在教学内容处写国庆节或五一放假。
6、学生劳动实践周不应安排教学内容;要在教学内容处写学生劳动实践周;7.教学日历中课程名称应与教学方案中对应课程名称一致;
8.教学日历一式三份,经教务员、主管教学主任签字后,任课教师留一份,另两份交教师所在系(部)和教务处备案,并由教师所在系(部)及教务处负责检查、归档;
9.教学日历必须认真填写,在每学期第一周内交开课系(部)及教务处备查。
教学日历一经制订,不应出现大的变动,但允许主讲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前提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如有变动,须经系(部)主任审查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查。
10、教学执行情况由检查人员根据检查情况填写;检查人员每学期检查次数应不低于四次;
教务员签名:主管教学系主任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教学日历2

山东体育学院济南校区教学日历系级本科大班课程任课教师姓名职称授课周数: 14周时数: 4理论课: 2 学时实验(践)课: 2 学时共计: 56 学时20 —20 学年第学期20 —20 学年第学期教学日历周次课次教学内容一1 1、体能训练2、力量训练3、伦巴基本功训练2 1、芭蕾基本功训练,训练学生的形体美2、伦巴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技术要点的准确性3、旋转能力训练,加强学生的旋转能力二3 1、伦巴基本功练习,提高学生基本功2、学习伦巴套路,使学能够初步掌握3、旋转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旋转能力4 1、复习伦巴铜牌组合,使学生熟练掌握套路2、手臂的训练,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3、音乐的配合能力训练三5 1、复习伦巴铜牌组合,掌握伦巴舞的基本技术与风格2、伦巴舞蹈的基本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姿态3、学习伦巴铜牌套路6 1、复习伦巴铜牌套路,初步把握伦巴舞蹈的风格2、双人配合练习,提高学生的双人配合能力3、音乐感觉的训练四7 理论课1、体育舞蹈的由来2、目前国内的体育舞蹈简介8 1、复习伦巴铜牌套路,把握伦巴舞蹈的风格2、双人配合练习,提高学生的双人配合能力五9 1、恰恰的基本功训练,明确技术要点,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2、学习恰恰铜牌组合,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3、手臂的训练,提高学生舞蹈动作的规范性10 1、恰恰基本功训练,使学生的技术得到提高2、复习恰恰铜牌组合,使学生能够掌握3、肩关节的开度训练,提高学生动作的延展性周次课次教学内容六11 1、芭蕾形体训练,修正学生不正确的舞蹈习惯2、复习恰恰铜牌组合,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该组合3、旋转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旋转能力12 1、芭蕾形体训练2、复习伦巴铜牌、恰恰铜牌套路,明确两种舞的技术特点3、手臂练习,提高学生动作的表现能力七13 1、伦巴、恰恰基本功训练2、腰部形态训练,使学生了解腰部在舞蹈姿态中的作用3、旋转能力训练14 1、复习伦巴铜牌套路恰恰铜牌组合2、双人配合练习,提高学生的配合能力15 1、观看国内与国外的体育舞蹈比赛2、分析国内选手与世界顶级选手的差距16 1、复习伦巴套路恰恰套路组合2、双人配合练习,提高学生的配合能力3、桑巴舞基本功训练提升身体控制能力八17 1、桑巴基本功训练,明确桑巴舞蹈的基本风格2、力量训练,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3、柔韧性训练,使学生能够体会柔韧性在舞蹈中的作用18 1、桑巴基本功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学习铜牌组合,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3、手臂练习,提高学生动作的规范性19 1、桑巴基本功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学习铜牌组合,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3、旋转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选转能力20 1、复习桑巴组合,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手臂训练,明确手臂在体育舞蹈中的重要作用3、桑巴基本功训练提升身体协调性九21 1、复习伦巴铜牌、恰恰恰铜牌组合2、双人配合练习,提高学生的配合能力22 1、观看国内与国外的体育舞蹈比赛2、分析国内选手与世界顶级选手的差距周次课次教学内容十23 1、芭蕾形体训练2、身体素质训练3、肩部软开度训练24 1、复习伦巴铜牌、恰恰恰铜牌组合2、旋转能力训练3、双人配合练习25 1、观看国内与国外的体育舞蹈比赛2、分析国内选手与世界顶级选手的差距26 