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T-2018033赛项名称:养老服务技能英文翻译:Aged Care Service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公共管理与服务二、竞赛目的旨在通过竞赛全面展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面向应用的实践能力和专业风采,检验学生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养老服务操作技能、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的综合能力;引领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专业技术,提升养老服务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教学改革和专业方向调整,扩大行业与职业影响力,促进我国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和储备,推动我国养老服务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竞赛内容以养老服务人员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根据养老服务人员工作过程,整合3个考核项目,涵盖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培训指导等内容。
其中,生活照料包括:为不能自理老年人喂饭;为老年人布置睡眠环境并协助老年人上床睡觉;为卧床老年人更换床单、被罩;为卧床老年人翻身预防压疮;为带鼻饲管老年人进行进食照料;用棉球法为老年人进行口腔护理;识别老年人进食困难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基础护理包括:查对并帮助老年人服药;使用热水袋为老年人保暖;为老年人进行湿热敷;采用绷带包扎法进行外伤止血包扎;留置尿管的老年人更换尿袋;为老年人测量腋下体温;为Ⅰ期压疮老年人提供照护;应对老年人Ⅰ度烫伤。
康复护理包括:指导老年人使用拐杖行走训练;使用轮椅转运老年人;帮助老年人进行穿脱衣服训练;指导肢体障碍老年人进行床上翻身康复训练;指导肢体障碍老年人进行桥式运动的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包括:用语言和肢体语言疏导老年人不良情绪。
培训与指导包括:对初级养老护理员进行实践指导。
(一)竞赛形式及时间1.实操笔答(90分钟)案例分析:参赛选手对给出的1份老年人照护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分析,按照答题要求提出解决方案。
艺术竞赛指南

艺术竞赛指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2017-2018学年福州市第十三届中职(技工)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艺术专业项目指南主办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福州市职业教育实训中心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2017年10月27日起目录一、竞赛组织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赛场须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竞赛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赛场分布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服务接待...........................................................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安全预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代表队选手及指导教师名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竞赛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竞赛组织机构项目负责人:林啸福州市职业教育实训中心电话:刘梦莹福州市职业教育实训中心电话:赛点负责人:林航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电话:赛场联系人:林华经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电话:场地接待员:朱红英福州文教职业中专学校电话:竞赛仲裁申诉:江堃俤福州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处长电话:郑锵福州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副处长电话:林培斌福州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干部电话:蔡宗松福州市职业教育实训中心主任电话:林琳福州市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副主任电话:二、赛场须知(一)选手须知1、选手须符合参赛资格,不得弄虚作假。
2018教学能力比赛拟获奖项目名单

附件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拟获奖项目名单
一、中职组教学设计赛项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二、中职组课堂教学赛项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三、中职组实训教学赛项一等奖
电弧焊方法与工艺:
标识设计与绘制:
二等奖
电弧焊方法与工艺:
标识设计与绘制:
三等奖
电弧焊方法与工艺:
标识设计与绘制:
四、高职组教学设计赛项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五、高职组课堂教学赛项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六、高职组实训教学赛项一等奖
老年护理:
物联网应用:
二等奖
老年护理:
物联网应用:
三等奖
老年护理:
物联网应用:
七、军事职业组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注:*属技工学校
—41 —。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参赛名额分配表

湖 南
3 4 2 4 4 4 4 3 2 2 3 2 4 2 4 3 3 2 4 4 4 4 2 4 4 3 6 5 2 3 3 4 5
广 东
3 4 4 4 4 6 4 3 2 2 3 2 4 2 4 3 3 2 4 4 4 4 2 4 4 3 6 5 2 4 3 4 5
广 西
3 4 4 4 4 5 4 3 2 2 3 2 4 2 4 3 3 2 4 4 4 4 2 4 4 3 6 5 2 4 3 4 5
备注
个人赛 团体赛 团体赛 团体赛 团体赛 个人赛 团体赛 团体赛 团体赛 团体赛 团体赛 个人赛 个人赛 团体赛 个人赛 个人赛 个人赛 团体赛 团体赛 团体赛 团体赛 团体赛 团体赛 团体赛 团体赛 个人赛 个人赛 个人赛 团体赛 团体赛 个人赛 团体赛 个人赛
山 东
3 4 4 4 4 6 4 3 2 2 3 2 4 2 4 3 3 2 4 3 4 4 2 4 4 3 6 5 2 4 3 4 5
河 南
3 4 3 3 4 4 4 3 2 2 2 2 4 2 4 3 3 2 4 4 4 4 2 4 4 3 6 5 2 3 3 4 5
湖 北
3 3 0 3 3 6 3 3 2 2 1 2 4 1 4 3 3 2 1 4 4 4 2 3 2 3 6 5 2 2 3 4 4
内 北 天 河 山 蒙 京 津 北 西 古
0 4 4 4 4 6 4 3 2 0 3 2 4 0 4 3 3 2 3 4 4 4 2 4 4 3 6 5 2 4 3 4 5 3 3 1 2 2 0 2 3 2 2 2 2 2 2 4 3 3 2 1 3 3 4 2 3 0 3 5 0 2 3 2 0 4 3 2 2 2 2 4 3 2 2 2 2 2 4 1 4 3 3 2 2 3 3 2 2 3 3 3 4 4 2 2 3 2 4 2 4 2 4 3 0 3 2 2 2 3 2 4 2 4 3 3 2 1 3 4 4 2 4 4 3 6 5 2 2 3 2 4 3 4 3 4 3 6 4 3 2 2 3 2 4 1 4 3 3 2 2 4 4 4 2 4 4 3 6 5 2 3 3 1 5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8051赛项名称: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英语翻译:Assembly Commissioning and Operation of Distributed PV system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技术产业二、竞赛目的本赛项基于分布式光伏工程运维领域复合型人才断层的产业需求背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导思想的文件精神,推动新能源等产业急需紧缺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融合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岗位能力要求特点设计而生的赛项。
本赛项主要突出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安装调试及其智能化运维管理。
赛项立足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项目实施、系统运行、工程维护、智能运维等,检验参赛选手在既定的工程项目下的方案识读能力、对分布式光伏领域专业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力以及基础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分布式光伏系统项目的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管理与分析提升中职学生对工具性知识的掌握,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并注重对应用实践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开发。
与此同时,该赛项旨在通过赛事的组织与推广,响应国家“互联网+”智慧能源行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引导中等职业院校对于分布式光伏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视,创造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环境,以促进“互联网+”智慧能源行业的发展。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需要参赛选手完成对分布式光伏系统项目的方案设计,并对项目中的光伏发电、控制、储能、逆变、负载等设备,依照方案进行安装及调试;完成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并网连接、并网运行及调试;完成智能化通讯系统的安装及配置、通过最新的物联网通讯技术下发调度指令进行分布式系统的智能化维护.本赛项选手竞赛时间为3小时,比赛任务及考核内容如表1所示。
表1:比赛任务及考核内容四、竞赛方式(一)赛项采取团队比赛形式,不计选手个人成绩,统计参赛队的总成绩并进行排序.(二)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其中队长1名)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方案

—17—
32
12
5
12
5
2
38
33
12
5
2
—
—
—
19
34
12
5
2
—
—
—
19
35
12
5
2
—
—
—
19
36
12
5
2
—
—
—
19
37
12
5
2
—
—
—
19
444
185
74
384
160
64
1311
703
608
1311
—18—
051700
” 142000
142100
2. “
“ 690301
”“
”2
”
690304
—4—
5
”2
“ 142200
051900
620201
620811
“
”
610119
610307
四、比赛办法
610104
10
3
五、参赛对象
六、参赛资料与要求
1.
10
35-45
—5—
10 2.
PDF 3.
4.
30 10-20
1.压缩格式
AAC MPEG4 Part3
2.采样率
48KHz 3.码流
128Kbps
四、封装格式
MP4
H.264/AVC MPEG-4
Part10
AAC MPEG4 Part3
五、其他
1.
2.
