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城域网架构及技术演进

合集下载

电信城域网介绍

电信城域网介绍
3.5 MPLS-VPN业务 MPLS-VPN业务
8
3.5.1 光纤以太网接入
通过3750/3550交换机(作为PE_CEL)接入,通过MPLS VPN的vlan(750-825) 透传至PE设备上终结;
3.5.2 ADSL接入 ADSL接入
通过ATM DSLAM接入,ATM交换至大坪PE设备终结; 通过IPDSLAM接入,通过VLAN透传至本地PE终结;
1
重庆电信的RPR环网由华为的8512设备组成, 做为边缘的DSLAM和交换机的汇 聚网络,提供千兆GE口下联各分公司的IP-DSLAM,上联163的BRAS和承载网的SR, 各8512之间用10G POS连接成环。各种业务从边缘的接入交换机和DSLAM接入后 8512通过环网把各不同种业务流量送到163的BRAS或承载网的SR。 各片区环网拓扑图如下: 杨家坪
我们这里讨论的虚拨用户故障处理是指群体故障, 单个用户的故障处理交由
10
区县分公司负责。 虚拨用户的接入和拨号过程如下图: 用户拨号过程为:用户PC通过PPPOE协议到ERX,由ERX终结用户的PPPOE会话 并向radius发出用户认证请求,如通过认证则由ERX为用户分配一个IP地址,并 产生一个到该用户的路由, 用户就可以上网了。 虚拨用户最常见的故障是错误678 和错误691。 a)、故障现象 678:远程计算机无响应。远程计算机指 Radius 服务器,无 响应指对拨号请求无响应。 可能故障点:modem 和计算机之间的网线,modem 故障,modem 和 DSLAM 之 间的连接(外线)故障,DSLAM 故障,ERX 故障,IP 骨干网故障,Radius 自身故 障。如某片区用户大量报 678 错误,首先我们应根据用户的帐号在亿讯系统中查 询用户的历史上网记录,看用户是从哪个 BAS、哪个端口、哪个 VLAN 或哪个 PVC 接入的。下面是一个亿讯查询例子:

中国电信路由型MPLSVPNQOS技术原理及业务实现

中国电信路由型MPLSVPNQOS技术原理及业务实现

CN2 国内业务节点
国内PE/PE-ASBR设置国内覆盖约200城市二期扩容后,大部分城市具备双PE备份接入能力,并为软交换工程配套的PE上新增业务端口,为大客户VPN业务提供双PE接入。国内PE路由器配置有2.5G POS、GE、Channelized STM-1卡,其中采用两条2.5G POS电路分别与该城市节点两台P路由器连接。GE、Channelized STM-1作为VPN接入电路(N*64K,N*2M接入)。
Back-to-Back VRF方式:转发平面
PE-1
PE-2
VPN-B-1
CE-2
CE-3
VPN-B-2
PE-ASBR间VRF to VRF互联
PE-ASBR-1
PE-ASBR-2
152.12.4.0/24
152.12.4.1
32 | 92 | 152.12.4.1
152.12.4.1
Back-to-Back VRF 方式-1/2
需要对VRF进行灵活控制的情况下,推荐使用Back-to-Back VRF ASBR直接通过一条物理链路互联为每个VRF创建和分配一个子端口包转发直接使用 IP封装,无需打上标签每个 PE-ASBR 视对方为CEPE-ASBR to PE-ASBR 链路使用PE-CE支持的常见路由协议大量VRF情况下存在时,配置工作量较大
路由型VPN技术原理-1/10
MPLS VPN网络结构CE(Custom Edge)用户Site中直接与服务提供商相连的边缘设备,一般是路由器; PE(Provider Edge)骨干网中的边缘设备,它直接与用户的CE相连;P 路由器(Provider Router)骨干网中不与CE直接相连的设备。
路由型VPN技术原理-2/10

浅析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

浅析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

浅析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网络逐渐地成为了电信网络的主流。

作为电信运营商,为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需要对其宽带城域网进行规划与建设。

本文从宽带城域网的特点、规划与建设步骤、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协议及安全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电信运营商在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信、IP宽带、城域网、规划、建设正文:一、宽带城域网的特点宽带城域网具有以下特点:1. 网络范围广:覆盖面较大,涉及到城市甚至国家的多个地区。