1、复习伦巴铜牌组合,复习恰恰铜牌组合,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旋转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选转能力3、基本舞姿训练,使学生能够认识舞姿的重要性十27 1、伦巴铜牌恰恰恰铜牌教学表演,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与竞赛意识2、踝关节的开度训练3、手臂训练,提高学生手臂的延展性28 1、芭蕾形体训练,明确芭蕾形体在体育舞蹈中的重要作用2、复习伦巴套路3、学习铜牌基本步伐,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29 2、复习伦巴铜牌、恰恰恰铜牌组合3、旋转能力训练十六4、双人配合练习30 1、复习伦巴铜牌、恰恰恰铜牌组合2、旋转能力训练3、双人配合练习31 4、复习伦巴铜牌、恰恰恰铜牌5、旋转能力训练6、双人配合练习32 1、复习基本技术与组合十七33 1、复习基本技术与组合34 1、复习基本技术与组合十八35 考试36 考试。
普通中学上学期教学日历模板(经典)

四.20-30日,高二通用技术考查。
五.随机听课并检查随堂教案工作。
六.期中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七.12-13周,举办优秀作业展。
2
3
4
5
6
7
8
十
*9
*10
*11
*12
*13
14
15
十一
16
17
18
19
20
21
22
十二
23
24
25
26
27
28
29
十三
12月
30
十四
一.中旬,高考报名。
四.5-7周,去附中、时代交流一次。
五.7周末,第四届运动会。
六.8-9周,教师课堂教学比赛。
七.高二学业基础会考报名。
5
6
7
8
9
10
11
六
12
13
14
15
16
17
18
七
19
20
21
22
23
24
25
八
26
27
28
29
30
31
九
11月
1
一.9-13日,温书和半期考试。
二.10周,教研、备课工作半学期小结。
19
20
十六
21
22
23
24
25
26
27
十七
28
29
30
31
十八
1月
1
2
3
一.18周,初、高中毕业班工作会议。
二.高二学业基础会考。
三.21周,学期教研、备课工作总结。
河北科技大学教学日历

2
8.1接口概述
8.2并行通信和并行接口芯片(一)
13
讲授
2
8.2并行通信和并行接口芯片(二)
14
实验
2
实验三8255并行接口实验
14
讲授
2
8.3串行通信和串行接口芯片(一)
15
讲授
2
8.3串行通信和串行接口芯片(二)
15
实验
2
实验四8251串行接口应用实验
16
讲授
2
8.4计数器/定时器接口电路(一)
6.4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P195
2、4
11
讲授
2
7.1外设接口的一般结构
7.2 CPU与外设交换数据的方式
11
讲授
2
7.3中断技术
7.4 8086/8088的中断系统
12
讲授
2
7.5 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一)
12
讲授
2
7.5 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二)
P195
6、12、16、17
13
2
讲授
2
2.1 8086的引脚及其功能
2.2 8086系统的存储器组织及I/O组织
P47
5、8
3
讲授
2
2.3 8086系统的工作模式
2.4 8086的操作时序
P47
14、15、令系统概述
4
讲授
2
4.2数据传送指令
4
讲授
2
4.2算术运算指令
5
讲授
2
4.2逻辑运算、移位指令
P115
1、2、3、4
5
讲授
2
王老师专业课教学日历

10.11
角色走(本节还是要以学生自由练习为主,老师以个别辅导为主)
完善修改角色走
6
10.14
角色走(本节还是要以学生自由练习为主,老师以个别辅导为主)
完善修改角色走
10.15
角色走(本节还是要以学生自由练习为主,老师以个别辅导为主)
完善修改角色走
10.16
角色走(本节还是要以学生自由练习为主,老师以个别辅导为主)
11.6
搬重物(在摆出关键pose之后,要用曲线编辑器来细化整个动作)
以maya演示为主
完善修改搬重物动画
11.7
搬重物(本节要以学生自由练习为主,老师以个别辅导为主)
完善修改搬重物动画
11.8
搬重物(本节还是要以学生自由练习为主,老师以个别辅导为主)
完善修改搬重物动画
10
11.11
四足走路(本节主要以理论为主,让同学们反复观看四足动物行走视频,找出四足动物行走时的特点以及与人行走的区别)
以PPt理论讲解为主
整理当日笔记
9
11.4
搬重物(首先借搬重物将maya中的几种约束方式详解,而后直接用到搬重物中)
以maya演示为主
整理当日笔记
11.5
搬重物(本节以搬重物动画的关键pose为主要内容,理解了理论知识,在maya’中首先摆出几个接触pose)
以maya演示为主
每人画连续6张简易的搬重物速写
以PPt理论讲解为主
研究自制的钟摆动画理解其规律
9.26
角色走(本节主要以理论为主,让一位同学示范走路,让其他同学找出其特点,借机将走路的理论知识穿插讲解)
以PPt理论讲解为主
每人画连续12张简易的走路速写
古代汉语 教学日历

《古代汉语》教学日历(授课计划)附:《古代汉语》课外作业学时:76学时(18周,每周4课时,共72课时,自学4学时)学分:6学分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现代汉语附:《古代汉语》课外作业第一单元一、背诵《九方皋相马》、《原宪居鲁》,翻译《钱神论》(见教材)。