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暴露的问题及建议

第36卷 第5期 福 建 电 脑 Vol. 36 No.52020年5月Journal of Fujian ComputerMay 2020———————————————周珍绿,女,1987年生,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职业教育电工类、电子类专业教学研究工作。
E-mail:****************。
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暴露的问题及建议周珍绿(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福州 350003)摘 要 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到学校乃至师生的重视,如何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成为各个学校共同追求的目标。
本文以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电工电子类赛项为切入点,对学生在参赛期间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即将参赛的指导老师和学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电工电子;职业技能大赛;问题;建议中图法分类号 TP23 DOI:10.16707/ki.fjpc.2020.05.024The Problems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Exposed During the Competitionand SuggestionsZHOU Zhenlv(Fuj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enter, Fuzhou, China, 350003)1引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特别是“职教20条”的出台[1]。
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有效延伸[2],作为职业院校教学的风向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
通过技能大赛,各个职业院校可以展示教学成果,提高知名度;教师可以提高实践技能[3];学生不仅可以实现职业技能跨越式的发展,而且在职业素养培养及就业、创业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4]。
本文总结了近两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工电子类赛项的学生在比赛期间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T-2018006赛项名称:艺术专业技能(弹拨乐器演奏)英语翻译:Professional Skills of Art(Plucked Instruments Performance)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产业:文化艺术二、竞赛目的通过比赛,进一步发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宏观指导和品牌作用,全面考察、展示和提升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中国弹拨乐器演奏专业学生(选手)的基本技能、曲目演奏、知识应用等综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搭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引领推进中职中国弹拨乐器演奏专业(方向)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为选拔和推出优秀中国弹拨乐器演奏人才提供广阔平台。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竞赛内容包括乐曲演奏、旋律模唱、视奏、专业知识考察。
演奏形式为独奏。
乐器种类为琵琶、扬琴、古筝、中阮、柳琴、三弦等。
竞赛分两轮进行。
(一)第一轮(全体选手参加)1.乐曲演奏(分值权重70%)选手结合教学曲目,自选乐曲1首或2首,现场演奏,时间为6-8分钟(如所选乐曲时长超过8分钟,可缩编)。
重点考察选手的演奏技能、音乐表现和舞台实践能力。
2.旋律模唱(分值权重10%)选手现场抽取旋律模唱题1题,由老师当场用钢琴弹奏后,选手根据听觉记忆按要求进行模唱。
重点考察选手对音高、节奏、旋律的感知、听辨和记忆能力。
(二)第二轮(60%选手参加)3.视奏选手现场抽取视奏题,准备1分钟时间后,即按要求进行视奏。
重点考察选手的演奏基本功和新谱视奏能力,分析和表现音乐旋律的能力。
4.专业知识考察选手现场抽取2道赛题后独立回答问题,赛题内容包括音乐专业知识及艺术理论基础知识,赛题形式为图片、音频、视频和文字材料。
时间为2分钟。
重点考察选手的专业知识水平。
四、竞赛方式(一)本赛项为个人项目,以省(或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下略)为单位组队报名参赛。
同一学校报名人数不超过2人,每名选手限报1名指导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20赛项名称: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组别:高职组竞赛形式:团体赛赛项专业大类:电子信息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检验高职学生VR场景设计、三维数字建模、VR交互制作、VR外设应用、VR项目发布等VR资源设计与制作的核心知识及技能,熟练掌握虚拟现实常见硬件与相关软件操作使用,提升高职学生虚拟现实设计与制作技能及职业素养。
通过竞赛,加强VR这一新兴专业方向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促进VR人才的培养,满足VR设计与制作领域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促进社会对VR设计与制作相关岗位的了解,提高社会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认可度,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水平。
通过竞赛,进一步促进VR相关专业方向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引导专业教学方向调整,以适应VR产业快速发展。