2. 用户多样性:需满足对各种应用的需求,例如:视频、音频、网络游戏等。

3. 骨干网结构复杂:需支持多种不同的网络接入方式,例如:ADSL、FTTH、CATV等。

4. 服务质量要求高:需要满足低延迟、高速率等要求。

以上特点对网络规划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宽带城域网规划与建设步骤1. 网络需求分析首先,需要进行网络需求分析。

这一步骤有助于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帮助规划网络。

2. 网络拓扑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拓扑设计。

这一步骤需要考虑网络的覆盖范围、节点数量、骨干网络等因素。

3. 路由协议选择选择适合网络的路由协议。

不同的路由协议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劣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4. 安全策略制定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

安全的宽带城域网需要对各种攻击有充分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5. 网络实施实施网络并进行监控。

规划与建设后,还需要对网络进行监控和维护,以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三、宽带城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 星型拓扑星型拓扑以中心节点为中心,对终端节点进行连接。

这种拓扑结构适用于节点数量较少的场景,有利于网络扩容和维护。

2. 环型拓扑环型拓扑中各节点两两相连,构成一个环形结构。

环型拓扑兼顾了骨干网的冗余性和节点之间的互联性。

3. 网状拓扑网状拓扑是一种点对点连接的方式,各节点之间互相连接,形成多条路径。

电信运营商网络架构升级与优化方案

电信运营商网络架构升级与优化方案

电信运营商网络架构升级与优化方案第一章网络架构现状分析 (2)1.1 网络架构概述 (2)1.2 现有网络架构分析 (2)1.2.1 传输网络 (2)1.2.2 交换网络 (2)1.2.3 接入网络 (3)1.2.4 支撑网络 (3)1.3 网络架构存在的问题 (3)第二章网络架构升级目标与策略 (3)2.1 升级目标设定 (3)2.2 升级策略制定 (4)2.3 升级阶段划分 (4)第三章核心网优化方案 (4)3.1 核心网现状分析 (4)3.1.1 网络架构现状 (4)3.1.2 业务发展现状 (5)3.1.3 现有网络问题 (5)3.2 核心网优化策略 (5)3.2.1 网络架构优化 (5)3.2.2 业务优化 (5)3.2.3 设备优化 (5)3.3 核心网设备升级 (6)3.3.1 设备选型 (6)3.3.2 升级方案 (6)3.3.3 实施步骤 (6)第四章接入网优化方案 (6)4.1 接入网现状分析 (6)4.2 接入网优化策略 (6)4.3 接入网设备升级 (7)第五章传输网优化方案 (7)5.1 传输网现状分析 (7)5.2 传输网优化策略 (7)5.3 传输网设备升级 (8)第六章数据中心网络优化方案 (8)6.1 数据中心网络现状分析 (8)6.2 数据中心网络优化策略 (9)6.3 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升级 (9)第七章网络安全优化方案 (10)7.1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10)7.2 网络安全优化策略 (10)7.3 网络安全设备升级 (10)第八章网络运维与管理优化 (11)8.1 网络运维现状分析 (11)8.2 网络运维优化策略 (11)8.3 网络管理平台升级 (12)第九章网络功能监测与评估 (12)9.1 网络功能监测现状分析 (12)9.2 网络功能监测优化策略 (13)9.3 网络功能评估方法 (13)第十章项目实施与验收 (13)10.1 项目实施计划 (14)10.1.1 实施阶段划分 (14)10.1.2 实施步骤 (14)10.2 项目验收标准 (14)10.2.1 技术验收标准 (14)10.2.2 管理验收标准 (14)10.3 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 (14)10.3.1 技术风险 (15)10.3.2 运营风险 (15)10.3.3 管理风险 (15)第一章网络架构现状分析1.1 网络架构概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在支撑业务发展、满足用户需求方面发挥着的作用。

电信运营商网络架构

电信运营商网络架构

电信运营商网络架构电信运营商网络架构是指电信运营商建立和维护的网络基础架构,用于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通信服务。