二、请举例说明字典与词典的区别。
三、简要说明下列工具书的性质和基本内容:《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经籍籑诂》《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佩文韵府》第二单元一、翻译《包牺氏之王天下》二、解释下面加词的古义和今义,并指出词义变化的类型(教材第四题)。
①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史记·游侠列传》)②穆公访.诸蹇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③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史记·游侠列传》)④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尚书·尧典》)⑤目略微盼,精彩..相授。
(《文选·宋玉〈神女赋〉》⑥剧孟行大.类朱家。
(《史记·游侠列传》)⑦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⑧臧文仲有言曰:“民主偷.必死。
”(《左传·文公十七年》)⑨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论贵粟疏》)⑩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其在句中用的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教材第九题)。
①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
(《孟子·公孙丑下》)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③夫人将启.之。
(《左传·隐公元年》)④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⑤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⑥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尽心上》)⑦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日历、典型教案、课程小结、考试样卷第一部分、教学日历(仅以2008----2009学年第1学期为例)中国矿业大学2008——2009学年第 1教 学 日 历 课程名称:心理学 教师姓名:李全彩 职称:副教授 系 别:文法、资源 专 业:土地、外语、行管、法学、社工、汉语、广电检查本日历完成情况:合格教研室主任:李绍伟(书记)检查日期:2008 年9 月1 日第二部分、典型教案第一章动力心理第二节动机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讨论,希望大家理解并发挥动机的作用;认识到任何行为活动的始动、维持、强化、定向、引导、调节都是通过动力系统来实现的。
对于我们广大的同学而言,解决了动力问题,也就解决了关键问题:只要我们愿意做,我们可以成就任何事!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动机的产生机制教学难点:理解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及对人类行为的解读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堂提问、讨论、启发、自学等五、作业1、目前你的需要有哪些?2、分析自己的行为动机心理?3、他为什么有如此高的精力?而我好象觉得干什么都没劲?六、参考资料《心理与人生》P37-P41七、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1、案例导入:[典型案例]孩子为谁而玩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
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
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
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读完这个故事,你能否尝试着分析一下:故事中的孩子怎么由原来的快乐的“嬉闹”变成“勃然大怒”了呢?你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能说说为什么吗?总结:人有了不足之感和求足之心的时候,内心处于—种不平衡的状态,就会产生某种需要,力图实现心理平衡。
那么当需要和一定目标相结合,就会形成行为动机,促使有机体作出反应,反应的最终结果使需要得到满足。
当需要所引发的内驱力指向某种特定的目标、诱因或强化物时,个体就形成了动机。
2、理解动机动机的概念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这种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动力。