促进VR技术在各职业院校的普及,加强VR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建设“VR+教育”生态体系。
三、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围绕虚拟现实技术,以“一带一路”为背景,选择相关主题进行VR设计与制作。
竞赛内容分为VR设计与VR制作两个部分。
VR设计部分:紧扣竞赛所选主题,根据任务书要求及所提供的参考资料,编写相关VR作品设计部分的策划文档,使用101 VR编辑器软件,并采用合适的素材资源实现任务书及策划文档中要求的表现形式、功能等,在指定的VR设备上运行。
VR制作部分:根据任务书要求及所提供的参考资料,使用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完成指定的三维模型建模,利用VR引擎完成VR 作品的制作,并打包发布到指定的VR设备上运行。
竞赛考核的知识点以VR作品设计与制作的相关岗位要求为基础,从VR作品策划文档制作、VR编辑器设计VR作品、VR模型素材3D建模、VR引擎制作VR作品以及职业素养五个方面考查参赛选手的相关技能,具体内容如下:VR作品策划文档制作:考核参赛选手在特定主题下进行VR作品的策划能力,结合VR项目开发的理论知识、相关技术标准与项目开发实践知识制作符合行业标准的规范化策划文档;VR编辑器设计VR作品:根据策划文档从资源库中选择合适的场景与素材资源,或从外部导入特定的素材资源到101 VR编辑器中,并按要求进行场景与素材资源调整,从时间轴及逻辑轴两个维度进行交互事件的设计,生成运行流畅、符合策划文档要求的VR作品;VR模型素材3D建模:根据要求对VR模型素材进行三维建模,掌握3D建模规则、模型贴图、材质调整、灯光使用、3D动画等建模技术;VR引擎制作VR作品:根据任务书要求完VR作品制作,并运行在指定的VR硬件设备环境上,考核VR引擎的基本使用、图形系统与组件的使用、物理引擎使用、图形用户界面、光影效果使用、着色器开发使用、地形系统、寻路技术、脚本代码开发、常用性能优化技术、常见VR硬件SDK使用等;职业素养:考核参赛选手在职业规范、团队协作、组织管理、工作计划、团队风貌等方面的职业素养。
四、竞赛方式1、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
2、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设场上队长1名)组成。
选手须为同校在籍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
参赛选手须符合2018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文件对参赛资格的要求。
3、参赛选手在现场根据给定的竞赛任务书,在规定时间内,相互配合完成比赛任务。
4、整个竞赛在一场内完成,赛题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竞赛使用的软件或参考资料在赛前植入至参赛选手的计算机上,参赛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竞赛任务。
5、本次赛项的竞赛时长为4个小时。
六、竞赛试题本赛项的命题工作由赛项组委会指定的命题专家组负责,按照竞赛规程的内容要求,在方向和难度上依据高职虚拟现实人才培养要求和虚拟现实企业岗位需要进行设计,命题专家在完成命题后,会交由赛项组委会指定的专家进行审核。
七、竞赛规则1、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参赛选手须为高职全日制在籍学生、本科院校中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
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
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得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赛项。
每个学校限报1支代表队。
2、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
3、参赛选手凭大赛组委会颁发的参赛凭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学生证)参加竞赛及相关活动,在比赛期间应当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4、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指挥,着装整洁,仪表端庄,讲文明礼貌。
5、参赛队在比赛前一天由赛项执委会统一组织熟悉赛场。
6、参赛队的竞赛工位号采用抽签方式确定。
赛题以任务书及U盘资料的形式发放,任务书及U盘统一在比赛时发放,参赛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竞赛任务。
7、参赛选手须提前20分钟入场,入场须佩戴参赛证并出示身份证和学生证。
不得私自携带任何软硬件工具(各种便携式电脑、各种移动存储设备等)、技术资源、通信工具。
按工位号入座,检查比赛所需竞赛设备齐全后,由参赛选手签字确认方可开始比赛。
选手在比赛中应注意随时存盘。
迟到超过10分钟不得入场。
竞赛期间不准出场,竞赛结束后方可离场。
8、竞赛过程中,每个参赛队内部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但不得向任何其它人员讨论问题,也不得向裁判、巡视和其他必须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询问与竞赛项目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有关的问题,如有竞赛题目文字不清、软硬件环境故障的问题时,可向裁判员询问,成员间的沟通谈话不得影响到其他竞赛队伍。
9、竞赛过程中除裁判和其他必须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外,任何其它非竞赛选手不得进入竞赛场地。
10、竞赛结束(或提前完成)后,参赛队要确认成功提交竞赛要求的文件,裁判员与参赛队队长一起签字确认,参赛队在确认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11、比赛时间终了,选手应全体起立,结束操作。
经工作人员查收清点所有文档后方可离开赛场,离开赛场时不得带走任何资料。
12. 其它未尽事宜,将在赛前向各领队做详细说明。
八、竞赛环境1、竞赛场地。
现场保证良好的采光、照明和通风;提供稳定的水、电和供电应急设备。
同时提供指导教师休息室1间。
2、竞赛工位:竞赛现场各个工作区配备单相220V/3A以上交流电源。
每个比赛工位上标明编号。
每个比赛间配有工作台,用于摆放计算机和其它设备工具等。