这个网络架构的规模庞大且极其复杂,包括了物理设备、软件、协议和服务等多个方面。

首先,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通常由多个层次组成。

最底层是物理层,它包括了光纤、铜缆等传输介质,以及传输设备,如光纤放大器、交换机等。

这些设备提供了网络信号的传输功能,保证了用户之间的数据传递。

其次,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中,核心部分是核心层。

核心层主要由核心路由器组成,它们管理和控制整个网络的流量,执行路由选择、网络连接和通信等功能。

核心层的目标是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以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在核心层之上,是分布式架构的边缘层。

边缘层由分布式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它们负责与用户进行连接,并提供访问控制、安全认证和数据传输服务等功能。

边缘层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稳定、高速、安全的网络连接。

此外,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还包括了其他各种关键组件和技术。

其中之一是认证和计费系统,用于管理用户的身份验证和计费信息。

另外,电信运营商还需要一套网络管理系统,用于监控和管理网络中的设备、服务和流量等。

另一个重要的组件是服务节点,它包括了各种服务器、数据库和存储设备,用于提供各种服务,如互联网接入、语音通话、视频点播等。

这些服务节点通常被部署在核心层和边缘层,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此外,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架构还需要支持各种协议和标准,如TCP/IP、IPv6、MPLS等。

这些协议和标准是保证不同网络设备和系统之间能够互相通信的基础。

总的来说,电信运营商网络架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由物理设备、软件、协议和服务等多个组件组成。

这个架构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稳定、高速、安全的通信服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电信运营商需要不断地投入资源,进行网络规划、设备升级和技术创新等工作。

只有不断优化和改进网络架构,才能满足用户对通信服务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IP城域网业务介绍

IP城域网业务介绍

30
目录
一、基本概念 二、层次结构 三、网络组织 四、路由协议 五、安全策略
六、传送技术
七、设备介绍
传送技术
IP城域网中经常用到的传送技术有:光纤直连。 IP城域网中经常使用的物理端口由:POS(Packet Over SDH)系 列端口,以太网系列端口。实际应用中,POS系列端口主要用于 路由器广域网侧出口;以太网系列端口主要用于各种城域网侧链 路端口。
层次结构
3、 PON接入方式;
根据中国电信[2008]97号《中国电信光进铜退实施工作指导意见》 意见,当OLT设备汇聚用户较少,上联端口最大流量小于一个Gbps 的情况下,可将OLT设备暂时上联汇聚交换机,通过汇聚交换机上 联BAS;当OLT设备汇聚用户较多,最大上联流量超过一个Gbps时, OLT设备直接上联BAS。 16
龙华
10G
2× 10G
40G
20
目录
一、基本概念 二、层次结构 三、网络组织 四、路由协议 五、安全策略
六、传送技术
七、设备介绍
网络组织
22
网络组织
网络组织应充分考虑网络流量规划和路由选择方案的要求: 核心层:核心层节点之间应采用网状或半网状连接。 业务控制层:业务控制层至核心层节点的连接应实现双归属,可 根据传输情况采用双星型、环型等组网方式。 汇聚层:业务控制层至业务控制层节点的连接应实现双归属,可 根据传输情况采用星型、双星型、环型等组网方式。 接入层:接入层由于节点分布广,数量多,应根据传输情况灵活 组网,可选择星型、双星型、环型等组网方式。 对于上述各类组网方式,应根据节点设置情况,中继资源情 况等灵活采用,建议尽量采用星型结构,少用环型结构,以避免 二层或者三层环路。
17

电信城域网设计方案

电信城域网设计方案

电信城域网设计方案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电信城域网设计方案,包括整体架构、网络拓扑、硬件设备、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具体的设计方案:1. 概述电信城域网是一个涵盖广域范围的通信网络,用于连接不同地区的通信设备和用户。

它提供高速、可靠、安全的通信服务,支持语音、数据和视频的传输。

本设计方案旨在满足电信公司对城域网的需求,并提供可扩展性和高效性。

2. 网络架构本设计方案采用三层架构,包括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负责路由和数据转发,分布层提供网络间的连接和策略控制,接入层连接用户设备,并提供访问控制和安全保护。