在活动中,人们的动机除了始动作用(即引起个体活动)之外,还应当具有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作用。
因此动机对于行为具有始发、指向或选择、强化功能。
引起动机的两种条件: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前者就是“需要”,即因个体对某种东西的缺乏而引起的内部紧张状态和不舒服感。
动机就是由这些需要构成的。
需要使人产生欲望和驱力,引起活动。
后者是个体之外的各种刺激。
这些刺激包括物质因素。
它们也是引起动机的原因之一。
心理学家把凡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
行为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环境因素引起,但往往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
在某一时刻最强烈的需要构成最强的动机,而最强的动机决定行为。
构成个体行为动力的因素,事实上有两大类:一类是内发的,失衡、需求、驱力等,此类因素可称为“内推性因素”。
另一类是外诱(即诱因),此类因素可称为“外拉性因素”。
人的行为就是这样“内推”和“外拉”的结果。
【故事分享】古印度有一位知识渊博的哲学家,许多人慕名前去向他学习,他的弟子个个勤奋好学,其中成名的也大有人在。
他的儿子是其中的弟子之一,但与其他弟子相比,哲学家的儿子显得非常懒散,因为他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伟大的学者,不用说,自己将来也会有很大的成就。
哲学家知道儿子的心思。
一天,他把儿子叫到身边问道:“我刚吃完饭,你说我吃饱了吗?”儿子奇怪地问道:“你自己吃饭,跟我有什么关系?”哲学家马上反问道:“我自己刻苦读书成名,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为何要洋洋自得不思进取?”听了父亲的教诲,儿子非常惭愧,从此发奋读书,也成了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动机分类从动机的社会性角度,可把动机分为两类。
一类与身体的生理需要有关。
这些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可称为原始性动机,或生物性动机,或生理性动机。
包括饥饿、渴、性、睡眠、温冷、解除痛苦等。
一类与心理和社会需要有关。
这些动机是经过学习获得的。
可称为继发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或心理性动机等。
包括友谊、爱情、亲和、归属、认可、独立、成就、赞许等。
从动机的动力来源划分,可分为外因性动机和内因性动机。
外因性动机包括一切由外在条件(客观因素)诱发出来的动机。
如,有的学生为获得奖学金而努力学习,奖学金是诱因,努力学习是为达到拿奖学金这一目的,并非真正对学习本身感兴趣。
这种学习动机就属于外因性动机。
父母的奖励,老师的表扬,适当的竞赛,同伴的赏识,向往成为三好学生等等,都可能成为激发外因性动机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外因性动机的内驱力较小,维持时间也不长,激发起某种动机的外在条件一旦消失,被激发起来的外因性动机也就较难维持了。
内因性动机是指由内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的动机,能转化为内因性动机的心理因素很多,如兴趣、好奇心、自我实现、自尊心、好胜心、上进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理想等等。
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因素都可以成为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在动力。
内因性动机的内驱力大,维持时间也较长,由内因性动机所引发的活动本身可使人们获得满足,而且活动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力的推动。
可见,内因性动机中的“内滋奖励”(成功感或兴趣)比外因性动机中的“外附奖励”(单纯为了金钱或物质利益)既经济又更富有积极作用。
从动机来源的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来看,可分为直接近景性动机和间接远景性动机。
直接的近景性动机是与活动本身直接联系,由对活动的直接兴趣、对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动机,如,有的学生由于喜欢某位教师而喜爱他教的课程,有的学生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提问而努力学习,有的学生为了博得教师和家长的赞扬而学习。
这是一种局部的,狭隘的动机,只能在短时期内发生作用,而且不稳定,容易受偶然因素影响,常随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间接的远景性动机与人们对活动的社会意义的认识相联系,它是社会要求在人们活动中的反映,是人们的理想,世界观等在活动中的体现。