配备3把工作椅(凳)。
每个工位提供性能完好的计算机并安装好相关应用软件。
九、技术规范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企业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需求,并参照表中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制定。
十、技术平台1、硬件环境计算机最低配置如下:2、软件环境十一、成绩评定竞赛评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分标准注重对参赛选手价值观与态度、虚拟现实设计与制作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及组织与管理能力的考察。
以技能考核为主,兼顾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综合评定。
1、评分标准VR作品策划文档制作、VR编辑器设计VR作品、VR模型素材3D建模、VR引擎制作VR作品、职业素养。
各项分值占比如下:2、奖项设定按2018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规定执行。
十二、申诉与仲裁1、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仲裁工作委员会,赛点设仲裁工作组,组长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指派,组员为赛项裁判长和赛点执委会主任。
2、参赛队对赛事过程、工作人员工作若有疑异,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前提下可由参赛队领队以书面形式向赛点仲裁组提出申诉。
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
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
3、提出申诉应在赛项比赛结束后1小时内向赛点仲裁组提出。
超过时效不予受理。
提出申诉后申诉人及相关涉及人员不得离开赛点,否则视为自行放弃申诉。
4、赛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
5、对赛点仲裁组复议结果不服的,可由代表队所在院校校级领导向大赛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大赛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6、申诉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仲裁结果;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仲裁结果由申诉人签收,不能代收;如在约定时间和地点申诉人离开,视为撤诉。
7、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
十三、竞赛视频本次竞赛的比赛场所安装有实时监控,比赛过程实行全程监控,摄录竞赛全过程。
十四、资源转化结合本次赛项比赛题目及竞赛成果组织行业专家、一线教师探索适合于高等职业学校的虚拟现实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程建设标准,组织专题研讨,推进转化技能比赛成果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十五、竞赛须知(一)参赛队须知1、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所属学校名称命名,如某某校代表队;不使用其他组织或团体的名称;不接受跨校组队报名。
2、参赛队组成:每支参赛队由3名在籍高职学生组成,性别和年级不限,包括队长1名。
3、指导教师经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后确定。
4、参赛证件:参赛队员的参赛证、学生证和身份证。
5、参赛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
如在筹备过程中,选手因故不能参赛,其所在学校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参赛选手资格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允许队员缺席比赛。
不允许更换指导教师,允许指导教师缺席。
6、参赛队所有人员在竞赛期间未经组委会批准,不得接受任何与竞赛内容相关的采访,不得将竞赛的相关情况及资料私自公开。
(二)指导教师须知1、指导教师经确定后不允许更换。
2、在竞赛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严格遵守赛项制度,服从裁判,文明比赛。
3、指导教师只能在指定的观众席位中就坐,不得进入检录区和比赛区内。
4、指导教师只可在比赛之前对其参赛选手进行指导。
参赛选手一经进入比赛区后,指导教师不得以任何方式与参赛选手联系。
5、在比赛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得以任何方式指示、暗示参赛选手,不得影响选手参赛。
6、领队或指导教师对比赛产生异议时,须通过规定程序提请诉讼和仲裁,不得干扰和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
(三)参赛选手须知1、竞赛选手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服从裁判,文明竞赛。
2、选手凭证进入赛场,在赛场内操作期间应当始终佩带参赛凭证以备检查。
3、各参赛队应在竞赛开始前一天规定的时间段进入赛场熟悉环境。
4、参赛选手进入赛场前抽取赛位号,并对抽签结果签字确认。
5、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进入竞赛场地,对现场条件进行确认并签字,按统一指令开始竞赛。
6、参赛选手在比赛前应认真阅读竞赛规程,严格按照竞赛规程参与比赛,避免不必要失误。
竞赛结束时间到后,选手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
参赛队若提前结束比赛,应向裁判员举手示意,裁判员记录比赛完成时间。
7. 参赛队须按照竞赛要求提交竞赛结果及相关文件,禁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标记。
8、竞赛过程中,如遇到电脑或其他比赛用设备故障,可向裁判提出获得及时解决。
比赛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造成设备损坏,该设备不予更换;9、在裁判组宣布竞赛结束前,参赛选手须将原档案袋中物品放回档案袋,其他设备放置到初始位置。