3. 网络拓扑为了提高可用性和性能,本设计方案采用了冗余和负载均衡的网络拓扑。

核心层使用双核心交换机实现冗余,分布层使用多个交换机实现负载均衡和链路冗余,接入层采用双缆备份保证可靠连接。

4. 硬件设备本设计方案选择可靠性高、性能强的硬件设备来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核心层采用高性能路由器,分布层和接入层使用可堆叠交换机,提供灵活的扩展能力和高密度接入。

5. 安全性电信城域网作为一个涉及到用户敏感信息的网络,安全性非常重要。

本设计方案采用了多层次的安全措施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包括网络隔离、访问控制列表、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络等技术手段,以及定期的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

6. IP地址规划在设计城域网时,IP地址规划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本设计方案采用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技术,合理地分配IP地址,提高地址利用率,并减少路由表的规模。

7. 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为了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本设计方案使用冗余设备和负载均衡技术。

冗余设备包括冗余交换机、路由器和服务器,确保在设备故障时能够无缝切换。

负载均衡通过分发网络流量到多个服务器上,提高服务的负载能力和响应速度。

8. 故障排除和监控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本设计方案提供了故障排除和监控机制。

通过设置网络管理系统、链路状态监测和告警系统,网络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网络设备和链路的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异常情况。

中国电信城域网架构及技术演进1018

中国电信城域网架构及技术演进1018
单边缘:不同的用户、不同的业务都采用同一接入控制层设备进行控制
多边缘:不同的用户类型、不同的业务模型、不同网络流向的控制等,要求城域 网内针对具体业务部署专有业务接入控制点
政企客户的增值业务需求(DDoS防护、大客户VPN互访、运营商代管服务)能够为电 信运营商带来更高的利润回报 电信需要依托城域网、CN2、ChinaNet为政企客户提供基础网络和互联网应用服务 网络需要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等级的SLA、端到端关键业务QoS保障、冗余链路接 入等可靠性服务
个人客户 – 移动无线接入
中高端家庭客户- 我的e家
套餐捆绑的多业务提供推进了Tri-Play业务的发展,自有或者合作的互联网增值服 务推进了差异化宽带服务的需求,也为中国电信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新的业务类型促进了宽带公众客户对带宽的需求(16Mbps~20Mbps),也促进了对 不同类型业务提供QOS保障的需求
政企客户 – 商务领航
提供广泛而连续的移动接入覆盖,以及热点区域无线高速接入的灵活切换; 为自营业务(C网/NGN)提供端到端的冗余备份路径,保证故障切换时间; 为自营业务网络和设备提供有效手段防范各种非法攻击和病毒冲击; 基站同步要求提供时钟频率精度要求小于0.05ppm,时钟相位同步要求小于3us。
5
中国电信城域网发展目标
理功能
汇聚层 接入层
家庭和普通政企客户通过城域 网接入到骨干网;重要客户直 接接入到CN2
ChinaNet骨干网 核心路由器
CN2骨干网
BRAS
MAN SR
CN2 PE
汇聚交换机
OLT
ONU
DSLAM
园区交换机 楼道交换机
五类线/铜缆
铜缆
五类线
光纤
延伸交 换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性能瓶颈和高成本等问题
劣势
单边缘下,BRAS功能越来越复杂,成本也 会增加
一些新业务(如IPTV和VoIP)比较适合采 用DHCP/IPoE来承载,通过SR接入逻辑较清 晰,且可以降低成本
不同业务终结于不同接入控制点,需要为每 个用户的每种业务布署不同的二层虚通道 (PVC/VLAN),并部署QoS策略,增加二层汇聚 网络的复杂程度
中高端家庭客户- 我的e家
套餐捆绑的多业务提供推进了Tri-Play业务的发展,自有或者合作的互联网增值服 务推进了差异化宽带服务的需求,也为中国电信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新的业务类型促进了宽带公众客户对带宽的需求(16Mbps~20Mbps),也促进了对 不同类型业务提供QOS保障的需求
政企客户 – 商务领航
提供广泛而连续的移动接入覆盖,以及热点区域无线高速接入的灵活切换; 为自营业务(C网/NGN)提供端到端的冗余备份路径,保证故障切换时间; 为自营业务网络和设备提供有效手段防范各种非法攻击和病毒冲击; 基站同步要求提供时钟频率精度要求小于0.05ppm,时钟相位同步要求小于3us。
5
中国电信城域网发展目标
L2汇聚
单边缘
双边缘
11
业务接入控制层 单边缘 or 双边缘
单边缘
双边缘
优势
可承载业务:互联网业务、IPTV业务、 VoIP业务
用户的所有业务终结在同一台BNG从业务管 理、运维及QoS调度具备优良的操作性
二层接入网的设备QoS要求可以淡化
一些新的业务比较适合采用DHCP/IPoE来承载 通过SR接入业务逻辑比较清晰 可以降低成本 可以解决单边缘情况下,BRAS功能的过度复
城域网架构及技术演进
北京研究院、广州研究院 2008年9月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聚焦两个方面
一、城域网架构演进 二、城域网演进中的关键问题
2
全业务环境下目标整体化、宽带化、IP化网络架构图
中国电信
CP/SP
宽带应用
支付充值 类平台
信息类平台 IMS
高清视频融合应用 CDN
ISMP
宽带业务
IDC 移动增值 业务管理平台 平台
由于业务终结到不同业务接入控制点,难以 进行同一用户不同业务间的流量控制和协调
未来的演进方向
随着MSG(融合BRAS/SR)设备能力逐步增强(主要是设备支持的SESSION数 量),以及业务类型的逐步固化,网络结构的发展目标是逻辑上的单边缘
就当前的业务需求、设备能力条件下,较长一段时期内仍保持双边缘网络 结构。
业务
R
IP城域 骨干网
Chinanet
IP骨干 网
cn2