如,我国大部分学生能把学习和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也有部分学生为了将来能够找一个好工作,个人成名成家,这些都是间接的远景性动机,这类动机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不易为情境中的偶然因素所改变,能在较长时间内起作用,但是,间接的远景性动机是一种广义的、概括的动机,一般来说,它与当前进行的活动没有过多的直接联系,所以对当前活动的直接推动作用较小。
上述两类动机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巨大的动力。
从对动机内容的意识程度来看,可分为意识到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所谓意识到的动机是指人对自己行为的动机有所意识,对动机的内容明确。
无意识的动机是一种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决定人的活动倾向的动机。
由于情境反复出现而形成的定势、没有分化的、模糊不清的意向等都属于这种动机。
人之所以常常意识不到自己活动的动机,这不仅因为有些习惯是一种处于意识边缘的独特动机,而且还因为人对自己的观察往往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自我分析能力,个人情绪的紧张程度和环境气氛等因素。
在人的活动中,特别是在复杂的活动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动机,起着不同作用。
因此,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与起作用的大小,又可分为辅助性动机和主导性动机。
在一段时期内或对待某件事情上,总有一些或一种动机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这种动机称为主导性动机。
而其它动机则起辅助作用或很少起作用,这种动机称为辅助性动机。
如在小学阶段,近景性学习动机常占主导地位,而远景性学习动机只占辅助地位。
到了中学阶段,远景性学习动机的作用日益增强,并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近景性学习动机有时则处于辅助地位。
在人们活动中,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是相互影响,共同起作用的。
主导性动机支配着辅助性动机,决定着动机所引起活动的意义,辅助性动机则对主导性动机起支持作用。
3、人类行为动机的解读【故事分享】身残志不残的当代楷——张海迪,读博士学位课程时,鼻子出现病变,需要动手术,当她知道要在头部进行麻醉而且可能会伤害大脑时,她对医生说:“我不打麻药。
我不愿在我身体受损伤的情况下再损伤我的大脑。
”手术后,人们问她,这样做到底为了什么?她说:“人活着就要有价值,我就想为社会做些工作,我不能损伤我的大脑。
”“没有麻药的手术”的行为动机就是张海迪一生的信念:人活着就要有价值。
也正是这种信念促使她成就了正常人没有成就的辉煌事业。
解读人类的行为背后的动机驱力减降论 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以个体自身经常维持均衡作用的观点,对行为的动机进行解释,提出了驱力减降论。
他认为个体的一切活动,都因为内在生理需求而生的驱力;在个体表现行为时,如该行为结果能满足造成驱力的需求,那就会使该驱力减降。
这种理论只能解释极简单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学习关系,不能解释复杂的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
温纳的自我归因论 20世纪70年代开始后,温纳建立了一套从个体自身的立场解释自己的行为的归因理论。
温纳认为,动机并非个人的性格,动机只是介于刺激事件(如工作情境),与个人处理该事件所表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而已。
刺激事件的性质改变,一定会影响到个人处理该事物行为后果的改变,这种行为后果,自然会影响到个人以后对同样刺激事件的动机。
球类比赛时,如对手实力相当,比赛结果胜利了,士气旺盛,与之再战的动机增强;如对手实力相差悬殊,即使结果大胜,也不会激起与之再战的动机。
温纳认为个人做完一件重要工作(如参加考试)之后,无论其行为后果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他对自己成败理由的分析时,可能不出以下六方面的归因:①能力。
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应付此项工作有无足够能力。
②努力。
个人反省此次工作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
③工作难度。
凭个人经验,对此次工作感到困难还是容易。
④运气。
个人自认此次工作成败是否与运气好坏有关。
⑤身心状况。
凭个人感觉工作当时的心情及身体健康状况。
⑥别人反应。
在工作当时及以后别人对自己工作表现的态度。
以上六项归因,各有不同的变化程度;能力有高低,努力有大小,工作有难易,运气有顺背,心情有起伏,健康有好坏,别人反应有褒贬。
如此看来,在工作结果之后,个人经过成败的分析检讨,以决定以后动向的动机强弱时,有很多因素都会发生作用。
而且,我们可以想像,根据各因素的性质与当事人的认知,每个因素对工作成败的影响,又将各不相同。
由此可见,个人在面对工作结果时成败归因的心理历程,是非常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