IP RAN
xDSL
接入 LAN
宽带接入网
FTTB/H WLAN
汇聚 LAN
家庭网关/定制化 企业网关
PE


高速传输接口、

电信级以太网


支持
CE
CE
IPv6/IPv4
PC
IPTV
软终端
双栈运行
手机
数据卡
家庭客户和普通政企客户
重要政企客户
城域骨干网的业务接入控制设备(BRAS、SR)的部署层级对OLT汇聚级数 产生影响。未来,有两种连接形式:一种是OLT将由通过汇聚交换机上联 为主逐渐演进到直连BRAS/SR为主。另一种是汇聚交换机上增加OLT端口 。汇聚交换机经城域网优化进程,发展成熟,添加OLT端口是一种性价比 提高的方式。
城域骨干网的业务接入控制点架构(单边缘和多边缘)决定多业务综合 承载的具体模式,将对接入网VLAN设置方式产生影响。汇聚交换机+OLT 端口方式可以使PON网络的VLAN设置与原有城域宽带接入网的VLAN设置考 虑一致,优化业务隔离需求、PON设备支持能力、更好地完成与城域网络 结构的适配以及统一的VLAN扩展规划策略。
12
城域网演进中的关键问题
一、业务接入控制层单边缘 or 多边缘 二、光进铜退对城域网的影响 三、接入网多平面 or 单平面 四、城域网与CN2的衔接 五、关键自营业务承载
13
光进铜退对城域网的影响
2004-2009年中国电信宽带用户数、收入、流量增长趋势图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接入宽带化、多样化
提供有线和无线有机结合的多种灵活接入方式; 加快实施光进铜退,普遍提供至少20Mb/s的下行带宽,远期按需提 供50~100M; 在热点地区形成广泛的WiFi覆盖,优化完善移动网络覆盖,提升无 线接入带宽。
承载IP化、差异化
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业务的IP 综合承载,加快语音接入的IP化;
政企客户的增值业务需求(DDoS防护、大客户VPN互访、运营商代管服务)能够为电 信运营商带来更高的利润回报 电信需要依托城域网、CN2、ChinaNet为政企客户提供基础网络和互联网应用服务 网络需要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等级的SLA、端到端关键业务QoS保障、冗余链路接 入等可靠性服务
个人客户 – 移动无线接入
ONU
终端 家庭客户
CPN/AG 政企客户
移动终端 个人客户
7
城域网发展中全业务的指引
接入网加快实施光进铜退,增强无线接入覆盖
将光纤近可能向用户端延伸,继续大幅提升商务楼宇、城市住宅小区、行政村 光纤通达率; 应用PON技术和大容量汇聚交换机,将接入网层次从3~5层简化到1~2层 在重点城市部署1X增强系统,形成广泛连续的中低速率无线接入覆盖; 在热点区域大力建设WiFi接入AP,作为移动数据业务的有效补充
单边缘:不同的用户、不同的业务都采用同一接入控制层设备进行控制
多边缘:不同的用户类型、不同的业务模型、不同网络流向的控制等,要求城域 网内针对具体业务部署专有业务接入控制点
双边缘(多边缘的典型实施):普通上网业务通过BRAS设备,政企客户及自营业 务通过SR设备
BRAS/SR
BRAS
SR
L2汇聚
0
宽带用户(万户) 宽带总流量(Gbps) 宽带接入收入(亿元)
1420
221 127
2004年
2201
590 180
2005年
3074
1261 247
2006年
3946 2491
320
2007年
4903 4397
398
2008年
6623 5932
473
2009年
以PON网络建设为核心的光进铜退开展是城域宽带接入网架构的重大变革,同时 也对城域骨干的容量增长和带宽管理提出了挑战。
公众平面仍为best effort的以太网,专营平面可部署QoS、安全、快速收 敛、OAM等运营商以太网技术,保证承载质量和可靠性接入
BRAS
SR
汇聚交换机
公众平面 (可级连)
DSLAM
园区交换机 楼道交换机
LAN交换机 (可级联)
软交换 C网
IPTV POP
政企平面
多业务多平面 多业务共平面
家庭 客户
BRAS
SR
汇聚交换机 (可级连)
DSLAM
园区交换机 楼道交换机
CPE 家庭 客户 终端
单边缘单平面
CPN/AG 政企客户
CPE 家庭
客户 终端
CPN/AG 政企客户
多边缘单平面
16
接入网双平面
接入网双平面:公众平面、专营平面
公众平面提供家庭客户的普通上网业务的接入
专营平面提供政企客户和自营业务(如NGN、IPTV、VOIP)的接入
城域骨干网结构清晰,进一步推进扁平化
城域网骨干网形成“核心层+业务接入控制层”两层结构,逐步向单边缘演进 在大型城域网逐步部署集群设备并引入40G电路,减少核心设备层级和数量 试点推广IP承载控制系统,面向不同用户、业务和CP/SP提供差异化承载服务 BTS设备通过城域以太网接入BSC/PCF,省内MSCe、MGW可下移直接接入城域网的 SR,BSC到MGW、MGW之间的媒体及信令流量均通过城域网承载。
CPE 终端
CPN/AG 政企客户
双边缘双平面
17
业务发展对宽带接入网的要求
• 随着CN2接入的延伸,VoIP,IPTV等业务的开展和我的e家 品牌的推出,以及“光进铜退”工作的推进,对宽带接入 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带宽、用户及业务的规模和容量上具备高度灵活的扩展性; –具备快速保护恢复能力,能满足VoIP和IPTV等关键业务的运
软交换/移动 核心网设备
3
城域网现状
城域网分城域骨干网和接入网
两个层面。城域骨干网分为核
心层和业务接入控制层,接入
网分为汇聚层和接入层
核心层
07年,各城域网完成路由型改
城域 骨干网
业务接入
造,具备向两张骨干网分流的
控制层
能力和三层VPN、QoS、组播等
部署能力。以省为单位建设了
城域网综合网管,逐步完善 接入网 QoS、VPN管理等面向业务的管
现有业务接入控制层存在两种设备形态
BRAS用于终结宽带个人用户的开放互联网访问业务,管理粒度为用户终端的会话 逻辑通道,可基于每个用户业务终端接入状态信息和业务属性进行管理
SR路由器提供面向企业客户需求的增值业务能力,同时提供自营业务的接入,只 能基于接口/子接口进行简单管理
单边缘和多边缘的业务接入控制方式
宽带用户逐渐从“单一上网 业务”向“多重业务”过渡 的过程也是“电信级以太网 ”逐步引入的过程
理功能
汇聚层 接入层
家庭和普通政企客户通过城域 网接入到骨干网;重要客户直 接接入到CN2
ChinaNet骨干网 核心路由器
CN2骨干网
BRAS
MAN S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